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必有妖原文-事出有因的前一句
1.事猜什么成语?
2.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3.明代变性人的生活
4.为什么商汤不杀夏桀,姬发却要斩首商纣王?
5.做事开头代表什么成语有哪些?
6.对<红楼梦>中晴雯性格,身份,命运的分析,有哪些资料可以找到?请标出处
事猜什么成语?
① 看图猜成语抱什么什么什么
抱布贸丝 布:古代一种货币;贸:买卖。带了钱,来买丝。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
抱残守缺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抱法处势 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抱关击柝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抱恨黄泉 黄泉:人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有遗恨。
抱恨终天 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抱令守律 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抱头大哭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抱头鼠窜 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抱蔓摘瓜 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
抱瓮出灌 抱着水瓮去灌溉。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抱薪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抱怨雪耻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抱子弄孙 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抱关执钥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抱关执籥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火卧薪 比喻处境险恶,而不自知。或指险事即将出现。
抱璞泣血 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抱朴含真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抱椠怀铅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指勤于写作、校勘。同“握铅抱椠”。
抱屈衔冤 抱屈:受委屈;衔冤:含冤。形容人遭受冤屈。
抱头痛哭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抱瓮灌园 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抱薪救焚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抱玉握珠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抱枝拾叶 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抱柱之信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抱宝怀珍 怀: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抱表寝绳 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抱冰公事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抱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抱成一团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抱打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抱负不凡 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② 形容猜 成语是什么
不可摸捉:摸捉: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不可捉摸版:捉摸:揣权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存亡未卜: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了,不能预测。
打闷葫芦: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东猜西揣:指多方猜测。
胡猜乱道:道:说话。胡乱地猜测与瞎说。
胡猜乱想:胡乱地猜想。指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乱加猜测。
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群盲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人心隔肚皮: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众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捉摸不定:捉摸:猜测。形容变化无常,无法猜测预料。
③ 成语猜猜猜答案大全有什么
成语猜猜猜答案大全
初级Lv1答案:
举手之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举手之劳。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虚张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心花怒放:心里高兴的像花儿盛开一样。
借题发挥: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去做其他的事情。
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初级Lv2答案: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瞒天过海: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顺手牵羊:现比喻趁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趁火打劫:比喻趁人之危谋取私利。
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初级Lv3答案
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众志成城: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相提并论:指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雨后春笋: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初级Lv4答案:
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地大物博: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有理硬说有理。
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初级Lv5答案: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的应付。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患难之交: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④ 是什么成语三个杂事打一成语三个杂合三个事猜成语
举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
反:类推,推及,推论。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
⑤ 一团乱麻,猜成语,是什么呢
一团乱麻打一成语就是千头万绪。
⑥ 什么一有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成一家言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惩一戒百 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
惩一儆百 惩:惩罚;警:警戒。处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惩一警百 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一头地 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纯一不杂 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此一时,彼一时 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此一时彼一时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从一而终 丈夫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的一确二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丁一确二 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⑦ 看图猜成语。这是什么成语
