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之争的故事概括_蜗角之争说明什么道理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10 0
  1.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关于他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2. 浅谈庄子
  3. 发条橙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4. 找成语故事 要讲差不多5分钟左右

拼音:

wō jiǎo zhī zhēng

解释:

蜗角之争的故事概括_蜗角之争说明什么道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例句: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关于他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蜗角之争什么意思?蜗角之争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wō jiǎo zhī zhēng,简 拼:wjzz

成语解释: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成语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繁体写法:蜗角之争

注音:ㄨㄛ ㄐㄧㄠˇ ㄓㄧ ㄓㄥ

蜗角之争的近义词:蜗角斗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浅谈庄子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5、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26、蜗角之争:成语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7、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28、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29、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30、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3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2、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

33、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34、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35、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36、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37、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3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指60岁的代称。

39、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

40、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41、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2、每况愈下: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43、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45、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6、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47、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48、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49、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50、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1、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52、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53、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5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55、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56、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57、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5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59、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6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1、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62、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63、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64、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65、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6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67、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68、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69、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70、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发条橙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考证:

庄子名周,唐人提出其字子沐,惠子是他的朋友,一生贫困。除此之外,我们几乎再难得到关于他的任何确切信息。生于何时?何地?均不可确考。至于人生经历、祖承家室、朋友(除去惠子,不过好像也只有惠子)***更是难以得到丝毫信息。关于他的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体都在公元前375年到前275年期间,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初高中教科书上和很多有关庄子书籍上使用的都是这个时间。他出生于何地?似乎可以确定,因为《史记》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庄子者,蒙人也”。但蒙属何地就值得商榷了,汉代学者认为蒙属宋国(今商丘),这个观点至今仍是主流,不过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有人认为是楚地,还有人认为是齐地、鲁地。《史记》中又说“周尝为蒙之漆园吏”,“漆园吏”是什么?这又引起了争议,前人多认为漆园为邑名,漆园吏便为行政长官。近人提出了质疑,杨宽认为漆园为漆树之园,漆园吏便为官吏林场的小官,和虞人类似。还有学者认为漆园吏是指庄子曾任管理漆树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吏啬夫,等等观点不再一一具陈。

《庄子》本无内外杂之分,《汉书》说庄子原有52篇,但今《庄子》只有33篇。一般认为今本《庄子》为晋郭象删订整理划分为内外杂而成,但也有人认为是刘向所为,这里就不讨论了。从苏轼开始,历代学者对《庄子》其书的真伪提出的质疑声就始终不绝于耳,如今大多数人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为庄子与***或***所作,《杂篇》为后学者所作,至于其中的《盗跖》、《说剑》则认为与庄子及其思想无任何关系。

诸子背景:

在庄子出生几十年前,墨子去世;在庄子出生两年前,道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学说理论曾充斥半个天下的杨子去世;至于庄子的时代,名家辈出,如:惠子(长于庄子一岁,名家祖师,提出合同异,主张合纵,曾率兵攻破函谷关)、公孙龙(小庄子49岁,名家又一代表人物,主张离坚白,善诡辩,以“白马非马”闻名)、孟子(长庄子三岁,效仿孔子周游列国,郁郁不得志,“孟轲好辩,辙环天下,卒老于行”)、邹衍(阴阳家祖师,初学儒,不得志,后以“五德始终”说人主,受尽礼遇,尽言天事,人称“谈天衍”),此外孙膑庞涓、张仪苏秦、乐毅田单、申不害慎到、商鞅屈原、孟尝平原(春申君和信陵君活动时间晚于庄子)等等均生于其时。

君主背景:

庄子出生前,楚国势大,力压诸侯,自称为王。庄子历经三代楚王:宣王、威王、怀王,宣王和他的父辈附近楚国霸权不保,魏、齐后来居上,两国互尊为王。庄子出生那年魏惠王(惠子为梁惠王宰相多年,后来因与张仪政见不和而罢去,惠王死后惠子重新归魏,一年后,惠子卒)即位,6年后迁都开封附近,称梁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百余里,南辱于楚”。庄子13岁那年,齐威王即位,他就是那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君主,重用孙膑、田忌、邹忌等人,国大治。继任者齐宣王利欲熏心,趁燕国内乱差点灭掉魏国,招致30年后(宣王子,齐闵王时)燕昭王报复“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从此齐国一蹶不振。庄子20岁那年赵肃侯(没错,赵国此时还不敢称王)即位,赵肃侯一代英雄,四面受敌的赵国在他的东征西讨之下倒也没有被人欺负。赵武灵王即位时,据说中山国也敢来骚扰赵国,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骤增,可惜一世雄主在沙丘之乱中被活活饿死。此后赵国经历惠文王、孝成王,庄子死后24年(孝成王),长平之战爆发,赵国主力被歼灭,赵国从此日薄西山六国局面同样从此也江河日下。庄子时,秦国主要经历两代君主:秦孝公(用商鞅)、秦惠王(用张仪)。韩国和燕国弱小无比,姑且不提。不过燕昭王还是应该介绍下的,他于庄子57岁那年即位,听从郭隗“以千金买千里马骨”的建议,以其为师,筑黄金台,重待天下贤士,尤其是招到了乐毅。后来在乐毅的带领下,以一个弱小无比的国家(就像今天的蒙古国去打俄罗斯差不多),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东帝”(大家都称王了,自然得给自己一个更高级的称号,足见齐国国势之强)——齐闵王。

