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乱之道,取乱侮亡,武之善经,不可以累征之劳而失永逸之举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28 0
  1. 韩非的思想体系
  2. 并不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3.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什么意思?
  4. 简要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这一人物形象
  5. 四字成语
  6.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什么意思
  7. 谥号中 经天纬地曰文… 后面还有些什么去了 顺便解说一下每个谥号的意思~
  8. 那位高人有尉缭子的兵法?

本文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以观天文,郊祀、逆气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之礼,八佾之乐,明堂辟雍,高墙宗庙,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之谓也。

译文

取乱之道,取乱侮亡,武之善经,不可以累征之劳而失永逸之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治国如同治家,皆须正本清源,根本树立了,其他末节自可顺利发展。所谓本,是事物的源头,而所谓末,是顺著源头所产生的结果。就自然界来说,天地就是本,万物就是末,万物得以衍生不绝,乃天地所赐,人所培育的,因此为人君应举措应天,一如星象的安排:以北极星居中为主,天枢、天旋居侧为臣佐,其他主星为官吏,而散布***的小星为百姓。北极星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两侧指极星的运行亦不失其节度,其他众星皆有其轨道,不出差错,这就是天象。

因此为人君主就须设高台以观天象,随季节变化而举行郊祀大典,藉以应天,这就是务天之本的表现。建立祭祀山林,川泽的后土庙,定时祈福祈祷,这就是务地之本的表现。重视礼乐教化,设立明堂辟雍与祖先宗庙,这就是务人之本的表现。圆凿不可配以方柄,铅刀不可用来砍伐,使用不恰当的工具,便不能成其事;未用适当的方法,不足以成其功。而「本」即是常法要规,因此,天地失常则有灾变,人不用常法,必有祸害。所以书经上说:「若非先王所依下来的道统礼法,我不敢遵循。」就是这个道理。

君臣第二

本文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两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礼,***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阳,著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景。声响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具矣。

译文

君之於臣,犹如天之於地,能厘清彼此的关系,则君臣之道就能彰显出来了。人君须施仁政,而臣子须尽心事奉主上,而违背正道的政策,人君不应交付臣子去实施,陷之於不义,臣子事君亦可有贰心。上下皆守礼,则百姓也亦於统治,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已具备。

君待臣以礼,而臣事君以忠,则君可专心为政,而臣子会为其效力。君王勤於政事,臣子勤於辅佐,则可成就霸业。

君王向南施其政令,臣子向北尽人臣应尽的义务,彼此不逾越,且合作无间,那麼国家就会强盛,福泽被及万事万物。因此,三纲六纪将人伦关系区分为上、中、下三种,上为君臣,中为父子,下为夫妇,能各尊其道,必享福祚。君臣之间,必严守君臣之礼,不可以下犯上;父子必讲究亲恩,父慈子孝,互不违道;夫妇之间,以和为贵,维持家庭的和睦。居上位的行为不端正,居下位的就会起来做乱。所以人君要致力於政治的整顿,而人臣要竭尽心力事奉主上,政治修明了,人君人臣皆有功劳。

好学者可望一位好老师,出仕为官者希求遇著一位明君,因此,官职体系要完备,爵位俸禄也要规划好,才能收辅佐之效,使百恶不兴,如此,治国之道则具备了。

视听第三

本文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可见,声细而不可闻,故明君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於多闻,是以听察***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故《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国之有君,以内和外,万物昭然。观日月之形,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夫五音不闻,无以别宫商;五色不见,无以别玄黄。盖闻明君者,常若昼夜,昼则公事行,夜则私事兴。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闻,或有进善之忠而不得信。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故《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

为政之道在於能看到不被重视的问题,听到不为人知的意见。因此能观微听细,使下情能上达,以巩固国本,安定民生。能***纳臣子以及庶民的意见,则万物皆为其目,众音皆为其耳,如此,君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书经上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意见,完全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人的身体接受意志所主宰,一国之君就如同人的意志,内外相应和,则全国一片祥和。

国君双眼只观日月,而不察民情,就称不上目明;双耳只闻雷霆之声,而不闻民意,就算不上耳聪,所以为人君要多关心百姓疾苦,才识圣明之君。

未曾听过音乐,就无法分辨音阶高低;不观察万物,就无法辨别出颜色的变化。君王并非时时刻刻专心於国事,若太过专注於私事,则会错过许多忠言与民怨,如此一来,冷落了忠良,奸邪之人就趁细为乱,国家就会出现危机。所以书经上说:「施政要以民意为依归。」

纳言第四

本文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孙,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译文

身为国君应广纳众议,虚心接受谏言。为人父者有直言不讳的子女,而为人君者有极言直谏的臣子,那麼当他们行为不义时,为人臣子、儿女便会提出告诫,及时挽救危机,也保全为君为父的美德。有恶习就要戒除,不可违逆正道,倘若破坏正道,国家将遭遇危机。

人君若专断固执,不纳谏言,忠臣的计策便无法上达,使奸邪趁机而危害朝政。因此政治清明的国家,臣子能直言无讳;而无道之国,在朝者尽为趋炎附势、言语谄媚的人,进而使朝政更为***。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乐与百姓结交,而能成就伟大的学问,为后世万代所景仰,奉为圣人。所以屋顶漏水,若不修补,便无法居住,为政者有缺失,却不能改过,百姓的生活必然不安定。

察疑第五

本文

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故红紫乱朱色,*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似瓜,愚者食之。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以为惑。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故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谋及庶人」。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故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惟明君治狱案刑,问其情辞,如不虚不匿,不枉不弊,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形惧声哀,来疾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情不得伸也。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息却听,沉吟腹计,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欲自免也。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译文

为政者应明察秋毫,杜绝歪风,维护道统。变乱往往发生在政令不及的地方,谣言总是因众心疑惑而产生的。物质的外表相似,其本质却不相同,白石如玉,鱼目似珠,狐貉似犬,栝蒌似瓜,不明事理的人就把它当珍宝。因而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加反驳;范蠡进贡越国美女,而吴王不加怀疑,此皆将酿成大祸。

计策有疑点,就无法成事,因此圣人行事皆求诸於天意,人卜其吉凶,不可任意行动。书经上说:「有三个人占卜的结果,则须遵从其中的多数。」若再有疑问,那麼就要徵询百姓的意见了。所以孔子曾说:「有为的君王不担心百姓不懂他为政的苦心,而担心自己不了解民意。」

士为知己者死;女者悦己者容,马为其雇主而驰远,神明为通灵者显灵。人君审理案件最怕不能查明真相,而累及无辜,或纵容小人,使强者不招供、弱者藉机诬陷他人,而致使刚直者被陷害,有冤屈者不得伸张,忠良、信义之士被害,这些都是败德的事,必会引来灾祸。

所以明君处理刑案、问案时,若毫无破绽可循,就要观察的言行举止。若罪犯有敬畏之色,且言词哀怨,匆忙上堂,而迟迟不肯离去,离去时还不时反顾叹息,这人必是有冤而未伸。若见其言语反覆,前后矛盾,多方揭词,似有诡计,畏畏缩缩,不敢直视判官,这人必定是罪犯而急欲脱罪。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察明他行为的动机,再看他是否心安理得,那麼一切皆无所隐瞒了!」

治人第六

本文

治人之道,谓道之风化,陈示所以也。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日月之明,众下仰之;乾坤之广,万物顺之。是以尧、舜之君,远夷贡献;桀、纣之君,诸夏背叛;非天移动其人,是乃上化使然也。故治人犹如养苗,先去其秽。故国之将兴,而伐於国,国之将衰,而伐於山。明君之治,务知人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国之臣。故曰:皂服无所不克,莫知其极,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唐、虞之政,利人相逢,用天之时,分地之利,以豫凶年,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天下通财,路不拾遗,民无去就。故五霸之世,不足者奉於有余。故今诸侯好利,利兴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经》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无用之物,使民心不乱。」各理其职,是以圣人之政治也。古者,齐景公之时,病民下奢侈,不遂礼制。周秦之宜,去文就质,而劝民之有利也。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银璧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锦绣纂组,绮罗绫縠,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文刻镂,伎作之巧,难成之功,妨害农事,辎軿出入,袍裘索襗,此非庶人之所饰也。重门画兽,萧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经》云:「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译文

书经上说:「以德义教化百姓,百姓就不会悖德忘义;教民以是非之辨,百姓行为就有分寸。」所以要依正道来教育百姓。

日月之光,广被众人,众人皆仰望他;天地之大,孕育万物,万物皆顺其生长。因此尧舜之恩泽广布,令远夷皆来归服;夏桀、商纣之败德,使诸夏背叛,这并非上天所指使的,乃造化使然。

统治百姓犹如培养幼苗,必先拔去杂草;所以要使国家兴盛,要先去除祸根。有为的君主,应知皂服小吏,危害甚大,因此有的说:「皂服小吏是百姓的克星,广徵暴敛,使百姓匮乏,而导致发生。」平时若能注重农业,不加侵扰,减少赋税,增加百姓收入,这才是使国家富强的最好方法。

国军不忧心国家不够繁荣,却忧心国内不安定,所以尧舜划分地利,与民耕作,观测天象,预测凶年,使年年有余粮,***都衣食不缺,路不拾遗,百姓皆满足於现况。春秋时代贫弱者开始为富者耕作,延续至今的诸侯皆争一己之私利,形成弱肉强食的社会,耕作的农人减少,纷纷改行从商,互相争利,以致人心惶惶,社会不安定。

书经上说:「居上位者不把金银当宝贝,百姓就不会去当盗贼;不常使用奢侈无用的器物,民心就不会大乱。」能使百姓安於其职,才是盛民的政治。齐景公生活奢侈,礼制就无法施行,周朝与秦朝,去除纹饰,崇尚俭朴,使民风敦厚。

金银璧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皆非中原所产,也非平常百姓日常所需。锦绣编织,绮罗绫縠,染色布帛,皆非百姓身上所能穿的。雕文刻镂,耗时贵工,只有妨害农事,无重要用途。辎軿袍裘,亦非百姓所需,那些刻意垛高围墙装点门面,大肆翻祖坟,炫燿财富的行为,都是富人才做的事。

书经上说:「庶民最需求的生活是努力躬耕,谨身节用,以侍奉父母。」所以为政者要能控制财货流量,并以礼教化百姓,使之勤俭刻苦平日有积蓄,便不愁荒年时物货缺乏,这样的治民之道,不也合乎了四时的变化吗?

举措第七

原文

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於君,朋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故人君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玄纁以聘幽隐,天下归心,而不仁者远矣。夫所用者非所养,所养者非所用;贫陋为下,财色为上;谗邪得志,忠直远放,玄纁不行,焉得贤辅哉?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是以聘贤求士,犹嫁娶之道也。未有自嫁之女,出财为妇。故女慕财聘而达其贞,士慕玄纁而达其名,以礼聘士,而其国乃宁矣。

译文

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须起用贤能之士,而贬抑小人。治国犹如养生,养生之道,莫过於养神调气,而治国之道,在於选贤举能,养神可以健身,而举用贤能,国家就会安定。

辅佐之臣犹如支撑房屋的木柱 ,木柱不可太细,太细房子就不稳固;国内的良佐不可太少,少了国家就会倾覆。所以多方起用贤士,国家便会安定。

房子的支柱以直木较为坚固,而国之佐臣以能直言极谏的忠直之士为佳;直木多生长於幽山林之中,而忠直之士多潜藏於布衣百姓之中,所以君王求才,必求诸於乡里之间。他们有的是怀才不遇,而流为庶民。有的才智过人,却不得君王的赏识。有的生性忠贤孝悌,却未被乡里所荐举。有的曲高和寡,甘愿隐遁山林,而不愿在朝与小人同流合污。有的忠诚事君,却为奸佞所陷害。

尧、舜、周公等明主,都是在这些卑微的地方,觅得良材,建立太平盛事的。所以人君须设厚赏来鼓励有功的人,设***来拢络贤才,使***皆固守岗位,则百废俱兴,隐士得到聘用,天下归服,罪恶皆隐遁。国家之所以危险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是因为得贤士的效忠,那些奸谗小人重财色,皆非国之栋梁,蓄养他们毫无用处,若因小人得志,而始忠良退隐,不愿出仕,那国家必会衰败。

藉著交情,而安排职务,那麼吏治会大乱,若因职务的性质而选材,才会有条理,聘贤求才犹如嫁娶儿女,未有不娶自嫁,出钱为妇的,正因女子盼望迎娶,才会守其贞洁;贤士因冀求君王的发掘而守其高节之名。为人君能以厚礼聘才,国家才会安定。

考黜第八

原文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故考黜之政,务知人之所苦。其苦有五。

或有小吏因公为私,乘权作奸;左手执戈,右手治生;内侵於官,外***於民,此所苦一也。

或有过重罚轻,法令不均;无罪被辜,以致灭身;或有重罪得宽,扶强抑弱,加以严刑,枉责其情,此所苦二也。

或有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之人,断绝语辞,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

或有长吏数易守宰,兼佐为政,阿私所亲,枉克所恨,逼切为行,偏颇不承法制,更因赋敛,傍课***利,送故待新,夤缘徵发,诈伪储备,以成家产,此所苦四也。

或有县官慕功,赏罚之际,利人之事,买卖之费,多所裁量,专其价数,民失其职,此所苦五也。

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故《书》云:「三载考绩,黜陟幽明。」

译文

要使政治清明,必须升迁忠良之士而罢黜图谋不轨的人。有为的国君,德泽广被天下,遍察全国政务的施行情况,小官吏与百姓都在他的视线掌握之中。进用忠贤,革去贪懦的人,厘清上下的关系,使得国政有条哩,由朝中人才云集,这才是实施选罢政策的结果。

但行使选罢之前,务必先了解百姓受官吏压迫的痛苦,其状况有五种:

其一,官吏***借职权,作威作福,将百姓的生死,玩弄於股掌之间,欺瞒上司,压榨百姓,令百姓敢怒不敢言。

其二,有的官吏断狱不公,执法不严,有人犯大罪,却得以不受制裁,官吏欺善怕恶,使无辜之人,倍受迫害。

其三,官官相护,徇私勾结,迫害告发的人,隐藏实情,湮灭所有证据,甚至灭口。

其四,有的官吏对刚到任的长官,极力的谄媚,以赢得长官的信任,对於仇人,则刻意逼陷,公报私仇。此外,更***借徵税之名,搜括民财,表面上是储备以防患未然,暗中却扩增私产。

