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名无生,兵出无名,事故不成的名的翻译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04 0
  1. 疾如风,侵如火,有死之荣,无生之耻 说的是三国哪个人
  2. 《道德经》 善行无辙迹章第二十七 心解
  3. 民国军阀吴佩孚,纳妾无数却无后人,四位正室夫人是谁呢?

ng>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是高顺

高顺,根据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的《英雄记》记载:“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这段话出自王粲之手,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说的是高顺是个很清明廉洁的人,治军很有一套,而且他不喝酒,不接受别人送的礼物,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很难得的。他所率领的700多人号称1000,装备非常精良,每次攻击从无败仗,有一个称号叫作“陷阵营”。

兵名无生,兵出无名,事故不成的名的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吕曹濮阳之战中,高顺率领陷阵营以进攻濮阳为名,实为偷袭在城外驻扎的曹洪部队,更是大败曲健、曹洪、于禁和韩浩等数位曹军大将,连下五个大寨,想必曹军的兵力不会少。而在曹操攻濮阳时,高顺负责于城门放火,堵塞曹军援兵,最后大破曹军。

建安二年,吕布部将河内人郝萌发动叛乱,攻击吕布,吕布不知道谋反者是谁,急忙和妻子衣不蔽体的突破厕所的墙壁脱逃,跑到高顺的营内,高顺主动让出指挥权给吕布,尊吕布为将军,高顺询问吕布有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判断敌人是谁的线索,吕布回答只听到河内人的方言,高顺马上就冷静判断出敌人是郝萌,并且立即带兵进入下邳府,斩杀郝萌,平定叛乱。

建安三年,吕布与刘备反目,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阵营”的兵锋,高顺占领小沛。随后击破由曹营头号大将夏侯惇所率的曹操援军,这是高顺军人生涯的巅峰。

同年九月,曹操亲自东征吕布,吕布连三次战败便于下邳坚守城池不出。随后曹操的大军渐渐包围了下邳城,陈宫建议吕布“出屯于外”,自己“闭守于内”,以便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由吕布亲自率领骑兵去截断曹操粮道,陈宫、高顺坚守下邳城。

然而因为妻子的一番话说:“高顺与陈宫向来不合,如果让他们两个一起坚守城池的话万一将军出城后,他们就可能密谋叛变,致使将军出城后则进不了城。”使吕布犹豫不已,错失良机。 十二月,下邳城破,高顺、陈宫被侯成、宋宪、魏续叛将所捉拿,吕布不得已而投降。

之后陈宫、高顺、吕布等人被擒到曹操面前,高顺拒绝投降于曹操而默然不语,吕布、陈宫、高顺先后被斩首之后被送到许都,悬挂三人的首级在许都城门前示众,然后将其厚葬。

疾如风,侵如火,有死之荣,无生之耻 说的是三国哪个人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我以前还不太理解,认为出家人都是修行人,怎么还不好管理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原因就在此处,正因为是“修行人”所以不好管理。

寺院管理比企业事业部门管理辛苦多了,社会上的人追求名利与财富,对管理者来说相对简单,只要是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就可以轻松管理一个大的单位。而寺院是一个十方共住的场所,对僧人的约束力本来就不强。寺院好像古代驿站一样,缘聚就来,缘散就去,僧人好似行云流水一般。在寺院中的人们不是为了衣食而来,大家追求的是解脱道,解脱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为每个人对解脱的理解,以及寻求达到解脱的方法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也就形成八万四千法门。

虽然佛定戒律,祖有清规,对个人学修以及僧团管理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纵观历史,能约束住人的,并不是寺院的规章制度,却是祖师大德的个人魅力所产生的摄受力、凝聚力。当寺院住持没有威望的时候,规章制度再完善,修行人也不会受其支配,因为其德不配位。修行人的不好管,正是洒脱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不被名利所困。

