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听偏信的意思是什么

2.这是唐太宗的论文吗?:兼听是指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偏听偏信;纳谏是指君主接受正确的意见和批

3.民间偏方不妨一试, 但千万别偏听偏信, 耽误治疗甚至丢了性命

偏听偏信的意思是什么

不偏听偏信-不偏听偏信的成语

偏听偏信的意思是:片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出自《潜夫论·明暗》。

近义词人云亦云、偏信则暗;他总是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偏听偏信。县工商局某些领导干部不深入调查,偏听偏信,对庞振江采取了一系列的错误做法:一是无理吊销执照、拿走股金账。

你这偏听偏信的聋子的耳朵。部分失败的悲剧纠究其原因:求富心切的农民,忽略了药材种植的基本知识,才盲目地偏听偏信广告中的"高价收回"。

我们提倡闻人言而不可不察,反对偏听偏信,人云亦云。他一向偏听偏信,贵耳贱目,以致许多人都不愿意与他合作。

不过,戒律堂也没有那么糊涂,这件事情不可能偏听偏信,只听杨勇的一面之词。老爷子,你不能偏听偏信啊,你总不能信外人,不信你的孙子吧?

也只有这样,本王才能做到不偏听偏信,不是吗?你贵为皇后,想必也经历过很多事情,难道你在处理疑难事件的时候,是只凭着某人的一面之词就作出决断的吗?

成语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宰相,他问魏征怎样才能成为贤明皇帝。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就贤明,能保住天下;他又说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不去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就亡国。唐太宗认为言之有理。

这是唐太宗的论文吗?:兼听是指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偏听偏信;纳谏是指君主接受正确的意见和批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他又是一位文学家,诗、赋及其文学主张都有极高成就,产生重要影响。他早年开设文学馆,交结“秦府十八学士”,一直是文学史中的美谈;成为皇帝之后,“听览之暇,留情文史,叙事言怀,时有构属,天才宏丽,兴托玄远” (《旧唐书·邓世隆传》) 。他自己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 (《旧唐书·音乐志》) 太宗在戎马生涯和日理朝政之际,诗文著述颇丰,现存《全唐诗》收入103首,断句3联,还有与大臣联句《两仪殿赋柏梁体》;《全唐文》录有5篇赋:《威凤赋》、《临层台赋》、《感旧赋》、《小山赋》、《小池赋》;著有《文集》40卷,《帝范》4卷,《凌烟阁功臣赞》1卷。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云:“帝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盛焉,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新唐书·虞世南传》、《全唐诗话》、《历代诗话》都对这一故事有所记载,成为说明太宗喜爱宫体诗、提倡宫体诗,进而批评太宗的一个重要证据。在《闻一多全集·官体诗的自赎》中,闻一多先生说:“文艺的唐太宗,出人意料之外,比炀帝还要热忱(宫体诗)。”刘大杰先生在其《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就是唐太宗和他的臣僚,同样也沉溺在这种宫体的诗风里。”游国恩先生等在其《中国文学史》中也说:“唐太宗本人对齐梁文风也很爱好,他自己就带头写*靡浮艳的宫体诗。”即使是新近出版的论著,仍然认为他 (指太宗,笔者注) 偏嗜华靡的审美趣味。其诗亦多有缛丽之作,并曾作宫体诗要臣下赓和,因虞世南谏阻而止 (乔惟德、尚永亮《唐代诗学》) 。尽管唐代卢照邻、明代胡震亨以及《全唐诗》 (卷一) 等有过不同看法,甚至在近年袁行霈先生、罗宗强先生的著述中有过客观评价,但长期以来对太宗文学成就的评价执否定的倾向没有重大的改变。其实,笔者认为,除去太宗诗文中确有部分江左遗风(应当指出,这也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之外,《唐诗纪事》中所云之事对历代评论家的认识起到了不客观的影响。即使依据《唐诗纪事》而论,许多引述者也难免断章取义,因为太宗在这里接下来还有话,他说:“朕试卿尔。”太宗的话如果属实,说明他并非真的想写宫体诗,不过是个戏言;太宗的话如果言不由衷,也不足以印证他就热衷于宫体诗甚至到了“偏嗜”的程度。遗憾的是,对太宗在这方面的贬斥竟然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对太宗的评价怎样才更恰当些呢?这应当联系太宗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及影响一并考察。考察唐太宗的文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他主张文学必须有益于政教,同时又重视文学的艺术特点,反对*靡文风,注重文学的艺术特殊性,强调文质并重的文学观。虽然太宗没有全面系统的文学思想论著,但从与他有关的一些诗文中还是可以很鲜明地看到这一点的。他的文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帝京篇·序》中。序曰:予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征税殚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人神,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放。……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序中真诚地表现出他考虑文学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结论是:“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主张“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放”,目的是反对纵欲。为什么要反对纵欲呢?他联想到“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再联系梁、陈及隋的灭亡教训,以史为鉴,必须“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防止国家的败亡。总结历史经验,考虑政治得失,务求有益教化。所谓“咸英之曲”,指三代古朴的政教和文化;而“烂熳之音“,则指秦汉以来滋生的侈丽*放的文风。为了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他主张复古,其标准就是“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放”,就是追求雅正。《贞观政要·文史第二十八》中记载,他对房玄龄说:“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皆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他之所以在这里否定扬雄的《甘泉》等赋,完全由于它们无益于政教,无益于劝诫,根本不是从文学角度来考虑问题,作为政治家他始终把国家兴亡放在第一位。但这里又流露出他主张“词理切直”的要求,也很有意义。

民间偏方不妨一试, 但千万别偏听偏信, 耽误治疗甚至丢了性命

国民间流传着很多偏方。这类偏方,在中医典籍中找不到,却又多是中药偏方。中医偏方

多,我看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民众生了病,在西医进入中国以前,都是看中医吃中药的。人们常吃中药,对中药材就熟悉,后来发展了食疗,恰好中国的食材也多,中药材和食材相结合,互相配伍,就形成了一种又一种偏方。譬如,中国人都知道枇杷、梨、冰糖等食材能润肺止咳,中药材百部也能润肺止咳,这四样食材和中药材,就能搭配出好几种偏方。二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民生有关的医疗卫生行业、各传媒单位都很重视宣传,专业报刊也好,综合报刊也好,纸质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好,几乎都有“保健养生”这一块,这样,偏方也就越来越多。

养生偏方多,既有利于民生,也可能已经泛滥成灾。过去偏方只是口口相传,今天上网浏览“偏方大全”,一抓一大把,既不能不信,也不敢全信。那些奇形怪状的药材、张牙舞爪的食材,你敢把它们当成药物塞进嘴巴吗?

我以为,对待偏方,一定要讲究科学性。科学分析,理性对待。对于那种声称“包治百病”“一吃就灵”,不那么靠谱的偏方,要头脑冷静,多请教医生。不管偏方讲得怎样灵,也不能轻信,因为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同,对他人灵验的不一定对自己也有效。至于那种药材名目怪异的偏方,更需谨慎,吃错了药,后果就非常之严重。(图文中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