无中生有
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释: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版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权。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举例造句: 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拼音代码: wzsy
近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捕风捉影
反义词: 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
歇后语: 空箱里取物;魔术师变戏法
灯谜: 说假话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凭空捏造
英文: make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
故事: 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提出他的宇宙论。他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
⑧ 看图猜成语叮叮叮什么成语
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统一思想,统一步骤地,为了根本解决看图猜成语而努力。高尔基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中的阴郁不禁让人深思。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经过上述讨论,现在,解决看图猜成语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英国曾经说过,轻浮的印象最容易飞扬。这句话像一盏指引我进步的航标灯,处处照亮着我人生前进的道路。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彝族曾经说过,技艺再高,离不开众人。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看图猜成语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看图猜成语,到底应该如何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我个人来说,看图猜成语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要想清楚,看图猜成语,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我希望大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进行讨论。警言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这句话像我生活旅途中的知心伴侣,不断激励着我前进。经过上述讨论,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经过上述讨论,总结的来说,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生活中,若看图猜成语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这样看来,那么。
可是,即使是这样,看图猜成语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既然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图猜成语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顾宪成曾经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看图猜成语,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看图猜成语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看图猜成语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这是不可避免的。蒙古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与其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这句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⑨ 人 猜 成语是什么
没有与“人 猜”相关的成语!
『包含有“猜”字的成语』
“猜”字开头的成语:(共2则) [c] 猜枚行令猜拳行令
第二个字是“猜”的成语:(共4则) [d] 东猜西揣东猜西疑[h]胡猜乱想[y] 莺猜燕妒
第三个字是“猜”的成语:无
“猜”字结尾的成语:(共5则) [f] 蜂迷蝶猜蜂识莺猜[l] 两小无猜[s] 少小无猜三智五猜
“猜”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无
『包含有“人”字的成语』
“人”字开头的成语:(共171则) [r] 人不犯我,我不人不可貌相人不聊生人百其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自安人不知,鬼不觉人才辈出人才难得人材出众人才出众人才济济人财两空人财两失人稠物穰人存政举人多口杂人多阙少人单势孤人地生疏人定胜天人多势众人多手杂人丁兴旺人多嘴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非草木人非木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土木人非物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人浮于食人浮于事人各有志人欢马叫人荒马乱人喊马嘶人杰地灵人间地狱人迹罕至人极计生人急计生人给家足人尽其才人间天上人间天堂人急偎亲人己一视人急智生人间重晚晴人困马乏人来客去人来客往人来人往人离乡 *** 老珠黄人民城郭人命关天人面狗心人模狗样人面兽心人面桃花人满为患人命危浅人莫予毒人怕出名猪怕壮人贫智短人琴俱逝人琴俱亡人去楼空人情冷暖人琴两亡人强马壮人千人万人情世故人情世态人强胜天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人情汹汹人情汹汹人情之常人穷志短人穷智短人人得而诛之人人皆知人人自危人涉卬否人事不省人事不醒人事不知人生朝露人世沧桑人声鼎沸人事代谢人神共愤人神共嫉人所共知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路不熟人留名人生面不熟人寿年丰人生七十古来稀人山人海人生如寄人生若寄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人神同嫉人手一册人生自古谁无人头畜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亡邦瘁人为财,鸟为食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文荟萃人亡家破人微权轻人我是非人微望轻人亡物在人微言 *** 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微言轻人亡政息人心不古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大快人心隔肚皮人心归向人心皇皇人心惶惶人心涣散人心莫测人心难测人心叵测人心齐,泰山移人心如面人心所归人心丧尽人心所向人心惟危人心向背人烟稠密人约黄昏人欲横流人烟浩穰人一己百人言籍籍人言藉藉人言可畏人仰马翻人语马嘶人以群分人怨神怒人怨天怒人云亦云人言啧啧人之常情人足家给人之将,其言也善人中龙虎人中骐骥人众胜天人中狮子人自为战人自为政人中之龙
第二个字是“人”的成语:(共313则) [a] 矮人观场爱人好士矮人看场矮人看戏爱人利物爱人以德[b] 饱人不知饿人饥避人耳目步人后尘傍人篱壁傍人篱落傍人门户逼人太甚巴人下里避人眼目[c]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持人长短侈人观听稠人广众稠人广坐稠人广座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催人泪下痴人说梦出人头地出人望外仇人相见,分外明白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仇人相见,分外眼睁出人意表出人意料出人意外成人之美成人之善乘人之危趁人之危[d] 大人虎变待人接物蹈人旧辙打人骂狗代人受过夺人所好得人力代人说项动人心魄大人先生动人心弦丢人现眼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代人捉刀达人知命端人正士[e]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f] 妇人醇酒夫人裙带妇人孺子发人深思逢人说项发人深省妇人之仁[g]贵人多忘贵人多忘事感人肺腑感人肺肝贵人贱己贵人善忘感人心脾高人一筹高人一等高人逸士高人雅士寡人之疾各人自扫门前雪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故人之意[h] 诲人不倦害人不浅诲人不惓豁人耳目黄人捧日黄人守日骇人视听骇人听闻骇人闻见骇人闻听坏人心术汉人煮箦[j] 佳人薄命钜人长德假人辞色佳人才子瘠人肥己金人缄口觉人觉世假人假义尽人皆知济人利物寄人篱下解人难得距人千里拒人千里金人三缄蹇人上天蹇人升天荆人涉澭吉人天相加人一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拒人于千里之外寄人檐下金人之缄急人之困急人之难兼人之勇吉人自有天相金人之箴[k] 