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墙之好_逾墙而走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03 0
  1. 石壕吏中老翁为什么“逾墙走”而留下老妪去“急应河阳役”
  2. 昔者曾子处费全文翻译 昔者曾子处费全文的翻译是什么
  3.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4. 求一个母亲听见有人说你儿子杀人了典故
  5. 石壕吏诗中为什么"逾墙走"而留下老妇去"应急河阳役"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石壕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逾墙之好_逾墙而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在傍晚。 投: 投宿。石壕村:今名干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2)吏: 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最近,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唯: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slKJ.OrG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备晨炊:还能够做些伙食差役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登:踏上

(23)独:唯独、只有

翻译

“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人姑且过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完结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我“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鉴赏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的开头,而且持续到***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石壕吏中老翁为什么“逾墙走”而留下老妪去“急应河阳役”

成语:三告投杼

拼音:sān gào tóu zhù

解释: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曾子之母曰:‘吾子不***。’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示例: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昔者曾子处费全文翻译 昔者曾子处费全文的翻译是什么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昔者曾子处费全文翻译是:过去曾参住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的。’她依旧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

 就连曾参这样贤德的人,他的母亲也会产生疑惑和不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非议我的更是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不会信别人的言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ng> 原文如下:

 作者: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了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了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会。’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了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了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来的书名不确定,成书据推断也并非一时,可能在秦统一以后。刘向进行整理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策”论。

 《战国策》作品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共245年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或者说记录了战国时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及其权谋智变斗争故事,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求一个母亲听见有人说你儿子***了典故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後,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於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於蒲以自贵於卫。於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後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惠王卒,武王立。张仪、魏章去,东之魏。蜀侯煇、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於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人告其母曰?曾参***?,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曾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为昭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楚怀王怨前秦败楚於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於秦。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茂为韩言於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扞楚也。今雍氏围,秦师不下肴,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於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然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乃下师於肴以救韩。楚兵去。

秦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皮氏。向寿者,宣太后外族也,而与昭王少相长,故任用。向寿如楚,楚闻秦之贵向寿,而厚事向寿。向寿为秦守宜阳,将以伐韩。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今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秦楚合,复攻韩,韩必亡。韩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阏於秦。愿公孰虑之也。?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子为寿谒之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苏代对曰:?愿有谒於公。人曰贵其所以贵者贵。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奭;其智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亲於秦事,而公独与王主断於国者何?彼有以失之也。公孙奭党於韩,而甘茂党於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强而公党於楚,是与公孙奭、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人皆言楚之善变也,而公必亡之,是自为责也。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楚,如此则无患矣。韩氏必先以国从公孙奭而後委国於甘茂。韩,公之雠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僻雠也。?向寿曰:?然,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徒收之,甚难。?向寿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也?对曰:?公奚不以秦为韩求颍川於楚?此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於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不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徐过楚以收韩,此利於秦。?向寿曰:?奈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奭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奭、甘茂无事也。?

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罢兵。

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於秦。甘茂曰:?臣得罪於秦,惧而遯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馀光振之。?苏代许诺。遂致使於秦。已,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自肴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代曰:?王不若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终身勿出。?秦王曰:?善。?即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齐。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湣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秦因复甘茂之家以市於齐。

齐使甘茂於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愿送甘茂於秦。?楚王问於范蜎曰:?寡人欲置相於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夫史举,下蔡之监门也,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以苟贱不廉闻於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於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於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然则王若欲置相於秦,则莫若向寿者可。夫向寿之於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以听事。王必相向寿於秦,则楚国之利也。?於是使使请秦相向寿於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於魏。

甘茂有孙曰甘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於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於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於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於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於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於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焉。甘茂起下蔡闾阎,显名诸侯,重强齐楚。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石壕吏诗中为什么"逾墙走"而留下老妇去"应急河阳役"

曾参***目录[隐藏]

成语解释

《曾参***》原文:

《曾参***》译文

寓意

[编辑本段]成语解释

名称:曾参***

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释:比喻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曾子之母曰:‘吾子不***。’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事例:这冤怎申,硬叠成~。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编辑本段]《曾参***》原文: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曾子之母曰:“吾子不***。”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编辑本段]《曾参***》译文: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编辑本段]寓意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曾参***参见人事部·冤怨“谗言三及”、伦类部·亲眷“曾参***”。唐元稹《寄乐天二首》之一:“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

唐代韩愈《释言》:“夜归,私自尤曰:‘咄!市有虎而曾参***,谗者之效也。’”

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曾参岂是***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明代张岱《投杼操》:“言三至兮惑其母,曾参***市有虎。”

《战国策 秦策二》原文、注释及译文:

昔者曾子处(居住)费(鲁国境内的地名),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其母惧,投杼(读音zhu四声,织布的梭子)逾(同‘逾’)墙而走。

翻译:

从前曾子住在费,费有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的。”若无其事地(继续)织布。

过了不久,又有人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还是若无其事地织布。不久,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害怕了,丢下梭子跃墙逃跑。

官吏是来征兵的,老翁当然会逃跑,又不能不开门,只好让老妇去应对。可谁又知道官吏非要抓人走,就问她家里还有没有人,她不敢撒谎,只好说还有一个孙子和他母亲。然后吏可能想抓他母亲,因为孙子还在吃奶,抓走也没用。老妇可能会想他母亲走了没人喂奶他也活不了了,就只好让吏把自己带走。其实老妇的致词内容省去了吏的逼问,也就是说妇也是被逼才去的。你想想,没人问你你会把所有情况一股脑说出来吗?

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