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2.王诏字景献文言文阅读

3.铁卷的铁卷概念及起源

4.明朝大臣铁铉为何会被朱棣处?他的下场有多惨?-趣历史网

5.铁铉意思和造句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歃血为盟朱棣-歃血为盟电视剧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如下:

贺英,(1433—1507)原名贺族昌,明朝末期在都城洛阳侍卫,原籍河南鲁山人,后做官前往洛阳王城,一生坦荡,立功无数。曾和墨子是故人,后二人结识,能文能武。

其实历史上对于明朝贺英这个人物的介绍并不是十分的详细,只是用了非常简短的只言片语来记载。据说他出生在1433年,从小的生活十分的困苦,老家是在河南省的鲁山地区。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锦衣卫的训练营之中,得以有机会成为锦衣卫。

然而锦衣卫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神秘的组织,而且明朝的历史中锦衣卫的更换十分的频繁,所以对此介绍的也并不是很全面。只知道贺英是锦衣卫中的一员,他的武功十分的高强,逐渐在锦衣卫中崭露头角,而且他为人十分的正义忠诚,对皇帝非常的忠心,因此而受到皇帝的器重和欣赏,经常为皇帝办事。

除此之外有些资料上还说明朝贺英因为深受皇帝器重,而他本人正义勇敢,所以在立了功劳之后得到皇帝的赏封,成为了明末时期的一个官员。然而对此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这个说法是否真实还有待确定。

另外关于贺英的资料介绍了最后他在1503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能够确定的是他确实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或许是因为锦衣卫的身份神秘,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所以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非常的少。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王诏字景献文言文阅读

1.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2. 王颁,字景彦文言文翻译

是这篇吗?网上没有译文,只有人工翻译下了。今天不得空,先译一点,回头抽空都译出来,最迟明天发上来,希望能帮上你:)

原文: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译文: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祖父王神念曾任梁朝左卫将军。父亲王僧辩,曾任太尉。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文武双全才能出众。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听到父亲被陈武帝所杀的消息,王颁号泣晕倒,一顿饭的功夫才苏醒过来,一直痛哭难止,整个人都消瘦不堪。服丧期间,一直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睡干草铺的床。周明帝赞赏他,召他做左侍上士,后来又升为汉中太守,不久被拜仪同三司。开皇初年,他因为平蛮族有功,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蛇丘县公。王颁献上攻取陈国的计策,皇上看了很惊异,召他相见,交谈后王颁悲泣哽咽,皇上也为之动容。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王颁亲自请求随行,带着数百士卒,跟随韩擒虎先锋军趁夜渡过长江。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担心不能继续战斗,悲伤哭泣。夜里睡着了,在睡梦中有人给他药物疗伤,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小题:B小题:B小题:C小题:A小题:(1)(朝廷)任命他作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负责巡查陕西茶马事务。

得分点,授,擢,巡视 (2)按先例,修理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得分点:故事,缮,军三民七,每点1分,共3分(3)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空虚过一个月得分点:匮,诸,无虚月,每点1分,共3分 小题:B(A使动;C迁升;D领)小题:B(B用,因为。

A均为“在”;c均为“……的地方”;D均为“却”,表转折)小题:c(②其原因不明;③主语是顾寰;⑥“久不进”的原因不明)小题:A(“由此”两字没有根据)小题:(1)得分点,授,擢,巡视(2)得分点:故事,缮,军三民七,每点1分,共3分(3)得分点:匮,诸,无虚月,每点1分,共3分译文:王杲,字景初,是汶上县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

(朝廷)任命他作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掌管查实陕西茶马事务。

皇帝派遣太监出任兰、靖两地茶马经营。王杲上书说边疆穷苦,年成歉收,不适合再设置官吏让老百姓受累,没有得到回答。

嘉靖三年,皇帝将要派遣太监到苏州杭州督办织造业,王杲上书劝说(不要这样做),皇帝没有采纳。过了很久,王杲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官,第二次升为左副都御史,提拔为户部右侍郎。

河南地方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皇帝)委派王杲前往赈济。王杲请求紧急调发公款,皇帝命令拿出临清仓库银五万两资助这次行动。

(王杲)到后,又请求调发十五万两白银。(老百姓中)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数都没有办法计算。

