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周郎误终身从此萧郎是路人_周郎顾曲有误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10 0
  1. 曲有误周郎顾下一句是什么
  2. 曲有误周郎顾的相关诗词
  3.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周瑜都会弹琴?
  4. 古代的美女,是怎样用琴来挑逗周郎的?
  5. 曲有误周郎顾

  在赤壁之战的战前阶段,周瑜是真正促成孙权决心抗曹的人。

诸葛亮受使来到柴桑,激怒孙权好胜之心。鲁肃以务实的态度分析了降而必亡的道理。但最后促使孙权下决心的,是周瑜一番力排众议的言论。这番话真是言议风发、慷慨不曲,周瑜的才气、谋略从中可见一斑:

“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一见周郎误终身从此萧郎是路人_周郎顾曲有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瑜先为抗曹出兵“正名”

这番话中,周瑜把曹操定位成“汉贼”,提出“为汉家除残去秽”。使得抗曹成为出师有名,以顺诛逆的军事行动。

对此,民国学者祥梦庵曾评道,周瑜之高雅处,也是周瑜与鲁肃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不说悖汉的话”。本人很赞同这种评价。观《三国志》,周瑜每在孙权面前献计建策,总以“灭曹清汉祚”为核心思想。而鲁肃所规所谋,总是从孙权集团的实际利益出发,“帝号”挂在嘴边。这不仅反映出周瑜、鲁肃两人在器局和情操上的差异,也体现出周瑜在汉室利益和江东利益之间,一直巧妙地把握其度。所以,周瑜的“赤壁战前议”,首先做到的是赋予东吴出兵在道义上保证。

●周瑜分析了曹操必败东吴必胜的理由

当时曹军占有绝对优势,在吴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战胜的敌人,唯有周瑜计出众人、专明独断,看出曹军的可败之处。《三国演义》评书里说诸葛亮“能掐会算”,而实际上,周瑜的预见性才真正令人惊叹。战事的发展果然如同周瑜战前之议:曹军不习水战,初次遭遇便“引退江北”,而后果如周瑜所料发生疾疫。也同样如周瑜事先保证的,周瑜果然以以不足三万之兵为孙权大破曹操。

●富于感染力演说鼓动了孙权的决心

周瑜短短一生,留下的文字议论,只有两封书信、三段议说,即“作徒备置吴疏”、“临终上疏”、“不质子议”、“赤壁战前议”、“取蜀议”。这两疏三议,不仅是周瑜一生谋略的概括,也体现出周瑜的语言艺术。周瑜精通音乐,这使得他的言辞充分感染力、鼓动力,也体现出韬勇抗威、不畏强敌的的谋略风格。智略过人的谋划,加上动人的演说方式,周瑜一生屡次说服孙权听从他的建议。

不仅如此,周瑜抗曹必胜的信心更是令人慨叹。海外华人史学家黎东方老先生在《细说三国》一书说赞叹:“好周瑜!这‘操自送死’四个字,是何等的雄壮!周瑜,你真不愧为周瑜!当时,整个江东,整个中国,有没有另一个人,敢能说,曹操是来送死的呢?”

曲有误周郎顾下一句是什么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名将。

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实奇才也”,他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顾曲周郎

“顾曲周郎”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于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一时瑜亮

“一时瑜亮”的典故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禛《〈古诗选〉凡例》:“北周寥寥,廪得子渊,子山,二人之才,一时瑜亮。”

“瑜亮”就是三国时期周瑜与诸葛亮的并称,后称两人才能相匹敌者为“瑜亮”。

曲有误周郎顾的相关诗词

该典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下一句,因为它原本出自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而非一首完整的诗或词。

这句话单独作为一个成语或者一段描述,讲述了三国时期周瑜(周郎)精通音律,即便在微醺状态下也能察觉乐曲中的错误的故事。

但网络上有网友或诗词爱好者可能会根据这一典故进行创作,衍生出不同的诗句,比如曾经有网友提及“曲有误周郎顾,笑浮生从容步”,但这并非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的组成部分。也有提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但这同样也是现代创作或对典故的再诠释,非原句。严格意义上,“曲有误,周郎顾”并无公认的下一句。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周瑜都会弹琴?