真正的修行人不惧权威,以解脱自在为追求。唐朝的玄觉禅师受玄策禅师指点拜谒六祖惠能***,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印证之后,六祖对其挽留,但玄觉并不因六祖威望而愿意留下。试想如果六祖在世,别说祖师挽留,今人估计赶都赶不走。可玄觉禅师在祖师执意挽留下,勉强留住一宿,时称一宿觉。这个公案记录在《六祖法宝坛经》,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真正的修行人“无以谗曲以强人意”,正直不阿,不拿佛法送人情。用世间的说法,只要不和乎规矩,领导的面子也不给。“宝寿生姜辣万年”的典故就说明这个问题。洞山宝寿禅师为人清廉,秉性正直,严持戒律,常修头陀行,穿粪扫衣,他曾到五祖寺参礼戒公和尚,得到戒公的印证,从此声名大振。宝寿禅师在五祖寺管理库房,深爱常住之物,从不以常住之物私送人情,即使是方丈和尚也不例外。一天方丈戒公和尚患了感冒,让侍者到库房找宝寿禅师取一块生姜熬汤治病。宝寿训斥侍者说:“常住公物,哪能私用,要用就拿钱来买。”侍者回到丈室,将宝寿的话告诉了戒公。戒公就拿钱让侍者去买,这时,宝寿才将生姜给侍者。通过这件事,戒公和尚对宝寿禅师更加器重。

真正的修行人志向远大,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可以奋不顾身,甚至大悟不拘小节。比如著名的玄奘***,感慨当时经典不完备,怀着“远绍如来,近光遗教”的抱负,决心到印度取经。但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这些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终于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找到机会偷渡成功,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并取得难以磨灭的成就。

莲池***在《缁门崇行录》讲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典故,值得后人赞叹。其中有一个关于四祖道信***宁死不起的故事,可以看出修行人的操守。原文是:“唐四祖道信***,住黄梅三十余载。贞观中,太宗三诏,令赴京师,并以疾辞。帝敕使者,若更不起,当取其首。师引颈受刃,使以闻,太宗嗟叹,赐珍帛以遂其志”。讲的是,唐朝蕲洲双峰山道信禅师,住持黄梅双峰寺三十多年。唐太宗贞观年中,三次下诏,命令他到京师来,一瞻风***,四祖都托病推辞不去。皇帝命令使者,如果再不入京,就要砍四祖的头。四祖伸出脖子等使者来砍,毫无畏惧。使者把这件事回奏皇帝,唐太宗慨叹不已,终于不再为难四祖,并且颁赐名贵的丝绸给他,满足他遁隐山林的志趣。

真正的修行人不仅不畏世间权势,连鬼神都将其约束不住。从前有个祖师叫金碧峰,由于无常到来,小鬼来抓拿他。当时祖师的禅定工夫已经很深,小鬼根本找他不到。土地公看到小鬼可怜,就告诉他说:“你就敲他的水晶钵盂,你一敲,他就出定,把他抓住。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他什么东西都可放下,就这水晶钵放不下。”于是小鬼就敲他的水晶钵盂,水晶钵一响,金碧峰就出定了。一出定,小鬼把他锁住了。金碧峰说:“大德呀!我会被你锁住,害就害在这水晶钵盂。它是我的大敌人,我必须把它摔了,再跟你去。”小鬼说:“好!”小鬼把链子一松,金碧峰用双手举起了钵,用力地摔破了,但同时小鬼也找不到他了。此时金碧峰在空中哈哈大笑,说了一首偈:“阎王拿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由以上种种来看,修行人不好管理,就不足为怪了。但僧是和合众,按佛的教导不可能单独居住。那千百年来对于僧团的管理又当如何呢?一方面就是依六和敬,树立共同修学目标,建立共同理想,形成了不同宗派的道场;令一方面我想这就需要住持和执事的威望、智慧、慈悲和耐心了。有了威望就能摄受一部分有缘的人,有了智慧就能教化一部分有缘的人,有了慈悲就能感化一部分有缘的人,有了耐心就能调伏一部分有缘的人。

