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玉心焚-捧心西子玉为魂打一动物
1.关于红楼梦写贾宝玉的诗句
2.猜猜看丨林黛玉究竟有多美
3.中国的古今名人与海棠花
关于红楼梦写贾宝玉的诗句
1.红楼梦里描写贾宝玉的所有诗词
描写贾宝玉的诗词不多。他写的倒是很多。
开篇枉凝眉,这是描写宝黛的,姑且也算是写的宝玉的吧: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然后宝玉出场,对其外貌描写,虽然不是诗词,但是也贴出来供楼主参考: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批宝玉的西江月两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没有了 只有这些是对宝玉的描写。其他的都只是剧中人所作的诗词。
2.红楼梦中贾宝玉写的诗句元妃省亲庆元宵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之时,要求其他人各题一首诗,四句;唯独要求贾宝玉同学所作四首五律诗,且是八句.贾宝玉做了《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杏帘在望》四首,其中《杏帘在望》一首由黛玉代作.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忖三春草,柔拖一屡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诗的前六句描绘蘅芜苑清净芬芳、草绿花香、轻烟冷翠、曲径回廊、风光迷人之景色;后两句是用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意境对比衬托,更显蘅芜苑春色优美.宝玉这样作,也与他自己为蘅芷清芬题的对联“吟成豆蔻诗尤艳,睡足荼蘼梦亦香”相呼应.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首“怡红快绿”,宝玉借蕉棠花语,写出了姐弟(元春与宝玉之间)思念牵挂之情! 深庭长日静:明写的是怡红院,暗说的是紫禁宫高墙深院; 两两出婵娟:一对又一对蕉叶(两两)向空中曲伸,蕉叶空隙中,露出了明月(婵娟).寄情芭蕉,思念远方的亲人;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绿蜡指芭蕉,红妆喻海棠.这一联分别描写了春寒之际的芭蕉形象和夜幕下海棠之孤寂.表达了宝玉对寒冷和寂寞中的深宫之花(姐姐元春,孤灯下的妙玉等)的思念和牵挂. 绿蜡春犹卷,源出唐人咏芭蕉诗句:“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开.”大意是说,卷起的芭蕉叶像一封深藏着美好情愫密封的少女书信,从眼前包卷未展的芭蕉遥想未来景象.和煦的东风吹来,芭蕉叶就要渐渐展开,就像春风偷偷拆开这封书信,使美好的情愫显露在无边的春色中. 红妆夜未眠,源出宋人苏东坡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此句运用贵妃醉酒貌似“海棠睡未足”的典故,以花喻人,点化入咏.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写温暖阳光照耀下的芭蕉海棠之之神韵!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春光有限,韶华易逝,主人应懂得呵护爱怜. 大观园诗社 贾宝玉在大观园诗社中的诗词之作,由于总有限制,不能自由发挥,常在林、薛、史、探等诸才女之下,也可能是故意写得不好而落第,以博取欢乐. 宝玉写的《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从艺术角度分析,宝玉这首《咏白海棠》质量差,“出浴太真”和“捧心西子”之典故均系旧文人沿用的陈词滥调.所以宝玉自己都说没有探春写得好,众人亦沉默无言. 菊花诗--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菊花诗--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菊花诗社前是精彩纷呈的螃蟹宴,一时好玩,即兴而作,写螃蟹诗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宝玉,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钗.黛玉也作了螃蟹诗,认为像宝玉作的这类螃蟹诗,要一百首也有,便撕掉了. 宝玉写的《螃蟹诗》: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禅机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宝玉读《南华经》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黛玉补) 翻译:你认为你领悟了,我认为我领悟了,但只有通过内心的意会交融,才能够真正达到领悟的地步.等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领悟的程度,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彻底的觉悟了.达到了彻底觉悟的地步,也就是没有什么再需要证验的时候,才算是进入了思想的最高境界. 大观园四时即事诗 在贾宝玉刚搬进大观园中后,便作了这四首看似悠然自得的颇具小资情调的七律诗.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包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红豆曲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冯紫英请客,宝玉赴宴,席中宝玉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宝玉又说道: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
3.红楼梦里描写贾宝玉的所有诗词描写贾宝玉的诗词不多.他写的倒是很多.开篇枉凝眉,这是描写宝黛的,姑且也算是写的宝玉的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然后宝玉出场,对其外貌描写,虽然不是诗词,但是也贴出来供楼主参考: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批宝玉的西江月两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没有了 只有这些是对宝玉的描写.其他的都只是剧中人所作的诗词。
