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阳谋,刘邦高阳酒徒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7-09 0
  1. 刘邦对待儒生的态度,为什么前后变化很大?
  2.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高凤流麦与高阳酒徒
  3. 嗜酒者喜欢自称为“高阳酒徒”,“高阳”指的是?
  4. 刘邦是如何步步入关灭秦,又是如何安定关中,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5. 高阳酒徒什么意思?
  6. 高阳酒徒的典故人物
  7. 刘邦对什么成语
  8. 刘邦谋士郦食其,靠一张嘴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为何却被煮成肉汤呢?

《梁父吟》中“高阳酒徒”是指郦食其。

高阳酒徒,汉语成语,拼音是gāo yáng jiǔtú,意思是秦末年代,谋士郦食其去追随刘邦时对自己的称呼。现用以代指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谋士郦食其曾经出面劝降秦国守将,辅佐刘邦攻破武关,率先攻破咸阳,灭亡秦朝。楚汉相争时期,建议夺取荥阳,占据敖仓,夺取有利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基础。奉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以七十余城归顺。

刘邦阳谋,刘邦高阳酒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评价

在汉朝的开国谋士中,郦食其稳健不如萧何,战略眼光不如张良,机智不如陈平。但他纵酒使气,疏阔狂放,跟刘邦很对脾气,很可能是刘邦最喜欢的一个。

他不仅富于谋略,而且敢作敢为,勇于冒险,以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为刘邦成就大业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郦食其为刘邦出谋划策,游说四方,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名字却往往不为后人所熟知。

刘邦对待儒生的态度,为什么前后变化很大?

1***3年7月4日,在一次谈话中说:

《梁父吟》是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离开长安时的作品。作者通过吕尚、骊食其等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南宋诗论家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中说:“首言钓叟遇文王,又言酒徒遇高祖,卒自叹己之不遇。”

对李太白的这首诗非常喜欢,曾手书过长达三百余字的诗的全文。

李白在《梁父吟》中描写“高阳酒徒”骊食其的句子为:

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说:郦食其是秦代陈留高阳人,“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可见郦食其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小吏。所以李白诗中说他“起草中”。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害怕他,称他为“狂生”。

但是,司马迁在《郦生陆贾列传》一开头,把郦食其“好读书”放在“家贫”之前加以说明。正由于郦食其“好读书”,所以天下事无所不知。也正由于他的“好读书”,让他了解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学说。

郦食其是个长者,比秦始皇还要年长十来岁。虽为六十有余的老者,但老当益壮、勇悍果敢。当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之时,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好几批,郦食其一心想投奔起义军,但听说这些人都刚愎自用、不能听取进谏之言,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自己,不去逢迎这些人。

当具“大略”的刘邦带兵来到陈留郊外,刘邦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刘邦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甚为高兴,但又心怀忧虑地对他说:“我听说刘邦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正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推荐。你见到刘邦,可以这样直接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

骑士回答说:“刘邦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之时,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

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那样说。”

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食其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刘邦。

刘邦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来见刘邦时,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郦食其不好礼节,勇气过人,进去后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即李白诗云“长揖山东隆准公”,“隆准公”即刘邦。隆准,指鼻子准头肥大,鼻梁挺直。《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隆准而龙颜”。

郦食其还生气地问刘邦说:“你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刘邦骂道:“你这个奴才相儒生!天下人同受秦朝暴政之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

郦食其说:“如果你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之态来接见长者。”

于是,刘邦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

于是乎,郦食其“骋雄辩”,纵论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食其进餐,然后问道:“依您看来,今天我们的该确定什么计策呢?”

郦食其说道:“你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全部也不满一万人,倘若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羊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你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劝他向你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你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

于是刘邦就派遣郦食其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为后来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奠定了基础。刘邦高兴之余,特赐给反秦斗士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郦食其为刘邦取得了陈留的控制权之后,又为刘邦策划:据荥阳敖仓以号令天下。

汉三年(前204年)的秋天,项羽攻打汉王,攻克了荥阳城,汉兵逃走去保巩、洛。刘邦又多次在荥阳、成皋被项羽围困,因此想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屯兵巩、洛以与楚军对抗。

郦食其知道后连忙赶来劝阻刘邦,他进言道:“我听说能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可以成就统一大业;而不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统一大业不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敖仓这个地方,天下往此地输送粮食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听说现在此处贮藏的粮食非常多。所以请你赶快再次进军,收复荥阳,占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住蜚狐关口,把守住白马津渡。让诸侯们看看今天的实际形势,那么天下民众也就知道该归顺哪一方了。”

刘邦听后甚为高兴地说:“好,就这样吧!”再次出兵据守敖仓。

刘邦收取荥阳,占据敖仓之后,也就稳住了中原;中原是中国的基础,所以稳住了中原,也就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后来形势的发展也正如郦食其所料。

据守敖仓后,刘邦派遣郦食其前往齐国。

郦食其到了齐国就单刀直入对齐王说:“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

齐王回答:“我不知道。”

郦食其说:“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

齐王问道:“天下人心究竟归向谁呢?”

