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而不吝的意思,俭不中礼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10 0
  1. 带有俭字的成语
  2. 《蟋蟀》知难:岁月不荒
  3. 含“不”字的成语有哪些?
  4. 俭与吝文言文
  5. 不爱浪费的成语
  6. 孔子在八佾中为什么主张礼节上从俭不从奢

俭,本义为生活上自我约束、不放纵,又引申为节省、节约。勤俭节用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许多先贤都先后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这个主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主张。儒家奠基人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俭是重要的一目。道家始祖老子也曾指出为人处世须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也把『俭』作为必不可少的一『宝』。墨子则把俭约和*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他说:『俭节则昌,*佚则亡。』在各派思想家的宣传教育和倡导下,崇尚俭约、反对奢靡成了华夏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丰富,对中华民族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

81

俭而不吝的意思,俭不中礼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解读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训诫他要崇尚节俭。文中表明自己不与世人同流,独以俭素为美。文中列举了参政鲁公和张文节虽为官却能坚守节俭的例子,文章最后说明节俭是所有美德的共有特性,而奢侈则是恶行的源泉。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无论是谈别人的经验还是教训,都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非常感人。司马光生活的时代正是宋朝稳定的时代,士大夫皆以奢靡为荣,奢侈几乎成为士大夫的一种风尚,对此司马光深不以为然,司马光认为,俭素不单是一种美德,而且关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司马光提倡节俭是有深意的,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情况下,读此文,我们应当得到更多启示。

原文

俭①,德之共也;侈②,恶③之大也。

——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释

①俭:勤俭、节俭。

②侈:奢侈。

③恶:恶行。

译文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

82

解读

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司马光这个名字是和砸缸联系在一起的。此外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那部巨著《资治通鉴》。其实真正让司马光在历史上赢得巨大声望的还是他一生的磊落和廉洁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生活十分朴素。他家一贯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上等官员,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土产的蔬菜,而且也只限于三五道菜。父亲的俭朴影响了司马光的一生。

司马光为官50多年,历仕宋四朝,还做过宰相,只在洛阳有田三顷。司马光的老伴儿张氏伴随他46年,妻子死后,家里没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可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他还是把自己这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丧事。他的品德,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佩服,愿意与他为邻。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

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

83

解读

古人把节俭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认为俭约节欲有助于正心养性。过分地追求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就会导致失去理智,迷失志向,人格毁损。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清心寡欲,其中寡欲就意味着节俭杜奢。他表面没有讲修养与俭约的关系,实际讲的就是节俭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培养。诸葛亮进一步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俭”本来就是一种美德,其中的“德”则是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精神境界。“俭以养德”更深层的含义就是,通过理智来淡化人的物质欲望,节制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使这种追求合于道德,合于情理,合于礼义。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注释

①行:品行。

②淡泊:恬淡寡欲。

译文

君子的品行,是依靠内心的平静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只有恬淡寡欲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身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84

解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

纵观古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不因节俭而昌盛,因奢侈而衰亡。昔日秦穆公,秉承“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很好地解决了“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的问题,得天下的大愿得成。历史上闻名的“文景之治”,若没有汉文帝崇尚节俭、力戒奢侈,恐怕不能实现。商纣王,虽曾攻克东夷、开疆扩土到我国东南一带,但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臣民怨声载道,商汤江山由此断送。而唐玄宗后期沉溺酒色,迷恋玩乐,荒*无度,招致“安史之乱”,盛世唐朝一去不复返。俭、奢二字,招致的一个国家的命运迥然不同,引人唏嘘、发人深思。

原文

历览前贤①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出自李商隐《咏史》

注释

①前贤:历史上的贤人。

译文

看遍了历史上无数的有识之士、国家、家庭,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勤奋、节俭,而当他们奢侈***的时候,就是他们破败没落的时候。

带有俭字的成语

与礼仪相关的成语

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矩步方行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五体投地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心到神知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轻薄无礼

