不念旧恶,不出恶声-不念旧恶读音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9-10 0
  1. 两人坐在土堆上。(打一字)
  2. 见死不救的意思
  3. “以德报怨”成语解释?
  4. 吹毛求疵的造句
  5. 文言文读音

什么必报成语只有一个:睚眦必报

读音:[ yá zì bì bào ]?

1.?解释: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不念旧恶,不出恶声-不念旧恶读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意思:一顿饭的恩德也一定要报答,再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

3.?示例:无论回避大义,还是睚眦必报,都不是常道。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小肚鸡肠[ xiǎo dù jī cháng ]?

1.?解释: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2.?出自:刘绍棠《鱼菱风景》二:“‘正大,不要小肚鸡肠’吴钩轻声低语。”

3.?示例:你如此小肚鸡肠,怎能成大事呢?

反义词:不念旧恶[ bù niàn jiù è ]?

1.?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2.?出自:《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

3.?示例:谁叫咱们有不念旧恶的泱泱大国之风。” 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两人坐在土堆上。(打一字)

任算的词语解释是:进行谋算,施用计谋。

任算的词语解释是:进行谋算,施用计谋。注音是:ㄖㄣ_ㄙㄨㄢ_。结构是:任(左右结构)算(上下结构)。拼音是:rènsuàn。

任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进行谋算,施用计谋。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宋书·武帝纪上》:“高祖曰:‘桓玄必能守节北面,我当与卿事之;不然,与卿图之。今方是玄矫情任算之日,必将用我辈也。’”

二、网络解释

任算任算,读音为rènsu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进行谋算,施用计谋。

关于任算的成语

秋后算账反攻倒算胸有成算能写会算计研心算

关于任算的词语

能写会算铁算盘秋后算账龟年鹤算反攻倒算胸有成算神谋妙算计研心算划拨清算机关算尽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任算的详细信息

见死不救的意思

两人坐在土堆上。答案是:坐。

一、坐的字形结构:

1、汉字首尾分解: 从、土。

2、汉字部件分解: 人、人、土。

二、坐的基本解释:

1、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副词

(1)、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2)、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

(3)、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4)、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5)、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3、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商、坐庄。

4、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扩展资料:

关于坐的词语:坐下、坐落、坐标、端坐。

一、坐下

1、读音:zuò xià。

2、解释: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二、坐落

1、读音:zuò luò。

2、解释:指使安居、隐藏或居住在巢或类似巢的处所内;也指土地或建筑物的位置(在某处)。

三、坐标

1、读音:zuò biāo。

2、解释:能够确定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的一个或一组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通常由这个点到垂直相交的若干条固定的直线的距离来表示。

四、端坐

1、读音:duān zuò。

2、解释:端正地坐着。

百度百科-坐

“以德报怨”成语解释?

见死不救的意思: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基础释义:

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详细释义:

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示例:周金大哥死在***军阀、官僚手里,你们见死不救。

词语分解:

1、见:看到。接触,遇到。看得出,显得出。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会晤。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8.姓。古同“现”,出现,显露。古同“现”,现存。

2、死:读作sǐ,汉字,总笔画6画,半包围结构,意为丧失生命、无生命的、难活的、不活动的、行不通的。

3、不:读音是bù,是汉语词语,意思为不可靠,不确实,不愿意。

4、救: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终止:濯以救热。

例句:

1、看到一位老大爷昏倒在路边,我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2、对那些孤苦无依之人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3、见死不救,临阵脱逃,谁听了这事能不气愤。

4、这个人见死不救,应该受到人们的指责。

5、人家诚心诚意地找上门请你帮忙,你怎能见死不救?

6、他过去虽见死不救,但我不念旧恶,决定帮他的忙。

7、凡是有良心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的。

8、中国一幼童遭两车连撞,路人见死不救,幼童已死亡。

9、***这是神马!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死!

10、见死不救是畜生,我跟他们不一样!

