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供养背人物故事花钱,香花供养钱币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06 0
  1. 会有花蕊夫人的资料
  2. 扩写成语故事
  3. 关于花有关的成语故事
  4. 九华山的历史传说故事
  5. 求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鼻子》的准确中文译文

一、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不久李自成的队伍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对农民起义军整日忧心惶惶,便设盛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 “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顺治中,吴氏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 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香花供养背人物故事花钱,香花供养钱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局面,传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见峰火,不闻干戈,五各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妃嫔之外另有十二等级,其中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孟昶天天颠倒在宫女队里,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便同着花蕊夫人,将后宫侍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资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轮流进御,其品秩比于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孟昶亲自监视,那宫人竟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于御床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

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桅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不借派人前往各地选购优良品种,在宫中开辟“牡丹苑”,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那红桅子花据说是道士申天师所献,只有***两粒,它开起花来,其色斑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由于难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样式画在团扇上,竟相习成风。每当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时近中秋,后主命驾往游浣花溪,罗列水嬉,一片莺莺燕燕,口呼万岁,真个是风流天子,千古盛事。

然而就在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不道流年挟弹骑射,游宴寻诗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效法郭威,演一幕“黄袍加身” 的闹剧,取代后周而君临天下,国号宋,改元建隆整军经武,南征北伐,目标逐渐指向后蜀。花蕊夫人屡次劝孟昶砺精图治,孟昶总认为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

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孟昶对花蕊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乾德三年元宵刚过,司空平章事李昊草表,孟昶自缚出城请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才六十六天后蜀灭亡,比起前蜀王衍被后唐所灭还快,而两次草拟降表的都是李昊,于是有心情忠愤不平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门上写道:“世修降表李家”。

绿柳才黄的时侯,孟昶,花蕊夫人与李昊一行三十三人被押赴汴梁。到汴梁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宋太祖赵匡胤如此优待孟昶,只因他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欲思一见颜色,以慰渴怀,又不便特行召见,恐人议论,便想出这个主意,重赏孟昶,连他的侍从家眷也—一赏赐,料定他们必定进宫谢恩,就可见到花蕊夫人。果然如此,那天谢恩,孟昶的母亲李夫人之后就是花蕊夫人。太祖格外留神,觉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种香泽扑入鼻中,令人心醉,仔细端详,只觉得千娇百媚,难以言喻,等到花蕊夫人口称臣妾费氏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时,那一片娇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听,方才把太祖的魂灵唤了回来,但两道眼光,仍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眨不眨。花蕊夫人也有些觉得,便瞧了太祖一眼,低头敛鬟而退。这临去时的秋波一转,更是勾魂摄魄,直把宋太祖弄得心猿意马。七天后孟昶暴疾而终,年四十七岁,史家多认为是太祖毒死的。

太祖听到孟昶已死,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为楚王。太祖见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便乘此机会,把她留在宫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这时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转从命,饮酒中间,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诗,在蜀中时,曾作宫词百首,要她即席吟诗,以显才华,花蕊夫人吟道: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宋太祖赵匡胤听罢长久不语,连饮三杯,说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启朱唇: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本也是个英雄人物:当年千里送京娘,当年以一条棍棒打遍十八座军州。此时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竟更加深了对花蕊夫人的爱慕之心。饮了几杯酒后的花蕊夫人,红云上颊,更觉妩媚动人,太祖携着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寝宫,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

这日退朝略早,径向花蕊夫人那里而来,步入宫内,见花蕊夫人正在那里悬着画像,点上香烛,叩头礼拜。太祖不知她供的是什么画像,即向那画像细看去,只见一个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间好象在什么地方见过一般,急切之间,又想不起来,只好问花蕊夫人。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来,被他瞧见自己秘事,心下本就惊慌,见太祖问起,连忙镇定心神,慢慢回答道:“这就是俗传的张仙像,虔诚供奉可得子嗣。”太祖听如此说,笑道:“妃子如此虔诚,朕料张仙必定要送子嗣来的。但张仙虽掌管送生的事,究竟是个神灵,宜在静室中,香花宝柜供养,若供在寝宫里面,未免亵读仙灵,反干罪戾。”夫人听了太祖的话,连忙拜谢。实际上花蕊夫人所供的并不是张仙,而是蜀主孟昶。她本与孟昶相处十分恩爱,自从孟昶暴病身亡,她被太祖威逼人宫,因为贪生怕死,勉承雨露,虽承太祖宠冠六宫,心里总抛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亲手画了她的像,背着人,私自礼拜,不料被太祖撞见,只得谎称是张仙。可怜那些宫里的妃嫔,听说供奉张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宫中照样画一幅,供奉起来,希望生个皇子,从此富贵。不久,这张仙送子的画像,竟从禁中传出,连民间妇女要想生儿抱子的,也画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也一定会十分感念花蕊夫人了,后人有人咏此事:

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三、赵飞燕原名宜生,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家,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赵飞燕小时家里很苦,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父母相继去世,她便同妹妹一同流落长安,沦为官婢,后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一时名满长安。

汉成帝刘骛喜欢游乐,经常与富平候张放出外寻欢作乐,他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赵飞燕后,大为欢喜,就召她入宫,封为婕妤,极为宠爱,后又废了许皇后,立飞燕为后,赵飞燕之妹合德亦被立为昭仪,两姐妹专宠后宫,显赫一时。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衍即位,赵飞燕被贬为孝成皇后,后由于其妹合德害死了后宫的皇子,被杀,赵飞燕则被贬为庶人,被赐***。

当时民间曾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说的就是赵飞燕,燕燕尾涎涎说的是赵飞燕的美貌,木间仓琅琅说的是她将当皇后。

关于赵飞燕的舞蹈艺术,《赵飞燕别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的技巧,最早见于史料,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并能控制呼吸。赵飞燕“善行气术”,传说她“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见其轻功极好,且可能她已能在空中做高难度的技巧,轻盈飘逸,挥洒自如。

赵飞燕不仅是位舞蹈艺术家,也是位出色的琴家,她有一张琴名为“凤凰宝琴”。当时长安有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张安世,自幼习琴,15岁时便名满天下,后入宫为汉成帝和赵飞燕演奏了一曲《双凤离鸾曲》,其出色的技艺和优美的音乐令皇帝夫妇如痴如醉,赵飞燕尤为激动,令人取来她的琴奏了一曲《归风送远》,飘逸逍遥,令张安世惊叹不已。赵飞燕爱惜张安世之才,特求成帝允其随便出入皇宫,并给他一个侍。

会有花蕊夫人的资料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富尊荣+荣华富贵+贵而贱目+目无余子+子虚乌有+有目共睹+睹物思人+人中骐骥+

骥子龙文+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此以往+

往返徒劳+劳而无功+功成不居+居官守法+法外施仁+仁浆义粟+粟红贯朽+朽木死灰+灰飞烟灭+灭绝人性+

性命交关+关门大吉+吉祥止止+止于至善+善贾而沽+沽名钓誉+誉不绝口+口蜜腹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

象箸玉杯+杯弓蛇影+影影绰绰+绰约多姿+姿意妄为+为人作嫁+嫁祸于人+人情冷暖+暖衣饱食+食不果腹+

腹背之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

面有菜色+色授魂与+与民更始+始乱终弃+弃瑕录用+用舍行藏+藏垢纳污+污泥浊水+水融+融会贯通+

通宵达旦+旦种暮成+成人之美+美人迟暮+暮云春树+树大招风+风中之烛+烛照数计+计日程功+功德无量+

量才录用+用行舍藏+藏头露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急如焚+焚琴煮鹤+鹤发童颜+颜面扫地+地上天官+

+反裘负刍+刍荛之见+见微知著+著作等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消雨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

进退失据+据理力争+争长论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影自怜+怜香惜玉+玉液琼浆+浆酒霍肉+肉薄骨并+

并行不悖+悖入悖出+出奇制胜+胜任愉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寸可取+取巧图便+

便宜行事+事与愿违+违心之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光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

今愁古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沿走壁+壁垒森严+严阵以待+待理不理+理屈词穷+穷原竟委+委曲求全+

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烧火燎+燎原烈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惶失措+措置裕如+

如运诸掌+掌上明珠+珠沉玉碎+碎琼乱玉+玉碎珠沉+沉滓泛起+起早贪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头金尽+

尽态极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打成招+招摇过市+

市井之徒+徒劳往返+返老还童+童牛角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顾之忧+忧国奉公+公子王孙+孙康映雪+

雪上加霜+霜露之病+病病歪歪+歪打正着+着手成春+春蚓秋蛇+蛇口蜂针+针锋相对+对薄公堂+堂堂正正+

正中下怀+怀璧其罪+罪大恶极+极天际地+地丑德齐+齐心协力+力不胜任+任重道远+远见卓识+识文断字+

字斟句酌+酌盈剂虚+虚舟飘瓦+瓦釜雷鸣+鸣锣开道+道不拾遗+遗大投艰+艰苦朴素+素丝羔羊+羊肠小道+

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死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形于色+

俱全+全军覆灭+灭此朝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施鬼设+设身处地+地平天成+成年累月+月白风清+

清净无为+为期不远+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备多力分+分寸之末+末学肤受+受宠若惊+惊涛骇浪+浪子回头+

头疼脑热+热火朝天+天高地厚+厚貌深情+情同骨肉+肉眼惠眉+眉来眼去+去伪存真+真脏实犯+犯上作乱+

乱头粗服+服低做小+小试锋芒+芒刺在背+背井离乡+乡壁虚造+造化小儿+儿女情长+长歌当哭+哭天抹泪+

泪干肠断+断鹤续凫+凫趋雀跃+跃然纸上+上树拔梯+梯山航海+海枯石烂+烂若披锦+锦绣前程+程门立雪+

雪虐风饕+饕餮之徒+徒劳无功+功败垂成+成千上万+万象森罗+罗雀掘鼠+鼠窃狗盗+盗憎主人+人莫予毒+

毒手尊前+前因后果+果于自信+信赏必罚+罚不当罪+罪恶昭彰+彰善瘅恶+恶贯满盈+盈科后进+进退两难+

难分难解+解甲归田+田月桑时+时和年丰+丰取刻与+与世偃仰+仰人鼻息+息息相通+通权达变+变化无穷+

穷途末路+路不拾遗+遗臭万年+年深日久+久悬不决+决一死战+战天斗地+地利人和+和而不唱+唱筹量沙+

沙里淘金+金屋藏娇+娇生惯养+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喝西北风+风雨同舟+舟中敌国+国色天香+

香火因缘+缘木求鱼+鱼龙混杂+杂七杂八+八拜之交+交头接耳+耳鬓斯磨+磨砖成镜+镜花水月+月旦春秋+

秋高气爽+爽然若失+失惊打怪+怪诞不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必有中+中庸之道+

道路以目+目瞪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马轻裘+裘弊金尽+尽力而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尽心竭力+