正文:

(本文庄子生卒年、出生地***用流行观点。)

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这是一个血腥残酷、道德沦丧的时代,此时时代的主题只有两个字——“功”和“利”。君主们***都想当老大,七雄哪一个不是有故事的国家?想起先祖的赫赫武功,对比自己的碌碌无为,心里能不惭愧吗?怎么办?战!于是“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生民之所,化为墟厉。《至乐》中庄子与骷髅的对话,从侧面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白骨露于野”的惨状。士人们呢?苏代说“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这种思想代表了当时士人们的普遍观念,管你什么礼义廉耻,令自己荣华富贵才是硬道理。张仪苏秦这么干了,背信弃义像喝凉水一样简单;庞涓也这样干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陷害同门孙膑算什么,挖掉他的膝盖骨也是活该;邹忌同样毫不犹豫地这么干了,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相国之位,别说说几句田忌的坏话,就算是再使些更卑劣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普通人呢?苏秦说秦王失败,耗尽百两黄金,失意落魄地回到家中,“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羞得苏秦无地自容;后来说赵王成功,佩相印,白玉锦绣恣其所用之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就问嫂子前后态度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嫂子说“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于是叹道“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可见此时整个社会的人都变得十分急躁,急功近利,世态炎凉之下的丑恶嘴脸令人憎恶。

庄子无疑是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他力图在这污浊的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虽标榜心斋坐忘的清静无为,实则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爱恨。鬼谷子曾教导他的***:如果世道可以挽救,就努力去挽救它;如果世道不可挽救,就彻底毁灭它,以使之获得新生。孔孟墨邹认为世道可救,于是或标榜仁义、或提倡兼爱、或以天道正视听,力图把摇摇欲坠的房子修缮好;而庄子则不同,他认为这个世道已经沦丧到极致,不是靠几个人的往来奔走所能挽救的,他没能力去推倒这间破房子,但这并不妨碍他告诉人们这间房子的不适合居住。他在《庄子》中一方面努力构建他心目中完美的世界、完美的人格,另一方面则辛辣地嘲讽当时的世风、小人的嘴脸。

庄子最痛恨的一类人就是各国的君主,他认为一切祸乱的来源就是君主们难以填饱的野心。在《则阳》中,他历数君主们的罪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诛不至”,并且认为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是因此而起“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对于君主们视人命如草芥,庄子的内心是悲愤的,他借戴晋人之口将争夺土地的战争比作“蜗角之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洋洋得意的君主们在庄子眼中不过是可悲可笑的小丑罢了,庄子不认为区区土地有什么可争的,“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土地,在海内也不过犹如一颗米在一个大仓中一般渺小。

庄子对于*乱无能的君主也是一样痛恨。庄子曾穿着带补丁的麻衣、破烂的鞋子去见魏王,魏王说他“先生怎么看起来邋里邋遢、潦倒失意啊?”庄子用猿猴为喻,猿猴在高树茂林之中,即使后羿冯蒙也奈何不得,而一旦进入荆棘灌木之中,则心惊胆战、难以发挥本领,接着庄子继续说道“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耶?”(昏上应该指的是魏惠王,乱相应该是张仪)

韩愈说“老子小仁义”,庄子则更进一步——痛恨仁义,他对“仁义”的相关措辞是十分激烈的,甚至称其“僭于蛎虿之尾、鲜规之兽”(比蝎子尾巴还要毒辣,比洪荒野兽还要凶狠)。仁义很好啊,庄子为什么痛恨仁义呢?其实第一段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此时世道上还有仁义吗?没有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这种世道又怎会有仁义呢?但此时却是,虽没有了仁义,但***皆称仁义,无一不披着仁义之名做着苟且之事,取利于仁义。庄子于是说“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夫贪禽者器也”、“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真正奉行仁义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不过用以为自己求取利益罢了,这样仁义就成了贪婪的禽兽的工具,一旦不需要仁义,这些人便会弃之如敝履。庄子在《田子方》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告诉他,全鲁国人都穿儒服,因此鲁国到处都是儒学之士。庄子于是说“君子有其道者,未必有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让哀公下令:不懂这种道术,却穿其服的人都要被杀掉。最后,只有一个人还穿着儒服。这个故事鲜明的表示了庄子的看法,真正行仁义者寡之又寡,大多数人不过是矫饰诈行而已。