《道德经》 善行无辙迹章第二十七 心解

关羽其疾如风、张飞不动如山、赵云难知如阴。《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哪一位战将做到风火山林阴雷,那就一定会青史留名,甚至可能进入《十七史百将传》甚至"武庙七十二将"。

读者诸君都知道,颜良是袁绍在官渡之战时的先锋大将,虽然在正史中被荀彧评价为"一勇之夫",但是荀彧只提颜良文丑而不提张郃高览,说明颜良当时的能力和名气还在张郃之上。

作为一军主将,颜良的职责是指挥全军而不是自己上阵冲杀,其中军大营也是戒备森严的,比如刘备一直用赵云当牙门将军,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免得哪个敌将愣头青像关羽一样冲上前来给自己一枪。

关羽的战斗特点,就是"其疾如风":来去如风确实防不胜防,但是只要防住了第一波冲击,就可以等到风平浪静了。

关羽其疾如风,张飞不动如山,这一点在三国正史中也有记载:"先主闻曹公卒(猝)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

张飞敢于据水断桥高声挑战,就是把握住了曹营诸将的心态:对面的是张飞,是诸曹夏侯的侄女婿,杀了他等于给自己找麻烦,被他杀了也会被人笑为不懂事儿,可能连抚恤金都得不到。

民国军阀吴佩孚,纳妾无数却无后人,四位正室夫人是谁呢?

善行无辙迹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吕祖解:

此章太上教人随机化育。不待勉强而听自然者也。是一团无中有的景况。何谓善行无辙迹。善乃人之本性。父母未生之初。就有善性。是一点落根源的时候。未有化育。就有此善。即先天也。行是发生归鼎。先天一来。只可意取。岂有辙迹。若有辙迹。即是***取有为功夫。大道本于自然。谓之善行无辙迹。何为善行无瑕谪。善若言。即有瑕生。即有诡诈。善不言。则瑕玷诡诈从何而起。方得还白。不言谓之善言。自然谓之无瑕谪。何为善计不用筹策。淳化之民。何用刀兵。不计。为善计。气和了。先天即生。何用子午卯酉著意筹策。能善用计者。就用不着筹策。何为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不闭。为善闭。何用闭谷道。通三关开昆仑。从夹脊两关。脐下元海。何窍要闭。何窍要开。终日用心用意。去自搬弄。岂不惜哉。善闭者。出自自然。而关窍自然通透。自然光明。著于关键者。而关键沉于渊海。昏昏无著者。虚无之关键。周天为大窍。无有隔障。善闭而无关键。不可开而自开也。何为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不结。为善结。著意***来。容心凝结者。不是养性命。是送性命。不是养长生药。是自炼毒丹而害生也。终日耗后天之宝。耗竭气散。惧寒惧暖。惧风惧湿。面金唇玉。皆不善结者。倘后有同志者。宜以此戒。听其自然。神气凝结。不待用意而自从规矩准绳中而结。一结成丹。岂可解也。何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是善言善行。善计善闭。善结的人。人者身也。是以圣人爱身。常修身而不弃身也。恐人于尘嚣枷锁之累。故救身而抱道也。何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物者灵也。恐人于有为。常存救之心。以无为化之。故出自然。听其生育。无向凡俗而不弃也。何为袭明。天无容心生物。亦无容心化行。人体天。无容心修身。亦无容心凝结。听物之生化。是为袭明。何为善人不善人之师。无为之人。不***造作。是有为之规模。有为之人。用意造作。为无为之榜样。圣人修自然之道。体天之无为。故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有智人。体杳冥而若大迷。是谓得道要妙。总不过无容心于道。而听自然者也。

