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到心碎的五言绝句 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

2.读《三字经》有感

3.朱庆育:书读不懂怎么办?

4.张五常的轶事典故

美到心碎的五言绝句 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

常读常新百读不厌50字-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意思

中国的古诗句中有很多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下面我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比较好的古诗句,供欣赏!

意境超美的五言古诗句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五绝,也是整个唐诗中最负盛名的五绝之一。这首《静夜思》,看似平凡,其实艺术水准极其精湛,且蕴意深刻;令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2.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这首《春晓》,为我们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情景:鸟啼,夜雨和夜风,以及落花。此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使人回味无穷。

3.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圣杜甫一生写了不少绝句,有七绝,也有五绝。这首五绝,是描写春天的景色。借描绘春风花草、燕子、鸳鸯之状,寄托了自己对于和谐大自然的赞美、爱慕之情。

4.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的五绝,当属这首《行宫》艺术成就最高。此诗正面描述了古行宫的寥落,在此环境下,“宫花”孤独凋落。又描写了年老的宫女闲说玄宗的细节,表达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事实。

5.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五绝非常著名,除了上面的《春晓》,这首《宿建德江》也是千古名篇。该诗意境辽阔、清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很冷门但绝对优美的古诗句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陶渊明《荣荣窗下兰》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美到让人心碎的古诗

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溶溶月”,“淡淡风”,这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诗人触景生情,情思悠悠,将情语化作景语,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流进心里,美到无言。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含蓄真挚,字字关情,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苹的挚爱之情。

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读《三字经》有感3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1

 我这几天正在背《三字经》,为了方便我背诵,妈妈每一段都给我讲解意思,让我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果然快许多。我不但背了《三字经》,还懂得了许多道理。

 《三字经》一开始写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段话告诉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初,天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来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如果从小不进行教育,其天生的善性就会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改变。《三字经》每一句里短短的三个字却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一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一段话告诉我们,要珍惜年少的黄金时期好好学习。读到这,我很惭愧,因为有时候我没有好好写作业,经常边写边玩,还容易被别人的一举一动给吸引去,这些毛病让作业的正确率很低,浪费了很多时间。读了《三字经》,我明白了:如果不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将来就会碌碌无为。

 《三字经》不仅讲了做人的道理,还讲了许多历史故事,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2

 “让阅读成为习惯”这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一种思想。今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让好书链接世界,让书香滋润心田”的读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读了很多书,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三字经》了,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很多道理,有感恩的、有勤学的、有做人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一段“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意思是说:汉朝的路舒温家里很穷,把借来的《尚书》写在用蒲草做的席子上学习,公孙弘则把竹子削成片抄下《春秋》。他们虽然都很穷,买不起书,但仍很努力学习,最终获得成就。晋朝的孙敬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悬在屋梁上,

 只要一打瞌睡就回被绳子拉住。苏秦读书读累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他们虽然没有老师督促,却很自觉地学习。晋朝的车胤把萤火虫装进纱袋里,以此照明看书;孙康则就着屋外雪地上的月光的反射光来读书。他们家虽贫穷,但从来没有停止过读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为了读书,他们一点都不怕累。这段话所说的前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想尽办法都要读书,经过他们千辛万苦的学习,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使我十分感动。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读书的这种精神,这种勇气。这种精神、这种勇气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重大的震撼。他们当时的条件和现在的条件来相比真是天渊之别,我们现在有设施设备齐全的学校,有兢业、优秀的老师来教,书本学习用品一应俱全,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问家长等,条件不知道优越多少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和他们相比,这种拼劲、这种勇气是远远比不上的。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要好好的珍惜眼前的大好机会、大好时光,抓紧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用自己的进步回报社会,回报家长。切勿“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3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书中一共有六个篇章,分别是:教育篇、行孝篇、常识篇、典籍篇、历史篇、和圣贤篇。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

 行孝篇中的黄香九岁就知道给父亲暖和被窝。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要向黄香学习,多孝敬爸爸妈妈,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圣贤篇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讲的古代的孩子捉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反射的光读书、读书防止打瞌睡把头发吊在梁上、用锥子扎大腿……等等一些让我感动的故事。

