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什么不缠足-林黛玉说后手不接
1.宝玉爱吃胭脂,黛玉劝说不听,宝黛爱情却埋下阴影
2.林黛玉有管家能力吗?
3.林黛玉是否意识到了贾府的衰落?
4.解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5.都说林黛玉的心机很深,从哪几点可以看得出来?
6.林黛玉从不管家,为何闲来一算就能算出贾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呢?
宝玉爱吃胭脂,黛玉劝说不听,宝黛爱情却埋下阴影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贾宝玉有个爱红的毛病。这个毛病就是爱胭脂,不但自己为奴为婢为丫头们淘弄胭脂,还经常吃女孩子唇上又香又甜的胭脂。关于这一点,大人们是觉得贾宝玉年纪小胡闹,贾母王夫人都没有管教的意思。这事尽人皆知,她们也不可能不知道。丫头袭人强烈反对,并以自己出走威胁贾宝玉与之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许吃胭脂!那么林黛玉关于贾宝玉这个恶意有什么看法呢?其实书中已经给我们写明了。
这是十九回袭人刚刚劝过贾宝玉不要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和那爱红的毛病,转回头,贾宝玉就脖领子上带了一块“血渍”出现在林黛玉面前。显然袭人的劝说都当了耳旁风。林黛玉太了解贾宝玉,这种事说了也没用,还要他自己领悟才好。所以上面那一段话就是林黛玉对贾宝玉淘弄胭脂和吃别人嘴里胭脂的态度。
“你又干这个了”。 表明林黛玉是反对贾宝玉做这个的。用了又字,既表明贾宝玉屡犯,也表明林黛玉经常发现,不止一次说过他。正常来讲,贾宝玉爱红,吃胭脂这毛病都不会被接受。史湘云就干脆打掉了贾宝玉伸向胭脂盒子的手,林黛玉也一定会有相似的行为。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是你喜欢的我接受。所以林黛玉的反应反而是所有人中最轻的。
很多人觉得林黛玉为何如此放纵贾宝玉,我认为不是放纵,而是管过管不了。两人从小一块长大,摩擦不断,自然是意见不统一才拌嘴吵架,林黛玉自然也曾经强烈反对过贾宝玉的种种,但没效果,反倒越吵越了解,真正了解了,就会理解了。才有后面两人的心有灵犀,和“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账话”,这一句不是林妹妹不说,而是还没到说的时候就自己咽了回去。
六十二回,林黛玉和贾宝玉说贾家应该省检,不然恐后手不接,宝玉笑道 :“凭它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看,林黛玉绝不是不管,而是贾宝玉这个态度让林黛玉管无可管,终至不管。
林黛玉劝过贾宝玉不要弄这些胭脂,贾宝玉当成耳边风,林黛玉也无法。所以就转换了一个策略劝说。既然戒不掉,就不要尽人皆知。“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也罢了,说明林黛玉彻底无奈。反对无效只有顺从。顺从过后就是伙同了。林黛玉就成了狗头军师吴用,出主意给贾宝玉,让他防止被贾政发现。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相处之道并不是贾宝玉说的那样“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账话”。可贾宝玉这句话却也害了他和林黛玉的关系。他自己不听话,别人劝了都当耳边风,却拿林黛玉做幌子,堵别人的嘴。林黛玉将如何自处?袭人为何对林黛玉有看法?就是因为袭人的苦劝和林黛玉的放任是针尖对麦芒,事实上林黛玉不但劝,还经常劝,总是贾宝玉不听,慢慢也了解贾宝玉的性格,变规劝为疏导而已。
从贾宝玉淘弄胭脂这里我们就发现贾宝玉的一个恶劣习性。这一点贾母作为老人家看的清楚: “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
贾母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林黛玉也就是了解了贾宝玉这个性格,才变换了与贾宝玉的相处之道。贾宝玉身上纨绔子弟的习性一点不少。甚至牛心古怪比别人还多。这样的人,闯祸一流。大观园最后的覆灭,多与贾宝玉有关。无论晴雯,芳官,四儿乃至金钏儿,这些人的悲剧也是贾宝玉一手造成的。贾宝玉在没有完全能力的时候释放天性,随心所欲,必然导致对他人的伤害所不自知。而他完全没有善后的能力,只能请神,不能送神,终致一切美好灰飞烟灭。这当然是封建世俗对他这样异类的反扑,而他太过锋芒毕露,授人以柄才是关键。
宝黛爱情的幻灭也是这样。若贾宝玉不总将林黛玉挡在身前说: “林妹妹从不说这混账话” 王夫人也不见得全然反对林黛玉。贾宝玉不将告白的话让袭人听到,也不会有后边的袭人进言引发的连锁效应。一饮一啄自有天定。在历史的洪流中,贾宝玉终究是一朵浪花,没等浮出水面,就被后面的大浪裹挟消灭。
林黛玉对贾宝玉这爱胭脂,吃胭脂的毛病煞费苦心的一段劝说,贾宝玉终究没听到耳朵,“宝玉总未听见这些话,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这个德行,谁又能如之奈何呢!?