赈济事情办完后,皇帝赏赐银币。接着,王杲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事务。

先例是,修缮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总兵官顾寰认为军队和老百姓穷困衰败,请求调发两淮地区的结余的盐银七十万两(来承担),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同意。

王杲改变作法,以两年漕运的十分之三来折合,那省下的转移搬运费用来修理运输船只,不再加重军民的困苦,得到回答可以。过了一年 用户 2017-10-16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6df1\u5733", userProvince = "\u5e7f\u4e1c", zuowenSmall = "3";。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2分)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

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B小题4D小题5(1)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多大县。

(2)①吴楚等国的叛军终于被击灭,梁军所击溃、杀、俘虏的敌军人数大略与汉军相等。 ②他向北到良山狩猎,有人献上一头牛,牛背上长脚,梁王很厌恶它。

答案解析小题1修建小题2A连词,因为 B介词,在/介词,和、跟 C 连词,于是/介词,通过D 助词,的/代词,这。小题3②③反映的是孝景帝对梁王的肯定与信任。

④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而非猜忌。 小题4没有对他有所期望。

小题5(1)每错两个扣1分,扣完即止,共4分,括号处可断可不断。(2)①“略”“中分”、大意各1分,共3分。

②“北猎良山”“恶”、大意各1分,共3分。参考译文 梁孝王刘武是孝文皇帝的儿子,与孝景帝同母。

当初,刘武为淮阳王十年时,梁王刘胜去世了。 第二年,改封淮阳王武为梁王。

第二十五年梁王再次入朝,当时孝景帝还没有立太子。皇上同梁王一起在内宫宴饮,曾很平静地谈着说:“我去世后把皇位传给你。”

梁三起身辞谢,(表示不敢当,)孝景帝虽然知道这不是真心实意的话,但心里还是很高兴。那年春天,吴楚齐赵等七国起乓反叛朝廷。

吴楚的军队首先攻打梁国的顽壁,杀了几万人。梁孝王亲自在唯阳守城,而派韩安国、张要等为大将军,来与昊楚对抗。

吴楚的军队把梁国看作难以攻克的险阻,不敢过境西进,而与太尉周亚夫等统率的汉军互相攻守,连战三个月。吴楚等国的叛军终于被击灭,而梁军所击溃、杀、俘虏的敌军的人数大略与汉军相等。

第二年,汉廷立太子。这以后梁王与天子关系最为亲密。

他立过大功,又是大国之王,居于天下最肥沃的地方。封地北与泰山郡接界,西到高阳,共有四十多城,其中包括许多大县。

梁孝王在自己的封国中修建东苑,范围有三百里见方。又扩大雎阳城,周长达七十里。

还大建宫室,修造了许多架空的天桥,从王宫直到平台,三十多里接连不断。 他被赏赐可使用天子的旌旗,每次出行,千乘万骑跟随在后。

到处驰骋行猎,所用的仪制和排场可同天子相比。二十九年的十月,梁孝王又一次入朝。

景帝派遣使者拿着符节,用天子驾有四马的副车到函谷关去迎接梁王。梁王朝见天子以后,上疏请求,从而得以留在长安,这是因为太后爱他的缘故。

梁王在宫中侍奉景帝同乘一辇,外出同乘一车进行游猎,在上林苑中射猎禽兽。梁国的侍中、郎、谒者都登录门籍出入天子的殿门,同天子宫中的宦官没有什么差别。

这年十一月,皇上废黝栗太子,窦太后心中想把梁孝王立为皇位继承人。大臣以及袁盎等人对景帝有所进言,窦太后的意见被阻遏不用,窦太后因此也不再提立梁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了。

因为宫中的事情十分机密,世人也不知其间的详情。梁王于是也就辞行,回到自己的封国。

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恨袁盎以及其他反对他继承皇位的大臣,就同羊胜、公孙诡这些人商议,偷偷地派遣刺客暗杀袁盎以及其他十几个议事大臣。

朝廷追捕罪犯,未能抓获。于是天子猜测是梁王指使的,抓到刺客进行审问,果然是梁王指使的。

于是朝廷接连地派遣使者,使者们在路上前后相望,前去梁国核查案情,逮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躲藏在梁王的后宫。

