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翻译,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19 0
  1. 《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2. 有关苏轼乐观的事例及诗句
  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了什么意思
  4. “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怎么解释?
  5. 苏轼人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也无风雨也无晴全诗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翻译,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注释:

1.定风波:词牌名。

2.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过了一会儿。

5.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6.吟啸:吟咏长啸。

7.芒鞋:草鞋。

8.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9.料峭:微寒的样子。

10.斜照:偏西的阳光。

11.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2.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参横斗转欲三更②,苦雨终风也解晴③。

云散月明谁点缀④,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⑤,粗识轩辕奏乐声⑥。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释

①题一作“过海”。

②参(shen)、斗:参星和斗星,皆属二十八宿。参横斗转,指参宿横空,斗宿转移。

③苦雨:久雨。终风:终日吹不停的狂风。《诗经·邶风·终风》有“终风且暴”一句,毛传解为“终日风为终风。”苏轼这里用毛传训义。

④点缀:这里是翳蔽、遮盖的意思。

⑤鲁叟:指孔子。陶渊明《饮酒诗》中称孔子为“汲汲鲁中叟”。桴(fu):木筏。《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⑥轩辕:即黄帝。《史记·五帝纪》:“黄帝姓公孙,名轩辕。”轩辕奏乐声:见《庄子·天运篇》:“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这里代指大海的的波涛声。

评析

元符三年的六月二十日,是苏轼一生中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贬谪儋州、渡过了整整三年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之后,现在,他终于绝处逢生、得以渡海北归了,他生还中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是可以想象的。面对着三年前的六月十一日曾经漂渡过的茫茫大海,他心潮起伏,写下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著名的诗篇。

此诗的第一句:“参横斗转欲三更”,是写诗人眼前所见的实景,来表现诗题中的一个“夜”字。在四顾茫茫、寥廓无际的大海上,夜间渡海,别无所见,只有靠辨认天上的星象,来判断方位和时间。所以“参横斗转”这个景象,在此诗的画面上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曹植的《善哉行》中,曾有“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句子,说明在中原,“参横斗转”是天将黎明时的景象。而在海南,看到参横斗转时,却是接近三更的时分。王文诰就曾指出:“海外测星与中原异……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苏诗编注集成》)所以苏轼在写出了夜空中星光灿烂、参横斗转的景象之后,加上了一个“欲三更”的判断——这漫漫的长夜就要过去,东方即将破晓、曙光就在前头了!这第一句诗,即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明朗、欢快的基调。

第二句诗,“苦雨终风”四字,是反过头来,写入夜以前的情景。那时候是什么情况呢?是无休无止的雨、尽日不停的风,凄风苦雨,天空阴惨可怖。而现在,这风雨终于过去了,眼前晴空碧海,星月交辉。此时此刻,诗人的心头是充满了无限喜悦的。“也解晴”三个字,既写出了诗人在风雨交加时的苦苦期待,也写出了他久雨放晴后的喜不自禁,同时更表现出诗人处于恶劣气候中的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用字已明显地含有深意了。

下面的两句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接续第一联诗的内容,仍然是从眼前实景出发,来描写和抒情。诗人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大海、星月灿烂的夜空,不由得感叹道,天容海色,本来就是这样清明澄澈的!即使有乌云想来遮盖明月、翳蔽星空,终久也不能得逞。到头来,云散月明,碧海青天还是要恢复它的本色的!诗人这里的“点缀”一词,本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言语篇》载:“司马太傅(司马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谢重,字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轼诗中的“点缀”,指的就是翳蔽星空、遮盖明月,实际上正与司马道子所说的“滓秽太清”意思相同。这样,这两句诗就不仅是单纯地描写眼前景物,而是别有寄托了。王文诰曾说这两句是“问章惇也”,虽然未免坐得过实,但其中寓有深意,则是十分明显的事实。

仔细地品味此诗的前四句,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一方面固然是在描写渡海时所见的实际自然景象,但同时,这每一句诗中,又都具有一种更深长的意味,一种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我们揣想,作者在描写眼前实景时,是赋与了它们象征的意义:参横斗转,象征时局发生巨大的变化;苦雨终风停止,象征贬谪海南的苦难生活终于结束;“点缀”晴空、翳蔽明月的乌云消散,象征那些“居心不净”、“滓秽太清”,曾经攻击诬陷过诗人的恶势力的失败;天容海色本澄清,象征诗人一贯高洁的品行和胸怀。我们这样去理解此诗的内容,应当说并不是牵强附会的。只不过作者善于把意与象、情与景自然地融合交织在一起,思想感情寄托得十分巧妙,所以从表面上似乎完全看不到痕迹罢了。纪昀曾说此诗“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十三)“自无痕迹”,说得是对的。“比体”这个术语,用今天的话说,应当改为“象征”。

