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什么意思_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出自哪里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7-09 0
  1. 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的是哪里
  2. 古时候经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有什么依据吗?
  3.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什么意思
  4. “穷山恶水,叼民泼妇”是哪个皇帝对哪里人的评价

是没有下一句。这是后代衍生的句子,原句应为““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释义:偏僻凶恶的地方会有刁钻的人。

出处: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什么意思_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穷山恶水出刁民”语出乾隆皇帝当年之镇江的感慨。当年镇江怎么穷、怎么恶不得而知,但一直觉得这个有盛世功德的皇帝此语有失偏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泱泱疆域,同为国之子民,缘何因地域富饶之差异遑论人品?不是和作古的人抬杠,只因此圣言在许多后人心中已植根茂盛,居高堂而藐视一切,环境和地位的变迁导致优越感上升至无形,普通人等还分出个“精英”和“草根”来,实乃积乾隆谬论之毒太深。

当今,“农民”一词已成污蔑之语,“你农民,你全家都农民”已然蓄积无比的愤懑。有人说,真的农民倒不予计较,介于城市人和农民之间的人受此辱而内心百般难平。

典故:

乾隆曾多次来徐,一方面视察黄河水灾,一方面游山玩水传说,一次他从位于云龙山下的乾隆行宫出来,上街微服私访,见一对夫妇抬一大缸,缸中冒出扑鼻香味,便学着徐州方言问:“抬的啥?”

抬缸者回答:“饣它汤。”

传说饣它汤的发明人是彭祖,他是中国最早的烹调专家,厨行祖师爷。4000-5000年前,尧帝重病,久治不愈。彭祖便上山***药,得三尾野鸡,回来后与多味中草药同煮成汤,献于尧而使其病愈。尧感激彭祖,便将徐州一带封给他。彭祖的野鸡汤也流传下来,后改名饣它汤。

由于饣它与啥的读音相同,所以乾隆误听为“啥汤”,便又追问一句,得到的回答依然是“饣它汤””。乾隆火起来,以为徐州人取笑他,就拉住抬汤缸的绳子不让走。卖汤的急着赶市,就把乾隆推了一把。乾隆的保镖上来保驾,与抬缸的夫妇打了起来。围观者众。乾隆害怕暴露身份,便带着保镖撤退了。

回到行宫,乾隆就骂起来:“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的是哪里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说的,当年,乾隆喜好微服出巡(其实就是去找美女了),有一次下江南的时候,看见一女子长得秀色可餐,于是上前调戏,声称要带她回京城吃香的喝辣的,但这女的很是泼辣,一边抡巴掌要打乾隆,一边大喊大叫,大庭广众之下,要被人认出来这就事大了,脚底抹油一溜烟就跑了,回到行宫后,他心里这个窝气,想杀了此女子,但又怕自己名声受损,于是自嘲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罢了”,后被世人传为“穷山恶水出刁民”。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想表达的无非是一个意思,贫穷落后与封闭造成人们的急功近利、短视贪婪、极度自私和饥不择食的人性本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造就了他们如此性格呢?

原因一:圈子太小,人际关系简单

在农村里,邻里之间几乎都是沾亲带故或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家里有点啥事,很快全村就都知道了,谁家是个啥样子都一清二楚,就算撕破脸吵起来开始骂街,也是无所顾忌的,反正大家面子都不值钱,要是有个大城市来的人,肯定受不了,心里绝对会想“穷山恶水出刁民”。

原因二: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法制观念

县官不如现管,就算你是县官,你也很难管到邻里这点鸡毛蒜皮的破事,更多的时候都是以德高望重的乡绅来调解,虽然现在没有乡绅这么一说了,但是每个村落都有一个有威望的人,所以就算家里出点啥事,基本不用上报官府,有时候撒撒泼,发发狠,就能很好的解决。他们自然对法律没有多大的意识。

原因三:生活贫乏,教育匮乏

陕北、湘西为什么在历史上屡屡出现土匪?是什么原因造就他们成为刁民土匪?根本原因还是太过于贫穷,封建社会的与物流贸易的落后,半原始生产力的不发达,加之苛政盘剥下的压榨,致使很多家庭还在为温饱发愁,此时此刻,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谁还有功夫去考虑道德和素质教育呢?虽然现在国家有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各地文化发展差异很大,很多地方还属于自治区,文化封闭使得很多农民没有机会接受启蒙教育,放羊的孩子依旧是放羊的,日复一日,习以为常,他们不会对这个世界有探索的求知欲,一个只为吃饱就是生活的人来说,可不就是“刁民”?

古时候经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有什么依据吗?