力透纸背+背道而驰+驰名中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在言外+外圆内方+方底圆盖+盖世无双+双管齐下+

下车伊始+始终如一+一蹶不振+振臂一呼+呼风唤雨+雨沐风餐+餐风露宿+宿弊一清+清心寡欲+欲取姑予+

予取予求+求神问卜+卜昼卜夜+夜不闭户+户枢不蠹+蠹众木折+折槁振落+落落大方+方寸已乱+乱琼碎玉+

玉洁冰清+清风明月+月盈则食+食言而肥+肥遁鸣高+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

简明扼要+要价还价+价值连城+城狐社鼠+鼠腹鸡肠+肠肥脑满+满腔热枕+枕石漱流+流离转徙+徙宅忘妻+

妻儿老小+小本经营+营私舞弊+弊绝风清+清尘浊水+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才器使+使贪使愚+愚昧无知+

知书达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拒谏饰非+非异人任+任人唯亲+亲密无间+间不容发+发指眦裂+裂土分茅+

茅塞顿开+开路先锋+锋芒所向+向隅而泣+泣下如雨+雨丝风片+片言折狱+狱货非宝+宝山空回+回光返照+

照本宣科+科班出身+身价百倍+倍日并行+行动坐卧+卧薪尝胆+胆破心寒+寒木春华+华不再扬+扬长而去+

去粗取精+精诚团结+结党营私+私心杂念+念兹在兹+兹事体大+大势所趋+趋炎附势+势不两立+立此存照+

照猫画虎+虎背熊腰+腰缠万贯+贯朽粟陈+陈词滥调+调嘴学舌+舌剑唇枪+枪林弹雨+雨过天青+青出于蓝+

蓝田生玉+玉卮无当+当场出彩+彩凤随鸦+鸦雀无闻+闻风而起+起死回生+生拉硬扯+扯篷拉纤+纤芥之疾+

疾风迅雷+雷打不动+动辄得咎+咎由自取+取辖投井+井井有条+条三窝四+四衢八街+街头巷尾+尾生之信+

信口开河+河山带砺+砺山带河+河清难俟+俟河之清+清汤寡水+水滴石穿+穿云裂石+石沉大海+海立云垂+

垂涎欲滴+滴水成冰+冰清玉洁+洁身自好+好肉剜疮+疮痍满目+目不识丁+丁公凿井+井中视星+星旗电戟+

戟指怒目+目指气使+使羊将狼+狼心狗肺+肺石风清+清夜扪心+心织笔耕+耕当问奴+奴颜婢膝+膝痒搔背+

背信弃义+义无反顾+顾全大局+局促不安+安步当车+车载斗量+量才而为+为渊驱鱼+鱼游釜中+中馈犹虚+

虚有其表+表里如一+一呼百诺+诺诺连声+声罪致讨+讨价还价+价增一顾+顾盼自雄+雄心壮志+志美行厉+

厉兵秣马+马工枚速+速战速决+决一雌雄+雄才大略+略见一斑+斑驳陆离+离弦走板+板上钉钉+钉嘴铁舌+

舌桥不下+下马看花+花样翻新+新陈代谢+谢天谢地+地久天长+长枕大被+被山带河+河落海干+干柴烈火+

火上浇油+油腔滑调+调兵遣将+将伯之助+助人为乐+乐而不*+*词艳曲+曲终奏雅+雅俗共赏+赏罚分明+

明刑不戮+戮力同心+心心相印+印累绶若+若有所失+失张失智+智圆行方+方枘圆凿+凿凿有据+据为己有+

有眼无珠+珠光宝气+气味相投+投鼠忌器+器宇轩昂+昂首阔步+步履维艰+艰苦卓绝+绝少分甘+甘雨随车+

车水马龙+龙飞凤舞+舞衫歌扇+扇枕温被+被发缨冠+冠冕堂皇+皇天后土+土阶茅屋+屋乌之爱+爱莫能助+

助我张目+目挑心招+招风惹草+草率收兵+兵不雪刃+刃迎缕解+解衣推食+食古不化+化零为整+整装待发+

发凡起例+例行公事+事必躬亲+亲如骨肉+肉跳心惊+惊弓之鸟+鸟枪换炮+炮凤烹龙+龙蛇飞动+动人心弦+

弦外之音+音容笑貌+貌合心离+离心离德+德高望重+重蹈覆辙+辙乱旗靡+靡靡之音+音容宛在+在所难免+

免开尊口+口耳之学+学而不厌+厌难折冲+冲口而出+出谷迁乔+乔龙画虎+虎踞龙盘+盘马弯弓+弓折刀尽+

尽善尽美+美意延年+年高望重+重温旧梦+梦寐以求+求全之毁+毁家纾难+难言之隐+隐恶扬善+善始善终+

终南捷径+径情直行+行成于思+思潮起伏+伏低做小+小恩小惠+惠而不费+费尽心机+机关算尽+尽忠报国+

国士无双+双宿双飞+飞灾横祸+祸从天降+降格以求+求同存异+异名同实+实至名归+归真反璞+璞玉浑金+

金玉锦绣+绣花枕头+头没杯案+案牍劳形+形单影只+只字不提+提心吊胆+胆大心细+细枝末节+节用裕民+

民脂民膏+膏唇试舌+舌锋如火+火伞高张+张冠李戴+戴月披星+星移斗转+转祸为福+福至心灵+灵丹圣药+

药笼中物+物以类聚+聚蚊成雷+雷厉风行+行将就木+木本水源+源源不断+断烂朝报+报冰公事+事预则立+

立身处世+世外桃源+源源不绝+绝甘分少+少不经事+事不师古+古今中外+外强中干+干城之将+将机就机+

机杼一家+家常便饭+饭糗茹草+草木皆兵+兵连祸结+结结巴巴+巴三览四+四面楚歌+歌功颂德+德厚流光+

光阴似箭+箭在弦上+上好下甚+甚嚣尘上+上下交困+困知勉行+行若无事+事倍功半+半夜三更+更仆难数+

数见不鲜+鲜车怒马+马革裹尸+尸居余气+气冲牛斗+斗筲之器+器小易盈+盈盈一水+水陆杂陈+陈规陋习+

习焉不察+察察为明+明知故问+问道于盲+盲人摸象+象齿焚身+身不由主+主客颠倒+倒凤颠鸾+鸾翔凤集+

集苑集枯+枯木逢春+春山如笑+笑里藏刀+刀山火海+海外奇谈+谈笑封侯+侯门如海+海阔天空+空室清野+

野草闲花+花颜月貌+貌合神离+离乡背井+井蛙之见+见仁见智+智勇双全+全受全归+归马放牛+牛骥同皂+

皂白不分+分香卖履+履舄交错+错彩镂金+金城汤池+池鱼之殃+殃及池鱼+鱼烂而亡+亡羊补牢+牢不可破+

破颜微笑+笑逐颜开+开宗明义+义薄云天+天南地北+北辕适楚+楚囚对泣+泣不成声+声嘶力竭+竭泽而渔+

渔人之利+利令智昏+昏天黑地+地大物博+博闻强识+识途老马+马到成功+功德圆满+满腹狐疑+疑神疑鬼+

鬼使神差+差三错四+四时八节+节衣缩食+食而不化+化整为零+零打碎敲+敲冰求火+火树银花+花好月圆+

圆颅方趾+趾高气扬+扬汤止沸+沸沸扬扬+扬幡招魂+魂不附体+体无完肤+肤皮潦草+草长莺飞+飞鹰走狗+

狗吠非主+主情造意+意马心猿+猿猴取月+月露风云+云蒸霞蔚+蔚为大观+观眉说眼+眼馋肚饱+饱食暖衣+

衣架饭囊+囊空如洗+洗耳恭听+听而不闻+闻鸡起舞+舞文弄墨+墨子泣丝+丝恩发怨+怨气冲天+天罗地网+

网开三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心如意+意气扬扬+扬眉吐气+气涌如山+山南海北+北叟失马+马仰人翻+

翻然改图+图穷匕见+见多识广+广开言路+路柳墙花+花遮柳隐+隐姓埋名+名垂后世+世风日下+下车泣罪+

罪孽深重+重于泰山+山盟海誓+誓死不二+二心两意+意气相投+投机取巧+巧取豪夺+夺其谈经+经年累月+

月下花前+前思后想+想入非非+非亲非故+故弄玄虚+虚位以待+待人接物+物尽其用+用兵如神+神差鬼使+

使臂使指+指不胜屈+屈指可数+数一数二+二姓之好+好高骛远+远走高飞+飞蛾投火+火上弄冰+冰天雪地+

地狱变相+相机而动+动如脱兔+兔丝燕麦+麦穗两歧+歧路亡羊+羊质虎皮+皮里阳秋+秋荼密网+网开一面+

面红耳赤+赤子之心+心高气傲+傲然屹立+立功赎罪+罪魁祸首+首善之区+区闻陬见+见兔顾犬+犬马之劳+

劳燕分飞+飞蛾赴火+火海刀山+山高水低+低声下气+气象万千+千疮百孔+孔席墨突+突然袭击+击节叹赏+

赏一劝百+百年不遇+遇事生风+风雨交加+加人一等+等因奉此+此起彼伏+伏地圣人+人欢马叫+叫苦连天+

天高听卑+卑礼厚币+币重言甘+甘棠遗爱+爱屋及乌+乌焉成马+马鹿异形+形影相吊+吊死问疾+疾足先得+

得陇望蜀+蜀犬吠日+日升月恒+恒河沙数+数黑论黄+黄雀伺蝉+蝉不知雪+雪窑冰天+天真烂漫+漫不经心+

心心念念+念念不忘+忘乎所以+以指挠沸+沸反盈天+天上石麟+麟趾呈祥+祥麟威凤+凤凰来仪+仪静体闲+

闲云野鹤+鹤发鸡皮+皮里春秋+秋风过耳+耳食之谈+谈笑自若+若明若暗+暗气暗恼+恼羞成怒+怒目而视+

视民如伤+伤弓之鸟+鸟语花香+香花供养+养痈成患+患难与共+共枝别干+干卿底事+事出有因+因敌取资+

资深望重+重睹天日+日上三竿+竿头直上+上援下推+推襟送抱+抱蔓摘瓜+瓜熟蒂落+落花流水+水米无交+

交浅言深+深更半夜+夜长梦多+多才多艺+艺不压身+身心交病+病从口入+入门问讳+讳莫如深+深恶痛绝+

绝处逢生+生关死劫+劫富济贫+贫贱骄人+人生如寄+寄人篱下+下气怡声+声振林木+木人石心+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得寸进尺+尺短寸长+长目飞耳+耳聪目明+明辨是非+非驴非马+马瘦毛长+长驱直入+入木三分+