4.《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诗句有哪些1.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2.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3.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中描写宝玉的诗句不多,就以上三种,但他写的但是不少。诗作如下:
1.第十七回
四副对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
2. 第十八回
有凤来仪
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3. 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
7.《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诗句有哪些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中描写宝玉的诗句不多,就以上三种,但他写的但是不少。
诗作如下:1.第十七回四副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
2. 第十八回有凤来仪宝玉谨题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3. 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参考资料《诗词名句网》:/。
8.《红楼梦》贾宝玉写过哪些诗﹖绛芸轩 第八回: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
黛玉笑道:“个个都好。怎么写得这么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匾。”
宝玉嘻嘻的笑道:“又哄我呢。”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回中,贾政携宝玉与众清客游园、题匾、额对联,贾宝玉才华横溢。
第一景处,“有人说该题‘叠翠’二字妙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各色,不止几十个。”面对这些俗不可耐的题名,贾宝玉说:“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全唐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至第二景处,给那个入园以后压水而建的一座桥亭题名,有人抄袭欧阳修的“翼然亭”;有人化用《醉翁亭记》的名句,题“泻玉”;而贾宝玉从王实甫的“花落水流红”得到灵感,认为“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并且对联一幅:“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此联何等生动,何等工整!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唱词:“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在第三景处(潇湘馆),众人题“淇水遗风”、“睢园雅迹”贾政都认为俗。
贾宝玉则题“有凤来仪”并题一联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试想:那放在宝鼎上的茶喝完了,杯中升起的热气如烟般带着淡淡的绿色;在窗下刚下完棋后,那拈棋子的手指上还留有丝丝的凉意。
此联中指尖犹凉的意境达到了极点! 至第四景处,众人认为应直书“杏花村”,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村名,直待请名方可。”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
’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
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越发同声拍手道妙。
贾宝玉对大观园中的“稻香村”有如下评论:“……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不相宜。”
并且作了一首诗:“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那些乌合之众又跟着“哄声拍手道:‘妙’”。 于下一景“天然”处,宝玉再添一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在余下几景中,他舍“武陵源”、“秦人旧舍”而用“蓼汀花溆”;舍“兰风蕙露”用“蘅芷清芳”;舍“蕉鹤”、“崇光泛彩”而题“红香绿玉”。他题的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乃是套用了旧诗“书成蕉叶文犹绿”的格式,却令众人觉得“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
在这次没有女子参加的题匾吟联活动中,几乎是贾宝玉一个人唱了整台戏,他的博学多才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元妃省亲庆元宵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之时,要求其他人各题一首诗,四句;唯独要求贾宝玉同学所作四首五律诗,且是八句。
贾宝玉做了《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杏帘在望》四首,其中《杏帘在望》一首由黛玉代作。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忖三春草,柔拖一屡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诗的前六句描绘蘅芜苑清净芬芳、草绿花香、轻烟冷翠、曲径回廊、风光迷人之景色;后两句是用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意境对比衬托,更显蘅芜苑春色优美。