穷山恶水出刁民没有具体的所指,而是一种泛指,是群体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

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的是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造就了,穷凶极恶、愚昧无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自私自利、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刁民”群体。

因为穷山恶水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限制,而每个人求生的本能逼迫人用尽各种不同的手段活下去,其中当然包含一些恶毒的手段,这样长久的实践塑造出来的人和精神是难以教化的。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内容分析

农村或者山区一般不是这样的地方,它们一般有山有水,或有山没水,或有水没山,却不会既没水也没山。因此,穷山恶水一般该指那些偏离城镇又不属于农村的地区。按照现代化的发展来看,它该属于“伪城市”,由于城市的发展,使当地的一部分人获得了既得利益,同时一部分人却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为了发展,生态被大量破坏,山没了,水坏了,这当中的部分人,回不到了原始的那种生态环境,同时也无法融入城市。慢慢的,他们变了,变的急躁,变的浮夸,原本淳朴的品质丢了穷山恶水出了刁民。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什么意思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农村”和“农村人”有着偏见,认为农村代表着脏乱差,甚至还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越是贫穷的地方人的素质就会越低,也就喜欢做坏事,这句话的来历其实是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谈到清朝,那肯定得牵扯到乾隆皇帝,毕竟这位皇帝微服私访留下了很多的传说,而这句话则是他亲口说出来的,不过经过多年的演变,意思已经变了样。原来这位皇帝在下江南的时候,偶遇到了一位美女,乾隆一看,好家伙,这美女不错!自己得去搭讪搭讪,然后骗到手!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乾隆刚一开口,这位泼辣的女子一巴掌直接胡了上来,把乾隆打蒙了。但是自己是什么身份,说出去后不得被笑掉大牙,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愤怒的说了句:穷山恶水,泼妇刁民!但是后世在演化着就变成了穷山恶水出刁民!

而在古时候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在越穷的地方教育也不会发达,人们对于地方的律法观念也不会太强,要是碰到了事情,怎么解决?直接摇人,如果是两个村的村民起了争执就叫自己村的村民来互殴,如果是两个宗族的就叫自己宗族的人来互殴,谁赢了那么争夺的利益就会是谁的!所以那时候一言不合就开打!

而且那时候还会有买卖妇女儿童的***,穷地方如果娶不到媳妇怎么办?那我买一个,买来的目的就是生孩子,想要逃跑?我直接揍得你门都出不去!这些的根本原因是地方太穷了,受不到该有的教育,最终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扶贫攻坚,9年义务教育导致即使是偏远山区的人民也能接受教育,最终现在我们基本的摆脱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

“穷山恶水,叼民泼妇”是哪个皇帝对哪里人的评价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往往容易出现品行不端、行为不轨的人。“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一个常见的俗语,指的是地理环境恶劣、***匮乏的地方;而“刁民”则是指那些行为不轨、品行恶劣的人。这句话是旧时官吏对不听管束的百姓的蔑称,是一种认知偏见,人们应该避免用这样的俗语来概括或评价一个地区或群体的人,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乾隆皇帝南巡苏州时,就在苏州现在的护城河边泰让桥下的皇亭街所留下的话句。因为当时江南属于国家税收重地,也是当时的中央***与省***大力发展的地方,苏州当时凭借自身的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的优势,手工业十分发达,苏州百姓一时间可谓是“***有饭吃,家家奔小康”,乾隆一路考察发现苏州的百姓对人极度尖酸刻薄,对生活奢侈浪费(有钱人的表现,现在的有钱人也是这样的)。乾隆皇帝大怒,立即在一座亭子底下停住脚步,训斥当地官员,告诫当地百姓。“穷山恶水出刁民”便由此而生,(这里为什么皇帝“穷山恶水”,因为相对当时的北京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交流中心,苏州还是比较弱的,皇帝便用了一种看不起藐视的眼光语句)要说为此还特地亲自书写“告诫碑”碑文,命苏州的官员铸立,以告诫训示苏州的百姓与官员要勤俭,低调。

穷山即荒山。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称苏州“四面尽荒山”,苏州森林覆盖率排江苏倒数第一。

韦应物(唐代苏州刺史)《韦苏州集》:“简郡中诸生。守郡卧秋阁,四面尽荒山。”

恶水即污水,脏水,或湍急的河流。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苏州历史上频繁遭受水患,常有酸雨。

范成大(宋代苏州文人)《吴郡志》:“故苏州不有旱灾即有水患……今苏州远接江、湖,水常暴怒。”

泼妇即凶悍、不讲道理的女人。吴中妇女骄惰,苏乡健妇乃多于浙,苏谚称:“女儿偷人娘不怪”。

凌蒙初(明代吴兴文人)《二刻拍案惊奇》:“你们吴中风俗不好,妇女刁泼。”

刁民即奸诈邪恶之民。《云间据目抄》记载:“恶少打行,盛于苏州…此风沿入松(松江府)。”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乾隆皇帝)《清实录》:“四月间苏城刁民聚众哄闹……而吴中民情素属浇漓浮动,性喜编造歌谣,诪张为幻,谤讟繁兴。”

————————————————————————————————————————————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评价:“苏州以赖粮著名,可以说是个鬼地方”(“其乡人最无赖”,此地可称“鬼国”)。乾隆皇帝骂苏州人是刁民,并称苏州社会风气不好,苏州人喜欢造谣生事,俗尚侈靡,是天底下最难治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