 《三字经》里还有许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好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我要跟更多的好朋友分享这本书。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4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读本,大家对它也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边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的学童正咿咿呀呀的诵读声,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读到“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块刚掘出的碧玉,经过工匠长年累月地精雕细琢,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人也是这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可我有时候也不能坚持到底,有些计划实行两个星期就以失败告终。有一次,我计划每次写完作业就要检查,提高正确率。开始时我还认认真真从头到结尾看一遍,检查出些小问题。三四天后,

 就没有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两下,就做别的事去了。凑巧“屋漏又逢连夜雨”,有几天作业特别多,我一写完连看也不想看了,热情从沸点降到冰点,后来几天又偷懒,隔两天检查一次,最后还是没能持之以恒。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明天呢?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地超越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精彩词句值得我们深思。每天读一读,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断地鞭策自己,让我们离成功更时一步!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5

 《三字经》从南宋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了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三字经》的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读《三字经》。《三字经》就像是一个蕴藏着许多道理和知识的大宝库,取之不竭。

 有一段《三字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是这几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说的是东汉时江夏人黄香,在他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年纪虽然小,但他却深深懂得了要孝敬长辈的道理。在炎热的夏天里,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帷帐,直到父亲入睡。在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兄长吃,把最小的留给自己。

 黄香用身子帮父亲暖被窝,是为了让父亲睡的时候不再那么寒冷。他那么孝敬父亲,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榜样,黄香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从孔融能把最大的梨让给兄长这件小事里,就可以看出孔融是个敬老的人。

 黄香给父亲温席、孔融给兄长让梨,就足以给人们做为一个好榜样了,虽然我们不一定给爸爸妈妈扇风,起码也要像孔融一样,把好的东西让给晚辈或兄长,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或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爸爸妈妈。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区区这一小段《三字经》就能给人们那么多的启发,快去读读《三字经》这本书吧!.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6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向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必读书,影响极其深远。《三字经》篇幅虽然短小,资料却十分丰富,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资料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异常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我十分喜欢“孟母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市镇上,孟子便整天学着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最终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字经》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好好学习,友爱兄弟姐妹,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应当要好好地学以致用,并且还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7

 我读了三字经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三字经有那么长。我们原来只是学了一小部分,我还以为三字经就是我们学的那一点呢。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因为,他让我知道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最近,在我们班能听到孩子朗读《三字经》的声音。

 开始,我以为孩子们只是喜欢《三字经》的朗朗上口,没想到孩子们也喜欢听里面的小故事,也听懂蕴含的道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让孩子学会尊敬父母,关心他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孩子们懂得人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

 《三字经》的学习刚起步,在今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会懂得很多很多的。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9

 真正去开始读以至去背诵《三字经》是幼儿园老师教了女儿之后,女儿会背一小部分,问我,我不会,当妈妈的我也不甘示弱,于是从网上下载了完整的一套三字经。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通过努力,《三字经》现在已背诵了三分之一。有时我做饭、洗衣的空档也在背,发自内心快乐的学习,真的被里面的每一个精骇的字当中所蕴藏的天文地理,历史的概括、做人的哲理所倾倒。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真诚向大家来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值得你一读。

 耳边又传来女儿背诵《三字经》的声音,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10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原本都是善良的、好的。如果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好的话大家都会接近你和你玩儿;如果行为习惯是坏的话,那么大家就不会接近你和你玩儿。

 这就是我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感悟。

 读《三字经》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个动画片的名字名字叫三字经里的故事,故事讲得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周楚,他原来没有妈妈,而且他还一直欺负别的小朋友。十年以后,别人称她三恶之一,于是周楚把其他两恶都除掉了,皇上把他升为将军,于是周楚好好的为人们干事。

 人之初,性本善,告诉我们人本来都是善良的。

;

朱庆育:书读不懂怎么办?

经常有同学问我,书读不懂怎么办?

