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趾高气扬的典故
1.趾高气扬是什么意思
2.历史上有关词语的典故
3.关于出自史记的成语及其典故
4.足高气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趾高气扬是什么意思
趾高气扬的意思: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基础释义: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详细释义: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示例:但是那种趾高气昂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趾高气扬例句:
1、?目无下尘,趾高气扬,那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列嘉辉。
2、赵太太看到她缩头缩脑、战战兢兢的样子,感到很解恨,她趾高气扬地打道回府。
3、杂志采访时,抱怨同性恋趾高气扬,架子十足,摇尾巴”;抱怨那些不喜欢她的“肥胖”。
4、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
5、左侧是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人在砍头大赛之后狞笑,其中一个还正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整座尸山背后是硝烟滚滚的中华大地和奔流滚滚的长江。
6、那年的玛法大陆,我们从不觉得僵尸洞阴深恐怖,有的只是刷怪,抢地盘!那年的玛法大陆,蜈蚣洞的狗道是那么趾高气扬。
7、心情大好的刘志标走进房间,见到江紫嫣后趾高气扬地说:“我告诉你,那个贝,贝小默,他就是一个暴发户,我随时能灭了他。”
8、听到瘦翻译介绍自己,坂田次朗趾高气扬地挺着啤酒肚,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季凡在旁心想不用你太得意,一会儿有你受的。
9、越往北的大道也越来越宽了,道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一个个趾高气扬,鞭丝帽影的。
10、那是一个身着华服的青年,头发梳得非常整齐,油光可鉴,煞是漂亮,一看便是富家少爷,但此刻却是骂骂咧咧的,口吐唾沫,趾高气扬。
历史上有关词语的典故
1、推敲
出自典故:贾岛当初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自言自语人家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朋友。
2、问鼎
出自典故: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3、闭门羹
出自典故:古代宣城史风长盗标致风流,能歌善舞,十分闻名,那些浪荡公子和好色之徒纷纷登门拜访,把妓院经常围得水泄不通。史风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还做羹款待,下等客人来她不愿同他们见面,关起门来让他吃羹。
4、挂冠
出自典故:南朝 梁 陶弘景 ,于 齐高帝 作相时,曾被引为诸王侍读。他家贫,求作县令不得,乃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5、折腰
出自典故:“折腰”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时代,年轻时生活清贫,可为人乐观,又善于诗文。曾出任江州祭酒,由于他性情直爽,不满意官场丑恶,最后辞职归家。40岁时,他被荐举为彭泽县令,到任后秉公办事,从不肯屈从于权势。有一次,郡府派了一个督邮前来彭泽检查公务。陶渊明既不亲自迎接,也不张罗宴席。下级官吏告诉他说:“督邮是上司,你应该恭恭敬敬地迎接才对。”陶渊明听后,感慨地说:“我不能为五米的薪俸,而向这种乡里小儿折腰。”于是弃官回乡。从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这个典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登龙门
出自典故::《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李贤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
7、想当然
出自典故: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18岁的曹丕见23岁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强占为夫人。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编造出当年周武王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周公的典故。曹操不解,孔融说他根据现在推想过去的。
关于出自史记的成语及其典故
1) 秋毫无犯:《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2) 一言九鼎:《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3) 恨相知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4) 文君新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
5) 鹰击毛挚:《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7) 美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9) 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 亡国之音:《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2) 利析秋毫:《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13) 睚眦必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14) 如胶似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15) 高屋建瓴:《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16) 乐极生悲:《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17) 不赞一词:《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18) 无出其右:《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19) 如胶如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20) 循环往复: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太史公曰:‘……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不止。’”
21) 文君新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
22) 面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23) 无可奈何:《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24) 千金之子:《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25) 前倨后恭:《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26) 网开一面:《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27) 相提并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28)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无一还心。”
29) 身先士卒:《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30)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 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 声名狼藉:《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3) 相得益彰:《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4) 正襟危坐:《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5) 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 酒池肉林:《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7) 坐上琴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8) 乐而忘返:《史记·秦本纪》第五卷:“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9) 兔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
