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螳臂当车和螳臂挡车哪个正确

2.歇后语臂当车

螳臂当车和螳臂挡车哪个正确

螳臂当车的典故-螳臂当车的意思和故事

螳臂当车这个成语是正确的。它的意思是指螳臂企图拦下即将压来的大车,形容自不量力地去拦截强大的敌人或事物。这个成语来自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故事讲述一只螳螂想要阻止一辆大车,结果当车压过来时被碾成了肉酱。而螳臂挡车则是不正确的表述,因为挡与当有不同的意思,同样的成语不同的解释会引起不同的含义,所以在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

歇后语臂当车

螳臂当车(歇后语):

螳臂当车—— 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zì liàng lì,意思是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战国策·齐策三》。

成语典故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