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礼义廉耻的古诗

2.《水浒传》揭示的人生五大忌,一个也不要犯,你怎么看呢?

3.曾国藩名言

4.曾国藩详细介绍和其经典语录。

关于礼义廉耻的古诗

力小任大-力小任重者踣读音

礼义廉耻的诗句

◎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水浒传》揭示的人生五大忌,一个也不要犯,你怎么看呢?

言而无信,反复无常

俗话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相信每一个少年人在读三国的时候,都觉得吕布非常厉害。然而,在群雄角逐之中,吕布不仅没有成就大业,反而江河日下,日暮途穷,身白门楼。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一语道破吕布功败垂成的残酷真相。

纵使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吕布却丢失了人生最大的一张底牌:诚信

为利他先杀义父丁原,为色又杀义父董卓,后又转投袁术、张扬、袁绍、曹操,复投复叛。一生六次易主,被称三姓家奴。

吕布被曹操处前,曾因刘备违反承诺,拒绝为其说情,大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也许至他才真正体会到,言而无信者的可怕。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失足,你可以马上站起。

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02

智小谋大,利欲熏心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先后建立政权。但是,在三国里第一个称帝的,不是曹刘,也不是孙权,而是袁术。

袁术贵族出身,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交遍天下,比起同父异母婢女所出的大哥袁绍,更是嫡子嫡孙。

按理说这样的人,稍微有点智商,都可以在东汉末年的那个乱世中呼风唤雨。可他偏偏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成稀烂。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桥段,十八路诸侯之中孙坚做先锋,一路直捣黄龙。

袁术负责盟军的总后勤,可他竟然害怕身为下属的孙坚做大,故意延缓粮草供给,一手点燃了盟军瓦解的导火索。孙策带着传国玉玺投靠袁术,袁术得了玉玺,想都没想就自立为帝,把自己陷入众矢之的。

话说回来,称帝就称帝吧,毕竟凭借自己的背景和势力,如能好好管理、招贤纳士,未尝不能成就一番霸业。可他却骄奢*逸,后宫佳丽三千,个个都锦衣玉食,而军中的士兵和治下的百姓却饥寒交迫。

于是当诸侯来犯时,落了个众叛亲离,吐血而亡的结局。

《周易注》中说:“智小谋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灾其自身。”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理想和野心是要有的,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支撑,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得长远。

03

力小任重,自以为是

在《三国演义》中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曾因为一个人差点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他就是马谡。

由于在定鼎西南的战役中,提出“攻心为上”的计谋,马谡这个年轻将领被诸葛亮破格提拔,甚至有意将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从天而降的殊荣,让马谡迷失了心智,甚至生出诸葛亮、司马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错觉。于是,便有了那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著名典故。

“街亭虽小,干系重大。如果丢了街亭,我们大军就危险了。你虽然深通谋略,但街亭这个地方,防守极难。”

显然诸葛亮非常清楚马谡的能力,虽然在谋略上有天赋,但是远没有达到独当一面的程度。可惜诸葛亮的一番良苦用心,到了马谡那里便成了对自己的轻视。所以,竟然不顾一切的立下军令状,许下不成功便成仁誓言。

诸葛亮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让他前去守关,并且派遣王平、魏延从旁协助。结果我们也看到了,马谡不仅盲目轻敌,不听别人意见,还擅自改变作战方案,最终累三军,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曾国藩说过:“力小任重者踣。”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斤量,如果不自量力,结果往往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04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如果要评选《三国演义》中“最伤人的话”,想必下面这句一定排名前列。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武圣爷”关羽。

人家孙权以一国之主的身份,纡尊降贵前来求亲。

你婉言拒绝也罢了,偏偏出言讥讽,令孙权大失颜面,为自己埋下了败走麦城的祸根。其实从关二爷平时的作风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极度自信,也是极度自负的人。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几乎遇到所有对手,都是一副胜券在握、嗤之以鼻的样子。甚至于在年迈的黄忠手中没占多少上风,也依旧是一种不齿为伍的态度。

尤其是对待刘封,刘备收其为义子的时候,关羽就当面反对,后来更是不被他待见,让刘备将其“发配”到上庸驻军。

老舍说过:“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关羽恃才傲物,不给人留一点情面。

这不仅导致他被孙权挟私报复,一个“斩”字毫不留情地决定了他的归宿,也促使刘封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关羽英雄落幕。佛语有言:“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人心好似芥子微尘,看似微不足道,却藏着大千世界。

当你真正学会目中有人,你才会心中有路,未来一片光亮。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名言

 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曾国藩

 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

 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25、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8、诚无悔,恕无怨,和(m.taiks.com)无仇,忍无辱。——曾国藩

 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曾国藩

曾国藩详细介绍和其经典语录。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富厚堂(曾国藩故居)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侍亲以得欢为本”。

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人德八本:“习勤、崇俭、 谦谨、敬恕 、毋贪、去私 、专一、有恒”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天下事

在局外呐喊议论

总是无益

必须躬自入局

挺膺负责

乃有成事之可冀"

"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

◎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 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 甘苦自得。

◎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 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好谈己长只是浅。

◎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 人伦明,则礼乐兴。

◎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 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 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 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 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 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 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