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战必危的经典案例_忘战必危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04 0

    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行干涉、控制小国、弱国的内政外交,在世界或地区称霸的政策和行为(比如:美国)。

    军国主义,即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军国主义充满残酷性和性,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帝国主义,亦称“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依靠资本输出,让其他国家劳动,得到利润的国家。一、帝国是国家政体的历史演进形态

    忘战必危的经典案例_忘战必危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人类的政治组织形式演化的时间线性理解是:部落→城邦→帝国→民族国家。这四种组织形态在地理幅员、人口规模、军事作战能力、经济体量等指标方面,基本上是由小到大,部落最弱小,城邦次之,帝国和民族国家各有优劣。但在希波战争时期,雅典与斯巴达作为城邦与波斯帝国进行地缘政治对抗,出现了城邦与帝国共存的局面。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时代里,帝国掌控了大部分历史时期的主旋律。

    从地缘政治分析出发,帝国可以分为草原帝国(游牧文明主导)、农业帝国(农耕文明主导)、海洋帝国(商业文明主导)。还可以根据权力的地缘属性,分为陆权帝国(例如哥伦布时代以前的波斯帝国、蒙古帝国等,并非没有海权,而是海权的影响力相对有限,1500年以前可以说是草原帝国吊打欧亚大陆的时代)、海权帝国(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欧洲诸帝国)、空权帝国(冷战以来的美国,在陆权和海权基础上的制空、制天和网络空间等),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的范围与维度不断升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网络等。

    霸权的适用范围更广,霸权更聚焦的还是权力投射。在西方文化中,霸权、霸权主义、霸主主要是中性概念。没有作为国家***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指标。

    打开APP查看***大图

    二、帝国与霸权的关键区别:等级制程度

    广义的帝国概念是指:只要是统治或支配的地域广阔,在国际上或某一地区强盛一时的国家,就可以成为帝国。帝国的核心是使其他民族国家丧失***,建立了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统治。至于是否是君主制,并不重要。肯尼斯·华尔兹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帝国以控制外部地区的经济活动,那就是帝国主义;如果在不建立一个帝国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能够在国外运作,那也是帝国主义。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否建立帝国,只要它将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延伸到国境之外,就是帝国主义。

    苏珊·斯特兰奇认为美国推行的就是非领土帝国主义。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里对帝国主义政策分类为: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在对外政策维度理解帝国主义。有帝国的帝国主义: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民族国家)的领土进行征服,将自己的政治统治置于它们之上,使它们丧失***,并对其进行经济剥削。没有帝国的帝国主义:指表面上没有对其他国家进行领土征服和建立政治统治,但是实际上使其成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附庸。

    综上所述,广义的帝国主义相对忽略了领土兼并的区分指标,更强调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在本国以外地区的战略投射与渗透影响。但如果想真正区别帝国与霸权,那么就需要狭义的帝国概念:在一个君主统治之下具有辽阔的领土或者众多民族的主要政治单位。只有更狭义的理解帝国主义对外政策,才能区别它与霸权主义的差异。因此,读者在文献中看到“帝国”时,最好理解为对他国的领土兼并以及因之产生的对他国的正式的***破坏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无限制的地理扩张政策。狭义的帝国概念涉及对一定范围内其他***国家的完全兼并,使一定区域内的无***状态彻底被转变为等级制;而一定范围内的霸权至少形式上尊重其他国家***,具有等级制特征,但是无***状态依然压倒等级制。

    打开APP查看***大图

    三、如何理解霸权稳定论?

