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出此无父无君之言,无父无君之言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10 0
  1. 关于父子关系的诗句
  2. 父子无亲,长幼无序,夫妇无别,君臣无毅,朋友无信.什么意思
  3. 《孟子》感言集之143:予岂好辩哉?
  4.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思
  5. 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但是儒家经典弟子规又讲:凡
  6. 孟子为什么要骂墨子"无父无君"是"禽兽"
  7. 舌战群儒中表现诸葛亮能言善辩的句子有哪些

楼主你好,我只知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九章),这是孟子骂杨子和墨子的话,不过好像与楼主给出的词句释义大相径庭,不知是不是楼主把原文记错了。如果楼主没有记错,后世倒也有不少驳斥孟子此篇言论的文章,可以按照这个方向查找,不过确实很麻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父子关系的诗句

释义:

孟子说:杨朱这个人提倡利己主义,是无视君王的表现,墨子这个人提倡兼爱,是无视父辈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不崇敬君主,不孝敬父辈,那就像禽兽一样。

何出此无父无君之言,无父无君之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物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1],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父子无亲,长幼无序,夫妇无别,君臣无毅,朋友无信.什么意思

1. 体现父子关系的名句

虎父无犬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孔孟之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体现父子关系的儒家经典: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体现父子关系的名言警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2. 体现父子之间关系的诗句

《观慈乌反哺》 父爱 年代:宋 作者:何梦桂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父亲》 被风雨垒起的岁月 刻在父亲的额角上 深深地勾勒出智慧与人生 落花意已去 父亲的风***不再依然 逝去的痕迹盖满了遍地枯叶 萋萋芳草早已销声匿迹 岁月 何故如此匆匆呢 记得那一个黄昏 父爱 父亲携着我的小手去看夕阳 染着红霞天空 好像父亲期望着我的一个梦想 我心虚地不敢直视父亲期盼的双眸 浩瀚的云彩 好像父亲对我的那深深的爱 我幸福的想哭了 年轻时的父亲 总是对我说:我是大树,你是小树 现在 长大了的小树想对父亲说: 你永远是我的大树 《父爱》 有一种情感 轻易别说 说出会太不确切 有一种语言 轻易别谈 很平凡 亦很不平凡 醉了别说 梦呓别说 内伤是最痛的地方 当父亲的目光抚摸我的额头 父爱 鸿沟与距离 已是无意义的名词 不可思议的是血缘 在你最冷的时候 它依然是最暖的怀抱父亲 朦胧时候 父亲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头 总能看的很远、很远 懂事时 父亲 是一棵倔强的弯松 这才发现 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 而现在 父亲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诗 儿子默默的读 泪轻轻的流 父亲 蔚蓝一片久远的天 一片幽绿神秘的山 宁静深沉的广阔大地 父爱 生机勃勃的芸芸众生 人与自然多么和谐的契机 田中的埂是优美的五线谱 随风飘舞的五谷是跳荡的音符 九曲绵延的山路是这天地之弦 是父亲们轻盈的步划将它拨动 弹出的竟是生活的绝唱 汗水奔流在岁月开凿的运河 激荡着开拓的浪花 突起的青筋是力量筑成的长城 愚公移山的精神从这里延伸 月光滋润着这宁静的夜晚 房前流水带走了所有的疲惫 我触摸的了鼾声中的祥和 还感觉了镜中白发的光芒 追忆父爱 我们也爱父亲 却和父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父亲的爱是海洋 岌岌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父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父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爱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 父亲心灵的广场。

