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明相见,同音相同,同志相从_同明相照同类相求风从虎云从龙圣人出不物睹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09 0
  1. 《伯夷列传》注释加翻译
  2. 写出同类的词语
  3. “同声相应”说明了什么道理?
  4. 等候文言文
  5. 司马迁《伯夷列传》诗词鉴赏

王学孟 译注

夫学者载籍极博①,犹考信于《六艺》②。《诗》、《书》虽缺③,然虞、夏之文可知也④。尧将逊位⑤,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⑥,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⑦,功用既兴⑧,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⑨,王者大统⑩,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11):“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12)?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13)。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14),何哉?

①载籍:书籍。②《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③《诗》、《书》虽缺:相传孔子曾经删定《诗经》、《尚书》,经秦始皇楚书后,多有缺亡。④虞、夏之文: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大禹谟》,其中详细记载了虞夏禅让的经过。⑤逊位:这里指让位。逊,让,退位。⑥咸:全,都。⑦典职:任职。此指代理职务。典,主持。⑧功用:业绩,成就。⑨重器:宝器。此处用以象征国家***。⑩大统:帝位。(11)说者:指诸子杂记。(12)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许由、卞随、务光虽见于诸子杂说,而《六经》中未曾言及,又根据什么称说呢?称,赞许,表扬。(13)冢:坟墓。(14)其文辞:指《诗》、《书》里记载的文字。少:稍微,略微。概:梗概。

同明相见,同音相同,同志相从_同明相照同类相求风从虎云从龙圣人出不物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②,睹轶诗可异焉③。其传曰④: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⑤。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⑥。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⑦,号为文王⑧,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⑨:“父死不葬,爰及干戈⑩,可谓孝乎?以臣弑君(11),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12)。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13),而伯夷、叔齐耻之(14),义不食周粟(15),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16)。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17),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18)?于嗟徂兮(19),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①怨是用希:即“怨用是希”。意思是怨恨因此就少了。用,因。是,此。希,同“稀”。稀少。②悲:此处引申为悲怜、叹服、同情。轶诗:指下文《***薇》诗,该诗未收入《诗经》,所以称之为轶诗。轶,通“逸”、“佚”,散失。可异焉:着实奇怪。因为前文《论语·述而》说过“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而歌辞中又有“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种表示怨气的话,所以感到着实奇怪。④其传:《索隐》按其传,盖指《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⑤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享有一定参预议论国事权力的人。中(zhōng,仲)子: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的次序,伯夷排行第一,叔齐排行第三。中子,就是次子。⑥盍:何不。⑦木主:象征死者的木制牌位。⑧号:追谥的尊号。⑨叩马:勒紧马缰绳。叩,通“扣”,拉住,牵住。⑩爰:于是就。干戈:古代常用兵器。干,盾。戈,戟。此处引申为战争。(11)弑(shì,士):古代下杀上称之为弑。如子女杀死父母,臣杀死君。(12)左右:身旁的随从人员。兵之:用武器杀掉他们。(13)宗周:以周王室为宗主。(14)耻之:以之为耻。认为武王平暴,天下宗周是耻辱的事情。(15)义:坚持仁义、气节。(16)薇:野豌豆,蕨类植物,草本,其叶与果可食。(17)暴:前一“暴”指暴臣,后一“暴”指暴君。易:换。(18)适:往。到……去。(19)于(xū,虚)嗟:叹词,表示惊异。徂(cú,阳平,“粗”):通“殂”,死亡。

