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若山河也断句_邈若山河的反义词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7-24 0
  1. 资产部·卷八原文_翻译及赏析
  2. 求卞之琳作品《墙头草》的赏析
  3. 形容距离遥远的文言文
  4. 邈如的意思 邈如的意思是什么
  5. 邈_的意思 邈_的意思是什么
  6. 翻译主要出自晋书 王戎传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
  7. 竹林七贤文言文全文翻译
  8. 邈渺的解释 邈渺的解释是什么

“相期邈云汉”的意思是相约在缥缈的边。期:约会。邈:遥远。云汉:,这里指遥天仙境。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全文原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白话文释义: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邈若山河也断句_邈若山河的反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原诗是组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

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资产部·卷八原文_翻译及赏析

内容太多,不胜枚举。这里只举一人。因七贤经常一起活动,也可管中窥豹。世说新语·阮籍(汇总)德行第一十五嗣宗谨慎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文学第四六十七阮籍神笔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魏朝封晋文王(司马昭)为公,准备了九锡之礼,晋文王坚辞不受。文武官员要到他的府上敦促劝喻,司空郑冲急忙派信使到阮籍那里,让他写劝进文。当时阮籍在袁孝尼(准)家,晚上喝醉了,酒还没醒。人们把他扶了起来后,阮籍提笔就写,丝毫不作修改就给了信使。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神笔。赏誉第八二十九七贤之子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藉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竹林七贤,他们都有才华出众的儿子:阮籍子浑,器量开阔;嵇康子绍,清静文雅;山涛子简,疏朗朴实;阮咸子瞻,恬淡有大志;阮瞻弟孚,爽朗不羁;向秀子纯、悌,善良有名望;王戎子万子,能成大器,可惜早夭;只有刘伶的儿子藉藉无名。所有的这些孩子,阮瞻最出色,嵇绍、山简也被世人推崇。伤逝第十七二邈若山河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王浚冲(王戎)作尚书令时,一次穿着公服,乘着轻便马车经过黄公酒垆。他回头对车后面的客人说:"从前我和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一起在此畅饮。竹林同游,我也忝列其末。自从嵇康早逝,阮籍亡故以后,我就为世事羁绊,现在酒垆虽近在眼前,往事旧人却象是隔着万重山河了。"栖逸第十八一长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口酋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阮步兵(阮籍)的啸声数百步之外都能听到。苏门山里,忽然来了一位,樵夫们都在议论这件事。阮籍也去观看,见这个人盘腿坐在岩石旁边,阮籍就爬上山凑过去,双腿伸直坐在他对面。阮籍说起古代的事情,上至黄帝、炎帝的清静无为之道,下到夏、商、周三代圣君的仁政,并拿这些事情向他请教,这个人只是昂着头不予理睬。阮籍又谈起儒家的入世学说以及道家的栖神导气的方法,以此来观察他,这个人还是和刚才一样,凝神不动。阮籍于是对着他长啸。过了很长时间,这个人才说:"你再来。"阮籍再一次长啸。后来阮籍没了兴致就下山了,走到半山腰,听到上面传来悠长的声音,像是有几个乐队在演奏,山谷中都发出回音,回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个人在长啸。贤媛第十九十一契若金兰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山公(山涛)和嵇康、阮籍一见面,就情投意合。山涛的妻子觉得丈夫和这两个人的交往非比寻常,就问他怎么回事,山公说:"眼下可以作为我的朋友的,只有这俩人了。"妻子说:"从前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赵衰,我也想看看他们,可以吗?"有一天,二人来了,妻子劝山公留他们过夜,给他们准备了酒肉。晚上,她越过墙去观察这两个人,留连忘返,直到天都亮了。山公过来问道:"你觉得这二人怎么样?"妻子说:"你的才智情趣比他们差得太远了,只能以你的见识气度和他们交朋友。"山公说:"他们也总认为我的气度胜过他们。"任诞第二十三一竹林七贤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参加他们聚会的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二阮籍遭母丧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阮籍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对文王说:"您正在以孝治国,而阮籍却在母丧期间出席您的宴会,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以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如此悲伤消沉,你不能分担他的忧愁,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况且服丧时有病,可以喝酒吃肉,这也是符合丧礼的呀!"阮籍依旧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五求为步兵校尉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步兵校尉的位置空着,听说步兵校尉的厨房里还有几百斛酒,阮籍就请求作步兵校尉。七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的嫂子一次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阮籍,阮籍说:"礼教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八阮公临家妇有美色阮公临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阮公(阮籍)邻居家的女人长得很美,在酒铺里卖酒。阮籍和王安丰(王戎)经常到女人这里喝酒,阮籍喝醉后,就在女人的身边睡着了。女人的丈夫开始还怀疑阮籍有不轨举动,就伺机观察,结果发现阮籍没有什么企图。九阮籍葬母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阮籍在给母亲出殡时,蒸了一头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和母亲诀别,他只说了一句:"完了!"大号一声,随即口吐鲜血,昏厥过去,很久才醒来。十一阮步兵丧母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阮步兵(阮籍)的母亲去世后,裴令公(裴楷)来吊唁。阮籍这时刚喝醉了,披头散发坐在榻上,双腿前伸,也不哭。裴楷到后,阮籍从榻上下来。裴楷开始哭吊,吊唁完毕,裴楷就走了。有人问裴楷:"凡是吊唁,都是主人先哭,客人才依照礼节哭。阮籍既然不哭,你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方外之人,所以不必尊奉礼制。我们是世俗中人,所以要按照规矩行事。"当时人们赞叹他说的各得其所。十三卿不得复尔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阮浑长大后,风度气质像他爸爸,也想过放任旷达的生活。步兵(阮籍)对他说:"仲容(阮咸)已经这样做了,你就别再这样了。"简傲第二十四一箕踞啸歌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晋文王(司马昭)德高望重,他出席宴会时,人们都严肃恭敬,就像在帝王面前一样。只有阮籍箕踞而坐,纵酒放歌,泰然自若。二王戎弱冠诣阮籍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王戎年轻时,去阮籍那里,当时刘公荣(刘昶)也在。阮籍对王戎说:"正好有两斗好酒,咱们俩一块儿喝了吧。公荣就别喝了。"于是两个人就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来,刘公荣一杯也没有喝上,不过三个人一起言谈玩笑,没有觉得有什么差异。后来有人问起这件事,阮籍答道:"比公荣强的人,不能不和他喝一杯;不如公荣的人,也不能不和他喝一杯;只有公荣,可以不和他喝酒。"排调第二十五四俗物来败人意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下畅饮,王戎后来到了。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王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的兴致,也是别人能败坏的吗?"