使者督责梁国主政的二干石级官员交出罪犯,十分急迫,梁相轩丘豹以及内史韩安国进谏梁王,梁王就让羊胜和公孙诡都自杀,交出他们的尸体。皇上因为此事而怨恨梁王。

梁王心中恐惧,就派遣韩安国去长安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谢罪,然后才得免予追究。三十五年冬天,又一次入朝。

他上奏疏想留在长安,皇上没有允许。粱王回到自己的封国,神意恍惚,闷闷不乐。

他向北到良山狩猎,有人献上一头牛,背上长脚,梁王见了十分厌恶。到了六月间,梁王患了热病,在六日去世,被谥为孝王。

5. 顾成,字景韶

顾成,字景韶,祖籍湖南湘潭。

顾成的祖父以操舟为业,架船在长江、淮河间往来谋生,于是就迁居在江都(江苏省今扬州地区)。顾成长相魁梧,力大无穷,擅长骑马使长枪,用文身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渡江。顾成投军于太祖部下。

因其勇猛,被选为太祖帐前亲兵,为太祖出入擎掌华盖。顾成有一次跟随太祖渡河,渡船被搁浅在沙滩上,顾成竟背船而行。

攻打镇江,顾成带十个勇士突击到城内,被敌人抓获。他带的十个人皆被杀,顾成却一跃而起,挣断绑绳,打翻拿刀要杀他的敌人,逃回城外。

顾成引导部队攻城,把城攻下,因功授百户。大小数十战,顾成都立了功,于是升为坚城卫指挥佥事。

攻打四川,攻罗江,捉获敌军元帅以下20余人,致使汉州敌军投降。四川平定后,顾成改任成都后卫。

洪武六年,顾成擒获了重庆妖贼王元保。 洪武八年,顾成被调守贵州。

当时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对中央时叛时服,顾成连年出兵,全部平定。后来,顾成作为先锋,又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讨云南,首战就攻克了普定。

傅友德命令顾成打好连接的木桩作屏障来守城。叛乱的少数民族数万军队攻城,顾成出营迎战,亲手杀敌近百人,敌人退走。

但其余的敌军还在南城,顾成命令杀掉俘虏,只故意放走一个俘虏,对他说:“我今夜二更就去杀你们”。当夜二更,顾成命令吹号角放火炮,敌人全部吓跑,缴获敌军丢弃的武器衣甲无数。

顾成被升为指挥使。普定地区叛乱的少数民族全部被平定。

洪武十七年,顾成又平定了阿黑、螺蛳等十余寨的少数民族叛乱。第二年,顾成给皇帝上书取消普定府,把普定府管辖的地方分为三州,由六位官员管理。

顾成被升为贵州都指挥同知,这时有人告发顾成受贿并逾越使用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玉器等物。皇帝念其劳苦功高,未加追究。

建文帝元年,任左军都督,跟随耿炳文抵御燕王朱棣的军队,在真定作战时被燕王的军队俘虏。燕王解掉他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顾成投降了燕王,被送到北平帮助燕王的儿子守卫北平。

建文帝的军队围城,守城部队的调度、防御都听从顾成的建议。燕王继位当了皇帝,论功行赏,封顾成为镇远候。

年俸一千五百石,并颁给了世袭文书,命他仍然镇守贵州。 顾成生性忠厚谨慎,重视读书学习,开始到北平的时候,只出谋划策,但始终不肯领兵与建文帝的军队作战,赐给兵器也不接受。

第二次镇守贵州,屡次平定播州,都匀的少数民族叛乱,威振南方,当地人给他立生祠祭拜他。他被召到京城,皇帝命他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叩头回答皇帝:“太子仁厚聪明,诸大臣都很贤良,辅助引导太子的事不是我这样愚笨的人能够胜任的,我请求让我回到贵州去防备少数民族作乱”。

当时有些奸臣阴谋改立太子,因此太子忧心忡忡。顾成到文华殿向太子辞行,趁机劝太子说:“殿下只该竭诚孝敬皇帝,兢兢业业为老百姓办事,万事在天,对那帮生事的小人不足费心”。

永乐十二年五月,去世,享年八十五岁。后被追封夏国公,谥号“武毅”。

6. 王杲 景初

原文: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帝遣中官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谏,不纳。久之,擢太仆少卿,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命杲往振。杲请急发帑金,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全活不可胜计。事竣,赐银币。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总兵官顾寰以军民困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