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必也正名

指必须按照正统***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

土,南方赤土等,幷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礼为情貌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泣血稽颡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屈尊就卑

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识礼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通书达礼

谓通诗书,懂礼仪。

通文达礼

谓有学问懂礼仪。

衣冠礼乐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缛礼烦仪

〖解释〗指烦琐的礼仪。

拜相封侯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任命为宰相,封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礼仪之邦、

五体投地、

泣血稽颡、

心到神知、

识礼知书、

必也正名、

通书达礼、

矩步方行、

通文达礼、

赐茅授土、

屈尊就卑、

轻薄无礼、

礼为情貌、

衣冠礼乐、

缛礼烦仪

与礼仪相关的词语

礼仪之邦、 五体投地、 泣血稽颡、 心到神知、 识礼知书、 必也正名、 通书达礼、 矩步方行、 通文达礼、 赐茅授土、 屈尊就卑、 轻薄无礼

与郭子仪相关的成语

成语料敌如神

唐玄宗时,有个名将叫郭子仪,是朔方节度使。唐玄宗天宝14年,节度使安禄山(胡人)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名,公开反叛,并于次年币尔帝,打进了长安城。而他的部将史思明占有黄河以北十三郡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叛乱发生后,唐玄宗令郭子仪率领唐军讨伐叛军。郭子仪忠勇爱国,精于谋略,他斩杀叛将周万顷,击退高秀巖,收复了云中、马邑等地,因功被封为御史大夫。他又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一起击败史思明,被加官为兵部尚书。不久,他又扫平黄河东面、西面、南面的叛军,回师时,唐肃宗亲自出迎犒劳,对他说:“你再造了一个唐朝。”

宦官鱼朝忠一向嫉妒郭子仪的功劳,总想找机会陷害他。郭子仪在攻打邺城叛军时,由于唐朝九个节度使不相统属,被叛军打败。鱼朝忠便向肃宗进谗言,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杈。后来,叛军攻陷汴州,郑州、河洛,京城危急。紧急关头,肃宗又给他兵权,并进封他为汾阳郡王,命他讨伐叛军。郭子仪出征前求见肃宗,肃宗正患病,不见朝官,他在门外哭着说:“老臣受命,将死在战场上,不见陛下,死不瞑目。”肃宗很受感动,就在病榻上接见了他,对他说:“***江山,全靠你了。”

当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唐王朝中央集市又力量也大为削弱。各地的节度使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全国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时,大将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联军再次入侵唐朝。郭子仪又一次临危受命,他凭借自己的威望,说服回纥军与唐军联合。台力击退了吐蕃军和仆固怀恩。

郭子仪在对叛乱藩镇20多年的战争中显示了卓越的军事天才,因战功显赫而屡屡升迁,被德宗赐号为“尚父”。他死时85岁,德宗为他的死五天不上朝听政,下诏说:“……你可以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姜尚相比,是上天降下的人杰。你爱兵如子,料敌如神……。”

和郭子仪相关的成语

料敌如神

唐玄宗时,有个名将叫郭子仪,是朔方节度使。唐玄宗天宝14年,节度使安禄山(胡人)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名,公开反叛,并于次年币尔帝,打进了长安城。而他的部将史思明占有黄河以北十三郡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叛乱发生后,唐玄宗令郭子仪率领唐军讨伐叛军。郭子仪忠勇爱国,精于谋略,他斩杀叛将周万顷,击退高秀巖,收复了云中、马邑等地,因功被封为御史大夫。他又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一起击败史思明,被加官为兵部尚书。不久,他又扫平黄河东面、西面、南面的叛军,回师时,唐肃宗亲自出迎犒劳,对他说:“你再造了一个唐朝。”

