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典故_“才高八斗”的背景:其实谢灵运借着曹植夸自己

2.古人怎么夸别人有才?

3.如何赞美别人的才华?

4.古代对才华横溢的人的称呼是什么?

5.埋首素服三缄口什么意思

成语典故_“才高八斗”的背景:其实谢灵运借着曹植夸自己

三缄其口拼音是什么-三缄口怎么读

 据宋·无名氏《释常谈》:南北朝时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有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宠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等。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他还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山水诗鼻祖”。这么一位有自负资本的牛人,对曹子建才华的评价又如此之高,可见曹子建在文学史上有多么牛了。

 “独得八斗”之才的曹子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曹植,他的文学才华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232年,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的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史载其“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他的文章写得出色,甚至曹操都怀疑“汝倩人邪”(你是请别人代写的吧)?对他极为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要立他为太子。后来因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无节”,就逐渐对他冷落了。后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多次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曹丕即帝位后,对曹植屡屡迫害,相传,文帝曹丕曾令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见《世说新语·文学》)曹丕迫于太后的压力,放过曹植,但对其做了贬爵处罚。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曹植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不无遗憾地评价曹植:“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诗歌是曹植文学创作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他的理想和抱负,充满了豪壮的乐观气息和浪漫的情调,如《白马篇》、《薤露行》等。同时也有表现他贵公子生活的诗篇,如《名都篇》、《公宴》、《斗鸡》等。后期诗歌则大多反映他内心痛苦,多为慷慨悲愤、哀怨惆怅之音。有抒发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愤懑的,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有抒写自己被压抑而壮志难酬的苦闷的,如《杂诗》等;有借思妇或弃妇题材来寓托自己的身世遭际,以抒发内心悲苦的,如《七哀诗》、《杂诗·南国有佳人》、《美女篇》等;有借游仙题材幻想解脱的,如《游仙诗》、《仙人篇》、《远游篇》等。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还是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现存九十余首诗中,就有六十多首五言诗,他的写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大大地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向前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人怎么夸别人有才?

有才的人,什么时候都会被人称赞,受人敬仰。不过,古代赞人有才的说法远比赵本山小品中的“你太有才了”要丰富多彩又文雅贴切,不妨列举一二,以供读者共同赏析。

最有才的当属曹植的“八斗之才”。因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字子建,生前封陈王,后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重。所以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又对曹植作了高度的评价。后人因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中说:“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在《献内翰杨侍郎》中言:“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最可悲的是江淹的“江郎之才”。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诗文当时获极高评价,名篇《恨赋》、《别赋》,美不胜收,传诵一时。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文章急速退步,诗也平淡无奇,文思枯竭,灵感尽消,一无可取,被人讥为江郎才尽。

东汉有“夺席才”。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令能够谈经的群臣百官互相诘难,凡在经义上辩驳失败者,就将座位让给辩胜者。侍中戴凭熟读经典,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因而连续取胜,一连坐了五十余个席位。后人把这种善于舌辩之才称为“夺席才”。

唐代有“夺锦才”。《隋唐嘉话》载,武则天曾游洛阳龙门,下诏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赏赐锦袍。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以锦袍赐之。未几,宋之问诗亦成,武则天吟赏不止,以为宋之问诗高于东方虬,令人将锦袍从东方虬手中夺回赏与宋之问。后人因以“夺锦才”喻指才识超群之士。明高启《谢赐衣》中就有“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句。

称赞女才子则有“扫眉才”。扫眉,即妇女画眉毛。唐代才女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以及与当时文人骚客的诗书唱和、情意缠绵,成为当时卓有成就的女诗人,被称为扫眉才子。唐人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清代女词人吴藻也在词中写道:“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

晋代才女谢道韫的“咏絮才”也颇有盛名。《世说新语》记,东晋重臣谢安举族雅集,与兄弟子侄辈一起讲文论道。恰逢天降大雪,谢公忽发兴致,问大家道:“白雪纷纷何所拟?”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叹。后世就称其为“咏絮才”。有才如此,怪不得她嫁给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还感到委屈了自己,大发牢骚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此外,形容文思敏捷的,有“倚马可待”之才;夸奖人诗文作品超过当时名家的,为“压倒元白”之才;赞扬学识渊博的,有“陆海潘江”之才,即“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等等。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而且赞语不落俗套,每有新奇,比较起来,反倒显得我们正引为时髦的“你太有才了”的流行语,未免有些浅白粗俗了。

如何赞美别人的才华?

赞美别人很有才华我们要怎么说

我们可以称呼对方:

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怎样赞美一个人有才华

可以说这个人才华横溢。

赞扬一个人很有才华的成语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经天纬地。

赞美人有才华的句子

才高八斗。

赞美人有才华的诗句

自信天下一支笔

文也纵横,

武也纵横。

纵横天下论英雄。

古人怎么夸别人有才?