逾年,入为户部尚书。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地二十顷予之。帝从其议。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旧制,岁漕四百万石。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务遵祖制,毋。

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杲、朴遣戍,炜斥为民。杲竟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讼杲冤。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译文:

王杲,字景初,是汶上县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他作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掌管查实陕西茶马事务。皇帝派遣太监出任兰、靖两地茶马经营。王杲上书说边疆穷苦,年成歉收,不适合再设置官吏让老百姓受累,没有得到回答。

嘉靖三年,皇帝将要派遣太监到苏州杭州督办织造业,王杲上书劝说(不要这样做),皇帝没有采纳。过了很久,王杲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官,第二次升为左副都御史,提拔为户部右侍郎。河南地方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皇帝)委派王杲前往赈济。王杲请求紧急调发公款,皇帝命令拿出临清仓库银五万两资助这次行动。(王杲)到后,又请求调发十五万两白银。(老百姓中)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数都没有办法计算。赈济事情办完后,皇帝赏赐银币。接着,王杲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事务。先例是,修缮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总兵官顾寰认为军队和老百姓穷困衰败,请求调发两淮地区的结余的盐银七十万两(来承担),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同意。王杲改变作法,以两年漕运的十分之三来折合,那省下的转移搬运费用来修理运输船只,不再加重军民的困苦,得到回答可以。

过了一年,王杲担任户部尚书。皇后的父亲安平侯方锐求讨张家庄马房一块地方。王杲说这块地方面积有二千多顷,是出产法定赋税的田产,不能够答应,应当拿大恩寺属于官府掌控的土地二十顷给他。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一个月没有,全国各地水旱灾害的情况又比较多,给事中李文进提请讨论增加储备和积蓄。王杲陈列了九项措施拿出来献给皇上,随即又献上节制财用的十项措施,全被皇帝采纳。过去的成法,每年水道运粮四百万石。王杲认为粮食有余但是开支不足,(所以)遭遇天灾人祸大致上都会改用银两折抵,用来方便老百姓。一天,皇帝看见改用银两折抵的人数都超过了一半,非常吃惊,就拿这件事责问户部,王杲等人承认罪责所在。皇帝告诫从今以后必须遵守祖上的成法,不要轻易改变。

王杲掌管邦国大事,没有他不操劳的事情,皇帝极为倚重他。后来,皇帝发布诏书购买龙涎香,王杲好久都没有购进,皇帝因为这个而不高兴。给事中马锡弹劾王杲还有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说仓场尚书王炜也受贿,(几个人)一并送下监狱。王杲、艾朴发派去戍守边疆,王炜废弃为一般老百姓。王杲最后在雷州戍守的地方。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人替王杲雪洗冤屈。皇帝发布诏书,恢复王杲的官职,享受祭葬的待遇,赠与太子太保的头衔。

7. 游师雄字景叔文言文翻译

"游师雄,字景叔"这句话不需要翻译,游师雄是北宋名臣,将领、诗人、书法家, 京兆府 武功(今 陕西武功县武功镇)人。这句话白话文也就是:游师雄,字是景叔。

游师雄人物简介:

游师雄(1037—1097),字景叔,北宋名臣,将领、诗人、书法家, 京兆府 武功(今 陕西武功县武功镇)人。游师雄墓志铭载:“公讳师雄,字景叔,姓游氏,世居京兆之武功,曾祖永渍、祖裕,皆潜德不仕,考光济始为大理寺丞,赠朝请郎,………妣张恭人,生子五,长靖、次竤、三义、四守、五踈,皆登科甲”( 三义、四守 左边都带立字旁)。 都昌、进贤等地谱载师雄公:师雄公字范世,曾祖恭,祖简言、考从善………娶蔡氏恭人,生子二,醇、酢。

人物生平:

宋 治平元年(1064)中进士(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三○说是治平二年中进士),授仪州司户参军。

熙宁四年(1071)改任 德顺军判官,与诸将计议边事,多所建树,使边境赖以无患。元佑初,朝廷议弃边地四寨,师雄极力主张坚守,但意见未被采纳。以致西夏得寸进尺,边境无宁日。

元祐二年(1087)师雄改任 军器监丞,时夏人谋犯熙河,守将刘舜卿采纳师雄御敌之策,连战大捷,先后杀敌近四千人,俘获敌帅九人。捷报传来,举国欢庆。不日调升陕西转运判官。