快人快事快人快性快人快语看人眉睫看人眉眼看人下菜碟儿看人行事扣人心弦[l] 令人齿冷立人达人令人发指鲁人回日路人皆知令人莫测令人喷饭令人捧腹令人切齿令人起敬令人神往令人瞩目令人注目掠人之美令人作呕[m] 盲人把烛明人不做暗事美人迟暮盲人摸象盲人扪烛盲人骑瞎马盲人说象木人石心美人香草盲人瞎马迷人眼目[n] 耐人咀嚼耐人寻味[q] 求人不如求己沁人肺腑齐人攫金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强人所难千人所指欺人太甚沁人心肺沁人心腑沁人心脾情人眼里出西施千人一面杞人忧天倩人捉刀欺人自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欺人之谈杞人之忧[r] 人人得而诛之人人皆知仁人君子任人唯亲任人唯贤仁人义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攘人之美仁人志士人人自危[s] 不见血损人不利己不眨眼三人成虎骚人词客属人耳目放火损人肥己随人俯仰损人害己十人九慕淑人君子授人口实损人利己骚人墨客灭口骚人墨士如草如蒿如麻视人如伤如蓺视人如子拾人涕唾拾人唾涕耸人听闻拾人唾余三人为众三人行,必有我师射人先射马授人以柄拾人牙慧越货损人益己骚人逸客骚人雅士顺人应天盈野随人作计[t] 听人穿鼻天人共鉴拖人落水拖人下水天人之际[w] 万人空巷文人墨客文人墨士为人师表为人说项无人问津文人无行文人相轻文人学士万人之敌无人之地误人子弟无人之境为人作嫁[x] 羞人答答小人得志袭人故智先人后己新人新事[y] 仰人鼻息因人成事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一人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阅人多矣掩人耳目因人而异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以人废言咬人狗儿不露齿弋人何篡郢人斤斧郢人斤斫贻人口实倚人庐下依人篱下仰人眉睫雅人清致言人人殊引人入胜一人善射,百夫决拾雅人深致以人为鉴以人为镜疑人勿用,用人勿疑野人献曝野人献芹野人献日一人向隅,满坐不乐郢人运斧一人有庆雅人韵士郢人斫垩以人择官一人之交引人注目野人奏曝庸人自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人制宜[z]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真人不露相罪人不孥贼人胆虚在人耳目遮人耳目照人肝胆众人国士众人广坐正人君子知人论世郑人买履哲人其萎众人拾柴火焰高郑人实履知人善任助人为乐至人无梦着人先鞭助人下石知人下士贼人心虚遮人眼目知人之明知人知面不知心郑人争年做人做世
第三个字是“人”的成语:(共161则) [b] 不步人脚不得人心不当人子不近人情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不省人事不恤人言不以人废言别有人间不因人热不知人间有羞耻事[c] 惨绝人寰草菅人命草芥人命耻居人下春满人间差强人意出入人罪惨无人道惨无人理才秀人微耻言人过[d] 大得人心东风人面地广人希地广人稀杜绝人事地旷人稀大快人心地利人和地灵人杰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失人望大有人在道在人为[f] 风流人物风俗人情风土人情非异人任风云人物[g]狗傍人势蛊惑人心贵极人臣甘居人后更阑人静故入人罪各色人等更深人静鼓舞人心狗仗人势[h] 户告人晓河清人寿好为人师荒无人烟[j] 家败人亡家传人诵夹袋人物纪纲人论家骥人璧久居人下家给人足酒阑人散九流人物家破人离家破人亡尽如人意敬授人时家散人亡家殷人足家至人说[k] 慷他人之慨脍炙人口[l] 乐成人美路断人稀路绝人稀流脍人口笼络人心礼轻人意重礼顺人情脸无人色[m] 马翻人仰灭绝人性渺无人迹面无人色渺无人烟渺无人踪马仰人翻腼颜人世马壮人强[n] 汝成人耶[q] 千秋人物起人而肉白骨起人肉白骨起人,肉白骨阒无人声[r] 人来人往人千人万人山人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s] 世道人情世道人心深得人心室迩人遐室迩人遥室迩人远诗礼人家神怒人怨深入人心顺水人情世态人情书香人家兽心人面善与人交事在人为[t] 天从人原天从人愿天道人事天工人代替古人担忧替古人耽忧桃花人面天理人情徒乱人意头面人物天怒人怨天上人间天随人原天随人愿天与人归靦颜人世天灾人祸[w] 位极人臣物是人非物在人亡[x] 秀才人情小户人家先小人,后君子闲杂人等[y] 一表人才一表人材雁泊人户一表人物一干人犯夜阑人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言人人殊言是人非夜深人静杳无人迹杳无人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妖由人兴[z] 钟鼎人家振奋人心震撼人心臧否人物政清人和诸色人等政通人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作育人材
“人”字结尾的成语:(共238则) [a] 暗锤打人暗箭伤人暗箭中人[b] 不齿于人北道主人不乏其人不甘后人不敢后人薄寒中人不可告人薄命佳人百年树人百世一人悲天悯人婢作夫人百载树人[c] 成败论人楚楚动人楚楚可人仓卒主人春风风人穿井得人醇酒妇人齿颊挂人从井救人醇酒美人察己知人出口伤人沧浪老人才气过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才识过人春色撩人寸铁才子佳人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藏诸名山,传之其人[d] 咄咄逼人东道主人达官贵人达官要人斗南一人得饶人处且饶人达士通人得失在人斗筲之人赌物思人睹物思人度外之人刀下留人东西南北人蹈袭前人东野巴人独异于人盗怨主人盗憎主人[e] 二八佳人恶语伤人[f] 伏地圣人泛泛之人富贵逼人风高放火,月黑富贵骄人锋芒逼人飞鸟依人方外之人俯仰随人俯仰由人伐罪吊人[g] 观场矮人肝胆过人肝胆照人孤家寡人光可鉴人关门养虎,虎大伤人鬼怕恶人拱手让人狗眼看人姑射神人[h] 和蔼近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祸福惟人祸福由人后发制人后继无人后继有人皇天不负苦心人皇天不负有心人含血喷人含血潠人含血噀人慧业才人慧业文人[j] 迥不犹人精彩逼人绝代佳人借刀嫁祸于人攫金不见人瘠己肥人借剑蒹葭伊人解铃还是系铃人解铃还需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须用系铃人假力于人见弃于人寂若无人济世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济世救人绝色佳人绝世佳人假手于人居停主人见物不见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局外之人解衣衣人金针度人[k] 旷古一人愧天怍人宽以待人[l] 利己损人邻女詈人黎丘丈人立人达人两世为人论世知人冷语冰人[m] 名从主人名公巨人名公钜人妙绝时人谋事在人妙语惊人目中无人[n]泥足巨人[p] 贫贱骄人判若两人旁若无人傍若无人平易近人[q] 千古罪人强加于人迁客骚人迁怒于人阒其无人秋水伊人欺天罔人前无古人阒无一人取信于人强作解人[r] 人不犯我,我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s] 授柄于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四海他人舍己从人审己度人舍己救人舍己就人损己利人舍己为人市井小人舍己芸人素口骂人善马熟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盛气凌人善气迎人视若路人率兽食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顺天从人视同路人顺天应人神仙中人受制于人[t] 天不绝人推己及人[w] 枉道事人王公大人委过于人枉己正人文如其人文似其人违天悖人窝停主人委罪于人[x] 香草美人先发制人羲皇上人小脚女人虚己受人学究天人血口喷人下里巴人羞面见人小鸟依人形势逼人先声夺人息事宁人夏雨雨人刑余之人[y] 以辞取人以德服人以己度人以理服人以力服人一鸣惊人以貌取人以容取人倚势凌人英声欺人应天从人应天顺人怨天忧人怨天尤人颖悟绝人贻笑后人月下老人以言举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言取人庸医一语中人[z] 治病救人尊己卑人中馈乏人自欺欺人仗势欺人志士仁人曾参自作解人只重衣衫不重人
“人”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共32则) [b] 不足为外人道[c]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朝里无人莫做官[f] 富贵逼人来佛是金妆,人是衣妆佛是金装,人是衣装[l]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m]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p] 破鼓乱人捶赔了夫人又折兵[q]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墙倒众人推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 日久见人心如入无人之境[s]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t] 天时地利人和天无绝人之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w]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y]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z]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⑩ 我能猜到你要做什么事情,用成语怎么表达
知子莫若父 [zhī zǐ mò ruò fù]
[解释]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1、刘备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着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2、曹操
