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佾篇》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2.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3.谁有 子曰: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的标准翻译

4.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理解

《八佾篇》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哀而不伤 释义-哀而不伤乐而不浮

3.20 子曰: “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

注释

▲《关雎》:《诗经》首篇,《国风·周南·关雎》。

▲乐而不*:“*”是过度,如“*雨霏霏”,意思是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雨下得太多了。这里引申为放纵,乐而不*意思是快乐而不放纵。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自身。悲哀而不过度,不伤害自身。形容感情有节制。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度或不及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关雎》诗篇,快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过度。”

学而思

?本章言“乐”,礼和乐相辅相成,古人通过礼乐来提升身心修养。“*”和“伤”是过度、过分。朱熹《集注》曰:“*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乐而不*”是快乐但不过度,“哀而不伤”是哀痛而不过度,就两句是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对感情的控制要适度,“乐”与“哀”都不要过份,要有所节制。

知识扩展

《礼记·乐记》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君子说:“礼乐须臾不可离身。致力于以乐来陶冶内心,那么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有了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就自然感到快乐,感到快乐就会心神安宁,心神安宁就能使德行长久,德行长久就会被人如天和神一样敬仰。天虽不言而四季的交替从不失信;神虽不怒而自有威严,这就是致力于以乐来陶冶内心的结果。

致力于以礼来规范自身,就会显得庄重恭敬,庄重恭敬又会使人感到威严。如果内心有须臾的不和谐、不快乐,那么鄙卑诈伪的念头就会乘隙而入;如果外貌有须臾的不端庄,轻易怠慢的念头就会乘隙而入。所以说,乐是影响人的内心的;礼是影响人的外在仪容的。乐追求的是和,礼追求的是顺。内心和谐而外貌恭顺,那么民众只要看到他的表情就不会与他相争了,只要望见他的仪容就不会有轻慢之心。因此德行润泽于内心,民众没有听从的,行为符合礼,民众没有不顺从的。所以说:致力于礼乐之道,以礼乐之道来治理天下,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这是孔夫子对《关雎》的评价,可见孔夫子对其内容的认可!

《关雎》是表达爱情的为基调的,但是不张扬,就像孔夫子说的一样,“乐而不*,哀而不伤。”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可以理解为“爱情这东西使人愉悦,但是不过于张扬过分,会有悲哀之时,但是不会让人真的受伤害!”

其实我把这里的爱情理解为真正的爱情,只有真爱的状态才符合孔夫子的评价,那些邪欲妄念充斥的所谓爱情是没有这些特点的!

这就像夫子对《诗经》的评价一样,三个字:“思无邪!”多么纯真、质朴!

反观如今的社会,不论是经历过的中老年人,还是正在经历着的年轻男女,亦或者是还未曾经历的少年与儿童,他们的爱情观几乎都是扭曲的!

这个时代的所谓爱情成了原来描述的*荡与放荡的样子,随着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与发展,本质也从精神状态转移到了物质层次上了,哪里还有所谓的“思无邪”,都成了“尽思邪”了!而且变成了世俗传统的价值观,着实有点可笑,就连世世代代的天谴都没能让他们有任何觉悟!

现在咱们就借助时代特色谈谈“乐而不*,哀而不伤吧!”

你到大街上或者校园里看看,满处的看似情意绵绵,多像大街上的动物,接近于没什么避讳,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都忘干净了,还自认为是超越动物种群。骂他们句吧,他就回应你们说:什么年代了?

这点先搁置不说,可是这看似亲密无间的深情厚意的结局是什么?我想各位都有一定的了解吧!

其实他们的情感根本不是爱情,就是最真实的兽性表达而已,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火热的样子,你会看看一些最终成就夫妻关系的学生时代的恋爱双方对外显现的感觉都是相对含蓄的!