庄子批驳仁义的靶子,其实大部分还在于当时的君主和士人。因为人们往往借着“先王之道”、“圣人之语”,来为自己的***行径做掩护。于是庄子批先王、驳儒生(孔子曾说他的学说“要在仁义”),要不留情面地揭下那些人的遮羞布。对于人们标榜的贤君,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这就让“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的说辞无处可放;对于儒家标榜的仁义之士,庄子则进行无情的嘲讽:伯夷叔齐饿死,介子推被火烧死,尾生被淹死,申徒狄报石投水自尽,鲍焦抱树而死,这些人死了和被分尸的狗、在水中肿胀发烂的死猪没有什么区别,这就让那些再想以仁义求名利的人感到心里不安了;庄子还直接斥责孔子(孔丘、墨翟在庄子之时声望非常高,但可悲的是除了孟轲、荀卿等廖廖数人外,大部分人习孔子之术单纯是为了名利),“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把孔子批的体无完肤,不过很明显,庄子“醉翁之意不在酒”,“矫言伪行”、“摇唇鼓舌”等言显然骂的是当世之人——纵横家和那些干人主以求富贵的人。

庄子认为仕途十分险恶,在《人间世》中他借楚狂接舆之口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干羽,莫之知载;祸重于地,莫之知避。”在《庄子》中,庄子多次流露出这样的情感:《秋水》中面对楚王之聘,庄子执竿不顾,宁愿曳尾于涂;《达生》中将***厚禄比作猪临死前享受的刀俎之餐;《列御寇》中面对一个侥幸获宋王欢心炫耀于其前的人,庄子将宋王比作沉睡的残暴黑龙,这个人获得的荣华富贵被比作偷来的龙珠,一旦黑龙醒来,一切将化为齑粉。这种看法是有现实根据的:惠子对魏国忠心耿耿,却被罢相;张仪有大功于秦,却差点被秦王给出卖;乐毅报燕王大仇,却被驱逐。睹此种种,庄子怎能不心有所感呢?庄子多次强调无用之用,在《庄子》中单单不才的大树而不遭戕伐的例子就出现了多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庄子在《山木》中通过一个故事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处世之道:无所可用的大木免遭砍伐,但不擅鸣的鸿雁却遭烹煮,面对***的疑问,庄子说他将处在材与不材之间。其实这点也很容易理解,如果真的不材,一个普通人在乱世中是很难活命的。

前面说过,此时社会上的功利之心很重,庄子很厌恶这种世风。曾经有一个叫作曹商的宋国使臣,出使秦国获得了秦王赠与的百乘车马,他于是跑到庄子面前炫耀,讥笑庄子“处穷闾阮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住在破巷子,穷得打草鞋,面黄肌瘦) 。庄子毫不示弱,言辞之犀利令人咋舌,他说秦王生了病找人医治,吸吮毒疮的给车一乘,舔痔疮的给车五乘,舔的越往下,给的就越多,最后嗤笑道“子其治其痔也,何得车之多也?”不知那人最后是什么表情。庄子固然不喜欢为利益而驰骛的人,但同样也不喜汲汲于名的人,对那些“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的人,庄子也是不屑一顾的。庄子曾***借菜园老人与子贡的对话,看似是骂孔子,实则是骂当世沽名钓誉之辈——“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歌以卖名声于天下”(努力去博学多识并处处效仿圣人,夸诞矜持盖过众人,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周游天下来卖弄名声)在庄子的观念中“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世风的功利,必然导致人心的虚伪。庄子清楚的看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在《外物》中,庄子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小儒的虚伪——“儒以诗礼发冢”。儒士干着盗墓的勾当,去撬开死人口中所含珍珠时竟也引经据典——“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传说庄子曾因家贫去监河侯家借粮,监河侯满口答应,但是他说要等到收取邑金后才行,那时候直接借给庄子三百金。给庄子画了这么大一块饼,这显然是不想借了。如果是其他人,肯定是看破不说破,不然到时候弄得大家都没意思。但庄子则不同,他深深反感这种虚伪,忿然作色怒道“我来的时候听到一条鲤鱼在叫我的名字,原来是东海的波臣被困于陆缺水,向我祈求升斗之水来活命,我就拍着胸脯说‘可以啊,不过要等我去游说吴越之君,让他们把西江之水引来来迎接你。’鲤鱼十分生气的对我说‘我所要的不过是丁点儿活命之水罢了,你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去鱼市场看我变成鱼干。’”