求卞之琳作品《墙头草》的赏析

资产部·卷八

李昉

○屠

《周礼·地官下》曰:凡屠,敛其皮角筋骨,入于王府。(以当税给作器物也。)

《史记》曰:魏公子毋忌,请朱亥夺晋鄙军,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小礼无所用。今乃臣效命之秋也。"

又曰:淮阴屠中少年有侮韩信者,曰:"汝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又曰:樊哙,少以屠狗为事。

《东观汉记》曰:闵仲叔客居安邑者,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不肯为断。

王隐《晋书》曰:愍怀太子令人屠肉,自己分齐,手揣轻重,斤两不差。公曰:"其母本屠家女。"

《齐书》曰:王敬则少时屠狗,商贩遍于三吴。后为吴兴太守,入乌程,从市过,见屠肉枅,叹曰:"是我少时在此作也!"召故人饮酒,说平生,不以屑也。

萧子显《齐书》曰:帝于芳乐苑立市,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

《周书》曰:太祖常游上党,有市屠壮健,众多畏惮。太祖气凌之,尝醉,命屠进几割肉,小不如意叱之。屠坦其腹,谓太祖曰:"尔豪则刺我。"太祖即剚其腹。市人骇观,执之属吏,李继韬惜而逸之。

《孔丛子》曰:子高谓齐王曰:"昔臣尝行临淄市,见屠商焉,身修八尺,须髯如戟,市易之男女未有敬之者,无德故也。"

《庄子》曰:楚昭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陈义甚高,子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万钟之禄,我知其富于屠羊之利。然岂可贪爵禄,使吾君有妄施之名。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

又曰: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技成而无所用。

《尉缭子》曰:太公望行年七十,屠牛朝歌。

《尸子》曰:屠者割肉,则知牛长少。

又曰:宋人有公敛皮者,适市反,呼曰:"公敛皮。"屠者遽收其皮。

《燕丹子》曰:荆轲与武阳入秦,过阳翟。轲买肉,争轻重,屠辱轲,武阳欲击,轲止之。

《淮南子》曰:命屠而享其肉,或以酸,或以甘。齐和万方,其本一牛之体也。

又曰:屠牛坦一朝解九牛,而刃可以剃毛;庖丁为刀十九年,刃如新砥硎。(庖丁,宋人。砥,磨也。)何则?游乎众虚之门。

《贾谊书》曰:屠牛坦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剥割皆中理。

《盐铁论》曰:骐骥挽盐车,垂头于太行之坂,屠者脱之。

桓谭《新论》曰: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嚼。"(魏文帝与吴质书亦云也。)

《三辅旧事》曰:太上皇不乐关中,思慕乡里。高祖徙丰沛屠儿、酤酒、卖饼商人,立为新丰县。故一县多小人。

又曰:更始遣将军李松攻王莽。屠儿、卖饼者皆从之。屠儿杜虞手杀莽。

《凉州异物志》曰:大秦之国,断首去躯,操刀屠人。

《杜夷幽求》曰:齐宣王见屠牵羊,哀其无罪,以豕代之。

《傅咸集》曰:屠牛、酤酒,凿钱作锡,皆有损害。

○酤

《毛诗·鹿鸣·伐木》曰: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论语·乡党》曰:酤酒市脯不食。

《汉书》曰:武帝天汉三年,初榷酒酤。(应劭曰:县官自榷卖酒,小民不复得酤。)

《后汉书》曰:琅琊海曲吕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衣裳,不问多少。

又曰:刘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迂久,犹良久也。)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

又曰:崔寔,初,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广雅》曰:剽,削也。音匹妙反。)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

《吴志》曰:潘璋,字文章,性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当相还。

《宋书》曰:吏部尚书庾仲文,尚书中令奴酤酃酒,利其百十。

《后魏书》曰:郑羲为西兖州刺史,多所受纳,政以贿成,性又啬吝,人有榔者,不与杯酒脔肉。西门受羊、酒,东门酤卖之。

《唐书》曰:建中三年,初榷酒,天下悉令官酿。斛收直三千,米虽贱,不得减二千。委州县综领醇薄,私酿罪有差。以京师王者都,特免其榷。

又曰:元和十四年,湖州刺史李应奏:"先是,官酤酒,代百姓纳榷。岁月既久,为弊滋深。伏望许令百姓自酤,取登旧额,仍许入两税,随贯均出,依旧例折纳。轻货送上都。许榷酒钱,旧皆随两税征众户。自贞元已来,有土者竞为进奉。故上言百姓困弊,纳输不充,请置官坊酤酒以代之。既得请,则严设酒法,闾阎之人举手触禁,而官收厚利,以济其私,为害之日久矣。"及李应奏罢,议者谓宰臣能因一州之请,推为天下之法,则其弊革矣。

《韩子》曰:宋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旗甚高,然而酒酸不售,怪其故,问所知闾长者杨青。青曰:"汝狗猛也。"曰:"狗猛也,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往酤,而狗迎龁之,酒所以酸而不售。"夫国亦有狗猛,欲道之士,怀其术而往,欲以明万乘之主臣,为狗猛迎而龁之,如此则主所以蔽,贤士所以不用也。