或曰①:“天道无亲②,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③!且七十子之徒④,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⑤。糟糠不厌⑥,而卒蚤夭⑦。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⑧,暴戾恣睢⑨,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⑩。若至近世(11),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12),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13),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①或:有人,有的人。②天道:指左右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无亲:没有私心,没有亲疏、厚薄之分。③积仁洁行:积累仁德,使行为高洁。④七十子:孔子受徒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七十,是举整数而言。⑤空:空乏、穷困。⑥糟糠:借指粗劣的食物。糟,酿酒剩的陈渣。糠,粮食之皮。不厌:吃不饱。厌,写作“餍”。饱。⑦卒蚤夭:终于早死。蚤,通“早”。夭,过早地死。相传颜渊二十九岁白发,三十二岁死去。⑧肝人之肉:挖人肝脏当动物的肉吃。按“盗跖”云云,均系当时对这位奴隶起义领袖的诬称。⑨暴戾(lì,力):粗暴乖张,残酷凶恶。恣(zì,字)睢(suī,随):任意胡为。⑩彰明较著:形容非常明显,容易看清楚。彰、明、较、著,都是明显、显著的意思。(11)近世:实则当世,这是避免招致灾祸的措词。(12)择地而蹈之:选好地方才肯迈步。不敢轻举妄动。(13)行不由径:不从小路行走,比喻光明正大。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①。”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②,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③。”举世混浊,清士乃见④。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⑤?

①这二句的意思是说,主张不同,彼此不相商议、合作。语见《论语·卫灵公》。为,与。②语见《论语·述而》,原文作:富而可求也”。③语见《论语·子罕》,原文“凋”,作“雕”。句未有“也”字。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④见:同“现”。显露。⑤这两句历来解释不一。《索隐》认为伯夷让德之重若彼,而***薇饿死之轻若此;又一说是操行不轨,富厚累代,是其重若彼,公正发愤而遇灾祸,是其轻若此。《正义》认为重为盗跖等,轻谓夷、齐、由、光等。顾炎武则认为其重若彼,谓俗人之重富贵;其轻若此,谓清士之轻富贵。而顾氏更贴近本文原意。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①。”贾子曰:“贪夫徇财②,烈士徇名③,夸者死权④,众庶冯生⑤。”“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⑥。”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⑦。岩穴之士⑧,趣舍有时若此⑨,类名堙灭而不称⑩,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11),非附青云之士(12),恶能施于后世哉(13)?

①语见《论语·卫灵公》。疾,痛恨。称,称颂,赞许。②徇财:为了达到获得财物的目的而牺牲性命。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③烈士:有志于功业的人。④夸者:矜夸的人。死权:为权势而死。⑤众庶:泛指百姓。冯(píng,平):通“凭”,依靠,依据。⑥“同明相照”五句,语见《易·乾·文言》,原文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说的是同类事物互相感应。作,起,出现,著述。睹,显露,昭著。⑦附骥尾:苍蝇附骥尾而行千里;比喻追随名人、受到名人的称扬之后而成名。骥,千里马。⑧岩穴之士:在山野隐居的人。⑨趣:趋向,向前,取。舍:隐退。⑩堙灭:埋没。(11)砥:磨刀石。引申为磨励,锻炼。(12)青云之士:德隆望尊、地位显赫的人。(13)恶:怎,怎么,哪。施(yī,衣):延续、留传。

《伯夷列传》注释加翻译

古代诗词中卫霍一词有何典故

据《后汉书》卷三八 《冯绲传》载:“卫、霍北征,功列金 石。”又据《晋书?齐王冏传》栽:“麻土殊分,跨兼吴越;崇礼备物,宠侔卫霍。”这里的“卫霍”是卫青、霍去 病的合称。二人均为西汉名将,屡次 出征匈奴,战功卓著;又都为武帝亲 贵,备受恩宠。故后人每以“卫霍”作为咏边将、贵戚的典故。唐?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李白《君子有所 思行》诗:“伊皋运无化,卫霍输筋力。”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 公严公武》诗:“匡汲俄宠辱,卫霍竟 哀荣。”唐?杜牧《贵游》诗:“朝回佩马草萋萋,年少恩深卫霍齐”。

古代诗词中袁丝一词有何典故

袁汉楚人,宇丝。 历任齐相、吴相。景帝时晁错令人案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为庶人。吴 楚七国之乱时,以“请诛晁错以淸君侧”为名,劝景帝诛杀冕错。后以事 为梁孝王所杀,《史记》、汉书》有传,《汉书》作“爱金唐?元稹《侠 客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衡萆草人面靑。”唐?李徳裕《淸冷池怀 古》“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宋?陈与义闻王道济陷贼虚传袁盎脱,不见华元归。”