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的处!”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曹操的马竟然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
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是不能够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头发投掷在地上。
3、孙权
孙权向曹操表示愿意攻打关羽,曹操为使关羽孙权相争,命曹仁把孙权写给曹操的密信射到关羽军中,关羽陷入两难境地。闰月里,孙权征讨关羽,吕蒙打破公安,俘虏将军士仁,后军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投降。
吕蒙军据江陵,安抚百姓,释放于禁。陆逊军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于是屯居夷陵,守峡口防备蜀汉援军。关羽兵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军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逃出麦城,众人失散,只剩下十余骑,孙权派朱然、潘璋军埋伏于关羽等人前行道路。
十二月,潘璋部将马忠抓获关羽及关平、赵累等于章乡,孙权斩杀关羽,平定了荆州。当年瘟疫盛行,孙权尽免荆州民租税。曹操上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奉贡汉室。
4、诸葛亮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5、关羽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明代变性人的生活
明代变性人的生活
太监为刑余之人,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家奴,这是偏于社会下层的一面相。太监又因专权而地位显赫,耀武扬威,招摇过市,这是偏于社会上层的另一面相。北京是太监最为集中的城市。太监生活在皇宫中,所从事的是一些服侍皇帝或宫中后妃的事情,其生活当然是宫中生活的一部分。但在明代,太监时常外出采买,也与市井发生一定的关系。万历中期以后,矿监税使四出,太监蜂集各地城市,把城市搅得一塌糊涂。明人王磐作有一首《咏喇叭》的歌曲,对宦官到了地方上之扰民现象有深刻的刻画。歌曲道: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净鹅飞罢。
明人谢肇_记:宦官、妇女看演杂戏,至投水遭难,无不恸哭失声,人多笑之。这足以说明,太监有妇女之性的一面。而明代也有一句俗语,道:三个性儿,不要惹他。所谓三个性儿,即:太监性儿,闺女性儿,秀才性儿。显然,太监之性如同闺房女子一般。何谓太监性儿,一是喜怒无常,任意闹事;二是多泪常颦,一味娇痴。所以,太监的性子,确实很难把握,但如果拿得着,对了他们的心思,却又是头也可割与人,甚至替人出力。
明宫太监生活,丰富多彩。或贪婪成俗,其性好赌,三五成群,斗鸡、掷骰、看纸牌、下棋、耍骨牌、打双陆;或好吃,轮流做东,约聚饮食;或奢侈成性,凡是生前的桌椅、床柜、轿乘、马鞍乃至日用盘盒器具,均不惮工费,务求美观,至于坟寺、庄园第宅,更是殚绝财力,以图宏壮;或专门吃素,持佛氏之戒,修善念佛;或好花木,喜养鱼,以示侈富;或好串戏,买来一些民间幼男,让南人教习,以供自己耳目之乐。太监是明代芸芸众生中的特殊阶层,这些人的生活也颇值一记。
一太监的家庭与性生活
中国的老祖宗早就留下训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阉割净身而做太监,这是一般常人所不屑为,更为士人所鄙夷。那么,怎么仍有很多人想做太监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一是在明代京畿地区,确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家中无地可种,又生性疏懒,不愿为人佃佣,整日在外闲逛,无所事事,甚至为非作歹。当看到有些人做太监以后发了财,又长了威风,着实羡慕煞人。于是,就私自净了身,在北京潜住,想找个机会,托上一个熟人,到宫中找份差使干,既混碗饭吃,或许将来自己也能得权获势。二是畿甸之民,乃至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有些人希图躲避徭役,又想侥幸得到富贵,而家中又有数子,就将其中一子阉割,名曰净身男子。一旦进入内府,不但本人一家可以免役,而且其亲邻都可以享受免役的特权。在这些净身男子中,能进宫成为太监的毕竟属于少数,其中无法进入宫中者,就只好为乞、为盗,有些甚至起来闹事,竟敢殴打礼部尚书这样的大臣。
这些净身男子进宫以后,有些人就掌了权,志满意得。尽管如此,太监有时仍将阉割视为奇耻大辱。如正统年间,太监于经得志,其父来探望他。于经下帘笞父,冤他父亲:尔何忍阉儿?过后,才上堂称父,抱持而泣。
太监虽是刑余之人,但也极力追求与常人相同的生活,即使不能娶妻生子,也要讨菜户,拉名下,犹如娶妻生子一般。
太监有妻,在明代以前已有先例。唐代高力士,曾娶吕玄晤女国姝。又如太监李辅国,皇帝替他娶元擢女为妻。宋代太监梁师成妻,一些大臣还前去祭奠拜哭。元人赵伯颜不花先有妻子,年过三十,元顺帝才将他阉割,成为太监。不花舍不得妻子,入宫后仍与妻子共处。
明初洪武年间,明太祖下令,太监不准有妻,凡是太监娶妻,则处以剥皮之刑。但这一制度,到了宣德年间,显然已起了变化。宣宗赐给太监陈芜两个夫人。陈芜后由皇帝改赐姓名,姓王,名瑾,字润德。天顺初年,英宗也赐给太监吴诚妻。太监吴诚不但有妻,而且有妾,其妾为姚氏。自万历以后,太监大多与交好,并将其娶回,当时北京的坊曲即西院,已经成了这些太监的外宅。在明代,北京的妇女一般被视为多懒而馋。这些猥下的京城妇女,就与太监交往,时日一久,有些人就昵爱宦官,抛弃自己的丈夫,而甘愿托身太监门下。
太监已被阉割,即常人所谓的已去其势,或者说已无人道,那么这些人要妇人又有何用?有人认为,太监虽被阉割,男性犹在,必须接近妇人,夜晚才能睡得安稳。如太监侯玉,不但人长得俊美,而且妻妾成群。其中有一人,名白秀,为绝色佳人,与侯玉交好至厚,成了他的宠姬。据白秀透露,才得知太监性生活,确如所传言的一样,也是甚是相爱,而且*谑超过常人。据说,太监每与女子交接,则将女人遍体抓咬,必汗出兴阑而后已。其女子每当值一夕,则必倦病数日。盖欲火郁而不畅之故也。
有些太监为了恢复阳道,多吃牛、驴的不典之物,诸如挽口(牛、驴之牝具)、挽手(牛、驴之牡具)、羊白腰(外肾卵)、龙卵(白牡马之卵)这些助阳之物,甚至听信一些无赖棍徒的胡言乱语,杀生害人。如有魏天爵、林宗文两位恶棍,向太监高_百般献媚,并向高_进一秘方:生取童男女脑髓和药饵之,则阳道复生,能御女种子。这位高太监听后大喜,就多方买取童稚男女,碎颅刳脑。一些贫困之家,因生活所迫,只好割爱以售。更有甚者,一些恶少年用miyao迷人稚子,得手后就进献给高_,以获厚赏。随后,高太监又买了几位**,相逐为秘戏,以试方术。税署中,歌舞娈童也不下数十人,备极荒*。
据毛奇龄《西河诗话》载,按照明代的制度,直房内官(太监)与司房宫人都有伉俪,稍微紊乱,即被治以*失。凡宫人伉俪,称为对食,又称为菜户。宫中宫人与太监成为配偶,在晚明已成一时风尚。假若宫人没有配偶,就会被女伴耻笑,被视为弃物。他们的结合,也有媒人讲合。太监与宫人成为配偶,究其原因,正如明人沈德符所言,不过是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才出此下策,但这也是传统时代帝王后宫制度的必然产物。
假若太监强迫宫人作伉俪,就会被视为白浪子。崇祯年间,有一位在兴龙宫供事的宫人,因学道而乞居象乙宫,与她的相好伉俪同居。到中元节时,夜里到番经厂看法事归,路过大高玄殿,遇见一位老太监。太监见她长的艳丽,就将她诱到石桌旁,强逼奸*,导致诉讼。关于此事,当时内廷流传着一首诗,诗云:只合龙宫食菜苔,误从鹤厂看经回。洞中枉作丹砂转,石上还翻白浪来。此诗就是太监之间为菜户而争风吃醋的实录。
太监与宫人配为菜户以后,在晚明已不以此事为讳。即使是至尊的太监,有人问他:汝菜户为谁?他也以实相告,显然已是相沿成习,恬不为怪。只有那些太监的名下人或者一些厮役,与人谈到此事,不是直言相告,而是说:某公为某老太弟兄。所谓老太,是宫女的尊称,而弟兄一说,则是翁妪的别名,是说他们是一对。在明代,福建称那些好男风(即男姓同性恋)者为契弟兄,此或许就是模仿了这一称呼。
太监有了对食的菜户,却不能生子,所以一般将自己名下的小宦官当作自己的子孙。每次朝廷选拔宦官入宫,入选的净身男子就进入了皇宫,称作进皇城。内有一桥,叫皇恩桥,意思是说从此即可受皇恩也。不过,一般俗称忘恩桥。据说,当宦官者大多是一些贫窭家子。一旦阉割以后,必定成为他人的厮养。等到进了皇城,获得富贵,就开始仇恨起养他的人,报德以怨,所以把这座桥称作忘恩桥。这些净身男子入朝以后,内府各衙门的大太监就选择其中面容姣好的人,任意拉去,名曰拉名下。所谓名下,犹如其子一般。所以,但凡大太监显贵,其名下亦权势显赫。
二附庸风雅
东鲁古狂生著小说《醉醒石》第8回记有太监买扇子一事,可以从侧面反映太监的审美趣味。小说叙述几个太监一同逛内市,其中一个拿起一把扇子来瞧,是仿倪云林笔意画,一面草书。那位太监瞧了,道:画得冷淡。这是鬼画符,咱一字不认得。撩下,又看了一把,是米颠的山水,背面是钟繇体书法。那太监道:糊糊涂涂。甚么黄儿,这字也软,不中!等到拿出一把画有青绿大山水亭台人物、背面为姜立纲大字的扇子时,那太监才看,旁边一个太监连声喝彩道:热闹得好!字也方正得好!后又看一把宫式泥金花鸟扇,背后宋字《秋兴》八首。那太监看后又道:细得好,字更端楷。显见,太监不喜欢具有士人笔意的画作与书品,喜的只是大红大绿的热闹,字也追求方正端楷,说明太监的审美趣味不仅是宫廷的,更是世俗的。