《道德经》每周一悟天圆心灵教育科技(北京)研究院心灵学(中国)研究员郭智刚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有善恶之善,有至善之善。辙迹,车辙痕迹。人作为万物之灵,得自然育化之全,理(道、真空、大自然。在人为理性、精神、心灵)、气(气质)、物质形体具备。理为本,统御气与形体。道之本体,至清至净。对于人而言,辙迹最明且显着,莫过于有形有相的物质存在。其次明显的是气质变化的存在。理性的存在虽然是人的生命本质,生命之根,气、物之源,然因其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无气无迹,所以对多数人而言,最难以认知、理解。物质之变化辙迹,有形有相,有声有色,生而谓之有、灭而谓之无。前有车后有辙,了了分明;如是因如是果,如影随形。气质存在相对于物质而言细微难察,气质变化为物质、形体变化的前导与先声。物质与气质,有阴必有阳,对应而生:善与恶对,好与坏对,冷与热对,生与灭对,高与低对,上与下对,前与后对,起与伏对,凹与凸对,盈与亏对,老与少对,哭与笑对,来与去对,白与黑对,新与旧对,有与无对。大与小对,东与西对,南与北对,对与错对,是与非对......。理性为气质根源与主宰。物质存在显而易见,气质存在细微难察,理性(道、真空、大自然。在人为理性、精神、心灵)存在无在无不在,因其无在无不在,故无去无来;因其混成为一,故无东西南北上下内外之分;求其开始,如果有一个起点,那起点之前是什么?求其终了,如果有结束的时间,那结束以后是什么?所以古圣称之为无极、无量、无生无灭、无始无终。人的理性(也叫谷神、心灵、精神、佛性、觉性、元神、明德、良知良能...)源于此无生无灭、无始无终、永恒至极之道体,所以人的精神永恒,“谷神不死”。至善之行是恢复天赋觉性、道体。自然大道、人的理性无形无相,无生无灭,永恒至极,无生老病死离别苦,无旱涝饥馑水火刀兵天灾人祸,是为归根复命,是为极乐永恒,是为善行无辙迹,行于无形无相,无生无灭至善之地。如庄子所言:“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善行,行于至善光明永恒之道,此道,天然混成,无形无相,无声无臭,无生无灭,无始无终,无在无不在,无迹象可见,无踪迹可寻,故谓之“善行无辙迹”。善恶之善,有因有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至善之因德至善果。其善一也,然善有大小之分,有真幻之别。何谓至善?以人世间现实观察,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变化无常,生老病死是人世间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是一个动态的生命过程,这个百年一期的生命过程,是躯体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也是心灵慧命修养成长的过程。人世间的一切,基本上是围绕生命躯体生存、繁衍展开的,生命(躯体)年轻、健康,丰衣足食,各种生理、心理欲望得到满足、平衡,人就有幸福感,反之人就会有种种痛苦、挫败感。人世间一切学科就是基于人的这种生存需求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道德经》与众多经典相对于许多人来说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目前人们在社会、学校学习的知识体系与院系学科,是基于研究物质生命体系的,物质生命存在体系是自然界生命体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自然(道)生天地,天地生人,天地人生万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生命体系的一部分,这是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经典告诉我们的整体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并由此产生人生价值观。人的生命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永恒自然大道本体的分化,人,生于自然,存于自然,永恒于自然。人的生命与自然是一体,从此人的生命就有了真正的尊贵与自由。前一章节,我们讲了宇宙自然万有存在的三个体系,从这个源理理解“善行”,行于物质、气质体系,有生有灭,有始有终,人生不过百年,行于人世间最美好的境界,再青春美丽,富可敌国,到处旅游,随心所欲,生老病死如影随形,无论名誉地位多高、财富再多概莫能外,“韶华不久在,佳期顷刻无”。对于物质境界的追求,没有时孜孜以求,拥有时担心失去,患得患失,但百年为期限,终究难逃烟消云散,幻得幻失,这就是自然。怎么办?不必悲观绝望,不用避世入山,消极避世,明自然无极道理,尽人世纲常***,在物、用物、理物而不迷物,心通至极永恒自然之道,是为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至善之言使人合于自然永恒至极大道。瑕者,玉之斑点,喻心灵污染。谪,责罚,降级。心灵污染于气、物,从永恒至极恒常之道,落入气、物幻化无常、生灭变异境界,谓之瑕谪。《道德经》等圣人经典,以至善之言,使人生命恢复良知良能,明德至善,从生灭痛苦、幻化无常境界超拔,直合永恒道体,谓之“善言无瑕谪”。