3. 表现父子亲情的古诗或词

过蒙古诸部落

年代:清 作者:乾隆

猎罢归来父子围,露沾秋草鹿初肥,

折杨共炙倾浑脱,醉趁孤鸿马上飞。

赠申孝子

年代:宋 作者:赵士礽

铅山乃灵山,号为七宝库。

有时地爱宝,人杰时一付。

礼围较文章,发为性仁赋。

盛美固不绝,且作忠孝路。

时凶资贼多,炽焰不容捕。

长驱斩关来,提挥远相诉。

申生本医家,首冲众贼怒。

有子趋而前,悲泣湿衣袧。

愿代父这死,三万色不怖。

贼曰汝子孝,解衣衬血污。

以此两全生,父子欢如故。

何不上明君,青旌当金铸。

赠陈孝子庸

年代:宋 作者:梅尧臣

康州水边龙母坟,草树蒙蒙起风雨。

五色五蛇时往来,野鼠不穴坟上土。

嗟哉异类犹厚亲,岂彼人兮忘恃怙。

果生陈子孝且仁,终日劬劬在民伍。

天清天顺感其和,嘉禾骈枝立如股。

遐乡叹慕为尔邻,太守欣言出吾部。

中州士人传以夸,照顽烁孽良有补。

唯时火德君道明,粤南祝融孝所生。

若然宁独一陈生,筑堠表庐从此数。

君子饮酒吟

年代:宋 作者:邵雍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家给人足,时和岁丰。

筋骸康健,里闬乐从。

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4. 关于父爱的古代诗歌

父亲

古人将父子关系列入三纲(父为子纲)。其实父子关系是自然的人类天性。有古诗为证:“良知好向孩提看,天下无如父子亲。”但是,历史上,为什么歌颂父爱的大大少于母爱呢?那是古人要求父亲的形象是“严父”。“严父”是为了扮演教子的角色。古人认为,父亲的责任在于“教”:“父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

中国对父亲教子的压力较大的。名句:“子不教,父之过”。要求父亲们,教好孩子,使其行为规范化,合乎社会要求。称:“父当以教为事”。如果士大夫家庭不教子,就是未尽“父兄之责”。北宋邵雍有诗:“我今行年四十五,生男方始为人父。鞠育教诲诚在吾,寿夭贤愚系与汝。”表达了诗人将担负起教子的责任,并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

5. 描写君臣的诗句

君戒专欲,臣戒专利。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君臣名言北宋文学家 苏轼

君心中无国,臣心中无君。春秋齐国大夫 鲍叔牙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敏:同。“序”。这几句大意是,父子之间有骨内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男女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讲的是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用以维系封建的社会秩序,现在人们谈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时,还常常引这几旬概括而又典型的话。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关于君臣的名言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 周瑜

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曰》

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妇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相互维护。故《易》曰: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传说活了268岁 李庆远 《养生自述》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香味,四肢对于安逸,(都是极喜欢的,)这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强调天性。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这都由命决定的,(能否得到它们,)其中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强调命的作用。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

《孟子》感言集之143:予岂好辩哉?

“禽兽”的意思

附:大凡了解先秦学术史的人,一谈到孟子论杨、墨,马上就会想到孟子那段“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下凡引《孟子》只注篇名)的名言。怎样理解孟子的这一论述呢?通常,人们认为孟子之论是骂杨、墨为禽兽,如说孟子这是“歇斯底里的以禽兽论杨、墨”;“被孟子骂为‘禽兽’的杨朱、墨翟曾于当时‘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何等了得!然孟子被他们的言论激怒了,骂他们为‘禽兽’,可见得他们的言论在当时是多么地不合时宜”;自从孟子骂他为‘禽兽’之后,杨朱的名声便不好听了,正统之人总是远远避开他,惟恐一不小心,染上杨氏之‘臭气’,而亦被指骂为‘禽兽’之信徒,何苦来哉!”“孟子骂杨朱为‘禽兽’。故千载以下,使杨朱在社会上名声极坏,实际上那只是儒家的偏激之见”;“鲁迅与孟子有些相象,也是辩论起来不管不顾。如孟子骂杨朱、墨子是禽兽;鲁迅骂李四光等人也是极尽恶毒之能事。”类似的说法多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种理解合乎孟子的本意吗?孟子是“歇斯底里的以禽兽论杨、墨”吗?我以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思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下》,对于孟子的“予岂好辩哉?”颇有感触!通过孟子的这句感慨,发现自尧舜以来,中原大地经历好几次的治乱兴衰的过程:

? 第一阶段是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饱受天灾,幸好大禹带领人民群众积极通过治水,把这个生存问题解决,天下得到稳定的治理;

第二阶段是尧舜之后,圣人之道衰微,暴君开始不断出现,到了殷商纣王时代,纣的横暴导致天下打乱,人民生活又陷于苦海,幸好出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圣,他们诛杀纣王,平定天下,救民于水火,才让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人民过来相当长一段安稳幸福生活;

? 第三阶段:春秋战国乱世出现,周室衰微,正道荒废,礼崩乐坏,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不断发生,更可怕的是邪说歪道横行,人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污染,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洪水猛兽,不亚于天灾人祸,孔子为此做《春秋》,通过记录天子之事来让乱臣贼子害怕。

