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锋而用之翻译-及锋而试的意思
1.世界上最少用的成语,外加意思
2.及在文言文有什么意思
3.“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有何特殊意义?
4.及之文言文
5.“及”的意思
世界上最少用的成语,外加意思
A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B
不分轩轾:不分高低,轻重
不羁之材:不受拘束的非凡之才
不容置喙:不许插嘴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爽毫发:一点也不差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白衣卿相:比喻安贫乐道的书生
坂上走丸:形势发展很快
暴戾恣睢:任意干坏事
暴殄天物:泛指任意损坏糟蹋物品
筚路褴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
鞭辟入里:形容能够彻底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C
惨淡经营: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陈陈相因:因袭旧套,没有革新和创造
沧海一粟: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曾几何时:才多少时间,比喻时间不长
曾经沧海:比喻曾经见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缠绵悱恻:形容心情痛苦不能排遣的样子,形容悲苦不能排遣的心情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城下之盟:逼迫签定的条约
春风化雨(夏雨雨人,春风风人):比喻及时给人以教育或帮助
寸草春晖:比喻父母的恩情子女难以报答
从善如流:乐意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隐藏着极大危险
D
待价藏珠:比喻有真才实学,等待被人赏识重用
蝶化庄生:比喻事情虚幻无常
丁公凿井: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东窗消息:比喻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待价而沽: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
多藏厚亡:财货储藏得很多,往往会招来很大损失
东鳞西爪:比喻事物零碎,不全面
得鱼忘筌:比喻成功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事物
掉臂不顾:掉转臂膀,头也不回,形容不加理睬
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屏客谢客,清净自适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E
峨冠博带:原是古士大夫的装束,后来比喻穿着礼服
F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耍手段
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G
甘之如饴: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
H
高山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指崇高的德行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之势
躬逢其盛:亲自参加了那个盛典,或亲自经历了那种盛世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
孤行己见:只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骨鲠在喉:比喻心中有话不说出来不痛快
故态复萌:形容重犯旧毛病
顾盼自雄:左顾右盼,得意忘形
顾影自怜:自我欣赏
瓜熟蒂落:条件、时机成熟,事情就能成功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都很狭窄片面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
涣然冰释: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画虎类犬: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被人作为笑柄
缓不济急:形容办法太慢,赶不上应用
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美好的品德
J
击节称赏:打着节拍赞赏,形容对别人的品质,诗文或艺术的赞赏
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
机变如神:机智权变,神奇莫测
鸡虫得失: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
鸡飞狗走:形容因惊恐而混乱不堪
鸡零狗碎:形容没有什么价值的琐碎的东西?
积毁销骨:形容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及锋而试:原指趁着士气正高,及时作战,后泛指抓住有利战机,及时行动
诘屈聱牙:形容文辞艰涩,读不顺口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功效,进展很快,短时内能成功
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K
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没有原因的
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
离经叛道: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传统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象早上的星星
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成惧
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也就无济于事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追劲有力,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极热
M
目不见睫: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眉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目迷五色:形容颜色又杂又多,看不清楚,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
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P
判若鸿沟: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蓬荜增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的字画等使自己感到光荣
朋比为奸:相互勾结干坏事
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Q
千金买骨:比喻求贤的渴望
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越不得意,诗就写得越好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R
弱不胜衣:形容人瘦弱的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阮囊羞涩:表示经济困难
如坐云雾:比喻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如蚁附膻:比喻人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行为,也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一恶劣事物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比喻事情明显,清楚,也比喻著作或功业的光辉有目共睹
人自为战:原意是使人人能拼作战,现在多指人人都能独立作战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指对某些事物,大多数人的感受和想法相同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
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水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S
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多指写诗文)
丝丝入扣:比喻做事十分细腻(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
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少的可贵的人和事物
沙里淘金:从沙子里淘出金子,比喻费力大成效少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物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噬脐莫及:原意是咬自己的肚脐够不着的,后来比喻追悔莫及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煞有介事:装模作样,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T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谈言微中:说话委婉而中肯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体无完肤:比喻论点完全被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很多
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形势,不按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
兔狗烹: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唾面自干:比喻受了侮辱,极度穷忍,不加反抗
W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完成了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含义
尾大不掉: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问道于盲: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无私有弊:虽然没有私弊,但因处于嫌疑地位,容易使人猜疑
无妄之灾: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
舞文弄墨:歪曲法令条纹作弊或玩弄文字技巧
物伤其类:因同伙受到打击而伤心(多含贬义)
万人空巷:盛大机会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基础的东西
X
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
下车伊始:比喻官吏初到任所
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胁肩谄笑: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谄媚的丑态
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
星移斗转:比喻时间的变化
行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来比喻内部斗争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Y
言近旨远:话说得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燕雀处堂:比喻安居而失去警惕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人废言: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不管他的话是否有道理,概不听取
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
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物品
Z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颤抖的样子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照本宣科:比喻不能灵活运用,板地按照现成的文章或稿子宣读
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钟鸣鼎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众口铄金:原来比喻舆论的力量大,后来形容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
煮鹤焚琴: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着手成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都不能抵偿
及在文言文有什么意思
1. 〞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你好
基本解释
1、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达到:及格、合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1]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2、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东汉·许慎《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3.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及是,愈以为诚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
廷益抱诚,噬膻曷及?——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4.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其日中如探汤。
(袁可立)及长,数有异兆。——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及敌枪再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
如:及夫(等到)。
5、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6、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又如:我不及他。
7、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8、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国蓄》
9.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梁书· 韦放传》
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明·宋濂《看松庵记》
10.遍及。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推恩海内,泽及鸟兽。——《东坡先生墓志铭》
介
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连