古代诗词中式蛙一词有何典故

怒蛙可式 nù wā kě shì

怒蛙:鼓足气的青蛙;轼:太在车前横木上表示致敬。向鼓足了气的青蛙致敬,表示对勇士的尊敬。

出处

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上》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囚禁了他三年时间,后来放他回国。越王勾践为了复仇,卧薪尝胆,经常鼓舞士气,一次他看到一个鼓足气的青蛙,立即停车让道表示敬意,侍者问为什么?勾践说青蛙有勇气,值得敬佩,士人闻之纷纷想成为勇士。

希望能帮助到你

古代诗词中休公一词有何典故

休公就是惠休,南朝宋的一个和尚,原名汤茂远。他当和尚的时候,人称“休上人”,但后来奉命还俗,进了官场,为扬州从事史、宛朐令,与诗渐疏远,为后世文人所不齿。温庭筠《开圣寺》中有“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的句子,流露出对休公为人的鄙视。

不过,汤惠休前期的诗作还是很有名气的。他写诗的特点是大力学习当时的民歌,包括长三角的吴歌和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一带的西曲,最喜欢写五言四句的小诗,绮丽宛转,清新通俗,可读性很好,例如《江南思》:“幽客海阴路,留戍淮阳津。垂情向春草,知是故乡人。”抒写乡愁,一往情深。他和是当时的通俗派,思想比较解放,作品情感强烈,也讲究文辞的华美,充满了生命力,同官派的雕缋满眼不同,“鲍、休美文”通俗而不低俗。钟嵘《诗品》引用钟宪的话说:“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已动俗。”钟宪将汤惠休与并称,承认他们那些作品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

另外,汤惠休之前八百多年,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个宋休公,在位23年,没有多少事迹流传。《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而唐代诗人刘昭禹曾作《送休公归衡》,此处的休公也非当年的休公,已是四百多年之后了。

古代诗词中附骥一词有何典故

典源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巖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1]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易经·乾卦》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子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巖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1]

释义

司马贞 索隐:“按: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后遂以“附骥尾”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后常用为自谦的套语。亦省作“ 附尾 ”、“ 附骥 ”。

用典

《红楼梦》第三七回:“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

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俟破贼立功,庶可~以成名耳。”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汉皇甫规深以不与党人为耻,数子碌碌,乃获附骥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苗生》:“ 苗忽至,左携巨尊,右提豚肘,掷地曰:‘闻诸君登临,敬附骥尾。’”

南 朝宋 《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扳龙不待翼,附骥绝尘冥。”

宋 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之二:“痴蝇思附尾,惊鹤畏乘轩。”

明何景明 《送崔氏》诗之三:“结发与君友,附骥思一鸣。”[2]

古代诗词中芳草一词有何典故

据《文选》卷二十九 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芙蓉, 兰泽多芳草。***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唐?李善注:“《楚辞》曰:折芳馨兮遗所思。诗文描写了远在异地的游子在江边***摘芙蓉、芳草以寄托思念妻子之情。后因以芳草用作怀恋情侣或友人之典。唐?牛 希济《生査子:“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宋?何晋之《小重山》“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 在梦魂中。”明?皇甫诗《再别兄弟作:“河梁一怅望,芳草剧含愁。”

供参考。

古代诗词中抽簪一词有何典故

晋张景阳《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弃官隐居的意思

古代诗词中孔淳一词有何典故

据《南史?隐逸上》记 载,隐士孔淳之,字彦深,山东人。一 生喜好山水,每到一处游历,必定穷 尽其幽竣,往往旬日忘归。南朝?宋 ?文帝元嘉初年,朝廷重其名,遣使 征召他为散骑侍郎。孔淳之闻之,“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在。” 后世诗文多用此典喻指辞官不就的隐士。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古代诗词中伶伦一词有何典故

据《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载,黄帝尝使伶伦自大 :之西,昆仑山***竹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又做十二管,吹凤鸣以定正音律。

伶伦为黄帝时乐官,传说为始创乐器的人。后因用作咏竹或咏乐的典故。

唐?除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唐?韩愈《嘲鼾睡二首》其一:“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收。”

唐?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 韵:“肉管伶伦曲,箫淸庙章。”

明?刘基鼍鲜龙图》:“安得伶伦截竹筒,吹之呼龙出石洪。”