我的体会是,只要认定是经典著作,读不懂就硬读。读不懂,通常说明不具备理解文本所需知识,但这些知识也只能靠阅读获得。

燕大元照丨读书栏目

虽然是法学专业,可大学时候,我读的非法学类书比法学类多,部分原因是,可读的法学书实在不多。除了文史类,高年级快毕业的时候,我开始找一些政治、哲学类的经典著作来看。

记得读过的第一本政治哲学经典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硬着头皮啃完,只有一个感觉:大家不愧是大家,写的东西我基本没看懂。也曾经试图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刚开始就放弃了,实在是没办法读下去。

等到研究生阶段再拿起《社会契约论》,才感觉这本书其实如此浅白。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在硕士期间读完了。

经常有同学问我,书读不懂怎么办?

我的体会是,只要认定是经典著作,读不懂就硬读。读不懂,通常说明不具备理解文本所需知识,但这些知识也只能靠阅读获得。

如果读不懂就轻易放弃,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读懂的机会。反之,一本一本的啃过去,知识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所积累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称之为“解释学循环”。

读书过程中,往往只见循环而不见上升,所以很容易自我怀疑:读了这么多,怎么好像没什么长进?

知识的积累比较缓慢,很难明显觉察出来,所以要有耐心;而且,知识增长,有时候不是让人产生充溢感,沾沾自喜于无所不知,反倒可能让人感觉虚空,惶恐于一无所知。

检验有没有长进,有一个简单方法:一两年后,回过头去读之前读过的书,如果感觉和当初一样难,那大概说明确实没什么长进;如果感觉容易了,说明知识有增长。

经常还有同学问我:读书记不住怎么办?

没有人可以记住全部读过的书。如果总是纠结于能不能记住,也许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以记忆为读书目标,这可能是多年应试形成的下意识;二是读书太少。

记忆力有好有坏,好的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但无论好坏,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读书越少,会越珍惜所读的书,也就越想记住。有点悖论的是,读书越少,知识越少,记忆维持的时间会越短。

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办法,先忘掉记忆的事情,找类似主题的文献,一本接一本去读。读到足够多后,能不能记住某一文献的内容就不再重要,因为你已经掌握这个主题或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花了很多年,粗线条系统阅读过功利主义、实证主义、自由主义、诠释学及新制度经济学这几个主题的经典文献。我的治学路数,正是在梳理这些主题的过程中慢慢成型。

这个办法告诉我们:比记住文献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同时,勤做读书笔记。

如果觉得这本书太经典,一定要记住,那就试试第二个办法。这个办法其实还是多读,只不过是就某一本书一遍又一遍地读。

听过我的课或者授课录音的同学应该知道,我特别喜欢约翰·密尔,课堂上经常提及这个人。我有一个偶像排行榜,他长期高居榜首。约翰·密尔的书尤其是《论自由》和《自传》这两本,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到现在也还要反复阅读。

反复阅读可以维续记忆,更重要的是,经典之作,必定是常读常新的,不同时期阅读,会有不同收获,顺便也可以检验自己有没有长进。

经典常读常新,对此我深有体会,包括金庸,从初中读到现在,百读不厌。所以,对于学术经典,不要指望读一遍就完全理解,最好隔一段时间阅读一遍。

黄侃黄季刚先生小学天下第一,名列章门“五大天王”之首,天资之高,世所罕有。但他的自我认知是:

“汝见有辛勤治学如我者否?人言我天资高,徒恃天资无益也。”

怎么“辛勤治学”?还是用黄先生自己的话说:“余观书之捷,不让老师刘君。平生手加点识书,如《文选》盖已十过,《汉书》亦三过,注疏圈识,丹黄灿然。《新唐书》先读,后以朱点,复以墨点,亦是三过。《说文》《尔雅》《广韵》三书,殆不能记遍数。”

天才尚且如此,何况常人?

可问题是,那么多书,既要反复阅读,又要不断拓宽阅读面,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第一,尽量选择高质量的书。读书时间非常有限,要读的书无限多。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读书中,就尽量不要让垃圾书占用过多时间。如果垃圾书提供的知识或观念是错误的,那就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这么简单。第二,选择一些特别能打动自己、特别能影响自己思想路向的书,反复阅读。

一言以蔽之,读最好的书,在最好的书里,选择最具共鸣的书反复阅读。

越是初学者,越有必要阅读高质量的书,因为踏入新领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印象最深,而初学者又不具备鉴别能力,往往受误导而不自知。等到泥足深陷,那就回天无力了。

可是,不具备鉴别能力,也就意味着没有能力判断书的好坏。这又怎么办呢?