其五,有的县官贪求财富与权势,施行赏罚,则考虑是否有利於己,还介入民间买卖商业,与民争利,使百姓损失很大。

以上五种官吏,危害百姓甚深,不可不罢黜除去。没有此五种恶行的官吏,要予以升官奖赏。

所以书经上说:「新官上任三年后,需考核其功绩,决定升迁或辞退。」

赏罚第十

原文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谗之败。

夫将专持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赏罚不明,教令有不从;必杀可生,众奸不禁;必生可杀,士卒散亡;忿怒不详,威武不行;赏罚不明,下不劝功;政教不当,法令不从;以私为公,人有二心。故众奸不禁,则不可久;士卒散亡,其众必寡;威武不行,见敌不起;下不劝功,上无强辅;法令不从,事乱不理;人有二心,其国危殆。

故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赏罚不曲,则人死服。路有饥人,厩有肥马,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后赏,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赏赐不避怨雠,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戚,则周公有杀弟之名。《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之谓也。

译文

为政者应确立赏罚制度,奖善惩恶,藉以鼓励百姓立功,并杜绝罪恶。使部属都确知赏罚的标准,那麼他们的行为就有分寸,不至於犯法。但赏罚要公平,不可以厚此薄彼,徇私偏袒,无功之人,不受禄;无过之人,也不应受罚,若任意奖赏或惩罚,将使部属不服。

春秋战国时,中山国国王只因一杯羊肉羹而亡国;楚平王因听信谗言而迫害贤良,祸及子孙,都是赏罚不当的例子,值得后人警诫。

将领把持了属下的生杀大权,若是误杀好人,纵容恶人,喜怒无常,赏罚不明;常***公济私,政令朝令夕改,使部属不知所从。凡是犯有以上的过失的将领,都是国家的祸害。若赏罚不明,其所下的命令,无人愿意遵守;若纵容恶人,各种败坏道德的事都会出现;若枉杀无辜,众人必怀恨在心;若喜怒无常,那就很难树立威严;若赏罚不公,百姓便不会争相报国立功;若正教实施不当,法令自然也无法施用;若***公济私,***必有贰心。所以说众恶不止,国祚必不能长久,士卒离心离德,再庞大的军队,终必溃败;将领毫无威严,军队就会软弱;属下无心作战,将领就无从激励士气;法令不彰,事物就没有条理;***有贰心,国家就将面临崩解的命运了。

因此要杜绝罪恶,须先使政治清明;要阻绝奢侈,须崇尚节俭,令忠直之士,审理讼狱,令清廉之士,执行赏法,赏罚严明了,则***致力效忠。

路旁还有饥民,官吏的马就中却有肥马,这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太不懂得体恤百姓了。

人君必先订立赏罚条例,而后才实施刑赏,令百姓既敬且畏,不须命令,即能服从。

赏罚不公,则忠臣尽死於冤屈,而奸臣皆因不实的战功,而受重用。赏罚应不受恩怨情仇的影响,齐桓公就因不计前嫌而重用管仲,得以成就霸业;周公大义灭亲,而能树立威信,所以书经上说:「无所偏私,无所袒护,则王道可以施行无阻了。」

喜怒第十一

本文

喜怒之政,谓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怒之间,必明其类。怒不可犯无罪之人,喜不纵可戮之士;喜怒之际,不可不详。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行其私而废其功,将不可发私怒,而兴战必用众心,苟合以私忿而合战,则用众必败。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可忿之事,然后加之威武,威武加则刑罚施,刑罚施则众奸塞。不加威武,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其国亡。

译文

身为将领应注意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境虽难免有怒有喜,但仍应将公事与私心区分开来,才不至於误事。

生气时,不可迁怒无罪的人,也不可因一时的高兴,而赦免罪大恶极的人,应详究其情,再行发落。决断案件,也不可因自己的喜好,而滥杀无辜,或纵容有罪之人,不使情绪影响决策。将领不可喜怒无常,这足以抵销以往所有的战功,作战时,应团结部众的心,激励士气,齐力作战,如果只凭自己的血气之勇,强求军队硬攻,那麼全军将毁在他的手中。

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就不容易发怒;终日郁郁寡欢,也就很难快了的起来,所以将领必先修文德,而后再讲究武功,如果战胜后不能更加谨慎,则将因轻敌而战败。一味的意气用事,事后必会后悔。一时的冲动,将导致身败名裂。

所以有才德的君子,威武而不野蛮;只知忧心,而不知恐惧;喜怒皆不形於色。平时就要树立威严,这样,刑法才有效力,一切的罪恶都可以扫尽。若无法确立威信,则刑罚就无法施行,众人跋扈而无法管束,那麼国家就会灭亡。

治乱第十二

本文

治乱之政,谓省官并职,去文就质也。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故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夫三军之乱,纷纷扰扰,各惟其理。明君治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

译文

要整顿政治,必须先裁汰冗官,去除虚职,不使闲散无用的官员,群聚结党,危害政务。全国上下若不遵守三纲六纪,就会大乱。所以国君行为举止必不失正道,为政需合乎理法道统,则万事可成,而功业亦可长久保持。

军队之所以会纷扰没有秩序,是因部队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所以国君要治理国家,要有先后次序,先整顿大纲,而后处理细目;先颁布戒令,而后执行刑罚;先治理好国都附近几省,而后全国都可治理好;先安内而后攘外;先修身而后治人。

如此一来,法令申明了,刑罚就可以执行无碍了;国家强盛了,邻国就不敢来犯;压制强者,则弱者得以伸张;吏治清明,则百姓亦会循规蹈矩,国君拥有崇高的品德,就能得天下人的景仰,这就是治国之道。

韩非的思想体系

一、原文: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弗听,杀而膊诸城上。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鞫居。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

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选自春秋 左邱明《春秋左传·晋鞌之战》

二、译文

鲁成公二年春,齐顷公攻打我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龙邑。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却被龙人抓住了。齐顷公对龙人说:“你们千万别杀他,我们讲和,我的军队不进入你的封地内!”龙人不听,杀掉卢蒲陈尸于城上。齐顷公亲自击鼓,攻上城墙。才三天,攻取龙邑。然后一路向南杀到了巢丘。

当时卫穆公正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要去打齐国,正巧在这路上与齐师相遇。石稷想回去,孙良夫说:“这怎么行,本要带兵攻打他,如今遇到他的军队你倒要回去了,我们如何回复君命?当初要是知道你如此无能,你就不该出来。如今既然遇到,就要打!”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孙良夫如果不稍等待救兵,我们就要全军覆灭。你战死了军队,回去怎么交代啊?”大家都不回答。石稷又说:“你是国卿。你要是战死了,那太丢人了。你带领军队撤退,我于此阻止齐军。”

同时通告军中,说援军的战车来了不少。齐师停止了进攻,在鞫居驻扎下来。这时新筑人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孙桓子才得以免于一死。此后,卫人要赏赐仲叔于奚封地,仲叔于奚谢绝,却请求朝见时用曲悬、繁缨之礼,卫君答应了仲叔于奚的请求。孔子当时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给他些封地。

唯有服器与爵位,不能***手他人,应有君主掌管。爵位名号是使人们产生信赖的标志,在上位的人使人信赖,才能保享车服之器,车服之器体现礼法,礼法用来规行仁义,施行仁义才能生利,而有利方能治理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若将这些***手他人,是给人以国政。国政亡,则国家随之灭亡,难以抵挡啊。”

孙桓子逃回新筑,不入城,随后就去晋国求救兵。碰巧臧宣叔也到晋国求救兵。都投到郤献子门下。晋景公答应给他七百辆战车的兵力。郤子说:“这是城濮战役所用的军额。那时有已故国君的明德与卿大夫的敏捷,才取得胜利。我比起先大夫,简直连供他们役使都不配。请给我八百乘战车。”

晋景公答应了他。郤克为中军主帅,士燮以上军佐的身份率领上军,栾书为下军主帅,韩厥为司马,去救鲁、卫两国。臧宣叔迎接晋军,为他们引路。季文子帅军与晋军相会。到达卫国境内,韩献子要按军法处死部下,郤献子驱车狂奔想要救他。可惜到达后,已经斩杀了那人。郤子赶快将被杀的人示众,告诉他的仆从说:“我是为了分担的怨谤。”

晋军跟踪齐军到莘。六月十六日到达靡笄山下。齐顷公派人挑战,说:“您率领你们国君的军队,行辱于我这小地方,我士兵疲弊,请明早会面吧。”回答说:“晋国与鲁、卫两国,是兄弟之邦。他们前来告诉我国君说:‘齐国总是到我们这疲弊之地来作乱。’

我国君不忍,就派群臣来请求您,您可不要让我们的军队在您的地盘上久留。军队能进不能退,不劳您吩咐。”齐顷公说:“我希望你能应战,就算你不答应,我们也将兵戎相见。”齐国的高固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砸人,还抓了晋军的人,爬到人家的战车上,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以此遍告齐军,说:“想要勇猛的,可以来买我多余的勇力!”

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鞍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当为戎右。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奔驰。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没有中断擂鼓,说:“我受重伤了。”

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射中的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忍著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难以支持了。”

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鼓声和战旗,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努力指挥战斗吧!”

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左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晋军跟随他们。齐军崩溃。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

韩厥梦见子舆对自己说:“次天早晨避开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在战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齐侯说:“称他为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倒在车里。将军綦毋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你的车。”

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制止他,使他站在自己身后。韩厥弯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戎右安放稳当。逢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两边的被树枝等钩住。昨天夜里丑父睡在轏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以臂击蛇,手臂受伤却隐瞒了伤情。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

韩厥手持拴马绳站在齐侯的马前,拜两拜,然后下跪,低头至地。捧著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向齐侯献上,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土地。’臣下不幸,恰巧遇到您的军队,没有地方逃避隐藏。

而且怕由于我的逃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臣下不称职地处在战士地位,冒昧地向您报告,臣下不才,代理这个官职是由于人才缺乏充数而已。”逢丑父命令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郑周父驾著齐君的副车,宛茷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免于被俘。

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呼喊道:“直到目前为止没有能代替自己国君承担祸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赦免了逢丑父。

扩展资料

齐晋鞌之战

生于公元前589年。当时,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克为报齐国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主战场为鞌,故史称“鞌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在战斗中,晋国之所以能胜利,除了《左传》中表现的君臣同仇敌忾以外,还与晋国的农耕经济较为发达有关。另外,晋处于齐国以西,地势相对较高,在军事作战上具有“俯冲”优势。这两个原因,又是《左传》的作者所考虑不到的。

百度百科-齐晋鞌之战

并不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有一些杰出的人物主张通过变法和立法的途径来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以顺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完成大一统的历史使命。春秋时期,这样的人物就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管仲和子产,虽然他们没有提出法治的理论,不能称之为法家,但他们的政治主张和实际活动为法家学说的创立提供了前提和依据,是法家的先驱人物。到了战国,就出现了进行变法和立法活动,有提出了相应理论的前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和慎到。这些前期法家虽然思想、学说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感到政治权力的重要性,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提出重法、重术、重势、不尚贤的法治主张和奖励耕战的措施。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先驱人物和前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以法为本”的法、术、势论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认为三者都是君主手中的工具,三者缺一不可,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自己的君主专制的法治思想体系,为大一统服务。

韩非认为实行法治,必须“以法为本”(《饰邪》)。法是体现国家利益的,如果不重视法,国家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所以他说:“法者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安危》)。重视了法,就能富国强兵,建立“超五帝,侔三王”(《王蠹》)的功业。所以他得出“明法者强,慢法者弱”(《饰邪》)的结论。他又认为要明法,就要树立法令的绝对权威,成为判断言行是非和进行赏罚的唯一标准,不许再有其他标准。因此,他说:“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不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问辩》)。所以他禁止儒家主张的“仁政”、“德治”,以期“禁奸于未萌”(《心度》),达到统一思想的要求。

韩非认为要实行法治,就要颁布成文法。它的好处有二,一可以使大家有所遵循,二可以防止官吏专横徇私,使“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八说》)。法令颁布以后的贯彻执行,他认为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赏罚,因为人性重利,只有严格实行赏罚,才能使之“畏其威而归其利”,使法令得以执行。而要进行贯罚,就要审合刑名,使赏罚合乎法令的规定。他还指出,法要不分贵贱,一律遵守“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这体现了以“法治”代替“礼治”的进步意义。

韩非认为,“术”是实现法治的手段。君主为了掌握***和使臣属贯彻法令以实行法治,就必须有驾驭臣属的术。“法”、“术”对于君主来说是二者“不可一无之具”(《定法》),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实行法治。因为“徒法而无术”,君主就“无术以知奸”,不能防止臣下阴谋篡夺、损公肥私和阳奉阴违。反之,如果“徒术而无法”(《定法》),释法而用术,君主就失去判断察奸的标准和给予赏罚的依据。结果是:“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矣。”(《说疑》)

韩非所说术的作用有二个方面:一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定法》)这是说术是任免和考核臣下的方法,即是根据能力大小授与官职,用“循名责实”的办法考核臣下是否忠于职守和遵守法令。对名实相符的给予奖赏,对名实不符的施予处罚。他认为这是“知奸”和“禁奸”的好刃、法,既能了解臣下是否失职,也可发现臣下是否越权。

二是,“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难三》)。这是说,术是君主藏在自己胸中而不显露出来的,以对付各种***和驾驭群臣的手段,用以防止群臣阴谋篡夺***和损公肥私的违法行为,以维护君主专制。

韩非以为君主之所以能立法和行赏罚,以掌握权势为前提。他说:“势者,胜众之资也。”(《八经》)势是使人服从的政治资本。只有“君执柄以处势”,才能“令行禁止”(《八经》)。

韩非还指出君主之所以为君主,在于君主有权势,“主之所以尊者,权也”(《心度》)。君主失去了权势,就要君臣易位,改称为臣子了。“主失势而臣得国,主更称暮臣。”(《孤愤》)所以他特别强调君主必须“擅势”,必须集权于一身,绝对不能与臣下“共权”(《外储说右下》),“赏罚下共则成分”(《八经》),权轻位卑,就没有人听从了。

韩非还强调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法”与,“势”结合思想。他在强调“法”不能离开“势”的同时,也强调“势”不能离开“法”,因为有“势”而无“法”,便不是法治而是人治了。实行人治,中人之君便无法治好天下。反之,实行法治,中人之君只要“抱法处势”也可以治好天下,以说明法治优越于人治。

2.历史进化思想

韩非的历史进化思想是继承《商君书》来的,把人类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四世。上古之世指传说中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时代。中古之世指鲸、禹治水的时代。近古之世指汤、武征伐的殷、周之世。当今之世,指他所处的战国时代。韩非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进化的,守成不变,复古倒退,就要闹笑话。他说:“今有构木钻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鲸、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五蠹》)他以为,时代变了,治国的方法也要随之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在当今之世,仍“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那就是“守株待兔”式的蠢人。因此,他得出结论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固为之备。”“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心度》)。