庄子痛恨***仁义,推崇真道德。仁义是外在的显露,道德则是内在的修养。庄子对道德推崇备至,“至德者,火不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庄子认为一个人的相貌并不重要,德的充实才是做人的根本。驼背而脊骨外露、双肩高于头顶、脸部藏于脐下而畅达大道的至人子舆;“立不教,坐不议”、行无言之教,但***却与孔子相若的兀者(被砍掉一只脚的人)王骀;同样是兀者、和子产(郑国名相,铸刑鼎,改法制,《子产不毁乡校》传诵不衰)同师于伯昏无人,但德行却使子产相形见绌的申屠嘉(不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那个申屠嘉,此为庄子虚构人物);面目奇丑无比,但“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的哀骀它,庄子通过这一系列极端例子反复强调德的重要性。庄子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猪在吸吮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突然因发现母猪已死去,都惊慌起来四散而逃,小猪之所以爱他们的母亲,并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所以使其形体活着的东西。这个“使其形体活着的东西”推及人身便是德,因此德行有所长而形体丑陋就会被人遗忘。

柏拉图曾说“极端的自由,只能产生极端的奴役”,其实这句话反过来也正确——极端的奴役,必然产生自由的思潮。正是那个礼乐束缚人性、君主奴役人民的时代造就了庄子的自由和平等思想。庄子的自由观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庄子的平等观是人与人和人与万物的大平等。庄子渴望一种逍遥的境界:潇洒如大鹏,水击三千里;悠然若蝴蝶,物我两相忘。他认为己、功、名均是对自由的束缚,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可不是把自己变成***,而是去掉自身过多的欲望,聆听内心的声音。“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很多人蹉跎一生,到头来却喟然一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正是自己把自己禁锢起来,劳神苦形,失掉自由。“无功”即是不为俗务所羁绊,任性而为,洒脱行事。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而御飞龙,“弊弊焉以天下为事”的尧舜见之后失魂落魄,怅然若失。“无名”不是说圣人没有名字,而是说圣人没有名声,也即是圣人不在乎名声,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正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举”的宋荣子,不为名所累,不被他人的评头点足改变自己的做法。庄子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行我素,丝毫不在乎“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千百年后的唐伯虎正是得了庄子一丝真传——“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自由的基础是平等,试想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中又哪来的自由呢?因此在庄子的观念中,平等亦是重要的一块。孔子提倡“仁爱”,但却“爱有等差”,他的爱贵贱和阶级分明,所谓的爱也不过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怜悯罢了。庄子则不同,庄子不认为谁比谁高贵,他对权势、智巧不屑一顾,在他的观念中,国君不比庶民高贵,智士亦不比愚人聪明。这是庄子对当时以权迫人、以智欺愚的恶劣世风的激烈反抗,同时也是庄子平等观的基础。他基于此提出了齐物之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然万物皆为大块所造化,那么在天地之间,万物理应平等。

喜生恶死,人之常情。普通人对死亡兢惧不已,但庄子却有着豁达的生死观——“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是一场旅行,生死就像离散一样平常,从容待之即可。庄子的妻子死了,朋友惠子吊唁时看到庄子箕踞而坐,鼓盆而歌,惠子怒斥道“人家陪伴你一辈子,生儿育女劳累一生,现在你不哭也就算了,还敲打着瓦器唱歌,太过分了吧!”庄子说“我开始怎能不伤心呢?后来我想想,她出生于自然,现在又回归于自然,就像四时更替一样正常,我就慢慢不伤心了”。庄子将死之时,***要厚葬他,庄子告诉***“我以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作伴,要什么陪葬品呢”,***又害怕老鹰吃掉庄子的尸体,庄子就笑着说“在上面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虫蚁吃,夺走老鹰的食物给虫蚁,太偏心了啊”

贫穷和孤寂陪伴了这位哲人八十多年,除了惠子,举世茫茫,无一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庄子晚年经过惠子之墓时,悲从心来,忍不住对随从的***说到“当年楚国有个人,鼻子上有块苍蝇翅膀大小的白土,就让匠人用斧头把它砍掉,匠人拿起斧头运转如风,楚人面不改色、从容而立,最后白土被砍掉地干干净净,而楚人的鼻子却不伤分毫。楚人死后,匠人的绝活再没有在人前展示过。”,故事讲完后,庄子长叹一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或许你会想起《惠子相梁》中的“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但无论从惠子本身来看,还是从梁国政治来看,这都是不可能的,这篇小故事更像是给老朋友开的一个玩笑。

惠子死后约30年,庄子逝世。庄子死后55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绵延数百载的战火与杀伐终于被止住,是时,四海一。庄子眼中的任国公子出现了吗?