郦食其说:“归向汉王。”

齐王又问:“先生何以言之?”

郦食其分析楚汉局势后,明确相告说:“天下人才都纷纷投奔汉王,汉王安坐就可以驱使他们。汉王带领蜀汉的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上党精锐军队,攻下了井陉,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这就如同所向无敌的蚩尤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堵塞了太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天下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灭掉。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即就会到来。”

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的话是对的,就听从他,撤除了历城下的兵守战备,天天和郦食其一起纵酒做乐。此即李白诗云:“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淮阴侯韩信听说郦食其没费吹灰之力,坐在车上跑了一趟,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取得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心中很不服气,就乘夜幕的掩护,带兵越过平原,偷袭齐国。

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对郦食其说:“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我让你活着;若不然的话,我就烹杀了你!”

郦食其说:“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老子决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

于是,齐王下令将郦食其烹杀,然后带兵向东逃跑,齐国被韩信攻取了。

对于这样一位勇冠三军的反秦英雄,刘邦始终没有忘怀。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郦食其的弟弟曲周侯郦商以丞相的身份带兵攻打黥布有功。

汉高祖在分封列侯功臣时,非常怀念郦食其。郦食其的儿子郦庎多次带兵打仗,但立下的军功尚未达到封侯的程度,但刘邦还是封郦庎为高梁侯,以怀念其父的反秦功绩,后来又改食邑在武遂,侯位传了三代。

李白《梁甫吟》中歌咏郦食其的事迹,只取他春风得意的一面,不说他倒霉的一面。 所以说,郦食其“那时神气十足。我加上几句,比较完全”:

所加的这四句,也就是郦食其命运的悲惨结局。

刘邦与郦食其的初次会面,最早见于缺失的《楚汉春秋》,据说为陆贾所记,附于《新语校注》,云:“上过陈留,郦生求见,使者入通。问:‘何如人?’‘状类大儒。’上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大儒也。’使者出告。郦生嗔目按剑曰:‘入言:高阳酒徒,非儒者也。’”

司马迁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搜集到更多的材料,把这次会见写得很精彩:“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攻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李白《梁父吟》中“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两句,正是脱胎于司马迁的这段记载。

1962 年 1 月 30 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曾对刘邦与郦食其的初次会面,做了传神的口头描述: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高凤流麦与高阳酒徒

其实呢,这是刘邦操控人心的一种手段。

据史书上记载,高阳酒徒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刘邦的守卫看到郦食其戴着儒生的帽子,就告诉郦食其,刘邦非常不喜欢儒生,因为他曾摘下儒生的帽子,往里面小便。?

接着等到刘邦见到郦食其时,刘邦一边叫两个美女洗脚,一边和郦生打招呼,甚至还破口大骂郦食其是个贱儒!但在郦食其的一番谈话之后,刘邦不仅赶紧停止洗脚,还让郦食其坐在尊贵的位置,并向郦食其道歉。?

表明上看,刘邦之所以会做出这种举动,是因为他不喜欢儒生,但其实呢,这是刘邦在玩心理战。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刘邦一见郦食其就非常尊重,郦食其会是什么感觉?一方面肯定会怀疑刘邦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换而言之,他已知道我是郦商的哥哥。否则,他怎么对这我样热情呢??

另一方面,郦食其也会认为,如果刘邦不知道自己的背景资料,初次见面就对自己如此客气,是不是因为他见谁也是这如此呢?

如果郦食其心中有这样的怀疑,那当他接下来给刘邦讲他那套大道理时,就算刘邦一脸的尊重,郦食其肯定也无法确定刘邦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意。 换句话说,这会不会是刘邦为收拢自己,而故意装出来的态度呢?

要知道,乱世之中的大哥们,通常一听有人来投靠自己,那都是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总而言之,他们恨不得把心掏出来,让来投靠自己的人相信,自己绝对是一个好大哥,绝对值得你投靠。?