贾谊《新书》曰:邹穆公视民如子,及死,酤家不售酒,童子不讴歌。

《列仙传》曰:酒客者,梁市上酒家客也。作酒常美,日售万钱。有过,主人逐之,主人酒更酸败,遂至贫穷。

又曰:女凡者,陈留酤酒妇也。作酒甚美,遇仙人过饮,以素书五卷为质。久,开书,乃养 *** 接之术。闭房与诸少年饮酒,与宿止,行文书法,颜色更好,如二十时。仙人后过之,笑曰:"盗道无师,有翅不飞。"遂追仙人去。

曹植《乐府歌》曰:市肉取肥,酤酒取醇。交觞接杯,以致殷勤。

○卢

《汉书》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邛,(弟,但也。)从昆弟贷,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郭璞曰:卢,酒卢也。师古曰:卖酒之处,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锻卢,故名卢耳。)

又曰:霍光秉政,赵广汉事光。及薨后,广汉为京兆尹,心知微指,发长安吏,自将与俱至光子禹第,直突入其门,搜寻私屠酤,椎破卢罂。

又曰:鲁匡曰:"今绝天下之酒,则无以行礼相养;放而亡限,费财伤民。请法古,令官作酒,以千五百石为率,开一卢以卖。"(如淳曰:酒家开肆得客设酒卢,故以卢名肆。臣瓒案,卢,酒瓮。)

《世说》曰:阮公邑家妇有美色,当卢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既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又曰:王濬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卢,下,回顾谓后车客曰:"吾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卢,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南史》曰:齐谢几卿性通脱,会意便行,不拘朝宪。尝预乐游苑宴,不得醉而还,因诣道边酒卢,停车褰幔,与车前三驺对饮。时观者如堵,几卿处之自若。

○肆

《周·天官》内宰之职曰: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

又《地官下》曰: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尔亦近也。俱是物也,使恶者远善,善自相近。郑司农云:谓若殊、玉之属,俱各为珠,俱名为玉,而贾或百万,或数万。恐农夫见欺,故别异令相远,使贾人不得杂乱以欺人。)

《左传·襄三十年》曰:伯有死于羊肆。(羊肆,市列。)子产襚之,枕之股而哭之,敛而殡诸伯有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

《论语》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包曰:言百工处其肆则事成,犹君子学以致其道。)

《续汉书》曰:孝灵皇帝于后宫与人列肆贩卖,使偷盗争斗,上视以为乐。

谢承《后汉书》曰:郭秦拔申屠子龙于漆工之中,嘉许伟康于屠酤之肆。

袁山松《后汉书》曰:世祖怜盆子,赏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疾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税终其身。

《晋中兴征祥记》曰:烈宗世,会稽王辅政于府内园中穿池筑山,山池之间处处有肆,使婢酤酒于其中。道子将见幸,乘船至洒肆,辄携入肆,买酒肉,状如市廛,以为笑乐。

《梁书》曰:吕僧珍为南兖州刺史。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恩重,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当速反葱肆耳!"

皇甫谧《高士传》曰:许邵名知人。历客舍,则知虞求贤;入帻肆,则拔楚子昭。

《晋令》曰:坐卢肆者,皆不得宿肆上。

《殷氏世传》曰:盖宽,字元祚。河南郑廉始出寒贱,未知名,君见而友之。廉父常居肆,乃就拜其父于市。众皆惊,由是显名,位至司徒。

《楚辞》曰:连蕙若以为佩,过鲍肆而失香。

张衡《西京赋》曰:彼肆人之男女,丽靡奢于许史。

繁钦《嘲应德琏文》曰:应温德云:"昔与季叔才俱到,饮于酒肆,日暮留宿。主人有养女,年十五,肥头赤面,形似鲜卑。偶悦之,夜与奸通,便生足下。"

《庄子》曰: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杨子《法言》曰:好书不能要诸仲尼书肆也;(李轨注曰:卖书市也。)书不经,非书也。

《语林》曰:王仲祖少有三达,览镜自玩曰:"王开山那生此儿?"又酷贫,帽败,自以形美,乃入帽肆,就帽妪戏,乃得新帽。

○店(附)

《世说》曰:阮修,字宣子。常步行,以一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上,便独酣畅。

崔豹《古今注》曰:店,置也,以置货鬻之物。

○卖买

《周礼·地官下》曰: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揭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买者各从其抵,都鄙从其主,国人、郊人从其有司,然后予之。

又曰:司市,掌市之治教。以量度成贾而征(儥,买也。物有定价,则买者来也。)以质剂结信而止讼(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贾民为之者,知物之情伪与实诈。)以刑罚禁虣而去盗,以泉府同货而敛赊。(同者,谓民货不售则为敛而买之,民无货则贯而子之。)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事。(儥,买也。会同师旅必市者,大众所在,来物以备之。)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郑司农曰:质剂,月平贾也。质,大贾;剂,小贾。玄谓:质剂者,为之券书藏之也。)

又曰:贾师,凡国之卖买,各帅其属而嗣掌其月。

《礼记·曲礼》曰:君子虽贫,不鬻祭器。

《左传·昭七》曰:公在干侯。平子每岁贾马,(贾,买也。)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干侯。公执归马者,卖之,(卖其马。)乃不归马。

《史记》曰: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卫,鬻财于曹、鲁之间。

《战国策》曰:燕昭王见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对曰:"古之人君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得。涓人请求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五百金买其首。反,以报君,君大怒,对曰:'死马尚市,况生马乎?'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汉书》曰: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令人无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苏林曰:无物可盖藏。)

又曰:卫青比年学击胡,赋税既不足以奉战士,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罪,请买赏官,名曰:"武功爵",级七十万。

又曰:桑弘羊置平准于京师,当天下委输,工官治车诸器,皆此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到卖之,几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矣大利。(牟,取。)

又曰:贡禹上书,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无得私贩卖者。

又曰:中平元年,初卖官。自关内侯以下,至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公千万,卿五百万。

《东观汉记》曰:光武尝与朱祐共买蜜合药,上追念之,即赐祐白密一石,问:"今忆与朕长安时共买蜜乎?"

