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什么意思?

2.关于黄河的谚语(关于黄河的谚语及意义)

3.俟河之清的意思是什么

4.请教下王羲之的诗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什么意思?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出处-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原文

1、这句文言文出自由东汉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王粲所作的名篇:登楼赋

2、文言文翻译:这里虽然真的华美,可是却非我的家乡,竟然不能让我暂且居住。

3、附上原文,供参考:

登兹楼以四望兮[1],聊暇日以销忧[2]。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3],倚曲沮之长洲[4]。背坟衍之广陆兮[5],临皋隰之沃流[6]。北弥陶牧[7],西接昭丘[8]。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9]。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10]。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11]。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12]。钟仪幽而楚奏兮[13],庄舄显而越吟[14]。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15]。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16],畏井渫之莫

食[17]。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18],征夫行而未息。心凄

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19]。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注释

[1]兹楼:指麦城城楼。关于王粲所登何楼,向有异说。《文选》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以为是当阳城楼。《文选》刘良注则说为

江陵城楼。按赋中所述“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和“西接昭丘”的位置,应为当阳东南、漳沮二水之间的麦城城楼。[2]暇:通“假”,借。[3]

漳:漳水,在今湖北当阳县境内。浦: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4]沮(jū居):沮水,也在当阳境内,与漳水会合南流入长江。[5]坟衍:地势高起为坟,广

平为衍。[6]皋隰(xí席):水边之地为皋,低湿之地为隰。[7]陶:乡名,传说是陶朱公范蠡的葬地。牧:郊野。[8]昭丘:楚昭王坟墓,在当阳县郊。

据《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楚昭王是春秋时深知用人之道的明君。[9]纪:一纪为十二年。[10]向北风:王粲家乡山阳高平在麦城之北,故云。[11]荆

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漳水发源于此。[12]昔尼父两句:尼父,即孔子。孔子在陈绝粮,曾叹息说:“归欤!归欤!”(见《论语·公冶长》)[13]钟仪

句:钟仪,楚国乐官,被晋所俘,晋侯使之弹琴,仍操楚国乐调。《左传·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14]庄舄(xi细)句:据《史记·陈轸

传》,越人庄舄在楚国做大官,病中思乡,仍发出越国的语音。[15]河清:据《左传·襄公八年》,逸《诗》有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以黄河水清喻

时世太平。[16]惧匏(pao袍)瓜句:《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以匏瓜徒悬喻不为世用。[17]畏井渫(xie卸)

句:《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渫,除去井中污浊。井渫莫食喻己虽洁其志而不为世用。[18]阒(q︱去):寂静。[19]忉(dāo刀)

怛(dá答):悲痛。憯(cǎn惨)恻:凄伤。

关于黄河的谚语(关于黄河的谚语及意义)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关于黄河的谚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黄河的谚语及意义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

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圣人出,黄河清。

扩展资料:

关于黄河的歌曲名:《保卫黄河》、《黄河颂》。

关于黄河的古战役: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

关于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写黄河的谚语

写黄河的谚语

导语: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写黄河的谚语,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写黄河的谚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心

2、黄河清,圣人出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进黄河洗不清

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九曲黄河十八湾

10、不到黄河心不甘

11、天下黄河富宁夏

12、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延伸:关于黄河的成语: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明志。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不到黄河心不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心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黄河的谚语俗语

导语: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生命之源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黄河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黄河的谚语: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心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关于黄河的成语:

不到黄河心不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跳在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不到乌江不尽头犹不到黄河心不。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心。

不到乌江不肯休犹不到黄河心不。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不到乌江心不犹不到黄河心不。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担水河头卖河:黄河。到黄河边卖水。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海宴河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江淮河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山河带砺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俟:等待。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有如白水指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中流底柱中流:河流中央。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黄河的谚语

导语: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下面是我收集的黄河有关的谚语,欢迎大家参考。

黄河有关的谚语

1、黄河清,圣人出。

2、九曲黄河十八弯。

3、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4、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8、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心。

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12、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13、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14、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与生肖有关的谚语

1、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

2、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3、打蛇不,自遗其害;

4、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5、刀快还要加钢,马壮还要料强。

6、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7、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8、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9、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10、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11、初一场、初二场、初三老鼠娶新娘。

