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典故-三缄其口原文
1.成语: 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2.求“金人三缄”的解释
3.一个口三个封是什么成语
4.“三缄其口学金人”:人生在世,懂得适度“闭嘴”是一种智慧
成语: 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三缄其口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341
成语 : 三缄其口
注音 : ㄙㄢ ㄐ|ㄢ ㄑ|ˊ ㄎㄡˇ
汉语拼音 : sān jiān qí kǒu
参考词语 : 三缄口
近义 : 默默无言 , 沉默是金
释义 : 嘴巴加了三道封条。形容说话谨慎或不说话。#语出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
Emoji符号 : 37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三缄其口”对应Emoji表情符号“37”,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37、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37"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根据西汉刘向所写的《说苑》中记载,孔子曾经前往周朝首都,参观周王的祖庙。在祖庙右边的台阶前,立了一个铜像,他的嘴被重重封住,背上刻了一段文字:「这是古时候说话最谨慎的人。要谨慎啊!谨慎啊!不要多话,话一多,失误也必定多起来。」孔子就反身告诫弟子说:「这个铜像就是在告诫人们,平日谨言慎行,不要多话,就不会招来无妄的口舌之灾。」另外在《孔子家语》和《太公金匮》也记录了这件事。后来「三缄其口」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谨慎或不说话。
典源 : #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1>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2>之前,有金人3>焉,三缄4>其口,而铭5>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太公金匮》。 (2)陛:台阶、阶梯。 (3)金人:金属铸成的人像。 (4)缄:音ㄐ|ㄢ,闭。 (5)铭:刻镂。 〔参考资料〕《太公金匮》(据《意林.卷一》引)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栗栗如恐不满;汤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息。」另可参考:《孔子家语.卷三.观周》
书证 : 01.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源) 02.《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03.《北齐书.卷三七.魏收列传》:「周庙之人,三缄其口。漏卮在前,欹器留后。俾诸来裔,传之坐右。」 04.《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05.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说话谨慎或不说话。 使用类别用在「闭口不语」的表述上。 例 句 <01>无论怎么问,他就是三缄其口,不愿透露任何讯息。 <02>在这种高压统治下,莫怪大家对许多事都三缄其口。 <03>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04>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缄其口。 <05>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三缄其口。
成语接龙“口”字开头的成语
口若悬河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口碑载道
口诛笔伐
口中雌黄
口尚乳臭
口快心直
口似悬河
口如悬河
口乳未干
口伐舌击
口呆目瞪
口出不逊
口呿目瞪
口蜜剑腹
“三”字结尾的成语
举一反三
暮四朝三
观隅反三
举隅反三
朝四暮三
“三”字开头的成语
三令五申
三缄其口
三思而行
三长两短
三教九流
三人成虎
三姑六婆
三言两语
三从四德
三顾茅庐
三头六臂
三寸不烂之舌
三顾草庐
三头八臂
三申五令
三言两句
三言五语
三人市虎
三寸之舌
三面开网
“口”字结尾的成语
脍炙人口
三缄其口
良药苦口
三缄口
雌黄信口
流脍人口
婆心苦口
金销众口
铄金众口
缩衣节口
烁金众口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三缄其口。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三缄其口。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三缄其口”分成的单字详解:
三, 缄, 其, 口。
求“金人三缄”的解释
jīn
rén
sān
jiān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典故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近义词
缄口不言
反义词
滔滔不绝
英文翻译
keep
one's
tongu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成语举例: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晋·葛洪《抱朴子·重言》
常用程度:生僻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缄口不言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参观周王的祖庙,祖庙在当时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参观者必须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背上还刻着字:“这是古时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
一个口三个封是什么成语
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形容说话极其谨慎、不轻易开口。缄,封。三,泛指多次。
1.基本释义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但他们又会时常安慰自己,说自己的那些儿难以启齿的事儿别人不会知晓,就是知情的人也会三缄其口替他保守秘密。
近义词: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作声、讳莫如深
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灯谜三缄其口(打字一)亘
相关人物:刘向孔子
相关作品:说苑
参考资料:
造句: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出处:《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2.相关典故
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 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大概这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了。人们常用的“缄默不语”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3.延展阅读
释义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感彩褒义成语
“三缄其口学金人”:人生在世,懂得适度“闭嘴”是一种智慧
文/芨芨草
人在这个世间,嘴的功能很强大,最重要的两点,就是 吃饭和说话 。当然,除了这两个功能,嘴还有其他的一些作用,但却不是绝对必要的。
我们常有句话说: 饭可以乱吃,但话不可以乱说 。
其实,现在更是觉得, 饭也不能乱吃,话更不可以乱说 。饭乱吃,会伤了肠胃,让自己的身体受损;话乱说,会伤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总是乱说话的人,也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所以, 人生在世,学会和懂得适度“闭嘴”其实是一种智慧 。
出自《增广贤文》中的“ 百炼此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 ”,就是在警示世人如何学会做人,又如何学会说话。“三缄其口学金人”中还有一个典故,是说孔子去参观周王祭奠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小金人”。小金人的嘴上贴了三道封条,背面还刻着一行字: 古之慎言人也 。意思说这是古代一个说话特别慎重的人。
孔子深受启发,从此也教育他的弟子们,要“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少说话多做事,也被后人认为是一种好的品德。
从古代开始,古人就知道话说得太多没有用。从古到今天,说话太多,或者乱说话的人,其结局都不是那么美好。
三国时期在曹操手下做事的杨修,本来是一位多才多智的人,开始也深受曹操的器重。但坏就坏在杨修的“嘴”上。曹操虽然爱才,但是特别忌讳比他厉害的人。在他手下做事,即使比曹操聪明,也要装作不及他才能保全自己。
杨修的悲惨下场,就在于他不懂得权衡这个利弊,想到什么说什么,哪怕惹曹操不高兴也不自觉。如果杨修能把自己的嘴适度闭上,也不至于落得被杀头的下场。
为杨修惹来杀身之祸的一次乱说话,是在曹操攻打汉中之时。那时,曹操久攻刘备不下,想要回军,又不甘心,于是说了两个字:鸡肋。杨修听后,立刻收拾自己的行李,还鼓动别的战士也收拾东西。别人就很奇怪,说你怎么知道要回去了?
杨修就说: 鸡肋这种东西,扔了可惜,可是吃起来又没什么味道。大王说出这话,说明他想要回师了。
曹操听了手下的报告,十分震惊,一方面是忌惮杨修之才,一方面又觉得他这样乱猜测自己的心思,又擅长行动,无疑是在扰乱军心。扰乱军心,在古代行军作战中,是很严重的罪过,是要被杀的。
最终,杨修在自己的“嘴”上 。如果他能领悟曹操的意思,但不要说出口,或者还能保住自己一命。可惜,杨修到,都不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被杀!当然,曹操杀杨修也不止因为这个,还有他参与夺嫡等事件。所以,世上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只有一个原因,而是有诸多因素的。
到了现代,无论是人际关系或者职场社交,少说话多做事,也总比多说话少做事要强得多。比如在社交关系中,一个夸夸其谈的人,和一个适度闭嘴的人相比,能够得到的好感就大打打折。
夸夸其谈会让人觉得浮夸,沉默不语又会给人印象木讷。这两者都对自己不利。但是一个善于言谈,却又能够适度闭嘴的人,是最受欢迎的。 因为,这种人十分聪明,或者说相当有智慧。他知道什么场合、什么时候能多说话;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又需要闭嘴。这样善解人意的举动,谁不喜欢呢?
三缄其口学金人。 人生在世,语言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固然讨人喜欢,但懂得适度“闭嘴”的人,其实更有智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