生活中与礼仪相关的例项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资讯共享的网路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在这个有着60 亿居民的村庄里,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说服和理解越发重要,其中,作为公关“第一印象”的礼仪就更显得不可或缺。礼仪修养,不仅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华礼仪的渊源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的。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 ,“克己复礼” ,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 ,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视“礼” ,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 ,他著有枟礼论枠,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古籍中,枟周礼枠、枟仪礼枠、枟礼记枠等就是最重要的古典礼仪专著。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包括自身修养) 。纵观我国礼仪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可以看出“礼” 和“德”不但是统治者权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方礼仪的起源

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 ,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 。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 ,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 、“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 ,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

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 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

等。有的国家和民族对不遵守礼仪规范者,还规定了一定的处罚规则,有的已把礼仪作为公民就业前的“入门课” ,被企业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也必须先经过严格的礼仪训练,才能上岗工作。

从上述关于礼仪的含义及其源流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礼仪在中国作为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而受到中华民族历代贤良的广泛重视和提倡。第二,礼仪是为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并随着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第三,礼仪是施礼者与受礼者的情感互动过程。正如枟礼记· 曲礼上枠所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第四,礼仪是一种程式,有一定的规则,不是毫无联络的某些行为的堆积组合。第五,礼仪规范、程式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第六,遵行礼仪是现代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写出《三字经》中与礼仪相关的词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三字经中与礼仪相关的词句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与礼相关的成语

与礼相关的成语 :

彬彬有礼、

顶礼膜拜、

礼贤下士、

礼尚往来、

分庭抗礼、

先礼后兵、

克己复礼、

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仪之邦、

礼轻情意重、

以礼相待、

傲慢无礼、

礼奢宁俭、

磕头礼拜、

躬身行礼、

导德齐礼、

礼为情貌、

俭不中礼、

烧香礼拜、

言之有礼、

礼度委蛇、

情礼兼到、

焚香礼拜、

敦诗说礼、

诗礼人家、

诗礼传家、

礼乐刑政、

礼不亲授、

家无常礼、

礼无不答

请推荐几本礼仪相关的书籍

《行业礼仪》作者:金正昆。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3分钟学会西餐礼仪 》作者:杨正辉。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这两本都不错,你看看吧。

《蟋蟀》知难:岁月不荒

带有俭字的成语 :

省吃俭用、

克勤克俭、

俭不中礼、

俭以养德、

礼奢宁俭、

俭可以养廉、

节俭躬行、

温良恭俭让、

俭可养廉、

贫不学俭、

俭可以助廉、

节俭力行、

废奢长俭、

俭腹高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黜奢崇俭、

谨行俭用、

乞穷俭相、

俭故能广、

俭薄不充、

俭存奢失

含“不”字的成语有哪些?

这句极好,既可见光阴推移,又可见小虫生意,虽有岁逝之忧,却不失农桑之乐。

蟋蟀声起,让时间回到三千年前:

武王八年深秋,伐耆归来,王与周公、召公等饮至于文太室,载炙载酒,慷慨乐之。此时一只蟋蟀跳进堂来,周公看见火光处呲唥呲唥的蛐蛐儿,端着酒杯,若有所思。于是作诃一终曰《蟋蟀》:

以上出于清华简《耆夜》,讲武王伐耆归来,在文庙举行“饮至”礼,武王同毕公、召公、周公等人饮酒作赋的场景。其中周公在宴会正酣时作了一首歌诗,取名《蟋蟀》,委婉的提示众“君子”不可耽于逸乐,要有所戒惧。这是迄今见到的有关先秦“诗用”最早的记载,而其中的《蟋蟀》诗,似乎将《唐风·蟋蟀》的创作时间拉到了西周早期,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且看今本《诗经》里的《蟋蟀》:

今天看到的《蟋蟀》,是一首韵律极偕的四言诗,其大略的旨意是说蟋蟀在堂,年月无多,不可更蹉跎,须有所振作。这样的诗,将那些世路风霜啊,艰难曲折啊都淡化了,所以在人读来,即便有万分感慨,相必也不会太失落。