供参考。

古代诗词中绥山一词有何典故

汉刘向《列仙传》周成王时有羌人葛由骑羊进 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赶他,到绥山都成仙,不再回家。绥山多桃,故里谚:“得绥山一桃,虽不成仙,亦足以豪。”绥山,在今四川娥嵋县西 南。后因以指仙境。

写出同类的词语

1、《伯夷列传》注释和翻译如下:世上记事的书籍虽然很多,但学者们仍然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为征信的凭据。《诗经》、《尚书》虽有缺损,但是记载虞、夏两代的文字都是可以见到的。尧将退位,让给虞舜,还有舜让位给禹的时候,都是由四方诸侯长和州牧们推荐出来的,于是,让他们先试着任职工作,主持事务数十年,做出了成就,建立了功绩,然后再把大政交给他们。这是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统领者,把天下移交给继承者就是如此的困难。然而,也有人说过,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以为是一种耻辱而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代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等人。这些人又为什么要受到称许呢?太史公说:我登过箕山,相传山上有许由之墓。孔子依次评论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对吴太伯和伯夷等讲得很详细。我听说许由、务光等节义品德至为高尚,而经书中有关他们的文辞却一点儿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是老记着人家以前的过错,因此怨恨他们的人就少。”“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兄弟的用意深感悲痛,但看到那些逸诗又感到诧异。他们的传记说道: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世以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关心老人,抚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达那里,西伯已去世了。武王用车载着西伯的神主,追谥为文王,率军东进去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而谏阻道:“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吗?”周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太公说:“他们是义人啊!”扶着他们离开了。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相禅让,圣人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啊,别啦,永别啦!命运衰薄令人哀伤!”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从这些记载来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难道不是吗?他们行善积仁,修养品行,这样的好人竟然给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这批人吧,仲尼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常常为贫穷所困扰,连酒糟谷糠一类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去世了。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在***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他又究竟积了什么德,行了什么善呢?这几个例子是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了。若要说到近代,那种品行不遵循法度,专门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优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有的人(诚如孔子教诲的那样,)居住的地方要精心地加以选择;说话要待到合适的时机才启唇;走路只走大路,不抄小道;不是为了主持公正,就不表露愤懑,结果反倒遭遇灾祸。这种情形多得简直数也数不清。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孔子说“主义不同的人,不互相商议谋划”,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孔子又说:“富贵如果能够求得,就是要干手拿鞭子的卑贱的职务,我也愿意去干;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去干吧!”“天气寒冷以后,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世间到处混浊龌龊,那清白高洁的人就显得格外突出。这岂不是因为他们是如此重视道德和品行,又是那样鄙薄富贵与苟活啊!“君子感到痛心的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大家所称颂。”贾谊说:“贪得无厌的人为追求钱财而不惜一死,胸怀大志的人为追求名节而不惜一死,作威作福的人为追求权势而不惜一死,芸芸众生只顾惜自己的生命。”“同是明灯,方能相互辉照;同是一类,方能相互亲近。”“飞龙腾空而起,总有祥云相随;猛虎纵身一跃,总有狂风相随;圣人一出现,万物的本来面目便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伯夷、叔齐虽然贤明,由于得到了孔子的赞扬,名声才更加响亮;颜渊虽然好学,由于追随孔子,品德的高尚才更加明显。那些居住在深山洞穴之中的隐士们,他们出仕与退隐也都很注重原则,有一定的时机,而他们的名字(由于没有圣人的表彰),就大都被埋没了,不被人们所传颂,真可悲啊!一个下层的平民,要想磨练品行,成名成家,如果不依靠德高望重的贤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呢?

2、《伯夷列传》原文如下: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同声相应”说明了什么道理?

