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绵延不绝形容什么

2.连绵不绝和绵延不绝的区别

3.绵延不绝的拼音

4.为什么中华民族文化能绵延几千年不中断

绵延不绝形容什么

绵延不绝的是什么意思-绵延不绝可以形容文化吗

绵延不绝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景观或特定的现象,它指的是一种连续、延伸无尽的状态。

"绵延不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常用来形容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持久连贯的时间现象、连贯性和持久性强的事物。这个词汇也可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艺术、科学等。了解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那些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的事物。

1、自然景观:

"绵延不绝"常用来形容一些壮丽而广阔的自然景观。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个词来描述高山蜿蜒起伏的山脉、远处连绵起伏的沙漠河岸线、长长的海滩或者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等。这些景观给人一种广袤无垠、没有尽头的感觉。

2、时间概念:

除了形容空间上的景观,"绵延不绝"也可以用来描述时间上持久而连续的现象。例如,在历史中我们可以说一段文明或王朝有着"绵延不绝"的传承;在文学中,我们可以说某个作家创作出了一系列"绵延不绝"的作品;在音乐中,我们可以称赞一段旋律有着"绵延不绝"的优美流畅。

3、连贯性和持久性:

"绵延不绝"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事物具有连贯性和持久性。比如,我们可以说一条河流在经过多个地区时"绵延不绝",它的水源始终保持连续不断;我们也可以说一个家族的传统在多代人中"绵延不绝",代代相传;或者我们可以形容某种思想、观念或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影响力持久。

4、其他应用领域

除了上述场景之外,"绵延不绝"这个形容词短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称赞一幅画作有着"线条的绵延不绝",表现出无限延伸的感觉;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描述某种现象或理论有着"数据的绵延不绝",证据丰富而连贯。

连绵不绝和绵延不绝的区别

释义不同。

“连绵不绝”主要描述的是连续不断、没有中断的情况。比如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或者像水流、车流等连续不断的情况,都可以用“连绵不绝”来形容。

“绵延不绝”则更强调的是某种景观或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延续不断的出现。比如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或者像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都可以用“绵延不绝”来形容。

绵延不绝的拼音

绵延不绝的拼音是mián yán bù jué。

绵延不绝的意思是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该词语出自《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本意为路十分的长,没有尽头。形容某种物体连续不断地出现,永不停止。也可形容文化文明延续不断,具有活力。

近义词

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出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连续不断: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源源不绝:?形容连续不断。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四·风俗·种羊》:“待其大而食之,次年如前法又种,源源不绝。”

例句:

1、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

2、漫山遍野的树,像绵延不绝的绿色画卷,像鳞次栉比的天然屏障,像严阵以待的戍边将士。

3、高朗深湛的夜空中,绵延不绝的青紫色云团移动着,簇拥着,翻涌着。

4、我对你的崇拜之情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5、中国文学艺术几千年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审美天机,被丰子恺先生一语道破。

6、一连唰唰六七下,展清招式绵延不绝,后劲绵绵不断,挥洒如行云流水,且招招杀手。

7、都江堰水利工程,膏泽千秋,虽经多次地震浩劫而不毁,那是古人绵延不绝的恩惠。

8、经过数十年的开垦与维护,昔日荒凉萧瑟的荒漠,如今河水丰盈、草木绵延不绝、各种珍稀的动植物繁衍生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9、竞技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以便于公民自由往来,为城邦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10、有了那痛,那美,便愈发的美——因为不知道那痛到了极处千回百转咯吱咯吱滴血带泪愁肠百结望天凝地埋进土绵延不绝的痛。

为什么中华民族文化能绵延几千年不中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这些优势和强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所造就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至强至深。这种认同感和亲和力体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它使海内外华人能够产生“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观念。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被完全西化,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与国人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传,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和影响着炎黄子孙,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炽热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前途和历史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这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既涵化着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着多种外来文化,是长期以来在同异质文化的碰撞激荡、选择融合、吸收借鉴、“和而不同”中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陶铸积淀的结晶。

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影响、改造对象。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始,就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其次,缘于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的部族发展而来,而是在许多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单一,文化也就不会是单元的。民族血缘的复杂,是形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潜移默化,业已积淀为国民的普遍心理因素,规范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意识趋势的存在,是焕发人民为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精神源泉,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能动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精神,持久地激发着我们民族的活力,形成了可贵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如“和”的观念在凝聚中华民族中一直起着伟大的作用,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保持了统一和完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代表着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因此中国的士大夫集团大都将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代表儒、佛、道、墨四家都不约而同地以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为己任。经过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们的不断努力,“和”的观念已经辐射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治国安邦强调“和睦兴邦”、“和平共处”,治理家园讲究“家和万事兴”,为人处世恪守“贵和持中”的中庸之道,人生修养要达到心平气和的境界。正因为这种“和为贵”的思想为全民族所普遍认同,由此铸就了国民的整体观念和协同精神。个人服从集体、小我服从大我,早已成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行为准则。这种整体为上的行为准则。固然曾经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来为其巩固既得利益服务,但从整个民族的思维路向和实际社会效果来看,它对于孕育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培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上的思想风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深深积淀于整个民族心理的民族精神所产生的持久的精神激励性,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不竭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个连续性就是一个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变化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富有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创造能力的肯定。在创造不息的宇宙精神的感召下,人类能够日新其德、日新其业,创造出富有日新之盛德大业。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着的变革性所产生出的无穷创造力,才使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迭起,绵延不绝。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变革与创新的历史。先秦时代,从周人对前人的文化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阐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学术总结与融合,都体现了连续性与变革、创新性的统一。至于秦汉之后,文化思想的变革与创新更是不胜枚举。举其大者,如汉代董仲舒是在儒家之外吸收了阴阳、道、法等思想后更化了儒学;宋代朱熹则通过整合儒佛道而创新了儒学,等等。这些整合中的创造既包含对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包括吸收与改造外来文化使之中国化。这说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系统,是在不同时代延续、变化和发展的。在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中,中国文化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