但是对这首诗的解释,历来有异议。比如《诗序》,认为它是一首风刺诗,刺晋僖公“俭不中礼”。“俭”本是好德,何以刺之,这里是埋怨晋君俭的过度了,想让其加以。乍看之下,《诗序》的解释似乎莫名其妙,可实际上不算离谱,我们看现在有那么些人,日子过的挺紧巴,旁人就耻笑他,但他其实是存了很多钱的。且不说《诗序》的观点是不是唯一正确,但可以藉此知道它作这个“刺俭”的说,也可能是有所本的,因为周代的贵族引诗、赋诗的很多,同一首诗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其陈述的对象、表达的含义是有差别的,况且《诗序》还把“俭而有礼”的风气渊源到陶唐时期。

再看另一个解释。《左传·襄公廿七年》:晋国执政卿赵孟去宋国参加“弭兵之会”,返晋时途径郑国,郑伯在陲陇这个地方招待了他,“陪同”接待的人有郑国的七位大夫。按照当时宾客的礼仪,要“赋诗言志”,赵孟让七位大夫各自赋诗,“以观七子之志”。大夫各自赋诗,其中印段赋了《蟋蟀》,赵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是保家的君子,我有望矣。”(注:能戒惧不慌,所以保家。)春秋时期,一个大夫,能保其家邦并使蕃昌,才可称得上是善。赵孟这个人,也是非常有品质的一个人,他从诗中听到“保家”的声音,对印段抱有厚望。

宴会结束后,赵孟和叔向交谈,叔向说:“伯有(名良宵)恐怕要第一个灭亡了,其余都是可以传承数世的大夫。印段大概是倒数第二个灭亡的吧,因为欢乐而有节制。欢乐而能安定百姓,所以后亡,不也是可以的吗。”由此评语观之,春秋时的赋诗“言志”,他不是那么简单的唱和,既然要发,自然不能有所隐瞒,诗的背后,有一种庄敬的情绪在。而观“志”(诗也叫“志”)的人,说一个人要灭亡的话,这也不是什么招人唾骂的事,反而是一种厚道的交往方式。为人处境忧虑,在人可以戒惧,在己可以加勉,何不堪之有?《蟋蟀》,大概就是教人戒惧的吧!

在《春秋》还没有焕出“意义”的时候,正是诗活跃的时候,诗里有王道荡荡,有悠悠风化,有关乎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象。襄公二十七年可谓多事之秋,此时晋国已拥有左右诸侯的力量,中原的几个小国不停地奔走于晋、楚之间,战争的阴霾令大夫们朝夕惶惶,寤寐不安。想想这年的“弭兵”***,当初宋国发起“弭兵”***的时候,晋国果断的答应了,在这个过程中,晋国主动摆出和平姿态,不啻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但“弭兵”的结果,只是把各国藏在兜里的锥往里挪了挪而已,并没有真的实现和平。虽然,不能说这件事情没有丝毫意义,如果说有,我想就是在古人看来,和平尚且可以捉摸,而在今天已经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古人靠一己之力呼唤和平,人们并不因为事情难做就不去做。做,是一种德义;不做,是一种罪恶。但真要消弭兵事的时候,有人就对他非议,这也没什么不对,毕竟谁都不傻。只是无奈了那些小国,在风云变幻的春秋乱局中生存下来,洵属不易。一个邦家尚且不得保全社稷,何况一夫之家呢?如赵所说,印氏这一家族是会随着国家的盛衰而升降的。

以上是两种不同的诗旨,“刺俭”与戒惧。一首诗分出好几种意思来,断章取义也就在所难免了。问题是,在一个淳正的儒者看来,诗虽无达诂,但读的多了,总是可以领会它最精妙的含义。只是多半时候,抽象出精微的含义,往往言不尽意,没法准确的定义他。诗有多重含义自然有他的好处,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直率而易从;但也容易失于涣散,罔却他隽永的真味。也正因此故,体会诗之“本意”,才成为一项艰难持久的功夫。于是我们说,《蟋蟀》的精神在哪里呢,有没有途径认识他呢?纵使冥神苦思、上穷碧落,也不大容易寻得,好在还有一处“黄泉”,需要我们下去看。

