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七步的故事-才高七步猜生肖
1.学识丰富的文言文表达
2.成语“七步成诗”,为何是代指人才思敏捷的意思?
3.四字成语七步成什么
4.世说新语成语或者典故?
5.谁是我国古代名人中“高产”成语的大户呢?
学识丰富的文言文表达
1. 文言文中女子学识丰富的词语
冰雪聪明bīng xuě cōng míng
解释: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自: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秀外慧中xiù wài huì zhōng
解释: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出自: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蕙质兰心huì zhì lán xīn
解释:同“ 兰质蕙心 ”。 宋 柳永 《离别难》词:“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风华绝代fēng huá jué dài
解释: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出自:《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不栉进士bù zhì jìn shì
解释: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自:唐·刘讷言《谐喙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柳絮才高liǔ xù cái gāo
解释: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类似可供参考的还有:
〖博学多才〗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才华横溢〗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博古通今〗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才高八斗〗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华盖世〗释义盖:复盖,超过。才能很高,远远超过当代的人。
〖满腹经纶〗释义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真才实学〗释义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才气过人〗解释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天资聪慧〗意义上天赐予聪明的资质
〖才高七步〗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才思敏捷〗词义以前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主要用在文学方面的。现基本上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
〖天资非凡〗解释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
〖才占八斗〗释义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高世之智〗释义高世:超过世人;智:智慧,才智。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形容才智非凡。
〖计斗负才〗释义比喻才高。
〖学富才高〗释义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聪明绝顶〗解释聪明:聪敏有智慧;绝顶:最高处,无人超越。词语意思是有着无人能及的聪明才智。
〖天资聪颖〗解释上天赐予聪明的资质,形容一个人天赋极佳,聪明具慧根。
〖足智多谋〗解释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能,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旷世奇才〗解释 旷世:绝代,空前。当代少见的才能出众的人
〖七窍玲珑〗解释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2. 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一、《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二、《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三、《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百度百科:留诲曹师等诗
百度百科:剑客
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百度百科:寄兴
3. 形容人学识丰富的成语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博物多闻 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4. 古代用哪个字表示有学识古代用博字表示有学识。
博的解释 [bó ]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
2. 知道得多:~古。
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
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成语:学富五车
拼音:xué fù wǔ chē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示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近义词:博大精深、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反义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
英文:read five cartloads of books
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观点,宋国人惠施认为天下无物不变,无时不动,任何东西的性质是相对的,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庄子评价他学富五车,知识非常广博
成语“七步成诗”,为何是代指人才思敏捷的意思?
七步成诗,汉语成语,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操后次子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觉得先下手为强。夺了三弟曹彰的兵权。此时就剩下四弟曹植,曹丕深恨之。便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能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故事赞扬了曹植的才思敏捷,同时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黑暗场景。
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
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相遇块山下,欻(xū,忽然)起相搪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和群臣都感到吃惊。
四字成语七步成什么
1. 儿童睡前故事《七步成诗》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七步成诗的故事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家庭,父亲曹操不仅是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