? 孟子作为儒家文化理念的继承者,身处乱世,不怕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乱臣贼子的造反悲剧,相反,他最担心的就是杨朱与墨翟的思想对时人的毒害,所以,他很着急,也很痛心,他必须挺身而出,向天下人讲清楚杨朱与墨翟这种“无父无君”的禽兽之道可怕性。以救世的心态,希望能够引领整个社会回归到正道上来,回归到大禹-周公-孔子所奠定的圣贤仁义之大道上来。

原文如下:

?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大意是:

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夫子喜好辩论,请问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社会产生很久了,时而太平,时而。在尧的时候,洪水横流,在中土泛滥,龙蛇在大地上居处,民众无处安身,低处的人筑巢、高处的人挖洞。《书》说‘洚水告诫我们’,洚水就是洪水。于是派禹去治理,禹掘地引水注入大海,把龙蛇驱赶到泽地,水沿着地上的沟道流动,这就是大江、淮水、黄河、汉水。水患既已解除,鸟兽不再危害人们,百姓们才得以在平原上居住。

“尧、舜去世以后,圣人之道逐渐衰微。暴君接连出现,毁坏了居室来做池沼,使民众无处安息;废弃了农田来做园苑,使民众不能谋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园苑、池沼、草泽增多并招来了禽兽。到了殷纣时,天下又大乱了。周公辅佐武王诛杀殷纣、讨伐奄国,与这些暴君征战了三年,把飞廉追逐到海边处死,灭掉的国家有五十个,将虎、豹、犀、象驱赶得远远的,天下的民众都非常喜悦。《书》说:‘多英明伟大啊,文王的谋略;大大地继承发扬啊,武王的功业。帮助、房发我们后人的,都是正道而没丝毫缺陷。’

‘周室衰微,正道荒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臣属自己君主的事出现了,儿子自己父亲的事出现了,孔子为之忧虑,写作了《春秋》。《春秋》所记述的是天子的事,因此孔子说:‘将使世人了解我的恐怕只有《春秋》了,将使世人责怪我的恐怕只有《春秋》了。’

“圣王不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世上的言论不属于杨朱一派便属于墨翟一派。杨家主张为我,是不要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不要父母,不要父母、不要君王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民众却脸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是放任野兽去吃人。’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就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是放任野兽去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这样主张邪说的人就无法兴起。邪说兴起在人们的心中,会危害他们所做的事情;兴起在所做的事情里,会危害他所施行的政务。即使圣人再度兴起,也不会改变我的结论。

“过去禹制服了洪水使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使百姓安定,孔子写作《春秋》使作乱的臣属、不孝的儿子害怕。《诗》说:‘痛击戎狄,遏止荆舒,无人敢于抗拒我。’不要父母、不要君王,是周公所要痛击的。我也想去端正人心,破除邪说,***偏颇的行为,批驳错误的言论,来继承三位圣人。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敢于***杨墨学说的人,就是圣人的门徒。

参考《人生四书》朱熹.集注

个人看法:

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部落,再由部落进化到国家,其本质就是一种经济行为和现象,既然是经济行为和现象,那么经济现象必然会受到大自然规律的影响,比如洪水,比如天旱,对于早期依靠大自然的野生动植物与农耕文化为生的经济就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经济自身的周期性,必然会导致当时的社会出现一治一乱。

? 治乱兴衰,朝代更替,本来就是自然变化的结果,怕就怕在人心的堕落与变化,“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 如果一个社会整天邪说暴行充斥,达到无***状态,这样的社会将会***自危,谁都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规矩,没有道义,如果这样下去,社会就会很危险,权威受到蔑视,个人主义盛行,社会规矩遭到破坏,人心变坏,如果不回归圣贤的正道,国家就会败亡,天下就会大乱,人民就会流离失所。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学者,作为愿意救民于水火的儒家文化的传人,孟子必须挺身而出进行辩护,为大禹-周公-孔子以来所制定的道路正名。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43:予岂好辩哉?