12、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13、水深难见底,虎不倒威。

14、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5、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16、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17、拍马有个架,先笑后说话。

18、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鸡;

19、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20、虎离山无威,鱼离水难活。

21、不大不小的老鼠-最刁

22、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23、见着屠夫说猪。

2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5、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6、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27、姥姥家的狗-吃完就走

2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9、一山出虎,百家猪。

30、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3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2、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33、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34、过界的'蛮牛-想找顶角来的

35、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36、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37、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38、兔子不吃窝边草。

3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0、牛不训不会耕,马不练不能骑。

41、牛有千斤力,不能一时副;

42、买马要看口齿,交友要摸心底。

43、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44、打蛇不,自遗其害。

45、老虎拧尾巴:发威。

46、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7、牛要满饱,马要夜草。

48、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49、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

50、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51、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52、刚出山的猛虎,威风不小

53、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54、条条大路通罗马。

55、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56、歹马害群,臭柑豁筐。

57、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

58、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59、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60、人心不足蛇吞象。

61、开出春的兔子-成帮结火

62、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

63、马好坏骑着看,友好坏交着看。

64、网里的鱼,笼里的鸡-跑不了

65、回头的老马-又快又路熟

66、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67、开了锁的猴子-约束不了

68、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69、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7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1、初生牛犊不怕虎。

72、花公鸡的能耐-就会叫那么几声

73、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74、老马识途。

75、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76、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77、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78、七月蛇拦路,八月蛇上树。

79、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80、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画马难画走,画兽难画狗。

81、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有关黄河的谚语都有哪些?

1、千百年来挂在人民口头上的这血泪凝成的一句谚语: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河套,即黄河“几”字地区。黄河穿过全国中心兰州后折向北流,流到阴山山

脉之下,一连作两个九十度的剧烈转弯,好像天神抛的绳索恰恰套住鄂尔多斯高原

跟它上面的鄂尔多斯沙漠。这一带应该是贫瘠的,但因黄河跟阴山之间有完备的灌

溉系统,所以人烟稠密,农产丰富。

2、“一盆河水半盆泥”,一句人们熟知的谚语,道尽了黄河水的浑浊。

3、“不到黄河心不,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句谚语用来比喻那些行事倔强固执的人。它最早肯定是起源于黄河岸边的村落,地理区域性非常强,而后随着人员迁移和文化交流而流传到其他非黄河流域地区,得到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4、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一句人们熟知的谚语,说明受冤枉后的无奈。

5、“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谚语指的是黄河水浇灌了宁夏平原的大片农田,使之物产丰美,人杰地灵。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开始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黄河沿岸的中卫县、青铜峡、银川市和石嘴山等地相继推出黄河漂流、沙漠探险、沙湖观鸟和农业观光等十余项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使六大景区的旅游收入达到宁夏旅游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6、说尽黄河只为水

意思:比喻说了多少话,只有一个目的。例句:你不用再争辩了,~,还是对我有意见。

7、黄河“九曲十八弯”

8、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9、“九月九,龙王封住口”

俟河之清的意思是什么

俟河之清的意思介绍如下: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俟河之清的汉语读音为:俟河之清 sì hé zhī qīng。

俟河之清的相关造句如下:

1、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广泗未免呆气。

2、“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因此,明清两个朝代最后的结局都失策在“堙”上。

3、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说的是黄河澄清,几乎是至难见的事。

4、“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千百年来,让黄河变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5、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民众有没有耐心等那么长时间,很值得怀疑。

6、“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

7、新华网郑州10月25日电(记者林嵬)“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千百年来,让黄河变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8、新华社郑州10月25日电(记者林嵬)“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千百年来,让黄河变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9、海瑞视斯民如己饥寒,若金在冶,虽百炼而俞坚;俟河之清,奈九泉之莫及。

10、然前人说得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11、据新华社电(记者林嵬)“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千百年来,让黄河变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12、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13、我说听了上述那些高论摇头叹息,是因为从那些论调里听不出一点变革现状的紧迫感、责任感,不免心生“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悲凉。

14、社会和谐离不开道德支撑,要求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时做不到,可以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15、困难很多,任务艰巨,但总要有所突破,否则,就难免给人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之慨。