办法有三个。

第一,看作者名望。在成熟的学科领域,最具名望的,往往也是最杰出的学者,他的作品也最值得信赖。不过,这只是成熟学科领域的特点。中国法学,这个标准还不太靠谱。

所以需要结合第二个办法,借助老师尤其是授课老师的推荐。老师对于授课专业的文献通常比较熟悉,所作推荐一般也都经过筛选,比初学者全凭名气的莽撞靠谱一些,但也取决于老师的鉴别力与用心程度。

我自己主要用第三个办法,即是利用靠谱的书评类文献。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读书》,包括对我治学理念形成重大影响的哈耶克、以赛亚·伯林这些人,都是先在《读书》上接触到,然后按图索骥找他们的著作来读。

不过,书评类文献对选择法学著作意义不大,因为此类文献很少涉及法学、尤其是纯法学著作。

对法学初学者来说,第二个办法比较常规,所以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非常重要。当然,多数法科学生没有机会选择老师,进入大学后,会碰见什么样的老师,多少有点宿命的意味。法大还好,每门课都有很多老师可以选择。

我之所以主要用第三个办法,是因为读书经历里,自学成分比较大。不仅仅大学阶段,硕士阶段也是如此。

硕士入学,分配给我的导师人非常好,也原本打算根据我的特点做有针对性的指导,但见过两次面后,很不幸,她乳腺癌复发,不能再带学生。我请求导师组重新分配导师。导师组答复说:我们是导师组负责制,你有学习上的问题想找哪位老师都可以,为什么非得要个名义上的导师呢?所以硕士三年,我没有名义上的导师。

我可能是法大历史上唯一没有导师的硕士生。硕士毕业论文要填写指导老师,我很费了一番踌躇,最后决定填将来的博士生导师。答辩时,一位老师还专门提出疑问:杨老师不是你的指导老师,为什么填他?我只好说:因为我不知道该填谁。

平常还好,反正我本来就习惯于自学,没人管,自由自在看书,倒也惬意。一年中有一天会觉得比较落寞,就是教师节那天。等到这天,大家都有人认领,只有我像孤魂野鬼,没人要。但一年也就这么一天,问题也不是太大。

读博后,杨老师也不管我,继续放任我随心所欲读书。每次跟杨老师见面,他只是问:最近又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心得?从来不会说:你应该读什么什么书。

这个经历对我培养学生有点影响。我经常跟学生说,不要太依赖老师,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我知道学生都比较怕我,其中一个原因是,问问题的时候,我态度通常都不太好。

必须承认,我的确不是循循善诱春风拂面式的老师。

每年民总第一课,我都会引用约翰·密尔的两句话,以表达自己认同的教学思路。

一句话是:

“如果不要求学生做不会做的事情,他就永远不会去做能做的事情。”

另外一句是:

“凡是能运用自己思考得出的东西父亲从不教我,只有尽我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给与指点。”

两千年前,孔子说过类似狠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从这几句话里,可以理解我为什么总喜欢“折磨”学生。

课堂上,我会强调:欢迎问问题,可是最好对问题先有自己的思考,自己查阅过资料。所以学生问我问题,我经常会反问一句:你觉得呢?多数情况下,学生会觉得尴尬,心里可能在想:我要知道还问你?其实我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思考是什么?