父子三人并称“三曹”,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为最高。曹丕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曹植则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才华很出众,特别在文学方面,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哥哥曹丕继位以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机惩罚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韵律的诗。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为难自己,但曹丕现在是皇帝,他只能唯命是从。
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一时,他吟下四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曹植的最大成就在诗歌创作。
三国时候,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凋敝,身为贵公子的曹植却用诗歌表达了对无家可归的百姓的深切关切和同情,而乱世惨景也激发了他的报国热情,在一首诗中他写道“捐躯赴国难,视忽如归”的千古名句。尽管曹植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他始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这样就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因此曹植的生活充满曲折。
他在作品中表达这种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却又不能写得太直白,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曹植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美丽的女性形象,象《美女篇》、《南国有佳人》等诗歌,其中的女性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品行高洁,富有理想。作者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
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赋》。洛水是魏国首都洛阳附近的一条河,曹植以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刻画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以及因神人殊途不能交流的惆怅。
尽管是虚拟的主人公,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洛神的美丽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篇文章上千年来一直为人称颂。天才诗人曹植仅活了41岁,但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
现在,“七步成诗”作为一个成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学才能很高。七步成诗成语读音:qī bù chéng shī成语解释:称人才思敏捷。
>> 七步成诗的故事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成语造句:冷绛雪道:‘子建七步成诗,千秋佳话,哪有改期姑待之理。
’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六回近 义 词:七步之才、七步成章反 义 词:如出一辙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成语繁体:七步成诗。
2. 七的四字成语大全七上八下、
横七竖八、
七零八落、
零七八碎、
七老八十、
七情六欲、
七七八八、
乱七八糟、
七嘴八舌、
杂七杂八、
七拼八凑、
七言八语、
七搭八搭、
七脚八手、
七日来复、
七步成章、
七损八益、
七擒七纵、
五痨七伤、
七贞九烈、
七穿八洞、
七扭八歪、
三蛇七鼠、
七担八挪、
七舌八嘴、
九宗七祖、
零七碎八、
七步之才、
七弯八拐、
七湾八拐
七月流火、
七大八小、
七张八嘴、
七歪八扭、
七穿八烂、
七折八扣、
才高七步、
三征七辟、
七破八补、
三毛七孔、
三江七泽、
污七八糟、
乌七八糟、
七了八当、
七尺之躯、
七八活、
七窍冒火、
七满八平、
七窍生烟、
七损八伤、
七返灵砂、
七窍玲珑、
七魄悠悠、
七颠八倒、
七纵七禽、
七子八婿、
嘎七马八、
七长八短、
长七短八、
七步成诗
倚马七纸、
七手八脚、
七行俱下、
七十二行、
七开八得、
五劳七伤、
七步八叉、
七返还丹、
七事八事、
五侯七贵、
七口八嘴、
七搭八扯、
七推八阻、
七横八竖、
七拉八扯、
七断八续、
七舆大夫、
七停八当、
说七说八、
七孔生烟、
七生七、
七棱八瓣、
三魂七魄、
七扭八拗、
七上八落、
七郄八手、
七老八小、
七嘴八张、
屋如七星、
七慌八乱
七足八手、
七窝八代、
七病八痛、
七支八搭、
七捞八攘、
七拱八翘、
乱七八遭、
七疮八孔、
七病八倒、
七相五公、
七湾八扭、
七纵八横、
七青八黄、
七高八低、
歪七竖八、
七七生、
七首八脚、
七男八婿、
七零八碎、
七男八壻、
昂藏七尺、
七老八倒、
七零八乱、
七窍流血、
七纵七擒、
七郤八手、
七子八壻、
七穿八穴、
夹七夹八
3.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七什么八十七长八短 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七颠八倒 形容十分凌乱。
七高八低 形容道路不平坦。
七棱八瓣 比喻四分五裂。
七零八落 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七扭八歪 形容不端正。
七拼八凑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七青八黄 指钱财。
七上八下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七八活 如同多次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为难。
七折八扣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杂。
七横八竖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七病八倒 形容体弱多病。
七病八痛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七步八叉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七穿八洞 形容破旧不堪。
4. 带步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独步天下、
邯郸学步、
平步青云、
五十步笑百步、
步步为营、
安步当车、
亦步亦趋、
固步自封、
百步穿杨、
步履蹒跚、
望而却步、
步履维艰、
步步高升、
步步登高、
七步成诗、
步步莲花、
故步自封、
一步一个脚印、
大步流星、
健步如飞、
一步一趋、
昂首阔步、
跬步千里、
七步之才、
一步登天、
龙骧虎步、
按步就班、
高视阔步、
步调一致、
规行矩步
~~~~~~~~~~~~~
5. 关于七的四字成语昂藏七尺 不管三七二十一 才高七步 打蛇打七寸 横七竖八
夹七夹八 九宗七祖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开门七件事 零七八碎
乱七八遭 乱七八糟 七病八倒 七病八痛 七步八叉
七步成诗 七步成章 七步之才 七长八短 七穿八洞
七穿八烂 七疮八孔 七次量衣一次裁 七搭八扯 七搭八搭
七大八小 七担八挪 七颠八倒 七断八续 七返丹
七返还丹 七高八低 七拱八翘 七横八竖 七慌八乱
七脚八手 七开八得 七孔生烟 七口八嘴 七拉八扯
七捞八攘 七老八倒 七老八十 七棱八瓣 七了八当
七零八落 七零八碎 七满八平 七男八婿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扭八歪 七拼八凑 七破八补 七七八八 七窍玲珑
七窍冒火 七窍生烟 七擒七纵 七青八黄 七情六欲
七日来复 七上八落 七上八下 七舌八嘴 七生七
七十二行 七事八事 七手八脚 七首八脚 七八活
七七生 七损八伤 七损八益 七推八阻 七歪八扭
七弯八拐 七湾八拐 七湾八扭 七窝八代 七郤八手
七相五公 七行俱下 七言八语 七张八嘴 七折八扣