以上都是本人个人之见!若我没说清楚,欢迎留下您的观点。欢迎转发!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林黛玉有管家能力吗?
读《红楼梦》大家都知道,其大背景主要是男主外女主内。当然也有要出去工作的,比如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等等。但是贾府里的夫人们在家里也是没得闲的,要做针线、要做个贤妻照顾夫君以及给丈夫纳妾收通房、要管理那些妾室通房和丫鬟小厮们一起照顾好夫君、要协调上上下下小姑子妯娌之间的关系、还要管理丈夫在外面打拼回来的家业or丈夫祖上留下的家业,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夫人需要极高的情商和管家能力。
贾府诸芳的管家能力怎么样呢?我们来采访采访当事人。
秦可卿:不但生前的管了一个宁国府,后连整个贾府的后路都想好了,你觉得呢?
王熙凤:荣国府现任管家、对一干兄弟大小姑子们都没话说,在贾府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我连自己的嫁妆都贴里面了。看你巴巴的过来不容易。平儿,给五两让这花子回家打个的。
贾元春:作为一个妃子,要是和皇帝皇后说要管家会被打的。所以......
贾迎春:什么?家里伺候的媳妇们说伺候我赔钱了?我不知道,别找我。什么?我的攒珠累丝金凤被婆子私自拿走了?我不管,随便你们。《太上感应篇》我才看了两遍,还是立即再看一遍的好。
贾探春:二姐姐的攒珠累丝金凤不见了?怎么不见的?怎么又有媳妇说垫钱的?我虽说是个姑娘家,多管难免被有心人说闺阁里就严苛。难道不能示意丫鬟找平儿来处理吗?如此,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伤了自己的名声。
贾惜春:我还小,我不知道。我只管画个画,府里那些腌臜事与我无关。
李纨:事我都看得明白,然而我一个寡妇自然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问我要银子是没有的,要问我要主意是没有的。什么?恩典,嗯,能给就给,但是不能问我要银子。作为寡妇,我就是个陪客。
妙玉:阿弥陀佛,我是出家人,一生无家,何来家需要管?
史湘云:今天真高兴,大家又作诗了。我要做个开社的。哎呀呀,刚想起来没钱怎么办呢?还好宝姐姐帮我想到了。今天真高兴。
薛宝钗:送你一句话儿吧!“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
林黛玉?林妹妹感冒咳嗽正在调养呢。
须知在《红楼梦》里,的的确确,林妹妹是没有管理过事情的。大家对于林妹妹前期的印象是爱和宝玉吵架,诗写的好。后期的印象是诗写的好,和大家一起玩得也不错。于管家这块,着实是没有印象的。
那么林黛玉林妹妹到底有没有管家能力呢?这绝对不像薛定谔的猫那样令人纠结,书中其实早已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事实上,贾府诸芳有没有管家能力都是一起写出来的。
王熙凤身体杠杠棒的时候,贾府的**们是没有接触过管家这块的。这倒不是王熙凤好强,而是王熙凤确实能力不错,一个人全部揽了下来。**们也没有天天到嫂子屋子搅和管家的道理。
到了后来王熙凤的身体实在撑不下去了,王夫人到底管不过来。于是,贾府的**们终于从大观园美好的幻境里,稍微接触了烟火气,从而向世人揭开了她们的生活能力。
而林妹妹的管家能力,也自此展示。
林妹妹的管家能力,贾府的现任管家小能手王熙凤是肯定的: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只不过是觉得林妹妹身子弱,不宜劳神不宜劳累而已。
当荣国府内部的各项事情刚刚落到大观园时候,林妹妹是没有接触的,她刚好生病咳嗽,于是调养身体了。好在姐妹们关系不错,她病好了后,探春们管家,她们又是时常在一起玩的。以林妹妹的聪明才智,自然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到了第六十二回,林妹妹便能这样说:“ 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既不管事,只闲时一算,便知道贾府如今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了。可见林妹妹经济能力是有的。
到了第七十三回,迎春管不好丫鬟婆子,白丢了攒珠累金凤还被赖使了三十两银子,探春使眼色让待书请平儿来处理。黛玉这样说 :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又如此评价迎春: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要是二姐姐是个男人,一家上下这些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可见黛玉对探春的手段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对迎春懦弱的行为是不赞成的。一个人本身的见解能力会影响她对事物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她的见解能力。
至此林妹妹的经济能力、治家的态度和手段已经约莫看出来,必定不俗了。那么她的情商呢?