注:任国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饵,巨绳为鱼线,投于东海,一年而无所得,其后钓得大鱼,白浪如山,震惊百里,音若鬼神,浙江以东、苍梧以西的人尽皆饱食此鱼。

找成语故事 要讲差不多5分钟左右

相信多数人第一次听说《发条橙》这个名字,都源自斯坦利·库布里克根据安东尼·伯吉斯同名***改编的**。安东尼·伯吉斯1917年生于英国兰开夏郡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早年就学于曼切斯特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六十年代,伯吉斯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在语言方面造诣颇深,掌握数种东、西方语言。他的文学修养也不一般,作品中经常涉及古典和当代的文学名著;其文学风格丰富多变,包括模仿英雄风格的、流浪汉***体裁的、历史***的以及讽刺性的多种。

故事描述:一个英国的十几岁的小混混亚历克斯被警察送进了监狱。在那里他为了缩短行期,答应把自己当作小白鼠一样送去为一项叫做“厌恶疗法”的充当实验品。这项***是***为了在监狱里腾出位置给政治犯而提出的。通过“厌恶疗法”,狱警们认为亚历克斯的暴力倾向总算是被“治愈”了,于是亚历克斯被放了出来。但是出狱后的亚历克斯发现自己被旧朋友们所屏弃,连家人亲戚都不愿意接受他,而他本人也并没有放弃暴力。最后,垂死的亚历克斯成了以他为成功范例大力鼓吹的***的一个大伤疤。他伙同一群同伴一起冲进了一个***家的住所:他写的书(名为《发条橙》)为***使用荒唐的“厌恶疗法”辩护鼓吹。

题解:clockwork 是时钟的发条,是让时钟走得准确的装置,所以如果走(跑)的像时钟发条般准确,即表示“机器运作的很好”,或“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还有一个相近的词clockwork orange(发条橙),老伦敦人用它作比喻,总是用来形容奇怪的东西。“He is 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他像发条橙一样怪”,就是指他怪异得无以复加。

***最初在美国发行的时候,发行商坚持将***描写亚历克斯长大后最终放弃了暴力,并结婚生子的最后一章删去了。而伯吉斯始终对这一章耿耿于怀,认为没有这一章,他的思想就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因此,他一直不满意美国版的《发条橙》,不管***或是**

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历来是争论的焦点,而争论多缘于对其中宣扬的性和暴力。当时,该片曾因为其中的性和暴力而被禁播,然而,性和暴力难道就是该片的全部么?欣赏这部**的时候,把性和暴力作为一个切入点,这样的做法和那些批判该片禁映该片的卫道者也没什么区别了。

发条橙是一种玩具,上了发条,就会自动的转动的一个橙子。该片以此为题其实透露了库布里克的某些想法。曾有人对我说,“***都是上帝手中的一直不停转动的发条橙”,我想,控制这只橙子的“上帝”还包括社会,从这部以发条橙为题的影片里,我也看到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对社会本位的妥协。

最初,不得不承认,阿里克斯是个绝对自由的人,他享受着自由,听自己喜好的音乐,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任由自己的意志行事,及至的享用着自由,然而,人是处在社会中的,啊里克斯行使自由的同时,却侵犯到了其他人的权利。按照洛克“***契约论”的原理以及西方天赋***的理论,每个人都自由、平等的享有权利,这些权利是生来就赋予的。然而,及至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往往会侵犯到其他***利的行使,为了协调这个矛盾,于是每个人把自己的权利让夺出一部分,形成一种公权利,由这种公共权利来惩治暴力,抵御外来侵略等等,而公共权利的形式造就了军队,法律,警察等国家机器的产生。阿理克斯自由的发泄自身暴力和性的需求的同时,却伤害了他人家庭和生存的权利。这样的行为触犯了社会游戏的规则----法律,因此,他锒铛入狱。

为了减短刑期,阿里克斯自愿得接受了“罪恶改造疗法”。通过这种疗法的治疗,他变成了一个不会反抗,没有的“良民”,放弃了自身的权利。无异议的,这样一个“良民”是最适合社会平稳、安定发展的需要的,如果一个社会里所有的公民都是这样的“良民”,社会的统治者也最希望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良民”,来维持统治的长治久安。接受这种疗法,其实也是阿里克斯放弃自身权利,向社会的妥协。而且规则并不是这么简单,对社会的统治进行侵害,自然会遭到社会的报复。每个人必须为自己所做的错事负责,14年的刑期缩短至两年也不能够抵消阿里克斯原先的罪恶,犯罪惩罚规律的同时还潜在着另一种规律的运行----复仇。