上博简有一篇论诗的先秦文献,恰有一枚简提到了《蟋蟀》,谓:“孔子曰:《蟋蟀》智(知)难。”

“《蟋蟀》知难”中的“难”字,可谓一字千金,终于道出了《蟋蟀》的意蕴。“难”,我在最初琢磨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读为二声,困难、艰难的“难”,所以也就跟随已有的意见,视“知难”为知世事之艰难。但反复咀嚼原诗,觉得理解成“艰难”并不妥当,“难”应该有更抽象的含义。诗中说“无以大康”,又说“好乐无荒”,似乎都在说一个“礼”字。康乐是可以的,但不可*溢过度,康乐的同时,思其内外之事,而有所忧,这大概是合乎礼的吧!

及至后来,遇见另一则材料,才恍然如悟,那一刻,似乎懂得了什么叫“乐以忘忧”。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访问鲁国,乐工为他歌颂《唐风》,季札听了,喟然而叹曰:“多么深远的思绪啊!它有陶唐氏的遗民之风吧?不然,何以有如此深远的忧思?”吴公子季札,此人也是一位博雅君子,他这次来鲁国观光,欣赏诗乐,钦佩鲁国的泱泱大风。由此也足见,中原的诗乐气象逐渐衰退的时候,吴国想要出入中原,正需要这种文化支持。礼乐,没有它,也不会让人和物手足无措,但少了它,对人、对国,都将没有了体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季札赞美晋国,说晋国有陶唐氏遗民之风,什么是陶唐氏遗民之风,《史记》谓唐尧“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即此谓也。所以观乐的人,听到《蟋蟀》有久远的遗风,也不禁生起倾慕之心。但这样的赞美,实际上就像是不断赞美一个人的祖先,却对面前的人闭口不谈,其中隐含的微词可见一斑。

不过径由“陶唐氏遗民之风”,大约需要重新省视“俭德”了。一般而言“俭”与“侈”相对,俭是美德,***都可以修养这种德行,但考虑到先秦独特的社会样貌,就不会认为“德”是***都可拥有的。平民哪有“俭”的资本,对占有极少数***的下层民众来说,谈“俭”是幼稚而可笑的。肉食者若是学鄙人斤斤计较,那同样失了法度。一个君子,能做到“俭”,想必就会受到称许,否则会受到非难。

所以《周易·否·象》说“君子以俭德避难”,正好可以作《蟋蟀》一诗的注脚。所谓“避难”,如果说以今天的意思(躲避灾难),一定是讲不通的,甚至会闹笑话。它应当是指避非难、避詈难。《尚书·无逸》说:“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民所以“否”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上者无俭德,所以“《蟋蟀》知难”就是知道何以为“难”,进而恭俭以避“难”。

既已演绎到这里,心也快平静下来了,此时再回到文初那个未曾见过的诗。它比起今本《蟋蟀》,没有多少实质的不同,只是文句有些不一,长短错杂。因为它是出土文献,于是给人一种错觉:《蟋蟀》是周公所作。从原文来看,是有“作”字,但此字在先秦,以我个人的感觉,“作”有“兴”、“振发”的意思,而且有一种将无生命物激扬出生命的意蕴。故而周公未曾创作过此诗,只是合了宴会情景,诵出来以励君子。

原文记载的“武王八年伐耆”,如果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定的结果,武王八年伐耆,正是发生在一个敏感时间加敏感地点的***。因为武王八年,即前1049年,距伐商成功仅仅三年,而耆地可是商朝王畿之地。三年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历史早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留下的只有遥远的观念了吧?