2018-10-14于上海

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但是儒家经典***规又讲:凡

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原文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为什么要骂墨子"无父无君"是"禽兽"

一般而言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因为儒家的仁爱的环境是社会处于一个有序的秩序之中,“礼乐有序”。在有序的社会礼制等级中,每个阶层遵守每个阶层的“礼”,不能有僭越,从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出发,更是从上层的统治阶层出发,当然这和儒家理论代表的社会阶级利益有直接的关联。而墨家代表的普罗大众普通的社会阶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讲求兼爱、非攻、节俭等等,墨家的爱更倾向于“爱无差等”,从每个普通人民的自身出发,所以在儒家看来这种“爱”更自私。

当然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爱在当时的春秋战国都属于显学,墨家的从受众角度来说,更符合普通人民的欢迎。

舌战群儒中表现诸葛亮能言善辩的句子有哪些

孟子为何骂墨子“无父”是“禽兽”?——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辨

众所周知先秦诸子中墨子讲“兼爱”,而孔门后学巨擘孟子却曾强烈批判过墨子的“兼爱”:

?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口气之严厉与直接近乎詈骂,但人莫知其所以,遂致众说纷纭。盖“仁爱”者,是从人之常情即近乎人之本能的“亲亲”之心生发出来,是以家庭中的自然感情为基底,以血缘为纽带,强调一种脉脉的温情氛围,讲究和谐是其中基本要义,所谓:“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记·礼运》)。以人伦为基础,然后再推己及人,《论语·?雍也》篇说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对待他人能***取一种设身处地的同情态度,对他人处境能够感同身受,时时以己度人,于是乃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己及他,由身及家及国,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由亲情开始的不断生长发散的过程,是活生生的有根有本实实在在的进程。而墨家的“兼爱”则相反,表面上看好像很“博爱”,但它没有一种根基在里头,他没有一个基于家庭和血缘人伦的自然感情的生发过程,没有一个由近(亲人)及远(陌生人)的自然扩散过程。因此就有点儿不近人情。谁都“爱”,而其实是谁都不爱,对谁都有感情,其实对谁的感情都不深、不真。人不是神仙,感情的付出决不可能平均分配,否则就是取消人的好恶,进而取消了人的正常人伦感情。另外,一个高境界人的博大胸怀、悲天悯人的慈悲心地也绝不是一夜之间突然生发一蹴而就的。要靠潜移默化的培养、细水长流的滋润而逐渐提高的,这也决不是靠教条式的“兼爱”教化可以深入人心的。

教条式的“兼爱”若要顺利推行,那就必须基于某种不同寻常的“主义”,先将人的思想统一起来,但思想的统一并不能够代替感情的牢固维系,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煽动起人们的狂热情绪,以非理性的***将本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团结”起来。以瞬间***迸发的方式打破人与人之间陌生的鸿沟,使大家相互“热爱”起来,甚至将其凌驾于家庭和亲情之上,抛家弃子、舍生忘死。正是因为其对家庭和人伦所可能产生的巨大破坏作用孟子有清醒的认识,他才以激越的口吻指责“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而“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因此从本质上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是决不相容的。

? “仁爱”是温情的、持久的;而“兼爱”是***的、短暂的。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是倾向于保守的、自我满足的;而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兼爱”是倾向于激进和狂热的。他们追求一种自我制定的“目标”和“真理”并力图“成就”之(而这时所谓“兼爱”就大多被利用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再是本身所追求的目的了)。当然,这种激进的成就一般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取消“他者”,要么取消“自己”。取消“他者”是一切意识形态结晶——“主义”——的共同准则和追求,也是一切战争、动荡、冲突的根源。而取消“自己”则恐怕只有“佛陀”能真正做到。因此这类学说、主义如要推行就或多或少必然是一种“弃世”的或干脆说是反世俗的思想,比如墨家的摩顶放踵的自苦行为以及过分“节用”和绝对的“兼爱”等主张从根本上讲在正常世俗社会完全行不通。相反,大多数主张“兼爱”(或“博爱”)而自觉真理在握的大人先生们及积极实践这种“兼爱”的狂热分子,正以不遗余力地破坏亲情和家庭纽带为自豪,并且自信地认为这是迈向通往“伟大”的第一步。

墨子不是不知道人之道德生成是由于发乎天性的自然感情——人皆“爱其身”、“爱其亲”,这也是他立论的起点(《墨子·兼爱上》:“爱人若爱其身”;《墨子·大取》:“爱人之亲,若爱其亲。”)。他也不是不知道儒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达至天下一家的和谐互爱。他实际也猜到他的“兼爱”论调就其政治蓝图来说也不比儒家的“仁爱”高明多少或有多少新货色。并且更关键的是他一直摆布不清人怎样由发乎天性的“爱己”、“爱亲”一下子跳跃到“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国若其国。”的无疆大爱,即一个“凡人”怎样突然升华为“圣人”的。最后实在没办法,还是抬出个“利”字来予以解决(当然还抬出个“鬼”——“明鬼”——来神道设教,但本质上亦是基于政治上“利害”的考量,故此不赘论),而他所谓“利”当然也超不出通常“利他”、“利人”、“利天下”的范畴: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兼爱中》)