含蓄证明着谨慎以及对爱情的珍视,所以才会这样,那些整天秀恩爱的没几个是以正心对待的,我们不也有说:“秀恩爱得快”吗?这是有道理的,那些张扬的人把爱情当作炫耀,当作本事,有的仅仅当作消遣一般,而不是内心的真实推动!

理解这个现象很容易,你的行为就是由你的真实内心做出的最终指导,那些就是你的心性!所以有些人分手和没事人一样,有些人就不会再爱上谁,更不会结婚,因为真实只有一个,虚假可以有万千存在,这样的真情是变不了的,那也是一个人的心性,只不过后者少之又少,而且被现代人冠名为······

所以的快的那些人就没打算活多久,把双方说为*荡也不为过!

至于哀而不伤更好理解,我们都知道《关雎》的内容,诗内表达的思念是多么真挚,那种悲哀之情是多么浓厚,可是并不会真的伤到心,那仅仅是一种分离的情绪表达,也可以说是一种期盼!

可是如不是真的爱情那么就不存在哀而不伤,虚假注定会有所伤害,因为只要计较成本,那么竞争者之间就会有亏损的一方!其实不仅是感情中的虚假,其他地方的虚假也是一样!但是他们伤的不是感情之心,而是本利不对等!

一颗肮脏的心是难以产生真情的,一颗有杂质的心是没有纯洁的爱情的,所以爱情经历多的人就不存在爱情了!经历根本不会教给你更多关于情感的智慧,只会增加你的私欲膨胀的程度!

都在寻找爱情,可是自己却不是良人!向爱情冲刺的计划被杂质覆盖,甚至不见真容。难以想象他们哪来的自信,能坚持认为自己值得爱情的关照?

现在看看自己的爱情是否干净,是否还会觉得自己是个还能被称为“人”的人?如果是,那么你应该在这个时代最可能是个形单影只的人,因为高处的脚印从来不多,何况走到一起的脚印!

谁有 子曰: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的标准翻译

原文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①,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雎(jū)》:《诗经》中的第一篇。

翻译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解读

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

在本章中,孔子借《诗经》中的名篇《关雎》,提出了哀乐都应有所节制,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在他看来,男女情爱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情感的表露应当以礼节之,不应过分快乐或哀伤,要把握好自己在情感上的尺度。倘若置理智于不顾,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对己对人都不利。在古代的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有修养的人对情感的处理都会遵循这个原则,追求中庸和适度。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比较嗜酒,对朝政比较懈怠。楚国借机对齐国用兵,齐威王惊慌之下派出大夫淳于髡赴赵国求援,才解了齐国之危。事后,齐威王很高兴,便要赐酒给淳于髡。淳于髡便借机向齐威王进谏道:“喝酒喝得多了就会乱了礼节,人们快乐到了极点可能就要发生一些悲伤之事。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只要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都会走向它的反面。”齐威王听到淳于髡的劝告后,恍然大悟,改掉了酗酒的恶习。后来,齐威王励精图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

从这件史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做事应当把握好分寸,不能只知道贪图享乐。倘若齐威王不听淳于髡的劝导,恐怕还会招来灭国之灾,这也绝非是在危言耸听。历史上,因纵情声色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齐后主高纬等。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的性情基本没有改变,正确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个具有永恒性质的话题,所以孔子的这个观点仍具有巨大价值。他提醒我们,做事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言行应该把握好分寸。否则,很有可能会乐极生悲,对自己造成不利。

按照现代话来说,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还应时刻保持着理智,这样才算是完美。也就是说,凡事都要讲求适度,以中庸之道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才能将事情做得臻于完美。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恰如其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走极端路线;二是重视诗教的作用,也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乐而不*,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品格,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尊严。哀而不伤,则能让我们远离烦恼,避开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求索的过程,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失去的只能说明它本来就不属于你,不必为此而挂怀。

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理解

原句为“乐而不*,哀而不伤”,意思是快乐而不致毫无节制,悲哀而不过分,而不致使人伤害身体。出自孔子的《论语·八佾》:“《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是儒家经典《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儒客圣师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