    对霸权稳定论的理解,就充分说明对帝国与霸权的区分有多么重要。在霸权之下,一个支配性的国家创造出一种促进自由贸易的国际秩序,但是它本身不谋求控制经济交往。而帝国则控制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地区的经济交往,尽管历史上不乏政治控制松散的帝国,或者说帝国通常被视为带有多民族、多文化、各个地方***取适当自治的原则,但帝国的等级制特征始终是首要的。

    约瑟夫·奈认为,美国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欧洲海外帝国的正式的政治控制和殖民征服是有区别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平等和剥削缺乏正式的吞并***的政治控制。我们可以说美国在1898年美西战争以后对菲律宾的兼并是一种帝国主义政策,但是二战以来美国缺乏正式领土兼并的案例,因此将美国形容为霸权而不是帝国更加贴切。但广义的帝国概念理解和对美国的修饰在一些文献中更能突出一些个性化观点也是可以适当弹性理解。或者从占比多少而非两个概念非此即比的角度理解,美国的扩张行为一部分更具帝国特征,一部分则是霸权呈现。

    打开APP查看***大图

    四、帝国与霸权可以被一国对外政策同时使用

    一国可以同时***取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例如美西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就是帝国主义,对古巴的非兼并式控制就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都是试图实现一种单极的权力分布,但霸权主义对外政策追求一种表面上仍然维持他国***的支配地位。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并非互相排斥,一个大国可能对核心地区寻求帝国主义政策,而对边缘地带可能寻求霸权主义政策。

    打开APP查看***大图

    五、帝国与霸权的条件和障碍

    无论是霸权还是帝国,都需要两个条件:能力和意愿。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是:英国走向霸权衰落、有强烈意愿但缺乏维持体系的能力,而美国则有能力但缺乏意愿。建立正式帝国的成本是高于霸权的,尤其是参照伊肯伯里在《自由主义利维坦》一书中提到美利坚霸权。

    历史上帝国的衰落通常源于对边缘地区缺乏有效控制。在冷兵器时代,文明与技术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往往在欧亚大陆的地缘对抗中占有压倒性优势。尤其是在生产还很落后、交通补给不足的早期,草原帝国的南下扩张通常是在水草丰富、马匹强壮的秋天;农耕帝国的优势期则是春夏。不同地缘属性的帝国深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

    霸权与帝国都涉及权力的地理投射,这就涉及到地理的磨损效应,国家陷入与其他国家的争霸或者在海外殖民扩张,都可能导致战略透支。从根本上讲,并非建立帝国或霸权就一定意味着战略透支或过度扩张。以大英帝国为例,它在追求、建立和巩固扩展海洋霸权的历史时段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一直持续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我们很难用英国在18世纪卷入的战争来解释二战期间英美权力转移和英国霸权的衰落,正如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里所揭示的逻辑:在二战以前,战争的成本和风险通常被修正主义国家认为是可以接受和收益颇丰的。但是,自从冷战以来,核武器等军事力量的杀伤力和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赖的高昂战争成本,都让二战前的帝国领土扩张与称霸行动的门槛不断升级,领土兼并带来的国际社会的负反馈会让任何一个还想进行多轮次博弈的国际行为体都望而生畏。

    六、战争万能论VS战争无用论

    帝国时代与列国争霸往往会得出两种相反的历史结论:战争万能论VS战争无用论。二战以前的时代,霍布斯文化的主流国际社会认知让战争成为国家追求战略利益的主要手段(甚至首选);但冷战期间高度对抗但没有美苏直接兵锋相见的案例却可能带来错误知觉:两极是稳定的、核武器时代不会再有大国战争,却没有考虑到像古巴导弹危机这样差点陷入人类毁灭的核时代悲剧得以避免多少要归功于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个人决策作用的偶然性。在后冷战时代以来,对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正面歌颂已经让至少一部分人陷入了战争无用论,这甚至会有忘战必危和自我催眠***效果。