又曰:郭舟从师长买繻入函谷关,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

又曰:司空宋弘常受俸,得盐鼓千斛,遣诸生迎取上河,令粜之。盐贱,诸生不粜。弘怒使遣。及其贱悉粜卖,不与民争利。

谢承《后汉书》曰: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令后宫彩女为客主,身为商贾。

谢承《后汉书》曰:张楷,字公超,治《严氏春秋》。家贫无以为业,尝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者辄还乡。

王隐《晋书》曰:刘寔,字子真,平原人。少贫苦,糠饭,绳索作牛衣卖,手绳口诵。

《齐书》曰:朱文济,字敬达,吴兴人,自卖以葬母。太守谢氵龠命为儒林,不就。

又曰:吴达之,义兴人也。嫂亡,无以葬,自卖为十天客,以营冢椁。从祖弟敬夫妻荒年被略卖江北,达之有田十亩,货以赎之。

《南史》曰:会稽寒人陈氏有三女,无男。祖父母年八九十,老无所知。又笃癃病,每不安其室。遇岁饥,三女相率于西湖菱莼,更日至市货卖,未尝亏怠,乡里称为义门。

《北史》曰:齐常景耽好经史,爱玩文词,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货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为期。

《晏子春秋》曰:灵公好妇人丈夫饰者,国尽服之。公使禁之,曰:"女子以男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不止。公问晏子,晏子曰:"公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鬻马肉于市。"公曰:"善。"使内勿服。不环月,而国人莫服。

《韩子》曰:楚人卖珠于郑,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还其珠。可谓善卖椟,不可谓善鬻珠。

又曰: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得千溢焉。

又曰:谚所谓"佣自卖哀而不售,士自誉辨而不信"者也。

又曰:田修教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知力,故曰自恃,无恃人。"

《淮南子》曰:郢人有鬻其母者,为请于买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无多苦也。"此行大不义,而欲为小义也。

《三辅决录》曰:五门子孙,凡民之五门,今在河南西四十里。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门客舍,因以为名。主养猪卖猪,故民为之语曰:"苑中三公,钜下二卿,五门藿藿,但闻豚声。"

《三辅黄图》曰: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长安城南北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书、传记、笙磬、器物相与卖买,雍容揖让,或论议槐下。

《董卓别传》曰:吕布杀卓,百姓相对欣喜抃舞,皆卖家中珠环、衣服、床榻,以买酒食,自相庆贺。长安酒肉为之踊贵。

《汉武内传》曰:帝先有玉板一枝杖,是西胡王所献,帝甚爱之。崩后,故以入椁。其年有人于扶风郡市中买得者,帝时左右侍人识之,以告有司,诘问,云:"见市中一人于巷卖之,责三十匹,即雇交直,实不识卖主姓名。"

皇甫谧《高士传》曰:毛公、薛公,皆赵人也。遭战国之乱,二人俱以处士隐于邯郸市。毛公隐为博徒,薛公隐于卖胶。

又曰: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常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女子从买药,康守价不与,女子怒曰:"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何用药为?"乃遁霸陵山中。

《搜神记》曰:南阳宗定伯,少年夜行,逢鬼。鬼问:"为谁?"定伯欺云:"我亦鬼。"遂共为侣赴宛。行极困,相担。问鬼曰:"畏何物?"曰:"惟不喜人唾。"欲至宛,但担鬼著酒瓮上,径诣宛市,鬼化为羊。恐其变,并唾之。卖得钱千五百。

《晋后记》曰:成都王围京邑,城中鱼肉无出,营巷卖死驴马肉,杂死人肉卖之。

车频《秦书》曰:王猛攻邺,慕容评拒猛,而恒卖水与军人,众思为乱,猛因得败之。

周景式《庐山记》曰:山有康皇庙,庙有铜马一枚,道士丁玄真取掷置涧中,经宿复还。丁乃卖与远村人,买者尽病,即送还,悉愈。

《列仙传》曰:安期生,琅琊阜乡人,卖药海边。秦始皇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

《风俗通》曰:夜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有,夕时便罢无人也。今乃夜籴谷,明痴騃不足也。凡靳不敏惠者曰夜籴。

《傅子》曰:灵帝榜门卖官,崔烈入钱五百万取司徒。

《语林》曰:苏峻新平,帑藏空,犹余数千端粗练。王公谓诸公曰:"国家凋弊,贡御不至。但恐卖练不售,吾当与诸贤各制练服之。"数日间卖遂大售,端至一金。

应璩《新诗》曰:太官有余厨,大小无不卖。岂徒脯与糗?醯醢及盐鼓。

刘超《让表》曰:臣家理套用一纯色牛,连市,素不如意。外厩猥牛中,牛色有任用者,臣有正陌三万钱、五匹布,乞以买此牛。诏曰:"监此不足卖与,宜便赐之。然义与前后辞让,不妄受一赐,今亦必复不受,可听如所启。"

○驵侩

《说文》曰:驵,马侩也。

《汉书》曰: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侩。(孟康曰:节,节物贵贱也。谓除估侩,其节利比于千乘之家。师古曰:侩者,会合二家易者。驵者,其首辛也。驵,音子即切;侩,音贡外切。)

《后汉书》曰:吴汉,字子颜,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为业。

《续汉书》曰:平原王君公以明道,深晓阴阳,怀德灭行,和光同尘,不为皎皎之操。王莽世,退身侩牛自给,有似蜀之严君平。

《搜神记》曰:羊公,字雍伯,洛阳人,本以侩卖为业。性笃孝,父母终,葬无终山,遂字焉。

《晋令》曰:侩卖者,皆当着巾,白帖额,题所侩卖者及姓名,一足着白履,一足著黑履。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形容距离遥远的文言