明代太监多来自民间的贫家子弟,也有一些是由净身教职入宫的。如永乐末年,明成祖下诏,凡是天下学官考绩不称者,许净身入宫训女官太监。这些地方教职,多由生员、贡监甚至举人充任,有一定的学问根底。即使是那些原本并不识字的贫家子弟,入宫当了宦官以后,也曾接受过内书堂的教育,因而变得稍微文雅起来。在时风的熏染下,太监也不时参与文化生活,吟诗写字,玩古董,习方术,崇佛道,与当时的文化风气关系密切。在这些中涓人即太监中,有些人以善诗著名,有些则擅长时文、古文,更有一些人俨然成了书法家。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载,太监张维,隆庆间入宫,伴读东宫。张太监以善于赋诗著称,被明神宗称为宫中的秀才。他在禁中退食之地,植竹数竿,神宗题名为苍雪,于是他就用苍雪二字命名自己的诗集。又据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太监郑之惠专心于经史,能写八股文与古文。天启五年(1625),出任宫中典籍,后升为监官。崇祯元年(1628)冬天,崇祯帝亲自考试他的文采,出了事君能致其身这样一道八股文的题目,郑太监挥笔立就,入了选,升任随堂,也算是古今的殊遇。另据《甲申小纪》所载,司礼监太监高时明擅长书法,善于写擘窠书。崇祯元年,大内中更换悬挂的匾额,全由高时明亲自手书。除此之外,太监中还有多人精通书法。如宪宗时太监戴义,其楷书可与沈度相媲美;又太监萧敬,其楷书笔法似沈度,而草书则从张颠、怀素,间杂以篆籀偏旁;史宾,多学能书,多得欧阳率更笔法,好写扇,题有他的诗、字之扇,在宫中颇为流行。
太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影响。在明代,有很多太监喜欢与士大夫交往。如世宗时的王进德,好接贤士大夫,曾与陆深关系颇密,他所藏的《七贤过关图》,就是由陆深题跋;万历朝时的王翱,字鹏起,号_东,居住在西安门外,经常与士大夫唱和吟诗,有《禁砌蛩吟稿》、《邮东集》行于世;万历朝时太监诸升,字晋父,号镇南,多读博识,乐与士绅交游。当时的士大夫以刻书或收藏、赏玩古董为风雅,形成一时习尚。于是,在一些太监中也刻意附庸这种风雅的生活。如万历朝时司礼监太监冯保,号双林,笃好琴书,雅歌投壶,号称有儒者之风。在他任上,司礼监刻了不少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南京守备太监钱能与太监王踢都喜好古物,收蓄甚多。每隔五天,就让人抬来书画二柜,在公堂中展玩。玩毕,复循环而来。他们收藏的书画,多为精品、奇品,如王右军亲笔字,王维雪景,韩_题扇,惠崇斗牛,韩干马,黄筌醉锦卷,又有小李、大李金碧卷,董、范、巨然等卷。钱能所藏,还包括云南沐氏家藏旧物;而王赐所蓄,又多为内府中的藏品。
当时士大夫崇尚方术,太监也趋之若鹜,以致上当受骗者也不少。如南京守备太监刘_,其人很贪婪,资财丰厚,在私第建玉皇阁,延请方外术士,讲求炼丹炉火之术。
有一术士获知他尤其信神,每事就称帝命,骗取了很多财物。刘_有一条玉绦环,价值百镒,术士假装让他献给玉皇大帝,随后窃之而去。在成化一朝,很多方士投靠太监,藉他们之力而得到皇帝的宠信。如妖人王臣,凭借妖术取得了太监王敬的信任,并成为王敬奉使苏州、常州等府时的贴身随从。术士李孜省,也凭借书符咒水等雕虫小技,交接太监梁芳、韦兴、陈喜,因得重用。万历朝时太监魏学颜最受神宗之宠。其人癖好黄白之术,门多异流,虽屡为丹客所哄骗,而至老不厌也。
尽管太监百般模仿士大夫的生活,但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市民习气更为相近。试举下面几例:
嘉靖初年,南京守备太监高隆喜欢收藏名画。当时有人向他进献名画,他看后说:好!好!但上方多素绢,再添一个三战吕布最佳。好好一轴名画,却要在上方素绢上画一幅三战吕布,割裂了画面的统一性,说明太监名为嗜画,实则不懂画,不过凑热闹、图好看而已。
兰陵笑笑生所作小说《》中,与西门庆交往的也有几位太监。小说第31回说到刘公公、薛内相两位太监前去为西门庆贺喜,点唱戏曲套词,其中多有幽默,太监出尽洋相,讽刺了太监的无文化。如刘太监先点唱叹浮生有如一梦里,此词为归隐叹世之辞,显与西门庆的华诞之喜不合;又点唱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此词是《陈琳抱妆盒》杂剧,也不符合庆贺的场面。薛太监点唱《普天乐》中想人生最苦是离别,更是离别之词。最后,倒是薛太监一语道出了实情:俺每内官的营生,只晓的答应万岁爷,不晓的词曲中的滋味,凭他每唱罢。第64回说到薛太监、刘太监在西门庆府中听海盐戏子唱曲,认为风靡当时海内的海盐腔蛮声哈刺,只是让唱道情的唱了一个李白好贪杯的故事,说明太监虽喜听戏,但根本不懂南戏的滋味,只喜《蓝关记》一类捣喇小子山歌野调,不晓得大关目悲欢离合,在审美趣味上与一般市民相同。
从整体上看,太监的文化品位不高。尽管如此,仍不得不承认,太监中也有一些是读书的贤者,而且较有学问,留下了一些著作,甚至识得事情大体。如万历时司礼监太监陈矩,学术醇正,尤其对《周易》一经有独到的见解。著有《皇华纪实》、《香山记游》、《闽中纪述》等书。司礼监太监孙隆,任苏杭织造太监,凡是苏州、杭州景色佳处,不惜厚费,多所点缀,如重修西湖苏堤。尤其是孙隆所造之清谨堂墨,款制精巧,与制墨名家方于鲁、程君房二家相比,其剂料之精细,还胜过方、程二家。据说,他曾在杭州岳庙岳飞像前,用铜铸秦桧夫妇、万侯高、张俊四人的像,俱镌姓名于胸次,跪之殿中,说明他识大体,能分辨忠奸善恶。
三太监与宗教
太监中大部分人为没有文化的贫家子弟,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更多地保留了民间的信仰习俗,甚至与佛、道及民间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宣德年间,宫中各监局的一些小内使就多为僧人诱惑,有长食素者,亦有潜逃削发为僧者。正德、天启二朝的权势太监刘瑾与魏忠贤,就分别以崇道或佞佛著称。刘瑾曾上奏请求,在朝阳门外建道教宫观,供奉北极玄帝。后又奏请猫竹厂的空地给付大德玄明宫,供赡香火。魏忠贤如同刈草营一般,但也礼佛敬僧,诚心屈体。宣武门外文殊庵僧秋月,高桥寺僧愈光,碧云寺僧大_,他都供养施舍,并起建梵宇,塑装佛像,金碧辉煌。太监刘若愚,从崇祯以后,就开始皈依佛教,诵读《金刚》等经,以及莲池大师所纂《弥陀疏钞》、《菩萨戒发隐》。
明代太监刘若愚曾对太监佞佛作过如下描述:中官最信因果,好佛者众。其坟必僧寺也。由于太监好佛,在京畿一带广建寺庙,所以当时俗语云:南桥北寺。其意是说,北方寺庙之多,犹如南方水乡之桥。北方的寺庙,大部分由太监创建,一座寺庙的费用甚至达到数万两银子,穷工极巧。如钱宁建石经山祠,张雄建寿昌寺,于经建碧云寺,费金银不计其数。太监建庙之风,尤以西山为盛。每年春天三月,太监设斋供僧。按照平常的宗教风俗,所设斋饭不过蔬食果饼,但太监别出心裁,甚至用腥荤,潜佐以酒。更令人称奇的是,太监从附近找来一些,根据路途的远近,用苇席搭成围棚,将安顿在围棚中,任凭僧人*媾,号称大布施。由此可见,太监信佛,行同胡闹,很不严肃。
门僧之制,始于唐代的门徒。据载,唐开元年间,一些百官之家,多以僧尼道士为门徒,并与他们往还,即使家里的妻子也无所避忌。明代的江南,仍然有门徒的称谓。明代太监依靠自己在宫内的权势,收罗僧人在自己的门下,成为门僧。如正统九年(1444),北京仰山寺僧金和尚,自称王太监门僧,诈罪人金银数百两。所谓的王太监,就是当时的权监王振。正德二年(1507)三月,明武宗通过太监李荣传下旨意,大功德寺住持宗泽升僧录司左觉义,管事僧人方绅升任大功德寺住持。于是,缁流纷纷贿赂太监,号称门僧。
太监信奉道教,一如佛教。自永乐年间在道教圣地武当山重建宫观以后,历代在武当山设有专门提督道教事务的太监。每当朝廷送玄武帝神像至武当山,也由太监专门负责其事。由于太监大多信奉道教,所以也有部分太监精通道教方术,并因此深得皇帝宠信。如弘治年间,内官监太监李广凭借丹术符水,受到孝宗的宠幸,权倾朝野。而太监所建道教宫观,也为数不少。如在北京,刘瑾建有玄明宫,张忠建有隆恩宫;在南京,守备太监罗智、唐观在乌龙潭庙废址上建王灵官神祠。
太监与宗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并且修建寺庙成风,其实也事出有因。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宫中太监的来源,多为民间的净身男子,大约以闽人居多。然选中入宫的毕竟属于少数,仍有大部分净身男子无缘进入皇宫。这些未被选中的人就被安置在皇城外有堂子的佛寺中,俗称无名白。二是太监既已净身,自是绝嗣、绝祀之人,甚至香火乏人,后无人祭祀、烧纸。无奈,一些太监生前就在寺庙旁选择好坟地,而这些寺庙事实上也就成了太监的香火院。正如史料所记,这些寺庙均是官中信仰佛教的太监营其身后香火藏。明代史料言:故事:中贵殁,必建寺于墓旁,肖其像祀之。所指即此。而隆兴寺,就是原司礼监太监张默齐的寿藏处。北京的智化寺,为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所建。天顺初年,在寺内立一旌忠祠,祭祀王振,以僧官主之。毫无疑问,也是僧人负责王振后的香火之事。成化年间,太监钱喜、钱福后,均得到明宪宗的赐葬,而且在葬地上盖起了一座最胜寺。至正德二年(1507)五月,明武宗命将最胜寺前马房草场地顷,拨与最胜寺作香火,用来赡护太监钱喜、钱福、钱能的坟茔。香山碧云寺为正德年间御马监太监于经所造。而在寺后,于经就立有自己的寿_。天启年间的权监魏忠贤,其所营坟墓也在碧云寺旁。万历初,太监冯保营建葬地,造双林寺。双林为冯的别字。显然,这座双林寺也就是冯保的香火院。万历朝时太监陈矩,生前就预卜葬地于香山慈感庵侧,在_上建一石塔,称太极镇山塔;在墓道前竖一石坊,上写敕葬中使神道。又立一石门,上面之额为还一仙洞。可见,这座慈感庵就是太监陈矩的香火庵。房山县有一长罗寺,司礼监太监王安墓就在寺后。三是太监之性,大类女儿之性,对宗教往往容易佞信。太监之广建寺庙,一如妇女之时常出入寺观庵院。
尽管太监与宗教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就他们整体而言,识字不多,胸无学术,对宗教不加区分,一概滥信。太监脑海中的宗教体系相当混乱,神号也多无稽。如北京的弘仁万寿宫,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司礼监太监林潮督建。中为文昌殿。左祀诸葛孔明,封号为天枢上相;右祀文天祥,封号为天枢左相。二人均被称为真君。后殿祀雷神,又设礼斗台。在最后面建太极造运宝阁,内奉安昊天上帝。所有这些,无不说明太监虽生活在宫中,但精神生活依然与民间合拍一致,因为童年的生活已在他们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永远无法抹去。
(注释略)
选自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一章第三节变性人的生活。
为什么商汤不杀夏桀,姬发却要斩首商纣王?
商纣王的自焚并没有让周武王放弃对他的打击,姬发找到纣王尸首,砍下纣王头颅,挂在白旗上示众。
姬发对商纣王的斩首如此非比寻常,因为古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战争目的多数是:逼迫对方屈服,胜者为尊,败者称臣纳贡,根本不必对斩尽杀绝。
比如黄帝战胜炎帝后可以和炎帝共同生存;商汤在击败夏桀后,可以流放夏桀到南巢;商纣王在周文王姬昌屈服后,也爽快的释放了姬昌,并让西周代为讨伐西方不听话的方国。从这个角度上讲,商纣王对姬昌有不杀之恩,可为什么姬发不仅抛弃传统,还非要逼并羞辱纣王呢?