    只要战争行为符合克劳塞维茨界定的三要素:暴力、政治、偶然性,就不能回避领土兼并和大国战争的可能性,毕竟偶然性在历史上的战争根源中屡见不鲜。只要试想一下战争的原因有多少变量可以诠释,就不要简单认为只要其中几个变量是稳定的,国家就一定不会陷入霸权战争甚至重燃帝国扩张的可能性。毕竟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会以理论依据为支撑,虽然理论学说也会塑造历史方向,但归根到底还是理论要顺应历史规律。对国家的过度“理性”迷思可能会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客观而言,让国家间关系保持战略稳定的从来都不只是受到结构性物质变量和互动性技术变量决定的,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变量,在战略互动的过程中,威胁认知与安全困境程度都会随着主观认知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正因为海上霸权比陆上霸权更容易获得且能维持单极状态(英国和美国都是单极海上霸权,参考近代欧洲大陆的哈布斯堡帝国、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法国、威廉二世和德国的欧陆领土征服难度系数和失败悲剧),一旦出现权力的傲慢和对征服成本低廉的预期,也不排除美国这样的霸权国家像更具帝国特征的方向转变。毕竟近代进攻性武器的优势地位未必会在未来的技术革命中仍然保持,人类对军事技术的创造力也很难界定为未来一定还是担忧核武器的恐怖威慑效果,尤其是考虑到在局部地区的有限常规武器战争。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倒不如更为聚焦历史的战略启示与对国际关系的深度谨慎。

    中国商人群体与犹太商人的比较

    1、经商技巧

    潮商:技巧性很强,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延续 。

    浙商:经营手法平实,不重形式技巧 。

    晋商:善于理财

    徽商:比较稳重

    犹太商:善于借助***和国家政策

    2、创业早期心态

    潮商:敢拼敢闯

    浙商:敢于冒险犯难

    晋商:勤俭吃苦

    徽商:灵活善变

    犹太商:勤俭敛财

    3、守业中晚期心态

    潮商:经营趋于保守

    浙商:坚持稳健经营作风

    晋商:坚持稳健的作风 趋于保守

    徽商:喜弃商从政

    犹太商:比较谨慎,但时刻在寻找新的商机

    4、对待学习的态度

    潮商:不善于再学习,特别是不喜欢理论知识,有轻文重实际观念

    浙商:善于吸取别人的一切长处,善于学习

    晋商:也很善于学习,但更重实际

    徽商:比较善于学习,儒商并举

    犹太商:时时刻刻注重学习,是世界上文盲率最低的民族

    十五、犹太人的用人技巧

    天堂是什么?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当厨师,德国人修车,瑞士人当秘书,意大利人当爱人。

    地狱是什么?德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当厨师,法国人修车,意大利人当秘书,瑞士人当爱人。

    同样的一群人,放的位置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对企业同样适用,对企业而言,什么人都可以用,只要用人所长,企业可以是天堂。进一步研究表明,人惟有先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才能客观,被人雇佣和用人的时候都会是适得其所,才会和谐、流畅、快乐。

    十六、犹太人成功的十***则

    十七、教育是创造财富的根源

    1、犹太人爱书、爱读书是为了求知识,增智慧。犹太贤哲曾这样教导犹太人:读过很多书的人,如果他不会用书上的知识,仍可能是“驮着书的骡子”。

    2、根据犹太人的统计,一个高中生一生比初中生多挣10万美圆;一个大学生要比初中生多赚25万美圆。早在11世纪犹太人就已经消灭了文盲,而当时欧洲的***徒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犹太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以色列经济繁荣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如果你想拥有财富,就必须先拥有知识。

    十八、《塔木德经》

    1、《塔木德》是一部犹太律法的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公平竞争、正当利润、公平价格,全书共分24部约300万字),它指导犹太人工作、经商、生活、学习、思考。《塔木德》是由2000名学者用了近1500多年的时间以讨论和研究的方式写成。是许多犹太学者的智慧结晶,你可以同意这个学者的观点,也可以反对另一个学者的意见。它是犹太民族智慧的基因库,同样是犹太商业智慧的基因库。

    2、根据许多犹太大亨的体会,只要能够理解《塔木德》中的5句话,就必然能够成就一个伟大的事业。犹太民族被称为“一本书的民族”,可见《塔木德》已经成为犹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犹太人的灵魂和头脑。

    十九、犹太拉比

    犹太人在犹太教这个基石上以拉比为自治中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度过两千年离散的岁月

    二十、“掌握自己的命运”法则和案例

    只相信自己是形成独立意识的基础,因此犹太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顽强的生存下去。同时这种惟我可信的做法,使犹太人很少上当受骗。具有独立意识是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另外对你最重要的是自强不息。

