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几时有_秋月春花各有时下一句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09 0
  1. 古诗“春花秋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2. 春花秋月何时了意思,春花秋月何时了下一句是什么?
  3. 春花秋月对联下句
  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下一句是什么?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一文说:"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正是求速死也。"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俞平伯《读词偶得》评起句"奇语劈空而下"。

古诗“春花秋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1、“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下一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 (五代)。

2、“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下一句是: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几时有_秋月春花各有时下一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文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这首词的大意: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5、李煜(937—***8),南唐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公元93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春花秋月何时了意思,春花秋月何时了下一句是什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出自《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2、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 “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词作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在李煜之前,还没有任何词人能在结构艺术方面达到这样高的成就。

4、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来后之作及水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可见李煜的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感之深,故能发之深,是感情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王国维说得好:“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者也。”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词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这个特色在这首《虞美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春花秋月对联下句

1.春花秋月何时了意为结束。

2.春花秋月为古代诗词中最美的意象,诗人问询这样美的景色何时才能结束,实际上是间接表示了自己的愁闷抑郁不可抒怀之情。

3.这句话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4.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和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5.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下一句是什么?

沧海桑田。对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春花秋月”的意思是指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是一个联合式的词组,指春秋佳景。“沧海桑田”的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是一个联合式的词组,指世事变化巨大。用“沧海桑田”去对“春花秋月”,有世事无常的感觉。“春花秋月”和“沧海桑田”的字数相等,都是四个字,都是联合式的,并且内容也连贯。所以“春花秋月”对联下句可以对“沧海桑田”。

南唐后主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下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1]

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