七贞九烈 七支八搭 七子八婿 七纵八横 七纵七禽
七纵七擒 七足八手 七嘴八舌 七嘴八张
6. 七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七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
七上八下、
七零八落、
七老八十、
七七八八、
七情六欲、
七嘴八舌、
七拼八凑、
七言八语、
七擒七纵、
七损八益、
七穿八洞、
七扭八歪、
七日来复、
七月流火、
七大八小、
七担八挪、
七步之才、
七子八婿、
七了八当、
七魄悠悠、
七手八脚、
七推八阻、
七十二行、
七折八扣、
七破八补、
七步成诗、
七窍生烟、
七尺之躯、
七颠八倒、
七长八短
7. 7有什么四字词语可配合以「七」为首的四字词语有:「七拼八凑」、「七零八落」、「七孔流血」、「七孔生烟」、「七横八竖」、「七情六欲」、「七除八扣」、「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彩缤纷」等。
「七」字在中间的四字词语有:「北斗七星」、「杂七杂八」、「乱七八糟」等。历史上有:「七国之乱」:指西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的叛乱。
「七七事变」:指1937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举行非法演习,藉口一名日军失踪,要求中国驻军撤出宛平城被拒,是夜炮轰宛平城及芦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为八年抗战导火线。
亦称为芦沟桥事变)。「战国七雄」:战国时代的七个强国,包括韩、赵、魏、齐、楚、燕、秦。
文学上有:「七步成诗」:三国魏文帝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诗,若无法完成,将处以重刑。曹植出口成章,在七步之内吟成诗篇。
「竹林七贤」: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成语或者典故?
世说新语这本书里成语典故说出三个成语,它的出处和解释
1难兄难弟
含义
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
《世说新语·版德行》第八条权
2拾人牙慧
含义
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3.
道边苦李
含义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第4条
世说新语的成语故事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故事说明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2、割席绝交
含义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
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故事说明
三国时,华歆、邴原、管宁被时人称为一条龙,华歆年称龙头,邴原居中为龙腹,管宁年为龙尾。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虽则如此,但两人的性格却不同。管宁高洁,一生不曾进仕;管宁则经世致用,功名累世。通过两件小事,管宁目睹了华歆捉金出看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故事说明
李元礼就是李膺,东汉朝臣、名士,名气很大。《世说新语?德行》有载:“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很多人就是因为有李元礼的欣赏和赞誉,就因此声名大噪的。
孔文举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孔融,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故也称孔北海。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
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故事说明
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
5、拾人牙慧
含义
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原文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故事说明
殷中军,即殷浩,东晋人,学识渊博,善发议论,少时颇有名气。曾封为建武将军,取中原时战败,而遭免官,放逐至浙江信安。偕同者有其外甥韩康伯。韩康伯常中断殷浩的发言,私表议论。一天,殷浩见韩康伯又夸夸其谈,便出此语。
6、标新立异
含义
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原文
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故事说明
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他常与谢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欢谈玄理,对《庄子》也很有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魏晋时期的士人多崇此书。晋代的向季和郭象曾对《庄子》作注。《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从《世说新语》中产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6、标新立异
含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7、皮里春秋
含义 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66条
8、嵚崎历落(qīn qí lì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20条
9、黑白分明
含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15条
10、道边苦李
含义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第4条
11、卿卿我我
含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出处 《世说新语*惑溺》第35条
12、蒹葭玉树(亦做蒹葭倚玉树或蒹葭倚玉)
含义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后多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3条
13、身无长物
含义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指生活节俭.后多用来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44条
14、竹头木屑
含义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竹头与木屑,比喻细微的东西.后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出处 《世说新语﹒政事》第16条
15、楚楚可怜
含义 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84条
17、芝兰玉树
含义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92条
18、渐入佳境
含义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世说新语*排调》第59条
19、颊上三毛
含义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出处《世说新语*巧艺》第9条
20、醉玉颓山亦作醉山颓倒
含义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5条
21、鹤立鸡群
含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11条
22、天壤王郎
含义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用以喻对丈夫不满意或者指一门子弟子,才貌等某一方面差距很大.