元祐五年(1090—1091)又任提点秦风路刑狱。次年,夏人侵泾原、熙河两地,游师雄在 定西至通渭间修筑护耕七寨等战略据点,以加强防卫,使边境安定多年。后转礼部员外郎兼集贤校理,领陕西转运使。

元祐八年(1093)调为朝奉郎加云骑尉。后游师雄以病请求辞职,哲宗接见时,赞扬他的功绩,反提升他为卫尉少卿。

绍圣元年(1094),游师雄又为 哲宗皇帝策划御敌要略六十条(一作十六条),当时谓之《绍圣安边策》。

绍圣二年(1095),再调河中知府,不日又晋升为直龙图阁兼秦州知府,领 秦凤路马步军都总管加 飞骑尉等职。

绍圣四年(1097)秋,调为陕州知府,是年七月六日病故,终年60岁,归葬武功,墓尚在。

铁卷的铁卷概念及起源

起于汉代,《汉书,皇帝纪》载:“刘邦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卷,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信物,又称“丹书铁契”,也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牌”“免金牌”。帝王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刘邦本是秦朝的一介亭长(掌治安的小官),适逢秦末乱世,趁机而起,征战多年,登上皇帝之位。建汉之初,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对那些曾经助他登上帝位的元勋,特赐“丹书铁契”以作褒奖。即史书中所载的“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将皇帝与功臣的信誓用丹砂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盒子里,藏于用石头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 。

“丹书铁券”出现于西汉,但“丹书铁券”的前身——古人“剖符作誓”的信用形式则在西汉之前即已存在。“符”是“符节”,“誓”即“盟誓”。符节是封建帝王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应用于其他事务的一种信用凭证,材质有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一般是将符节中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合验,以证真伪。根据符节的用途不同,其形也异:如用以驿传邮递的铜马节,用以调兵遣将的铜虎节,用以征免税收的铜竹节等。盟誓则是古人订盟立约的一种仪式:歃血为盟,对天盟誓,然后将记录盟辞的盟书与牺牲埋入地下,如有违背,犹如此牲。东汉时,易“丹书铁契”之名为“丹书铁券”,并一直沿用了下来。北魏时,孝文帝经常为宗亲、近臣颁授铁券,甚至还出现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铁券、以作护身之符的现象;隋唐时,帝王颁授“丹书铁券”已成惯制,其范围涉及开国功勋、中兴大臣、民族首领,甚或宠臣、内宦也被授予“丹书铁券”;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这也是小说《水浒传》中柴进家“丹书铁券”的历史依据。明初,朱元璋创建了历史上最完备的铁券制度,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明晰了“丹书铁券”的权限范围。如其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后,曾为邱福等26位“靖难”功臣颁授铁券。明中后期,仍不时有功臣及其后裔获赐铁券。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清代,“丹书铁券”制度被废止。 铁卷材质与形式书写材质与外形由于分封功臣的誓言用丹砂写在铁质契卷上,所以称为“丹书铁卷 ”,或“誓书铁卷”。

之所以称“丹书铁券”,是因为早期的铁券是以朱砂填涂其上的文字。“丹”即丹砂、朱砂,用朱砂填涂文字,可使颜色纯正,又能使色彩经久不褪;以铁为券(契据),取其坚固、久存之意。在后世,也用白银或黄金填嵌铁券上的文字,以示尊贵与郑重。如南朝梁时以白银填字,称为“银券”;北魏时以黄金填字,称为“金券”。

造型上,唐之前的铁券其形如覆瓦;唐之后的铁券其状如筒瓦。内容上,铁券的凸面上刻有受赐者的履历、功绩与封号,凹面则镌有免罪、减禄的具体内容。铁券分左右两块,左券颁给功臣,右券藏于内府,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验真伪 。

明代对铁券的尺寸还做了详细的规定。明代铁券分为七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致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

钱镠铁券形如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41厘米,重约6.6千克,上嵌金字350个,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上面的金字多有剥落。铁券上记载的主要内容是被赐者征讨董昌的功绩,因其战功卓著,所以“卿恕九,子孙三”(即皇帝可免钱镠9次罪,可免其子孙3次罪)。 防伪保存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铁卷发展唐朝铁卷唐以后铁卷不是丹书而是嵌金,《辍耕录》载唐赐吴越王钱镠的铁卷,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卷词黄金镶嵌。

