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53度酒一瓶多少钱,勿忘在莒的典故由来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9 0
  1. 用典故写一句话
  2. 齐桓公的历史典故
  3. 齐恒公的典故
  4. 莒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5. 勿忘在莒本意是什么意思
  6. 战国时期,强大的楚国消灭了哪几个诸侯国呢?

莒县隔离点在莒县昌泰宾馆。

莒县隶属于山东省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西部,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莒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5个镇、1个乡、1个开发区。

勿忘在莒53度酒一瓶多少钱,勿忘在莒的典故由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等31个城邑。相当于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

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国势强盛,不断与齐、鲁、晋会盟,对周围小国征战。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奔莒避乱,次年鲁伐齐,小白回齐,是为齐桓公。此即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来。

用典故写一句话

莒字是什么意思:

(1)生辰八字是中国命理学中,最重大的发明,经历了中国几千年的验证,可说是经历了大风大浪、无数先贤的智慧洗礼,在不断地反覆实践考证之后,也可说是中国几千年来极重要的文明缩影。

(2)周代诸侯国名 。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如:莒刀,古代齐国的钱币。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

(3)芋头一种芋属植物。

(4)古邑名 ,为春秋时齐邑,在莒县。

莒字造句:

1、翟山坑道前,蒋介石亲题的“毋忘在莒”4个大字,在烽火年代是金门的核心精神。

2、莒县历史悠久,自古尚义,“勿忘在莒”、“卧冰求鲤”等典故流传至今;革命战争年代则有“横山母亲”的动人事迹,以及众多支前模范。

3、1998年7月,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在这可停42艘船的坑道口,写着蒋介石的“毋忘在莒七大精神”,其中包括以寡击。

4、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5、而当时定名为“莒拳”,意思是配合当时推展的“毋忘在莒”运动激发士气。

6、“毋忘在莒”莒光楼“毋忘在莒”勒石位于金门的最高处,在此可饱览全城风光,是游客必去之地而莒光楼则由昔日“金门英雄馆”变身“城隍文化展”。

齐桓公的历史典故

关于用典故写一句话回答如下:

1、大量用典是***诗词的一大特点,典故的恰当处理对毛诗的翻译至关重要。

2、产生的文化和典故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的很多成为了流芳千古的美谈,当然也少不了遗臭万年的笑柄。

3、睡佛殿中还有许多石碑,刻的全是繁杂无比的西夏文,应该都是些佛教典故之类的碑文,“鹧鸪哨”。

4、何以琛,你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赵笙默,赵就是那个赵,笙是一种乐器,我的名字有典故哦,出自徐志摩的诗。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6、他对文史典故非常熟悉,遇到写作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

7、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8、莒地自古尚义,莒鲁会盟、勿忘在莒、卧冰求鲤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许多像“横山母亲”这样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涌现出众多支前模范。

9、他表示,“毋忘在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

10、后世褒贬不一,但千百年来,他已成为美男子的符号,鲜活在成语典故、诗词曲赋、古今***中。

11、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园池塘打通,建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桃园的“缤花池”。

12、张敞经常在家给妻子画眉毛,长安城中传说张京兆画的眉毛很妩媚。于是张敞画眉便作为典故流传下来。

13、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的好地方。

14、这首诗里堆砌了大量典故,显得太过矫揉造作。

15、我觉得仙侠就应该是阐释妖、魔、释、道、儒的东西,再加入一些古典仙侠经典故事,承前启后,描绘出一个仙意盎然的世界。

16、各种文体除了表达的内容要好,要准确,要合乎道理,还要在篇章结构、遣词造句、对仗排偶、典故象征等方面遵循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

齐恒公的典故

齐桓公是山东淄博市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其霸业的历程,可以用7个成语典故来概括,齐桓公的一生实在是一种有趣历史文化现象,他的历史成为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淄博齐桓公雕像

一、见异思迁

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的对策,管仲说:“圣君治理天下,让士民群集在一起研究学问,就不会因为看到别的事物而转移注意力了。”形容意志不坚定,爱好不专。

这也说明齐桓公这个人,原本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只是因为管仲的***和提醒,他的毛病才没有过早的暴露出来。

二、宁戚饭牛

齐桓公听到宁戚在车下喂牛时,拍击牛角大声唱歌,因此认为他是个有才干的人。后指贫寒士人自荐以求得重用。也可以看出齐桓公图霸之时,求贤若渴的人才政策。

三、老马识途

齐桓公追击山戎时迷路,管仲让老马带路走出迷谷。现在这个成语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的人能看清方向,办事熟悉。

此成语典故,也是齐桓公称霸历史的痕迹,表明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期间的艰难困苦,只有老马才一清二楚

四、风马牛不相及

齐桓公攻打蔡国获胜后,又命令诸侯联军继续向南挺进楚国。楚国使者责问桓公,说齐楚相距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讨伐楚国是没有缘由的。