子墨子曰:“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诸侯与之,百姓亲 之,贤士归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诸侯。昔者文 王封于岐周,“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 、交相利,则,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闻文王者,皆起而趋之。罢不肖股肱不利者,处而愿之曰:‘ 柰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则吾利,岂不亦犹文王之民 也哉。’是以天鬼富之,诸侯与之,百姓亲之,贤士归 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诸侯。乡者言曰:义人在 上,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干主,万民被其大利。吾用此知之。(《墨子·非命上》)

墨子为了与儒家做一根本上的区分,他认为他与儒家所谓的“仁爱”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利”字,而“利”是“爱”的前提和表征,并且是“爱”的实际内容,离开了“利”而空谈“义”和“爱”是没有意义的:

??“义,利也。”(《墨子·经上》)

? “圣人有爱而无利,儒者之言也,乃客之言也”(《墨子·大取》兹依孙诒让校正)

那么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以亲情为基础的“仁爱”是需要慢慢培养生发的,而以“利”的劝诱为基础的“兼爱”却可速成。只要***都照着他的要求和方法去做,很快就能天下大治。

结合他文本中的其他表述,仔细推究其意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义利观是一种“互动式”的价值观:我“视人若己”,我也希望并要求别人都能够“视人若己”,而同时必须***都“视人若己”,那么我的“视人若己”行为才不至于落空,我的理论才是有效的。而要求别人都做到“视人若己”是以“利”的诱导为手段和前提的:大家都来“爱”人吧,“我为***、***为我”,“只要***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私人利益才能真正、更好地实现。这“宏大”的“利益”诱导道理上似可成立,也很美好,但实际上对于每一个现实生存的俗人来说“我为***、***为我”的倡导是不切己的,当遇到切身的现实利益冲突时,对现实当下自我利益诉求是立时凸显的,当当下私人利益与口号式的宏大公共利益相冲突时,如果没有高于“利益”本身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准则,现实的选择结果可想而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从儒家的角度看,墨子确实是“喻于利”的“小人”(不论这“利”是以什么名义彰显,不论是个人利益还是整体利益,是一己小利还是“天下之利”),其目标虽然是宏大的(“兼相爱”),但却陷于利益的纠结中不可自拔(给老百姓晓以“利害”,“喻利”以求“义”),其设定的“交相爱”前景最终也不过是开出的空头支票。

而儒家正是做到了某种超越性。孔孟并非不寻求社会长远的、整体的宏大利益(“治国平天下”),而是清醒地看到宏大利益的悬赏并不能代替私人的现实和当下利益诉求,而现实的绝对个人利益又绝不能作为普世价值准则而树立,否则基于***道德的一切建构将瞬间坍塌。而从逻辑上来讲,对个人利益的全面认可和关照,并不必然带来宏大利益的整体建构生成。而对长远私人利益的预期允诺也不能真正阻挡人们如饥似渴、目光短浅地追求个人的当下利益。因此最终人们发现真正切实可行的宏大利益追求只能落实到人之以“亲亲”为基础的自然***生发与建构过程,而这种基于人之本性的“亲亲”行为的确是超越于任何当下现实“利益”考量的,这是在人们日常家庭生活中都体验到的普遍存在,是被经验证成的(反之,我们当今社会触目可见的不顾亲情的利益纷争正是“人”被异化的表现),否则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正因为墨子的“兼爱”理论存在明显的理论和经验上无法弥合的裂隙,所以最终反倒成就了其超时空的乌托邦梦想:“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世之人也。”(《墨子·大取》)其政治和道德的理想化与幼稚性显露无遗。

(本文由卜殿东原创,欢迎关注“虚室生白吉祥”并沟通交流。)

1、面对张昭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没有建树的尖锐提问,诸葛亮的精彩回答: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2、面对虞翻的提问: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3、面对陆绩嘲笑刘备的身份: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4、面对众人怀疑他的真才实学: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畯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