我的基本态度是:大量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获得解答,如果还无法解惑,欢迎带着困惑跟我讨论;如果对于一个疑问,自己没有思考过,没有动手去查阅资料,说明只是想要一个轻松确定的答案,但如果只得到一个答案,知识不会增长。

更重要的是,吝啬自己的思考,说明不用心。

张中行先生一生随顺,少有执念,但他“一直坚信”:“文学事业,有成就,要生以之,至少也要多半个心贯注,半心半意必不成。”“文学”二字,换成“法学”,同样成立。

法科学生还会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处理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尤其近年来,法律教义学的呼声迅速高涨,相应的,质疑法律教义学的声音也不绝于缕。

什么是法律教义学?简单说,就是依据实证法规范解决法律纠纷。这显然是法律人的基本技能,是法律人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但如果因此认为,其他学科知识对于法律适用没有或者不宜产生影响,又未免走得太远。

没有任何学科知识是自足的,法学也不例外。所谓学科,不过是基于研究所需的人为划分而已,完全没必要固守藩篱自缚手脚。

当然,如果以为社会科学或者哲学的研究可以替代法律教义学,则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同样不足取,甚至更不足取,因为这意味着,法学不必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

以前法大课堂上,我用过《笑傲江湖》里华山派剑宗气宗之争说明这个问题。二宗相争,表面上争的是剑气主从,但其实谁都清楚,真正的高手,必然是二者兼通的。所以,这种争论,不过是假动作而已,隐藏其后的,是领地、权力和利益。

剑气之争意义不大,有意义的是,如果想要二者兼通,如何修习?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还是“解释学循环”。

常规方式是,以法学也即法律教义学为出发点,先尽量掌握法学本门功夫,当感觉法律教义学带来的挑战已经无法让你满足时,或者感觉法学修习进入瓶颈时,或者感觉视野正在变得狭窄时,就可能意味着,需要暂时离开一下,转而阅读诸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乃至于文学艺术等相邻学科文献。进入其他学科后,当感觉思维越来越飘时,或者感觉思维方式越来越不那么法律人时,提醒自己转回法学。这就完成一圈小循环。如此周而复始,法学与相邻学科的素养交替增长。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之前所接触的各学科知识开始融汇,这是完成一圈大循环的标志。

循环是螺旋式的,没有终点没有闭合点,但不会让人因此感到绝望,相反,每完成一圈,无论圈大圈小,都会发现,每往前跨进一步,总能看到新的知识风景。

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步会看到什么样的知识风景,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也正是知识魅力之所在。

当然,起点也可以是比如哲学这样的抽象知识,然后具体化至法律教义学。理论上,没有天然正确的起点。练剑练气,乃至于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没有固定的顺序,孰先孰后,修习者根据自身特点确定。

我之所以会说以法学为起点是常规方式,是因为这是对“法科学生”描述的景象。

被贴上“法科”标签,有时候会让志存高远者感到委屈——说好的君子不器呢?

没错,学科是人为划分的结果,不必自陷牢笼。但知识毕竟越来越丰富多样,因而越越趋于专门化与精密化。最聪明最勤奋的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知识。即便头戴“百科全书”桂冠的学者,在知识汪洋里,也不过是几片浪花而已。

这告诉我们,知识必然存在分工。知识分工带来的后果是,每个人的知识都是片面的,追求全面无标签的知识,往往一无所获。

如果不想丢掉“法律人”这个标签,在知识增长的螺旋循环中,就最好守住法学这根中轴,让其他学科知识为法学服务。

合同法评注选

朱庆育/主编 辛正郁/副主编

法典评注集法律教义学之大成,系法典国家法律体系、法律学术与法律实务日臻成熟的标志。本书以法律适用为中心,将学说、判例、规范变迁与比较法熔于一炉,是汉语法学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评注。

本书萃集国内民法学领域杰出中青年学者,选取“合同法”部分条文,借鉴德意等国大型法典评注并加以创新,既全景反映相应条文的立法、学说与判例现状,更在此基础上作出审慎反思,为民法典的体系化评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五常的轶事典故

2008年4月16日,发现张在腾讯上的文章《粮食如何算安全?》

粮食如何算安全?