    犹太人把每次生意都当成第一次,与人接触时都当成初交,避免把第一次交易获得的利益,在第二次交易时因受骗而损失。

    二十一、“信守契约的精神”法则和案例

    据圣经记载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之民”,犹太人出生的第八天要做“割礼”作为上帝和犹太人之间契约的证明。所以他们重视契约和声誉,契约是他们存在的理由,如果不遵守契约就会有灾难。因为,诚实是最高的商法,平等的交易、公正的执行,可获得最多的实际利益。

    二十三、“谈判法则”和案例

    下面是一个在犹太人中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

    有人把一个橙子给了两个孩子。于是,这两个孩子便为了如何分这个橙子而争执起来。此时那个人就提出一个建议:有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先选橙子。结果,两个孩子各自取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回家了。第一个孩子回到家,就把果肉挖出扔掉,橙子皮留下来磨碎,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另一个孩子把果肉放到榨汁机上打果汁喝,把皮剥掉扔进垃圾桶。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可是他们的东西却没有物尽其用,没有得到最大的利益。这说明,他们在事先没有声明各自的利益所在,从而导致了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如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即便是其中一个孩子即要批做蛋糕,有想喝橙子汁,也仅仅是创造新价值的问题。于是,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说:“如果把整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其实呢,他的牙齿蛀得一塌糊图,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另一个孩子也很快就答应了,因为他刚从父母那里要了5元钱,准备买糖还他。如果双方协商成功,5元钱就可以用来玩游戏了。

    二十五、乔-吉拉德的竞争力

    乔.吉拉德,1928年11月1日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9岁时,乔.吉拉德开始给人擦鞋、送报,赚钱补贴家用。乔.吉拉德16岁就离开了学校,成为了一名锅炉工,并在那里染了严重的气喘病。35岁那年,乔.吉拉德破产了,负债高达6万美元。三十五岁以前,乔.吉拉德是个全盘的失败者,他患有相当严重的口吃,换过四十个工作仍一事无成,甚至曾经当过小偷,开过;然而,谁能想象得到,象这样一个谁都不看好,而且是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竞然能够?D

    一般人以为成功者的过程是这样的:拥有系统(工厂,网络,人员等)——去行动——成为大家看到的成功人士。

    实际上所有的成功人士的模式是相反的:心态思维精神面貌上强烈的成为了梦想中的人物——去行动——拥有了系统

    你想,哪个成功创业者创业前什么都拥有?有经验?有资本?有关系?这些都是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创业之前就必须的,如果已经有了,还谈创业吗?所以,个人创业不需要资金和经验,重要的是你要选择一条符合时代趋势的道路!这比什么都重要!举些例子,1900年 ——1950年,这期间世界的主旋律是什么?战争!除了美国其他地方都在打仗,所以你要当兵就是跟上了时代主旋律,或许成就一番事业,如果经商,那就是找死!二战起来的企业都是在美国,因为美国不打仗。1950年到1990年呢?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和平和发展,经济建设为主,咱国家结果还是以阶级斗争为主,所以很糟糕。而日本,意大利,德国这些战败国呢?经济迅猛,因为除了发展经济没别的事能做,美苏军备竞赛,战败国是不能这样的。美国提早发现这一一趋势,转型成功。我国80年代初在伟大的***领导下也开始经济建设,救了中国。所以,80年代只要做个体户坚持下来就能成!对吧?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有没有资本和经验!1990年到现在和未来的很长岁月,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学习和创新。只要你能跟着走,一定会成功的!什么开个小店慢慢来,简直是胡说八道!现在都什么年代还以为是80年代啊?你仔细观察,国家的政策法律的出台一般都会预示着未来的发展,什么行业是有前途的,都可以从中一窥端倪!