吹毛求疵的造句

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出 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近义词

不念旧恶 以德报德 报怨以德 隐恶扬善 忘本负义 以直报怨 感恩戴德 以直抱怨

反义词

刻骨仇恨 孤恩负德 恩将仇报 以德报德 倒打一耙 以眼还眼 背义负恩 报雠雪恨

希望能帮助到你

文言文读音

吹毛求疵

读音: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近义词

洗垢求瘢 无中生有 咬文嚼字

反义词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通情达理 择善而从 不念旧恶 隐恶扬善

辨析

吹毛求疵和“求全责备”;都有“对人对事十分苛求”的意思。是不怀好意;是故意挑剔;“求全责备”的动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它要求的是完美无缺。

用法

褒义,谓语,联合式。

造句

1.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2.当主管对部属要求要严格,但可别吹毛求疵。

3.读书时老徐常常不求甚解,喜欢咬文嚼字,时而也会吹毛求疵。

4.你这种吹毛求疵的检查方式会让别人讨厌的。

5.虽然,我们这样改有一些吹毛求疵的味道,但其目的还是要提醒大家在辅导孩子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有开门见山的意识。

6.我不是一个爱吹毛求疵的人,只是想就某些问题谈谈心中的感想,希望能唤醒人们。

7.有些刁钻促狭,迂腐愚蠢的人,喜欢吹毛求疵,对家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根究底。

8.你若是吹毛求疵,还想挑出什么不足之处,却只会觉得那神奇的满月在眼中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浩朗,永永远远是精巧绝伦的一轮。

9.几轮之后,周文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错,怎奈老师吹毛求疵,总能找出错误。

10.与人相处,不能吹毛求疵,而且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式和场合!

11.有的人喜欢吹毛求疵,抓住工作中的一点缺点就大做文章。

12.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13.我们喜欢吹毛求疵,因为读写皆饶富趣味.

14.做学问一定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15.裁判吹毛求疵的挑剔着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

16.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17.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是过度狂热的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甚至到了厌世的境地。

18.这种人对人对事有点吹毛求疵,所以常常不被朋友所理解;因为无休止地追求完美,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更复杂。

19.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物质的匮乏,它不受任何繁琐碎事和吹毛求疵的羁绊。

20.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义。

1. 文言文中的念是什么意思

1. 惦记,常常想:惦~。

怀~。~头(思想、想法)。

悼~。~旧。

~物。 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

杂~。信~。

3. 说,读,诵读:~白(戏剧道白)。~叨。

~经。~书。

4. “廿”的大写。 5. 姓。

6.梵语刹那,译曰念,刹那者,时之极少,凡物变化于极少时者,莫如心念,故刹那义翻为念。1,常思;思念,惦念。

念,常思也。——《说文》 天念尔祖。

——《诗·大雅·文王》 不念昔者。——《诗·邶风·谷风》 不念旧恶。

——《论语》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念鬼。

——《史记·陈涉世家》 念母劳家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念蒙君实。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白首完节,尔尚念皇祖养士之仁。

—— 明·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2,思考,考虑。顾吾念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忧虑。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泛澜。

——唐· 韩愈《龊龊》4,爱怜。宋·马令《南唐书·舒雅传》:“﹝韩熙载﹞性懒,不拘礼法,常与雅易服燕戏,猱杂侍婢,入末念酸,以为笑乐。”

5,哀怜,可怜。念窦娥身首不完全。

—— 关汉卿《窦娥冤》 6,纪念。这是他家常穿的,你好生替我收着,作个念心儿。

——《红楼梦》7,想法;念头。一念之贞。

——清· 袁枚《祭妹文》 爱汝一念。——清· 林觉民《与妻书》 8,同“廿”。

二十。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与妻书》 9,佛教名词。法相宗别境之一。

指记忆。念谓于缘明记不忘。

——《俱舍论》 10,姓氏。念 贤:氐羌胡族,字盖卢;金城枹罕人。

著名东晋、西魏大臣。11,诵读,按字读出声。

欲为《论》,念张文。——《汉书·张禹传》 康熙字典:卯集上心字部念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奴店切《集韵》《韵会》《正韵》奴玷切,音。

《尔雅·释诂》思也。《疏》常思也。

《释名》念,黏也。意相亲爱,心黏著不能忘也。

《书·大禹谟》念兹在兹。 又《小尔雅》无念,念也。

《诗·大雅》无念尔祖。 又姓。

西魏太守念贤。 又《转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

《书·洪范》汝则念之。叶下咎受。

《六书精蕴》人当念所当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

念字原字今下作丅。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念 常思也。

从心今声。奴店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常思也。

方言曰。念、思也。

又曰。念、常思也。

许云。怀、念思也。

左传引夏书曰。念兹在兹。

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

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从心。今声。

奴店切。七部。

2. 文言文有通字那个字的读音读什么音

文言文通字的读音是文章中与本字相同或者是相类似的读音。

本字:文言文中原来的字;表示本义的字。 通字:在文言文中得一种文言现象,读音与本字相同或相似的,通用于本字的字称为通字。

文言文通字的读音即是文言文中经后世人所写与本字相同读音或者是相类似的读音。 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故通字的读音应按照文言文中的本字的读音来读。 诗文赏析: 《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