有才的人,什么时候都会被人称赞,受人敬仰。不过,古代赞人有才的说法远比赵本山小品中的“你太有才了”要丰富多彩又文雅贴切,不妨列举一二,以供读者共同赏析。

最有才的当属曹植的“八斗之才”。因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字子建,生前封陈王,后諡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重。所以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又对曹植作了高度的评价。后人因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中说:“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在《献内翰杨侍郎》中言:“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最可悲的是江淹的“江郎之才”。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诗文当时获极高评价,名篇《恨赋》、《别赋》,美不胜收,传诵一时。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文章急速退步,诗也平淡无奇,文思枯竭,灵感尽消,一无可取,被人讥为江郎才尽。

东汉有“夺席才”。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令能够谈经的群臣百官互相诘难,凡在经义上辩驳失败者,就将座位让给辩胜者。侍中戴凭熟读经典,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因而连续取胜,一连坐了五十余个席位。后人把这种善于舌辩之才称为“夺席才”。

唐代有“夺锦才”。《隋唐嘉话》载,武则天曾游洛阳龙门,下诏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赏赐锦袍。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以锦袍赐之。未几,宋之问诗亦成,武则天吟赏不止,以为宋之问诗高于东方虬,令人将锦袍从东方虬手中夺回赏与宋之问。后人因以“夺锦才”喻指才识超群之士。明高启《谢赐衣》中就有“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句。

称赞女才子则有“扫眉才”。扫眉,即妇女画眉毛。唐代才女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以及与当时文人骚客的诗书唱和、情意缠绵,成为当时卓有成就的女诗人,被称为扫眉才子。唐人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互,管领春风总不如。”清代女词人吴藻也在词中写道:“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

晋代才女谢道韫的“咏絮才”也颇有盛名。《世说新语》记,东晋重臣谢安举族雅集,与兄弟子侄辈一起讲文论道。恰逢天降大雪,谢公忽发兴致,问大家道:“白雪纷纷何所拟?”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叹。后世就称其为“咏絮才”。有才如此,怪不得她嫁给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还感到委屈了自己,大发牢骚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此外,形容文思敏捷的,有“倚马可待”之才;夸奖人诗文作品超过当时名家的,为“压倒元白”之才;赞扬学识渊博的,有“陆海潘江”之才,即“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等等。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而且赞语不落俗套,每有新奇,比较起来,反倒显得我们正引为时髦的“你太有才了”的流行语,未免有些浅白粗俗了。

赞美有才华的男人

成熟、稳重、才华出众,有内涵的男人是上帝的恩宠。他的魅力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特别的迷人,是男人中的精品,是女人的最爱。

赞美别人文采好的句子,怎么说

1、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将来未可 *** 。

2、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3、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4、昔年有狂客,尔号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此诗一出,后世赞美文采无出其右者。

5、仲老,真佩服,满腹经纶!这果然是奥妙!

古代对才华横溢的人的称呼是什么?

“八斗之才”的曹植

因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字子建,生前封陈王,后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 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重。所以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又对曹植作了高度的评价。

后人因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 中说:“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在《献内翰杨侍郎》中言:“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江淹的“江郎之才”

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诗文当时获极高评价,名篇《恨赋》、《别赋》,美不胜收,传诵一时。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文章急速退步,诗也平淡无奇,文思枯竭,灵感尽消,一无可取,被人讥为江郎才尽。

东汉“夺席才”

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令能够谈经的群臣百官互相诘难,凡在经义上辩驳失败者,就将座位让给辩胜者。侍中 戴凭熟读经典,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因而连续取胜,一连坐了五十余个席位。后人把这种善于舌辩之才称为“夺席才”。

唐代“夺锦才”

《隋唐嘉话》载,武则天曾游洛阳龙门,下诏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赏赐锦袍。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以锦袍赐之。未几,宋之问诗亦成,武则天吟赏不 止,以为宋之问诗高于东方虬,令人将锦袍从东方虬手中夺回赏与宋之问。后人因以“夺锦才”喻指才识超群之士。明高启《谢赐衣》中就有“被泽徒深厚,惭无夺 锦才”句。

称赞女才子则有“扫眉才”

扫眉,即妇女画眉毛。唐代才女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以及与当时文人骚客的诗书唱和、情意缠绵,成为当时卓有成就的女诗人,被称为扫眉才子。唐人王建 《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清代女词人吴藻也在词中写道:“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

埋首素服三缄口什么意思

埋首,即埋下头去读书,抬起头来走路,这是做学问的境界;素服,就少了生活中的许多轻浮与轻狂,少了视觉和触觉上的许多诱惑,心态便也自然沉稳;三缄口,就少了许多的闲话、闲事与闲思,这是做学问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