所谓“异常必妖”,姬发斩首纣王肯定事出有因而且不得不为。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周国实力不足压制商朝,希望通过斩首行动攻心,瓦解商朝的反抗意志。
相比于黄帝对炎帝实打实的压制,以及商汤对夏桀连战连胜的实力碾压,周武王对商朝遗民并无绝对的实力压制。周国本是关中的小方国,综合实力上并不足以灭亡商朝,所以纣王才放心让大军讨伐东南。可是没想到微子和大臣的出逃,给西周带去了商朝的政权机密,让姬发决定趁火打劫、放手一搏,没想到真的一击而中。
但是想站稳天下至尊的脚跟却没那么容易,于是周武王出了一套以小博大组合拳。包括:斩首纣王,瓦解商朝抵抗意志;释放纣王政敌箕子,修缮比干坟墓,拉拢商朝的反对派;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承续商朝祭祀,安抚商朝遗民;派兄弟管叔、蔡叔监督武庚,防止武庚作乱;大封功臣为诸侯,拱卫周王室。做完这些,姬发依然心有不安,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享国17年便英年早逝,把大周留给了未成年的儿子姬诵和周公姬旦。
做事开头代表什么成语有哪些?
“做事有开头,有结尾,非常认真能坚持到底“用什么成语表达
一以贯之、善始善终、有始有终、铁杵成针、铁杵磨针
一、一以贯之 [ yī yǐ guàn zhī ]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自:刘征泰《苏步青》: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
二、善始善终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
解释: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翻译:以荣耀结束,称为贤相,这难道不是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吗?
三、有始有终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解释: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翻译:做事能坚持到底的人,难道只有圣人吧!
四、铁杵成针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翻译:好像铁棒磨针,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早晚有磨成针的一天。
五、铁杵磨针 [ tiě chǔ mó zhēn ]
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翻译:好像铁棒磨针,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早晚有磨成针的一天。
做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做贼心虚、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做刚做柔、
做小伏低、
做小服低、
做吃空山、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做歉做好、
做好做歹、
做人做事、
做张做势、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做神做鬼
形容一件事开头开得好的成语有哪些
一鸣惊人、出手得卢 、旗开得胜、旗开马到、首战告捷
一、一鸣惊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译文: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
二、出手得卢 [ chū shǒu dé lú ]
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出自:南朝 萧子显《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译文:环用百口一扔,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三、旗开得胜 [ qí kāi dé shèng ]
解释: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译文:靠住人的福气,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马上就成功。
四、旗开马到 [ qí kāi mǎ dào ]
解释: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某今下战书去,单搦大宋家名将出马,与某交战,别辨输赢,方显威风北虏强,密排剑戟迸寒光,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译文:我今天下战书去,单找大宋家名将从马,与我交战,另外区别输赢,方显威风北虏强,密排剑戟散寒光,旗开马到施勇敢,大宋英雄拱手投降
五、首战告捷 [ shǒu zhàn gào jié ]
解释: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出自:1938年《新华日报》:“在巢县东南蒋家河口伏击出扰之敌,毙伤敌二十余人,首战告捷。”
“事”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事”字开头的成语如下;
1事在萧墙 2事无常师 3事不有余 4事宽则圆 5事倍功半 6事半功百版 7事不宜迟
8事过景迁 9事过情权迁 10事生肘腋 11事与愿违 12事缓则圆 13事危累卵 14事预则立
15事必躬亲 16事不关己 17事败垂成 18事出有因 19事无二成 20事不过三 21事半功倍
22事以密成 23事齐事楚 24事宽即圆
事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事出有因
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事在人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事不宜迟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事无巨细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事不过三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事倍功半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事半功倍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事必躬亲
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事同虚设
形式上具备了某种设置,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事以密成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事核言直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
事烦食少
每日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可吃饭很少。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事当其言
所做的事与所说的话相符合。
事往日迁
指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事急计生
急事临头,能想出办法来。
事出不意
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
事危累卵
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
事无二成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事非前定
事情并不是事先注定的。指事在人为。
事不有余
谓达到极点。
事缓则圆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事火咒龙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事不关己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事在萧墙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事出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事出无奈
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事齐事楚
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事事无成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事修傍兴
修:整治;谤:诽谤;兴:兴起。事情一进行整治,诽谤也就会兴起。指革新者总会受保守者的诽谤。
事不师古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事预则立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事重身衰
担负重任而身体衰弱
事无大小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事后诸葛亮
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事无三不成
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事急无君子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事实胜于雄辩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雄辩更有说服力。
事无不可对人言
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公开。语出《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 《论 *** 员的修养》六:“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
事非经过不知难
没有经历的事情,就不知道艰难
用什么成语表达“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开头和结尾”的意思
表达“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开头和结尾”的意思的成语有: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自始至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事情的事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事半功倍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事倍功半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事必躬亲 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事不师古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事不宜迟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事出有因 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事过境迁 境:境况;迁: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
事齐事楚 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事实胜于雄辩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事以密成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事预则立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事在人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事败垂成 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事半功百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事不关己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事不过三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事不有余 谓达到极点。
事出无奈 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指做事情有开头有结尾四字成语是什么
有始有终解释: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出自:《论内语·子张》:“有始有容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善始善终解释: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 1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
善始善终
拼音shàn shǐ shàn zhōng
释义做事情有好回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答容办事认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情有头有尾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善始令终
相反词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典 故
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他能应付各种情况并能善始善终。
事的开头成语有哪些
事出有因、
事在人为、
事后诸葛亮、
事不宜迟、
事无巨细、
事实胜于雄辩、
事不过专三、
事倍功半、
事与愿属违、
事半功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事必躬亲、