韩非还对历史进化的原因作了探索。他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可见,他是从物质生产方面来说明历史进化的原因。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又促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观念的变化。他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同上)这是说上古竞于道德,并不是***都好,而是由于当时物多人少;今天人们互相争夺,不是人的思想退步变坏,而是财少人多造成的。 韩非的历史进化思想和他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既指出了变化的必然性,又指出了实行法治的必要性,说明在“当今争于气力”的条件下,只有用赏罚的手段进行统治,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和富国强兵,才能实现大一统。因此,他的历史进化思想是他法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3.人性好利思想

韩非的人性论,并非继承苟卿的性恶论,因为苟卿认为人性好利是恶,需要改恶从善。韩非认为人性好利,无需改变,君主可以用赏罚的手段来利用它。

韩非是继承了慎到和《商君书》的人性好利思想。他认为人的好利的本性首先出于人的本能需要,说:“人无毛羽,不衣则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解老》)但他又指出,人性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说:“古者黔首悦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 智慧,欲自用,不听上。上必五劝之以赏,然后可进,又且畏之以罚,然后不敢退。”(《忠孝》)

因此,当今之世***都好利,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即使父子之间,也是计利相待的,他说:“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征,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六反》),至于君臣关系则更是利害关系了,他说:“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 臣不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为也。 臣之情,害身无利;君之情,害国无亲。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饰邪》)他在《难一》中更具体地把它看成是一种买卖关系,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就是君臣在进行“死力”与“爵禄”交易。

韩非又指出了君与民的利害矛盾。他说:“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故“明主.”对人民“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六反》)。因此韩非认为统治人民要依靠赏罚,不能依靠自愿服从,对人民必须以威力强制,他说: “民固骄于爱,听于威”(《五蠹》)。“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显学》)。因此,他认为必须“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义之相邻”(《六反》)。这是韩非主张用法来镇压人民。

韩非还用利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他说:“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天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备内》)总之,这些人的行为,不是他们心的善、恶决定的,而是他们的利益决定的。

人性既是好利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统治者就可利用手中的权力,以赏罚为手段来进行统治。他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八经》)因此,韩非的人性好利思想,也是韩非实行“法治”的理论基础。

4.认识论

韩非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一是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他说,“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解老》)这是说人依赖天生的眼、耳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感觉和思维客观世界。二是天地万物都有所以然之道、所以然之理和事物的性质、形状,可以为人的这些器官所感觉和思维。

韩非认为事物的道理是不容易认识的,要进行深思熟虑,“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解老》)而思虑时,又必须完全客观,不能有主观的偏见。他说:“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已。”(《扬权》)又说:“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同上)这就是说,在思虑时,必须去掉一切主观偏见,才能认识规律,得到知识。

韩非还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合乎实际的“参验”法,他说:“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八经》)这就是说检验一种言论是否正确,要把事物排队(伍),作比较研究(参),注意到各个方面(众端),包括自然的(天、地、物)和社会的(人)各种因素。只有这些方面都符合的言论才是正确的。

韩非还认为,言论是否正确,要看有没有功用,他说:“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轻者也。”“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问辩》)对于先秦各个学派,韩非都批判了。他的论断是:所有他们的言论都没有“以功用为之的彀”,因而都是无用的。可见他的认识论和他的实行法治的主张,也是有联系的。

5.自然观

韩非论述了道、理、德自身及其相互关系,他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主道》)又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解老》)这是说,道是自然界及其总规律,理是万物借以互相区别的特殊规律。他还说:“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解老》)意思是说,各种不同的事物,各有其特殊规律,所有万物的特殊规律的总和,体现出了世界的根本的总规律。韩非又认为自然界万物所得于“道”而成为自己的内在性质的,是“德”。“德”是从“道”那里得来的,所以“德”是“道”的体现。

韩非反对迷信鬼神,指出“龟夹鬼神,不足以举胜,……然而持之,恩莫大焉”(《饰邪》)。他又指出,迷信鬼神,是国家灭亡的象征之一,他在《亡征》中说:“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他还解释产生迷信鬼神思想的社会根源,是“人处疾则责医,有祸则畏鬼。”(《解老》)这就是说,迷信鬼神的根源,来自疾病与灾祸。

韩非认为,天没有意志。他说:“若天若地,孰疏孰亲?”(《扬权》)“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功名》)他发挥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人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可以运用工具去改造自然物,并以这种看法去论证他的法治主张。他说:“虽有不恃隐括而有自直之箭,自圆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善之道。”(《显学》)由此可见,韩非对于自然和人事的态度是反对任其自发和偶然的因素,而赞成积极的自觉活动。这又显示出韩非的自然观和他的法治主张也是相通的。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什么意思?

1. 羿射不中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译文

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约一寸的兽皮箭靶对神箭手后羿说:“请射吧!射中了,就送给你万金作为奖赏;射不中,就收回你的千户封邑。”羿听了夏王的话,脸色变化不定,气息急促难平,神情十分紧张。于是弯弓射去,没有射中,第二箭再射,又落了空。

夏王问付弥仁:“这个后羿,从来都是百发百中,而我今天和他定约了赏罚条件后,他却射不中了,为什么呢?”付弥仁回答道:“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射技,万金厚赏造成了他的心理包袱。人如果能做到不计较得失,把赏罚置之度外,那么谁都能成为无愧于羿的神箭手了。”

注释

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的:靶子

削:减

斯:这个

以:用

更;再一次

遗:抛弃

愧:比。。差

2含义

学习或做事时如果顾念得太多,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 《不记人过》文言文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

①不喜计人过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③是小子亦参政耶

④同列犹不能平

⑤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日 A.同列

②蒙正遂止之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人皆服其量。

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1.答案:①过失②经过③这④还,仍⑤古义:听;今义:嗅。

①“过”的解释可以联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解释为“过失、错误”。②参照①的解析。③“是”在这古汉语中大多不作判断动词讲,而作指示代词,应解释为(……隐藏……)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

(2)悔不穷问 穷: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1)***装 (2)穷尽

2、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就制止了他们。

3、(1)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

(2)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

翻译: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朝中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我不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随便找的

3. 任末好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或依林木之下: 或

⑵更以净衣易之: 易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3、任末“非圣人之言不视”对你的启发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⑴ 有时 ⑵ 交换,换

2、(他)经常说做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来办成事情(成才)呢。

3、读书要有选择,要选读名人的好书

4. 求初一文言文阅读题(要有答案,不要太难)

题目: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 A、酝酿(niàng) 滑稽(jī) 洗濯(zhuó) 孪(luán)生 B、梦寐(mèi) 称职(chèn) 赏赐(cì) 嫩芽(rùn) C、诀别(jué) 什物(shí) 笼罩(lǒng) 猝然(cù) D、厄运(è) 虐杀(nüè) 炫耀(xuàn) 匿笑(nì) 2、根据语境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友情,是人生一笔 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 ;是生病时的 ;是跌倒时的真诚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春风。 A 、受益匪浅 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B、苦口良药 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C、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苦口良药 D、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受益匪浅 3、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B、《纸船》--谢婉莹--中国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4、语文实践活动: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

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2% A 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B 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C 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 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5、名著阅读题: ①有关《爱的教育》正确的一项是( )2%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所作。 B、《爱的教育》原名《心》。

C、《爱的教育》书中不仅有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还有他的父母及老师讲的故事。 D、《爱的教育》中《意大利》一文父亲是要教育恩利科要勤俭节约的美德。

②写出下列一则寓言的寓意。3% 夏天,将至中午的时候,几个行人晒得很苦,看见一棵阔叶树,就走过去,躺在树荫底下休息。

他们仰望着阔叶树,彼此议论说:"这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阔叶树回答说:"忘恩负义的人,你们正在享受我的恩惠,还说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 寓意: 6、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10%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② ,天光云影共徘徊。 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④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⑤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⑥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写农村夏夜美景的词句是: , 。

⑦《〈论语〉十则》中,表达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取的正确态度是: ,不亦君子乎? ⑧春节将至,调动你的积累,和大家分享一句完整的写"春"的诗句吧。 , 。

7、仿造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3%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 ;但是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15%(8-11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5% ①期日中( ) ②已去( ) ③引之:( ) ④友人惭( ) ⑤尊君在不( ) 9、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标注两处)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 两点对答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4% 11、翻译下列的句子。4% 与儿女讲论文义。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现代文阅读29%(12-23题)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6%)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A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 *** 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B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

5. 求10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

6.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D “及明帝初”为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其后断句,排除A、B;“肇独曰”这里“肇”为主语,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到了明帝初年,参与恭迎的亲近侍从和百官,从侍中崔光以下全都受到加封,封游肇为文安县侯.唯独游肇说道:“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是古今的常事,因为这一点而获得加封,将怎么自居?”.(2)C “文中指诸子百家的重要代表作品”错,“经”文中指儒家经典著作.(3)C 张冠李戴,“游肇召集公卿聚会”错,原文为“及元叉废灵太后,将害太傅元怿,乃集公卿会议其事”,应是元叉召集公卿聚会.(4)①见:表被动;以:因为;扶侍:服侍.句子翻译为: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②以:认为;执志:执意;嘉:称赞.句子翻译为: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答案:(1)D(2)C(3)C(4)①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②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参考译文:游肇,字伯始,孝文帝赐给他名.博通经史.孝文初年,担任内秘书侍御中散.皇帝南下亲征,游肇上表劝阻,皇帝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不久迁任太子中庶子.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孝文帝想让他以俸禄供养,于是令他出任本州南安王元桢镇北府长史.南安王去世后,又担任高阳王元雍镇北府长史.游肇为政清廉简约,加以匡正辅佐,历辅二王,很有政绩.因为父去世解除官职.又被任命黄门侍郎,兼侍中,任畿内大使,罢免坏的官员,提升好的官员,赏罚分明. 游肇是位儒者,时常注重礼教,以法度制裁所纠举的,没有一个不是伤风败俗的.他执法仁明公平,断案务求怜悯宽恕.尚书令高肇,是宣武的舅舅,百官畏惧,因为游肇的名字与自己相同,想让他改名.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迁任侍中.梁军的主将徐玄明斩杀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的脑袋,率郁州归附朝廷,朝廷商议派兵赴援,游肇上表认为不应使军队劳累去争夺海岛之地,皇帝不***纳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等到大将军高肇征讨蜀地时,游肇又陈辞请求等待以后图谋,(皇帝)又没有***纳. 明帝登位后,升任相州刺史,有很好的政绩.游肇处理政事不是很快决断,主管者与谘呈官往返多次,一定穷究事情之理,然后下笔处理.尽管宠贵权势请托,他始终不屈服,正直无邪的节操,为当时人敬服.到元叉废黜灵太后时,将加害太傅元怿,于是召集公卿聚会商议此事.在那时,群官没有不失态变脸色顺从元叉旨意的,唯独游肇高声发言,认为不行,元怿终究没有下到官署处理.去世,谥号文贞公.游肇外表宽缓柔和内心刚强正直,特别爱好儒家典籍经传,手不释卷.通晓《周易)《毛诗》,尤其精通《三礼》.写有《易集解》,撰写《冠婚仪》《白硅论》,诗赋表启共七十五篇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文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游肇谦虚廉洁不争逐,曾经撰写《儒巷》,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清贫寡欲,生活来源凭借俸禄罢了.游肇任廷尉时,宣武曾经命令游肇,希望(他对罪犯)有所减罪宽恕,游肇执意不听从,说:“陛下自能宽恕(他们),怎能命令我徇情枉法呢!”他坚持己见就像这样.到了明帝初年,参与恭迎的亲近侍从和百官,从侍中崔光以下全都受到加封,封游肇为文安县侯.唯独游肇说道:“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是古今的常事,因为这一点而获得加封,将怎么自居?”坚决推辞不接受.评论者推崇他.。

7. 扇不在新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

曰:"柏梁云构,

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译文:庾稚恭任荆州刺史时,晋献给晋武帝(

)一把羽毛扇,武帝怀疑是旧的。

说:"柏梁台高

丽,需要

从底下把它建起来;关弦繁复的旋律,需要

和夔那样的乐师先检听它们的声音。稚恭献上的扇子,因为是好的,而不因为是新的。"庾稚恭后来听到这件事,说:"

这个人适合在皇帝的左右。

8. 文言文《扇不在新》阅读答案大全

原文

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①。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工匠先居其下②;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③。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注释

①“庾稚”句:按《晋书》载,献扇一事出于庾稚恭的哥哥庚怿。庚怿任豫州刺史,曾把白羽扇献给晋成帝。毛扇,羽毛扇。据说原产于江南,后来才传入中原一带,所以能进献给皇帝

②柏梁:柏梁台,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城。云构:高耸入云的建筑;大厦

③管弦:乐器。管指管类乐器,弦指弦类乐器。钟。夔(kuí):钟子期和夔,这里指代懂得鉴赏的音乐家。钟子期是春秋时楚人,善听音乐。伯牙弹琴时,意在高山或流水,钟子期都能领会。夔是舜时的乐官。按:这两句说明新的也是旧的。

翻译

庾稚恭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武帝怀疑是用过的。侍中刘劭说:“柏梁台那样高大的楼台,是工匠先处在里面;管弦齐奏,也是知音的人和乐工们先审察它的音。稚恭进献扇子,是因为它好,不是因为它新。”庾稚恭后来听说这件事,便说:“这个人适合在皇帝身边。”

9.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⑤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⑥,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⑦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⑧,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⑨。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1993年上海古籍版)

[注释]

①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对曹操多非议,为其所杀。

②李膺字元礼,东汉末清议领袖之一

③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指有名望的人。中表:指与姑母、舅母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通:通报,传达。

④府君: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礼。

⑤君:您,表尊称。仆:我,表谦称。

⑥先君:先人。指前辈,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

⑦奕世: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汉魏以师友为通家。

⑧了了:聪明伶俐。

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一)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人以其语语之

②大未必佳

③韪大踧踖

(三)孔文举是***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四)试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一)我君仆其

(二)①前者是名词,话语;后者是动词,告诉 ②长大 ③很

(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来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并不正确,孔文举在诡辩。

(四)提示: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孔融说这话的反击方法是什么?

孔文举以后未必聪明;陈韪现在很一般;反击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韪也是一名有些名气的学者。在座的宾客就将孔融刚才的表现告诉他。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陈韪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趣味题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拜访李元礼。在座的宾客对孔融的博学和随机应变都感到惊奇,而陈韪却不以为然,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让陈韪如此的难堪?