《听筝》

李端(唐)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释义: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古代的美女,是怎样用琴来挑逗周郎的?

诸葛亮。

周瑜琴艺记载只有一句“曲有误周郎顾”

而诸葛亮。

《蜀都赋》:“庭扣钟磬,堂抚琴瑟。匪葛匪姜,畴能是恤?”

《三国志·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

《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

《琴论》:“诸葛亮作《梁父吟》。”

《舆地志》:“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

搜蜀山派就能知道,诸葛亮是古琴蜀山派的代表人物,与司马相如等位列同等。

抱歉,看错问题了。还以为问的是诸葛亮周瑜琴艺孰优孰劣。

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不光长得帅,特别是还弹得一手好琴,在当时就有民谣“曲有误,周郎顾”,只要曲***得不对,周瑜就会过来给你更正。庾信写过一个歌女弹琴,引用这个典故“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这个歌女知道自己弹得都正确,完全没有必要害怕周瑜,在庾信的想象里周瑜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考官,谁弹得不对都要受到他的批评。

这个时候周瑜弹琴的形象还是严肃苛刻的,但是很快,画风就变了,隋朝的江总看歌伎弹琴,写道“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将周郎改曲和琴挑文君联系起来,周瑜的形象立刻发生了变化,从严苛的老师变成了和风流的少年郎。周郎的回顾成了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于是便有了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得到周郎的回顾,这位少女不断弹错音。”曲有误周郎顾“成了”琴挑周郎“,于是周瑜唐诗里就不断回头,和无数少女上演了爱情。

刘禹锡写《纥那曲》就写道:“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周瑜被少女的歌声所感动,回眸欣赏;张祜《筚篥》写道”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这时候的周郎连头也不回了,微微颔首就成了歌女的妙赏知音。

到了宋朝人的词里,因为贺铸填过一阙《诉衷情》,写的便是周瑜的爱情,最后两句说“时误新声,翻试周郎”,用的还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老梗,但这首词在当时影响不小,让《诉衷情》这个词牌多了一个别名《试周郎》,这个时候文人的笔下周郎顾已经和音乐没有关系了,苏东坡写两个跳舞的女子,最后也说:“但得周郎一顾,胜珍珠。”也就是说周郎看我一眼,就胜过无数化妆品。到这个时候,周郎顾已经成了美女认证的一个品牌了。

于是宋朝多情的美女不再这般遮遮掩掩,有大胆的已经不再等着周郎顾,而去主动“顾周郎”了,张炎为一个***写诗,就说她“佯羞却把周郎顾。”

当然这些文人还没有忘掉周瑜是有家室的,而且他的老婆还是三国著名美女,这就更增加了话题性。

文学作品里提到他俩人出场,一开始还是英雄美人的颂歌,如宋朝邓肃写诗:“五湖范蠡携西子,三国周郎嫁小乔。”周瑜配小乔恰如范蠡和西施,都是英雄美人,宋朝的韩元吉《读周瑜传》说:“但得小乔歌一曲,未须辛苦向荆州。”也就是说如果有小乔这样的美女相伴,没有必要去辛苦打仗,也有人反其意而用之,说”莫为小乔淹壮志,千军白羽生堪麾。”不要为儿女情长让英雄气短。

但是在诗歌里,周瑜的英雄气却慢慢消退完毕,从英雄美人变成了才子佳人的套路,宋朝有人就写诗:“小乔应嫁周郎。云英定遇裴航。”云英和裴航是唐***中的神仙眷侣,却拿来形容小乔和周瑜。还有人直接将他们二人代入到神话里,朱子厚的《谒金门》里写道:”闻道小乔乘凤玉,仙裳飘雾縠。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 小乔和周瑜成了乘龙快婿里的男女主角。

这个时候的周瑜已经不是纵横疆场的英雄,简直成了偶像剧里的男主角。

南宋词人赵长卿在一首词里,甚至说“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按说周瑜多病也不错,周瑜三十六岁就病死了,但他说周瑜多病多情,这不成了《西厢记》里的张生了吗。