请教下王羲之的诗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第一章写举行兰亭宴集时的心情——为宇宙运化而感叹。

“悠悠”四句是说宇宙运转永无止息,万物的陶甄变化、倏去倏来都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参与和控制。“大象”,用《老子》四十一章“大象无形”语,这里可理解为冥冥中支配宇宙的根本力量,也可理解为宇宙万物的总体。这四句是议论,也是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而慨叹。

古代哲人面对神秘、永恒的宇宙运化,早已激起探究的欲望:驱遣这伟大运转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这林林总总的一切,到底有没有个头绪?谁能说出个究竟?汉代天人感应之说,认为有意志、有情感的“天”,便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宗主,魏晋玄学否定了这种看法,而其本身又有种种派别。何晏、王弼提出“以无为本”,说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据就在万物之中,其名曰“无”。但“无”是什么?它没有任何具体性质,抽象而又抽象,普通人看来实在玄妙难测。向秀、郭象则说万物都自然而然地产生、运化,并没有什么力量在那里支配驱策。“宗统竟安在”之句正反映了漫长历史时期内人们的哲理思索,当然也包含着诗人自身的困惑和感喟。

诗人之所以感叹,是因为人永远也无力对抗这伟大的运化。那么该怎么办呢?诗人说该“即顺”、“任所遇”。“顺”是《庄子》中的概念。《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变化是永恒的,而“得”“失”则是暂时的,都与一定的时间相联系:当某一时刻来临时有所得者,必然顺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人们对此既无能为力,便“但当顺之”(《庄子·天运》注),当以“无心”的态度泰然处之,“无心而无不顺”(同上《齐物论》注)。如果“有心”,那就会为利害得失纠缠怨苦,不得安宁。诗人的结论是:对此暮春烟景,还是不要伤时叹逝吧,还是该通遥自得,呼朋啸侣,一起来欣赏这大好春光。这也就是他与友人宴集的动机所在。

第二章写观赏山水群品,获得神畅理得之趣。

“寄畅在所因”,承上一章末二句而言。因即依、顺之意。不仅要做到随遇而安,还要随遇而乐,有意识地随其所遇而求畅神之趣。观赏大自然自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仰望”二句,即《兰亭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此正可“极视听之娱”,自由地从造物者之无尽藏中获取精神的愉悦。

而当此仰观俯察之际,诗人同时也在悟“理”。原来在晋宋人眼中,山水“质有而趣灵”(宗炳《画山水序》语),而此灵趣又与宇宙之理交融而不可分,山水原是“道”、“理”的体现。因此,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照,同时也就是哲理的领悟。故曰“寓目理自陈”。这种领悟当然带着直觉甚至神秘的意味,正与那“妙处难与君说”的审美愉悦的获得相似。

“大矣造化功”以下四句便是诗人所悟之理。“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喻群品、万物。《庄子·齐物论》以山林群籁为喻,说明万物虽千差万别,但都自然而然,“道通为一”;在“道”的面前它们都是齐同、平等的。“万殊莫不均”之说就是受此种观点影响。深受《老》《庄》薰陶的诗人,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故曰“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诗人融入忘怀物我的无差别境界之中,这境界是哲理的,也是审美的。与王羲之同时的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也是类似的感受。

第三章歌咏与会者具有托心于《老》《庄》的共同志趣。

“莫非齐所托”,意谓与会者有共同的精神寄托,即《老》《庄》玄理。“造真”之“真”,指宇宙的真谛妙理。“玄根”用《老子》六章语:“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将天地万物的产生,喻为一位伟大母亲的诞育;这里即指万物之所由生存、发展的玄妙根由。“涉世若过客”喻人生短促。《庄子·齐物论》说人不该忧惧亡;惧怕亡者好比是少小离家客游而不知归返一样。当然之悲哀究竟难以摆脱,故“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代《古诗》)之慨屡见于吟咏。王羲之于此也是欲超脱而又不能。他还是只能以安时处顺、随顺自然自解。“前识”二句即表明此种心情。前识,远见卓识,语出《老子》三十八章。《老子》认为世人所谓“前识”,用尽机巧之心,实乃“道之华而愚之始”,因为它违背“自然”的原则。王羲之此处说不企羡聪明卓识,要紧的是“体道”,即听任自然的化迁。那样方能心境空明,不生烦恼。“虚室是我宅”便是说,追求心之清明,乃是我们的依归。“虚室”指心,《庄子·人间世》有“虚室生白”之语。