同类相求

读音:tóng lèi xiāng qiú

解释:指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等候文言文

鲁迅与茅盾,同为我国著名的作家。自20世纪20年代末期,他们二人就开始并肩战斗,共同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比如1931年为******派的政策,发表了《为******大批革命作家宣言》;1932年2月,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和《为日军进攻上海***民众宣言》;同年5月,发起为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遗族募捐,等等。后来人们提起他们,会说道:“这二位是同声相应的作家。”

同声相应,典出《易经·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王弼注疏:“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柱础润是也。”《易经·乾》卦认为:声音相同的就相互响应,气味相投的就互相追求。这是一种天地、天人感应的说法,圣人有生养之德,众人有生养之情,前事之“兆”,为后事之“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相同的声音可以互相呼应,相似的气味可以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便会结合在一起或应和别人的话。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六九回:“自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同他做伙计,亦是理之当然。”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说:“同明相照,同类相求。”这是从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出发,叙述同类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现泛指事物之间的聚结,也用于贬义。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客观来说,这个成语其实描述了物理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其自然的振动频率(所谓的共振频率)下趋于从周围环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趋势。自然中有许多地方有共振的现象,比如乐器的音响共振、太阳系一些类木行星的卫星之间的轨道共振、动物耳中基底膜的共振、电路的共振等等。其中声学上的共振现象也称为“共鸣”。这是当两个物体发生振动时,它们的固有频率相同或具有简单的整数比时所产生的现象。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在弹奏弦乐器时会出现共振现象。世界上最早记录共振现象的文章载于《庄子》:“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意思是:于是为之调好了瑟,一张放在堂屋里,一张置于内室中,在一张瑟上奏宫音,另一瑟的宫弦应声,在一张瑟上奏角音,另一瑟的角弦应声,因为它们音律相同或者改调一弦,与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4、5)都不符合,弹奏它,则25根弦一齐振动。

这个实验发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基音与基音之间的共振,另一种是基音与泛音之间的共振,后一种现象在一般情况下较难察觉。

后来《吕氏春秋》一书也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汉末学者高诱作注说:“鼓,击也。击大宫而小宫应,鼓大角而小角应,言类相感也。”高诱的解释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内容。说定性,是他注意到声与声之间的作用;说定量,是“大宫”与“小宫”、“大角”与“小角”的作用应成比例,它们相隔八度,即频率比为1:2,这就是一种泛音现象。

唐段成式(?~860)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共振的故事:“蜀将军皇甫直,别音律,击陶器能知时月。好弹琵琶,元和中,尝造一调,乘凉临水池弹之,本黄钟而声人蕤宾,因更弦再三奏之,声犹蕤宾也,直甚惑,不悦,自意为不祥。隔日,又奏于池上,声如故。试弹于他处,则黄钟也。直因调蕤宾,夜复鸣弹于池上,觉近岸波动,有物激水如鱼跃。及下弦则没矣。直遂集客,车水竭池,穷池索之数日,泥下丈余得铁一片,乃方响蕤宾铁也。”意思是:蜀将军皇甫直善于辨别音律,只需敲击几下陶器,就可以确定该陶器的制作年月。他喜欢弹琵琶,元和年间,他曾自己谱成一种曲调,在凉爽的水池边弹奏。这首曲子本来属于黄钟(今律名“f”)调,却走调成为蕤宾(今律名“b”)调,经多次调弦演奏还是蕤宾调。他极为迷惑,心中郁郁不悦,认为这是不祥之兆。隔了一天,他又在池边弹奏,其调仍为蕤宾。于是他试着到别处弹奏,则恢复到正常的黄钟调了。他于是干脆把琵琶弦音调成蕤宾,晚上再到池边弹奏,觉近岸处池中波浪随乐音旋律而跳动,似有东西在激水,就像跃鱼激水一般。当停止弹奏时,水面也归于平静。皇甫直就召集宾客,用水车排干池水,在池中四处搜索,这样在池中搜了好几天,终于在泥下3米多深的地方找到一块铁片,原来它正是方响蕤宾调的定音铁。

此外,古人记载最多的共振现象应属“自鸣”。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指出:“物之以类动者也,其动以声而无形,人不见其动之形,则谓之自鸣也。”董仲舒认为,同类的物体运动或振动会产生自鸣,由于它是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成因。他以琴瑟的弦音为例,认为“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可见董仲舒注意到自鸣的数理关系,并借此说明“天人感应”的道理。