俭与吝文言文

含不字的成语如下:

不期而遇、不虚此行、不留余地、零碎不全、口不应心、卓尔不群、***椽不斫、朝不虑夕、不可轻犯、不辨菽粟、祸出不测、闭门不出、矜持不苟、恶不去善、只骑不反、乐祸不悛、无所不容、大节不夺、变动不居、言不及行、俗不可耐、不由分说、一字不落、食而不化、威刑不肃、专一不移、不轨不物、非钱不行、耳不离腮、屡试不爽、爱不释手、拟于不伦、不得其所、歪不横楞、横行不法、终日不倦、昼夜不舍、裹足不进、俭不中礼、不干不净、不值一笑、临难不屈、毫不犹豫、兵不污刃、未为不可、游荡不覊、成事不说、按甲不动、淡而不厌、岁比不登、盖不由己、目不苟视、贵不召骄、良莠不分、不次之位、风景不殊、不卜可知、不当不正、曲不离口、豪放不羁

不什么的四字成语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不爱浪费的成语

1. 文言文《施则奢,俭则吝》翻译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奢,俭而不吝,可矣。

翻译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那样的美,“但只要他既骄傲且啬吝,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合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文言文《施则奢,俭则吝》选自《颜氏家训 治家篇》你可以到 颜氏家训·治家篇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寻找

祝你语文越学越好

2. ***俭啬文言文译文

俭啬第二十九 和峤性至俭 原文 和峤[1]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2]求之,与不过数十。

王武子因其上直[3],率将[4]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5]?"和既得,唯笑而已。

注释 [1]和峤:字长舆,生性吝啬,因此受到世人的讥讽。下文王武子是他的妻舅。

[2]王武子:即王济。 [3]上直:入官署值班。

[4]率将:带领。 [5]何如君李:跟李子树比,这车树枝怎么样。

译文 和峤本性极为吝啬,自己家有良种李树,王武子求他给些李子,只给了不过几十个。王武子趁他去值班,带着一班喜欢吃李子的小伙子,拿着斧子到果园里去,大家一起尽情地吃饱以后,把李树砍掉了,给和峤送去一车树枝,并且问道:"和你家的李树相比,哪个好?"和峤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罢了。

评析 和峤为官清廉,但是家里很有钱,不过有个毛病就是太吝啬。他家里有一些很好的李子树,他小舅子王济问他要李子,他却只给了他几十个,于是王济便趁和峤不在的时候带人去他的果园里大吃了一顿,最后连他的树也给砍了,把树枝送还给和峤并讥笑他,和峤也只有苦笑不语了。

王戎俭吝送单衣 原文 王戎[1]俭吝,其从子[2]婚,与一单衣,后更责[3]之。 注释 [1]王戎:字浚冲,生性吝啬,极爱聚敛财物,世人常常以此讥笑他。

[2]从子:侄子。 [3]责:索要回来。

译文 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过后又要了回去。 评析 王戎生来就在大富大贵的家庭里长大,并位高爵显,却一点不像别人那样奢侈享受,反倒是异常的吝啬。

他侄子结婚,他小气得仅仅就送一件单衣,而且还在等侄子结婚之后又把衣服要了回来,等于是什么也没有送,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王戎烛下散筹 原文 司徒王戎[1],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2]之属,洛下无比。

契疏鞅掌[3],每与夫人烛下散筹[4]算计。 注释 [1]王戎:即王安丰。

[2]水碓(duì):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3]契疏:地契、文书、农具等。

这里统指农庄的经营。鞅掌:繁多的样子。

[4]筹:又叫筹马、筹码,计数用的工具。 译文 司徒王戎,既显贵又富有,房屋、仆役、良田、水碓之类,洛阳城里没有人能和他相等。

契约账簿很多,他常常和妻子在烛光下摆开筹码来计算。 评析 出身显贵的王戎凭借着家族的地位和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成就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也已经成为了洛阳首富,在洛阳无人能比。