这哪里还有半点英雄气概,所以在底层民众眼里周瑜就完全变了样。

《太平广记》里辑录过一则周瑜鬼魂的故事,很有有趣。

说是有个叫萧腾的人到襄阳去做官,走到羊口岸,上遇见一个戴着白纱帽,穿着黑色裤,身上还披着长袍的人,这人想要和萧腾同行,萧腾拒绝了,走了几里路,这人又追了上来,想要搭船,萧腾就怀疑他不是人,自然又拒绝了。但是萧腾的妻妾出现了异常,会毫无征兆地唱歌大笑或者悲伤啼哭。等萧腾到了襄阳,妻妾们病情就更厉害了,而这个人每天都过来一次,后来甚至住到了萧腾家里,每天骑着狗唱歌吟诗,搞得鸡犬不宁。萧腾问他是谁,他回答说自己是周瑜。说完还唱歌讽刺萧腾:“逢欢羊口岸,结爱桃林津。胡桃掷去肉,讶汝不识人。”——我和你认识在桃林岸,相亲在桃林津,胡桃剥开丢下肉,竟然不认识我这等高人。萧腾和他斗法几次都失败了,最后请来一位高手,这才降服了他,这鬼物显出原形,是个老乌龟。

乌龟成精自称周瑜,大概也是羡慕周郎很有女人缘吧,所以他才会去祸害萧腾的妻妾。

《梦林玄解》是宋朝邵雍写的关于解梦的书(也有说是葛洪写的),如果男子梦见周瑜,这是大凶之兆,少年夭折,壮志难酬,但是女人梦见则是大吉,因为这表示要生一个英俊的儿子。这基本上就代表了当时民众心目中周瑜的形象了:英俊潇洒、天不***年、但是很有女人缘。

这么一个形象很难再把他和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形象联系起来,于是元杂剧《周公瑾得志娶小乔》里周瑜成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穷酸书生,鲁肃做媒让他娶了小乔和孙权成了连襟(作者这里搞错了把孙策错当孙权),从此依靠裙带关系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这一看就是迂腐书生的意*,显然是在迎合观众的口味。

没找到天涯海椒写的.

我不大爱读《三国演义》,因为觉得里面男人多,女人少;杀戮多,爱情少。之所以去看《赤壁》,不过是出于对“曲有误 周郎顾”的好奇与期待。

读过一篇名为《曲有误 周郎顾》的***,描写的是小乔身边一名侍女的爱情故事。她与周瑜一样精通音律,却得不到都督的垂爱,有一次她发现自己曲调出错,却引来了都督如火一般的目光。于是每有周瑜在场,她都故意弹错一两个音符,好博得周郎的一次回头。还读过唐朝诗人李端的《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于是,我一向以为“曲有误 周郎顾”应该是出自一个与爱情有关的典故。可看了《赤壁》,发现竟然只是跟老农和小童有关。

办公室一位称得上是“三国专家”的前辈跟我说,**《赤壁》的很多故事情节与原著都有出入。而“曲有误 周郎顾”的典故是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虽然如此,我还是宁愿相信“曲有误,周郎顾”与爱情有关,为了吸引所喜欢的人注意,抓住时机,想尽办法,故意出错,听起来很美。朋友阿茹就跟我说,她曾经以“曲有误,周郎顾”的创意,用手机短信为自己赢得了一段爱情。那个时候她暗恋一个男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向他表白,于是就故意给他发错了一个短信,因这个错误的短信,使那个男孩注意到她,并与她慢慢接触到最后相爱。

看来有时候出错也不一定是坏事的。就如**《赤壁》中的小童,因为笛声不够标准,引来周瑜为他操刀改孔,令笛声更完美。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在有意无意间出现错误,有时候会坐错车、答错题、认错人、入错行……我们常常为此感到苦恼和抑郁,明明要往东走,却坐上了一辆朝西的车,大有“马蹄南去人北望”的惆怅。可是换个角度想,人生如旅,往东走或许能达到一时的目标,但既然已经朝西走了,那就不妨将错就错,好好领略一下那西边的风貌,说不准还能邂逅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呢。只要不是“上错花轿吃错药”,偶尔出出错,有时也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