《太平广记》中也有关于自鸣现象的记载:“永建时,殿上钟自鸣,帝甚忧之。公卿莫能解,乃问英。英曰:‘蜀岷山崩,母崩故子鸣,非圣朝灾也。’”“魏时,殿前钟忽大鸣,震骇。省署。华曰:‘此蜀铜山崩,故钟鸣应之也。’蜀寻上事,果云铜山崩,时日皆如华言。”钟不扣自鸣,古籍上的记载不胜枚举,仅《三冈识略》就有三次。

而最先提出“自鸣”这一术语的是宋代科学家沈括。一天,沈括在朋友家中看到一个共振现象,他记述并解释说:“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以管色奏双调,琵琶弦辄有声应之,奏他调则不应,宝之以为异物,殊不知此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其中的“管色”就是“筚篥”,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双调”是古代燕乐的一个调名。沈括在友人家中看到的是一个琵琶的弦与管乐器发生共振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弄清原因,沈括设计了一个实验,即琴瑟的弦发生共振实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声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其中宫、商相当于现代简谱中的“1”、“2”;少宫、少商则相当于高音“1”、高音“2”。琴瑟都是以五声音阶定弦的,第一弦隔二、三、四、五弦,同第六弦“隔四相应”,以此类推。

沈括还特地用纸人来演示其“相应”的情形:“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弦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也就是说,为了要知道某一根弦的应弦,可以先将各条弦的音调准,然后剪纸人放在待测弦上,一弹与它相应的弦,纸人就会跳动,弹其他弦,纸人就不动。如果琴弦的声调高低都相同,即使在别的琴上弹,这张琴上的应弦同样也会振动,沈括把这叫做“正声”实验。沈括的实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弦线共振实验。

宋末学者周密重复了五度的共振实验,他在《癸辛杂识》中写道:“琴间指以一与四,二与五,六、四与七为应。今凡动一弦,则第四弦自然而动。试以羽毛轻纤之物,果然,此气之自然相感动之妙。”周密所论述的都是弦长比为2:3的共振情况。

由此可见,沈括与周密的实验研究,分别发现了共振发生在振数比为1:2(宫与少宫,商与少商)、2:3(隔四相生)等处。同样的实验研究方法,意大利达·芬奇在15世纪进行,牛津诺布尔和皮戈特在17世纪进行。他们的研究比沈括(1031~1095)、周密(1232~1298)要晚几百年。

明末学者方以智对沈括的实验也做了补充。他在《物理小识》中写道:“今和琴瑟者,分门内外,外弹仙翁,则内弦也动。如定三弦子为梅花调,以小纸每弦贴之,旁吹笛中梅花调一字,此弦之纸亦动。”文中所说的“内外”是指琴瑟的内侧和外侧,“仙翁”是一种定弦的方法,“一字”是吹笛时六孔全闭的音。当笛子吹出“一字”的乐音时,“三弦子”上发“一字”音的弦也振动起来。方以智用小纸片演示了这时产生的共振现象。

同声相应,琴弦间跳动的不仅是音符,还有科学。

司马迁《伯夷列传》诗词鉴赏

1. 翻译成等待的文言文

原文某富翁夜暴疾,命仆人钻火(击石取火)。

其夜阴暝(暗),不得刀与石。富人催之急。

仆人忿然曰:“君贵人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尔照!”人闻之,曰:贵人当以其方(正当的道理)也!译文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仆人击石取火。

这天夜里特别阴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催促得很急迫。

仆人愤然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夜黑如漆,为何不拿火来给我照照?要能够找到钻火用的工具,然后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孔文举所说这件事后说:“责备人应当讲究方法才行。”

2. 求翻译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

举世浑浊。清士乃见

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理学家翻译的意思正相反)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于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岩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

参考资料是某老师做的全文翻译,应该属于标准答案了

3. 默默等待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 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418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671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482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330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23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280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159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 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2143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2087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065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43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025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952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917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05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890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886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884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860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805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794 31 佚名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35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722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689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671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1670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1647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1613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594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589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582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572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563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63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549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1541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535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1533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1529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529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479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1457 57 鱼***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446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34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1412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395 61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79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74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60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359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1358 66 曹。