分文不取+取信于民+民怨沸腾+腾蛟起凤+凤毛济美+美女簪花+花说柳说+说黄道黑+黑灯瞎火+火光烛天+

天壤悬隔+隔年皇历+历历可数+数白论黄+黄袍加身+身外之物+物换星移+移樽就教+教学相长+长年累月+

月晕而风+风流倜傥+傥来之物+物是人非+非池中物+物及必反+反经行权+权宜之计+计出万全+全无心肝+

肝肠寸断+断梗飘蓬+蓬户瓮牖+牖中窥日+日积月累+累瓦结绳+绳锯木断+断发文身+身体力行+行不胜衣+

衣不完***+***兰赠药+药石之言+言传身教+教一识百+百花齐放+放任自流+流星赶月+月下老人+人杰地灵+

灵机一动+动魄惊心+心慈面软+软红香土+土龙刍狗+狗彘不若+若即若离+离群索居+居安思危+危如累卵+

卵与石斗+斗转星移+移山倒海+海水群飞+飞短流长+长治久安+安之若素+素昧平生+生栋覆屋+屋如七星+

星罗棋布+布鼓雷门+门到户说+说三道四+四平八稳+稳扎稳打+打牙犯嘴+嘴直心快+快步流星+星火燎原+

原原本本+本末倒置+置若罔闻+闻风丧胆+胆小如鼠+鼠窜狼奔+奔走相告+告朔饩羊+羊狠狼贪+***腐化+

化为乌有+有备无患+患难之交+交淡若水+水过鸭背+背城借一+一塌糊涂+涂脂抹粉+粉白黛黑+黑白分明+

明目张胆+胆战心惊+惊心悼胆+胆大心小+小廉曲谨+谨毛失貌+貌似强大+大璞不完+完事大吉+吉光片羽+

羽毛未丰+丰衣足食+食肉寝皮+皮相之见+见笑大方+方便之门+门当户对+对酒当歌+歌舞升平+平白无故+

故入人罪+罪该万死+死灰复燃+燃眉之急+急不暇择+择善而从+从心所欲+欲擒故纵+纵虎归山+山栖谷隐+

隐忍不言+言之凿凿+凿壁偷光+光复旧物+物腐虫生+生不逢时+时不再来+来者可追+追本穷源+源源而来+

来者不善+善善恶恶+恶语中伤+伤心惨目+目不暇接+接踵而来+来日大难+难以置信+信口雌黄+黄道吉日+

日下无双+双瞳剪水+水火无情+情至意尽+尽如人意+意气风发+发号施令+令人作呕+呕心沥血+血气方刚+

刚直不阿+阿谀逢迎+迎头赶上+上下其手+手不释卷+卷土重来+来情去意+意在笔先+先意承志+志士仁人+

人寿年丰+丰亨豫大+大言不惭+惭凫企鹤+鹤立鸡群+群雌粥粥+粥少僧多+多藏厚亡+亡命之徒+徒托空言+

言重九鼎+鼎新革故+故作高深+深藏若虚+虚张声势+势倾天下+下里巴人+人才济济+济困扶危+危言危行+

行云流水+水泄不通+通力合作+作威作福+福无双至+至高无上+上雨旁风+风情月债+债多不愁+愁眉锁眼+

眼高手低+低三下四+四大皆空+空前绝后+后生可畏+畏葸不前+前车之鉴+鉴往知来+来去分明+明白了当+

当门抵户+户限为穿+穿壁引光+光前裕后+后起之秀+秀而不实+实与有力+力争上游+游刃有余+余波未平+

平淡无奇+奇珍异宝+宝刀不老+老态龙钟+钟灵毓秀+秀才人情+情窦初开+开山祖师+师老兵破+破瓜之年+

年富力强+强人所难+难解难分+分秒必争+争猫丢牛+牛鬼蛇神+神出鬼没+没精打***+***薪之忧+忧患余生+

生死存亡+亡羊得牛+牛鼎烹鸡+鸡犬不宁+宁缺毋滥+***+权衡轻重+重见天日+日以继夜+夜以继日+

日新月异+异端邪说+说黑道白+白璧无瑕+瑕瑜互见+见兔放鹰+鹰瞵鹗视+视而不见+见猎心喜+喜新厌旧+

旧调重弹+弹尽援绝+绝路逢生+生死相依+依然故我+我心如秤+秤平斗满+满面春风+风刀霜剑+剑拔弩张+

张三李四+四不拗六+六马仰秣+秣马厉兵+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死气沉沉+沉鱼落雁+

雁杳鱼沉+沉李浮瓜+瓜剖豆分+分甘共苦+苦中作乐+乐极生悲+悲天悯人+人言可畏+畏缩不前+前俯后仰+

仰首伸眉+眉高眼低+低首下心+心乱如麻+麻木不仁+仁言利博+博士买驴+驴鸣犬吠+吠影吠声+声威大震+

震古烁今+今非昔比+比肩继踵+踵决肘见+见钱眼开+开诚布公+公诸同好+好逸恶劳+劳师动众+众口难调+

调虎离山+山崩钟应+应运而生+生龙活虎+虎狼之势+势成骑虎+虎尾春冰+冰炭不投+投畀豺虎+虎口余生+

生老病死+死不悔改+改邪归正+正理平治+治国安民+民保于信+信及豚鱼+鱼贯而入+入不敷出+出入人罪+

罪有应得+得过且过+过目不忘+忘其所以+以莛叩钟+钟鸣漏尽+尽人皆知+知难而退+退如山移+移天易日+

日就月将+将信将疑+疑信参半+半吞半吐+吐刚茹柔+柔茹刚吐+吐哺握发+发愤图强+强聒不舍+舍生忘死+

死不瞑目+目送手挥+挥戈反日+日暮途穷+穷奢极欲+欲罢不能+能工巧匠+匠心独运+运用自如+如应斯响+

响彻云霄+霄壤之别+别具一格+格格不入+入井望天+天翻地覆+覆车之鉴+鉴影度形+形枉影曲+曲高和寡+

寡见少闻+闻过则喜+喜从天降+降心相从+从井救人+人心所向+向天而唾+唾手可得+得意忘形+形影相随+

随俗浮沉+沉冤莫白+白云苍狗+狗头军师+师出有名+名正言顺+顺水人情+情急智生+生离死别+别有用心+

心如死灰+灰心丧气+气焰熏天+天长日久+久安长治+治病救人+人心归向+向壁虚造+造谣惑众+众擎易举+

举案齐眉+眉目如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虎类狗+狗仗人势+势焰熏天+天悬地隔+隔世之感+感激涕零+

零敲碎打+打成一片+片甲不回+回天之力+力不从心+心坚石穿+穿井得人+人亡物在+在所不惜+惜墨如金+

金枝玉叶+叶落知秋+秋色平分+分斤掰两+两瞽相扶+扶危济困+困兽犹斗+斗鸡走狗+狗血喷头+头童齿豁+

豁然贯通+通今博古+古调单弹+弹尽粮绝+绝无仅有+有枝添叶+叶公好龙+龙马精神+神魂颠倒+倒持泰阿+

阿其所好+好为人师+师出无名+名存实亡+亡魂丧胆+胆大包天+***人怨+怨天尤人+人己一视+视同路人+

人尽其才+才疏意广+广土众民+民胞物与+与世无争+争权夺利+利欲熏心+心灵手巧+巧不可接+接三连四+

四亭八当+当务之急+急流勇退+退避三舍+舍己救人+人心不古+古貌古心+心手相应+应付裕如+如释重负+

负荆请罪+罪恶滔天+天昏地暗+暗箭伤人+人存政举+举世瞩目+目无全牛+牛刀割鸡+鸡鸣狗吠+吠形吠声+

声应气求+求田问舍+舍己从人+人微权轻+轻重倒置+置之脑后+后来居上+上下一心+心灰意冷+冷暖自知+

知人之明+明争暗斗+斗转参横+横七竖八+八方呼应+应付自如+如花似锦+锦心绣口+口沸目赤+赤胆忠心+

心平气和+和盘托出+出将入相+相惊伯有+有求必应+应有尽有+有名无实+实逼处此+此唱彼和+和而不同+

同工异曲+曲尽其妙+妙手空空+空谷传声+声势浩大+大度包容+容光焕发+发扬光大+大有人在+在家出家+

家贫亲老+老羞成怒+怒发冲冠+冠盖相望+望子成龙+龙争虎斗+斗酒只鸡+鸡口牛后+后患无穷+穷凶极恶+

恶醉强酒+酒入舌出+出以公心+心术不正+正襟危坐+坐观成败+败军之将+将伯之呼+呼幺喝六+六尺之孤+

孤独矜寡+寡不敌众+众所周知+知无不言+言过其实+实获我心+心到神知+知小谋大+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名目繁多+多愁善感+感慨万千+千载难逢+逢人说项+项背相望+望穿秋水+水尽鹅飞+飞蓬随风+风行革偃+

偃武修文+文不加点+点石成金+金舌蔽口+口讲指画+画脂镂冰+冰雪聪明+明镜高悬+悬鹑百结+结驷连骑+

骑驴觅驴+驴前马后+后继无人+人微言轻+轻而易举+举一反三+三生有幸+幸灾乐祸+祸国殃民+民富国强+

强作解人+人多势众+众口铄金+金刚怒目+目光如鼠+鼠窃狗偷+偷工减料+料事如神+神通广大+大敌当前+

前所未闻+闻一知十+十围五攻+攻苦食淡+淡汝浓抹+抹月秕风+风花雪夜+夜郎自大+大打出手+手到病除+

除暴安良+良工心苦+苦大仇深+深入人心+心安理得+得胜回朝+朝梁暮陈+陈陈相因+因循守旧+旧地重游+

游山玩水+水涨船高+高义薄云+云兴霞蔚+蔚然成风+风流罪过+过街老鼠+鼠目寸光+光前绝后+后发制人+

人云亦云+云过天空+空穴来风+风卷残云+云泥之别+别具匠心+心口如一+***+挂一漏万+万古长青+

青黄不接+接二连三+三牲五鼎+鼎足而三+三命而俯+俯仰由人+人一己百+百折不回+回味无穷+穷极无聊+

聊以+慰情胜无+无拳无勇+勇往直前+前挽后推+推己及人+人众胜天+天灾人祸+祸福相依+依依不舍+

舍己为人+人命关天+天下太平+平起平坐+坐不重席+席地而坐+坐井观天+天渊之别+别有洞天+天荒地老+

老气横秋+秋水***+人定胜天+天保九如+如左右手+手不停挥+挥洒自如+如日中天+天下第一+一星半点+

点铁成金+金玉良言+言行不一+一笔抹杀+杀一儆百+百不失一+一举两得+得未曾有+有一得一+一五一十+

十之八九+九九归一+一往无前+前所未有+有何面目+目空一切+切肤之痛+痛心疾首+首屈一指+指鸡骂狗+

狗眼看人+人面兽心+心回意转+转嗔为喜+喜怒哀乐+乐不可支+支吾其词+词钝意虚+虚情***意+意气用事+

事以密成+成竹在胸+胸无点墨+墨守成规

********* 无一重复 *********

扩写成语故事

花蕊夫人

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历史传说:

熟谙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自古才华和美貌在女子身上互不相容。李清照、谢道蕴,面容只能称的上是平凡;鱼***、薛涛,其文才和智慧却又远远不及男儿。唯一例外的,是一个叫做花蕊夫人的女子——那个奇异的女子,美丽却屏弃妖娆,聪颖而博学强记,对如山的诗词歌赋和纷繁复杂的君王世界,了解的一如俯视自己手心的纹路。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是的,花蕊,花中的那一点娇蕊,那样的瑟瑟动人,那样的柔弱无助。“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是苏轼对她的赞美。她羊脂的肌肤隐隐闪光,只有永生都在备受折磨的灵魂才会这么透明;她漆黑的眼睛里糅着黄金的碎屑,敏感而懒散;她聪慧、大气、狡黠、警醒,却比谁都沉默。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局面,传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见峰火,不闻干戈,五各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妃嫔之外另有十二等级,其中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孟昶天天颠倒在宫女队里,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便同着花蕊夫人,将后宫侍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资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轮流进御,其品秩比于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孟昶亲自监视,那宫人竟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于御床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

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桅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不借派人前往各地选购优良品种,在宫中开辟“牡丹苑”,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那红桅子花据说是道士申天师所献,只有***两粒,它开起花来,其色斑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由于难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样式画在团扇上,竟相习成风。每当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时近中秋,后主命驾往游浣花溪,罗列水嬉,一片莺莺燕燕,口呼万岁,真个是风流天子,千古盛事。

然而就在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不道流年挟弹骑射,游宴寻诗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效法郭威,演一幕“黄袍加身”的闹剧,取代后周而君临天下,国号宋,改元建隆整军经武,南征北伐,目标逐渐指向后蜀。花蕊夫人屡次劝孟昶砺精图治,孟昶总认为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

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六万向蜀地进攻,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孟昶对花蕊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鼻?氯?暝?展?究掌秸率吕铌徊荼恚?详谱愿砍龀乔虢担?酝跞?蟪霰?账闫穑?帕旌笫衩鹜觯?绕鹎笆裢跹鼙缓筇扑?鸹箍欤?酱尾菽饨当淼亩际抢铌唬?谑怯行那橹曳卟黄降娜送砩显诶铌坏募颐派闲吹溃骸笆佬藿当砝罴摇薄?

绿柳才黄的时侯,孟昶,花蕊夫人与李昊一行三十三人被押赴汴梁。到汴梁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宋太祖赵匡胤如此优待孟昶,只因他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欲思一见颜色,以慰渴怀,又不便特行召见,恐人议论,便想出这个主意,重赏孟昶,连他的侍从家眷也—一赏赐,料定他们必定进宫谢恩,就可见到花蕊夫人。果然如此,那天谢恩,孟昶的母亲李夫人之后就是花蕊夫人。太祖格外留神,觉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种香泽扑入鼻中,令人心醉,仔细端详,只觉得千娇百媚,难以言喻,等到花蕊夫人口称臣妾费氏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时,那一片娇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听,方才把太祖的魂灵唤了回来,但两道眼光,仍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眨不眨。花蕊夫人也有些觉得,便瞧了太祖一眼,低头敛鬟而退。这临去时的秋波一转,更是勾魂摄魄,直把宋太祖弄得心猿意马。七天后孟昶暴疾而终,年四十七岁,史家多认为是太祖毒死的。

太祖听到孟昶已死,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为楚王。太祖见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便乘此机会,把她留在宫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这时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转从浦屑洌?嬷?阑ㄈ锓蛉四苁?谑裰惺保?鞴?拾偈祝聪?魇?韵圆呕?ㄈ锓蛉艘鞯溃?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宋太祖赵匡胤听罢长久不语,连饮三杯,说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启朱唇: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本也是个英雄人物:当年千里送京娘,当年以一条棍棒打遍十八座军州。此时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竟更加深了对花蕊夫人的爱慕之心。饮了几杯酒后的花蕊夫人,红云上颊,更觉妩媚动人,太祖携着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寝宫,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

三天后,孟昶复被邀请入宫喝酒。翌日,孟昶重病于塌。十天后,孟昶因纵酒过度不治而亡。次日,一顶凤翚,接了花蕊夫人入宫。

这日退朝略早,径向花蕊夫人那里而来,步入宫内,见花蕊夫人正在那里悬着画像,点上香烛,叩头礼拜。太祖不知她供的是什么画像,即向那画像细看去,只见一个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间好象在什么地方见过一般,急切之间,又想不起来,只好问花蕊夫人。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来,被他瞧见自己秘事,心下本就惊慌,见太祖问起,连忙镇定心神,慢慢回答道:“这就是俗传的张仙像,虔诚供奉可得子嗣。”太祖听如此说,笑道:“妃子如此虔诚,朕料张仙必定要送子嗣来的。但张仙虽掌管送生的事,究竟是个神灵,宜在静室中,香花宝柜供养,若供在寝宫里面,未免亵读仙灵,反干罪戾。”夫人听了太祖的话,连忙拜谢。实际上花蕊夫人所供的并不是张仙,而是蜀主孟昶。她本与孟昶相处十分恩爱,自从孟昶暴病身亡,她被太祖威逼人宫,因为贪生怕死,勉承雨露,虽承太祖宠冠六宫,心里总抛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亲手画了她的像,背着人,私自礼拜,不料被太祖撞见,只得谎称是张仙。可怜那些宫里的妃嫔,听说供奉张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宫中照样画一幅,供奉起来,希望生个皇子,从此富贵。不久,这张仙送子的画像,竟从禁中传出,连民间妇女要想生儿抱子的,也画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也一定会十分感念花蕊夫人了,后人有人咏此事:

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野史上说,花蕊夫人来到大宋之后,第一眼见到她的,是白袍将军赵光义。他们相爱。

宋太祖宣花蕊进宫的前一天晚上,她向赵光义求救,然后后来的宋太宗为怕太祖怀疑、自己的野心暴露而矛盾的迟迟不应。

花蕊死的那一天,赵光义在猎场林间的小屋里将自己的夺权篡位之谋相告于她,并允诺让她当上大宋之后,母仪天下。骄傲如她,却又怎么会容忍一个男子将自己作为政治的筹码,更何况是自己深爱的男子。于是她***装要去告密,奔向太祖。于是一支箭穿透她背心。临死的时候,她躺在赵匡胤的怀中,眼睛却缓缓地转到赵光义的身上:“皇上……”赵光义的呼吸忽然停住,那一刻,似乎连空气也凝结住了。花蕊用极轻微的声音,挣扎着道:“我有一句话要对晋王说……”赵匡胤疑惑地看着赵光义,他也看到了他的身后,那来时路上扔下的弓箭,他的眼神变得冰冷:“光义,你过来--”赵光义如同木偶般地走到花蕊身边,花蕊的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她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射这一箭的。赵光义骤然间,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凝结住了,他失声叫道:“花蕊--”然而没有回应,他看着怀中的花蕊,眼睛已经闭上,嘴角却仍留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那一刻,犹如醍醐灌顶,他明白了:花蕊,她根本不是想去告密,而是逼他亲手射杀自己!只是有一点赵光义一定始终都不会明白,为什么,就在他们将要天长地久,共享尊荣的前景下,花蕊却要弃他而去,她竟要他亲手射杀她,来做为对他的惩罚吗?故事在这里结束。

花蕊夫人死去数年后,赵匡胤死,是为宋太祖。

史载:那一夜,太祖夜召晋王(太宗),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这烛影斧声,便成为千古之迹。晋王赵光义登基为皇,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灭南唐,北汉,最终一统天下。灭南唐的时候,他得到了南唐的小周后,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唐宫中还有一个妃子,容貌酷似花蕊,他称她为小花蕊夫人。在他一生中,有过无数女人,然而却永远没有一个女人,比得上花蕊的骄傲和狠心,象花蕊一样让他刻骨铭心。而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女人,比的上花蕊的绝世而独立;再没有一个女人,比的上她的聪慧和理智;更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像她那样果敢、冷静而大气的在一代枭雄面前显的那样的宠辱不惊。“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多少年前的诗句萦绕在耳边久久不散,所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

代表诗作:《诗集》

述国的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五云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

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

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

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

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阁子锁牙床。

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

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

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宴无非列近臣。

日午殿头宣索鲙,隔花催唤打鱼人。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蕊轻轻嫩浅霞。

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

三面宫城尽夹墙,苑中池水白茫茫。

直从狮子门前入,旋见亭台绕岸傍。

离宫别院绕宫城,金版轻敲合凤笙。

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才唱未知名。

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

旋移红树斫新苔,宣使龙池更凿开。

展得绿波宽似海,水心楼殿胜蓬莱。

太虚高阁凌虚殿,背倚城墙面枕池。

诸院各分娘子位,羊车到处不教知。

修仪承宠住龙池,扫地焚香日午时。

等候大家来院里,看教鹦鹉念新诗。

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

能向彩笺书大字,忽防御制写新诗。

六宫官职总新除,宫女安排入画图。

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频见错相呼。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

殿前排宴赏花开,宫女侵晨探几回。

斜望花开遥举袖,传声宣唤近臣来。

小球场近曲池头,宣唤勋臣试打球。

先向画楼排御幄,管弦声动立浮油。

供奉头筹不敢争,上棚等唤近臣名。

内人酌酒才宣赐,马上齐呼万岁声。

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娇。

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

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上棚知是官家认,遍遍长赢第一筹。

翔鸾阁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

望见内家来往处,水门斜过罨楼船。

内家追逐***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

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画船飞别浦中。

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阳斜照满衣红。

少年相逐***莲回,罗帽罗衫巧制裁。

每到岸头长拍水,竞提纤手出船来。

早春杨柳引长条,倚岸沿堤一面高。

称与画船牵锦缆,暖风搓出彩丝绦。

内家宣锡生辰宴,隔夜诸宫进御花。

后殿未闻宫主入,东门先报下金车。

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

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缕长。

选进仙韶第一人,才胜罗绮不胜春。

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残红作地裀。

侍女争挥玉弹弓,金丸飞入乱花中。

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花满地红。

七宝阑干白玉除,新开凉殿幸金舆。

一沟泛碧流春水,四面琼钩搭绮疏。

山楼彩凤栖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

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

天外明河翻玉浪,楼西凉月涌金盆。

香销甲乙床前帐,宫锁玲珑闭殿门。

细风欹叶撼宫梧,早怯秋寒著绣繻。

玉宇无人双燕去,一弯新月上金枢。

夜寒金屋篆烟飞,灯烛分明在紫微

漏永禁宫三十六,燕回争踏月轮归。

晓吹翩翩动翠旗,炉烟千叠瑞云飞。

何人奏对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绣衣。

金井秋啼络纬声,出花宫漏报严更。

不知谁是金銮直,玉宇沉沉夜气清。

内庭秋燕玉池东,香散荷花水殿风。

阿监***菱牵锦缆,月明犹在画船中。

东宫花烛彩楼新,天上仙桥上锁春。

偏出六宫歌舞奏,嫦娥初到月虚轮。

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钩纤挂玉葱条。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碧红泥透蜀椒。