如果说,此诗的前四句是着眼于诗题中的一个“夜”字,那么,第五、第六两句则扣准了诗题中的“渡海”二字。这两句分用两个典故,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在渡海北归时的真实心情。

前一句诗,用《论语·公冶长》中的典故。孔子周游列国,政治主张不能得以实现,便慨叹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表达了他抛弃荣名、避世隐遁的消极情绪。而这种情绪,苏轼也是有过的。他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遭到残酷的打击,先是贬谪黄州,后来又贬谪岭海,前后竟达十二年之久!这种打击,比起孔子所受的挫折来,不知要沉重多少倍。“浮于海”,只是孔子一时的慨叹,而在苏轼,却成了残酷的现实。所以苏轼曾经有过一些消极的思想,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可是现在,局势变了,苦雨终风终于过去,诗人终于再一次渡海,踏上了北归的征途。这时候,埋藏在诗人心底的希望之火重又炽烈地燃烧起来。一旦有了机会,使自己的“道”能够“行”于天下,他还是要去奋斗的!所以只有“空余鲁叟乘桴意”了(从苏轼《到廉州谢表》中把时局说成“扩日”的话看,他对形势的估计确有过于乐观之处)。这句诗从表面上讲,似乎只是写“浮于海”的生活结束,但实际上却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的不渝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在当时并不切合实际。

下面的一句诗:“粗识轩辕奏乐声”,用的是《庄子》中的典故。《庄子·天运篇》中说:“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于是黄帝便解答了北门成提出的问题,借音乐讲述了一番哲理。苏轼在这里使用这个典故,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轩辕奏乐”声来比喻大海的波涛声:当诗人夜间渡海、船行海上时,所见只有星光月色,所闻便只有这汹涌的涛声了。听着这镗鞳咆哮、带有某种韵律之美的大海的波涛声,诗人忽然联想到相传黄帝在洞庭之野所奏的、象征着“德之无不施也”(《礼记·乐记》郑玄注)的“咸池之乐”,表现出诗人心头那种宁静、安祥的喜悦之情,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含义,需要注意“粗识”两个字。诗人绍圣四年由惠州贬来儋州,于六月十一日渡海,那时是他第一次领略大海的波涛;三年后的今天,当诗人渡海北归时,已是第二次领教这“轩辕奏乐声”了。北门成闻咸池之乐,叫作“始闻之惧,复闻之怠”,苏轼对于这大海的涛声,又何尝没有同样的感受!如果说第一次听到这涛声时还有所震恐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是第二次领教、是“粗识”,已经是“复闻之怠”、无所畏惧了!!“粗识轩辕奏乐声”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战胜无数苦难之后,一个胜利者的喜悦和豪情,表现出东坡老人那种特有的历尽劫难、欣然一笑的乐观坚定的人生姿态。正因为如此,此诗的结尾两句,才引出了这样的结论: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九死”一句,显然用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句意。诗人贬谪天涯,虽历尽磨难、九死一生,但他感到自己坚持了操守,并没有污损品节,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悔恨,反而把这次海南之行当作自己一生中一次“奇绝”的漫游,因为饱览了海南的奇异景色,经历了一生中最不寻常的日子,而值得永远地怀念了。这两句诗,非常集中地表现了苏轼那种在苦难面前乐观旷达、在压迫之下傲岸不屈的性格。对于那些曾经残酷地打击他、迫害他,必欲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当权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轻蔑和无情的嘲笑!无怪乎此诗传到内地,就有人责怪苏轼是“无省愆之意”(见王文诰《苏海识余》卷一)。其实这五个字,倒恰恰是说出了苏轼此诗的精神实质。