在两会的研讨中,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受到重视,而要减少农民人口的声浪似乎是提升了。在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的声浪提升得更大。后者是二百多年前欧洲重农主义的思维,“粮食安全”的表面解释是一个国家的农产品需要自供自给,不靠进口。这几年中国的农用地减少,自产的粮食下降,中国成为一个粮食进口国,是以为忧。

我曾经指出,作为人口最多的大国,比例上优质的耕地实在少,要成为经济强国,中国一定要让大量的农民人口转到工业上去。这样一来,大量进口粮食无可避免。至2005年,是好些地区工业用地的回报率比农业用地的回报率高出10倍以上,而一部小电视机出口可以换取大约一吨非优质的白米进口。农转工可图之利可谓大矣。

一年多来,可能由于政府对农业与农民的多方协助,农转工的速度显然不足,因为工业大叫民工荒。虽然2005年的经济整体发展还算好,但路线是走错了。继续下去,这路线的不良效果会明显化。爱护农民是鼓励他们转往工业,协助他们留于农业,早晚害了他们。

我们今天不容易估计中国的农民究竟是人口的百分之几。官方的数字是69%,但半农半工的人口多得很,而不在市区的工厂越来越多。以全职农业算(例如两个半农算一个),农民的人口百分率应该低于69%。不这样,直觉的判断是中国不会见到有骄人的工业发展。纵观外国经验,要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的全职农民要下降至人口的25%左右。这含意着中国的粮食要大量进口了。

安全吗?我曾经指出,没有任何供应,能比让他人赚钱的供应来得安全。就算国与国之间有政治纠纷,有禁运的可能,有钱可赚的商人总有办法,何况世界上有那么多农业出口国要互相竞争。要走向经济强盛之途,中国没有其他选择。但我可以提供三点,增加粮食供应的安全性。

(一)政府全部开放粮食进口,让私营(或称民营)的商人处理,绝不限制牌照数量。这是毫无农业的香港从来没有缺粮的主要原因。数之不尽的零散粮食商人,互相竞争,各出奇谋,各有门路,有什么战争或政治上的风吹草动,他们总有办法。

(二)在海上以浮笼养鱼与在海滩殖蚝、蛤等,有利可图的例子早有前科。政府要把所有宜于人工繁殖海产的海岸与海滩,以招标的形式租出去,让民营投资者博一下。

(三)界定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容许有权利界定的农地有自由转让权。当然,不少地区政府要靠土地租出或卖出为生计,而农、工、商、住的土地用途的划分是一门湛深的学问,篇幅所限,这里不说了。

客观地看,中国需要的知识进口、石油进口、铁矿进口等,比农产品进口更重要,但为什么两会不讨论这些进口的不安全呢?我的答案是:不能不进口的,无可奈何,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客观地看,农产品也是不能不进口的,而外国的供货商人远比石油或铁矿为多。 张五常先生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跟随诺贝尔经济获得主科斯工作,1969年获聘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

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97年,他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张五常是演讲大师,从欧美到中国,从大学的讲坛到法院的殿堂,从智囊会所到公众论坛,听者包括学生、教授、家庭妇女、小职员、企业家、总理、总书记,有人说是微言大义,有人说是危言耸听。几天前,他来广州中山大学做演讲,听众之多,反响之强,中大教师无出其右。 张五常是公认的产权理论大师,他的朋友如科斯、弗里德曼、阿尔钦等学界泰斗说他是“百年来只此一人”。张五常拒绝诺贝尔经济学奖,理由是评奖委员会太“功利”,他引用了一句广东家乡话“面子是人家给的,架子是自己搭的。”但他公开称:“我的文章中至少有六七篇100年后还有人读,哪个诺贝尔奖得主敢这样说。”

张五常看不起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们不明世事”。他自己,除了正儿八经的学生和教授生涯之外,逃过荒,做过生意,卖过古董,搞过艺术展,打过官司,当过分析员,自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他的文章格外简单,却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张五常讲话直截了当,不给人丝毫面子,因为他爱真理,而且因此骄傲。他说,1983年的一个晚上,写完《企业合约的本质》一文,虽尚未成稿,但已知是传世之作,一百年后还会有人阅读,“于是,我仰天大笑。”

张五常有一头蓬乱卷曲的白头发,虽然六十几岁,看上去仍然十分卡通。他的经历也是卡通化的,有一种现实世界缺少的简单和戏剧化。比如他小时候常常逃学,两次被开除出校,中学都没毕业,可是他从进大学到成为正教授,仅仅花了9年时间。他的专业是经济学,但是他和香港三位名摄影家一起出摄影集,而书法成就,则获得上海中国画院封为画师。