但是他做事仍然还是亲力亲为,经常和妻子两个人在烛光下算账,一方面不放心把账目交给别人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每天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出账目。而且他还自我感觉良好并乐此不疲,给人的感觉简直是个典型的守财奴。

王不留行 原文 卫江州在寻阳[1],有知旧[2]人投之,都不料理[3],唯饷"王不留行[4]"一斤。此人得饷,便命驾。

李弘范[5]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 注释 [1]卫江州:即卫展,字道舒,晋河东安邑人,官历鹰扬将军、南阳太守、江州刺史、廷尉。

寻阳:县名,故址在今江西九江西,是江州州治所在地。 [2]知旧:故交;老友。

[3]料理:照顾;安排。 [4]王不留行:一种药草名,也称王不留。

卫展送此物,暗示他不留友人。 [5]李弘范:即李轨,江夏人,官至尚书郎。

当据《晋书》本传作"李弘度"。李充,字弘度,官至中书侍郎。

译文 江州刺史卫展在寻阳时,有故交和老朋友投奔他,他一概不帮助,只是送一斤"王不留行"。这些人得到了礼物,就起身走了。

李弘范听到这件事,说:"我舅父太刻薄了,竟然役使草木来逐客。" 评析 卫展已是江州刺史,本来也该算得上是有名有利了,但是碰上以前的朋友去投奔他,他不但没有以该有的热情去接待,反倒以"王不留行"的草药送人,虽然名义上是送,但是只要人不傻,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朋友一见就明白卫展的意思,便马上坐车走了。卫展这样的做法也就把他的小气和势利显露无遗了。

庾亮务实 原文 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1]。陶公[2]雅相赏重。

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3]。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

"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4]。 注释 [1]"苏峻"二句:参见《***谲》。

南奔,此时陶侃在浔阳(今江西九江西),庾亮自建康(今江苏南京)去见他,因浔阳在建康西南,所以说南奔。庾太尉:即庾亮。

[2]陶公:即陶侃。 [3]白:指薤的地下根部分,色白,可以吃,也可以再种。

[4]治实:务实之风。 译文 苏峻叛乱时,太尉庾亮南逃去见陶侃,陶侃很赞赏并重视他。

陶侃本性吝啬,到吃饭的时候,给他吃薤头,瘐亮顺手留下薤白。陶侃问他:"要这东西做什么?"庾亮说:"仍旧可以种。

"于是陶侃极力赞叹庾亮不仅风雅,同时有治国的实际才能。 评析 陶侃从小家境贫寒,在那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节俭勤劳的习惯。

苏峻叛乱后,庾亮因为抵抗不过,便逃往浔阳,见到了陶侃。陶侃见庾亮风流儒雅、气度不凡,并对他产生好感,留他做客。

吃饭的时候,节俭的陶侃并没有什么好的饭菜招待,就给他吃薤头,庾亮并没有嫌弃,反而在吃完薤头的时候把根部给留下了。陶侃觉得奇怪,便。

3. 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

小题1:D小题2:D小题3:A小题4:、(1) 古人把节俭当作美德,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相互讥讽议论。

( “以……为”、“乃”、“诟病”各1分。)(2) 你不只是自身应当实行,(还)应当用来教诲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风气习惯。

( “徒”、“身”、“训”各1分) 小题1:A 项“病”的意思是“缺陷”, B项“非”的意思是“非议”, C项“丰”的意思是“使……富足”。 (3分)小题2:第②句表述的是当时能不奢靡的人很少,第③句表述的是“居位者”不能助长奢靡之风,第④句引用的是御孙的话。

小题3:错在不是“为了能更明确地提出论点”,而是为了更充分地论证论点。(3分)小题4:略参考译文:一般的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通达,我不把它当作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恭顺,不如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

’又说:‘士人有志于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羞耻的,(这种人是)不值得同(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当作美德,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相互讥讽议论。

