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大道至简什么意思,返璞归真大道诗句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30 0
  1. “大道至简”后一句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大道至简?
  3. 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含义
  4. 人生的最后境界就是返璞归真
  5. 人生三层境界,道出三种活法

俗话说:“每个傻子都能把事情复杂化,只有天才才能把事情简单化。”

想想毕加索,很年轻时就能画出美丽的写实油画,但在职业生涯中,他不断地追求精简。

尚峰从每天切一盆土豆丝到川鲁粤苏,再到番茄炒蛋。

返璞归真大道至简什么意思,返璞归真大道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无极到太极,复归于无极。

曾经沧海。

由博返约。

化繁为简,以一驭众。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

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

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但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是绝对不能忽略这些事情的,否则他们会遭遇失败。

少即是多:一方面,研究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基础但根本的事情;另一方面,行动能将事情剥丝抽茧,直至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只有不断地削减和精炼,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核心。“一丝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其实是一种奢侈。

极简即奢。

老子云: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周易·系辞·上》

大道至简”后一句是什么?

此为道家哲学,是说人说话要少而精并且内心知识丰富,尽量保持与世无争的心态。

“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传万卷书”。

“内丰而外圆”指一个人有内涵,丰富的内心且做事老成讲究技巧,既不超前也不落后。 ?

“水至善润万物而不争”指水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冲突。

“大道至简内丰而外圆水至善润万物而不争”是出处于哪里?

大道至简:寻根问源说管理返璞归真话本原

为什么说大道至简?

1、“大道至简”的后一句是“衍化至繁”。

2、出自老子《道德经》:“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3、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传万卷书”。

扩展资料

1、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2、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_大道至简(中华道家哲学)

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含义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代表至简但又可以化出万物,再就是九九归一,九是最大的数,到了最高的境界便又返璞归真,至简。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不用太过纠结于这些问题,好好读道德经吧,不要去看解释,只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嘛。

人生的最后境界就是返璞归真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是:天的运作遵循大道的规律,而大道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

天法道可以理解为:天的运行规律是由大道所决定的。这里的天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生老病死、善恶美丑等。而道则是指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它涵盖了所有的事物和现象。

道法自然可以理解为:大道的运行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里的自然是指事物本来的状态和属性,是宇宙万物发展的自然之理。大道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这个思想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大道所决定的,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我们人类应该去认识和尊重这些规律和法则,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们。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不去强求和刻意追求某些事物,而是顺其自然地生活和发展。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寓意:

1、尊重规律,顺应自然:

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这些规律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这些规律和法则,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也应该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法则,不违背历史潮流,不逆天行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2、追求简约,返璞归真:

道法自然告诉我们,大道至简,最朴素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在人类社会中,我们经常会追求华丽、复杂的事物,而忽视了最简单、最真实的东西。然而,天法道告诉我们,宇宙的规律是简单的,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简约,返璞归真,回归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3、保持平常心,淡然处世:

天法道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淡然处世。在面对生活中的得失和起伏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道法自然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

人生三层境界,道出三种活法

宋代有一位禅宗***,叫青原惟信,他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这其实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人生的第一重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人生最初的时候,看问题简单,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是一种童真未泯的表现。然而人越长大就越觉得世界复杂,很多事情,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样,一是一、二是二。社会上纷繁的表象背后,暗流涌动,有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规则和秘密。

看到的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并且不一定是真实的,这就到了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人生最后的境界就是返璞归真,这就是第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看似与第一境界一样,实则饱含了人生的大觉悟。日本的一休和尚,有句话说得很好,“佛界易入,魔界难进。”真正的觉悟,一定要经历“魔界”,经历颠倒梦想。真正的觉悟就是对这个“魔界”的拨乱反正。

简单是生命的真味,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真正的人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那种阅尽沧桑之后的简单、天真的境界。

古人所谓“真传一句话,***传万卷书”。真正有水平的人,都是直指问题的要害。一部《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字,却道破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时候简单比复杂更难,因为人心总是有太多欲望,就有太多的考虑和算计,就有太多难以割舍的牵挂。

人的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南怀瑾先生曾经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纵观二十五史里记载的那些历史,简单总结起来,最后无非都是在讲的是功名利禄。在外费尽心机,游历千山万水,踏破芒鞋,体悟道法,其实到最后却发现最高的道就在诗酒田园的平常境界里。《中庸》里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任你如何广大、高明,最终还是要回归简单。简单、中庸、平常,这才是真正的高明。

人出生的时候,赤条条,简简单单,什么都没有;人死的时候,孤零零,寂寂寥寥,什么也抓不住,带不走。一切都是一种经历,很多人看不透,机关算尽、苦心孤诣,在利益的交织中身心疲惫。其实,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例如,阳光、空气、健康和很好的睡眠。

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种***象中,我们以为很多东西都是要拥有和去争取的,为了这些我们认为必须、必要的东西,东奔西跑,疲于奔命。其实,当我们学着放下以后,就会发现,那种“重要”的东西,不仅不是生命之必须,反而是证明的累赘。

丰子恺先生在《我与弘一法师》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的确,人活一世,有的人追求物质富裕,有的人追求精神充盈,有的人追求兼济天下,站位不同,目标不同,境界就不同。