人类历史的悠悠长卷上,复仇曾普遍并且长期存在。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仍一如既往地感动着今日的受众——从西方古希腊的《安提格涅》、《赫库帕》,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乃至近代名篇《***山伯爵》都涉及了复仇这一题材。而在东方的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似乎都发生在先秦时代,著名的如伍员鞭尸、卧薪尝胆、荆柯刺秦王以及本文用以示例的《赵氏孤儿大报仇》,数十年来中国两部享有盛名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在淡化其“革命色彩”之后,仍然讲述的是复仇的故事。此种报复性反应,是生物学的正常现象,是任何一种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竞争的基本需要和本能。虽然就有些人看来,这种反应是“蜗角之争”,但它却是长期经过自然选择的生物存活下来的竞争基因,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承袭了这种基因。尽管由于种种理性原因,这种本能受到某种程度的弱化,或者被有意淡化和压制,但它还是存在于生而为人的生物本性中,难以消失。出狱后的阿里克斯便遭受着疯狂的报复。戏剧性的巧合,他一一遇见了原先他所伤害过的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都对他进行了报复。因为阿里克斯这样没有攻击性的良民,也使得渊源相报终止在他从阁楼跳下那一刻。

而且阿里克斯自戕的行为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划上句号,如果故事至此终结,那全片的主旨该定论为:你侵害的社会,必定要招到社会的报复,你做错了事,就该为自己的错负责。全片的基调也该变为爱国主义,爱社会的教育影片。库布里克当然没有这么容易善罢甘休,于是发条橙便有了个戏谑的结尾。为了挽回选民的信任,反驳亚历山大等在野党人的批评,内政部长亲自到医院看望阿历克斯,代表***表示歉意,并为他今后的生活做了妥善的安排。经过治疗,最后阿历克斯恢复本性,享尽*乐。看似代表社会的统治者向阿里克斯进行妥协,让其通过治疗恢复原来所有的个性,看似社会本位对个人本位的低头。其实,阿里克斯所扮演的,仍然是政治上的一个利用品。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阿里克斯除了入狱前挥霍自由,享尽权利那段时间以外,他都是被社***操控着,为了宣扬某种可以缩减监狱开销,经济改造的疗法,他参加治疗,为了统治者维持统治,他又一次的接受治疗,经管他的年轻,个性鲜明,但他所扮演的也不过是一只社***操控的发条橙子。其实,被社***操控的发条橙又何只阿里克斯这一个典型呢。

发条橙与潜伏危机[左岸右边]

《发条橙》不仅是一本奇异的书,也是一部怪异的**。书的作者是:安东尼.伯吉斯。英国现代作家。**的导演则是斯坦力.库布里克。美国著名导演。巧合的是,这两位***都是独断独行的人。伯吉斯崇尚的是“自由意志”而库布里克在好莱坞则被称作最不合作的人。在他们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联系,这便是《发条橙》。无论是书或**都被一种论调评价着——争议。

一、 两只《发条橙》

以前,中国曾这样评论西方**:毒草。而对如今而言,无论中国或是外国,都把〈〈发条橙〉〉看作是“毒草“。

原著〈〈发条橙〉〉中的主人翁是以“我”在文中出现的。“我原是一个生活在后现代英国的叛逆青年,在我15岁时无恶不作,我与三个好友到处闹事、打架、甚至和。后来我被朋友出卖,被关到了监狱中,为了提前出狱,我接受了一项***提出的特殊治疗,在出狱后,我无法作恶,因为每当我想到血腥与女色时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恶心感,当我回到家后,我的房间被父母的养子占去,而我在街上流浪时也倍受欺凌。我失去了选择生活的权利,最终我在最爱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从窗口跳下。当我醒来后,我竟痊愈了。变成了原来的我。可以选择思想与爱好的我。但当我看到当年与我作恶的朋友后,我发现自己是必须长大的。我需要一个家和一个孩子。于是我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版的〈〈发条橙〉〉与原著情节基本相同,但却删去了痊愈后“我”的改变。应当说,**版的〈〈发条橙〉〉更令人不寒而栗。它不仅是对***专权的***,而更深层的去挖掘人的本性。这让我想到一个词语——失效。是的,正是这“失效”的必然让“我”在**末说出了那句“我痊愈了”。让妄图用科技改变人类道德选择能力的专制者们认清了自己的有限、有所不能!

鲁迅曾嘲笑中国文化不敢面对悲剧的事实,这又何尝不是人性中对善和美好的渴求的表现呢!不过是太软弱了,你不去面对,它还是存在的,还是发生作用的。我的心隐隐作痛,我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人性中恶的问题。即使它遵循了“自由意志”的愿望,但它毕竟是恶的,而且它将滋生于我们不断前进的文明之中。我们无法改变却也难以逃避。我们只能在历史发展的规律中让自己适应社会的改变。让人类的道德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罢了。

由此,不难看出,〈〈发条橙〉〉的主题是严肃的。但却用了超现实的表现手段。这是否在暗示,道德在社会中所潜伏的危机呢?