陈韪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

[点拨]陈韪说孔融以后未必聪明;孔融反击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简要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这一人物形象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意思——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

作品出处

出自孟子的《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

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作品原文

舜[1]发[2]于畎亩[3]之中,傅说[4]举[5]于版筑[6]之间,胶鬲[7]举于鱼盐[8]之中,管夷吾[9]举于士[10],孙叔敖[11]举于海[12],百里奚[13]举于市[14]。

故[15]天将降大任[16]于是[17]人也[18],必[19]先苦[20]其心志[21],劳[22]其筋骨,饿[23]其体肤[24],空乏[25]其身,行拂乱[26]其所为[27],所以[28]动[29]心忍[30]性,曾[31]益其所不能[32]。

人恒[33]过[34],然后能改;困于心[35],衡于虑[36],而后作[37];征于色[38],发于声[39],而后喻[40]。入[41]则无法家[42]拂士[43],出[44]则无敌国[45]外患[46]者,国恒[47]亡[48]。

然后知生于忧患[49],而死于安乐[50]也。

作品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11、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2、海:海滨。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责任,担子,使命。

17、是:代词,这,这些。

18、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9、必:一定。

20、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1、心志:意志。

22、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3、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24、体肤:肌肤。

25、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空,穷。乏,绝。

26、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27、所为:所行。

28、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1、曾:同“增”,增加。

32、能:才干。

33、恒:常常,总是。

34、过:过错,过失。

35、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

3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9、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42、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43、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47、恒:常常。

48、亡:灭亡。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50、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作品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作品赏析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

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里指出:“昌黎(韩愈)以‘是’、‘异’二字论文,然二者仍须合一。若不‘异’之‘是’,则庸而已;若不‘是’之‘异’,则妄而已。”这种主张,实在起于孟子的影响。孟子在提出“生于忧患”这一“是”命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它的“异”命题: “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克己慎终。在外又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扰。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这是精神上的死亡。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说教而感沉闷,又不为邀人眷顾而故发惊人之谈;既娓娓动听,又给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子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但作为一条具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道德上。特别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这亦是千百年来,孟子此篇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

在修辞上,此文也很有特色。《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文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便***用了这种句式,一起首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接着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面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其后的汉大赋,由于片面强调了这一特点,往往使人难以卒读。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原因在于,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以起首一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一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人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与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是贤人,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自身的才能与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如同所有成就辉煌的文人学者一样,孟子的一生也是不甚得意的。此文写得如此出色,诚为“发愤抒情”的结果。

名家点评

唐·柳宗元《敌戒》: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清·吴闿生《重订孟子文法读本》:通体盘旋,为末二句蓄势,章法极奇,贾生《过秦》.所自出。千盘百折,厚集其阵,纯用劲折,无波磔痕。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

四字成语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司军钧,字叔平。司军钧生豫章太守司军量,字公度。司军生颍川太守司军俊,字元异。司军俊生京兆尹司军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上述内容均取自《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之;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晋书·宣帝纪》)。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对曹操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晋书·宣帝纪》)!没有***纳他的建议。

建安二十四年(219),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曹操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司马懿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晋书·宣帝纪》)。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深忌,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对他由猜忌逐渐转为信任。

曹操进封魏王后,升任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晋书·宣帝纪》),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关系一直很好。司马懿还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

此后,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

同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乘此机会,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魏荆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阳郡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围魏将曹仁,水淹于樊七军,斩庞德。时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曹仁决心奋勇抵御。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蜀。此时,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当时都城在许昌,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及时劝阻:“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纪》)。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江陵,关羽被其俘杀。

此战的胜利,曹操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

徐晃击退关羽后,曹操嫌恶荆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们都迁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晋书·宣帝纪》)。曹操从之,没有移民。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时孙权率军向西。朝臣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认为不该放弃二城:“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曹丕未依其言,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有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登基后,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候。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司马懿辞让,曹丕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晋书·宣帝纪》)。

同年,曹丕又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晋书·宣帝纪》)。临行,下诏书给司马懿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晋书·宣帝纪》)!后曹丕由广陵回师洛阳,又下诏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晋书·宣帝纪》)。于是司马懿留镇许昌。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丕对太子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晋书·宣帝纪》)。明帝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魏朝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节。魏文帝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他突然发难,给他去信,详为慰解,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司马懿说:“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晋书·宣帝纪》)。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后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不要上当,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晋书·宣帝纪》)。等到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晋书·宣帝纪》)!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挥师渡水,毁其木栅,直逼城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攻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浮费。南方吏民心悦诚服。

前初,申仪久在魏兴郡,专威弄权,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仪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

司马懿又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不久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部属七千余人来降。

当时边郡新附,户口不实。朝廷想加以核实,请司马懿进京,征询他的意见。司马懿认为:“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晋书·宣帝纪》)。明帝又部他吴蜀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司马懿回答说:“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仍旧驻扎宛城。

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10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明帝也(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命司马懿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与曹休相策应。八月,曹休为吴军大败,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

太和三年(227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腮,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进攻魏,包围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晋书·宣帝纪》),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他说:“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于是挺进喻麋。

诸葛亮闻魏大军将至,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及费曜等部袭击蜀军,被诸葛亮击破。便亲率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

至此,史书上对今后的作战却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晋书·宣帝纪》记载如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今甘肃天水南),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记载如下:……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后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郃进至木门(今甘肃天水西南),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

可以看出,前者说司马懿大胜,后者则说司马懿大败。而《三国志》中诸葛亮、张郃、郭淮等人的传记中,对此都一带而过。而且前者对司马懿让张郃去追击蜀之避而不谈。相对而言,还是后者可信度高些。现在的军事工具书也都以后者记载为准。

蜀军退军后,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估计诸葛亮明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司马懿认为:“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晋书·宣帝纪》)。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今陕西眉县北),进驻渭水之南。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晋书·宣帝纪》)。遂渡渭背水扎营。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则诸军无事矣”(《晋书·宣帝纪》)。

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魏诸将皆喜,唯独雍州刺史郭淮深以为忧,他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诸将多不以为然。郭淮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司马懿这才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堑垒尚未成,蜀军果至,攻而未克,两军遂成对峙状态。

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

诸葛亮东进的道路受阻于司马懿,从渭水前进,又有郭淮阻挡,乃移军攻取散关,陇城等地,然后回师进攻司马懿。

八月,司马懿遵照明帝“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欲待蜀军粮尽,相机反攻。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羞辱之,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装怒,上表请战。明帝不许,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后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

辛毗到时,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晋书·宣帝纪》)!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晋书·宣帝纪》)!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第二天,司马懿到诸葛亮营垒巡视,“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据此断定诸葛亮已死,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晋书·宣帝纪》)。

辛毗认为诸葛亮死否尚不可知,司马懿说:“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晋书·宣帝纪》)。于是,率兵急追。关中地多蒺藜,司马懿派三千士兵脚穿软材料做成的平底木屐,在大军前行走,蒺藜都刺在木屐上,然后大军马步并进。一直追到赤岸,这才得到诸葛亮的确切死讯。当时人有谚语说:“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笑着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晋书·宣帝纪》)。

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诸葛亮不顾战略上的失策,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纵使竭忠尽智,终因实力悬殊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的。而魏国则在司马懿等人的人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取防御战略,最终不战不退蜀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蜀将杨仪、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明帝没批准,作罢。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司马懿回京,命他率兵讨伐。明帝说:“此不足以劳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君度其行何计?”司马懿说:“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明帝又问:“其计将安出?”司马懿回答:“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明帝问:“往还几时?”司马懿说:“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晋书·宣帝纪》)。

当时朝廷大修宫室,加上军用物资,以至百姓饥弊。司马懿出征前,劝阻明帝说:“昔周公营洛邑,萧何造未央,今宫室未备,臣之责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穷,外内有役,势不并兴,宜***绝内务,以救时急”(《晋书·宣帝纪》)。

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六月,进至辽水。公孙渊果然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

司马懿***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营。接着,不攻敌营,却挥师直取公孙渊根据地襄平(辽东郡治所,今辽宁辽阳)。部将不解其意,说:“不攻贼而作围,非所以示众也。”司马懿解释说:“贼坚营高垒,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计,此王邑所以耻过昆阳也。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贼大众在此,则巢窟虚矣。我直指襄平,则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遂迫使敌军放弃围堑回军救援襄平。司马懿督军回首山(今辽宁辽阳西南),迎战敌援军,并对诸将说:“所以不攻其营,正欲致此,不可失也”(《晋书·宣帝纪》)。魏军迎击,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当初公孙渊闻魏军来攻,求救于孙权,孙权也出兵为其声援,并给公孙渊写信:“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之”(《晋书·宣帝纪》)。

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魏军恐惧,诸将思欲迁营。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军心始安。公孙渊军乘雨出城,打柴牧马,安然自若。魏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不予***纳。司马陈圭曰问司马懿:“昔攻上庸,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坚城,斩孟达。今者远来而更安缓,愚窃惑焉。”司马懿说:“帝曰:“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晋书·宣帝纪》)。

接着,司马懿还将计就计,故意示弱。朝廷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明帝却说:“司马公临危制变,计日擒之矣”(《晋书·宣帝纪》)。

月余,雨停,水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起土山、挖地道、造楼车、钩梯等攻城器具,昼夜强攻。城内粮尽,死者甚多,其将杨祚等降。时偶有流星自城西南向东北划过,坠落在梁水附近,城中愈发震恐。公孙渊也很惊惧,八月,派他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求解围,然后面缚(两手反绑于背而面朝前)归降。司马懿斩杀使者,发布檄文严责:“昔楚郑列国,而郑伯犹肉袒牵羊而迎之。孤为王人,位则上公,而建等欲孤解围退舍,岂楚郑之谓邪!二人老耄,必传言失旨,已相为斩之。若意有未已,可更遣年少有明决者来”(《晋书·宣帝纪》)。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司马懿对卫演说:“军事大耍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汝不肯面缚,此为决就死也,不须送任”(《晋书·宣帝纪》)。

公孙渊欲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梁水(今太子河)边上星落之地。入城后,司马懿屠戮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京观是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

当时司马懿军中有的士兵衣单寒冷,向他乞要襦衣,司马懿不给。有人说:“幸多故襦,可以赐之。”司马懿说:“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晋书·宣帝纪》)。于是上奏朝廷,把一千多名六十岁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遣送回乡。然后,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内,胜利班师。

明帝派使者到蓟去犒劳部队,增司马懿食昆阳县,前后共二县。

本来朝廷让他便道往镇关中。但当到达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三日之间,诏书五至。明帝手书说:“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晋书·宣帝纪》)。

据说,司马懿在襄平时,曾梦见明帝枕在他膝上,说:“视吾面。”他俯视,见明帝面有异色。如今一见诏书此语,大惊,乘追锋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至则径人嘉福殿内御床旁边,满眼流泪,指问疾病。明帝拉着他的手,目视太子齐王,说:“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晋书·宣帝纪》,《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为“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当天,明帝去世。时为景初三年(239年)正月。

齐王曹芳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齐王即位,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欲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于是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像汉代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决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之水,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前将军朱然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

五月,吴将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当待其自破,司马懿则说:“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晋书·宣帝纪》)。

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司马懿知南方暑热低湿,大军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轻骑挑战,朱然不敢动。于是,便休养土卒。检选精锐,招募勇士,发布号令,摆出攻城的架势。吴军惊惧,连夜撤退。在三州口(荆、豫、扬三州之接合处),为魏军追及,吴军被歼万余人,船舰物资损失甚多。而进攻六安、柤中的吴军亦无功而还。

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

此前,吴国派诸葛恪屯驻宛城,边人深以为苦。司马懿要率兵攻之,议者以为诸葛恪占据坚城,广有粮谷,孤军远攻,救兵必至,那时进退失据,未见其便。司马懿说:“贼之所长者水也,今攻其城,以观其变。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也。若敢固守,湖水冬浅,船不得行,势必弃水相救,由其所短,亦吾利也”(《晋书·宣帝纪》)。于是,司马懿在正始四年(243年)九月,率军出征。军队到达舒城,诸葛恪果然焚烧积聚,弃城而走。

正始五年(244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于天下,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从之。结果为蜀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蜀涪县及费祎援军亦相继到达。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什么意思

一、 数 字 成 语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心一意 一败涂地 一本正经 一臂之力 一尘不染 一见如故 一箭双雕 一脉相承 一目了然 一窍不通 一视同仁 一泻千里 一草一木一成不变 一帆风顺 一鼓作气 一哄而散 一如既往 一丝不苟 一言难尽 一衣带水 一朝一夕 一针见血 一知半解 一表人才 一波三折一步登天 一筹莫展 一触即发 一刀两断 一技之长 一蹶不振 一劳永逸 一鸣惊人 一念之差 一贫如洗 一气呵成 一清二白 一扫而空一息尚存 一相情愿 略胜一筹 两败俱伤 两虎相斗 两面三刀 两全其美 两小无猜 两袖清风 进退两难 三长两短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三生有幸 三思而行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半夜三更 入木三分 火冒三丈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四海为家 四分五裂 四面楚歌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危机四伏 四海升平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五体投地 五脏六腑 五谷丰登 学富五车 五雷轰顶

六神无主 六亲无靠 六月飞霜 六根清净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七窍生烟 七情六欲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半斤八两 胡说八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九霄云外 九牛二虎之力 含笑九泉

十拿九稳 十年寒窗 十全十美 十万火急 十指连心 十冬腊月 神气十足

百无禁忌 百川归海 百读不厌 百发百中 百废俱兴 百感交集 百花齐放 百口难辩 百炼成钢 百年不遇 百年大计 百思不解 百战百胜百依百顺 百折不挠 百孔千疮精神百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闻不如一见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呼万唤 千军万马 千钧一发 千里迢迢 千门万户 千难万险 千篇一律 千千万万 千秋万代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头万绪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载难逢 千难万险横扫千军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死一生 万籁俱寂 瞬息万变

二、 动 物 名 称 成 语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 獐头鼠目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气壮如牛牛毛细雨 泥牛入海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藏龙卧虎 狐***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群龙无首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叶公好龙

降龙伏虎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 龙潭虎穴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万马齐喑 一马平川 天马行空 快马加鞭 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

蛛丝马迹 兵荒马乱 万马奔腾 犬马之劳 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鞍前马后 人强马壮 猴年马月 青梅竹马