尤其是,当时的郦食其,那可不是普通人,因为郦食其的弟弟身后有四千士兵,而且郦食其在陈留有着绝不可低估的影响。如果刘邦一见郦食其,也是这种这种礼贤下士、掏心掏肺的样子。郦食其肯定会觉得,刘邦好像也没有什么太独特的地方。

问题是,当刘邦上来就表现出对郦食其的各种不屑,但等到郦食其说出一番见解之后,刘邦在立马表现出对他万分尊敬。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显然会让郦食其大有遇到知己的感觉。因为,刘邦这样尊敬自己,那完全是因为自己过人的才华,彻底折服了刘邦。

我们可以想象,郦食其未见刘邦时,就听说刘邦总是一副牛逼到天上的样子,而且还作风粗俗无礼;郦食其一见刘邦,刘邦也就是这种作派。但是,刘邦受到郦食其指责后,马上就改变了这种作派;等听到郦食其的独特见解后,刘邦马上对自己尊敬到了极点。

刘邦的这种转变,显然会让郦食其感觉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刘邦谁也看不起,尤其是喜欢侮辱儒生,但是自己的一番言词,马上就让刘邦用国士的礼节对待自己。仅这种表面的东西,就足以让郦食其感觉刘邦是一个值得自己去追随的人。

事实上,刘邦对谁也是一副牛逼之极的样子。这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缺点。问题是,当刘邦对某个人表现出尊敬时,你可以想象那个人的感觉吗?刘邦见谁骂谁,这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缺点。问题是,当刘邦称赞某个人时,你可以想象那个人的感觉吗?

所以说,所谓刘邦对儒生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不过是刘邦操控人心的一种手段,不仅仅是郦食其,后来的叔孙通、陆贾等儒生,刘邦都用过类似的手段来操控他们,让他们觉得刘邦对自己高看一眼,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彻底征服了刘邦。

嗜酒者喜欢自称为“高阳酒徒”,“高阳”指的是?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高凤流麦

典源 《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释义 高凤只顾读书,连暴雨冲走了麦子都没有发觉。后遂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或嘲谑书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流麦 《艺文类聚》卷二三引萧绎《与学生书》:“***流麦,晋人聚萤。”韦应物《***中对雨呈县中僚友》诗,“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

中庭麦 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三折:“则好教偷灯光凿透邻家壁,则好教一场雨淹了中庭麦。”

流麦士 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诗:“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高阳酒徒

典源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lì yì jī),陈留高阳人。沛公(刘邦)领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沛公见说其人状貌类大儒,使“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释义 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迫使刘邦接见了他。后遂用“高阳酒徒、高阳徒、郦生狂、高阳入谒”等谓好饮酒而狂放不羁者。

高阳酒徒 罗隐《曲江春感》诗:“高阳酒徒半雕落,终南山色空崔嵬。”洪升《长生殿》第十出:“听街市恁喳呼,偏冷落高阳酒徒。”严复《送陈彤卣归闽》诗:“嵚奇历落不称意,高阳酒徒兀然醉。”

高阳徒 张咏《赠刘吉》诗:“请料高阳徒,何如东山器,”杨维贞《城东宴》诗:“青骢辔,金牛车,一时宾从高阳徒。”

郦生狂 赵孟頫《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二首》之一:“无酒难共陶令饮,从人皆笑郦生狂。”

高阳入谒 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词:“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