“远想”四句,歌颂与会诸人的交游乃是体道之交。诗人另有一首四言《兰亭诗》云:“咏彼舞雩,异世同流。”指《论语·先进》所载“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事,所怀想的是孔门师弟。当时与会者诗中也多有尚想古人之意,或仰庄周,或怀巢、许。“何必谢曩昔”,言我等今日之游亦不让古人。“相与无相与”用《庄子》语。《庄子》说体道者的交往与世俗不同。他们如“鱼相忘乎江湖”那样,“相忘乎道术”,所谓“君子之交淡若水”(《山木》);因此说是“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大宗师》)。这种交往自亦不拘形迹,不拘守世俗礼教,故云“形骸自脱落”。

第四章仍述体道以求心境安宁之意,且描写聚会之乐。

“鉴明”二句用《庄子》语。《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又《齐物论》注:“凡非真性,皆尘垢也。”诗人意谓当不断祛除性灵中不合自然之道的东西,不然鄙吝之心即利害、得失、生种种纠缠又将复生。这些纠缠如同桎梏,系因违背天道(即自然之道)而生,乃天之所加,故称“遁天之刑”(《庄子·养生主》)、“天刑”(同上《德充符》)。解脱之法,当“以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忘怀得失,泯灭物我。这固然不易,而美酒三杯,倒也有助于进入此种无差别境界呢。“方寸”指心。心灵须无所滞碍,无所执著,则矜持浮躁之气自可消释。

“虽无”以下数句写聚会之乐。左思《招隐》:“虽无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言自然山水之乐胜过人为的音乐,此用其意(后来梁昭明太子亦曾咏左思这两句诗)。《兰亭序》云:“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也正与此呼应,王羲之这一意念还与他将兰亭会比照西晋石崇的金谷盛会有关,石崇《金谷诗序》说到过“琴瑟笙筑”、“鼓吹递奏”之乐。“咏言有余馨”不仅指赋诗,清谈析理也可称“咏”。清谈也正是晋宋士人生活中重要内容,是他们娱悦心意的重要手段。“取乐”二句,是说按庄子齐同万物的思想,一朝与千载并无区别,则自亦无须为今日良辰之短暂而惆怅了。

第五章呼应首章,再次致慨于新故变迁。

“合散”句说万物变迁乃恒久之至道,人之生亦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庄子·知北游》)“修短定无始”,无始即无始无终。具体的人或物有其或长或短的存在期限,但从“道”的观点看来,生并非起始,亦非终结。因为只是化为异物而已,它恰是另一形态的物的新生;人生虽“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道”则无始无终。此即《庄子·秋水》所谓“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生。”话虽如此,但当此时节变换之际,敏感的诗人仍极易发生新故之感,“造新”二句即抒发此慨。诗人于此是很自觉的,他在别处也说过:“新故之际,致叹至深。”(见《法书要录》卷十)生使人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神奇倏忽化为尘滓,也是叫人难以释怀的。此恨绵绵,唯以“推理”(老庄之理)以消释之。但结尾说立言不朽,却仍流露出企求永存的愿望。“河清非所俟”即人寿短促之意。(用《左传》襄公八年语:“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生命是短促的,但企求声名的不朽。“言立”指会上赋诗而言。《金谷诗序》已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与会者官号、姓名、年纪,并写其诗,以贻后人。兰亭赋诗,同样有此意图。

总观全诗,以感时念逝、举行宴集发端,以赋诗立言、企求永恒结尾,其主旨在于以《老》《庄》玄理排遣生命流逝的愁怀。全诗和平冲淡,恰与《兰亭序》斥《庄子》“一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慷慨激烈相反。诗、序并观,便可见出诗人内心冲突之尖锐:既要以《老》、《庄》散愁,又觉得《老》《庄》虚妄不实;虽明知其虚妄,仍不能不借重于彼。“岂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