赵姨娘之为人,在书中大约是很可恶的了,除了和贾政好,其余时候几乎就一个字“撕”。我们林妹妹是如何处理与她的关系呢?
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林妹妹明知赵姨娘看她是顺路的人情,说得也颇为亲热。 一边说的和气不见外,招待的周到有礼;一边解救宝玉于为难之间,素来赵姨娘见到宝玉都要要顺手招惹一番的。
可见林妹妹情商不是不高,只是在生活中,与她日常相处的都是大家姐妹儿,而若要用情商手段对姐妹儿,她不屑为之而已。而对赵姨娘、送燕窝的婆子们,她尽可以做到停停当当,让人如沐春风且挑不出理来。
如此,林妹妹的管家能力可见一般。
可惜,偏偏身子弱。
又可惜父母双亡必须寄人篱下,空有聪明才智只能寄于诗词。
假如她身子好。
假如她父母双全。
可惜假如也只能是假如。
林黛玉是否意识到了贾府的衰落?
贾府是四大家族之首,它是钟鸣鼎食之家,也是翰墨诗书之族,贾府的生活到底有多富贵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贾府几乎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宴,贾府餐桌上的美食每天都有新的式样;贾府的大观园美轮美奂,几乎集合了众家园林之所长;贾府的衣裳,贾母和宝玉的都是针线活灵巧的丫头们的手工定制,有些衣裳上用内造都比不上;贾府出行车马都可以占满整条街道。
贾府的富贵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贾府的败落也是慢慢而来的,贾府的管家人们自然是最先预料到贾府的败落的,可是其他人却都高枕无忧的生活。那么“不食人间烟火”的黛玉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贾府的败落呢?
第一,在探春管家期间,林黛玉和宝玉谈起贾府入不敷出的现状黛玉是在贾母的调教下长大的,从鸳鸯和袭人能够独当一面的能力,就可以知道贾母教育女孩子是很厉害的,黛玉是贾母的最喜欢的孙女,贾母对她教育自然不会差。琴棋书画是黛玉要学的,可是当家理政和女红也是闺阁女儿必备的技能,这些方面黛玉自然都不会差。
所以黛玉即便没有参加贾府的管家事宜,她对贾府的现状也是略知一二点。
黛玉对宝玉说: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黛玉只是闲暇的时候一计算就能够知道贾府此时已经出去入不敷出的状况,这是黛玉学习当家理政比较好的效果。黛玉不管事并不代表她不懂事。黛玉这样身份的姑娘日后都是要嫁给别人家做管家大娘子,所以当家理政只是必备的技能。
第二,黛玉在贾府的生活状态,每况愈下黛玉从进贾府的那天恰就保持着小心翼翼,不肯多走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虽然后期黛玉变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是这份小心从来都没有放下过。黛玉对贾府的人情世故都熟悉了之后,她才能稍微流露自己真性情和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来生活。
因为是寄人篱下,特别是在林如海去世之后,黛玉在贾府生活就是格外的小心。黛玉为了不给贾母添麻烦,宝钗建议她吃一点燕窝来调养身体,黛玉都不去对贾母说。燕窝在贾府只是平常,王熙凤的生病之后就会吃这个,可是黛玉此时却连这么小的要求都在顾忌。
因为黛玉在贾府受到的待遇都和贾府的**一样,所以她已经感到很不安了,燕窝虽然不贵重但是却容易被下人们抱怨“她轻狂”,其实黛玉不能说的一个原因,就是贾府已经慢慢败落,黛玉的生活状况在变差,所以她不能再给贾府添麻烦了。
第三,贾府的衰落,黛玉的聪慧如何会看不透贾府的衰败其实是不太明显的,如果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很难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况的。贾府在外边的体面一直都保持得很好,也许不乏“要面子活受罪”,可是贾府外边的体面却是一直都保持得很好。
黛玉是一个“心比比干多一窍”的聪慧姑娘,她在贾府事事都看得很通透,如何会看不懂贾府的败落,只是大家都知道却都不说,于是黛玉何必谈及呢?