事同虚设、
事以密成、
事核言直、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事烦食少、
事当其言、
事往日迁、
事无不可对人言、
事急计生、
事出不意、
对<红楼梦>中晴雯性格,身份,命运的分析,有哪些资料可以找到?请标出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是雪芹先生《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晴雯的判词。在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的红楼梦中,身为丫鬟的晴雯,是雪芹先生刻画的一个极其特出的艺术形象。脂砚斋曾有批语曰“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由此可见,晴雯这一形象,是用来隐射黛玉的另一个侧面。小说最终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收场,黛玉泪尽而亡,则作为黛玉影子的晴雯也必将夭亡。
晴雯的,可谓《红楼梦》中一大惊天冤案,直至今日仍是众人争议的话题,争议的内容大抵有爱晴者之袭人告密说,以及爱袭者之自取灭亡说。二百多年来,两种观点相互倾轧,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自身原因
雪芹先生无疑是钟爱晴雯的,这从晴雯那好得出奇的判词,以及晴雯越过袭人排在了十二钗又副册之首,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然而,雪芹先生并没有将晴雯描写成一个完美的女子,先生笔下的晴雯,是个有血有肉,亮点与缺点并存的丰满人物。
晴雯是大观园中公认的美人,先生虽没有正面描述过她的样貌,但从旁人的言语中,我们有初步的印象,她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林妹妹”,“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的美丽,使她自恃过高,得意忘形地忘了自己的身份,她只不过是大观园中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虚妄地追求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平等。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荣国府,她的这种反叛精神,必将遭到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
晴雯的灵巧也是众所周知的,多少能工巧匠都无法织补的雀金裘,她在病中就从容的补好了。连贾母都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甚至于百般厌恶她的王夫人都不得不承认“他色色比人强”。
然而,心灵手巧的她却不屑于以自己的“风流灵巧”去博取封建统治阶级的赞许。她懒,并不是因为她不想做,而是因为她不愿以一个奴隶的身份去做。她只是希望站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以一个人的身份,为着自己的心而做,所以,就有了病补雀金裘。但是,她这种单纯的愿望,在封建势力奴役下的大观园里,无法得到共鸣,孤立无援的她,必然只能走向亡。
晴雯的性格一直也是人们争论的主题,爱晴者称其为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毁晴者称其掐尖要强,尖酸刻薄。
我认为,首先必须肯定,晴雯是纯洁的,她并没有象王夫人所说的那样“妖精似的”勾引宝玉,也没有象袭人那样奴颜婢膝地去钻营宝玉姨娘的地位。言语尖刻确有其事,但又都事出有因。因为她纯洁,所以她痛恨坠儿的盗窃行为;因为她自尊,所以她鄙视袭人之流安于甚至乐于做奴隶的本性;因为她天真无邪,所以她厌恶蠢奴悍妇的争权夺利,惟利是图。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那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个性,最终招致了封建卫道者的诽谤污蔑,从而断送了她美丽青春的生命。
二、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封建望族荣国府的兴衰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晴雯的,从小方面看,是遭到小人诽谤中伤;从大方面来讲,则是封建残余势力对反抗者的铁血镇压。
导致晴雯被撵的直接原因,是傻丫头误拾绣春囊,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挑唆下检抄大观园。如果没有发生检抄大观园事件,王夫人也许就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那么晴雯或许就可以拖延一段时日,即使最终无法逃脱被撵的命运,也至少不会。
然而,检抄大观园却必然发生,这是封建没落贵族在社会现实面前作的最后挣扎。在封建社会风雨飘摇的末世,王夫人等所代表的封建遗老们个个自危,企图以肃清家族内部的反抗势力,来遏制被统治阶级的日益壮大。
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有着鲜明反抗意识的晴雯必然首当其冲地成为统治阶级迫害的对象。
三、宝玉的责任
晴雯的,贾宝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夫人之所以驱逐晴雯,是因为她认为“好好的宝玉”“被这蹄子勾引坏了”。为什么她会认为宝玉被勾引坏了呢?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对宝玉叛逆行为的不解与恐慌。封建贵公子出身的宝玉,不喜读书,不达事务,不懂人情世故,只喜在内帏厮混,这在封建卫道者王夫人眼中,无疑是一个封建势力的反叛形象。但是,宝玉毕竟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她权利地位的倚靠,她无法理解宝玉的反常行为,又没有能力阻止宝玉的反叛举动。病急乱投医的她,只能从客观上寻找原因,将责任归咎于宝玉所钟爱的丫鬟们身上。
如果晴雯不是宝玉的丫鬟,或者宝玉能够按照封建家长的行为准则一心巴结正道的话,那么,晴雯又何至于落得被逐而亡的悲惨下场。
四、封建家族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贾母是荣国府中的最高权威,而王夫人却是荣国府里的实际掌权者。恪守封建礼教的王夫人在绝大多数场合,都与贾母的意志保持着一致。然而,在宝二奶奶的选择上,贾母和王夫人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以雪芹先生未完稿的前八十回为准绳)。贾母主张将自己素来疼爱的外孙女黛玉作为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而王夫人则有心让自己的外甥女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以此来巩固王姓家族在贾府的地位。
在封建礼教的虚伪面具下,王夫人既不能违背贾母的意愿,又无法对身为**的黛玉进行直接的打击。于是,作为黛玉影子的晴雯,就很自然的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贾母因素喜晴雯伶俐,“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而将她放在了宝玉房里,意思就是以后让晴雯做宝玉的侍妾。对于这一点,王夫人未必全然不知。然而,王夫人却因为晴雯“眉眼又有些象林妹妹”而“很看不上这浪样儿”。
对于黛玉,王夫人或许还碍于舅母的身份而不敢轻举妄动;而对于晴雯,王夫人则毫无顾虑地对其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王夫人如此声势浩大地驱逐晴雯,正是向贾母隐晦地表明自己远黛近钗的坚定决心。在这场宝二奶奶的争夺战中,黛玉最终为何失利我们不得而知,而晴雯的冤却很明显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五、袭人的告密
多少年来,不断有人怀疑,晴雯的源自于袭人的告密。袭人到底有没有告密呢?翻看全书八十回,我们找不到袭人告密的只字片语。那么,晴雯的与袭人无关吗?我说不,不仅有关,而且是大有关系。可以说,袭人没有告密,但袭人向王夫人进谏的那一番话,却着实要了晴雯的小命。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袭人有没有陷害晴雯的动机。
袭人一心想做宝玉的侍妾,为此,她拉拢同伴,讨好主子,甚至不惜牺牲色相满足宝玉的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她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是得到了主子的肯定,后又被宝玉另眼相看,成为了怡红院中最得意的丫鬟。然而,她心里也非常清楚,能够成为最出色的丫鬟,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宝玉的侍妾。在她的面前,现摆着一块顽固的绊脚石,那就是晴雯。
晴雯,这个和她一样从老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丫鬟,不仅人长得比她标致,而且深得贾母的赏识。如果只是这些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晴雯那“心比天高”的性格正好与宝玉叛逆的个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袭人很清楚,虽然宝玉对她有着强烈的依赖,但宝玉所最钟爱的,却是晴雯。
因此,袭人如想稳坐她准姨娘的位置,就必须扫清晴雯这个最大的障碍。
然而,以袭人的身份而言,她是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去告密的,这和她温柔和顺的形象不相符合。于是,雪芹先生为她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那就是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惊动了整个荣国府,其中最受冲击的,当然是王夫人。宝玉是王夫人的独子(因为贾珠已),如果宝玉有个好歹,王夫人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于是,袭人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冒险向王夫人进谏了那一番话,要知道,在封建社会,那种话本不是一个丫鬟应当说的。
我们来看袭人的那段话。
首先,她说“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前半句直指王夫人内心,把王夫人的忧虑烦恼剖析的清清楚楚;后半句则是对王夫人完全不加掩饰的警告,更加剧了王夫人内心的恐惧。
接着,她又说“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这句话也有两层意思,前半句是对王夫人变相地邀宠,后半句带有强烈的暗示,“那些人”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经过层层铺垫,最后,她提出了一个极具建设性的建议,“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这句话马上就引起了王夫人的警觉,王夫人立刻就紧张起来,忙问道“难道宝玉和谁搞鬼不成”。袭人当然不可能真的说出宝玉和谁做了什么,事实上,宝玉除了和她有越轨行为外,也根本没和任何人搞过鬼。
说到这里,她觉得该煞住了,再说就不合她的身份了。因为她心里清楚,此刻的王夫人已经被她的那一番危言耸听的话吓坏了,必然会顺着她的思路作出令她满意的举动。
接下去就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就因为这一席话,王夫人开始有了警觉,密切注意起宝玉身边的人来,进而发现了宝玉身边那群所谓的“狐狸精”。
说到这,还有人反对说,害晴雯的不是袭人吗
六、晴雯因
风流灵巧的晴雯就这样了,我们在哀悼她的同时,也为她的感到庆幸。毕竟,她能在赫赫贾府树倒猢狲散之前,在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黯然逝去,也算是一种幸运。雪芹先生确实是钟爱晴雯的,所以,他不忍让他心爱的女子经受更大的不幸,所以,他宁可让她们过早的去,就比如黛玉,比如晴雯。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这几句判词实际已写尽了晴雯的一生。“心比天高”,如笑指繁星所说:十岁的时候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后来象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但却没有一点奴性。她的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她实在不是一位好丫头,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卑膝,也没有温柔和顺,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的人,在现在也没法不让人感动的,我们难道一定要对着这颗高贵的灵魂指责她:你只是个奴才?身为下贱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弱小如晴雯是怎样为这不公平的命而抗挣,她不愿服侍宝玉洗澡,她也看不惯别人的鬼鬼遂遂,她如此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果真使最明白女儿的宝玉另眼相看,由亲昵而升为心爱。看宝玉挨打支走袭人却让晴雯送手绢,我们已经明白晴雯与宝玉更贴心了。
“风流灵巧招人怨”是晴雯的又一大罪状,晴雯的灵巧确实给她惹了不了麻烦,对于她暴炭一样的性子,有如平儿般的人物知道体贴,能够理解,有如宝玉一样的主人知道敬重,多方维护。也有因挨打受骂吃了亏的,难免要背后下蛆。看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话便知。她告晴雯,无非是说她掐尖要强。但王夫人触动的心思却是“长得几分象林妹妹”的晴雯清狂太过,一口咬定她是妖精,再怀疑她并芳官四儿等人私情蜜意,勾引宝玉无所不为。真正引来王夫人雷霆之怒的并非是晴雯的懒,也非晴雯爱打骂小丫头,却是她长得过于好了,不象袭人“笨笨的”讨王夫人欢心。
若果然是因为晴雯的懒或是烈而将其赶出大观园,我们便没必要在这里费神劳心,牵肠挂肚,但却因“长得太好”,担了“狐狸精”的罪名儿,象晴雯那样清白而心高气傲的女孩儿,她又怎么能活下去?晴雯临叫的是娘,她有多少的冤屈要对自己的母亲讲?女孩子看得比生命更重的名声被可憎的封建卫道士如此糟蹋,而晴雯却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也许,她想到只有自己的亲娘或者能够安慰她,也许,她想对母亲哭诉自己的清白,或者她想问问,当初为什么不把自己生得丑一些?