    中国古代商人秘而不宣经商十诀

    中国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商业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培育出中国商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归纳起来为“经商十诀”。

    一、知地取胜,择地生财

    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可见地形对作战之重要,为将者不可不察也。经商如作战,商场如战常经商者如指挥千军万马之将帅,智慧的将帅往往会占据有利的地形,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大谋略家的范蠡,更是深谙此道。他以战略家的眼光,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是理想的货物贸易之地。遂选陶地为营销点,果然,十九年间他三致千金,成为世贾,“陶朱公”的美称也由此而饮誉古今,留名青史。《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实行了移民政策,当时许多人贿赂官吏,不愿搬迁,要求留在原地,唯独富商卓氏要求迁往较远的“纹山之下”,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厚,居民热衷于买卖,商业易于发展。几年后,卓氏成了远近闻名的世富。这种“不惟任时,且惟择地”的观念已为后世商人所接受。“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江苏扬州,地处南北要冲,交通发达,水运便利,货往频繁。其地膏沃,有茶、盐、丝、帛之利,众多商人纷至沓来,一时商贾云集,秦商、晋商在这里定居经营。有名的徽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称雄江湖。

    二、时贱而买,时贵而卖

    范蠡和商祖白圭认为,“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强调商人要善于捕捉商机,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商业的利润源于买卖的差价。一旦发现买卖的时机一到,则要“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当机立断。魏文侯时,国人注重农耕,而白圭却乐于观时机的变化。粮食丰收时他买进谷物,卖出丝漆。待蚕丝上市时他就大量收购蚕丝,售出粮食。他曾说:“我做买卖,就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有计谋,如孙膑和吴起那样善于判断,还能像商鞅执法那样说到做到。有些人的智慧不能随机应变,其勇敢不能当机立断,其仁爱不能恰当地取舍,其倔强不能坚持原则。所以,这种人跟我学经营之道,我也不会教他的。”这段话,把他掌握贱买贵卖时机的“时断”与“智断”阐述得淋漓尽致。白圭的经商原则和经验,都被后世商人所称道。他凭着自己的这套经营谋略,精心经营,以至家累千金。

    三、见端知未,预测生财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雪亡国之耻,终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当得知吴国大旱,遂大量收购吴国粮食。第二年,吴国粮食奇缺,民不聊生,饥民食不裹腹,怨声载道,越国趁机起兵灭了吴国。苦心人,天不负。越王终成霸业,跻身“春秋五霸”之列。这里越王勾践作的是一桩大买卖,他发的财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个国家和称雄天下的霸业。是商贾之道在政治上运用的成功典范。《夷坚志》载,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殃及鱼池”,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铺也随之起火,但是他没有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出城***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建筑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市场上建房材料热销缺货,此时,裴氏商人趋机***其财,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和百姓的需要。“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经商者财富永不干涸的源泉,也是经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四、薄利多销,无敢居贵

    先秦大商理论家计然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郁离子》中记载:有三个商人在市场上一起经营同一种商品,其中一人降低价格销售,买者甚众,一年时间就发了财,另两人不肯降价销售,结果获的利远不及前者。汉高祖刘帮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

    五、雕红刻翠,留连顾客

    《燕京杂记》中载:“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有的店铺招牌高悬,入夜家家门口点起了五光十色的锦纱灯笼,把街面照得如同白昼。有的店铺摆挂商品宣传字画,张挂名人书画,附庸风雅。以此来升华店铺的品位与提高顾客的回头率。还有些茶肆、饭馆、酒店***意安排有乐器演奏和评书为客人助兴。宋代京都杭州的面食店里,只要顾客一进店坐下,伙计立刻前来问顾客所需,“尽合诸客呼索指挥,不致错误”。经营者们深深懂得豪华的装饰,反映一个店铺的实力,于是店堂设计画柱雕梁,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迎合达官巨贾、贵妇名媛“以求高雅”的消费心理。在服务上进门笑脸相迎,出门点头送行。这些敬客如神的作法加上高贵典雅的装饰,使众多顾客“如坐春风”,“一见钟情”,从而留连忘返、百顾不厌。

    六、以义为利,趋义避财

    清朝年间,有一商人名舒遵刚,精榷算,善权衡。经商之暇,喜读《四书》、《五经》,把书中的义理运用于经商之中,他曾说:“钱,泉也,如流泉然”。他还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诫他的继承者说:“财自道生,利缘义龋”以此严于律己,做到“视不义富贵若浮云。”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丧失了“义”也得不到“利”,为商者应深以诫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一个经营者有长期的理性和智慧,他必不会用恶劣、卑鄙之手段去获利;用恶劣的手段去做任何生意,最终将会失去已获的利润。