黛玉并不介意平凡的生活,因为林家向来就不像贾府这般奢靡和浪费,黛玉喜欢的清减平淡的生活,所以贾府不管废与兴黛玉都不会特别在意。“无为而治,保持我心”这是黛玉的特色,也是黛玉的生活的常态,有此心黛玉的生活就会在贾府的波澜壮阔中保持自我的平静。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解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是曹雪芹十分喜爱和同情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的心血,这个形象是非常丰满的,读完《红楼梦》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已跃然纸上了。那么,从小说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主要是由理智特征、情感特征、态度特征、和意志特征组成的。我们只能从黛玉的言行和态度等方面,对其性格进行分析。
3 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因素
性格是在后天精神论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3〕。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性格是神经类型特征的环境的合金。即性格的形成有其生理基础和社会制约性。
至于环境和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刘金花老师在她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有着深刻的分析,她认为: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的起跑线。儿童先天的生理上的差异或特点特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4]。如:对于一个生下来对人十分冷淡的孩子来说,可能不需要母亲对他表示更多、更亲热的行动,这是环境随着孩子的气质在改变;当然有时候孩子也会随着环境做相应改变,如:一个安静的儿童可能不讨喜爱说说笑笑的母亲的欢心,那么他就能在父母的影响下,而变得活泼起来。所以在分析林黛玉性格的成因的时候,也要把握好两点:内在的——生理和外在的——环境。
3.1 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研究表明: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其中有个研究材料指出,10岁、11岁个子矮小、协调性较差、体质相对比较羸弱的儿童倾向于害臊、胆怯、消极、忧愁,对照之下,那些同龄中长得高的、强壮的、精力充沛的、协调性好的儿童往往是爱开玩笑的、自我表现的、健谈的、有创造性的[4]。那么黛玉的体格特征与她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呢?
在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由此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弱,只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笔者认为: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从她作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
她在《葬花吟》中她这样写:
尔今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时.
在《秋窗夜雨夕》中,她写道: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
由此可见: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老、分散、衰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3.2 父母双亡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母爱在5岁前儿童的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形成孤僻、不合群、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父爱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在性别角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与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往的样例,幼年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孩子,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存在着不完全[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又是两次重大的冲击,笔者认为:父母的相继辞世,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
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
“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破裂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发展会带来不良影响。家庭破裂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亡。孩子由于父母亡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悲观和孤僻等不良性格特征。从年龄上看,婴幼儿期间,丧母对个体性格特征的影响很大,学龄期,则是丧父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较大[4]。而黛玉的家庭可以说是一种破裂家庭,她先后失去父母,这对于处于性格形成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
亲子关系对儿童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亲子关系是儿童人生中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6]。这种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儿童的性格发展。7岁的时候当是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不幸的是林黛玉失去了这一环节。5岁的学生就能进行自我评价了,5——6岁的儿童已表现有自我情绪体验[7]。而7岁时母亲的病故,对她打击可见一斑。
3.3 家道中落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影响着个体性格的形成。如在一个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可能性格中就比较有优越感,而家庭的衰落就可能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自卑感。笔者认为:林家的家道中落除了直接冲击着黛玉的心灵之外,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这反过来,又影响着黛玉性格的形成。
林家原来是很兴旺的:小说中这样描述: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之后,林家却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在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家族中,人的价值是与他的家族地位联系在一起的。封建社会的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试问:贾家的命根子,怎么会娶一个一身是病的,又家道中落的,守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条,对整个家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儿媳妇呢?
薛家对贾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宝玉娶宝钗可谓是顺理成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性格的形成也必然深受社会的影响。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都说林黛玉的心机很深,从哪几点可以看得出来?