“善计不用筹策”。

常见人终日营营,机关算尽真聪明,算来算去一场空。百年之计,如果只为躯体计,吃穿用绰绰有余,即使挣下了无穷无尽万贯家财,不能带走一分一毫。到一口气不来,金银珠宝何曾能替代生死?知此计非善计。善计者,知百年计,为人本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乐。安居乐业,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尽心理物,立身行道,功名利禄随之矣;安身立命,知物不迷,通自然大道天理,超出长短方圆形形***,超出生灭幻化有限时空,合于至极永恒自然道体,不落于生灭幻化无常境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何用筹策忐忑、彷徨不已?此谓之“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铜墙铁壁,秘钥钢锁,皆可破除、破解。自然真空大道,覆载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万物人类,人时时刻刻在其中而不能窥其端倪、悟入玄妙,真铁壁铜关所能比拟。有心人当体《道德经》等圣人经典,访求明师善友,悟理明道,心通自然,心开道明,入于圣境。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道之为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维系万灵、万有,“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维系一体,亿万年周流运转、牢不可破,非绳约可比拟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圣人,立天立基,代天宣化,使人脱离生老病死离别苦,超脱水火刀兵旱涝饥馑、三途八难,复归天赋永恒明德至善之性,以真常至道救人慧命,人能不流落气、物幻化无常、生灭不已境界,是天无绝人之路,谓之“不弃人”。

何谓“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孟老夫子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是诚于自然永恒至极真理、大道,这是尽人的天赋良知良能、本性、天性,人落于物质世界,心灵被物欲蒙蔽,失去天性、甚至失去人性。人能真诚明天理、天道,就能恢复天赋明德本性、觉性,人性就能圆合,人性圆合,则不被物欲役使、迷惑、戕害,人能尽其德才,物能尽其功用,成为顶天立地的君子,燮理阴阳,参赞天道化育,补天地之不足,与天地并列三才,尽天地人之道,报天覆地载,父母养育深恩,感自然大道无边无量大德,是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袭,因袭,继承之意。是谓袭明者,人之良知良能,感知万事万物的功能是自然大道赋予的,所以老圣人在《中庸》说:“天命之谓性”,此性,觉无不照,灵灵不昧,了了分明,此明源于大自然道体之明,故谓之“是谓袭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人者,不生不灭永恒光明天赋理性良心本性,不善人,生灭起伏变化无常之意识心。天赋良知良能是每个人自我生命的主宰与能源,天赋觉性纯善无恶,光明广大,与道同体,落于后天气质、物质,由明渐暗,由大变小,生出善恶。人生在世,有幸得圣人自然教化之道,天赋良知良能萌动,良心发现,可以自我觉悟、觉醒,自我教化,改恶从善,是为“故善人。不善人之师”;虽然生灭心起伏变幻,扰乱真常本性,但***不碍真,空色一体,***外无真,更何况种种“不善”颠倒身心,痛苦磨难催人觉醒,人能知***而不迷,借***修真,烦恼菩提真性不二,是为“不善人。善人之资”。惟精惟一,至善不失,道尊德贵,善道不离,是“贵其师”。能看破幻化无常***体幻境,知人身难得,和光混俗,***不昧是“爱其资”。反之,以***为真,时时处处为幻化无常迷惑,不知觉醒,自以为眼前聪明,实则贪小而失大,三观(道、气、物)不正,迷失自我。

要妙者,道不远人,得圣人慈悲传心、炼心之道,“存心养性”,“修心炼性”,“明心见性”,恢复天赋明德至善,复归于自然永恒至极道体。

感恩圣人

参考经典:

《吕祖解<道德经&gt;》

张玉林先生著《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心要》《漫谈<金刚经><心经><坛经>》等

