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高悬的典故-明镜高悬的典故发生在哪个古城
1.明镜高悬和正大光明两个匾哪个是清朝?哪个是明朝?
2.关于秦始皇的成语典故
3.秦镜高悬的意思
明镜高悬和正大光明两个匾哪个是清朝?哪个是明朝?
正大光明匾额原来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初,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乾隆好像总干这样的事情),后来嘉庆宫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现在所悬挂的应当是这个时候的吧。
另,圆明园正大光明匾额确实是雍正亲书,可惜圆明园那把大火也给烧没了,怒~
明镜高悬”的来历
文/小同
在古代官府的大堂上,长官座位后边的墙上,都高高挂着一块大匾,上边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什么叫“明镜”?“明镜高悬”是怎么来的呢?
“明镜”出自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据该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
关于秦始皇的成语典故
与秦始皇相关成语:
1、高悬秦镜,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2、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3、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4、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5、衡石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6、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7、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8、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9、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扩展资料
文化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秦镜高悬的意思
基本解释
见〖明镜高悬〗:也说秦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原比喻能洞察一切。后也用以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断案公正严明。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详细解释
解释: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扩展资料:
汉语成语(拼音:hàn yǔ chénɡ yǔ),源自古代经典著作、著名历史故事或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它的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写作,准确恰当地使用一些成语,会使话语或文章更加风趣生动,活泼有力。汉语成语为定型的词语或短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针砭时弊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