未完待续……

刘邦是如何步步入关灭秦,又是如何安定关中,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提起酒徒二字,耸人听闻,实属小题大做。所谓酒徒,只是嗜酒的人而已。《辞海》说,自称酒徒,意含狂傲,称人酒徒,多带贬义,颇有道理。但在古人看来,意未尽然,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元结,对酒徒就写了一首颂扬歌,歌曰:“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提到高阳酒徒,汉代称他功著与国,还有一番酒成大事的记载呢!<BR> 高阳酒徒郦食其(音义基),陈留高阳人(今河南杞县西南),为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少有壮志,喜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嗜酒,后来只好充当看管门户的监门吏。县中官府和贤豪,都不敢任用,皆称之为狂生。他坚信不移等待时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起“伐无道,除暴秦”的旗帜,于是天下群雄起而响应。时有项梁起兵会稽,刘邦起兵于沛,起义风暴席卷全国。陈胜、项梁等起义军路过高阳,皆为郦生鄙视,认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不能听大度之言的人。惟独沛公刘邦,“嫚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于是,他自荐于沛公。<BR> 沛公刘邦,字季,为人仁而爱人,不爱生产劳动,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壮年为泗水亭长,是一个地方有名的无赖。他好酒及好色,常醉卧于酒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酒徒,幸醉酒为吕公所识,以女吕后为妻;因醉酒而斩白蛇,得名自负,起兵反秦。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沛公引兵西,相遇强盗出身的彭越起义军,遂共同攻打秦军,战不利。后攻昌邑不下,乃西过高阳为郦食其所识,当为“大人长者”以求见。<BR> 一天,刘邦正坐在床上,有两个女人为他洗脚。忽报乡里有位儒生求见,此人年以六十有余,身高八尺,人都称他为狂生,自称非狂。刘邦一向轻视儒生,过去见到儒生,常以儒生帽子当尿盆,以污辱儒生。今天忽听有儒生求见,盛怒之下,叫人谢绝接见,并说:“我以天下大事为重,没有时间接见儒人。”在外等候已久的郦食其听罢,立即“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忙报之,刘邦一听自称高阳酒徒,来者不善,慌忙连脚都来不及擦,‘据足杖矛’曰:‘请入!’郦食其入内,见沛公长揖不拜曰:“你不是想要诛暴秦,为什么还这样傲慢对待长者?你是想助秦攻诸侯呢?还是率领诸侯破秦呢?”此时,刘邦不知所措,辍洗起衣,忙请食其上坐,谢罪曰:“过去听人说先生的容貌,今天见面才知先生的来意!”并问其计?这位高阳酒徒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知其令,今请使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大事可成矣。<BR> 于是刘邦接受郦食其的建议,决定先攻占陈地,并派遣郦食其为内应。郦食其来到县城,见陈留县令说陈秦之将,汉王将兴之理,希望他能投降刘邦。但县令惧怕秦法的苛重,不敢冒然从事,予以谢绝。就在当日夜半杀死县令,并将县令人头窬城而下,报之于沛公。刘邦见大事已成,引兵攻打县城,叫人用竹竿挑着县令人头,大声疾呼:“你们赶快投降,你们的县令已被砍头了!如若不然的话,后下城的也要斩头的!”城上守军见县令已死,无意再守,遂开城投降。刘邦进城得“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此皆高阳酒徒之功也。<BR>高阳酒徒郦食其的作用,功著于国,主要有以下几点:<BR> 第一,正当刘邦徘徊不前,举棋不定之时,是郦食其为他指出攻陈留之方向,成为刘邦反秦首功;<BR> 第二,攻陈得积粟,足够起义军三个月的粮草,使其后勤无忧,得以有力量进军;<BR> 第三,攻陈扩大了起义军队伍,尤起兵数百人至破陈留扩兵到万人;<BR> 第四,刘邦过去一向瞧不起知识分子,但自从接见这个高阳酒徒后,才深知欲成其大事,没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是难以成功的。<BR> 从此以后,刘邦不仅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并且重用其弟郦商为将,率兵数千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郦食其为刘邦所器重,酒徒竟然成为刘邦创业初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后来他为刘邦游说四方,瓦解诸侯也树立不少功勋。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时,他建议刘邦曰:“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斐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劾实形之势,则天下之所归矣。”并愿意去说服当时尚有兵众将广、割据一方的齐王田广。高阳酒徒这一建议,却成为刘邦取天下的战略思想了。刘邦派他去游说田广,晓之天下利害,“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郦生日纵酒。”这是由于韩信乘机功齐,为田广所误解,认为这是郦食其出卖了他,遂将郦食其烹杀。临死前,田广对其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郦生对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而公不为若更言。”慨然就义 郦食其死后,当刘邦称帝评奖列侯功臣时,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以示不忘前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郦食其的名字,在人们中间逐渐消逝了,然而“高阳酒徒”竟成了它的代名词了。嗜酒者,往往自喻,深以为荣幸,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高阳酒徒什么意思?