初初见到张五常,那感觉是不大好的。在白天鹅酒店的大堂吧,张顶着他那一头乱发,没有什么笑容,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名人,权威的排场逼人而来,我有点想放弃这个采访了。但是我很快知道自己错了。乱纷纷坐定之后就发现,除了他太太和两三好友,七、八个年轻人都是本地的普通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不管他们问什么,张总是乐于回答,渐渐高兴起来,口若悬河。

看样子他是真的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从早到晚,没有一点疲倦不耐烦的神色。他第二天还跑到中学去演讲——中学生怎么听得懂他那新制度经济学呢?他跟他们讲怎么读书,怎么挑老师,说“老师很重要,但是也不是这么重要”。学生们鼓掌鼓得快疯了。

人活到一个境界是没办法的了。象张五常,他即使坐在一张不大舒服的椅子上,也是很自在的。在中学演讲,每当学生咬紧牙关鼓掌,他就往椅背上一靠,手臂垂下来——还是很自在的样子。他是不会让自己不舒服的。他肆无忌惮地评论书法,摄影,音乐,也是鲜明的“张式”的,好是好得不得了,天下第一,坏就是垃圾,一钱不值。眼睛里从来没有权威。当然,这你就不能象对他的经济学那么认真了。他拍黑白照片,有中国画的韵味。他拍人物,却是影楼式的干净艳丽,把美丽的太太拍俗了。

读那么多书,又还懂得运用肢体语言,他的握手是温暖而舒服的。走在沙面的小路上,他和太太自顾自手拉着手,把一班人甩在后面。他的身材瘦而高,年轻一点的时候大概称得上玉树临风。2009年他仍然说话风趣,喜欢和美女吃饭。张太说他,“事后都不记得了,跟我说,上次吃饭在旁边那个女的是不是你?”真有他的,这样就过关了。

他的太太美丽而能干,在美国有自己的事业——可不是家庭妇女。在内地,他太太做他的普通话翻译——几乎是同声翻译。教授在生活上是个好伴侣吗?他太太说:“看你要求的是什么了。他真的非常可爱。”又取笑他,“吃穿是不讲究的,人家一看他衣服就知道他太太回来了,他自己是不会配颜色的。

吃饭也马马虎虎,有时候吃完了说,‘不好吃’,可是他也吃了很多。”两夫妻一般的好口才,说出话来刮辣松脆,活灵活现,跟一般口讷的读书人大不同。 小档案: 履历: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1967年获博士学位。

1967年—1969年,在芝加哥大学与诺贝尔经济获得主弗里德曼和科斯等工作。 1969年,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 1982年—2000年,任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1997年,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学术贡献: 对财产权影响经济行为的重要性的信念,使他几乎是排除一切地集中研究交易费用的各个方面。他几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使他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领奖演辞中指出,张五常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也为得奖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目前正在撰写集数十年学术研究精华的著作《经济解释》。 这么多年来,张五常离诺贝尔奖总是咫尺天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其中多位公开宣布或者承认,自己的经济学思想曾得益于这位叫斯蒂芬的中国人。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却被邀请的经济学者,张五常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有人曾直言不讳地问他:为何你张五常一直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张五常笑道:“我的11个朋友都得了诺贝尔奖,就剩下我一个了,可能我太厉害了吧!”典型的张式回答。

事实上,他在西雅图教书时,与巴泽尔和诺斯有个研讨小组,但他从不参加。少有的一次,只听了一半,就站起来说,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浪费时间,听这种没有一点意思的讲演?说完转身离开。

他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个世界,如同在当年的西河湾街头游荡,乐趣无穷。

在华盛顿任教时,张五常家的房子在海边,他就近观鳟鱼溯流而上、产卵、再回到海中的生命周期,并且思索渔民如何处理以大海为家的鳟鱼,由此想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跑到苹果园养蜜蜂,写出《蜜蜂的寓言》;十多年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像个疯子一样”,卖橘子、卖珠宝,研究市场交易中的现象,逛出了《经济解释》。