誓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子孙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明代铁卷明代铁卷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除谋反大逆,一切刑皆免。

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编》) 现时期馆藏铁卷因钱镠平定叛乱有功,唐昭宗于乾宁四年(897年)赐金书铁券以示嘉奖。

铁券历经千年,曾七登天子之廷,一藏深山,三沉深水。20世纪50年代初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1959年移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上,各朝皇帝颁授的铁券不少,但存世的却极为有限。目前而言,确知的大约有5件: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颁赐给吴越国王钱镠的铁券(如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颁赐给会川伯赵安的铁券,现藏于甘肃省渭源县文化馆;明英宗天顺二年 (1458年)颁赐给高阳伯李文的铁券,现藏于青海省档案馆;明宪宗成化年间颁赐给保国公朱永的两件铁券,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在这5件传世的铁券中,传承最久远的是唐昭宗赐予吴越王钱镠的铁券,已有千余年历史。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在唐末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896年,唐昭宗嘉奖钱镠讨伐董昌功绩,特颁赐铁券 。

明朝大臣铁铉为何会被朱棣处?他的下场有多惨?-趣历史网

明朝大臣铁铉为何会被朱棣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挥兵南下,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先后派耿炳文、李景隆二人率军北上迎敌,只可惜,这二人都惨败朱棣之手。李景隆战败后,河北、山东等地的守军陆续溃败,到了第二年四月,朱棣率军包围了济南。

济南守将是盛庸,面对朱棣的大军,盛庸虽然忠心,但双方兵力悬殊太多,盛庸有些坐立不安。此时,从南边来了一位猛将,他和盛庸歃血为盟,约定守济南。这个人,名叫铁铉,以前从未打过仗,但却硬生生地逼退了朱棣。

铁铉,字鼎石,乃元朝色目人的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国子生中选择优秀的年轻官吏,铁铉被选中,担任礼部给事中。铁铉思维缜密,擅长断案,很多悬而未决的案件经铁铉之手,很快就有了合理的裁决,因此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特地赐他“鼎石”为字。

建文帝登基后,铁铉已经升任山东参政,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命铁铉为南军押运粮草,当得知李景隆兵败后,铁铉火速赶往济南,和盛庸一起坚守济南城。

铁铉虽然没打过仗,但却表现出了惊人的能量,他和朱棣在济南对峙三个月,最初,朱棣引黄河之水灌城,而铁铉使用诈降计,假意投降,引朱棣入城。当朱棣到达城门时,铁铉下令放下千斤闸,要不是朱棣跑得快,他将会被活活压。在经过3个月的攻防之战后,朱棣见济南攻不下,不得不撤兵休整。

铁铉在济南击退朱棣,建文帝大喜,升任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加兵部尚书衔。建文四年,朱棣绕过济南,直接向南进攻,最终取得突破,在金川门之变后,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踪。而此时,铁铉把守的济南成了一座孤城。最终,因孤立无援,又寡不敌众,铁铉被朱棣设计擒获,被囚车送往南京,等待朱棣的“审判”。

朱棣站在大殿上,面向正南方而坐,铁铉被押到朱棣面前时,背对着朱棣,始终不愿意向北看一样。朱棣让铁铉转过身来,铁铉大义凛然,始终不答应。朱棣大怒,命人割掉铁铉的耳朵和鼻子,铁铉还是不肯转身。朱棣让人把割掉的鼻子和耳朵煮熟,然后给铁铉吃,问铁铉:“味道如何?”

铁铉回答:“忠臣孝子的肉,非常好吃!”