苏轼一生,屡受打击排挤,两被诬陷贬官。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晚谪岭海,几乎不能生还。但他在统治者面前,却从来不屈服、不低头,不去摇尾乞怜、“省愆”认罪,来换取统治者的宽恕,而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品节操守,这一点,应当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过去,曾有人对苏轼在苦难中超拔解脱、乐观旷达的人生姿态加以批评,说他是“自我”,“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观点,未免是对古人的一种苛责。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国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中,很少有人能像苏轼一样,在遭受那么沉重的打击之后,能够如此坚强地活下来。应当说,他能够活下来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就是一种胜利!何况,他保存自己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苟且偷生。他曾在《留侯论》中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他在《贾谊论》中又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他还批评贾谊缺乏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意志,受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他说:“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ti)然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如此。”从苏轼的这些话中,我们正可以想见苏轼立身处世的准则,可以想象他在黄州五年、岭海七年的贬谪生活中,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来与厄运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他在人生道路的险风恶浪中,能够始终泰然处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因为他“有所待”、“有所忍”,因为他相信“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所以“默默以待其变”。因此我们说,苏轼的超然旷达,决不是受了屈辱不敢正视、自欺欺人的表现,而是他在特殊条件下进行斗争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诗句中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我们对此诗的战斗意义,也才能作出更为充分、更为公允的评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是苏轼对第二次贬谪生活的一个总结,也是我们了解苏轼晚年思想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如果说,苏轼的海南作品中也确有一些因较多地蒙上了老庄思想的灰尘而黯淡减色的话,那么,《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一篇,则因其坚定的生活信念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而闪射出了夺目的光彩。另外,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相当高,正如我们分析过的,前半的“自无痕迹”的象征手法,颈联的“意深语缓”的使事用典,结尾的表面上平和豁达、实际上包藏锋芒的含蓄之笔,都显示了苏轼晚年诗艺的精纯成熟。所谓天机洋溢、炉火纯青,达到了自然入妙的境界,确实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相当好的一首诗。

有关苏轼乐观的事例及诗句

宋代·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全文: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翻译:

两朵芙蓉呈淡淡粉红色,像美人晕红的脸腮。恋恋不舍地特地为你再开一次。如果说使君没有这种感受,为什么这两朵芙蓉花不对别人开放?

使君呀,好好地看看蒙蒙细雨中的芙蓉花,它在为你动情而翩翩起舞!劝君多喝几杯满杯酒表示谢意。酒席前的东坡醉官又问:明年,芙蓉花开时,我们再为谁来敬一杯?

注释:

孟亨之:孟震,东平人,曾中进士。

拒霜:即木芙蓉。

君猷:徐君猷,字大受,东海人,当时知黄州,苏轼贬黄州,君猷待之甚厚。

两两轻红半晕腮:形容两朵芙蓉呈粉红色,像美人晕红的脸腮。晕腮,红脸。

独:唯一,特地。回:量词。

双花:两朵芙蓉花。

低昂:前栽后仰。十分杯:满杯酒。

尊前:酒席前。狂副使:东坡自称狂醉团练副使,无事可做的酒官。

来岁:明年。

赏析:

上片,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推出一个动感镜头:如美人晕腮般的千瓣半白、半桃红的芙蓉花,特地甜甜地为徐守开放。作者总是以灵敏的眼光,丰富的感情,微妙的想象来观察、来体验客观世界,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灵性,于是写进作品里,就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作者用美丽、名贵的芙蓉花来敬赠一位“非使君莫可当此花”者,足见东坡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仰慕深情。“坐客喜笑”,人花通情。拟人之法,高超绝妙。

“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以设问的句式,更深透一层地把这种花如人意、花超人意的敬仰之情升华起来。“双花不向别人开?”这一过片问话结句,收而难止,留有余味,为下片的深化题旨作了铺垫。

下片,“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承上问话。

由写芙蓉花的动人美貌、诱人感情到写芙蓉花感人精神、令人忘返:使君呀,好好地看看蒙蒙细雨中的芙蓉花,它在为你动情而翩翩起舞!劝君多喝几杯满杯酒表示谢意。“但”字一用,上下意蕴,一脉相通。

“更向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自问无答的三句话令人回味。东坡问:明年,芙蓉花开时节,我们与谁喝酒而来?芙蓉花与谁“依依”而开,答案便是余下的想象空间了。

词的上片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下片由写芙蓉花的动人美貌、诱人感情到写芙蓉花感人精神、令人忘返。全词景语含蓄,意味深重。“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景语含蓄,比直说更有意味。芙蓉花是那样的真情痴情,谁不为之动心。“来岁,花开时节为谁来?”用笔越曲,含情越深,留下了长久的回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1年(宋神宗元丰四年)十月。徐君猷上任只有一年半时间。苏轼应孟亨之通判之邀,在秋香亭对饮言欢,以颂徐守之功德。苏轼作此词和《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诗以志之。