心猿意马 悬崖勒马 千军万马 香车宝马 指鹿为马 害群之马

厉兵秣马 塞翁失马盲人瞎马 脱僵之马 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鸡犬升天

闻鸡起舞杀鸡吓猴 杀鸡取卵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

鼠肚鸡肠呆若木鸡

狗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犬马之劳 猪狗不如

兔死狗烹 鼠窃狗盗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狐群狗党 偷鸡摸狗

画虎类狗 鸡犬不惊 鸡零狗碎

猪猪突豨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封豕长蛇 凤头猪肚 蠢笨如猪

鸟鸟尽弓藏 笨鸟先飞 如鸟兽散 小鸟依人 惊弓之鸟 飞禽走兽

凤毛麟角 鸦雀无声 燕雀安知 鹤立鸡群 鹤发童颜 风声鹤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燕语莺声 鹊巢鸠占

鹦鹉学舌 蜻蜓点水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声誉鹊起 饮鸩止渴 雁过拔毛 鸟枪换炮

兽困兽犹斗 如鸟兽散 人面兽心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洪水猛兽狼吞虎咽 猫鼠同眠 黔驴技穷 一丘之貉 管中窥豹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鹿死谁手 中原逐鹿 象牙之塔 盲人摸象

声名狼藉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决 黔驴技穷 鹏程万里

鱼虫金蚕脱壳 蝇头微利 花飞蝶舞 螳臂挡车 鱼跃鸟飞 如鱼得水

独占鳌头井底之蛙 瓮中捉鳖 虾兵蟹将 鹬蚌相争 沉鱼落雁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鱼目混珠 蜂拥而至

蛊惑人心 物腐虫生 漏网之鱼 海市蜃楼 堤溃蚁穴 蚕食鲸吞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三、 带植物成语

开花结果 斩草除根 顺藤摸瓜 披荆斩棘 奇花异果 投桃报李 粗枝大叶 春兰秋菊 火树银花 叶落归根 节外生枝 李代桃僵 树大根深瓜熟蒂落 根深蒂固 柳暗花明 桃红柳绿 瓜田李下 风扫落叶 布帛蔬栗 出水芙蓉 一枕黄粱 视入草芥 雨后春笋 昙花一现 明日黄花横生枝节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桑榆暮景 黄粱美梦 荆棘丛生 花枝招展 豆蔻年华 天女散花 如火如荼 名列前茅 锦上添花 囫囵吞枣火中取栗 目光如豆 沧海一粟 胸有成竹 春暖花开 三顾茅庐 世外桃源 鸟语花香 风吹草动 鸡毛蒜皮 繁花似锦 借花献佛 滚瓜烂熟枯木逢春 望梅止渴 拔苗助长 五谷不分 花容月貌 叶落知秋 树大招风 藕断丝连 萍水相逢 草长莺飞 花团锦簇

四、 带人体成语

面无人色 心旷神怡 耳熟能详 心花怒放 蒙头转向 满面春风 屈指可数 满目疮痍 铁面无私 令人发指 出人头地 魂不附体 食不果腹不绝于耳 爱不释手 面黄肌瘦 口干舌燥 劈头盖脸 提心吊胆 评头论足 肺腑之言 心口如一 身外之物 足不出户 手无寸铁 心事重重满腔热忱 促膝谈心 信手拈来 灭顶之灾 另眼相看 腥风血雨 喜笑颜开 大打出手 失之交臂 汗流浃背 光彩夺目 心惊肉跳 面红耳赤拳打脚踢 鹤发童颜 赏心悦目 抓耳挠腮 浓眉大眼 血肉相连 毛骨悚然 手足无措 掩人耳目 铁石心肠 病入膏肓 沁人肺腑 血流成河口若悬河 面不改色 眉飞色舞 两手空空 信口开河 垂头丧气 满腹牢骚 燃眉之急 挖空心思 绞尽脑汁 义愤填膺 引人注目 泰山压顶皮开肉绽 心灵手巧 举手投足 点头哈腰 肥头大耳 心腹之患 心心相印 唇齿相依 骨肉相连 至亲骨肉 徒费唇舌 痛入骨髓 趾高气扬筋疲力尽 目不暇接 破口大骂 闭目塞听 扬眉吐气 怒发冲冠 切齿痛恨 掩耳盗铃 病从口入 扣人心弦 浪子回头 成竹在胸 不堪回首眼明手快 胆战心惊 摩拳擦掌 慈眉善目 没头没脑 肝肠寸断 耳目众多 肝胆相照 恨入骨髓 感人肺腑 了如指掌 眼花缭乱 骨瘦如柴脚踏实地 夺眶而出 惊心动魄 俯首听命 接踵而来 挺身而出 唾手可得 咬紧牙关 为国捐躯 良药苦口 掉以轻心 恨之入骨 耳聪目明唇亡齿寒 头重脚轻 粉身碎骨 蓬头垢面 五脏六腑 咬牙切齿 血口喷人 腹背受敌 肝脑涂地 沁人心脾 近在眉睫 情同手足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情深 口是心非 眼疾手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 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七嘴八舌 交头接耳手无缚鸡之力

五、 带方位成语

旁若无人 前车之鉴 旁敲侧击 人间地狱 节外生枝 福如东海 马放南山 居高临下 蒙在鼓里 前呼后拥 外柔中刚 前仰后合 上蹿下跳东张西望 走南闯北 字里行间 左右开弓 转战南北 后起之秀 内顾之忧 掌上明珠 雨后春笋 梁上君子 泰山北斗 袖手旁观 大敌当前锥处囊中 左邻右舍 上漏下湿 左顾右盼 里勾外连 天上人间 秀外慧中 天南地北 内外交困 举国上下 东窗事发 下不为例 苦中作乐绵里藏针 稳操左卷 名列前茅 力争上游 后来居上 置之脑后 南征北战 里应外合 外强中干 南来北往 安内攘外 说东道西 瞻前顾后左右为难 中流砥柱 间不容发 天下大乱 江东父老 日薄西山 以绝后患 九霄云外 游戏人间 喜出望外 外圆内方 东鳞西爪 内忧外患惩前毖后 彻里彻外 声东击西 俯仰之间

六、 带色彩成语

黄金时代 白雪皑皑 乌烟瘴气 皓首穷经 青面獠牙 苍髯如戟 金光灿烂 红颜薄命 白发苍苍 花里胡哨 五黄六月 一碧万顷 明眸皓齿一寸丹心 火树银花 炉火纯青 须眉茭白 人老珠黄 红男绿女 白纸黑字 苍松翠柏 绿水青山 碧血丹心 白云苍狗 朱唇皓齿 面红耳赤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流 姹紫嫣红

七、 叠字成语

亭亭玉立 姗姗来迟 栩栩如生 欣欣向荣 惺惺作态 洋洋得意 绵绵不绝 静静乐道 虎视眈眈 来势汹汹 生机勃勃 热气腾腾 炯炯有神沾沾自喜 头头是道 依依惜别 节节败退 比比皆是 飘飘欲仙 井井有条 愤愤不平 小心翼翼 死气沉沉 大名鼎鼎 滔滔不绝 步步登高夸夸其谈 *** 娓娓动听 历历在目 窃窃私语 威风凛凛 喜气洋洋 天网恢恢 神***奕奕 摇摇欲坠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跃跃欲试循循善诱 ***自危 斤斤计较 心心相印 白发苍苍 白雪皑皑 气势汹汹 人才济济 得意洋洋 三三两两 沸沸扬扬 纷纷扬扬 郁郁葱葱昏昏沉沉 断断续续 战战兢兢 羞羞答答 浩浩荡荡 家家户户 歪歪扭扭 吞吞吐吐 轰轰烈烈 庸庸碌碌 影影绰绰星星点灯

八、 带“不”字成语

不由自主 不谋而合 不寒而栗 不同凡响 不甘示弱 不知深浅 不露声色 不择手段 不足为奇 不绝于耳 不可思议 不共戴天 不计其数不可收拾 不约而同 不知去向 不学无术 情不自禁 恬不知耻 弱不禁风 爱不释手 怒不可遏 力不从心 辞不达意 猝不及防 名不虚传祸不单行 死不悔改 时不我待 下不为例 义不容辞 深不可测 机不可失 参差不齐 萎靡不振 纹丝不动 惶恐不安 一尘不染 连绵不断疲惫不堪 坎坷不平 坐立不安 一毛不拔 表里不一 寸步不让 欲罢不能 无所不有 放荡不羁 犹豫不决 锲而不舍 赞谈不已 愁眉不展绵绵不绝 按兵不动 川流不息 截然不同 措手不及 屡教不改 原封不动 形影不离 络绎不绝 华而不实 揣测不安 坚忍不拔 从容不迫经久不息

九、 带“人”字成语

人心涣散 人生如梦 人情冷暖 人地生疏 人面兽心 人困马乏 人才济济 人浮于事 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 人命关天 人声鼎沸 人所共知人迹罕至 人烟稠密 人各有志 人之常情 强人所难 与人为善 为人师表 盲人瞎马 助人为乐 耐人寻味 沁人心脾 渔人之利 耸人听闻痴人说梦 任人唯贤 高人一等 成人之美 先人后己 拖人下水 引人注目 不近人情 地广人稀 振奋人心 差强人意 风云人物 惨无人道大快人心 事在人为 深入人心 不省人事 家破人亡 脍炙人口 风土人情 狗仗人势 荒无人烟 地利人和 治病救人 冷语冰人 舍己为人以貌取人 目中无人 达官贵人 出口伤人 嫁祸于人 不甘后人 仗势欺人 睹物思人 盛气凌人 百年树人 平易近人 先发制人视同路人

十、 “想”的成语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想得混乱(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

想得很多(左思右想)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十一、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

花样多(五花八门)

十二、 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十三、 含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

惊心动魄 争奇斗艳 生龙活虎 添油加醋 降龙伏虎 争权夺利 高楼大厦 狂风暴雨 满山遍野 翻江倒海 怪模怪样 民脂民膏 五颜六色千言万语 无边无际 一清二楚 火烧火燎 千变万化 唉声叹气 接二连胜 星罗棋布 翻云覆雨 道听途说 摩拳擦掌 如花似玉 慈眉善目争分夺秒 地动山摇 无忧无虑 风驰电掣 报仇雪恨 酒囊饭袋 咬文嚼字 无依无靠 山崩地裂 海阔天空 无精打*** 流言飞语 谨言慎行赤手空拳 日积月累 添枝加叶 品头论足 心灵手巧 口干舌燥 心旷神怡 难分难解 感恩戴德 欢蹦乱跳 风平浪静 千姿百态 不声不响涂脂抹粉 伤天害理 大摇大摆 颠三倒四 捕风捉影 添砖加瓦 平心静气 抓耳挠腮 不偏不倚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胡言乱语

十四、 含有两对近义词的成语

深思熟虑 真凭实据 灵丹妙药 凶神恶煞 心满意足 街头巷议 翻山越岭 精雕细刻 生拉硬扯 琼楼玉宇 层峦叠嶂 心烦意乱 崇山峻岭奇形怪状 惊涛骇浪 装模作样 摇头晃脑 文丛字顺 改朝换代 通风报信 能说会道 甜言蜜语 分门别类 追根究底 虚情***意 幸灾乐祸通情达理 丰功伟绩 歪门邪道 生擒活捉 离乡背井 豪言壮语 汪洋大海 斩尽杀绝

十五、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出神入化 横七竖八 来龙去脉 浓妆淡抹 逆来顺受 朝秦暮楚 有恃无恐 天经地义 转危为安 若明若暗 弄巧成拙 扶老携幼 顾此失彼弃暗投明 因小失大 自始至终 七上八下 逢凶化吉 舍己为人 避实击虚 大公无私 走南闯北 取长补短 除暴安良 顶天立地 大材小用古为今用 夫唱妇随 有气无力 殊途同归 异曲同工 南辕北辙 朝令夕改 今非昔比 同床异梦 鬼斧神工 异口同声 大手大脚 从头到尾改邪归正 惹是生非 弄***成真 远亲近邻 前仰后合 天寒地冻 先斩后奏 功败垂成 若隐若现 反败为胜 铺天盖地 弃旧图新 以逸待劳化整为零 积少成多 拈轻怕重 起死回生 以攻为守 争先恐后 横眉立目 苦尽甘来 东倒西歪 前赴后继 公报私仇 水深火热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弄***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由此及彼

十六、 含有两对反义词的成语

神出鬼没 人小鬼大 南来北往 此起彼伏 好逸恶劳 有名无实 喜新厌旧 经天纬地 你死我活 古往今来 凶多吉少 大同小异 寒来暑往生死存亡 悲欢离合 盛衰荣辱 轻重缓急 是非曲直 厚此薄彼 深入浅出 先公后私 死去活来 有始无终 藏头露尾 前因后果 避实就虚送往迎来 扶弱抑强 先人后己 春华秋实 天南地北 避重就轻 外强中干 吉凶祸福

十七、 含有近义、反义词的成语

摇头摆尾 返老还童 欢天喜地 瞻前顾后 同生共死 惊天动地 说长道短 寻死觅活 昏天黑地 挑肥拣瘦 开天辟地 街头巷尾 同甘共苦冷嘲热讽 尔虞我诈 横冲直撞 左顾右盼 新仇旧恨 大街小巷 东张西望 阴差阳错 左思右想 天罗地网 长吁短叹 南腔北调 明争暗斗东奔西跑 手舞足蹈 生离死别 来踪去迹 东躲*** 南征北战 鬼使神差 天崩地塌

反 义 成 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众说纷纭 寂然无声——鸦雀无声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 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近 义 成 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名一钱——一贫如洗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十八、 隔字相同的成语

古色古香 天兵天将 不死不活 稳扎稳打 任劳任怨 有始有终 无穷无尽 大模大样 自高自大 破罐破摔 大喊大叫 自作自受 偏听偏信本乡本土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虎头虎脑 无依无靠 毛手毛脚 人山人海 载歌载舞 瓮声瓮气 如泣如诉 问长问短 若隐若现 不慌不忙难解难分 久而久之 如醉如痴 活灵活现 无影无踪 无拘无束 同心同德 无声无息 无边无际

十九、 带兵器的成语

兵不血刃 折戟沉沙 单枪匹马 当头棒喝 心如刀绞 归心似箭 当头一棒 剑拔弩张 明枪暗箭 戟指怒目 强弩之末 一箭双雕 琴心剑胆鸟尽弓藏 临阵磨枪 唇枪舌战 亡戟得矛 箭在弦上 短兵相接 借刀 心如刀割 口蜜腹剑 盘马弯弓 无的放矢 夹枪带棒 自相矛盾杯弓蛇影 枕戈待旦 惊弓之鸟 图穷匕见 同室操戈 有的放矢 刀光剑影 大刀阔斧 大动干戈