吴佩孚,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辛亥革命时,在曹锟手下任第三师师长。曹吴在北洋军阀时期结成军事集团,史称直系军阀。1920年,吴、曹直系军阀与段祺瑞的皖系军阀之间爆发了直皖战争,曹吴得胜,入主北京在北伐战争中失败逃到四川,后又回北平。吴佩孚反日立场坚定、鲜明,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参加反日活动。

吴佩孚一辈子很重夫妻之伦,在他闻名于世的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借外债之外,又有四不主义,即加上一条不娶妾。然而他从15岁第一次结婚,直到66岁被日本特务害死,他竟身不由己前后共娶了4位夫人,而且居然始终都无法获得一位子嗣。

今天,笔者就来聊聊民国军阀的四位正室妻子。

第一位王氏

吴佩孚的第一位夫人叫王氏,据《吴佩孚先生集》记载,他15岁那年将王氏娶进了门,同住在他家开设的暗香杂货店里,这位王氏夫人比吴佩孚大3岁,娶亲的时候吴佩孚已在登州府水师营当学兵,一个星期出一次操。吴佩孚娶了18岁的大太太,双方的感情还很不错,但是王氏3年没有生育。1891年,王氏一病不起,归葬于吴氏祖坟。

第二位李氏

第二位是李氏夫人。从18岁元配逝世到31岁迎娶李氏夫人,其间13年是吴佩孚平生最穷困潦倒的一-段时期。李氏夫人一家要算李家屯上的首富,叔父,便是蓬莱巨绅李少堂。这位富家千金,名门闺秀一直待到芳龄24岁方始嫁给了吴佩孚。这时的吴佩孚熬出了头,文中秀才武授中尉,帮东洋人办事,拿双份的薪水。

据说,这位李夫人是典型的北国佳人,体态纤长丰满、明眸皓齿、艳光四照。吴老太太因为长子吴道孚早夭,一直把吴佩孚当长子看待,李氏夫人却不育。于是,渐渐对李氏不满了,吴太夫人认定了媳妇的肚皮不争气,绝无生儿育女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她家常来常往混得亲亲热热的张佩兰,不但人长得有宜男之相,而且她的家族也就是人丁兴旺,吴老太太非逼着吴佩孚娶张佩兰为二房不可。

第三位张氏夫人

张佩兰18岁,排行第三。后李氏与吴母争吵,李氏搭火车回蓬莱娘家去了。李氏走后,张佩兰乘虚而入,一声一个干娘叫得更勤了,干脆一天到晚在老太太身边,晚上和老太太睡在一个炕上,百般殷勤,把老太太哄得不知东西南北了。1907年,张佩兰和吴佩孚在长春结婚。

不久,吴佩孚安排李氏、张氏同住长春道街杨家大院的一座屋顶之下。后吴佩孚随军南征,李氏留在了北方,张氏带了大批的酒食罐头远赴岳州劳军,因而博得吴夫人高劳将士的贤名。一到岳州,马上就成立了吴公馆,从此以后,张氏便一直在吴佩孚的身边。

第四位

1923年,吴佩孚在洛阳过50大寿,可谓春风得意。但是有一件事会令吴佩孚闷闷不乐,那就是膝下无子。吴佩孚和张佩兰夫妻俩很为膝下无子的大问题着急,***吃药、求神祈佛、一概都不发生作用,吴佩孚已明白他已无法弥补这终生的遗憾,迫不得已以胞弟文孚的儿子吴道时为嗣,承续烟火。

6年以后,吴佩孚兵败入川成为了川陕边际督办刘存厚的上宾。1929年,吴佩孚在大兴寺做56岁生辰,张佩兰挑选一名丫鬟,劝吴佩孚收房做了小妾。这位小妾后来曾和吴佩孚同到北京,但努力了10年,直到吴佩孚离开了人世,小妾仍然是空空如也,吴家人不得不信命了。

吴佩孚一生终不得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