评价:

孟庆文:“苏东坡的《定风波》词很不同,他热情地赞美了木芙蓉不惧秋霜的坚强一面:‘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谓,双花不向别人开!但有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樽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了什么意思

1、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后被贬黄州后,一次正好出行遇雨,一行人被雨淋得很狼狈,唯有苏轼发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慨,这不仅是遇雨的感受,更是经历无数人生挫折与磨难后的感悟,是一种对人生超然的乐观。

诗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释义: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2、苏轼生平第一次被贬,贬地黄州,苏轼乐观面对,随遇而安并写下“鱼美、笋香”的诗句。就在这个被贬之地——黄州,苏轼安然而居,开垦“东坡”自耕,从而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个的“苏东坡”,为后人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三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句:《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释义: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3、苏轼直到将老才从海南渡海回中原,在“夜渡海”之际,他回首这一路的贬谪生涯,对当时的惠州(今广东)那样一个蛮荒瘴疬之地的生活的总体评价是“兹游奇绝”,这真是一种大胸怀、大乐观。

诗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释义: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4、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一贬就是五年。苏轼在黄州初寓居于定惠院,后迁居于临皋亭,安于贬所,随僧蔬食,有暇则往村寺沐浴,寻溪傍谷钓鱼药,自寻欢适。有时也随一叶扁舟,放棹于大江之上,浪迹于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酒的醉汉所推倒,甚至于詈骂,他却自喜渐不为人识,而自得其乐。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侍妾朝云产下一子,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苏轼欣然,因作《洗儿戏作》诗。

诗句:《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释义:

个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孩子头脑聪明。但是聪明有什么好处呢?我就是因为聪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聪明误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而能够官至公卿。

5、苏轼暮年对自己事业进行总结与评价,回首一生,他更多地想到的是黄州、惠州、儋州三个被贬之地,在贬谪生活中,他感受更多的不是痛苦,而是充实,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所以一生的功业都放在了三地。

诗句:《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释义: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东坡在政治上和王安石一派有分歧,两人并没有私怨,却在治国理念上有太大的分歧,王安石为了实行改革不惜离亲叛众,虽千万人吾往矣。但是他的激进、独裁和理想主义注定了他最终的失败。

而苏轼因为说了一些反对的话,发了些牢骚,种下了他后半生的颠沛流离甚至客死异乡的祸根。他因为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曾写下了“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这可以被当作豁达为后人所称道,在当时的苏东坡看来,又何尝不是他无奈的慨叹。他也曾经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样感情伤感的诗句。而他真正值得人佩服之处就在于在经历了这样的种种艰难后,他还能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可以说是具有大智慧、大乐观的人。

“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怎么解释?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了的意思为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这首诗的原文是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的译文为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这首诗的赏析为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诗的创作背景为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苏轼人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很”错了,应该是“恨”。

解释: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出处: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北宋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创作背景: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佑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

作品鉴赏:

"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景象。而在海南,则与此不同,王文诰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这句诗写了景,更写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一片漆黑。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在"苦雨终风"的黑夜里不时仰首看天,终于看见了"参横斗转",于是不胜惊喜地说:"苦雨终风也解晴。"

三、四两句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就客观景物说,雨止风息,云散月明,写景如绘。就主观情怀说,始而说"欲三更",继而说"也解晴";然后又发一问:"云散月明",还有"谁点缀",又意味深长地说:"天容海色",本来是"澄清"的。而这些抒情或评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然。仅就这一点说,已经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好诗了。

五、六两句,转入写"海"。三、四句上下交错,合用一个典故;这两句则显得有变化。诗人使用这个典故,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与"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合拍。但不说"如听轩辕奏乐声",却说"粗识轩辕奏乐声",就又使人联想到苏轼的种种遭遇及其由此引起的心理活动。

尾联推开一步,收束全诗。"兹游"首先是照应诗题,指代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但又不仅指这次渡海,还推而广之,指自惠州贬儋县的全过程。下句的"兹游"与上句的"九死南荒"并不是互不相承的两个概念,那"九死南荒",即包含于"兹游"之中。不过"兹游"的内容更大一些,它还包含此诗前六句所写的一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1、入仕之初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

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陂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2、诗案前的平静期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3、贬谪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4、入京重用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5、流放生涯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6、晚年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译文: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