翠华香重玉炉添,双凤楼头晓日暹。

扇掩红鸾金殿悄,一声清跸卷珠帘。

金作蟠龙绣作麟,壶中楼阁禁中春。

君王避暑来游幸,风月横秋气象新。

清晓自倾花上露,冷侵宫殿玉蟾蜍。

擘开五色销金纸,碧锁窗前学草书。

翠钿贴靥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

拂晓贺春皇帝阁,彩衣金胜近龙衣。

琐声金彻阁门环,帘卷珍珠十二间。

别殿春风呼万岁,中丞新押散朝班。

鸡人报晓传三唱,玉井金床转辘轳。

烟引御炉香绕殿,漏签初刻上铜壶。

御按横金殿幄红,扇***表露天容。

太常奏备三千曲,乐府新调十二钟。

宫女熏香进御衣,殿门开锁请金匙。

朝阳初上黄金屋,禁夜春深昼漏迟。

三月金明柳絮飞,岸花堤草弄春时。

楼船百戏催宣赐,御辇今年不上池。

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

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

夜色楼台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棱。

重廊屈折连三殿,密上真珠百宝灯。

天门晏闭九重关,楼倚***气象间。

一点星球重绛阙,五云仙仗下蓬山。

禁里春浓蝶自飞,御蚕眠处弄新丝。

碧窗尽日教鹦鹉,念得君王数首诗。

斗草深宫玉槛前,春蒲如箭荇如钱。

不知红药阑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钿。

太液波清水殿凉,画船惊起宿鸳鸯。

翠眉不及池边柳,取次飞花入建章。

御座垂帘绣额单,冰山重叠贮金盘。

玉清迢递无尘到,殿角东西五月寒。

春心滴破花边漏,晓梦敲回禁里钟。

十二楚山何处是,御楼曾见两三峰。

博山夜宿沈香火,帐外时闻暖凤笙。

理遍从头新上曲,殿前龙直未交更。

春殿千官宴却归,上林莺舌报花时。

宣徽旋进新裁曲,学士争吟应诏诗。

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剌红鳞跃未休。

蕙炷香销烛影残,御衣熏尽辄更阑。

归来困顿眠红帐,一枕西风梦里寒。

东宫降诞挺佳辰,少海星边拥瑞云。

中尉传闻三日宴,翰林当撰洗儿文。

酒库新修近水傍,泼醅初熟五云浆。

殿前供御频宣索,追入花间一阵香。

白藤花限白银花,合子门当寝殿斜。

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

西球场里打球回,御宴先于苑内开。

宣索教坊诸伎乐,傍池催唤入船来。

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

倚赖识书为录事,灯前时复错瞒人。

后宫阿监裹罗巾,出入经过苑囿频。

承奉圣颜忧误失,就中长怕内夫人。

管弦声急满龙池,宫女藏钩夜宴时。

好是圣人亲捉得,便将浓墨扫双眉。

密室红泥地火炉,内人冬日晚传呼。

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

画船花舫总新妆,进入池心近岛傍。

松柏楼窗楠木板,暖风吹过一团香。

三清台近苑墙东,楼槛层层映水红。

尽日绮罗人度曲,管弦声在半天中。

安排诸院接行廊,外槛周回十里强。

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

安排竹栅与笆篱,养得新生鹁鸽儿。

宣受内家专喂饲,花毛间看总皆知。

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

按罢霓裳归院里,画楼云阁总重修。

金画香台出露盘,黄龙雕刻绕朱阑。

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六宫一例鸡冠子,新样交镌白玉花。

欲试澹妆兼道服,面前宣与唾盂家。

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

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

小小宫娥到内园,未梳云鬓脸如莲。

自从配与夫人后,不使寻花乱入船。

锦城上起凝烟阁,拥殿遮楼一向高。

认得圣颜遥望见,碧阑干映赭黄袍。

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

助得圣人高枕兴,夜凉长作远滩声。

平头船子小龙床,多少神仙立御旁。

旋刺篙竿令过岸,满池春水蘸红妆。

苑东天子爱巡游,御岸花堤枕碧流。

新教内人供射鸭,长将弓箭绕池头。

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

闲向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

沉香亭子傍池斜,夏日巡游歇翠华。

帘畔玉盆盛净水,内人手里剖银瓜。

薄罗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板阁虚。

独自凭阑无一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婕妤生长帝王家,常近龙颜逐翠华。

杨柳岸长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

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

遇著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

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楠红杏傍池开。

一枝插向金瓶里,捧进君王玉殿来。

锦鳞跃水出浮萍,荇草牵风翠带横。

恰似金梭撺碧沼,好题幽恨写闺情。

春天睡起晓妆成,随侍君王触处行。

画得自家梳洗样,相凭女伴把来呈。

舞头皆著画罗衣,唱得新翻御制词。

每日内庭闻教队,乐声飞上到龙墀。

春早寻花入内园,竞传宣旨欲黄昏

明朝驾幸游蚕市,暗使毡车就苑门。

半夜摇船载内家,水门红蜡一行斜。

圣人正在宫中饮,宣使池头旋折花。

春日龙池小宴开,岸边亭子号流杯。

沈檀刻作神仙女,对捧金尊水上来。

梨园子弟簇池头,小乐携来候宴游。

旋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慢梳鬟髻著轻红,春早争求芍药丛。

近日承恩移住处,夹城里面占新宫。

别色官司御辇家,黄衫束带脸如花。

深宫内院参承惯,常从金舆到日斜。

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候官家未出时。

为赌金钱争路数,专忧女伴怪来迟。

摴蒱冷澹学投壶,箭倚腰身约画图。

尽对君王称妙手,一人来射一人输。

慢揎红袖指纤纤,学钓池鱼傍水边。

忍冷不禁还自去,钓竿常被别人牵。

宣城院约池南岸,粉壁红窗画不成。

总是一人行幸处,彻宵闻奏管弦声。

丹霞亭浸池心冷,曲沼门含水脚清。

傍岸鸳鸯皆著对,时时出向浅沙行。

杨柳阴中引御沟,碧梧桐树拥朱楼。

金陵城共滕王阁,画向丹青也合羞。

晚来随驾上城游,行到东西百子楼。

回望苑中花柳色,绿阴红艳满池头。

牡丹移向苑中栽,尽是藩方进入来。

未到末春缘地暖,数般颜色一时开。

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

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盘凤鞍鞯闪色妆,黄金压胯紫游缰。

自从拣得真龙种,别置东头小马坊。

翠辇每从城畔出,内人相次簇池隈。

嫩荷花里摇船去,一阵香风逐水来。

高烧红烛点银灯,秋晚花池景色澄。

今夜圣人新殿宿,后宫相竞觅只承。

苑中排比宴秋宵,弦管挣摐各自调。

日晚阁门传圣旨,明朝尽放紫宸朝。

夜深饮散月初斜,无限宫嫔乱插花。

近侍婕妤先过水,遥闻隔岸唤船家。

宫娥小小艳红妆,唱得歌声绕画梁。

缘是太妃新进入,座前颁赐小罗箱。

池心小样钓鱼船,入玩偏宜向晚天。

挂得彩帆教便放,急风吹过水门前。

傍池居住有渔家,收网摇船到浅沙。

预进活鱼供日料,满筐跳跃白银花。

秋晚红妆傍水行,竞将衣袖扑蜻蜓。

回头瞥见宫中唤,几度藏身入画屏。

御沟春水碧于天,宫女寻花入内园。

汗湿红妆行渐困,岸头相唤洗花钿。

亭高百尺立春风,引得君王到此中。

床上翠屏开六扇,折枝花绽牡丹红。

内人承宠赐新房,红纸泥窗绕画廊。

种得海柑才结子,乞求自送与君王。

翡翠帘前日影斜,御沟春水浸成霞。

侍臣向晚随天步,共看池头满树花。

金碧阑干倚岸边,卷帘初听一声蝉。

殿头日午摇纨扇,宫女争来玉座前。

嫩荷香扑钓鱼亭,水面文鱼作队行。

宫女齐来池畔看,傍帘呼唤勿高声。

新翻酒令著词章,侍宴初闻忆却忙。

宣使近臣传赐本,书家院里遍抄将。

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

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

寝殿门前晓色开,红泥药树间花栽。

君王未起翠帘卷,又发宫人上直来。

海棠花发盛春天,游赏无时引御筵。

绕岸结成红锦帐,暖枝犹拂画楼船。

日晚宫人外按回,自牵骢马出林隈。

御前接得高叉手,射得山鸡喜进来。

朱雀门高花外开,球场空阔净尘埃。

预排白兔兼苍狗,等候君王按鹘来。

会仙观内玉清坛,新点宫人作女冠。

每度驾来羞不出,羽衣初著怕人看。

老大初教学道人,鹿皮冠子澹黄裙。

后宫歌舞今抛掷,每日焚香事老君。

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满殿香花争供养,内园先占得铺陈。

金章紫绶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才艺足当恩宠别,只堪供奉一场闲。

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傍。

乘兴忽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

小院珠帘著地垂,院中排比不相知。

羡他鹦鹉能言语,窗里偷教鸲鹆儿。

岛树高低约浪痕,苑中斜日欲黄昏。

树头木刻双飞鹤,荡起晴空映水门。

大臣承宠赐新庄,栀子园东柳岸傍。

今日圣恩亲幸到,板桥头是读书堂。

树叶初成鸟护窠,石榴花里笑声多。

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

小殿初成粉未干,贵妃姊妹自来看。

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

内人相续报花开,准拟君王便看来。

逢著五弦琴绣袋,里按歌回。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

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

一一傍边书敕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

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小随阿姊学吹笙,见好君王赐与名。

夜拂玉床朝把镜,黄金殿外不教行。

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长动九天。

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宫花不共外花同,正月长生一半红。

供御樱桃看守别,直无鸦鹊到园中。

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

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大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朝阳乞药栽。