现在这个成语比喻事物之间毫无关系。也说明齐桓公的霸业已经发展到南方地区,直接与楚国相争,希望楚国也能够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五、勿忘在莒

鲍叔牙给桓公和管仲敬酒时,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当年在莒国寄人篱下的耻辱。比喻不忘本。

六、天威咫尺

周襄王赏赐齐桓公,并说桓公受赐时可不必行君臣之礼。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望近得就在我的面前,不足一尺之地。”然后就跪拜叩首才接受赏赐。

天威咫尺比喻帝王或朝廷的威严或威望。也是齐桓公霸业的巅峰时刻,表明齐桓公还是始终坚持“尊王攘夷”的大政略。

七、卜昼卜夜

齐桓公到陈敬仲家饮酒作乐,到晚上仍未尽兴。陈敬仲婉言劝说要先占卜才能决定晚上是否能够喝酒。形容昼夜不停地寻欢作乐,毫无节制。这可以说是齐桓公霸业的历程终结,他开始寻欢作乐,认为齐国已经实现了“尊王攘夷”的战略目标。

莒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齐桓公的历史典故

据说当时齐桓公为了建立霸业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对抗外族,而就在齐桓公提出这一口号不久,远在北方的山戎就跳出来攻打燕国,当时山戎部落活跃在周朝北方,而燕国就深受其害。在收到燕国的支援请求之后,齐桓公就领兵帮助燕国(话说当时虽然诸国之间内斗不休,但是碰上外族入侵的时候倒是少有拖后腿的。)

齐军的强大远不是山戎可以抵挡的,一路打过去很快就击败了山戎部队,甚至还反攻,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国,之后一路进发打倒了孤竹国,但是因为地形复杂,有很多山丘,所以齐桓王等人在一个山谷之中迷路了,连着几队斥候出去都没有什么成果,军队的补给出了巨大的问题,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可能会死在这里。就在这个时候管仲苦思冥想,对齐桓公说:“这儿的老马肯定认识路,我们让老马来带路肯定能出去。”果不其然,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齐军很快就出去了,找到了孤竹国,消灭了孤竹国,从此以后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就流传了开来。

齐桓公逐白鹿的典故

齐桓公也就像是主角一样,经常在外面碰上老人家,比如他追一只鹿遇到一个“愚公”的老人指点了他应该整顿吏治,这次出去又是追一只鹿,又碰着了一个老人。

话说这一天齐桓公趁着天气好出去打猎,遇上一只白鹿,就一直追着去,追到了麦丘,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齐桓公看到老人家就问:“老人家多大了啊?”那人回答说:“83了。”在那个时代83岁很长寿了,于是齐桓公感叹道真长寿啊。于是就和老人家坐下来喝喝酒什么的,喝着喝着,齐桓公说:“老人家您祝福我一下吧。”于是老人家用自己的方式祝福齐桓公,第一句是“让我的国君更加长寿,金银都不足为贵,只有百姓更加珍贵。”齐桓公听了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就让老人话再说一句。

老人家接着说:“让我的国君能够好学且不耻下问,手下都是贤者能臣。”齐桓公觉得这个老人家肯定是来指点自己的就说再来一句,于是老人家又说了:“希望百姓能够不得罪君王,君王也不得罪百姓。”齐桓公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如前两句有水平,就请老人家换一句,但是老人家哭着说:“这句话比前两句更加重要呢。百姓得罪了君王,还有为他开脱的,君王得罪了百姓现在都没有为他们辩解的啊。”听到老人家这么情真意切的话,齐桓公觉得自己能够碰上这么一个智者,真是天大的福气,于是举荐他为官,而齐桓公能够称霸天下,不只是因为管仲,也是因为这次的遭遇啊。

齐桓公得宁戚的典故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能力出众的人数不胜数,虽然大多数并不像诸葛孔明等人那样才能人品样样俱佳,但是能力不差的人一点都不在少数,而身为一个君主,齐桓公能够不拘小节,任用这些虽然品行略有缺陷,但是才能出众的人,因此得以成就霸业,这里要说的就是宁戚。

宁戚这个人才能非常出众,在齐桓公任用管仲欲要拜他为相的时候,管仲就说了光靠我一个人是很难成事的,想要成就大业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于是向齐桓公推荐了五个大才,这其中他就有说到比起增加人口增加粮草我不如宁戚。于是齐桓公非常渴望得到宁戚的帮助,而恰好宁戚也想要见齐桓公。

宁戚虽然想见齐桓公,但是他很穷,没办法得到举荐,就替商人赶车来到齐国,晚上住在了齐国的郊外,当时齐桓公正好在郊外接见客人,就让路上的货车都让让,宁戚看到了齐桓公,莫名地感到悲伤,就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谣,齐桓公听到之后就让人把宁戚找来,打算明天接见他。第二天宁戚见到齐桓公之后,一展所长,将自己治理天下的观点说给了齐桓公听,齐桓公一听觉得宁戚确实是一个人才,所以就打算任用他,但是群臣还有人让齐桓公再去打听打听宁戚情况的,但是齐桓公觉得去打听一个人肯定是担心他有什么毛病,但是为了一点小的缺陷就放弃了他的大才这是不值得的,所以坚持任用他。正是齐桓公这种不拘小节的用人态度才造就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勿忘在莒本意是什么意思