宝玉这样作,也与他自己为蘅芷清芬题的对联“吟成豆蔻诗尤艳,睡足荼蘼梦亦香”相呼应。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首“怡红快绿”,宝玉借蕉棠花语,写出了姐弟(元春与宝玉之间)思念牵挂之情! 深庭长日静:明写的是怡红院,暗说的是紫禁宫高墙深院; 两两出婵娟:一对又一对蕉叶(两两)向空中曲伸,蕉叶空隙中,露出了明月(婵娟)。
寄情芭蕉,思念远方的亲人;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绿蜡指芭蕉,红妆喻海棠。这一联分别描写了春寒之际的芭蕉形象和夜幕下海棠之孤寂。
表达了宝玉对寒冷和寂寞中的深宫之花(姐姐元春,孤灯下的妙玉等)的思念和牵挂。 绿蜡春犹卷,源出唐人咏芭蕉诗句:“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开。”大意是说,卷起的芭蕉叶像一封深藏着美好情愫密封的少女书信,从眼前。
猜猜看丨林黛玉究竟有多美
林黛玉有能让“落花满地鸟惊飞”的美貌,比传统美女的沉鱼落雁更富有情韵。曹雪芹在西施、飞燕等古代美女基础上,赋予她“绛珠仙子”的神话,使她融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
首先看她的容貌体态
林黛玉的体态是娇弱、袅娜、风流、标致的。在众人眼中:“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则是“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在第五回对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的描写中,也间接提到黛玉的形容:“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小说第二十五回当宝玉和凤姐遭魔法暗算而中邪,众人乱作一团时,薛蟠却被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这些关于黛玉体态的描写中,作者从各个角度展示给我们展示出一个柔弱但又娇美的形象,同时还有水的滋润、风的抚慰,一种灵动之美。
就五官而言,林黛玉容貌俊美。小说第二十六回对林黛玉的容貌有一句概括:“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第三回,宝黛初见,宝玉眼中黛玉的眉眼“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宝玉看到的黛玉更胜于西施,即“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里所谓胜西施三分的不单是“病”,更是美。
其次看她的气质情态
林黛玉的气质和情态可以说集仙女的神韵、西施的病容,以及淑女的气派于一身。
林黛玉是一位“世外仙姝”。十二支《红楼梦曲》中有一支《终身误》是写钗黛的,其中两句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林黛玉本是“绛珠仙子”,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作者借甄士隐的梦境讲述了绛珠仙子的“还泪”神话。
黛玉有病西施的外型美。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而黛玉在宝玉眼里不仅像西施,更胜过西施。第三十七回宝玉《咏白海棠》,用这样两句分别写宝钗和黛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一句“捧心西子玉为魂”,生动地描绘了黛玉的情态。不仅宝玉如此,在众人眼里黛玉也被看成西施。第六十五回兴儿对二尤介绍黛玉说:“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还有通过晴雯的长相,间接可以看出黛玉像西施。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陷害晴雯:“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因此,当王夫人提审晴雯时,冷笑着说:“好个美人!真像病西施了。”晴雯是黛玉的影身,说晴雯其实是从侧面说黛玉。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林黛玉写了五首诗,赞美古代的五位美女,分别是西施、虞姬、明妃、绿珠和红拂,第一位便是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可见黛玉对西施的仰慕。《红楼梦》中谈到黛玉或晴雯像西施时,都没有离开“病”字,小说中众口一词地认为黛玉的模样像“多病西施”,宝玉为黛玉取字“颦颦”,宝钗也常叫她“颦儿”,其实都是在称赞黛玉胜过西施的美妙情态。
黛玉有人面桃花的病态美。第三十四回“黛玉题帕”中有这一病容的描述: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黛玉“压倒桃花”般的腮红,洋溢着“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意。清代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组诗中有一首也写到黛玉的“病容”:“病容愈觉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较差些。”可见,当时人已看到黛玉病中的“情思”成分,以及她的病态之美。
淑女的气派。林黛玉是仕宦之家的掌上明珠,不仅知书而且达理。小说第三回借王熙凤口说:“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里虽有恭维的成分,但黛玉的“气派”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很有可能与贾母相像。第七十四回王夫人曾赞叹黛玉母亲:“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王夫人连用两个“何等”,贾敏的“娇生惯养”、“金尊玉贵”呼之欲出,而这种“千金**的体统”在女儿黛玉身上是有所传承的。