敕赐一窠红踯躅,谢恩未了奏花开。

御前新赐紫罗襦,步步金阶上软舆。

宫局总来为喜乐,院中新拜内尚书。

鹦鹉谁教转舌关,内人手里养来奸。

语多更觉承恩泽,数对君王忆陇山。

分朋闲坐赌樱桃,收却投壶玉腕劳。

各把沈香双陆子,局中斗累阿谁高。

禁寺红楼内里通,笙歌引驾夹城东。

裹头宫监堂前立,手把牙鞘竹弹弓。

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

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

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

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众中偏得君王笑,偷把金箱笔砚开。

书破红蛮隔子上,旋推当直美人来。

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

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

玉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绣舞筵。

未戴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帘前。

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

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四川自古为天府之国,自秦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这里的经济更是发达。成都古称益州,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塞险,沃野千里。”成都平原实为天府之国的精华,自古号称锦城,李白曾有诗形容成都的富庶和秀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由于有这优越的地理环境,一到分裂时期,这里就出现独立***,五代十国时这里也先后建立了前蜀、后蜀,但青史留名,广为传诵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而是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得名于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徐氏。当时她们两姐妹都得到王建的宠爱。大徐妃为王建生下一个儿子王衍,他本排行十一,是最小的,却由于母亲、阿姨的关系立为皇太子。王建当上皇帝后不久去世,王衍当上皇帝后荒嬉无度,对吃喝玩乐十分在行,当他陪母亲

和阿姨游青城山时,命宫女衣着都画云霞,又令宫女穿着宽松的道袍,簪莲花冠,浓装艳抹,叫做“醉

关于花有关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班门弄斧

***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指鹿为马

English

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掩耳盗铃

English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九华山的历史传说故事

梦笔生花的成语故事

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曾经做过一个奇特的梦,他梦见自己使用回的笔尖头开出了鲜答艳的花朵,一张张白纸自动飞到他眼前,他高兴极了,就抓起妙笔飞快地写了起来,落在纸上的却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他的许多著名的诗篇流传至今。

成语: 梦笔生花

拼音: mèng bǐ shēng huā

解释: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 五代·王仁裕《***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举例造句: 李太白梦笔生花,特睡乡幻景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

拼音代码: mbsh

近义词: 生花妙笔

用法: 作谓语、补语;指文思丰富

英文: write like an angel

源自历史的带植物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来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解源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用来形容战败者或畏敌者极端惊恐、疑惧;也可形容神经过敏;一有动静就非常恐惧。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皆;不能读作“jié”。

辨形皆;不能写作“揩”。

关于梅花的成语故事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 *** 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奇花异草 传说 我想知道关于传说中的化和草 有意思的 或者一些成语故事也可以 谢谢!!

白色的彼岸花又称曼陀罗华(mandar***a),红色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manjusaka),《法华经》中的四花之一。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唐代,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民间有许多关于“彼岸花”的传说。另有以《彼岸花》为名的歌曲和***作品

中国花语:“优美纯洁”代表美丽、动人;日本花语:“悲伤回忆”;朝鲜花语:“相互思念”。又有“分离、伤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 曼珠沙华

在民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和墓地,所以别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绽放出妖异浓艳得近于血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因此也称为 「死人花」shibito hana ,幽灵花yuurei hana,地狱花jigoku hana,天盖花tengai hana,剃刀花kamisori hana,舍子花sutego hana 曼珠沙华,又名彼岸花.意为死亡之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盛开在阴历七月下,大片大片,鲜红如血,梵语意为开在天界的红花。 在去往地狱的路上,将会看到华丽的彼岸花盛开。内心将会有上一点安慰与寄托,这也就是地狱少女喜欢这花的原因。 彼岸花也是双鱼们的象征花。

带花的成语故事急急急急急

步步莲花 步步生莲花 遍地开花 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傍花随柳 百花生日 百花争妍 百花争艳 败柳残花

波罗奢花 笔头生花 笔下生花 闭月羞花 彩笔生花

残花败柳 吹花嚼蕊 穿花纳锦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粲花之论 簇锦团花 宠柳娇花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翠竹黄花 洞房花烛 月夕花朝 分花拂柳 浮花浪蕊

繁花似锦 风花雪月 风花雪夜 分花约柳 过时黄花

花簇锦攒 花攒锦簇 花攒锦聚 花残月缺 花辰月夕

花晨月夕 花堆锦簇 *** 花红柳绿 花花绿绿

花花世界 花花太岁 寒花晚节 黄花晚节 花好月圆

花街柳陌 花阶柳市 花街柳市 花街柳巷 花锦世界

花甲之年 花里胡哨 花明柳暗 花明柳媚 花貎蓬心

花衢柳陌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花说柳说 火树琪花

火树银花 花团锦簇 花天酒地 花天锦地 花信年华

花香鸟语 花下晒裈 花样翻新 花言巧语 花样新翻

花颜月貌 花遮柳隐 花遮柳掩 火烛银花 花朝月夕

花朝月夜 花枝招颤 花枝招展 花枝招颭 酒病花愁

锦簇花团 酒地花天 羯鼓催花 槛花笼鹤 镜花水月

借花献佛 镜里***花 镜里观花 锦上添花 锦团花簇

锦营花阵 锦阵花营 开花结果 开花结实 枯木生花

枯树开花 枯树生花 口吻生花 口坠天花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遮 柳宠花迷 柳亸花娇 梨花带雨

柳户花门 柳昏花螟 落花流水 落花无言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柳娇花媚 柳街花巷 恋酒迷花 恋酒贪花 柳绿花红

路柳墙花 柳陌花丛 柳陌花街 柳陌花衢 柳暖花春

柳衢花市 柳泣花啼 浪蕊浮花 柳弱花娇 柳市花街

柳圣花神 流水落花 流水桃花 柳啼花怨 柳巷花街

柳营花市 柳腰花态 柳烟花雾 柳莺花燕 柳影花阴

柳营花阵 柳折花残 乱坠天花 梦笔生花 眠花藉柳

眠花宿柳 眠花卧柳 眉花眼笑 迷花沾草 眠花醉柳

美女簪花 明日黄花 马上看花 满舌生花 年登花甲

拈花弄柳 拈花弄月 拈花惹草 拈花微笑 拈花一笑

拈花摘艳 鸟啼花落 鸟啼花怨 鸟语花香 披红戴花

攀花折柳 攀花问柳 跑马观花 墙花路草 墙花路柳

奇花异草 琪花瑶草 奇花异卉 琪花玉树 秋月春花

巧语花言 惹草拈花 惹草沾花 如花似朵 如花似锦

如花似玉 如花似月 人面桃花 生花妙笔 耍花腔

生花之笔 水流花落 水流花谢 树上开花 水性杨花

水月镜花 团花簇锦 桃花流水 天花乱坠 桃花人面

桃花潭水 头昏眼花 昙花一现 天女散花 铁树花开

铁树开花 头晕眼花 问官答花 五花八门 五花大绑

五花杀马 晚节黄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 雾里看花 问柳评花

问柳寻花 羞花闭月 萱花椿树 杏花春雨 香花供养

先花后果 寻花觅柳 心花怒放 心花怒发 寻花问柳

闲花野草 闲花野草 绣花枕头 下马看花 朽木生花

雪月风花 玉惨花愁 瑶草奇花 瑶草琪花 异草奇花

野草闲花 一花独放 眼花耳热 烟花风月 银花火树

杨花水性 移花接木 眼花缭乱 眼花撩乱 眼花雀乱

尤花殢雪 眼花心乱 杨花心性 吟花咏柳 驿寄梅花

驿路梅花 玉貌花容 月貌花容 异木奇花 月缺花残

玉软花柔 叶瘦花残 驿使梅花 月夕花晨 月下花前

咏月嘲花 月圆花好 月夜花朝 油嘴花唇 月坠花折

油渍麻花 走花溜水 走花溜冰 沾花惹草 粘花惹草

招花惹草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有猫有花的成语故事

照猫画虎

zhào māo huà hǔ

[释义]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语出]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内得很,他是照猫画虎,容一见即会套的人。”

[近义] 照葫芦画瓢、照本宣科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与“花”有关的典故,如:百花深处、镜花缘......之类的。不是成语,是典故。

兰:黄庭坚《书幽芳亭》:"土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以"古"形容香,不仅指此种香馨时间久长,而且质地纯良,古朴雅洁。元代萨都刺《兰皋曲》七言古诗中说:"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兰等待着美人,只有美人才配得上享受这阵阵的幽兰古香。许多植物,特别是花卉都有馥香,然没有兰的馨芳,故人们称兰为香之祖。清代汪灏等著《广群芳谱》卷四十四:"兰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歇,常开于春初。虽冰霜之后,高深自如,故江南以兰为香祖。"《清异录》亦载:"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以兰为香祖。"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猗兰操序》:"琴操曰:《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 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 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香兰云。"当然,古代的奇花异草,最大的享受者,是帝王后妃,是达官贵人,是豪门世绅,"王者香",可以理解为是供帝王欣赏的兰花,但孔子所谓的"半当为王者香",似乎是香者之王的意思,示幽贞雅淡,芬芳袭人,然调高和寡,独茂壑谷。:《广群芳谱》云:"兰无偶,称为第一香。"再没有别的芬香能与兰香并驾齐驱,因此它是独占鳌头,为第一香,又称"天下第一香"。

兰花典故--燕梦兰

燕梦兰

春秋时,郑文公的姬妾燕姞有一天梦一位天使送给她兰花,并对她说:"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送你这兰,作你的儿子.兰花有国香之称,佩戴它,人家一定会喜欢你的."不久,郑文公见了燕姞,赠给她兰花,两人十分恩爱.过了一些日子,燕姞怀孕,生下一子,取名为兰,就是后来的郑穆公.后因称兰花为"国香",并以"梦兰"比喻怀孕.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 “月涌江流”;**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 “沉香托桂”;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白 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红色中加白的叫:“枫叶芦花”;红白绿三色的 名“三色牡丹”、“绿衣红裳”等等。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 色的“红叶题诗”、**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 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或以花瓣来辨其形:“惊风芙蓉”、“飞龙舞 爪”、“松林挂雪”、“香罗带”、“老翁发”、“金铃歌”等等。还有以 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柔情万缕”、“长风万里”、“金线垂珠”、“墨荷”、 “十丈珠帘”、“一坯雪”、“彩云爪”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也有 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出师表” 、“龙城飞将”、“龙图阁”、 “木兰换装”、“嫦娥奔月”、“白西厢”、“湘妃鼓瑟”等等,每一个名 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尚有一种依据色、瓣、朵 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醉荷”,取其似荷非荷,极似微醉之人,飘 洒而无羁;又如“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 贵妃带醉曼舞。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