二十、 四季

春天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春意正浓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和风细雨

夏天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鸟语蝉鸣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秋色宜人 金桂飘香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满山红叶 五谷丰登 芦花飘扬

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二十一、 时辰

早晨 东方欲晓 旭日东升 万物初醒 空气清醒 雄鸡报晓 晨雾弥漫

晨光绚丽

中午 烈日当头 丽日临空 艳阳高照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傍晚 日落西山 夕阳西斜 残阳如血 炊烟四起 百鸟归林华灯初上 夜幕低垂日薄西山

夜晚 夜深人静 月明星稀 夜色柔美 夜色迷人 深更半夜 漫漫长夜

二十二、 花草树果

花 花红柳绿花色迷人 花香醉人 花枝招展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草 绿草如茵一碧千里 杂草丛生 生机勃勃 绿油油

树 苍翠挺拔郁郁葱葱 枯木逢春 秀丽多姿 青翠欲滴林海雪原 耸入云天

山 寸草不生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高耸入云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荒山野地

水 水流湍急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融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流水无情

瓜果蔬菜 清香鲜嫩 青翠欲滴 果园飘香 果实累累果实饱满

鲜嫩水灵

二十三、 天气

雪 大雪纷飞大雪封山 鹅毛大雪 漫天飞雪 瑞雪纷飞 风雪交加

雷电 电光石火 雷电大作 惊天动地 春雷滚滚 电劈石击雷电交加

雨 阴雨连绵牛毛细雨 秋雨连绵 随风飘洒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大雨淋漓 暴雨如注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未雨绸缪

风 秋风送爽金风送爽 北风呼啸 微风习习 寒风刺骨 风和日丽

云 彩云满天天高云淡 乌云翻滚 彤云密布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风卷残云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过眼云烟 烟消云散

日 旭日东升日上三竿 一轮红日 日高三尺 艳阳高照 烈日当头 骄阳似火 日影西斜

天空 碧空万里 浩浩长空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二十四、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二十五、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二十六、 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二十七、 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二十八、 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高手如林

二十九、 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一麟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三十、 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人山人海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三十一、 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比比皆是 不可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星罗棋布 丰富多彩

三十二、描写说的成语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虚情***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词振振有辞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闲言碎语

三十三、 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千钧一发

谥号中 经天纬地曰文… 后面还有些什么去了 顺便解说一下每个谥号的意思~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诗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作的议论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使他的心志忍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肌肤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

作品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战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白话译文:

舜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在筑城的奴隶中被提***,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提拔上来,管仲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提拔上来,百里奚在市场上被提拔上来。所以说,上天要让某个人担当重任,一定会使他的心志忍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肌肤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能如意,借此使他们心里常常保持警惕,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强,增加他们所欠缺的本领。

人经常会犯错误,多犯几次错误才能谨慎。一个人只有内心被困扰,思虑堵塞,才能奋发、有作为。脸上表现出抑郁的神色,发出忧叹的声音,然后才明白过来。在国中没有懂法度并执法的大臣和足为辅弼国君的贤士,在国外又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以后就能知道忧思祸患使人成长、使人振作和勤奋,因而得生;安逸享乐使人怠惰,导致人死亡和国家、事业的衰败。

词句注释:

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发:兴起,这里指被任用。

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举:被选拔。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管夷吾:管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士:狱官。

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海:海滨。

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市:集市。

故:所以。

任:责任,担子。

是:代词,这,这些。

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一定。

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心志:意志。

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体肤:肌肤。

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所为:所行。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作品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文章一开头并没有正面提出任何观点,而是一口气列举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发迹的例子。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正因为付出了非同寻常的代价,这些圣贤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一番宏大的事业。所以这后面的结论又倒过来说明了这六位圣贤成功的原因。“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使动句。动心,使心惊动。忍性,《孟子正义》释为使本性(性格、性情)符合仁的要求。忍,能也;能,任也,故忍性为任性。孟子主张性善,仁义礼智生于心,即本于性。任其性,即以仁为己任也。“曾益其所不能”,使他们增加了做本来不能做的事的能力。命运的挫折,身心的磨难,不但没有使他们屈服,反而磨砺他们的人格,增长他们的才干,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最终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由此推论,上天如果要把重大的使命放到一个人的肩上,就一定要先磨练他的意志,锻炼他的筋骨,还要让他经受缺吃少穿、穷困潦倒之苦,这样,才能使他适应各种艰苦的生活,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着,孟子进一步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写的是生于忧患。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每个分句前半写“忧”,后半写“生”。人在客观世界中,不能无过,有过能改,就求得了“生”。能改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取得了相对的自由。能改,不仅指人在道德品质上符合了仁义礼智信的要求,还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发挥。一个“能”是人的愿望、决心与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人的一生常常会因为主观愿望与客观世界的巨大矛盾,主观学识品行才能与客观处境的矛盾而忧心忡忡,内心充满苦恼压抑与困惑,思虑阻塞不畅。但是人也正是忧患困境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认识、超越了自我奋发而有所作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客观世界常常引起人们喜怒哀乐好恶忧惧等感情,他们被这些感情所困扰。表露在脸色上与语言中,然后得到别人的同情与理解。入就在这种与忧患的斗争中,找到了“生”的方式与途径,获得了“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得了“生”的信心与自由,这就是生于忧患的含义。“苦其心志”等主要是说物质上的忧患,这一层主要讲的是精神上的忧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写的是死于安乐。如果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在外又没有足以与自己的国家抗衡、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威胁的敌国,那么在这种宽松平和的国度里,国君便可以整日耽于安乐(他既不需文韬,又不需武略;既不需文治又不需武功),而安乐的结果也往往就是国家的灭亡,这就是“死于安乐”的含义。

忧患可以使人发奋,安乐可以松懈斗志;逆境中求生,顺境中灭亡,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这就是生活的哲理。这也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又一个儒学***所提出的体现儒家奋发有为、积极用世思想的著名论断。

创作背景: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那位高人有尉缭子的兵法?

古代帝王的谥号: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 圣善闻周曰宣;圣闻周达曰昭; 行义悦民曰元;希纲治纪曰平; 辟土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 希义行刚曰景;柔质慈发曰惠; 安民立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 聪明睿智曰献;希德执义曰穆; 乱而不损曰灵;去礼远众曰炀; 无辜曰厉;恭仁早夭曰哀。

古代人谥号

A:

哀:早孤早夭曰哀;恭仁早夭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正法非义曰哀

安:好和不争曰安;兆民宁赖曰安;宽容安宁曰安;富裕和谐曰安;所保惟贤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宁民曰安;务德不争曰安;庄敬尽礼曰安;敬而有礼曰安;貌肃辞定曰安;止于义理曰安;恭德不劳曰安;静正不迁曰安;懿恭中礼曰安;凝重合礼曰安;

B:

比:择善而从曰比;事君有党曰比

C:

成: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征服曰成;佐相克终曰成;制义征服曰成;礼乐明具曰成;持盈守满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达强立曰成;经德秉德曰成;民和神福曰成;道兼圣智曰成;夙夜警惕曰成;是曲赴礼曰成;仁化纯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德备礼乐曰成;德见于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内德纯备曰成;坤宁化洽曰成

诚:纯德合天曰诚;从容中道曰诚;推心御物曰诚;秉德纯一曰诚;明信率下曰诚;肫笃无欺曰诚;实心施惠曰诚

冲:幼少在位曰冲;幼少早夭曰冲

纯:中正精深曰纯;见素抱朴曰纯;安危齐心曰纯;志虑忠实曰纯;至诚无息曰纯;心里和一曰纯;治理精深曰纯

慈:视民如子曰慈;爱育必周曰慈;抚柔平恕曰慈

刺:不思忘爱曰刺;复狠遂过曰刺;暴戾无亲曰刺;暴慢九卿曰刺;不思安详曰刺

D:

达:质直好义曰达;疏通中理曰达

大:则天法尧曰大

戴:爱民好治曰戴;仪式不愆曰戴

荡:好内远礼曰荡;狂而无据曰荡

悼: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怖从处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道:以德化民曰道

德:绥柔士民曰德;谏争不威曰德;谋虑不威曰德;贵而好礼曰德;忠和纯备曰德;绥怀来人曰德;强直温柔曰德;勤恤民隐曰德;忠诚上实曰德;辅世长民曰德;宽众忧役曰德;刚塞简廉曰德;惠和纯淑曰德;高贵好礼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来远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养民曰德;尊贤亲亲曰德;仁而有化曰德;忧在进贤曰德;宽栗扰毅曰德;直温强义曰德;谏诤不违曰德;周旋中礼曰德;泽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丁:述善不克曰丁;述义不悌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定: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贰曰定;追补前过曰定;仁能一众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践行不爽曰定;审于事务曰定;德操纯固曰定;以劳定国曰定;克绥邦家曰定;静正无为曰定;大应慈仁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

度:心能制义曰度;进退可轨曰度;遵法纬民曰度;从容有常曰度;礼节咨善曰度;富裕有容曰度;创制垂法曰度;懿徽足式曰度

端:守礼执义曰端;圣修式化曰端;严恭莅下曰端;恭己有容曰端;秉心贞静曰端;守礼自重曰端

敦:善行不怠曰敦;温仁忠厚曰敦;能记国善曰敦;温仁厚下曰敦;笃和洽族曰敦;立德纯固曰敦

G:

干:犯国之纪曰干

刚:追补前过曰刚;强毅英勇曰刚;致果杀敌曰刚;强而能断曰刚;自强不休曰刚;政刑明断曰刚;威强不平曰刚;强义英勇曰刚

高:德覆万物曰高;好事隆重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公:奋发及众曰公

恭: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实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长让善曰恭;渊源通畅曰恭;夙夜敬事曰恭;知过能改曰恭;贤而不伐曰恭;率事以信曰恭;不懈于位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不懈于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责难于君曰恭;正德美容曰恭;不懈为德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隐曰恭;庄以莅下曰恭;谦逊不懈曰恭;逊顺事上曰恭

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劳耿著曰光

广:粉饰及远曰广;所闻能行曰广

果:好力致勇曰果;勤学近智曰果;临事善断曰果

H:

暠:综善典法曰暠

和:不刚不柔曰和;推贤让能曰和;柔远能迩曰和;呼吁悦民曰和;和睦九族曰和;怀柔胥洽曰和;温厚无苛曰和

厚:思考不爽曰厚;强毅老实曰厚;敦仁爱众曰厚

胡:弥年寿考曰胡;保民耆艾曰胡;保民畏惧曰胡;

怀:执义扬善曰怀;慈仁早夭曰怀;慈仁知节曰怀;失位而死曰怀;慈仁哲行曰怀;民思其惠曰怀

桓: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胜利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

荒:荒年无谷曰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昏乱纪度曰荒;从乐不反曰荒;狎侮五常曰荒

徽:元德充美曰徽

惠: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爱课曰惠;柔质受谏曰惠;施勤慷慨曰惠;慈仁好与曰惠;爱民勤学曰惠;富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远识曰惠;能绥四方曰惠;子爱困穷曰惠;俭以厚下曰惠;淑质受谏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富裕不苛曰惠;遗爱在民曰惠;分人以财曰惠;利而不费曰惠;抚字心殷曰惠;兴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怀曰惠;泽及万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广被曰惠

惑:满志多穷曰惑;以欲忘道曰惑;*溺丧志曰惑;妇言是用曰惑;夸志多穷曰惑

J:

简:一德不懈曰简;夷易不訾曰简;治典不杀曰简;正直天真曰简;易从有功曰简;夷易无疵曰简;至德临下曰简;仕不躁进曰简;能行直道曰简;执要能固曰简

节:好廉自克曰节;不侈情欲曰节;巧而好度曰节;能固所守曰节;谨行节度曰节;躬俭中礼曰节;直道不挠曰节;临义不夺曰节;艰危莫夺曰节

介:执一不迁曰介

景: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道德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敬:夙夜警惕曰敬;令善典法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象方益年曰敬;夙兴夜寐曰敬;众方克就曰敬;齐庄中正曰敬;广直勤正曰敬;廉直劲正曰敬;难不忘君曰敬;奉命不迁曰敬;畏天爱民曰敬;陈善闭邪曰敬;威仪悉备曰敬;戒尊师傅曰敬;戒惧无违曰敬;谨慎恭事曰敬;戒慎几微曰敬;肃恭无怠曰敬;齐庄自持曰敬;应事无慢曰敬

靖:柔德安众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柔德教众曰靖;柔直考终曰靖;虚己鲜言曰靖;缉熙宥密曰靖;式典安民曰靖;仁敬鲜言曰靖;慎以处位曰靖;政刑不扰曰靖;法纪肃布曰靖;厚德安贞曰靖;律身恭简曰靖;以德安众曰靖

K: 开:信道轻仕曰开

康:渊源通畅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详抚民曰康;合民安详曰康;有年好乐曰康;安详治民曰康;好乐怠政曰康;能安兆民曰康;俊民用章曰康;久膺多福曰康;寿考且宁曰康;保民迪吉曰康;务德不争曰康;富裕和谐曰康;敬而有礼曰康;保护社稷曰康;造道自行曰康;动而无妄曰康;温柔好善曰康;思善无逸曰康;温良勤学曰康;视履宁静曰康

考:大虑行节曰考;秉德不回曰考

克:爱民在刑曰克;秉义行刚曰克;胜敌得俊曰克;胜己之私曰克;

宽:含光得众曰宽;盛德包蒙曰宽;御众不近曰宽

匡:贞心大方曰匡;以***国曰匡;宰辅皇室曰匡;弥缝灾害曰匡;正君之过曰匡

L:

礼:奉义顺则曰礼;恭俭庄敬曰礼;善自防间曰礼;躬俭中节曰礼;审节而和曰礼;著诚去伪曰礼;纳民轨物曰礼;恭俭合度曰礼;内则克修曰礼

理:才理审谛曰理;政平刑肃曰理;措正施行曰理;表章道术曰理;才敏详审曰理;治繁不扰曰理

厉:无辜曰厉;凶暴无亲曰厉;愎狠傲慢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戾: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良:温优良乐曰良;理顺习善曰良;谨慎敬事曰良;温敬寡言曰良;孝悌成性曰良;谨慎敬畏曰良;谋猷归美曰良;竭忠无隐曰良;宅衷易直曰良

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宽大曰烈;外洋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直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

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神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遵上命曰灵;德之聪明曰灵

M:

懋:以德受官曰懋;以功受赏曰

密:追补前过曰密;思考详审曰密

闵:慈仁不寿曰闵

敏:应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断如神曰敏;明达不滞曰敏;闻义必徙曰敏;才猷不滞曰敏;好古不怠曰敏