    七、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韩非子?五蠢》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资金不足,必须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获利,唯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对待商品要做到“务完物”,即贮藏的货物要完好,“***而食之货勿留”;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即指货币不能滞压,“货币欲其行如流水”,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宋代的沈括举例说:十万元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如果贸而流通,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

    八、奇计胜兵,奇谋生财

    兵家常说:“将三军无奇兵,未可与人争利”,“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书中还列举了卖油脂的雍伯、***制品的浊氏等商人,他们都是掌握一技之长,经营奇物的商品而致富的。后世的“张小泉剪刀铺”亦然。清代山西太谷县一个曹氏商人,有一年看到高梁长得茎高穗大,十分茂盛,但他觉得有些异样,随手折断几根一看,发现茎内皆生害虫。于是,他连夜安排大量收购高梁。当时一般人认为丰收在望,便库存高梁大量出手。结果高梁成熟之际多被害虫咬死,高梁欠收。而曹氏商人却奇计获利。

    九、居安思危,处盈虑方

    《书经》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汉书?息夫躬传》有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商人李祖理“精理精勤,竹头木屑之微,无不名当于用,业以日起,而家遂烧”。秦末有位任氏商人“折节为俭”,要求家人“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古人关于经商理财的记载中还有:“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由此可见,经商者居安思危,勤俭为尚。“处乎其安,不忘乎其危”。少一些安乐,多一份忧患,将使经商者进入佳境。

    十、择人任势,用人以诚

    孙子曰:“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故善战者,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势”。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齐国的商人叫刀闲。当时的商人一般都不愿雇用头脑灵活的人做事,惟独刀氏专门使用这种人,并给以丰厚的报酬和充分的信任,放手大胆地让他们去干,这些雇工干得十分卖力,也非常出色。明代苏州有个叫孙春阳的杂货店,其店分为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取下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自明代至清乾隆年间二百多年,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像苏州这个店铺林立之地,孙春阳的杂货房生意竟然能兴盛二百多年,其成功之奥秘当得益于用人以诚,店规之严。清道光年间的黔商胡荣命在江西经商50余年,由于他以诚待人,童叟无欺,名声大著,晚年罢业回乡,有人要求“以重金赁其肆名”,他一口回绝,并说:“彼果诚实,何籍吾名也!”可见,“诚信为本”是中国人经商的传统美德。

    外商的经商奥秘

    1995年,上海华联第一批连锁超市开业后不久,一位日本商界人

    士道出了奥妙:大商场和超市不一样,大商场那庞大的标志性建筑就

    给人一个方位感和信号。“超市”在小街小巷,跟诸多店家连在一起。

    同样的“门脸”就让人很难区别。在日本,所有超市门头都非常亮,

    适应人们在快速开车时立刻就产生一个印象。后来上海华联超市门头

    都改了。

    真正吸引老百姓的还是店堂中的灯光。一块块预冷肉放在同一冰

    柜中,不同的灯光照耀下,新鲜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比较亮的灯

    光下,红的更红,白的更白,光线一改,跟农贸市场里的感觉一样,

    不像新鲜肉;新鲜蔬菜在弧型灯光的照射下,蔬菜碧绿,七成新鲜西

    红柿看起来九成新鲜。在日本不同的海鲜***用不同的灯光。据了解,

    利用好灯光艺术可以提高商品20%的附加值,***购买欲。

    我们应该研究商品和人的关系。洋快餐的收款台一律为92厘米高,

    这正好适合了一般人站立的习惯;“麦当劳”、“肯德基”都不像我

    们把饮料倒在杯子中等着人们买,而随卖随倒,这之中的原因在于饮

    料在零上4℃时口感最好,并且其吸管口的面积最接近母乳的感觉。

    (《新华日报》99.5.3管云林曹介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