1983年的一个晚上,当他写完《企业合约的本质》一文,虽尚未成稿,但已知是传世之作,一百年后还会有人阅读。

但是,他也太不懂得“谦虚”二字了。反感他的人,不得不承认他在经济学理论上的造诣和天赋,却看不惯他身上的狷狂之气。一些老派学者尤其担心,他宣扬的随心所欲、不合常规学术训练的成长路经,会带坏了后生晚辈们。

对于“狂妄自大”的指责, 张五常在《上帝之子》一文中借莫扎特之名言给以反驳:“漠视一个人的成就而批评他是骄傲的人,自己才真是骄傲了。”

“别人都说我是天才。但是,你不知道,我写论文有多累。我想天才应该不会这么累的。我应该不是天才。”

“经济学家就是被人利用的”

1982年,张五常应香港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港任教。当时,他已是美国经济学界数一数二的华人经济学家。在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和产权分析理论上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使得他回归港大任教成为当时香港学界、商界甚至政界的一件盛事。

回到故地,张五常意气风发。对于一个对现实怀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家来说,没有比参与和影响一个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体变革进程更激动人心的事了!他本就不是一个埋头书斋的夫子。

“狂士”确也算得上多才多艺,摄影、书法及艺术收藏方面皆有可观。仗着这点资本,他曾嘲笑老朋友弗里德曼只有学问的世界,没有艺术的世界。

但更为人所知的是他见诸各报的散文,他的经济散文妙趣横生,即使是不懂经济学的人一样爱看。他爱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常常抛出惊人之语,譬如“号召打开秦始皇的陵墓”、譬如“中国现在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

这是个骄傲的老头,为自己过人的智力优势得意洋洋,对于自己真能扮演的角色和分量,并非不清楚。其实,要是不明白,残酷的现实终究也会让他明白这一点。

被人追捧得最高的时候,在内地到处巡回演讲,到处布道,台下学子无数;门前冷落时,蜗居在一水之隔的香港,在博客上和报章上继续着自己对国内外政策事务的观点和建议,万般滋味在心头。

杨小凯生前曾中肯地评价他在性格上诸多的弱点,他说,“张最大的缺点,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包括和政府的关系。”

冷暖自知,聪明如张五常,焉能不知其中的道理?

“我的名气是你们给的,不是我要的。”“我关心中国发展,这是事实。但我怎么能改进社会呢?你们不能把我看得那么高。其实,经济学者就是被人利用的,他要实行什么政策,就说张五常怎么讲、是支持。如果批评他有什么坏政策,就不理你了。”

身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的张五常果真会像一些媒体传言的那样,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人吗?诺贝尔奖委员会是否正在收集张五常的资料?日前,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负责诺贝尔奖评选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记者的答复是:在委员会作出决定之前,候选人的任何资料都是个秘密,他们不对任何传闻作出评论。

记者就此采访了正在成都讲学的张五常。张五常表示,确有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有关人士在收集他的资料。关于诺贝尔奖,他说,许多时候是别人一厢情愿。诺贝尔奖是很珍贵的奖项,张五常认为:“我在经济学里面四十年的苦苦研究只是得到了一个获此殊荣的机会。”有记者问张五常:如果您获了诺贝尔奖,您认为最可能获奖的理由是什么?张五常回答说,最可能的是1969年写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

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都会向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发函,让他们提名来年诺贝尔奖的候选人,提名一般在每年的2月1日截止。接下来,诺贝尔奖委员会将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候选人的成就进行考查并作出选择,最终的结果会在每年的10月公布。 张五常:不是房价太高而是收入太低 房地产无泡沫

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泡沫问题争论由来已久,而且对于房产的泡沫大小等等问题让老百姓一头雾水。2012年经济学家张五常对此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和解释。

经济学家张五常2012年12月16日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泡沫,民众买不起房的主要原因“不是房价过高而是居民收入过低”。

张五常在当日的“凤凰财经峰会”上表示,当前民众买房的需求应该得到鼓励,因为购房对普通人来说是财富累积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