林黛玉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更多的表现是真性情,说话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话投向周围的庸俗和虚伪,以至于有人认为她尖酸刻薄,但是细品这个人物形象,林黛玉有着大家闺秀的心机和眼力,我们先来看林黛玉进贾府时候的表现。
在第三回中,林黛玉表现出谨言慎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当王熙凤驾临现场时,林黛玉”忙起身“,”陪笑见礼“这是合乎礼数的世故。后来到了王夫人房中,看见”炕沿上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当众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林黛玉见诸多饮食不合家中之式,也知”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此当她接过饭后的茶时,看见有人捧过漱盂的时候,立刻心领神会同用人漱口。
到了晚上,对于袭人过来要取宝玉的通灵宝玉给她看,她连忙阻止“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表现出的“总是体贴,不肯多事”。林黛玉完全具备入乡随俗,审时度势的从众能力,这个地方脂砚斋也做了批注“黛玉自幼之心机”。
这也是贵族家庭中所孕育出的心机眼力,察言观色、拿捏取舍、长幼尊卑的进退之道,林黛玉一点也不差。
第三十五回中,林黛玉心里记挂着宝玉,又不好自己过去,只好立在花阴下,远远地看着怡红院。林黛玉看见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去怡红院探望宝玉,一起一起地散了,唯独没有王熙凤。这里面有一段林黛玉的心理描写,是这样写的,黛玉心里盘算道
她如何不来瞧宝玉,即便是有事情缠住了,也必来打个花呼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才是。
这里用了一个词是盘算,也就是说对于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王熙凤一贯曲意逢迎、趋炎附势这种作风非常熟悉。林黛玉绝非心无城府之人,果然后来贾母在王熙凤的簇拥下来了,黛玉见了不觉点头。
从这点上可以说林黛玉料事如神,她掌握了王熙凤的心性,她的率真单纯,那只是真性情的表现,但是绝非无知,她同样拥有着薛宝钗的玲珑剔透。
在第三十一回中,晴雯摔坏扇子和宝玉吵架,袭人一句”我们错了“遭到晴雯的奚落,一场混吵不可开交。恰逢林黛玉听到,她并没有贸然进入,而是站在院子里听了一会儿,弄清原委,才进来劝解。她的是以叫袭人”嫂子“开始的。
面对袭人和贾宝玉那点小秘密,晴雯简单粗地?说出”连个姑娘还没有挣上呢,就论起我们来了”,叫袭人尴尬无比,林黛玉幽默轻松地叫袭人嫂子,即连上了她们的话茬,又缓解了尴尬。不能不说林黛玉的智慧。
林黛玉在贾府从来不管家,对待金钱表现出来的不占有的态度很豁达,小丫头佳蕙给林黛玉送茶,林黛玉随手抓两把钱给她。看起来对金钱没有概念,也不可能看贾府的收支账目。
但是在第六十二回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算了贾府的经济账”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由此可以看出,她对于贾府的财政,简单一算就能算出赔赚。
林黛玉成长的家庭是四代列侯,一代探花的门庭。所以林黛玉是有高度诗书涵养的名媛,有心机和眼力,只是她本身是真性情的人,对待身边无论是丫头婆子都是以真心相待,不屑于耍心计算计人而已。
林黛玉从不管家,为何闲来一算就能算出贾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呢?
因为林黛玉是一个很爱观察的人,她喜欢从细节中掌握一切事情。
在当时贾家的生活是特别的奢靡,不论是人们吃的穿的还是住的,从来不讲究价钱,而且在元春省亲的时候,那个场面是特别的豪气,而且特意建了大观园,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力的。在当时元春省亲回来的时候,她就有提醒过家里的人不要太过于奢侈,但是他们没有听,再后来贾家落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太注意,钱这种东西是不经花的,再加上他们已经养成了花钱不眨眼的能力。
在当时贾家里的人其实在外面都有小金库,例如说王熙凤还有二爷,他们会拿家里边的东西出去典当,所以他们在外花钱不注意,在内把东西偷出去典当,再富裕的家庭也抵不过这样折腾,所以在后来家族慢慢的衰落,而且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从第一次进到第二次进到最后一次进这些招待上的变化都是有的,从这些小细节中也能够看到贾家的财政开始入不敷出。
当时贾府的人还有在外边包养小三的,二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总体来说贾府的人在生活上不注意,各种歪门邪气开始传播,所以贾府到后来越来越衰败,到后来贾府被抄,这个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他们这种奢靡之风已经传到了朝廷之中,而且有人认为元春的和贾家这种奢靡生活的风气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