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的翻译

2.举报箱的发展过程

3.天安门华表的寓意

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的翻译

诽谤木,敢谏鼓-敢谏之鼓诽谤之木

原文

臣光曰: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惟圣贤为能知而改之。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是以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高宗曰:“无耻过作非。”由是观之,则为人君者,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遂非也,岂不缪哉!

译文

臣司马光说:过错,是人所一定不能避免的;只有圣人贤者能知道并改正。古代的圣明的君王,担心自己有过错而自己却不知道,所以(专门)竖立(鼓励人向君王提意见的)的木杆,设置(鼓励人)敢于劝谏君王的鼓;(这)难道是(君王)害怕百姓听到自己的过错吗!这是仲虺赞美成汤说:“改正错误决不吝惜。”傅说劝戒高宗说:“不要因为怕别人耻笑便不改正过失。”由此看来,做君王的人,本来就不是以不犯错误为贤明,而是以改正错误为美德。今叔孙通劝谏孝惠帝,却说“天子没有错误的举动”,这是教导君主文过饰非,这难道不是很荒谬的吗!

注释

1、诽谤:进谏。《汉书·贾山传》:“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谏之士,纵恣行诛,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周书·柳虬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宋宋祁《绝禁忌篇》:“秦暴汉杂,禁忌始兴,诽谤坐诛,妖言有法。”参见“诽谤之木”。

2、仲虺:汉族人,奚仲后裔,薛方国君主,生于薛(今滕州市官桥镇薛国故城),汤革夏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3、成汤:商汤(约前1670-前1587),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4、傅说:傅氏始祖,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前1250-前1192年在位)丞相,为“三公”之一。

5、高宗:商高宗武丁,商朝国君(前1259-1200年在位),军事统帅。子姓,名昭。商王小乙之子。相传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6、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争取天下。汉王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他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刘盈即位后,用他制定了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7、孝惠:孝惠帝刘盈(前211-前188),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时年仅24岁。谥号“孝惠”,葬于安陵。

8、过举:错误的举动。一说指误加擢用。《战国策·楚策一》:“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史记·乐毅列传》:“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羣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唐张九龄《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诗:“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伏望圣慈察臣愚忠,追止前命,无使四方指目,以为过举,亏损盛德,非细故也。”

9、缪:通“谬”。荒谬。

举报箱的发展过程

据史籍记载,远在尧舜之时,举报箱就有了雏形。有了让百姓议政的“诽谤木”、“进善旌”、 “敢谏之鼓”。人们在交通要道上埋设木柱,作为辨认道路的标志,并利用木柱刻写意见,向执政者进言或表达诉求,“政有缺失,民得书于木”。因此,这种路标又称作“诽谤木”,当时的“诽谤”意为“责过失、论是非”。

尧设立诽谤木,是让人们把意见写在上面或者敲击出声,让他出宫当面听取意见,以便改进政务。“诽谤木”,后来又被称为“华表”,发展到后代,成为宫殿门前的装饰物。

除了“诽谤木”还有“进善旌”和“敢谏鼓”都代表古时信访和纪检工作的开端。 西汉时期的名人赵广汉在颍川都任郡守时,颍川官府与豪强勾结,结党营私成风 。为抑强惩恶,赵广汉从存钱罐中受到启发,制作成“状如瓶,为小孔,可入不可出”的“缿[xiàng]筒”,起到能够“及得投书,削其主名”(保护举报人)的作用。“缿筒”制成后,各地悬挂,并张贴告示鼓励民众投书举报,保证为吏民保密。一段时间后,收到很多举报信,赵广汉根据举报的线索,组织力量及时查处,从而使奸党散落。

到了西汉,出现了一种叫“垢筒”的举报箱。汉宣帝时期,颍川土豪结党营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人敢治。上吏出身的赵广汉出任颍川郡太守。赵广汉到任后,决定进行彻底治理,为民除害。他从存钱罐中受到启发,制作成“状如瓶,为小孔,可入不可出”的垢筒,起到能够“及得投书,削其主名”(保护投诉人)的作用。垢筒制成后,赵广汉便令部下拿到各地悬挂,并张贴告示,鼓励民众投书举报,保证为吏民保密。经过一段时间,收到很多举报信,赵广汉根据举报信提供的线索,组织力量打击罪犯,终于使奸党散落,社会得到稳定。 “诽谤木”一直流传到了晋代,不过当时叫“华表木”。我们现在常见的装饰性建筑“华表名称就是源自这种表木,所谓的表木,类似是路标,然后在柱子上面增加一块横板,跟我们现在路标的样子很相似。这块横板的作用是记事,当然也可以供大家举报时所用,想举报某某官员的话,半夜没人时候搭把,把内容刻到表木上横板上。

晋崔豹《占今注·问答解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涑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木。” “表木”流传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萧衍觉得举报人半夜爬上去刻字不太方便,为了方便百姓,畅通言路,便推出了一项便民之政。就是在诽谤木的旁边装一个木匣,叫做“谤木函”,老百姓的举报信、意见书都可以投进去,再交由专人处理并上报。

梁武帝萧衍衍做皇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务,为了广纳众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 公元686年,武则天执政时期,在朝堂上设置了“铜匦[guǐ]”,《资治通鉴》中记载“铜匦”:“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铜匦有专人开启,面呈武则天亲览,使举报真正上达。由补阙、拾遗与御史等人充任理匦使,在朝堂执掌匦事,专门受纳臣民的“进书”或诉状。武则天设置“铜匦”本意在于接受臣民谏议时政,自陈冤屈;还有治国谋略方面的投书,从而得到真实的情报,以加强皇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反腐败的作用。可以说“铜匦”与今天的举报箱,有些相似了。

公元686年,武则天执政时期,在朝堂上设置了“铜匦”(即铜制匣子),《资治通鉴》中记载“铜匦”:“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由补阙、拾遗与御史等人充任理匦使,在朝堂执掌匦事,专门受纳臣民的“进书”或诉状。武则天设置“铜匦”本意是接受臣民谏议时政,自陈冤屈,以及治国谋略方面的意见书,从而得到真实的情报,以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反腐败的作用,但后来任用酷吏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所以说武则天时期的“铜匦”是只是维护其自身统治的一种工具。

天安门华表的寓意

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是从上古时代谤木演化而来的。所谓谤木,亦称诽谤木。据《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意为唐尧时设置一种鼓,百姓如果看到尧有过失,就可击鼓,使尧听到后听取百姓的“谏”。虞舜时在大街上树立一根木头,百姓如果 见到舜有过失,可以在木头上刻字谏言。在古汉语中,诽谤有两种含义:一指批评、指责,是中性词,无褒贬义;二指说别人坏话,即所谓毁谤,在这个意义上是个贬义词。谤木的“谤”,则是取第一义。 封建帝王在北京天安门树立汉白玉的华表,主要是为了装饰,当然也含有向古之贤君学习,听取民意的意思。天安门里外的两对华表上都雕有一只怪兽“犼”。天安门里华表上的 “犼”朝北,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应该经常外出,体察民情。天安门外华表上的犼 朝南,叫“望君归”,是希望皇帝不要经常在外游乐,以免延误国事。 摘自《文史博览》02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