莒字读作jǔ,莒的意思莒县,地名。在山东。

一、详细解释

1、周朝国名。在今山东莒县。

2、芋头,一种芋属植物。

3、周代诸侯国名 。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 如:莒刀(古代齐国的钱币。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

4、古邑名 。一为春秋时齐邑,在莒县;一为春秋时周邑(其地未详)

二、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居许切《集韵》苟许切,音举。草名。《说文》齐谓芋为莒。

又国名。《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注》莒国,今城阳莒县。

又莒父,鲁下邑。《论语》子夏为莒父宰。

又姓。《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莒氏。

莒字的造句如下:

1、莒县人、人莒县、莒人在外、勿忘在莒时。

2、莒无大夫,其曰莒挐何也?

3、而***就来自山东莒县,就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

4、莒县的历史非常悠久。

5、莒地历史悠久,商为姑幕国,周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

6、莒地历史悠久,商为姑幕国,周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

7、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

8、湣王死,齐人拥护襄王,乐毅攻莒。

9、莒姬因为皇后,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10、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莒县的地理位置、人口、历史及莒县方言的区属、主要语音特点。

11、注莒县试验点由莒县缫丝厂试样组缫丝鉴定;滨州试验点由山东省生丝检验所缫丝鉴定。

12、台商黄建福先生到山东临沂莒南考察洽谈项目

战国时期,强大的楚国消灭了哪几个诸侯国呢?

勿忘在莒:意思是不要忘了在莒国的那些日子。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

莒,即莒国,现在的莒县城即为莒国古城所在地。莒国为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

“毋忘在莒”在祖国宝岛台湾也家喻户晓,具有勿忘家乡,勿忘祖国,统一祖国,两岸一家亲的民族大义。在阳明山上,在光复楼旁边,有一处石刻,上书“勿忘在莒”,蒋介石到台湾后,终生念念不忘“勿忘在莒”,以此自勉也以此提振民心。

“毋忘在莒”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直谏》。

原文:

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 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於鲁也,使甯 戚毋忘其饭牛而居於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 则齐国之社稷幸於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译文: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成在一起喝酒。他们喝得正高兴的时候,桓公对鲍叔说:“你为什么不起身敬酒祝寿呢?”鲍叔捧起酒杯敬酒,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宁成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

桓公离席对鲍叔再拜,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能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也许就不危险了!”在这个时候,桓公是可以尽情进言的了。正因为可以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业。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战国晚期的吕不韦,是一个富有***色彩的商人。他由商入政,扶立国君,进入政治高层。他志向宏大,主编《吕氏春秋》,留下了“一字千金”的典故,后人一般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

在管理思想史上,这部书有着特殊的价值,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编写的文集。从学术角度观察,它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

《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的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开启秦汉先声,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百度百科--吕氏春秋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彼时,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

对于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基本上都在战国时期被消灭了。比如秦国除了在最后消灭山东六国,还在公元前316年消灭了巴国和蜀国,赵国消灭了中山国,即便是战国七雄中实力较弱的韩国,也吞并了郑国这一诸侯国。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强大的楚国消灭了哪几个诸侯国?

越国

首先,在战国时期,楚国消灭的最大诸侯国,应该就是越国了。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公元前306年,越王无彊北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越王无彊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其疆域也逐渐被楚国所占据。

杞国

杞国(约前2000年?前445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大禹的直系后裔。由此,对于杞国来说,和越国一样,都是大禹的直系后裔所建立的诸侯国。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杞国被重新分封,疆域主要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公元前445年,也即在战国初期,杞国亡于楚国,其地尽归楚国。

蔡国

蔡国(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一般称为蔡叔度)。因此,和鲁国、郑国、晋国等诸侯国一样,蔡国是姬姓诸侯国。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自然无法阻挡楚国兼并这些诸侯国。春秋末期,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公元前447年,也即战国初期,蔡国被楚国所灭。因此,对于蔡国和杞国来说,都是战国初期被楚国消灭的。

许国

许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许文叔于许(今河南许昌),建立许国,国君为姜姓,爵位为男爵,是至今唯一可确定为男爵的周代诸侯国。公元前504年,郑国消灭许国,不过,在第二年,许国在楚国的帮助下复国。到了公元前375年,史料记载?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许国彻底灭亡,其疆域自然也被楚国所占据。

莒国

莒国(??前431年),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在春秋时期,莒国是今齐鲁大地的较大诸侯国,一度和鲁国、齐国相抗衡。但是,自春秋末期开始,莒国逐渐走向衰落。公元前431年,也即在战国初期,莒国为楚国所灭,但由于该地离楚国本土太远,反又被齐国占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说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