《明史纪事本末》云:

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熟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

朱棣听完,十分生气,下令将铁铉凌迟处。铁铉口中一直大骂朱棣,直到自己断气,骂声才停止。

铁铉后,朱棣因铁铉不肯回头、不肯屈服自己而心有怨气,便下令烧一口油锅,将铁铉的尸体投到滚烫的油锅里。为了让铁铉转过身来,朱棣让太监把铁铉的遗体面相自己,结果遗体被油烫得太热,太监只好用十多个铁棒夹着“铁铉”转身,让他面向北面,对朱棣屈服。

朱棣此时心情大好,对着铁铉的遗体笑道:这次你转身了吧!《明史纪事本末》云:

语未毕,油沸蹙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

朱棣话没说完,太监们身后的油锅突然发出一声爆响,油花四溅,太监们被烫得拿不住铁棒,只得丢弃尸体,就这样,铁铉虽,但他的骨头仍然背对着朱棣,不肯向朱棣屈服。看到“铁铉”骨头如此之硬,朱棣无奈,便停止了折腾。

铁骨铮铮的铁铉,无论生,都不想朱棣屈服,甚至连转身看住第一眼都非常不屑。因此,铁铉被称为古代骨头最硬的人。

在靖难之役的背景下,方孝孺、铁铉等人,为明朝皇室内部之乱付出了鲜活的生命,有人认为他们为了朱明王朝的“家事”而,得不值。其实,这样评价他们,有失公允。中国正是因为有铁铉这样铮铮铁骨的存在,才将“气节”二字传承下来,铁铉,是气节的践行者,值得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铁铉意思和造句

铁铉是个人啊!

据史料记载,铁铉(1366—1402),中国明朝将领。字鼎石,传说其为回族,明邓州(今邓州市)城关人。另据考,铁铉族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避难至山海关,隐居今锦州地区狼君洞,成为沈阳铁氏的祖先。如今,铁姓已成为辽沈地区望族。明末清初铁姓迁到沈阳的有铁福、铁仲、铁奎、铁桂、铁元等祖辈几代。有六人为官,其中铁奎、铁桂及其子铁范金,皆为清代较为显赫的军政官员。曾担任过礼科给事中、五军督都府断事官、山东布政司使和兵部尚书等官职。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颇有政绩,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鼎石”即为其所特赐。

铁铉性情刚决,联盟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

洪武中,铁铉以太学生授礼科给事中,调任都督府断事,由于他机智灵敏善决疑狱,朱元璋很器重他,赐字鼎石。建文初年,任山东参政,镇守济南。因击败燕王兵,升兵部尚书。由于铁铉坚守济南,屡破燕兵,燕王久攻城不下,被迫绕道南进。后来,朱棣终于渡江攻下南京,赶走朱允炆,自立为帝,并用计擒了铁铉,将36岁的铁铉残酷,后人敬佩铁铉宁不屈的精神,在济南大明湖岸建铁公祠以表纪念。

明太祖朱元璋后,由长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但此后不久,藩王势力日益扩大,对帝位构成威胁。为巩固帝位,朱允炆听取大臣建议,意欲削藩。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势力最大。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借口,起兵北平,举兵南下,发动了与侄子朱允炆夺取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征伐,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李景隆兵败,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次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随之包围了济南。

此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军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便“急趋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相约守”。

建文二年(1400年)六月八日,兵临济南城下。朱棣曾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铁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朱棣打开一看,见是《周公辅成王论》一文。原来,铁铉意欲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见劝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而铁铉督众,矢志固守。致使朱棣久攻不下,只好将济南合围。

朱棣攻济南三个月不克,便图谋破釜沉舟,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城。为了济南百姓的安危,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铉率众诈降,派壮士暗在城门上置千斤闸,又让守城士卒大哭哀嚎“济南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了”。不久,尽撤楼橹防具,派城中百姓长者代替守城军做使者,到燕王大营跪伏请降:“朝中有奸臣进谗,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险出生入奋战。您是高皇帝亲儿子,我辈皆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们济南人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深怕被军士。敬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恭迎大驾!”燕王朱棣不知是计,闻言大喜。出征数日,燕兵疲极,如果济南城降,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因此,朱棣忙令军士移营后退,自己高骑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西门(泺源门)入城受降。城门大开。守城明军都齐聚于城墙上往下观瞧。燕王朱棣刚进城门,众士卒高呼"千岁到",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知是中计的朱棣换马急返,方得幸免一。

朱棣大怒,以重兵围城,铁铉伏于城头,大骂朱棣反贼。燕王大怒,并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城将破,铁铉急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又亲自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分置垛口,燕军不便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相持之间,铉又募壮士,出奇兵,骚扰袭击燕兵,大破燕军。“燕王愤甚,计无所出”。和尚道衍劝言,说师老兵疲,应回北平再图后举。燕军遂于九月四日解围去,由是南伐不敢再取道济南。