愍: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艰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民伤心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危身送上曰愍

明:照临四方曰明;谮诉弗成曰明;思考果远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总集殊异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能扬仄陋曰明;察色见情曰明;容义参美曰明;无幽不察曰明;圣能作则曰明;令闻不已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隐恶扬善曰明;视能致远曰明;内治和理曰明;诚身自知曰明;守静知常曰明;至诚预言家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

缪: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

穆: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肃和曰穆;圣敬有仪曰穆;粹德深远曰穆;肃容持敬曰穆;容仪肃敬曰穆

N:

宁:裕以安民曰宁;渊衷湛一曰宁;端重自毖曰宁

P:

彭:述而不作曰彭;信而好古曰彭

平: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惠内无德曰平;治而清省曰平;布纲治纪曰平;克定祸乱曰平;理而无责曰平;布德均政曰平;无常无偏曰平;治道如砥曰平;分不求多曰平;政以行辟曰平;推心行恕曰平

Q:

齐:执心克庄曰齐;资辅共就曰齐;轻輶恭就曰齐;执正克庄曰齐

祁:治典不杀曰祁;经典不易曰祁;治定不陂曰祁

钦:威仪悉备曰钦;敬事节用曰钦;克慎成宪曰钦;肃敬而承上曰钦;夙夜祗畏曰钦;恪慎万几曰钦;神明俨翼曰钦;谨慎励翼曰钦;寅恭任事曰钦

勤:温年好乐曰勤;能修其官曰勤;服劳无怨曰勤;广业不怠曰勤;勤行世业曰勤;勤学力行曰勤;能修内职曰勤;夙夜匪懈曰勤;宣劳中外曰勤

清:避远不义曰清;洁己自爱曰清;洁己奉法曰清

顷:甄心动惧曰顷;敏以恪慎曰顷;祗勤追惧曰顷;慈仁和敏曰顷;堕覆社稷曰顷;震动过惧曰顷;阴靖多谋曰顷

悫:行见中外曰悫;执德不惑曰悫;诚以致志曰悫;内外如一曰悫;真心中孚曰悫;率真御下曰悫

确:执德不惑曰确;执德不回曰确

R:

让:推功尚善曰让;德行宽柔曰让

仁: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自制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仁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任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导溥浃曰仁;仁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

荣:宠禄光大曰荣;先义后利曰荣

容:富裕温柔曰容

柔:顺德丽贞曰柔;至顺法坤曰柔

睿:可以作圣曰睿;沉思远虑曰睿;圣知通微曰睿;虑周事表曰睿

S:

伤:未家早夭曰伤;早夭不可曰伤

殇:早夭不可曰殇;未家早夭曰殇;童蒙早夭曰殇

商:昭功宁民曰商;文学精深曰商

绍:生疏继位曰绍

神: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弗成知曰神;阴阳意外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

慎:敏以敬曰慎;安静寡言曰慎;思考深远曰慎;谨饬自持曰慎;夙夜敬畏曰慎;谨慎克勤曰慎。周有慎靓王姬

声:不生其国曰声;不主其国曰声

圣: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虚己从谏曰圣;敬祀亨礼曰圣;行道化民曰圣;穷理尽性曰圣;穷神知化曰圣;通达先知曰圣;大而化之曰圣;博施济众曰圣;极深研几曰圣;能听善谋曰圣;裁整日地曰圣;睿智天纵曰圣;国民与能曰圣;备物成器曰圣;备道全美曰圣;神化难名曰圣

胜:容仪恭美曰胜 世:承命不迁曰世;风景四方曰世;贻庥奕叶曰世

淑:言行不回曰淑;虑善从宜曰淑;温仁咸仰曰淑;善行著闻曰淑

顺:慈和遍服曰顺;慈仁和民曰顺;柔质慈惠曰顺;和比于理曰顺;德合帝则曰顺;受天百禄曰顺;柔德承天曰顺;德行宽柔曰顺;淑慎其身曰顺;德容如玉曰顺;克将君美曰顺;好恶公平曰顺;德协自然曰顺

舜:仁圣盛明曰舜

思:品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不眚兆民曰思;谋虑不衍曰思;柔能自勉曰思;通明爽愿曰思;深虑道远曰思;念终如始曰思;辟土兼国曰思;追悔前愆曰思

肃: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好德不怠曰肃;貌敬行祗曰肃;刚德征服曰肃;身正人服曰肃;法式修明曰肃;严畏自饬曰肃;摄下有有礼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素:达礼蔽乐曰素

T:

太:克启行禩曰太

泰:循礼安舒曰泰;临政无慢曰泰

通:物至能应曰通;事起而辨曰通

W:

威:猛以刚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服叛怀远曰威;强毅执政曰威;赏劝刑怒曰威;以刑服远曰威;夷狄率服曰威;信赏必罚曰威;德威可畏曰威;声灵震叠曰威;庄以临下曰威;

温:德行宽柔曰温;温顺可即曰温;仁优良礼曰温;乐育群生曰温;宽仁惠下曰温

文:经纬天地曰文;品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好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仪式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勤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整日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武:坚强直理曰武;威劲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征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威强睿德曰武;除伪宁真曰武;威强恢远曰武;帅众以顺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坚强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折冲御侮曰武;锄奸靖难曰武;拓地开封曰武;肃将天威曰武;安民和众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杀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敌无避曰武;德威遐畅曰武;

X:

息:谋虑不可曰息

熙:允僖庶绩曰熙;敬德光亮曰熙;隆称赫奕曰熙

僖:谨慎畏忌曰僖;质渊受谏曰僖;有罚而还曰僖;刚克曰僖;有过曰僖;慈惠爱亲曰僖;谨慎恭慎曰僖;乐闻善言曰僖;恭慎无过曰僖

熹:有功安人曰熹

贤:仁义合道曰贤;宠至益戒曰贤;行义合道曰贤;明德有成曰贤;内治隆备曰贤;内德有成曰贤

显:行见中外曰显;受禄于天曰显;圣德昭临曰显;百辟惟刑曰显;有光前烈曰显;中外仰德曰显;德美宣昭曰显

宪:博闻多能曰宪;赏善罚恶曰宪;行善可记曰宪;在约纯思曰宪;圣能法天曰宪;圣善周达曰宪;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聪明法天曰宪;表正万邦曰宪;懿行可纪曰宪;仪范永昭曰宪

献:博闻多能曰献;惠而内德曰献;智哲有圣曰献;聪明睿智曰献;文资有成曰献;敏惠德元曰献;圣哲有谋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学该古训曰献;智质有理曰献;智质有操曰献;智质有礼曰献

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听命不违曰孝;善事怙恃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恪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干蛊用誉曰孝;继志成事曰孝;践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奠曰孝;志不忘亲曰孝;高贵不骄曰孝;德加国民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信:守命共时曰信;出言可复曰信;周仁承命曰信;守礼不违曰信;宽仁孚众曰信;政令齐整曰信

修:勤其世业曰修;勤学近习曰修;克勤世业曰修

宣: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可曰宣;善问周达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至心见外曰宣;重光丽日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闻式布曰宣

玄:含和无欲曰玄;应***神曰玄

逊:谦逊气让曰逊

Y:

炀: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费心曰炀;去礼远正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尧:翼善传圣曰尧;大而难名曰尧

仪:善行足法曰仪

夷:克杀秉政曰夷;放心好静曰夷;隐居求志曰夷;失礼基乱曰夷

义:制事合宜曰义;见利能终曰义;先君后己曰义;取消天地之害曰义;取而不贪曰义;理财正辞曰义;仁能制命曰义;能成其志曰义;道无不睬曰义;推功尚善曰义;以礼仪行曰义;行礼不疚曰义;见利能让曰义;以公灭私曰义;正身肃下曰义;

毅:致果杀敌曰毅;强而能断曰毅;勇而近仁曰毅;善行不怠曰毅;温仁忠厚曰毅;能纪国善曰毅;贤明有执曰毅;经德不回曰毅;致果克敌曰毅

翼:刚克为伐曰翼;思考深远曰翼;爱民好治曰翼;谨慎事天曰翼;谨慎昭事曰翼;赞宣德化曰翼

懿:温柔贤善曰懿;温柔圣善曰懿;体和居中曰懿;爱人质善曰懿;柔克有光曰懿;浸以光大曰懿;行见中外曰懿;爱民质渊曰懿;德浸宽大曰懿;文德充裕曰懿;秉彝好德曰懿;尚能不争曰懿;主极精纯曰懿;柔德流光曰懿;贤善著美曰懿

隐:陷拂不可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可曰隐;不尸其位曰隐;违拂不可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威德刚武曰隐;

英:出类拔萃曰英;品德应物曰英;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概曰英

雍:居敬行简曰雍

勇:胜敌壮志曰勇;率义死国曰勇;致命为仁曰勇;奋身为义曰勇;持义不挠曰勇;知死不避曰勇;率义共用曰勇;以义死用曰勇;临事屡断曰勇;临难不惧曰勇;见义必为曰勇

幽:壅遏欠亨曰幽;消息乱常曰幽;早孤有位曰幽;早孤陨位曰幽;早孤销位曰幽;违礼乱常曰幽;暴民残义曰幽;*德灭国曰幽

禹:渊源通流曰禹;受禅胜利曰禹

裕:强学好问曰裕;建中垂统曰裕;宽仁得众曰裕;性量宽平曰裕;仁惠克广曰裕;宽和不迫曰裕;宽和自得曰裕

誉:状古述今曰誉

元:能思辩众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続曰元;主义行德曰元;品德纯一曰元;遵仁贵德曰元;善行仁德曰元;宣慈惠和曰元;至善行德曰元;忠肃恭懿曰元;体仁长民曰元;茂德丕绩曰元;体乾启祚曰元;万邦以贞曰元;体仁内恕曰元;仁明道合曰元;

原:思考不爽曰原;植德开基曰原;庆流奕叶曰原

Z:

章:温克令仪曰章;法式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恪慎高昂曰章;文教远耀曰章

昭: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哲: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贞:纯洁持志曰贞;大虑克就曰贞;大宪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表里用情曰贞;忧国忘死曰贞;表里无怀曰贞;忠道不扰曰贞;保节扬名曰贞;履正中馈曰贞;守教难犯曰贞;幽间专一曰贞;恒德从一曰贞;直道不挠曰贞;名实不爽曰贞;事君无猜曰贞;德行正固曰贞;率义好修曰贞;德信正周曰贞 真:肇敏行成曰真;不隐无藏曰真

正:表里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表里用情曰正;纯洁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表里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真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直:肇敏行成曰直;治乱守正曰直;不隐其亲曰直;守道如矢曰直;言行不邪曰直;质而中正曰直;正人之曲曰直;折狱在中曰直;孝弟成性曰直;谨慎敬事曰直;敏行不挠曰直;率行天真曰直;秉道正物曰直;

质:名实不爽曰质;忠正天真曰质;章义掩过曰质;言行相应曰质;澹泊无为曰质;直心靡他曰质;真纯一德曰质;至治还淳曰质;宅心笃实曰质;淳茂无华曰质;静正无华曰质;刚正无华曰质;强立守义曰质

智:官人应实曰智;尊明胜患曰智;默行言当曰智;推芒折廉曰智;临事不惑曰智;察言知人曰智;择任而往曰智

中:王心克一曰中;刚柔不偏曰中;因时致治曰中

忠:危身送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临患不反曰忠;兴废纯固曰忠;廉方公平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推贤尽诚曰忠;中能应外曰忠;杀身报国曰忠;世笃勤奋曰忠;善则推君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择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虑外曰忠;广方公平曰忠;肫诚翊赞曰忠

终:有始有卒曰终;克成令名曰终

纣:残义损善曰纣

庄: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征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真心大方曰庄;好勇致力曰庄;威而不猛曰庄;严敬临民曰庄;履正志和曰庄;维德端严曰庄;尊重端肃曰庄;端恪临民曰庄;端一克诚曰庄;齐敬中礼曰庄;执德不矜曰庄;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严恪有仪

壮:威德刚武曰壮;赫围征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胜敌克乱曰壮;好力致勇曰壮;屡行征伐曰壮;武而不遂曰壮;武德刚烈曰壮;非礼弗履曰壮;

纵:弱而奋发曰纵;败乱百度曰纵;忘德败礼曰纵

《尉缭子二十四篇》原文如下:  

天官 第一:

梁惠王问尉缭子曰:『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尉缭子对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黄帝者,人事而已矣。

『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由此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

『按天官曰:「背水阵为绝地,向阪阵为废军。」武王伐纣,背济水向山阪而阵,以二万二千五百人,击纣之亿万而灭商,岂纣不得天官之阵哉!

『楚将公子心与齐人战,时有彗星出,柄在齐。柄所在胜,不可击。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斗者固倒而胜焉。」明日与齐战,大破之。

『黄帝曰:「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谓之天官人事而已。……。』

兵谈 第二:

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胜备相用,犹合符节,无异故也。

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关之。大不窕,小不恢,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地不任者任之。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不暴甲而胜者,主胜也;阵而胜者,将胜也。

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患在百里之内,不起一日之师;患在千里之内,不起一月之师;患在四海之内,不起一岁之师。

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夫心狂、目盲、耳聋,以三悖率人者难矣。

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方亦胜,员亦胜。重者如山、如林、如江、如河,轻者如炮、如燔、如垣压之,如云覆之,令人聚不得以散,散不得以聚,左不得以右,右不得以左。兵如总木,弩如羊角,***无不腾陵张胆,绝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制谈 第三:

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形乃明。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陷行乱阵,则千人尽斗。覆军杀将,则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

古者,士有什伍,车有偏列,鼓鸣旗麾,先登者未尝非多力国士也,先死者亦未尝非多力国士也。

损敌一人,而损我百人,此资敌而伤甚焉,世将不能禁。征役分军而逃归,或临战自北,则逃伤甚焉,世将不能禁。于百步之外者弓矢也,于五十步之内者矛戟也,将已鼓而士卒相嚣,拗矢折矛抱戟,利后发,战,有此数者,内自败也,世将不能禁。士失什伍,车失偏列,奇兵捐将而走,大众亦走,世将不能禁。夫将能禁此四者,则高山陵之,深水绝之,坚阵犯之。不能禁此四者,犹亡舟楫,绝江河,不可得也。

民非乐死而恶生也,号令明,法制审,故能使之前。明赏于前,决罚于后,是以发能中利,动则有功。

令百人一卒,千人一司马,万人一将,以少诛众,以弱诛强。试听臣言,其术足使三军之众,诛一人无失刑,父不敢舍子,子不敢舍父,况国人乎?