再看第三回黛玉在推让座位时表现出的礼仪:“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黛玉仔细忖度,觉得按长幼尊卑自己是不能坐在炕上的主座上的。小说接着写:“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当她弄清楚王夫人、凤姐都“不在这里吃饭”时才坐下。下边的排序是:“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左边为尊,黛玉是客,所以坐在了三姐妹之上座。黛玉对这些礼仪细节一丝不苟,足见其大家风范。
黛玉的书卷气来自她以诗书为伴的高雅情趣。第十六回写黛玉从江南回京,带了许多书,而且给宝玉和姑娘们的礼物也是纸笔等文房四宝。宝玉把北静王送的“鹡鸰香串”给她,黛玉并不珍视。两类物品相比,反映了黛玉平素的爱好。第四十回贾母领着刘姥姥见识大观园,在潇湘馆看到“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惊叹“这那像个**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不过,黛玉的居室像书房,并非只有金石笔墨的厚重,贾母用“银红的霞影纱”替黛玉糊窗子,茜纱窗使绿色的潇湘馆更加和谐柔美。黛玉的淑女气质,来自她的书香氛围,也来自她诗意盎然的精神生活。
林黛玉这位“世外仙姝”的花容月貌,其实是集中国古典诗词于一身的。林黛玉的“还泪”,有宋词中“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外在情态,更有唐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在情韵。从日常生活所表现出的礼仪以及高雅情趣可知,林黛玉是一位书卷气十足的淑女,一举一动都显现出大家闺秀的气派。
林黛玉的面貌当然是美若天仙。 《红楼梦》作者通过几个周围的女孩,从不同侧面提示了对林黛玉面貌的想象,并通过这几个女孩,刻画出林黛玉的命运轨迹。第一个,是香菱,也就是甄英莲(真应怜)。第一回,宝、黛尚未投胎时,香菱还在富贵乡里享受父母的珍爱。但正如书中所说,:“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香菱等都是为了这桩风流案而生的,其中的关联,另文分析。这里只说香菱的身世和命运,影射了林黛玉,她们都是孤女,有着相似的幸福童年,小时候都是极聪明俊秀的孩子,长大后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香菱无疑长得极好,书中说她“像东府小蓉大奶奶的摸样”。这位小蓉大奶奶就是风流仙子秦可卿。可见香菱也是一股风流之态自在不言中。书中香菱学做诗,大观园里那么多**,连素以“厚道”著称的薛宝钗,都不耐烦教她,只有病弱的林黛玉对她谆谆教导,诲人不倦。这位长得极好又极优秀的女孩,在某个方面跟林黛玉有交集,而林黛玉显然要胜她很多。为什么宝、黛投胎之前,要从甄英莲这里开始?显然是有缘故的。后来香菱被拐卖,薛家买了去给薛蟠做妾,由此引来一连串的故事。这个香菱跟宝、黛的故事,和黛玉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中细节,将另文拆解。这里只说薛家引发人命官司也要得到她,如此美丽的女孩子香菱,尚不及林黛玉之一二,能想象林黛玉到底有多美?
第二个像林黛玉的女孩是宝玉的丫鬟晴雯。晴雯是大观园里公认的、丫鬟里长得最好的一个。她蜂腰削肩,风流灵巧,不仅下人们嫉妒她,连王夫人也嫌她太妩媚,并直言“眉眼长得像你林妹妹”。这位丫鬟里的极品女孩,她的美丽在大观园里众口一词,真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可纵然是极品,也只是眉眼像了林妹妹而已,可见林黛玉的美会是什么级别的。那个时代的美女标准跟现代不同,现代人讲“骨感”美。这是看西方**形成的概念。白种人比东方人骨骼粗,五官面貌和身体骨骼都很明显,随着上世纪好莱坞**文化的风行,形成了现代的审美观。而中国传统上对女性的美,要求是“瘦不露骨”。 《红楼梦》首创“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瘦骨嶙峋如何能体现柔弱似水呢?因此,林黛玉虽然先天不足,娇弱如花,但也并不是单纯一个瘦。她的纤细,应该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轻灵、飘逸,仙风道骨也不为过。晴雯的美是现实的俗世里的美,林黛玉的美是超现实的,仙界的美。
林黛玉通身笼罩着一股仙气,草木之气。所谓绛珠仙草,让人联想起草中之宝人参草。中国人自古对人参有着各种想象,传说中的千年人参娃娃,就是吸收天地之精气,由草木而转化人身。人参草的形状也是七叶一支红珠花,姿态美丽婀娜。幻化为人形的美,虚无缥缈,是只能远望,不可近窥,只能想象,无法实描,这正是作者极聪明高超之处。
中国的古今名人与海棠花
海棠花又叫解语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花色艳丽多姿,素有“国艳”之誉。历代偏爱海棠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近现代的许多名家也折服在海棠的潇洒花姿下。
4、红楼梦中第三十七回,贾探春提议邀请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成诗社,第一次集会在探春所居的秋爽斋内,所作诗为《咏白海棠》,故名海棠诗社。
咏白海棠六首: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5、张爱玲也在《红楼梦魇》提及“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以此为三大恨事,足以看出海棠的观赏价值之大,堪比鱼中鲥鱼,书中红楼。
6、冰心奶奶曾有一篇文章《海棠花》,描述和叶圣陶老人一起观赏海棠花的事情,回忆和叶老的最后一次相见。借海棠花来抒发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
7、梁实秋先生也钟爱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一个来描写,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赞叹西府海棠,他写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对于西府独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说"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