这首诗是卞之琳感叹人生的一首小诗,诗是这样写的:五点钟贴一角夕阳,六点钟挂半轮灯光,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前两小节写道:五点钟贴一角夕阳,六点钟挂半轮灯光。正是运用了“夕阳”这个意想,正所谓:“卞之琳对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特别敏感,在诗歌创作中始终注重‘意境’,注重语言的精炼、含蓄和丰富。他强调‘化古’和‘化欧’,即‘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并认为‘文学具有民族风格才有世界意义’。他为促进中国新诗在艺术上的成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五点钟,六点钟,用现代的时间点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诗的主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五点钟,正是夕阳无限好的黄金时刻,但一刻钟,却让这美丽的境界被黑暗所代替,一角夕阳,运用了形象的数量词和方向词语,让人更倍加感到这夕阳就要消失了,“常恐秋节至,琨黄华叶衰。”让人倍切感受了诗人的惶惶之心。五点种、六点钟,在时间上也让人感觉到时间在流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个古训虽时时响在我们的耳边,但我们何尝又是能切身感受了呢?!诗人运用了最能令人感受到时间的短暂和容易流逝的两个时间:五、六点钟。正是这两个时间,你不得不令人回想起它的宝贵的存在和惋惜的消失。夕阳下去了,接踵而来的是漫漫长的黑夜,在一片黑洞洞的黑暗中,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受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永远地沉寂在这个空荡荡的世界里,埋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半轮灯光,意想更为深刻,令人想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月自古不能全,那么半轮灯光更为在凄叹中联想到半轮残月。夜深人静,一人孤单地望着残月,守侯而迷茫,失落而追悔。真是“言下不胜‘黄垆之思’,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紧接上两节,诗人便道出:“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就过在做做梦”。人总是喜欢逃避,麻木自己。做梦,便是一种方式。诗人正是道出了一些人的内心,便喊出极为引诱的话语:“就过在做做梦”。梦,原有美好和丑陋之分,但还是以美好为主,但诗人却别具一格地从人们所不想的丑陋方面入手,给诗带来了震撼力。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不分白天黑夜,不珍惜时光,随意挥霍,得过且过,就犹如行尸走肉,一场戏,一场梦。和尚过日子,枯燥乏味,还且敲打木鱼;而某些人却在无所事事,消磨人生。人最恐畏的死亡,若能知道死后也能人间凡事,做孤魂野鬼也无惧,但只怕是死后“万事空”,没有疼痛,没有快乐,没有感受,没有感觉,麻木了,那才是最可怕的呀!诗人看到他们的肉体,却也洞察到他们心灵上的麻木。“丁香空结雨中愁”,诗人在苦闷,在急噪,为他们呐喊,为他们消除心魔,还于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理。但当时没人能理解,祖国当时在苦难中,她的子女们为了一副肉体而麻木地生活着,填饱肚子是大事,一天到晚就是为肚子而挣扎,诗人内心也在挣扎,难道他们就这样一天天地、一年年地、甚至一代代地消沉下去吗?!不!诗人把他们内心中的不正确的想法指出来:“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就过在做做梦”。铿锵有力,震撼心灵。

醉生梦死也有到尽头的时候,梦也有该醒的一天。“看看墙,墙头草长了又黄了。”这两节描绘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守株待兔者也有梦想时分,那么做梦者也是该面对事实了:“墙头草长了又黄了。”诗人以生活为主题,可谓极为贴切了。墙,家家户户都有,墙头长草,为极少数,只要勤快一点的人家都不会让它疯狂地随意生长的。人在屋内,往外望自然是透过门窗,再穿过墙,夕阳也正与墙头相应,墙头草也与夕阳余辉相照应。此两节正与前两节相影称。墙头草,夕阳,这本不相关的事物,在诗人的妙笔生花中恰是那么地对称:一揉一软,一渺小一辽大,一低jian贱一高贵,一短暂一永久,一近一远,字字相照,句句相应。通过这意想,令人感叹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诗人正是从眼前景物,想及人的一生,探讨着人生的价值,寻求着人生的定位。“长了又黄了。”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一日复一日,过得枯燥无味,只为白发增添了几根银丝。还用眼前景物与人生虚度作比较,“长了又黄了,”人老了又一事无成了。正照应了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日子过去了,只能趴在门窗上目示着墙头草,呆呆地数着夕阳过完这辈子了。又为“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就过在做做梦”喊出了震撼的回答!这个答案是——不!!!不能这样过下去了,不能浑浑噩噩了,更不能行尸走肉了。

综观全诗,《墙头草》是写出了一世倦情的唯美感受,突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特别敏感,在诗歌创作中始终注重‘意境’,注重语言的精炼、含蓄和丰富。卞之琳强调‘化古’和‘化欧’,即‘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并认为‘文学具有民族风格才有世界意义’。卞之琳为促进中国新诗在艺术上的成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主义前期的探索者,‘五四’和民族传统艺术和审美理想对他有深刻的影响,这不能不使他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有所限制,而‘九叶’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融合,这使他们在当时能更加开放,独树一帜。”从而形成本诗的佳作。

邈如的意思 邈如的意思是什么

1. 形容相距的遥远

路远迢迢 形容路途遥远 不远千里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不远万里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长亭短亭 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道远日暮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关山迢递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客死他乡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千里迢迢 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青山一发 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千山万水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秦越肥瘠 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山长水远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山陬海噬?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万水千山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鞭长驾远 指路途遥远.海阔天高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邈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山南海北 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山遥水远 谓道路遥远.山陬海噬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水远山遥 谓路程遥远.天南海北 ①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②形容(谈话)漫无边际.雾暗云深 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云树遥隔 谓两地相隔遥远.山遥路远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万里迢迢 〖解释〗形容路程很遥远.。

2. 表示距离遥远的成语

鞭长驾远:指路途遥远。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车辖铁尽:把铁销子都磨光了。形容旅途遥远。

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

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道远知骥:骥:千里马。

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

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道阻且长:阻:阻碍。

路上受阻,而且路途遥远。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

也指游山玩水。扶余海外: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

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隔阔相思:隔:距离、间隔;阔:广、大。

相隔很遥远,非常想念。关山迢递: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

指路途遥远。海阔天高: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海外扶余: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

行行重行行:行行:走啊,走啊;重:又。指道路遥远,走了一程又一程。

客死他乡: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旷邈无家:旷:空阔;邈:遥远。远离故土,没有妻室。

鳞鸿杳绝:杳:遥远。形容音信断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路长日暮: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