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袁(袁可立子袁枢)出家刻十余种及王觉斯法书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副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名
姓。及姓。[1]
2. 及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1、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东汉·许慎《说文》
2、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3、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4、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5、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6、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7、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介 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连 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 副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3. 及在文言文中有几个意思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4. “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
1、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达到:及格、合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1]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2、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东汉·许慎《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
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3.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及是,愈以为诚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
廷益抱诚,噬膻曷及?——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4.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其日中如探汤。
(袁可立)及长,数有异兆。——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及敌枪再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
如:及夫(等到)。
5、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6、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又如:我不及他。
7、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8、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国蓄》
9.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梁书· 韦放传》
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明·宋濂《看松庵记》
10.遍及。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推恩海内,泽及鸟兽。——《东坡先生墓志铭》
介
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连
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袁(袁可立子袁枢)出家刻十余种及王觉斯法书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副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名
姓。及姓。[1]
5. 与 在文言文中有那些意思与在文言文中作动词:赐与
例: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与在文言文中作名词:
例: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东汉·许慎《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东汉·许慎《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与在文言文中作介词:跟、和、及
例: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参与的意思
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作助词: 和、同
例: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6. “所以”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有何特殊意义?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是赞美理发师。用磨理发刀来剃下须发,看看天下还有多少头颅,手拿剃刀看看理发师的手法如何。也可以引申为是石达开的将领的政治抱负。
这句话出自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为招天下英雄,在他开的理发店前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观。”翼王石达开嫌此联气魄不大,难以引人注意,便提笔给他改为“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扩展资料:
《剃光头发微》全文赏析:
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闻。什么清朝初年勒令汉人把发髻剃成辫子,否则“留发不留头”呀,什么清末的留学生在外国剪去了辫子,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才能平安无事呀,等等,都未尝眼见。
所以读到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以外,实在很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并且,知道在旧社会,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是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还很为他们不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轻时在进步的历史书籍里,读到太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但真正佩服太平天国的英雄,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对联曰: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妙不可言。一面惊叹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
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师的感情,不但没有像旧社会上层人物那样卑视,而且还将自己睥睨人世的豪情寄托在他们的职业风姿上,真是物与民胞,平等亲切极了。
百度百科—剃光头发微
及之文言文
1. 〞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你好
基本解释
1、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达到:及格、合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1]
详细解释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2、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东汉·许慎《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3.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及是,愈以为诚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
廷益抱诚,噬膻曷及?——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4.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其日中如探汤。
(袁可立)及长,数有异兆。——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及敌枪再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
如:及夫(等到)。
5、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6、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又如:我不及他。
7、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8、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国蓄》
9.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梁书· 韦放传》
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明·宋濂《看松庵记》
10.遍及。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推恩海内,泽及鸟兽。——《东坡先生墓志铭》
介
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连
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袁(袁可立子袁枢)出家刻十余种及王觉斯法书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副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名
姓。及姓。[1]
2.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马说》)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 及的文言意思文言意思:
及 jí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4) 至,达到 [attain;reach]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
(6) 待,等到 [wait]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 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
(7) 如:及夫(等到)
(8) 遭受 [suffer from]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
(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pare with]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
(11) 又如:我不及他
(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4) 通「给」。供应 [provide]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及 jí
〈介〉
(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及 jí
(1) 和,与 [and]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孔子及门徒
及 jí
〈副〉
(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 [also]——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及 Jí
〈名〉
姓
汉字:及jí
及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及:宋体拼音:jí ㄐㄧˊ
部首:丿
笔画数:3
仓颉码:nhe
五笔输入法:86:eyi98:by
4. "及"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及
拼音: jí, 笔划: 3 笔顺编号:354
部首: 又 五笔输入法: eyi
释义 ①到;达到:涉及|波及|由近及远。②够得上;比得上:在社交方面我不及他。
③赶上;追上:来得及|望尘莫及。④趁着;趁:及早|及时。⑤和;跟:足球、篮球及其它运动器材。
及格 #jígé 考试成绩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
〖例句〗期中考试我们班数学成绩的及格率为98?#8218;
及时 #jíshí ①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及时雨。②马上;立刻。
〖例句〗多亏他及时报告林火险情,才避免了火势的大范围蔓延。
及早 #jízǎo 趁早。
〖例句〗有病最好及早去接受治疗,越拖病会越严重。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及jí
⒈到,至,达到:自古~今。由此~彼。〈引〉牵扯:波~。涉~。邪行不~于己。
⒉赶上,追上:还来得~。赶不~了。
⒊乘,趁着:~时。~早出发。
⒋如,比得上:我不~她。
⒌连词。和、与、跟:报、刊、杂志~其它出版物。我、你~几个同班同学一道去公园。
相关词语: 阿尔及尔 阿尔及利亚 埃及 埃及艺术 爱屋及乌 自及 追驷不及 追悔莫及 走及奔马 追悔何及 骤不及防 泽及枯骨 诈奸不及 愚不可及 有过之无不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及 有过之,无不及 由近及远 又及 因乌及屋 预及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一继一及 殃及 央及 殃及池鱼 言不及义
5. 及在文言文中有几个意思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6. 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详细字义
〈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闲,本义见间 jiàn)
2. 中间;内 [beeen;among]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礼记·乐记》
而独闲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闲。——《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a moment]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闲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 [recent]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闲)
〈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门面
3. 另见 jiàn;
4. “间”另见 xián
“及”的意思
基本解释
1、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