两个关于菊花的典故,说的都是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

明代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苏轼到当朝丞相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王安石一首还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于是,就在后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随后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王安石回家后见到苏轼的题句,心里也暗笑苏轼对事物观察的不仔细、全面,《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何谓菊花无落英?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因此玉安石次日上朝,撺掇皇上把苏轼贬到黄州。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更改他的题诗。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此时此地苏轼方明白被贬黄州的意义。

还有一个典故,出自《西清诗话》,说的是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

其实菊花落与不落。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比较稀罕罢了。王安石对菊花的观察很仔细,给我们留下了要仔细观察生活,描写才能栩栩如生贴切的启示。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梅花飘落几点红,柔情恰似海水深。

钱溏海水未春潮,傲雪红梅花开早。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补充:“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林逋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花好月圆的成语故事

中文发音:抄 huā hǎo yuè yuán。

成语解释:袭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成语出处:宋 晁端礼《行香子 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成语造句:(1)祝你们花好月圆,白头偕老。(2)我们结婚的东西都已准备好,就等着花好月圆的那一天了。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美好生活

发音技巧:好,不能读作“hào”。

书写技巧:圆,不能写作“园”。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歇后语:八月十五桂花香

近义词:鹊笑鸠舞

反义词:花残月缺

英语翻译:perfect conjugal bliss

与兰花有关的成语及典故

***兰赠药

解释: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专。

吹气胜属兰

解释: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春兰秋菊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摧兰折玉

解释: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摧:摧残,毁掉。

芳兰竟体

解释: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极佳。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

桂馥兰香

解释:形容气味芳香。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

蕙心兰质

解释: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蕙、兰:都是香草名。

金兰之契

解释:指交情投合的朋友。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

空谷幽兰

解释: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兰艾同焚

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兰心蕙性

解释: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有关花的成语故事

家推荐的几篇有关成语的故事

有关成语的故事:火树银花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诗曰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季,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有关成语的故事:管鲍之交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有关成语的故事:高枕无忧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

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 *** 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

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呢!

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做相国。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都已经挖好了,从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了!」后来,人们就用“高枕无忧”来形容做任何事情准备周全,感觉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

求 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的准确中文译文

 九华山的风景之美,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都为之赞美。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九华山的 历史 传说 ,欢迎大家阅读。

九华山的历史传说篇一

 相传明万历年间,在九华山下居住着一位青年农夫叫宁成,他自幼丧父,又无兄弟姊妹,一直与瞎眼老母相依为命。生活虽然十分清苦,但他始终对老母孝敬有加。

 盛夏的一天,烈日炎炎,宁成在地里锄草,口渴难忍。一位白发老翁从旁边经过时,给了他半个鲜桃,吃过以后心里透出丝丝清凉。见老翁年事已高,行走困难,宁成便主动送老人回家。走到一堵岩壁前,老翁叩石,石壁顿开,露出一个洞穴,里面的珠宝琳琅满目。老翁劝宁成留下来为他种桃。宁成想到家中瞎眼的老母,便婉言谢绝了。老翁被宁成的孝心所感动,驾风将他送到其老母身边,宁成方醒悟到,自己遇到了神仙。正准备叩拜,却见老翁已站立在祥云之上,告诉他说:?我叫翁期云,等你对老母敬完孝心,我再来带你去登仙界。?

 宁成?宁当孝子辛勤劳作,不做神仙逍遥云端?的传说,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赡养父母这一美好 ***道德 的颂赞。

九华山的历史传说篇二

 九华山的著名寺庙主要集中在三大丛林:天台、百岁宫和肉身宝殿,前2处都在山上,要乘缆车上去,惟独肉身宝殿在一座不高的山丘上,从九华街走过去不需要20分钟,肉身宝殿的出名在于殿内有塔、塔内有缸、缸内有安葬了地藏王金乔觉肉身,因此称为金地藏肉身塔。

 在众多名山中,九华山以拥有菩萨真身著名,在九华山如果这个寺庙拥有菩萨真身,那么就叫肉身殿,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而神光岭的肉身殿就因藏有地藏王菩萨真身而享誉全世界!

 因为去九华山次数多了,因此对地藏王真身菩萨的了解也一次比一次深,据史书记载:金乔觉(696?794年),系韩国僧人,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24岁时,削发为僧,于中国唐朝玄宗时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上九华,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皆为青阳县居士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后竟遍覆九峰。闵让和十分惊异,由惊而喜,先让其子拜师,后自己亦随之皈依。至今九华山寺殿中地藏圣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让和父子。

 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地藏有了栖身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金乔觉声闻遐迩,连韩国僧众闻说,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贤、普陀观音相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 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光绪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以上摘引自九华山肉身殿介绍)

 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宇高15米,山门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殿四周立有石柱20根,肉身殿内分三间,地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米八高的汉白宝塔基,上为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五十六尊大小不一,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塔内是金地藏肉身所在的***石塔。南北前后均供奉金地藏像,肉身殿内有塔,构造罕见,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不分昼夜,终年灯火长明。

 至今,继金地藏菩萨为真实肉身菩萨外,九华山还有14尊真身菩萨,其中13尊为比丘,1尊为比丘尼,全为肉身,显示佛法之不可思议。何谓肉身?肉身,原意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躯;佛门所谓的?肉身?是指?即生证得菩萨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者?,

 纵观九华山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现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站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由于他们严谨的修持,使他们的心体广大,内心清净,心无污染,行为 自然 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复杂而神奇的,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烂的主要原因。

 但在佛教内,修持严谨的高僧非常多,但肉身菩萨为什么这样少呢?这与修行者的愿心有直接的关系,许多高僧在圆寂时,嘱咐将遗体火化,至于这些肉身菩萨,他们在圆寂前嘱咐保留遗体,完全是慈悲度生的愿心,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种众生,这些肉身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共愿之中,又发下别愿,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 泥塑 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最近的一尊为1995年的肉身菩萨

 肉身殿还有九华山一奇之一即走圈,那是到九华山肉身殿的人都知道一定要经历的一个仪式,即围着肉身塔实际是围着金地藏菩萨走圈,当我们第一次去肉身殿时,看到很多人在围着地藏王真身转圈,个个脸上闭眼默诵,我们好生奇怪,连忙向人打听,原来据说围着塔转三圈可以带来平安吉祥,万应灵验,规则是到了肉身殿围着地藏塔转三圈可带一个人吉祥,因为我家庭成员连兄弟姐妹有9个之多,因此我在肉身宝殿要转27圈,边转边在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而且,尽管转圈的人很多,蔚为壮观,但彼此间井然有序、并无碰撞。

 年年去走圈,渐渐感觉到它的好处来,于是回上海后向朋友们介绍,导致朋友们也要我帮忙带走圈,当然我一概答应他们,结缘嘛!去年我自己家人带了9个,朋友带了6个,学生带了2个,因此我围绕着地藏塔走了51圈,再看看同去的香客带的更多,心想,真够虔诚啊!这样的修持,自利利众生,以及净化自己的内心,去除杂念如贪、嗔、痴、无明、妄想、烦恼等心魔,以达到本来的清净。

 年年去走圈,年年有感想:人生苦短,我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念佛的习惯,将?阿弥陀佛?放在内心里,在行、住、坐、卧中都念念不忘,因为念佛不用花钱,而且在工作之中也能用心默念佛号,并非要停止工作才能念佛,念佛念到熟练时,便能启发内心无上智慧光明,比如,我在肉身殿看到有旅客留言:

  天下 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人间有二苦?黄连苦,贫穷更苦;社会有二险?江湖险,人心更险;世上有二薄?纸张薄,人情更薄。

九华山的历史传说篇三

 金地藏在九华山开启了新罗与中国佛教 文化 交流的先河,为中韩两国僧民架起了友谊的金桥,九华山地藏文化是两国人民世代结缘的香花。

 金地藏是一位入唐求法修道的新罗圣僧,又是一位早期来华的新罗文化的友好使者。他卓锡九华、弘法修道,广结善缘、利益众生。他?他化协神州,风衍东国?(弘一法师赞语),新罗僧众闻之,相与渡海来从。一时山中,东僧云集。他率领两国僧徒,垦荒造田,相传将携来的新罗***黄粒稻、金地茶播于山中,扎根、开花、结实。金地藏热爱中国文化,汉文学有很深的造诣,他写下的《送童子下山诗》,被收入《全唐诗》。金地藏结缘九华,留下的圣迹和道风,如?慈风长春,慧日永曜?,结出的两国友谊花果,千古留芳。正如赵朴初在1992年10月《访韩杂诗》中所赞誉的:?万千楼阁望参差,正是秋气清艳时。自古江山人物美,新罗早入盛唐诗。?;?圆测疏经解深密,金乔辟地九华山,师恩祖德流千古,两国香华导万缘。?(1993年10月我随团访韩时,在驻韩中国大使馆见到赵朴老赠大使馆这组题诗)。随着中韩建交,迎来了两国友好交流的春天。

 1995年以来,韩国佛教团体多次组织大型信众朝山团朝礼九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达数万人次。九华山佛教协会原会长仁德法师曾率僧人8次赴韩访问。19***年安徽省对外友协和安徽省佛教协会向韩国庆州市(金地藏的故乡)佛国寺赠送金地藏铜像,庆州各界8000人参加了铜像安奉仪式。1996?19***年,九华山管理处和九华山佛教协会先后在韩国汉城、大邱和庆州举办了九华山佛教文物展,展览时间10个月,参观总人数达50万人次。两国佛教界和学术界分别在九华山和汉城举行过?金地藏 国际 学术研讨会?、?地藏法师国际学术会议?。九华山佛教 文化研究 会与韩国《佛教春秋社》、韩国茶文化协会多次互访,开展文 化学 术交流。两国新闻媒体交流宣传资料,合作拍摄宣传金地藏的电视片,在韩国掀起了?九华山热?、?金地藏热?。可以说,?金乔辟地九华山?,地藏文化的香花,如今绽放得更加璀璨芬芳。

>>>下一页更多精彩?九华山的传说故 事?