比喻理想难以实现。邈若河山: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同“邈若山河”。邈若山河: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邈以山河: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千里迢迢: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千里迢遥:形容路途非常遥远。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千水万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同“千山万水”。秦越肥瘠:秦:今陕西一带;越:今浙江一带;肥瘠:胖瘦。

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青山一发: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

也借指中原。山高路陡: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

山高路险: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山高路远:山又高,路又远。形容路途艰难而遥远。

山高水远:形容路途遥远。山南海北:指遥远的地方。

山遥路远:形容路途遥远。山遥水远:指道路遥远。

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长水远”。

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山陬海噬: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水远山遥:指路程遥远。水远山长:形容路途遥远,关山阻隔。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迢迢千里: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

万里迢迢:形容路程很遥远。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雾暗云深:迷蒙渺远。

比喻相距之遥远。遥以心照:遥:远。

彼此相隔遥远而心相通。一东一西: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指各在遥远的一方。也比喻背道而驰。

远隔重洋:重洋:一重重的海洋。指相距遥远。

远井不解近渴:指遥远的帮助解决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

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云树遥隔:指两地相隔遥远。

长亭短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

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3. 形容相距的遥远

路远迢迢 形容路途遥远

不远千里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不远万里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长亭短亭 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

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道远日暮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关山迢递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客死他乡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千里迢迢 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青山一发 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

千山万水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秦越肥瘠 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山长水远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山陬海噬?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万水千山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鞭长驾远 指路途遥远。

海阔天高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邈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山南海北 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山遥水远 谓道路遥远。

山陬海噬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水远山遥 谓路程遥远。

天南海北 ①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②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雾暗云深 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云树遥隔 谓两地相隔遥远。

山遥路远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

万里迢迢 〖解释〗形容路程很遥远。

邈_的意思 邈_的意思是什么

邈如的词语解释是:1.虚无飘渺的样子。

邈如的词语解释是:1.虚无飘渺的样子。 注音是:ㄇ一ㄠˇㄖㄨ_。 结构是:邈(半包围结构)如(左右结构)。 拼音是:miǎo rú。

邈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虚无飘渺的样子。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今读《度人》、《大洞》、《灵宝》、《太清》等经,大概规模释氏之形骸,以诞_流俗,玄旨眇论邈如也。”

二、网络解释

邈如邈如,拼音miǎorú,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虚无飘渺的样子。

关于邈如的诗句

望家乡邈如天***何处邈如天样小邈如何敢出手

关于邈如的成语

邈以山河邈如旷世如醉如痴邈若山河邈若河汉邈处_视如如不动邈若河山如火如荼

关于邈如的词语

邈处_视邈如旷世旷邈无家邈以山河邈若河山邈若山河邈若河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邈如的详细信息

翻译主要出自晋书 王戎传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

邈_的词语解释是:犹超越

邈_的词语解释是:犹超越。 拼音是:miǎo yú。 注音是:ㄇ一ㄠˇㄩ_。 结构是:邈(半包围结构)_(左右结构)。

邈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犹超越。引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凡陛下所为,皆邈_三王之上,奈何此事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

二、网络解释

邈_邈逾miǎoyúㄇㄧㄠˇㄧㄩ_犹超越。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凡陛下所为,皆邈逾三王之上,奈何此事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

关于邈_的成语

钻隙_墙赏不_日邈若河汉钻穴_墙荡检_闲足不_户邈若河山邈若山河邈如旷世邈以山河

关于邈_的词语

邈处_视赏不_日钻隙_墙邈以山河钻穴_垣日月_迈邈如旷世邈若河山气_霄汉钻穴_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邈_的详细信息

竹林七贤文言文全文翻译

魏晋时期名士

人物生平

王戎(生于魏青龙二年,卒于晋永兴二年,234-305)字浚冲,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北)。西晋大臣,官至司徒、封安丰县侯。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晋凉州刺史王浑之子。“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相关

王戎自幼聪颖,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中书令裴楷称其双目“烂烂如岩下电”。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验之,果然如此。王戎与其父之友、年长其二十四岁的阮籍交好。时阮籍与王浑同为尚书郎,造访王浑时,便说:“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王浑死后,其故吏赠钱百万,王戎辞而不受,由此显名。钟会评之:“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王戎承袭其父的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仕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咸宁二年(276年)迁荆州刺史,四年改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咸宁五年十一月晋武帝伐吴,王戎遣参军罗尚、刘乔领军入武昌,吴江夏太守刘朗降。吴平,以功进安丰县侯,增邑六千户,人称王安丰。后因母丧去职。 王戎在荆州积极笼络当地吴人,颇为成功,举荐了因与孙皓不和而辞官的故吴旧光禄勋石伟。太康三年(282年)王戎被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以十丈细布贿赂王戎,王戎虽没有接受,但写信感谢刘肇,为司隶校尉刘毅弹劾。武帝为王戎开脱道:“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然而王戎从此为清议所鄙。太康五年迁光禄勋、十年补吏部尚书。 太熙元年(290年)武帝崩,惠帝即位,杨骏以王戎为太子太傅。永平元年(291年)三月,杨骏一族被诛,贾后执政,王戎因得罪于东安公司马繇而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任吏部时,王戎创制了甲午制,凡选官先行试用,考其政绩后再予以征用或辞退。但被司隶傅咸弹劾道:“今内外羣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王戎与后族贾氏及郭氏是姻亲,没有被免官,而在元康七年九月迁司徒。 王戎仰慕古人蘧伯玉,看到天下将乱,于是“与时舒卷”,不以世事名节为意,甚至故意败坏声名以求自保。史载王戎“性简要,不治仪望,自遇甚薄,而产业过丰,论者以为台辅之望不重。”在吏部任上,王戎依门第高低铨选官吏,“户调门选”,任司徒时,王戎把政事交给僚属办理,自己常骑小马从便门出游。虽然地位尊贵,但王戎总是独自出行,巡视田园地产时,以手巾插腰,不带随从。王戎的很多门生故吏也做了大官,在路上遇到王戎只好“下道避之”。元康九年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王戎也没有一言劝谏。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起事,囚禁贾后,诛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侍中贾谧等,王戎因嫁女与裴頠而坐免官。赵王伦于永宁元年(301年)正月篡皇帝位。三月,齐王司马冏起兵于许昌。赵王伦之子欲以戎为军司。博士王繇谏曰:“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赵王之子于是作罢。 四月,齐王冏拥晋惠帝乘舆反正,以戎为尚书令。太安元年(302年)五月迁司徒。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冏。齐王冏问王戎对策。王戎谓齐王冏自诛赵王伦、拥惠帝反正以来,赏罚失当,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怀贰志;建议齐王冏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尚可保住王位。齐王冏的谋臣葛旟怒斥道:“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群臣惊惧,王戎装服食药力发作,跌倒在厕中,才免去一死。 齐王冏、长沙王司马乂败后,东海王司马越把持朝政。永安元年(304年)七月,东海王越奉惠帝北征成都王颖,王戎等百官随行。帝师败于荡阴。惠帝伤及面颊,身中三箭。侍中嵇绍死难。王戎随惠帝及群臣被成都王颖掳至邺。东海王越逃回封国东海。八月,成都王颖败于安北将军王浚,王戎又随惠帝被成都王颖挟往洛阳。攻入洛阳的河间王颙部将张方劫持惠帝及成都王颖西入长安。王戎出奔郏县。此后终日以宴饮为乐。永兴二年(305年),王戎薨于郏县,年七十二,谥曰元。有二子:王万、王兴,长女嫁与裴頠。