二、 发条橙的意义

首先,我们在理解本文的题目上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发条橙不同于发条西瓜或发条苹果。在马来语中“橙”的意义与“人”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发条橙要表达的是像机器一样的人。当主人翁有作恶的人变成了被害的人时,他便是我们所说的发条橙。此时的他,没有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失去了灵魂。

试想,如果我们失去了自己对待社会态度选择的权利,我们是否也会变得像一台机器呢,或者是一台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的智能机器?当然,或许作者的想法过于悲观,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怀有不安,但,由现在的发展方向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越发机械化。简单的概括也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所要面对的一个空前巨大的问题。它的解决与否很有可能关系到今后人类的命运。如果处理不当,我们都无法保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毁灭人性,最终在进化中的退化,成为一台台与战争的机器,或者说,一只只吃人的动物。

因此,〈〈发条橙〉〉不只是另类的代表,它更是以现实发展作为基础的。

死亡、性、暴力、虚无荒诞、尽现其中。我认为它有一种非常敏锐的感受力,和面对某些问题的勇气。“它源于20世纪以来那种文化解体的经验,尝试对这文化解体带来的不定性、虚无性及社会的控制性加以反省和理解”。这种问题意识的凸显是人对自身和社会反思的表现。我们庆幸能够有人提醒,同时也希望我们真的能够觉悟。

〈〈发条橙〉〉中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似乎还在用那种高亢与激奋告诉我们主人翁对生活唯一的信心,而不自觉中,**和书也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细味。在科技、知识、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也正在步入〈〈发条橙〉〉中那个“后现代”的超现实时代呢?如果是,那我们或许应该为自己的未来作些努力了吧。