王夫人一一检示过怡红院的丫头,凡不顺眼的都赶了出去,然后,她到贾母处讲的却是晴雯得了“女儿痨”,她不敢说晴雯有什么行为不端处,是因为知道贾母将晴雯放在怡红院的道理,贾母信得过晴雯的清白,贾母本有让晴雯成为宝玉小妾的意思,如此一来,贾母虽着实惋惜一回,也是没有法子了。而我在这里,又难免因为王夫人的阴暗心理而感到心寒不已,晴雯长得有几分象黛玉,贾府均知,她如此鲜明地表示对晴雯的厌恶,那难道不是婉转地表明了她对黛玉的态度,她对贾母给了宝玉的晴雯如此之狠,自然也希望贾母明白她不愿意黛玉成为儿媳吧。
晴雯
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的全部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着青春生命力的抒情诗。晴雯者,“情文”也。晴雯的形像,是曹雪芹心灵的宠儿,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精品。曹雪芹在塑造这一形像的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细密的思想活动,丰富的艺术想像与适当的夸张,使得这一人物性格格外明朗,使得她的生活面貌格外美化,格外诗化。在晴雯的锋芒毕露的言谈笑语中,在她的眉眼动静的开合中,时时流露出来美丽的激情和光彩夺目的绚烂。曹雪芹把这一洁白无暇的雕像,摆在大观园富丽堂皇的地毡上,使读者在那封建堡垒的家庭里,感到一点春风和暖的气息;在那千依百顺而又彼此排挤陷害的奴婢中,看到一个坦白、直率、天真、刚强和敢于嬉笑怒骂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虽身处下贱,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晴雯是这样一位人物,我们并不明了她的家世,连她姓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她是一个无父母孤苦伶仔的小姑娘,她没有在家庭里受到处世为人的“教养”,任情任性,刚躁,带来了一身的“野气”,后来她被赖大的母亲“孝敬”了贾母,就带着一身可爱的野气,进入了贵族社会华丽的客厅。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贵贱尊卑,不理解封建贵族家庭中入吃人的法则、更没有学会那一套奴隶道德,并且利用那一套道德往上爬,保持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这样一个叛逆人物,曹雪芹故意把她送到怡红院,于是使这一人物性格,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环境。
《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在贾府的丫头群中,晴雯是第一个美丽的。但曹雪芹写晴雯的美,不同于写袭人和平儿。在袭人、平儿的身上,堆满了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和浓妆艳抹的涂饰,晴雯要却没有这些庸俗的富贵气。“水蛇腰,削肩膀儿”,“钗甜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曹雪芹只用这样几笔水墨的勾勒,就把晴雯的天然美貌,送到读者的眼前。她像“一盆才透出嫩箭的兰花”,宝玉用这样的抒情诗的语言,来赞美晴雯的形像。这不仅写出了晴雯的美貌,也写出了她纯洁的精神。但在王夫人的眼里,觉得她“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不错,晴雯不仅面貌精神像林黛玉,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在追求解放与自由上,同林黛玉有基本上的一致性。王夫人对于晴雯那样深恶痛绝,连作为宝玉的一名丫头也不能容忍,那么,林黛玉不能成为她的媳妇,也就不难理解了。
晴雯性格的特质,是那种独来独往;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青春活力和那种反抗权威轻视等级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她的口舌间,时时吐露出刀剑般的讽刺,把她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在第三十一回里,晴雯空因跌坏了扇骨子和宝玉吵嘴的时候。袭人说了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就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还有一次,因为王熙凤叫小红去拿一个荷包,小红得了高级主子的差遣,便得意忘形起来。晴雯见了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们说了。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没有,就把她兴头的这个样儿!这一遭半遭儿的也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才算好的呢!”抄检太观园时,玉熙凤带领王善保家的一群人杀进恰红院,袭人麝月之流,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都是“自己先出来打开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只有晴雯采取反抗斗争的姿态;她起初是不开箱子,后来她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郎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在这些文字里,显露出晴雯的锋利无比的讽刺天才,这天才的讽刺,是封建时代表示反抗精神的有力武器。她的讽刺,不仅刺伤了袭人、秋纹、小红、王善保家的一群人的心,更重要的是她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者王夫人。同时也表规出晴雯的心地是何等纯洁善良,在她的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腔、丑恶和冤屈。她鄙视乘机向上爬的小红,她嘲笑一天到晚梦想当小老婆的袭人,她轻视那得了小惠而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她痛恨那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的王善保老婆。“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她这种自由平等的思想和勇猛的不避危险的斗争精神,放在贾府那一群女性中,真有鹤立鸡群之感!也就因此,她遭到封建恶势力的围剿,流言谗语,从四面向她飞来。绣春囊事件一爆发,王善保家的便抓紧这个好机会,在王夫人面前诬告:“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道,头一个是宝玉屋里晴雯。那丫头仗着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叛逆者深恶痛绝,再加上小人们的诽谤,于是这个纯洁勇敢的晴雯,就很快地在狂风暴雨中被毁灭了。
晴雯的这种精神特质,在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贾宝玉的心灵里,得到了高度的共感与共鸣。她是贾宝玉思想上的朋友。他们的阶级、地位、教养虽不同,但宝玉对晴雯的态度,跟对其他的丫头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友谊,在“撕扇”、“补裘”两回抒情诗笔墨的描绘里达到了高潮。
袭人、麝月、碧痕、秋纹一流人物,是宝玉生活上的心腹,善于铺床叠被送水捧茶,她们也只在这方面细心体贴,争取妾婢的稳固地位。这些职务晴雯却不放在眼里,她要争取做宝玉精神上的朋友。那次宝玉被贾政痛打一顿之后,全家骚动,各人的情绪和态度各不相同。黛玉送来的同情是万语干言说不出的,只是“满面泪光和两只肿得桃儿一般的眼睛”。黛玉走了,宝玉为表示他的爱情,相送两块旧帕给黛玉,在他俩的恋爱过程中,这是一件非常机密的任务。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晴雯。后来晴雯了;宝玉悲痛地对黛玉说:“素日你又待她最厚”,在这一句话里,透露出来黛玉和晴雯的深厚的感情,也说明在那封建堡垒里,这一对爱人和那一位朋友,在叛逆精神的契合上,是紧紧结合在—起的。
晴雯的亡,在贾宝玉精神生活上所带来的打击与惨痛,是无法形容的。晴雯的亡,暗示了林黛玉不可避免的亡命运,也说明贾林爱情悲剧反封建的强烈倾向。贾宝玉将他无比的愤恨和哀伤,用优美的文笔,一齐写进《芙蓉女儿诔》里。《芙蓉女儿诔》是讨伐封建势力的檄文。“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罘罬;铃施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贞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他痛骂那些狐群狗党的小人,他痛恨封建统治者的狠毒残忍。他把晴雯看作“高标见嫉”的贾谊;看作“贞烈遭危”的鲸,这种评价是非常之高的。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在那封建贵族家庭里,真如海燕一般的飞舞,真如昙花一现的亡,不仅引起读者的无限同情,更引起读者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愤恨。她的高尚品质,她的反抗精神,她的天然美貌,她的恶劣环境,正如宝玉所说,是一盆才透出嫩剑的兰花,送在猪圈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