轶事典故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往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父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 王戎厌恶其族弟王敦,常托病不见。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与征南大将军羊祜不睦。羊祜在荆州时曾欲以军法斩王戎,又谓王衍败俗伤化,故王戎、王衍兄弟衔怨,时常诋毁羊祜。时人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及赵王伦、孙秀掌权,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史籍记载

选自《世说新语》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①,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②,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③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 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④。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①和峤:字长舆,魏晋时人,晋武帝时先后任中书令、侍中,家中富有,为人吝啬,世人讥为" 钱癖".大丧:指父母之丧。 ②鸡骨支床:形容非常消瘦。 ③武帝:指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长子,公元265 年,废魏称帝,建立晋朝,灭蜀伐吴,统一全国。刘仲雄:刘毅,字仲雄,魏时官吏。 ④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生孝,指遵守丧礼,能够不伤害身体孝行。死孝,指过分悲哀,几近于死的孝行。 「译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 刘仲雄回答道:" 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晋书 列传第十三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为人短小,任率不修威仪,善发谈端,赏其要会。朝贤尝上巳礻契洛,或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其为识鉴者所赏如此。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袭父爵,辟相国掾,历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坐遣吏修园宅,应免官,诏以赎论。迁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受诏伐吴。戎遣参军罗尚、刘乔领前锋,进攻武昌,吴将杨雍、孙述、江夏太守刘朗各率众诣戎降。戎督大军临江,吴牙门将孟泰以蕲春、邾二县降。吴平,进爵安丰侯,增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戎渡江,绥慰新附,宣扬威惠。吴光禄勋石伟方直,不容皓朝,称疾归家。戎嘉其清节,表荐之。诏拜伟为议郎,以二千石禄终其身。荆土悦服。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裴頠往吊之,谓人曰:「若使一恸能伤人,浚冲不免灭性之讥也。」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杨骏执政,拜太子太傅。骏诛之后,东安公繇专断刑赏,威震外内。戎诫繇曰:「大事之后,宜深远之。」繇不从,果得罪。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给恩信五十人。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戎始为甲午制,凡选举皆先治百姓,然后授用。司隶傅咸奏戎,曰:「《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今内外群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戎与贾、郭通亲,竟得不坐。寻转司徒。以王政将圮,苟媚取容,属愍怀太子之废,竟无一言匡谏。 裴頠,戎之婿也,頠诛,戎坐免官。齐王冏起义,孙秀禄戎于城内,赵王伦子欲取戎为军司。博士王繇曰:「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乃止。惠帝反宫,以戎为尚书令。既而河间王颙遣使就说成都王颖,将诛齐王冏。檄书至,冏谓戎曰:「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戎曰:「公首举义众,匡定大业,开辟以来,未始有也。然论功报尝,不及有劳,朝野失望,人怀贰志。今二王带甲百万,其锋不可当,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权崇让,此求安之计也。」冏谋臣葛CM怒曰:「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于是百官震悚,戎伪药发堕厕,得不及祸。 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间乘小马,从便门而出游,见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辄避之。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頠,贷钱数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从子将婚,戎遣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其后从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戎复诣邺,随帝还洛阳。车驾之西迁也,戎出奔于郏。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时召亲宾,欢娱永日。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曰元。 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谓裴頠拙于用长,荀勖工于用短,陈道宁纟畟纟畟如束长竿。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尝先见如此。尝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畅于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阮云亡,吾便为时之所羁绁。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初,孙秀为琅邪郡吏,求品于乡议。戎从弟衍将不许,戎劝品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诛,而戎、衍获济焉。 子万,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穅,而肥愈甚。年十九卒。有庶子兴,戎所不齿。以从弟阳平太守愔子为嗣。

邈渺的解释 邈渺的解释是什么

1. 竹林七贤的资料(古文翻译)

竹林七贤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的***。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224—263) 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於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山涛(205—283)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於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

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

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

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 *** 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唯著〈酒德颂〉一篇。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

“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

善弹琵琶。 王戎(234—305) 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秀彻。

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

2. 竹林七贤 的译文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据陈寅恪先生考,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年,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 有关竹林七贤的古文 《世说新语》中

内容太多,不胜枚举。

这里只举一人。因七贤经常一起活动,也可管中窥豹。

世说新语·阮籍(汇总) 德行第一 十五 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文学第四 六十七 阮籍神笔 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