出处 《世说新语﹒贤媛》第26条
23、千里莼羹
含义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第26条
24、看杀卫玠
含义原指卫玠被人看,后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第19条
25、真金百炼
含义 比喻人经过长久、多次的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97条
26吴牛喘月
含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20条
27、望梅止渴
含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世说新语﹒;假谲》第2条
求《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和成语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版 益三毛。权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 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世说新语里的成语故事
1、望梅止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了,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见于《世说新语·假谲》)。后用来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出处: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说新语·假谲》)
2、七步成诗相传魏文帝曹丕叫他弟弟曹植作诗,限他在走完七步之前完成,否则就要杀他。曹植立刻就作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比喻敏捷的文才。
出处: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世说新语·文学》)
3、管中窥豹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语出《世说新语·方正》)。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跟“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出处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世说新语·方正》)
4、覆巢之下无完卵
鸟窝翻落下来不会有完好的鸟蛋,比喻整体覆灭,个体不能幸免。
出处: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
5、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出处: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6、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出处:
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世说新语·文学》)
7、难兄难弟东汉陈元方的儿子和陈季方的儿子是堂兄弟,都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争个不休,就去问祖父,祖父说:“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见于《世说新语·德行》)。意思是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难,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难。后来用“难兄难弟”形容兄弟都非常好,难分高下。今多反用,讽刺两人同样坏。
出处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世说新语·德行》)
8、栋梁之才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世说新语·赏誉》)
9、割席分坐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合坐一张席读书,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为人,把席割开分坐(见于《世说新语·德行》)。后世指跟朋友绝交。
出处
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10、小时了了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及其故事
一、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有很多。这里仅举五个例子。
二、五例专子如下:
1、 难属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世说新语》里有哪些著名故事,成语
《世说新语》里成语故事有:望梅止渴,一览无余,二童一马,七步成诗,才高七步等。
谁是我国古代名人中“高产”成语的大户呢?
我国历史悠久、名人众多,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成语",而三国时期的曹植可是个"高产大户",据不完全统计,与曹植有关的成语高达将近 90 个。
下面首先了解下曹植的简历,然后列出几个比较特殊的成语与大家共享。
一.曹植简历
曹植(公元 192 年-公元 232 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称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由此可见:曹植聪慧多才,饱读诗书,留下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因此与他有关的成语自然就多了。
二.与曹植有关的特殊成语
(一)。产出最多的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
[原文]: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①;应声便为诗曰②:"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③;箕在釜下燃④,豆在釜中泣⑤。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⑥。
[注释] ①行大法:执行最高刑罚,即杀头。②应声:随着声音。
③漉:读音 l?,同音字"陆"。液体往下渗,过滤。
菽:读音 shū,同音字"书"。豆类的总称,大豆。
④箕:豆茎。⑤釜:锅。⑥惭色:惭愧的神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刑。曹植应声便做成一诗:"煮了豆子可以作美味的汤羹,过滤的豆子可以磨出新鲜的豆汁。豆茎在锅下猛烈燃烧,豆子在锅中悲泣的哭诉,本来都是相同的根上长出,何必这样相逼呢?"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
仅上述一个故事就产出了六个成语:
《七步成诗(章)》、《才高七步》、《燃萁之敏》这三个成语的意思为"才思敏捷";
《相煎何(太)急》、《豆萁燃豆》、《煎豆摘瓜》这三个成语的意思为"亲属相残"。
谁是我国古代名人中?高产?成语的大户呢?曹植必是其中之一
《豆萁燃豆》
(二)。同一故事引出多个成语
1.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自试令》:"机等吹毛求疵,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这一个故事引出四个成语:
《千头万绪》、《千端万绪》、《万绪千端》、《万绪千头》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2.[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成语故事]:曹操对自己儿子的才气也非常赏识,但又觉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文章是请入代写的。
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曹植赶忙给父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文,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人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就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人都写出一篇辞赋来,试一试他们的文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儿工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这一个故事引出三个成语:《下笔成章》、《下笔成篇》、《下笔成文》
[成语解释]: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3.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约,皆当喜欢。"
这一个故事引出二个成语:《口干舌燥》、《口燥唇干》
[成语解释]: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曹植是七步之才
(三)。多字成语
1.[成语名称]:过屠门而大嚼
[成语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2.[成语名称]: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成语解释]: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3.[成语名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整)冠
[成语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三.与曹植有关的其他成语
与曹植有关的其他成语有:
婀娜多姿、 污泥浊水、 意气风发、左顾右盼、 自投罗网、 而复生、 国富民丰、 雄才大略、
道合志同?等等,接近 90 个之多。
由于太多,这里只能罗列些大家较熟悉的、可能也是常用的成语,也就不逐一解释了。
与曹植有关的成语如此之多说明:曹植确实是个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为了纪念他对我国文学方面的功绩,人们以成语这一文学形式来纪念他。
我们应该学习他对文学的执着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及全球做出应有贡献。并争取给我们的后人留有余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