  伯夷列传

 两汉: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译文

 世上记事的书籍虽然很多,但学者们仍然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为征信的凭据。《诗经》、《尚书》虽有缺损,但是记载虞、夏两代的文字都是可以见到的。尧将退位,让给虞舜,还有舜让位给禹的时候,都是由四方诸侯长和州牧们推荐出来的,于是,让他们先试着任职工作,主持事务数十年,做出了成就,建立了功绩,然后再把大政交给他们。这是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的统领者,把天下移交给继承者就是如此的困难。然而,也有人说过,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以为是一种耻辱而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代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等人。这些人又为什么要受到称许呢?太史公说:我登过箕山,相传山上有许由之墓。孔子依次评论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对吴太伯和伯夷等讲得很详细。我听说许由、务光等节义品德至为高尚,而经书中有关他们的文辞却一点儿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是老记着人家以前的过错,因此怨恨他们的人就少。”“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兄弟的用意深感悲痛,但看到那些逸诗又感到诧异。他们的传记说道: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世以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关心老人,抚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达那里,西伯已去世了。武王用车载着西伯的神主,追谥为文王,率军东进去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而谏阻道:“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吗?”周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太公说:“他们是义人啊!”扶着他们离开了。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相禅让,圣人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啊,别啦,永别啦!命运衰薄令人哀伤!”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从这些记载来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难道不是吗?他们行善积仁,修养品行,这样的好人竟然给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这批人吧,仲尼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常常为贫穷所困扰,连酒糟谷糠一类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去世了。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在*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他又究竟积了什么德,行了什么善呢?这几个例子是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了。若要说到近代,那种品行不遵循法度,专门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优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有的人(诚如孔子教诲的那样,)居住的地方要精心地加以选择;说话要待到合适的时机才启唇;走路只走大路,不抄小道;不是为了主持公正,就不表露愤懑,结果反倒遭遇灾祸。这种情形多得简直数也数不清。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孔子说“主义不同的人,不互相商议谋划”,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孔子又说:“富贵如果能够求得,就是要干手拿鞭子的卑贱的职务,我也愿意去干;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去干吧!”“天气寒冷以后,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世间到处混浊龌龊,那清白高洁的人就显得格外突出。这岂不是因为他们是如此重视道德和品行,又是那样鄙薄富贵与苟活啊!“君子感到痛心的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大家所称颂。”贾谊说:“贪得无厌的人为追求钱财而不惜一死,胸怀大志的人为追求名节而不惜一死,作威作福的人为追求权势而不惜一死,芸芸众生只顾惜自己的生命。”“同是明灯,方能相互辉照;同是一类,方能相互亲近。”“飞龙腾空而起,总有祥云相随;猛虎纵身一跃,总有狂风相随;圣人一出现,万物的本来面目便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伯夷、叔齐虽然贤明,由于得到了孔子的赞扬,名声才更加响亮;颜渊虽然好学,由于追随孔子,品德的高尚才更加明显。那些居住在深山洞*之中的隐士们,他们出仕与退隐也都很注重原则,有一定的时机,而他们的名字(由于没有圣人的表彰),就大都被埋没了,不被人们所传颂,真可悲啊!一个下层的平民,要想磨练品行,成名成家,如果不依靠德高望重的贤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呢?

  评论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力地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

 但是,商朝末年,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武王伐暴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是不可逆转的,而夷、齐的谏阻和耻食周粟是背转历史大潮的。所以,*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历歌颂这两个人物,那是颂错了,他们不值得歌颂。而作者对笃守遗训、不能变通的行为加以歌颂,无疑是有所偏颇的。

 本文写作独具特色。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黎青冷焊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无。满纸赞论、咏叹夹以叙事。名为传纪,实则传论。史家的通例是凭借翔实的史料说话,而或于叙述之中杂以作者的意见,就算变例了。所以,本文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本文虽多赞论,但纵横捭阖,彼此呼应,回环跌宕,起伏相间。伯夷、叔齐的事实,只在中间一顿即过,“如长江大河,前后风涛重叠,而中有澄湖数顷,波平若黛,正以相间出奇。”《史记论文》第五册《伯夷列传》时有鲜明比照,一目豁然;时有含蓄设问,不露锋芒却问题尖锐又耐人寻味。太史公润笔泼墨之中,可略见其笔力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