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魏朝封晋文王(司马昭)为公,准备了九锡之礼,晋文王坚辞不受。文武官员要到他的府上敦促劝喻,司空郑冲急忙派信使到阮籍那里,让他写劝进文。

当时阮籍在袁孝尼(准)家,晚上喝醉了,酒还没醒。人们把他扶了起来后,阮籍提笔就写,丝毫不作修改就给了信使。

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神笔。 赏誉第八 二十九 七贤之子 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藉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

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竹林七贤,他们都有才华出众的儿子:阮籍子浑,器量开阔;嵇康子绍,清静文雅;山涛子简,疏朗朴实;阮咸子瞻,恬淡有大志;阮瞻弟孚,爽朗不羁;向秀子纯、悌,善良有名望;王戎子万子,能成大器,可惜早夭;只有刘伶的儿子藉藉无名。

所有的这些孩子,阮瞻最出色,嵇绍、山简也被世人推崇。 伤逝第十七 二 邈若山河 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

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

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 王浚冲(王戎)作尚书令时,一次穿着公服,乘着轻便马车经过黄公酒垆。他回头对车后面的客人说:"从前我和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一起在此畅饮。

竹林同游,我也忝列其末。自从嵇康早逝,阮籍亡故以后,我就为世事羁绊,现在酒垆虽近在眼前,往事旧人却象是隔着万重山河了。

" 栖逸第十八 一 长啸 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樵伐者咸共传说。

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

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

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

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口酋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 阮步兵(阮籍)的啸声数百步之外都能听到。

苏门山里,忽然来了一位,樵夫们都在议论这件事。阮籍也去观看,见这个人盘腿坐在岩石旁边,阮籍就爬上山凑过去,双腿伸直坐在他对面。

阮籍说起古代的事情,上至黄帝、炎帝的清静无为之道,下到夏、商、周三代圣君的仁政,并拿这些事情向他请教,这个人只是昂着头不予理睬。阮籍又谈起儒家的入世学说以及道家的栖神导气的方法,以此来观察他,这个人还是和刚才一样,凝神不动。

阮籍于是对着他长啸。过了很长时间,这个人才说:"你再来。

"阮籍再一次长啸。后来阮籍没了兴致就下山了,走到半山腰,听到上面传来悠长的声音,像是有几个乐队在演奏,山谷中都发出回音,回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个人在长啸。

贤媛第十九 十一 契若金兰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

"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 山公(山涛)和嵇康、阮籍一见面,就情投意合。山涛的妻子觉得丈夫和这两个人的交往非比寻常,就问他怎么回事,山公说:"眼下可以作为我的朋友的,只有这俩人了。

"妻子说:"从前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赵衰,我也想看看他们,可以吗?"有一天,二人来了,妻子劝山公留他们过夜,给他们准备了酒肉。晚上,她越过墙去观察这两个人,留连忘返,直到天都亮了。

山公过来问道:"你觉得这二人怎么样?"妻子说:"你的才智情趣比他们差得太远了,只能以你的见识气度和他们交朋友。"山公说:"他们也总认为我的气度胜过他们。

" 任诞第二十三 一 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

参加他们聚会的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二 阮籍遭母丧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

4. 能用古文来说竹林七贤的故事吗

带翻译,望纳。

一 竹林七贤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

参加他们聚会的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二 阮籍遭母丧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阮籍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

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对文王说:"您正在以孝治国,而阮籍却在母丧期间出席您的宴会,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以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如此悲伤消沉,你不能分担他的忧愁,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况且服丧时有病,可以喝酒吃肉,这也是符合丧礼的呀!"阮籍依旧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5. 求世说新语中有关竹林七贤文章的翻译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之所以要与他的好友华歆「割席」绝交,不是因为有甚么大的政治矛盾或观点歧异,而仅仅是因为「恰同学少年」结伴读书时的两个细微末节引起的「分歧」。一是在园中锄地时,他俩同时发现「地有片金」,管宁看都不看,视为瓦石,而华歆却拾起察看之后才甩掉。这被管宁视之为见利而动心,非君子之举。二是门外有官员的轿舆前呼后拥而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了一下热闹。这被管宁视之为「心慕官绅」,亦非君子之举。于是,管宁毅然对华歆说:「看来你不是我的朋友」,并割断坐席,与之断了交情。

故事被载入《世说新语》的「德行」篇,不言而喻是事关德行。事情很小,确实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正因其小,足见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之严,见微而知著,因小而见大。

6. 怎样解释“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 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并成为其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 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 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7. 能用古文来说竹林七贤的故事吗

带翻译,望纳。

一 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参加他们聚会的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二 阮籍遭母丧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阮籍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对文王说:"您正在以孝治国,而阮籍却在母丧期间出席您的宴会,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以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如此悲伤消沉,你不能分担他的忧愁,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况且服丧时有病,可以喝酒吃肉,这也是符合丧礼的呀!"阮籍依旧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8. 关于竹林七贤的文章

竹林七贤——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 *** ,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作品今存赋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饮酒更是不顾廉耻,他每次与宗人共饮,总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围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猪群来饮酒,不但不赶,阮咸还凑上去猪一齐饮酒。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 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邈渺的词语解释是:渺茫貌。

邈渺的词语解释是:渺茫貌。 结构是:邈(半包围结构)渺(左右结构)。 注音是:ㄇ一ㄠˇㄇ一ㄠˇ。 拼音是:miǎo miǎo。

邈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渺茫貌。引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邈渺绵绵,乃反_乎大道之所存。”

二、网络解释

邈渺miǎomiǎoㄇㄧㄠˇㄇㄧㄠˇ邈渺渺茫貌。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邈渺绵绵,乃反复乎大道之所存。”

关于邈渺的诗句

怀人邈渺漫

关于邈渺的成语

邈若山河鱼沉_渺邈若河汉邈若河山渺渺茫茫鱼沉雁渺邈如旷世澄思渺虑渺无人迹邈以山河

关于邈渺的词语

邈如旷世邈若山河鱼沉雁渺邈以山河邈若河山邈处_视渺无人迹邈若河汉鱼沉_渺渺然一身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邈渺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