10) 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11) 网开三面:《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12) 怒发冲冠:《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3)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
14) 瓦解土崩:《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15) 脱颖而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16) 后来居上:《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17) 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18) 博闻强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19) 低回不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足高气扬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2343 成语 足高气扬 注音 ㄗㄨˊ ㄍㄠ ㄑㄧˋ ㄧㄤˊ 汉语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释义 义参「趾高气扬」。
见「趾高气扬」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趾高气扬」之典源,提供参考。
#《战国策.齐策三》1>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
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
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
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
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公孙曰:「诺。」
入见孟尝君2>曰:「君岂受楚3>象床哉?」孟尝君曰:「然。」
公孙戍4>曰:「臣愿君勿受。」
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5>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6>之义。
小国英桀7>之士,皆以国事累8>君,诚说9>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
孟尝君曰:「诺。」
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10>,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
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重11>之宝剑一。」
孟尝君曰:「何谓也?」公孙戍曰:「门下12>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
输象床,郢13>之登徒14>不欲行,许戍以先人之宝剑。」
孟尝君曰:「善。
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
曰:「急受之。」
因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15>入谏。」
〔注解〕(1)典故或见于《左传.桓公十三年》。
(2)孟尝君:田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之公族。
相齐,封于薛,号孟尝君。
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3)楚:古国名。
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都郢,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等地,后为秦所灭。
(4)公孙戍:生卒年不详。
孟尝君门人。
(5)齐:古国名。
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山东省一带地方,后为秦国所灭。
(6)存亡继绝:使濒临灭亡者,继续存在。
见「存亡继绝」。
(7)英桀:才智优异出众。
桀,通「杰」。
(8)累:嘱托。
(9)说:通「悦」,音ㄩㄝˋ。
喜爱。
(10)中闺:宫中小门。
闺,上圆下方的小门。
(11)重:音ㄔㄨㄥˊ,外加。
(12)门下:门下食客。
上文所云「门人」亦同此。
(13)郢:春秋时楚国的都城,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县。
(14)登徒:复姓。
(15)疾:通「急」,迅速。
〔参考资料〕《左传.桓公十三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
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
举趾高,心不固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趾高气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战国时,齐国大臣孟尝君到楚国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为见面礼,命登徒送去。
登徒觉得象牙床太贵重,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可赔不起,便央求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想办法阻止此事,事成后愿以祖传的宝剑做为答谢。
公孙戍答应帮忙,便去见孟尝君,劝他不要接受楚国的这个礼物,孟尝君问他为什么,他说:「您所到的小国,均敬仰您、信赖您,是听闻您在齐国能解救民生贫困,使即将灭绝者得以存续。
那些国家的杰出人士,都将国事嘱托于您,是因为仰慕您的义气与廉节。
今天若接受楚国这个贵重的礼物,那么其他您尚未造访的国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劝您不要接受这份厚礼。」
孟尝君听了觉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议。
公孙戍于是快步离去,但是还没出门就被叫回来。
孟尝君问他:「你要我别收这份礼的建议是很好,但是你为什么走路时把脚抬得那么高?样子显得那么神气?」公孙戍说:「因为我有三件喜事,还外加一支宝剑。」
孟尝君问他说的是什么,他说:「您有门下食客好几百人,都没人敢进谏,只有我敢,这是一喜;再者,我的谏言又获得采纳,这是二喜;进谏后可使您免于过错,这是三喜。
此外,登徒不愿护送象床,他允诺:我如果帮了他的忙,便送我宝剑一把作为答谢。」
孟尝君问他是否收到宝剑,他说还没有。
孟尝君不但要他赶快去把宝剑收下,还在门板上写下:「能使我扬名、阻止我犯错,纵然私下收受宝物的人,都请快来进谏。」
除了《战国策》之外,时间较早的《左传》已有「举趾高」的说法。
《左传.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
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
举趾高,心不固矣。
』」说的是:斗伯比觉得莫敖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显得很骄傲,必定会失败。
不过,在《战国策》中,除了「举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扬」,语义较完整。
后来「趾高气扬」这个成语应该就是从《战国策》演变而出,用于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书证 0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谐谑.术艺》:「若初进者足高志扬,凌轹前辈,其胸必挺而高,袍须前长后短。」
02.《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乐)羊受觞饮之,足高气扬,大有矜功之色。」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趾高气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