一贼仗剑击于市,万人无不避之者,臣谓:「非一人之独勇,万人皆不肖也」。何则?「必死与必生,固不侔也。」听臣之术,足使三军之众为一死贼,莫当其前,莫随其后,而能独出独入焉。独出独入者,王伯之兵也。

有提九万之众,而天下莫能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武子也。」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众者,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也。明其制,一人胜之,则十人亦以胜之也。十人胜之,则百千万人亦以胜之也。故曰:「便吾器用,养吾武勇,发之如鸟击,如赴千仞之溪。」

今国被患者,以重币出聘,以爱子出质,以地界出割,得天下助,卒名为十万,其实不过数万尔。其兵来者,无不谓将者曰:「无为人下,先战。」其实不可得而战也。

量吾境内之民,无伍莫能正矣。经制十万之众,而王必能使之衣吾衣,食吾食。战不胜,守不固者,非吾民之罪,内自致也。天下诸国助我战,犹良骥騄耳之駃,彼驽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后哉?

吾用天下之用为用,吾制天下之制为制,修吾号令,明吾刑赏,使天下非农所得食,非战无所得爵,使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矣。故曰:「发号出令,信行国内。」

民言有可以胜敌者,毋许其空言,必试其能战也。

视人之地而有之,分人之民而畜之,必能内有其贤者也。不能内有其贤,而欲有天下,必覆军杀将。如此,虽战胜而国益弱,得地而国益贫,由国中之制弊矣。

战威 第四:

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审法制,明赏罚,便器用,使民有必战之心,此威胜也。破军杀将,乘闉发机,溃众夺地,成功乃返,此力胜也。王侯如此,所以三胜者毕矣。

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刑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二曰受命之论;三曰逾垠之论;四曰深沟高垒之论;五曰举阵加刑之论。此五者,先料敌而后动,是以击虚夺之也。

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夺者心之机也,令者一众心也。众不审则数变,数变则令虽出众不信矣。

故令之之法,小过无更,小疑无申。故上无疑令,则众不二听,动无疑事,则众不二志,未有不信其心而能得其力者也,未有不得其力而能致其死战者也。

故国必有礼、信、亲、爱之义,则可以饥易饱;国必有孝、慈、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古者率民必先礼信而后爵禄,先廉耻而后刑罚,先亲爱而后律其身。

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四肢也。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

励士之道,民之生不可不厚也。爵列之等,死丧之亲,民之所营不可不显也。必也因民所生而制之,因民所营而显之,田禄之实,饮食之亲,乡里相劝,死丧相救,兵役相从,此民之所励也。

使什伍如亲戚,卒伯如朋友。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士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

地所以养民也,城所以守地也,战所以守城也,故务耕者民不饥,务守者地不危,务战者城不围。三者,先王之本务也,本务者兵最急。

故先王专务于兵,有五焉,委积不多则士不行;赏禄不厚***不劝;武士不选则众不强;器用不便则力不壮;刑罚不中则众不畏。务此五者,静能守其所固,动能成其所欲。

夫以居攻出,则居欲重,阵欲坚,发欲毕,斗欲齐。

王国富民,伯国富士,谨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食府,所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

故曰:「举贤任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

勤劳之师,将必先己,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佚必以身同之。如此,则师虽久,而不老不弊。

攻权 第五:

兵以静胜,国以专胜。

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擒,将吏士卒动静一身。心既疑背,则计决而不动,动决而不禁,异口虚言。将无修容,卒无常试,发攻必衄,是谓疾陵之兵,无足与斗。

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也。

夫民无两畏也,畏我侮敌,畏敌侮我。见侮者败,立威者胜。凡将能其道者,吏畏其将也;吏畏其将者,民畏其吏也;民畏其吏者,敌畏其民也。是故,知胜败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

夫不爱悦其心者,不我用也;不严畏其心者,不我举也。爱在下顺,威在上立,爱故不二,威故不犯。故善将者,爱与威而已。

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不然虽刑赏不足信也。信在期前,事在未兆,故众已聚不虚散,兵出不徒归,求敌若求亡子,击敌若救溺人。

分险者无战心,挑战者无全气,斗战者无胜兵。凡挟义而战者,贵从我起,争私结怨,应不得已。怨结虽起,待之贵后,故争必当待之,息必当备之。

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斗则得,服则失,幸以不败,此不意彼惊惧而曲胜之也。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故明主战攻日,合鼓合角,节以兵刃,不求胜而胜也。

兵有去备彻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也。有器用之蚤定也,其应敌也周,其总率也极。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已周已极,其朝死则朝代,暮死则暮代,权敌审将,而后举兵。

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错绝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男女数重,各逼地形,而攻要塞。据一城邑,而数道绝,从而攻之,敌将帅不能信,吏卒不能和,刑有所不从者,则我败之矣。敌救未至,而一城已降。

津梁未发,要塞未修,城险未设,渠答未张,则虽有城无守矣。远堡未入,戍客未归,则虽有人无人矣。六畜未聚,五谷未收,财用未敛,则虽有资无资矣。夫城邑空虚而资尽者,我因其虚而攻之。法曰:「独出独入,敌不接刃而致之。」此之谓矣。

守权 第六:

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豪杰雄俊,坚甲利兵,劲弩强矢,尽在郭中,乃收窖廪,毁拆而入保,令客气十百倍,而主之气不半焉。敌攻者,伤之甚也,然而世将弗能知。

夫守者,不失险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不与焉。出者不守,守者不出,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千而当万,故为城郭者,非特费于民聚土壤也。诚为守也。

千丈之城则万人守之,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士民备,薪食给,弩坚矢强,矛戟称之,此守法也。

攻者不下十余万之众,其有必救之军者,则有必守之城;无必救之军者,无必守之城。

若彼城坚而救诚,则愚夫愚妇无不蔽城,尽资血城者。期年之城,守余于攻者,救余于守者。若彼城坚而救不诚,则愚夫愚妇无不守陴而泣下,此人之常情也,遂发其窖廪救抚,则亦不能止矣。必鼓其豪杰雄俊,坚甲利兵,劲弩强矢并于前,幺么毁瘠者并于后。

十万之军顿于城下,救必开之,守必出之。出据要塞,但救其后,无绝其粮道,中外相应。

此救而示之不诚,示之不诚,则倒敌而待之者也。后其壮,前其老,彼敌无前,守不得而止矣,此守权之谓也。

十二陵 第七:

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困在于豫备;谨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除害在于果断;得众在于下人。

悔在于任疑;孽在于屠戮;偏在于多私;不详在于恶闻己过;不度在于竭民财;不明在于受间;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质;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武议 第八: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之父兄,利人之财货,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万乘农战,千乘救守,百乘事养。农战不外索权,救守不外索助,事养不外索资。

夫出不足战,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市者,所以给战守也。万乘无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

凡诛者所以明武也,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赏及牛童马圉者,是赏下流也。夫能刑上究赏下流,此将之武也,故人主重将。

夫将提鼓挥枹,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无重将也。

夫提鼓挥枹,接兵角刃,居以武事成功者,臣以为非难也。古人曰:「无蒙冲而攻,无渠答而守。是谓无善之军。视无见,听无闻,由国无市也。夫市也者,百货之官也,市贱卖贵,以限士人。人食粟一斗,马食菽三斗,人有饥色,马有瘠形,何也?市有所出,而官无主也。夫提天下之节制,而无百货之官,无谓其能战也。

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必为吾所效用也。鸷鸟逐雀,有袭人之怀,入人之室者,非出生也,后有惮也。

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谓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得此合也。故曰:「良马有策,远道可致;贤士有合,大道可明。」

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飞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市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今世将考孤虚,占咸池,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故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以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矣。

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嫩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已烦也。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

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枹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曰:「将专主旗鼓尔,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三军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源。望敌在前,因其所长而用之。敌白者垩之,赤者赭之。

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吴起立命斩之。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曰:「材士则是也,非吾令也。」斩之。

将理 第九:

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也,不私于一人。夫能无私于一人,故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

君子不救囚于五步之外,虽钩兵射之,弗追也。故善审囚之情,不待菙楚,而囚之情可毕矣。

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情,虽国士有不胜其酷,而自诬矣。

今世谚云:「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试听臣之术,虽有尧、舜之智,不能关一言;虽有万金,不能用一铢。

今夫决狱,小圄不下数十,中圄不下数百,大圄不下数千。十人联百人之事,百人联千人之事,千人联万人之事,所联之者,亲戚兄弟也,其次婚姻也,其次知识故人也。是农无不离田业,贾无不离肆宅,士大夫无不离官府。如此关联良民,皆囚之情也。兵法曰:「十万之师出,日费千金。」今良民十万,而联于囹圄,上不能省,臣以为危也。

原官 第十:

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制者,职分四民,治之分也。贵爵富禄必称,尊卑之体也。

好善罚恶,正比法,会计民之具也。均井地,节赋敛,取予之度也。程工人,备器用,匠工之功也。分地塞要,殄怪禁*之事也。

守法稽断,臣下之节也。明法稽验,主上之操也。明主守,等轻重,臣主之权也。明赏赉,严诛责,止奸之术也。审开塞,守一道,为政之要也。

下达上通,至聪之听也。知国有无之数,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强之体也。知彼动者,静之决也。

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俎豆同制,天子之会也。游说间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

诸侯有谨天子之礼,君臣继世,承王之命也。更造易常,违王明德,故礼得以伐之。官无事治,上无庆赏,民无狱讼,国无商贾,何王之至?明举上达,在王垂听也。 

治本 第十一:

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故充腹有粒,盖形有缕,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夫无雕文刻镂之事,女无绣饰纂组之作。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天下无费。今也,金木之性不寒,而衣绣饰;马牛之性食草饮水,而给菽粟。是治失其本,而宜设之制也。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不困。今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腹,失其治也。

古者土无肥瘠,人无勤惰,古人何得,今人何失耶?耕者不终亩,织者日断机,而奈何饥寒。盖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饭;有子一人,不损一饭,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

民相轻佻,则欲心与争夺之患起矣。横生于一夫,***私饭有储食,私用有储财,民一犯禁,而拘以刑治,乌有以为人上也。善政执其制,使民无私,则为下不敢私,则无为非者矣。

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囹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怀远,外无天下之难,内无之事,治之至也。

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

所谓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叙;四曰无敌。此天子之事也。

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军渴。」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战权 第十二:

兵法曰:「千人而成权,万人而成武。权先加人者,敌不力交;武先加人者,敌无威接。」故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凡我往则彼来,彼来则我往,相为胜败,此战之理然也。

夫精诚在乎神明,战权在乎道所极。有者无之,无者有之,安所信之。

先王之所传闻者,任正去诈,存其慈顺,决无留刑。故知道者,必先图不知止之败,恶在乎必往有功。轻进而求战者,敌复图止,我往而敌制胜矣。故兵法曰:「求而从之,见而加之,主人不敢当而陵之,必丧其权。」

凡夺者无气,恐者不可守;败者无人,兵无道也。意往而不疑则从之,夺敌者无前则加之,明视而高居则威之,兵道极矣。

其言无谨偷矣,其陵犯无节破矣,水溃雷击三军乱矣。必安其危,去其患,以智决之。

高之以廊庙之论,重之以受命之论,锐之以逾垠之论,则敌国可不战而服。

重刑令 第十三:

夫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自百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

故先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轻矣。

伍制令 第十四:

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闾,闾相保也。

伍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伍有诛。什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什有诛。属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属有诛。闾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闾有诛。

吏自什长以上,至左右将,上下皆相保也。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之,皆与同罪。

夫什伍相结,上下相联,无有不得之奸,无有不揭之罪,父不得以私其子,兄不得以私其弟,而况国人聚舍同食,乌能以干令相私者哉。

分塞令 第十五:

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有分地,伯有分地,皆营其沟域,而明其塞令,使非百人无得通。非其百人而入者伯诛之,伯不诛与之同罪。

军中纵横之道,百有二十步而立一府柱。量人与地,柱道相望,禁行清道,非将吏之符节,不得通行。***薪刍牧者皆成伍,不成伍者不得通行。吏属无节,士无伍者,横门诛之。逾分干地者,诛之。故内无干令犯禁,则外无不获之奸。

束伍令 第十六:

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亡长不得长,身死家残,复战得首长,除之。亡将得将当之,得将不亡有赏,亡将不得将,坐离地遁逃之法。

战诛之法曰:什长得诛十人,伯长得诛什长,千人之将得诛百人之长,万人之将得诛千人之将,左右将军得诛万人之将,大将军无不得诛。

经卒令 第十七:

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

次以经卒,亡章者有诛,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五行,置章于腰。如此,卒无非其吏,吏无非其卒,见非而不诘,见乱而不禁,其罪如之。

鼓行交斗,则前行进为犯难,后行进为辱众。逾五行而前进者有赏,逾五行而后者有诛,所以知进退先后,吏卒之功也。故曰:「鼓之前如霆,动如风雨,莫敢当其前,莫敢蹑其后。」言有经也。

勒卒令 第十八:

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奇兵则反是。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绝,鹜鼓也。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奇兵则反是。

鼓失次者有诛,喧哗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者有诛。

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合之三军。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教成,试之以阅。

方亦胜,圆亦胜,错斜亦胜,临险亦胜。敌在山缘而从之,敌在渊没而从之,求敌如求亡子,从之无疑,故能败敌而制其命。

夫蚤决先敌,若计不先定,虑不蚤决,则进退不定,疑生必败。故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世将不知法者,专命而行,先击而勇,无不败者也。

其举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迟疾而不迟疾,是三者战之累也。

将令 第十九:

将军受命,君必先谋于庙,行令于廷,君身以斧钺授将曰:「左、右、中军皆有分职,若逾分而上请者死,军无二令,二令者诛。留令者诛。失令者诛。」

将军告曰:「出国门之外,期日中设营,表置辕门,期之,如过时则坐法。」

将军入营,即闭门清道,有敢行者诛,有敢高言者诛,有敢不从令者诛。

踵军令 第二十:

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合之表。合表,乃起踵军,飨士,使为之战势,是谓趋战者也。

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分卒据要害。战利则追北,按兵而趋之。踵军遇有还者诛之。所谓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胜也。

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为之职,守要塞关梁而分居之。战合表起,即皆会也。大军为计日之食起,战具无不及也,令行而起,不如令者有诛。

凡称分塞者,四境之内,当兴军踵军既行,则四境之民,无得行者。奉王之军命,授持符节,名为顺职之吏,非顺职之吏而行者诛之。战合表起,顺职之吏,乃行用以相参,故欲战先安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