铁铉又与大将军盛庸合兵,乘胜追击,收复德州诸郡县,兵威大振。济南解围之后,铁铉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设宴,犒赏将士。惠文帝朱允炆遗官赐金慰劳济南守军,又擢铁铉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加兵部尚书衔,赞理军事协助盛庸准备北伐燕军。得以免受战火的泉城百姓于是称铁铉为“城神”。

1402年,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 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在灵璧大败南军后,又突破淮河防线,最终攻占金陵,惠帝下落不明,朱棣自立为帝,改年号永乐。朱棣夺取帝位后,回兵北上复攻济南,并在河北一带大肆屠杀百姓,而原因据说是因为河北百姓同情明惠帝(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燕王扫北”),至济南,铁铉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终被陷。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铁铉终于在淮南被俘,被槛送南京。铉见朱棣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使其面北一顾,终不可得。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铁铉仍不屈服,遂受磔刑(凌迟)而,年三十六岁。据说当时朱棣还吩咐左右,架起油锅把铁铉炸了,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气。朱棣怒道:活着叫你朝拜我你不肯,炸成骨头灰你也得朝拜我!太监急忙把铁铉的骨架用铁棒夹着令其转身,没承想此时油锅里一声爆响,热油从锅里飞溅出来,只烫得太监们嗷嗷乱叫,铁铉的骨架硬是没有转身!

明史中有一段对铁铉被俘后的记载说:

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背立庭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回顾。成祖怒,脔其肉纳铉口,令啖,曰:‘甘乎?’厉声曰:‘忠臣之肉,有何不甘!’至,骂不绝口。至,骂不绝口。命盛油大镬,投尸煮之,拨使北向,辗转向外。更令内侍以铁棒夹之北向,成祖笑曰:‘耳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内侍手皆烂,咸弃棒走,骨仍向外。”

《明史演义》第二十六回亦载,“燕王棣入京后,兵部尚书铁铉,受逮至京……喝令寸磔廷中。铉至犹骂不绝口,燕王复令人舁镬至殿,熬油数斗,投入铉尸,顷刻成炭。导使朝上,尸终反身向外。嗣命人用铁棒十余,夹住残骸,令他北面,且笑道:‘你今亦来朝我么?’一语未完,镬中热油沸起,飞溅丈余,烫伤左右手足。左右弃棒走开,尸身仍反立如前。不愧铁铉。燕王大惊,乃命安葬。”

铁铉遇害后,铁铉的家族未被全部屠灭,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他的三十五岁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送到“教坊”里充当军妓,长子充军,次子为官奴,后被虐待而。而当时建文诸臣的妻女们有多少落到这个下场,其数不得而知。建文朝力主削藩和对燕王朱棣用兵的齐泰、黄子澄,因为他们的名气和铁铉一样大,所以他们妻女的下落才被史官们保留下来。鲁迅引过《南京法司所记》中的一段史料,此处不得不再引一遍: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姊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馀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做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依: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贱材儿!用朱棣他老子的心理推测,永乐皇帝的圣衷应该是:你们越是想在青史中留下清正之名,我偏要让你们污浊下贱!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直到朱棣后,他儿子仁宗即位,当即下诏:“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只可惜这仁政行得太晚,建文诸臣的妻女已经受了二十年的非人凌辱,早已,的,老的老。

自明代中叶起,当时的官府便先后在华阳宫为铁铉塑像,在纪念铁铉及其他六名为反抗朱棣遇害的人的“七忠祠”为铁铉设立祀位(原址在西门高都司巷以东路北胡同内,胡同就叫“七忠祠”)。南明弘光帝谥之曰“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在风光秀丽的济南大明湖畔北岸修建了铁公祠,祀铁铉,邓州小东关有明建铁公祠祀铁铉,为避嫌俗称关帝庙。大东关有双忠祠祀铁铉、张巡。邓州龙堰乡闫营村有铁铉遗像墓。铁公祠的修建,固然有封建统治者对忠君臣子的表彰之意,但也反映了济南人民对忠于职守、誓卫城的铁铉的缅怀之情。现在,铁公祠已成了大明湖一著名景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在铁公祠观佛山倒影的情景。

2~铁铉

一种铁器,形似“U”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