说不上谁对谁错,却各有风***、自成气象。

第一层:追求物质 活得入世

追求物质,活得入世,这是人生的第一层楼。

古语有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意思是说,粮仓充足了,才能知晓礼仪;衣食富足了,才会在意荣辱。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就对钱财性命十分看重。

年轻时,他和好朋友鲍叔牙一起经商做生意。每次挣了钱,他都给自己多分,给鲍叔牙少分。

后来,管仲上战场去打仗,又几次三番临阵脱逃,被别人骂为胆小鬼。

但鲍叔牙却理解他,知道他多分钱,是因为家里穷;

知道他逃跑,是为了照顾家里年迈的老母亲。

所以,管仲的几件事虽然做的不地道,但是仍然获得了鲍叔牙的理解和应援,让这段友谊有了更加鲜亮的底色。

后来,管仲取得 历史 成就,为后世人所铭记,虽然有些人性的小弱点,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

人生不易,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终点线,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无需担心柴米油盐。

合法而合理的追求物质生活,让自己活得体面一点,这不是什么错,而是人之常情。

《警世通言》记载,青楼女子杜十娘,貌美如花、知书达理。

因缘巧合,结识了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

杜十娘为了与李甲在一起,就赎了身,跟李甲一起回家乡。

没想到,在回乡的船上,杜十娘被富商孙富看上。见钱眼开的李甲,背信弃义,又将杜十娘转手卖给孙富。

刚烈的杜十娘知道后,把李甲大骂一顿,并把自己半身积蓄的金银珠宝,一件一件抛到江中,最后跳入江中以死抗争。

贪婪的李甲也最终人财两失,被人谴责。

适度地、合理地追求物质财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可以让我们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但人千万不能利欲熏心、见钱眼开、唯利是图。

否则的话,不但自己将饱尝苦果,也终将被世人唾弃。

第二层:追求精神 活得出世

追求精神,活得出世,这是人生的第二层楼。

有句话说,心灵渴望思想,就像沙漠渴望水一样。

人活一世,如果天天汲汲于功名利禄,奔波于蝇营狗苟,总难免感到空虚和失落。

相反,如果我们能拥有 健康 的精神追求,就能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东晋末年,20几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当官,是为了解决温饱。

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向往田园生活。

就这样,他当官、辞官、当官……

直到公元405年11月,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正式辞官隐退。

他兴奋地在《归去来兮辞》里写道:

是啊,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

既然富贵不是我的追求,为什么不去追求自己向往的“桃花源”呢?

就这样,以后的日子里,陶渊明就寄情山水,时而***摘菊花,时而经营田园,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可是他却感到非常快乐和宁静。

每个人的心性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境遇时,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心态。

比如,有的人有房有车,觉得***厚禄才是一生的向往;而有的人却喜欢寄情乡村,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在。

庄子就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在他看来,人生的境界越高,就越应该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所以,当楚王派来的使者,来游说他担任官员的时候,坐在濮河上钓鱼的他,连头也不回,而是这样问道: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却把它用锦缎包好,装在匣子里,藏在庙堂之上。

作为一只乌龟,到底是死了留下尸骨,让人尊敬好呢,还是自由自在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

两个大夫听了说:“那当然是活着好啊。”

于是庄子就说:“那么请两位回去吧!我也心甘情愿在烂泥里摇尾巴!”

使者们不理解庄子的选择,但庄子自己却知道,人活一辈子,拥有的再多,也无非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既然如此,何不把物质的追求变得简单点,多一点精神的丰盈呢?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即便只是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自得其乐,也未尝不是幸福的人生。

第三层:追求格局 活得济世

追求格局,心怀苍生,活得济世,这是人生的第三层楼。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在追求物质富足和精神充盈的道路上,总还有一些人,做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选择。

今年9月,93岁的黄旭华老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从1957年到1986年,这位老人没有回过一次家,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甚至连父亲逝去,他都没有去见最后一面。

1988年,为了试验新研制的潜水艇, 62岁的黄旭华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主动要求下艇试乘。

他说:“我是总师,不仅仅要为这条艇负责, 更要为艇上170个 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

就这样,核潜艇试验成功了,而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等,却因为承受压力过大,而渗出了血……

有句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负重前行。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傻瓜”,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这是因为,胸中有乾坤,心中有大爱。

我们身边的很多普通人,也在默默做着“无名英雄”。

2007年,身高不到155cm、体重只有88斤的小姑娘毛陈冰,用20多个小时辗转1600多公里,只为捐出240毫升“熊猫血”,帮助一位孕妇脱离危险。

2011年,在杭州的一个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千钧一发之际,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救人,女童得救了,她的手臂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

2015年,一位女儿给父亲韦思浩收拾遗物,才意外发现老人先后用“章楷”“魏丁兆”等化名,寄出大大小小的捐款单几十张,只为帮助他乡的孩子上学……

大音希声,大爱无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的今天,还是有那样的一些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默默像蜡烛一样,宁可燃烧自己,也要照亮别人。

这种大爱精神和悲悯情怀,足以让我们深深震颤、备受感染。

从入世到出世,从出世到济世。

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词语,但实际上背后蕴含的,却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就如歌德所说:

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人生,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让我们用自己的人生信念,创作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入世是一种态度,出世是一种修行,而济世是一种情怀。

人生的这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