话说刘邦取得楚怀王熊心的支持后获得西入关中灭秦的先机,获得了将来做关中王最大的机会。然而这一路西去,宛如西天取经一路坎坷,也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组合起来一步步壮大刘邦的实力,声望并吸取了各路人才。为将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

首先要说的就是刘邦收纳高阳酒徒郦食其这一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刘邦前后的表现宛若两人。刘邦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来到旅舍,先递进自己的名片,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食其来见。郦食其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刘邦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食其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食其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食其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刘邦就派遣郦食其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接着就是刘邦在行军路上再遇张良获得了这一智囊,并且接降了宛城秋毫无犯致使刘邦接下来一路各地纷纷投降,直至关中。而这一切起于沛公率军南下攻颖阳,屠之。而此时张良再次与刘邦相遇。之前,张良劝项梁立韩成为韩王,并随韩王成西至韩地略地。但是一年多来,所略之地每占辄失,始终没打开局面,因此游兵于颖川一带。刘邦率军进至此,与张良的韩军合兵,攻轩辕略定韩地。赵别将司马?n欲渡河入关,刘邦率军北上,攻平阴,破坏渡口。南下与秦军再战洛阳东,不利,南下阳城,收取城中军马。与南阳守?t战于?叨?笃颇涎羟鼐?A醢钫剂炝?span class="9176cb5c0be50e9d bjh-strong">南阳郡,南阳守退守宛城。

楚军想绕过宛城直接西进。张良劝道:“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刘邦在夜晚引兵还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将宛城团团围住。南阳守于是想***,他的门客陈恢劝他不要先死,并出使楚营说:“小臣听说足下曾与人相约:先入咸阳者为王,现在足下在攻打宛城。宛郡有据点数十处,守卫的将士自以为投降会被处死,所以都登城固守。足下如果整日强攻,双方伤亡定会很多,要是放弃攻宛而引兵向西,宛地的秦兵可能会尾追于后。足下攻宛则延误了先入咸阳者为王之约,足下弃宛则留下了后有追兵之患。小臣为足下着想,不如允许宛城守军投降,封郡守为侯,仍令他驻守原地,将他的兵力调出一并向西。前方还未攻下的城邑,定会闻风响应而迎接足下,足下便会顺利通行而无后顾之忧了。”于是双方约定后,南阳守投降,沛公封他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

步入关中后的刘邦做了三件事又取得了关中百姓的爱戴获得了民心,也为楚汉争霸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三件事就是约法三章: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率先进入了咸阳城后非常得意,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率军退到了灞上。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获得了长期受到暴秦压迫的百姓拥护,获得民心也就是人和是将来成就霸业不可缺少的因素。

高阳酒徒的典故人物

词目

高阳酒徒

发音

gāo yáng jiǔ tú

释义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引用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 高阳酒徒 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 《隋唐演义》第40回 汴堤上绿柳御题赐姓 龙舟内线仙艳色沾恩 ...贵人道:“你刚才说是腹痛,为何反在台上?”袁紫烟笑道:“我非 高阳酒徒 ,又非诙谐曼情,主人既归寝宫,我辈自当告退,挤在一块,... 《前汉演义》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 数罪陈言汉王中箭 ...下各军,一律解严,并款留郦生数日,昼夜纵饮,不问外情。郦生本 高阳酒徒 ,见了这杯中物,也是恋恋不舍,今日不行,明日复不行,一...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 高阳酒徒 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 《史记三家注》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 高阳酒徒 也,集解:徐广曰:“一本言‘而公 高阳酒徒 ’。”非儒... 《艺文类聚》卷七十二 食物部 ...非醇醪之力,无以服其命,定国非酣饮一斛,无以决法令,故郦生以 高阳酒徒 ,著功於汉,屈原以哺糟歠醨,身困於楚,犹是观之,酒何负... 《潜夫论笺校正》断讼第十九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三〕史记郦生传云:“吾 高阳酒徒 也。”淮阴侯传云:“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汉书五行志:... 《合浦珠》第一回 梅花楼酒钱赠侠客 ...牵袂恳留,必欲再饮。申屠丈道:“与君萍水相逢,谬承雅爱,但仆 高阳酒徒 也,一吸五斗。如尊驾必欲入城,即此告辞,倘有僧舍可以借...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邓九公关心身后名 褚大娘得意离筵酒 ...隳的都有。  只这邓九公,充其量不过一个 高阳酒徒 ,又有多大的福命?怎的天公保全了他一世,此刻还许他遇着...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 河南二 ...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郦食其居此,沛公兵过之,食其入谒,自称 高阳酒徒 。文颖曰:高阳,聚邑名也。亦曰高阳亭。汉文帝子武改封梁...