潜伏的危机无所不在,它甚至在等待某根导火线被人类自己点燃,我们正像高度文明奔去,但同时,我祈祷,人类不要被自己毁灭。

《发条橙》:**和***[阮一峰]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是先看**,然后再去读***的。记得看完**的时候,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但是又说不清震撼我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想起来,好象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的**都不是一眼能看穿的,似乎有一种伪装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为了把这部**搞明白,或者说“看懂”它,我找来了原著,认认真真读完了,两者一对比,这才对库布里克的表现手法有所领悟。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并不长,薄薄一册,十万字,两个晚上就读完了。原著一点也不晦涩,情节性很强,表现的主题“人必须有道德选择权”也不算新颖。唯一的难点是作者自造的Nadsat语言,但在中译本中,语言难点自然就不存在了。我的感觉是,从文学角度看,这部***不能算是第一流的作品。但**就不同了,经库布里克之手呈现出来的视觉形象是那么令人难忘,以至它成了二十世纪中一部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那么,库布里克成功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对***情节的改动并不大——除了没拍最后一章,这个我在后面会详细谈——基本上是忠实于原著的。“忠实”的意思是,导演不曾“深化”或“浅化”***的主题,更没有变造主题,**是原原本本的把***搬上了银幕。库布里克的创造不是表现在**的内容上,而是表现在**中那些千奇百怪的视觉画面中。 《发条橙》是一个充满了暴力和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在无人的街道、空旷的大宅、监狱和***院之类有很强现场感的地方,这些场景在***中也许只是几个平淡无奇、一笔带过的单词,但如果落实为**中活生生的画面,效果就有些惊世骇俗了。库布里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些镜头毫无顾忌地都拍出来了,比如同样是表现暴力,大多数影片是将镜头对准了施暴者,而《发条橙》始终是拍受害者,血流满面、蜷曲翻滚、***不已;再比如,《发条橙》里的就是这件事原来的样子,毫不隐讳,而不象某些影片中只看见晃动的人影,配上几声女子的惨叫。所以在这一点上,**是借了***的光的,***本身就提供了有视觉冲击力的故事基础,供库布里克大胆发挥,但库布里克最大的创造还不在这里。 看过**《发条橙》的人,恐怕对开头的画面都很难忘怀吧。先是一个主人公亚历克斯的特写,他戴着圆顶黑礼帽,脸上狞笑着,右眼的上下方都贴着夸张的***睫毛,袖口上装饰着带血的眼球。然后镜头逐渐拉长,露出亚历克斯的全身和他的三个伙伴,他们都外穿着白色的紧身内衣,***套在最外面,以显示自己的***。他们正坐在柯罗瓦奶吧中,品尝着奶茶。黑色的奶吧里亮着几盏冷光灯,四周装饰着各种颓废的艺术品,所有的桌子和椅子全做成了女人的样子,比如吧桌的四条腿是女子的两手和两脚,桌面则是她的胸脯。我看了这个形式感十足的开场后,立刻就想到了毕加索和达利的一些作品——变形、夸张、鲜艳、对比强烈——再看下去,才发现整部影片都是这种风格,几乎每一个布景都很奇特,有一种未来主义的味道,仿佛是搬上了银幕的现代派绘画。我来举几个细节,影片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头戴奥纶的彩色***发,亚历克斯住处的窗帘上印着贝多芬硕大的头像,而在监狱的入狱处居然平放着一排陶瓷浴缸。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新奇怪诞的场景让我有一种好奇感,急切得想看下去。后来我读***的时候,看到某一个情节,眼前就不由自主浮现出**里的样子。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体会,库布里克为《发条橙》找到了外形,如果没有这些奇特的布置,**是决不会这样成功的。 接着的问题是,为什么库布里克要这样处理这些场景,或者说,他为什么要这么拍。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这些场景确实与主题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我猜想的答案是这样的,首先库布里克想强调这是一个***想的故事,这不是现实,所以用这些布景提醒大家这不是真的(但影片里有纳粹和伊丽莎白二世的标志,这说明他也不希望这个故事和现实完全无关);其次,也是更重要的,重视影片的形式和视觉效果一贯就是库布里克的风格。库布里克是那种喜欢华丽新奇的导演,平平淡淡不是他的追求。本文开头,我说库布里克的**有一种伪装,就是这个意思。仔细想想,他的其他主要作品《2001漫游太空》(2001: A Space Odyssey)、《闪灵》(The Shining)、《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最后的《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等等,莫不如此,每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外表,而内容隐藏在外表之下,反而倒有些看不清了。库布里克得过的唯一一个奥斯卡奖就是视觉效果奖(顺便提一下,《发条橙》得到过1***1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接和最佳剧本四项提名,但最后都输给了《法国***网》)。库布里克如此喜欢形式,也许和他早年当过杂志的摄影记者有关系。 我以下想谈的,也是历来争论最大的,就是如何看待**缺了最后一章。***最早在英国出版的时候,共有21章,后来在美国出版却变成了只有二十章。库布里克的**是根据美国版拍的,所以等于是只拍了前二十章。原作者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1919—1993)对此大为不满,嘲讽道: “《发条橙》拒绝被忘记,这主要归功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同名**。我自己非常乐意与它断绝关系,可惜做不到。……我的后半生有大量的时间在复印关于创作意图和意图落空的声明,而库布里克和纽约的出版商却在恬不知耻地享受肆意歪曲带来的回报。” 为什么作者认为少了最后一章就扭曲了创作意图?**和***两个版本从主题上分析,哪个更好呢?为了说清这个问题,先让我来补述一下第二十一章的内容,也就是在影片结束之后发生的故事。 **讲道,英国***决定在亚历克斯身上建立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使他一想犯罪,就痛苦不堪,以达到减少犯罪的目的。结果反对党拿此事大做文章,令***狼狈不堪,最后不得不替亚历克斯解除了原来的设置,使他又可以随心所欲的犯罪。亚历克斯说了一句“我已经全好了”(I was cured all right),**就在这里结束了。第二十一章接着往下写道,亚历克斯又和以前一样,组织了一个犯罪团伙,实施抢劫和,但现在他的手段更高明了,再也没有被捉住过。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厌倦,渴望结婚成家,于是就放弃了犯罪。 我不知道别人对第二十一章怎么看,会不会有人认为它只是把以前的内容做一个同义重复?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它和***的主题大有关系。作者的意思是人必须有自己的选择权,善和恶都必须出于自己的选择,“强迫行善”和“强迫行恶”是一样不能被允许的,否则人就不是真正自由的,而只是一只发条橙了,“硬是强迫生机勃勃、善于分泌甜味的人类,挤出最后一滴橙汁,供给留着胡子的上帝嘴唇。” **只拍到***又把亚历克斯变为正常,这等于说亚历克斯仍是一只被动的“发条橙”,他仍在外力、而不是在自我的控制下。***中的第二十一章就不同了,这一回亚历克斯放弃犯罪是在自我的愿望下实现的,所以最终他恢复了人的力量,不再是“发条橙”了。很明显,***的结尾更光明和圆满一些,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又回到了现实”,而库布里克的**则“只是一个寓言”。 我仔细想过这两个结尾,觉得含义确实大不一样。但我也说不出哪个更好一些。好在每个喜欢**《发条橙》的朋友,都乐意去读一下第二十一章,同时接受两个结尾,也许这比接受任何单一的结尾都更有意义。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班门弄斧

***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