鼻子

芥川龙之介

鲁迅

《现代日本***集》(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初版,二十三年七月再版)

一说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地方是没一个不知道的。长有五六寸,从上唇的上面直拖到下颏的下面去。形状是从顶到底,一样的粗细。简捷说,便是一条细长的香肠似的东西,在脸中央拖着罢了。

五十多岁的内供是从还做沙弥的往昔以来,一直到升了内道场供奉的现在为止,心底里始终苦着这鼻子。这也不单因为自己是应该一心渴仰着将来的净土的和尚,于鼻子的烦恼,不很相宜;其实倒在不愿意有人知道他介意于鼻子的事。内供在平时的谈话里,也最怕说出鼻子这一句话来。

内供之所以烦腻那鼻子的理由,大概有二:——其一,因为鼻子之长,在实际上很不便。第一是吃饭时候,独自不能吃。倘若独自吃时,鼻子便达到碗里的饭上面去了。于是内供叫一个***坐在正对面,当吃饭时,使他用一条广一寸长二尺的木板,掀起鼻子来。但是这样的吃饭法,在能掀的***和所掀的内供,都不是容易的事。有一回,替代这***的中童子打了一个喷嚏,因而手一抖,那鼻子便落到粥里去了的故事,那时是连京都都传遍的。——然而这事,却还不是内供之所以以鼻子为苦的重大的理由。内供之所以为苦者,其实却在乎因这鼻子而伤了自尊心这一点。

池尾的百姓们,替有着这样鼻子的内供设想,说内供幸而是出家人;因为都以为这样的鼻子,是没有女人肯嫁的,其中甚而至于还有这样的批评,说是正因为这样的鼻子,所以才来做和尚。然而内供自己,却并不觉得做了和尚,便减了几分鼻子的烦恼去。内供的自尊心,较之为娶妻这类结果的事实所左右的东西,微妙得多多了,因此内供在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要将这自尊心的毁损恢复过来。

第一,内供所苦心经营的,是想将这长鼻子使人看得比实际较短的方法。每当没有人的时候,对了镜,用各种的角度照着脸,热心的揣摩。不知怎么一来,觉得单变换了脸的位置,是没有把握的了,于是常常用手托了颊,或者用指押了颐,坚忍不拔的看镜。但看见鼻子较短到自己满意的程度的事,是从来没有的。内供际此,便将镜收在箱子里,叹一口气,勉勉强强的又向那先前的经几上唪《***经》去。

而且内供又始终留心着别人的鼻子。池尾的寺本来是常有僧供和讲论的伽蓝。寺里面,僧坊建到没有空隙,浴室里是寺僧每日烧着水的,所以在此出入的僧俗之类也很多。内供便坚忍的物色着这类人们的脸,因为想发见一个和自己一样的鼻子,来安安自己的心。所以乌的绢衣,白的单衫,都不进内供的眼里去;而况橙黄的帽子,坏色的僧衣,更是生平见惯,虽有若无了。内供不看人,只看鼻子——然而竹节鼻虽然还有,却寻不出内供一样的鼻子来。愈是寻不出,内供的心便渐渐的愈加不快了。内供和人说话时候,无意中扯下那拖下的鼻端来一看,立刻不称年纪的脸红起来,便正是为这不快所动的缘故。

到最后,内供竟想在内典外典里寻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鼻子的人物,来宽解几分自己的心。然而无论什么经典上,都不说目犍连和舍利弗的鼻子是长的。龙树和马鸣,自然也只是鼻子平常的菩萨。内供听人讲些震旦的事情,带出了蜀汉的刘玄德的长耳来,便想道,***使是鼻子,真不知使我多少胆壮哩。

内供一面既然消极的用了这样的苦心,别一面也积极的试用些缩短鼻子的方法,在这里是无须乎特地声明的了。内供在这一方面几乎做尽了可能的事,也喝过老鸦脚爪煎出的汤,鼻子上也擦过老鼠的溺。然而无论怎么办,鼻子不依然五六寸长的拖在嘴上么?

但是有一年的秋天,内供的因事上京的***,从一个知己的医士那里,得了缩短那长鼻子的方法来了。这医士,是从震旦渡来的人,那时供养在长乐寺的。

内供仍然照例,装着对于鼻子毫不介意似的模样,偏不说便来试用这方法;一面微微露出口风,说每吃一回饭,都要劳***费手,实在是于心不安的事。至于心里,自然是专等那***和尚来说服自己,使他试用这方法的。***和尚也未必不明白内供的这策略,但内供用这策略的苦衷,却似乎动了那***和尚的同情,驾反感而上之了。那***和尚果然适如所期,极口的来劝试用这方法;内供自己也适如所期,终于依了那***和尚的热心的劝告了。

所谓方法者,只是用热汤浸了鼻子,然后使人用脚来踏这鼻子,非常简单的。

汤是寺的浴室里每日都烧着,于是这***和尚立刻用一个提桶,从浴室里汲了连手指都伸不下去的热水来。但若直接的浸,蒸汽吹着脸,怕要烫坏的。于是又在一个板盘上开一个窟窿,当作桶盖,鼻子便从这窟窿中浸到水里去。单是鼻子浸着热汤,是不觉得烫的,过了片时,***和尚说:

“浸够了罢……”

内供苦笑了,因为以为单听这话,是谁也想不到说着鼻子的。鼻子被汤蒸热了,蚤咬似的发痒。

内供一从板盘窟窿里抽出鼻子来,***和尚便将这热气蒸腾的鼻子,两脚用力的踏。内供躺着,鼻子伸在地板上,看那***和尚的两脚一上一下的动。***常常显出过意不去的脸相,俯视着内供的秃头,问道:

“痛罢?因为医士说要用力踏。……但是,痛罢?”

内供摇头,想表明不痛的意思。然而鼻子是被踏着的,又不能如意的摇。这是抬了眼,看着***脚上的皲裂,一面生气似的说:

“说不痛。……”

其实是鼻子正痒,踏了不特不痛,反而舒服的。

踏了片时之后,鼻子上现出小米粒一般的东西来了。简括说,便是像一匹整烤的拔光了毛的小鸡。***和尚一瞥见,立时停了脚,自言自语似的说:

“说是用镊子拔了这个哩。”

内供不平似的鼓起了两颊,默默的任凭***和尚办。这自然并非不知道***和尚的好意,但虽然知道,因为将自己的鼻子当作一件货色似的办理,也免不得不高兴了。内供装了一副受着不相信的医生的手术时候的病人一般的脸,勉勉强强的看***和尚从鼻子的毛孔里,用镊子钳出脂肪来。那脂肪的形状像是鸟毛的根,拔去的有四分长短。

这一完,***和尚才吐一口气,说道:

“再浸一回,就好了。”

内供仍然皱着眉,装着不平似的脸,依了***的话。

待到取出第二回浸过的鼻子来看,诚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缩短了。这已经和平常的竹节鼻相差不远了,内供摸着缩短的鼻子,对着***拿过来的镜子,羞涩的怯怯的望着看。

那鼻子,——那一直拖到下面的鼻子,现在已经诳话似的萎缩了,只在上唇上面,没志气的保着一点残喘。各处还有通红的地方,大约只是踏过的痕迹罢了。这样,再没有人见笑,是一定的了。——镜中的内供的脸,看着镜外的内供的脸,满足然的眨几眨眼睛。

然而这一日,还有怕这鼻子仍要伸长起来的不安。所以内供无论唪经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只要有闲空,便伸手轻轻的摸那鼻端去。鼻子是规规矩矩的存在上唇上边,并没有伸下来的气色,睡过一夜之后,第二日早晨一开眼,内供便首先去摸自己的鼻子,鼻子也依然是短的。内供于是乎也如从前的费了几多年,积起抄写《法华经》的功行来的时候一般,觉得神清气爽了。

但是过了三日,内供发见了意外的事实了,这就是,偶然因事来访池尾的寺的侍者,却显出比先前更加发笑的脸相,也不很说话,只是灼灼的看着内供的鼻子。而且不止此,先前将内供的鼻子落在粥里的中童子那些人,若在讲堂外遇见内供时,便向下忍着笑,但似乎终于熬不住了,又突然大笑起来。还有进来承教的下法师们,面对面时,虽然恭敬的听着,但内供一向后看,便屑屑的暗笑,也不止一两回了。

内供当初,下了一个解释,是以为只因自己脸改了样。但单是这解释,又似乎总不能十分的说明。——不消说,中童子和下法师的发笑的原因,大概总在此。然而和鼻子还长的往昔,那笑样总有些不同。倘说见惯的长鼻倒不如不见惜的短鼻更可笑,这固然便是如此罢了。然而又似乎还有什么缘故。

“先前倒还没有这样的只是笑,……”

内供停了唪着的***,侧着秃头,时常轻轻的这样说。可爱的内供当这时候,一定惘然的眺着挂在旁边的普贤像,记起鼻子还长的三五日以前的事来。“今如零落者,却忆荣华时,”便没精打***了。——对于这问题,给以解释之明,在内供可惜还没有。

——人类的心里有着互相矛盾的两样的感情。他人的不幸,自然是没有不表同情的。但一到那人设些什么法子脱了这不幸,于是这边便不知怎的觉得不满足起来。夸大一点说,便可以说是其甚者且有愿意再看见那人陷在同样的不幸中的意思。于是在不知不觉间,虽然是消极的,却对于那人抱了敌意。——内供虽然不明白这理由,而总觉得有些不快者,便因为在池尾的僧俗的态度上,感到了这些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缘故。

于是乎内供的脾气逐渐坏起来了。无论对什么人,第二句便是叱责。到后来,连医治鼻子的***和尚,也背地里说“内供是要受法悭贪之罪的”了。更使内供生气的,照例是那恶作剧的中童子,有一天,狗声沸泛的嗥,内供随便出去看,只见中童子挥着二尺来长的木板,追着一匹长毛的瘦狗,在那里跑。而且又并非单是追着跑,却一面嚷道“不给打鼻子,喂,不给打鼻子,”而追着跑的。内供从中童子的手里抢过木板来,使劲的打他的脸。这木板是先前掀鼻子用的。

内供倒后悔弄短鼻子为多事了。

这是或一夜的事。太阳一落,大约是忽而起风了,塔上的风铎的声音,扰人的响。而且很冷了,在老年的内供,便是想睡,也只是睡不去。展转的躺在床上时,突然觉得鼻子发痒了。用手去摸,仿佛有点肿,而且这地方,又仿佛发了热似的。

“硬将他缩短了的,也许出了毛病了。”

内供用了在佛前供养香花一般的恭敬的手势,按着鼻子,一面低低的这样说。

第二日的早晨,内供照例的绝早的睁开眼睛看,只见寺里的银杏和七叶树都在夜间落了叶,院子里是铺了黄金似的通明。大约塔顶上积了霜了,还在朝日的微光中,九轮已经眩眼的发亮。禅智内供站在开了护屏的檐廊下,梁深的吸一口气。

几乎要忘却了的一种感觉,又回到内供这里,便在这时间。

内供慌忙伸手去按鼻子。触着手的,不是昨夜的短鼻子了;是从上唇的上面直拖到下唇的下面的,五六寸之谱的先前的长鼻子。内供知道这鼻子在一夜之间又复照旧的长起来了,而这时候,和鼻子缩短时候一样的神清气爽的心情,也觉得不知怎么的重复回来了。

“既这样,一定再没有人笑了。”

使长鼻子荡在破晓的秋风中,内供自己的心里说。

给个好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