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完整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上一句话是什么
1.“浓妆淡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2.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上一句 新闻
3.“浓妆淡抹总相宜”是谁写的?出自什么?
4.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下一句
5.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浓妆淡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一、原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翻译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三、出处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二、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上一句 新闻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宜.
[今译] 假使把杭州西湖比作古代美人西施,无论浓妆也好,淡妆也好,都是合适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的好诗.“淡妆”应起句的“晴方好”,“浓抹”应第二句的“雨亦奇”.然而诗人并不是简直的类比,而是以神来之笔点出了西湖的风韵.美是西湖的本质,也是西子的本质,无论外在条件如何变化,她们的美都不会减色.由于这一艺术概括特别准确,“遂成为西湖定评”(陈衍《宋诗精华录》),故至今西湖又称西子湖.
正版上大多为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妆淡抹总相宜”是谁写的?出自什么?
“浓妆淡抹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 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本句翻译如下:
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原文如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下一句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下一句:六郎莫恃人怜惜。出自宋代诗人金朋说《连花吟》。
全诗:
_出涟漪不染泥,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郎莫恃人怜惜,君子名称更绝奇。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
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句出:苏轼—自饮湖上初晴后雨。
全文如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的大意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