刘邦对什么成语

太祖高皇帝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谋士郦食其,靠一张嘴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为何却被煮成肉汤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分我杯羹: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鸡犬新丰:刘邦在长安仿造家乡新丰,将新丰的鸡犬也一块取来,都各自认识自己的家。比喻虽在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就象在家乡一样。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田横笑人:田横:战国时齐国人,韩信破齐后,逃亡海岛,刘邦称帝后遣使招降,,横羞为汉臣,***而死。形容宁死不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张良借箸: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

《史记》记载,沛公刘邦进军关中途中准备攻打陈留时,一位名叫郦食其的人特地前来拜访。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自幼刻苦读书,才高八斗,但性格放荡不羁,恃才傲物,被当地豪杰之士鄙视,素有?狂生?之名,因家境贫寒,没有背景,难以谋生,只得在县里谋了份低贱的差事?做高阳门吏。门吏就是负责把守城门的小吏。

以前,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其麾下将领率军路过陈留,郦食其见这些人端着贵族架子,喜好繁琐的礼节,没有远见卓识,听不进气度恢弘、登高望远的言论,且各怀私心,便闭门不出,不愿和这些人为伍。这次,他听说雄才大略、礼贤下士的沛公刘邦经过这里,就主动前来投效他。刘邦的部将夏侯婴听完郦食其的来意后,就告诉他刘邦一向不喜欢读书人,并描述他羞辱儒生并往他们的帽子里撒尿的事例,但郦食其并没有知难而退的意思,依然请求他帮忙引荐。夏侯婴没办法,只好答应他的请求。

郦食其献计,刘邦兵不血刃袭夺陈留

夏侯婴就向刘邦推荐了郦食其。数日后,郦食其依约前往汉军营拜访刘邦,卫兵通报后,刘邦听说来人身着袍服,头戴冠帽,像个读书人。 他以不耐烦的口气对卫士说:?替我回绝他,就说我正忙于天下大事,没空见儒生?。

郦食其在帐外听得清楚,遂瞪着两眼,大声嘶吼道:?沛公,我不是腐儒,是高阳酒徒? 。

刘邦听后,就让卫士带他进帐。郦食其高视阔步走进去,见刘邦正在洗脚,瞅都不瞅他。他仅拱手作揖,却未下跪,开口以很冲的语气说道:?您是要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要率领诸侯攻秦呢? ?

刘邦喝骂道:?没用的酸儒!天下苦秦久矣,才相继揭竿而起反秦,你怎么能说助秦攻击诸侯这等昏话呢??

郦食其不慌不忙争辩道:?如果聚集天下百姓诛暴秦,您就不应用如此倨傲的态度对待长者。以貌取人,就会失去天下贤能之士。我估计您的智勇都不如我,却如此慢待于我,真替您感到遗憾?。

刘邦见他牛逼哄哄,口气很大,心中不免惊叹,便立即擦干双足,理正衣冠,请郦食其上坐。二人攀谈起来,郦食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畅谈战国时六国合纵抗秦的历史典故,刘邦听后大喜。他连忙道歉,命人置酒食款待。席间,他迫不及待地询问破秦之策。

郦食其建议刘邦,与其率这群乌合之众进关中,不如先占据陈留,利用此地交通便利,粮草充裕的优势,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待军力强大时再起兵攻秦。刘邦听后如茅塞顿开 ,欣然同意。

郦食其自告奋勇,说愿意回去劝陈留县令投诚,若他不愿意,再与刘邦里应外合,一举袭夺陈留。

郦食其连夜回城,以减少战火殃及百姓为由,劝说县令投降沛公。结果县令拒绝其劝告,但却好心留他在县衙过夜。夜半时分,郦食其抹黑潜入县令卧室,一剑将其刺死,割下他的首级,悄悄出城来到汉军营地。天明后,城中守军发现县令被杀,群龙无首,早已乱作一团,刘邦乘势挥军攻城 。城中百姓见汉军势大,只得开门迎降。

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陈留,得到了大批军粮。后来,他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命他留守陈留。郦食其用三个月的时间替刘邦招兵买马,很快扩军至三万人。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听说后也率四千人前来投靠,被刘邦封为将军。

巧言胜千军:凭一张利嘴替刘邦拿下齐地七十座城池

郦食其这人的特点是能言善辩,巧舌胜千军。刘邦封其为广野君后,命他出使各诸侯国。

不久,刘邦拜郦商为大将,出兵攻秦。 公元前206年秋,汉军进至武关,郦食其冒险入关劝秦将归降,秦将在他的一番劝说下开关出降,刘邦不战而得武关,遂率军直捣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爆发后,在两军相持难解难分之际,郦食其建议汉王刘邦奇袭荥阳,夺取敖仓,为日后逆转楚强汉弱的不利局势并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受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审时度势,归降汉王,齐王遂背楚归汉,还放弃了战备,献齐国七十余城归汉。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赢得齐国七十余城,可见语言的威力有时能胜过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