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下一句-动则得辄和动辄得咎
1.动辄则咎什么意思
2.动则遭责,是成语吗?若不是,有接近的成语吗?求!
3.动辄得咎比喻什么
4.动辄得咎成语故事
动辄则咎什么意思
动辄则咎的意思如下:
词语解释
1、辄:就,总是。咎:罪过。一有举动就常常得罪或受到责备。
引证解释
1、谓做事往往获罪或受到责怪。咎,罪过,过失。
唐代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宋代俞文豹《吹剑外录》:“今伊川、晦_二先生,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弘,学非不粹,而动辄得咎,何也?”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七:“过了这样久心惊肉跳的生活,动辄则咎,他的神经极度衰弱了。”
国语词典
一有举动就会犯过,受到责难。指人处境困难,极易遭到罪责。
相关例句:
1、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动辄则咎。
2、即使动辄则咎,我们也应该明确执行我们的本职工作。
3、他在原单位人际关系没处理好,动辄则咎,于是提出调职的要求。
4、如果你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则咎了。
5、她很小就被卖给人家作童养媳,过着动辄则咎的日子。
6、在专制政府的统治下,人民动辄则咎,毫无自由可言。
7、她不堪动辄则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
8、生活中我们若是身处动辄则咎的境地,不必过分在乎那些不明真相者的过分责难。
9、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很广泛,动辄则咎,我们要小心处理。
10、公司的主管专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则咎的感觉。
动则遭责,是成语吗?若不是,有接近的成语吗?求!
不是。可以考虑: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
拼 音:dòng zhé dé jiù
解 释: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出 处: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 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比喻什么
动辄得咎比喻的是一种情况,即某人或某事容易因小错而受到责备、批评或惩罚。
这个比喻源自于所谓的“得咎”行为,即可以成为别人指责的理由或借口。使用这个比喻时,通常是在讽刺或批评某些人对于小错误过度反应或过分苛责他人。
动辄:每每,往往;咎:罪过。动不动就有罪过或受到责备。形容处境非常不好,常被人无理指责或无故受到处分。
例句:
1、如果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得咎了。
2、李向不堪动辄得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
3、小米的父母感情不和,常拿小孩当出气筒,经常活在动辄得咎的恐惧中。
典故:
韩愈的学识深厚,志向崇高,然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坎坷,起起伏伏,多次遭受贬谪。在经历了这些风雨之后,韩愈以《进学解》一文,倾诉自己的身世遭遇。在文中写道:“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一只狼若是向前行走,会被自己的颈部绊倒,若是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住。韩愈借此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进退两难,处境困顿的境地。
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动辄得咎,意指一有所动作就会犯错,受到责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极易遭受罪责的情形。
韩愈的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文坛上备受推崇的文学巨匠之一,以其豪放的文风和才情横溢而著名。
韩愈早年在洛阳进士及第,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持不同政见多次受到贬谪。主张矫正社会风气,倡导礼乐教化,对于文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提出了旧体新意的文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赋、文论等方面,诗作力求雄浑豪放,倡导以理直气壮的方式表达感情;赋则注重表现景物细节与个人感受的融合;在文章批评与文论方面,有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如师说、进学解等,对当时文学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动辄得咎成语故事
动辄得咎成语故事如下:
动辄得咎dòngzhédéjiù
释义: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用法:含有对指摘者不以为然和对被指摘人同情、辩护的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
例句: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
韩愈是唐朝杰出的散文家,他才学甚高,24岁中进士,由于他刚正不阿,对宦官利用“宫市”而压榨百姓的事看不过眼而上书皇帝,哪里知道后果是被贬到连阳山做县令。
后来唐德宗了,唐顺宗继位,韩愈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吏部员外郎之职。但好景不长,不久又被贬为国子监博士。韩愈自视才高,却屡遭贬谪,心中十分郁闷,于是便写了一篇《进学解》。
文中有一段大意是:“国子博士来到太学,勉励全体学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现在的执政者都是选贤任能、公正无私的人。所以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不怕没人赏识提拔。"
这话还没读完,学员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站出来说:“博士先生,你这是在骗人!我们跟先生学习了这么多年,深知先生学问渊博,文才盖世,但先生为什么往往动辄得咎呢?"
韩愈无奈却不失幽默地回答道:“我虽然屡遭贬职,但最终还是一个博士而没有落到市井,不也是很好吗?"
知识拓展
文言文,又称古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自汉代末年开始进入中国文学的主流。文言文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言文在词汇和语法上有一定的规范性。词汇方面,文言文使用的词语较为古老,许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语法方面,文言文的语法规则相对固定,语序多以主谓宾或主谓宾补的形式呈现,没有现代汉语中的复杂的动词时态和语态变化。
其次,文言文有较多的典型句式和修辞手法。文言文常用的句式包括“以……为……”、“或者……或者……”等,这些句式有时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修辞手法方面,文言文善于运用象征、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再次,文言文追求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文言文注重用最简洁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精练明确。在表达上,文言文通常以文字的数量控制篇幅,尽量避免冗长的描述和废话。
最后,文言文在修辞和情感表达上较为含蓄。由于文言文适用于古代社会环境,许多时候需要通过一些隐晦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文言文有时会使用寓意、双关或借代等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趣味性和深意。
总的来说,文言文是一种古老而庄重的书面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特点。它在汉语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