唉,(真)奇怪呀!”近年风气习惯更是奢侈浪费,当差的穿上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上丝织品作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担任群牧司判官时,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有时(给客人)斟三次酒,(有时给客人)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

酒是从集市上买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枣、柿子之类,下酒的菜限于肉干、肉酱、菜汤,器皿用具(只是)瓷器和漆器。当时士大夫家都是这样,人们不会相互非议。

(那时)聚会次数多而礼节殷勤,食物简单而情意深厚。近来士大夫家,酒(如果)不是(按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果品菜肴(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多样品种,器皿用具(如果)没有(摆)满桌子,(就)不敢会聚宾客朋友。

(为了会聚宾客朋友),常常要(用)几个月的时间经营准备,这样以后(才)敢发出请帖。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鄙陋吝啬。

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大概太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居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心助长这种风气吗?御孙说:“节俭是人们共同的道德;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共同,就是相同。说的是有道德的人都是从节俭中来的。

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

一般的人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使罪恶远离,使家庭富足。所以说:“节俭是共同的道德。”

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贪恋羡慕富贵,走不正直的路,招致祸患;一般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胡乱浪费,败家丧身。

因此,(如果奢侈),有地位的人必然贪赃受贿,居住在乡间必然***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古时候正考父用粥饭维持生活,孟僖子(由此)推知他的后代必定有显达的人。季文子给三位国君作过相国,(他的)小妾没有穿丝绸,马没有吃小米,有地位的人认为(他)忠于王室)。

……石崇拿奢侈浪费来向人夸耀,终于因为这个被处死在东市。近年寇莱公的豪华奢侈,在一时间可称第一,但是因为(他的)功业大,人们没有非议他。

(他的)子孙习惯了他的家风(仍然豪华奢侈),(导致)现在多数穷困。其他因为节俭而立下声名,因为奢侈而自取败亡的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

姑且举出几个人来教诲你。你不只是自身应当实行,(还)应当用来教诲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风气习惯。

4. 文言文中俭啬的意思

俭啬:

1、节俭。《史记·货殖列传》:“(邹鲁)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唐柳宗元《问答·晋问》:“有茅茨***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于今俭啬。”元刘祁《归潜志》卷九:“崔翰林伯善性俭啬,家居止蔬食为常。”清刘大櫆《茧斋先生传》:“先生以家之中落,治以俭啬,而与人交,财利未尝有纤介之苟。”

2、吝啬。《诗·魏风·葛屦序》:“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南史·曹武传》:“武性俭啬,无所饷遗。”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二》:“且其为利,又至陋劣不足道,则驯至卑懦俭啬,退让畏葸,无古民之朴野,有末世之浇漓,又必然之势矣。”

5. 郑余庆素吝文言文翻译

子犹说,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节俭是人之本性。因为贫穷而不得不节俭,而节俭不一定是因为贫穷,所以说是“本性”。然而这样节俭是不是需要推行?回答说,吝啬就不可以了。节俭但偏于吝啬,那么即使堆金积玉,和乞丐有什么区别呢。

郑余庆向来清廉俭朴品德高尚。有一天。他忽然请一些与他关系比较好的官员吃饭,大家都很吃惊。朝廷的官员们因为老丞相威望高的缘故,都在早晨就上他家去了。等到太阳很高了,郑余庆才出来,说了很长时间闲话,大家饿了。郑余庆对仆人说:“吩咐厨师,把吃的东西蒸得烂一些,要除去毛,不要把颈项折断。”大家相互交换眼色,以为一定是清蒸鹅、鸭一类的菜。一会儿,摆上桌子,放上餐具,酱和醋也都很新鲜很香。好一会儿才等到吃饭,每人面前只有一碗米饭和一枚蒸葫芦。宰相吃得很香,大家也暗笑勉强吃了下去。

王罴为人俭朴直率,不修边幅。有一次,朝廷派来一位使者,王罴为他设下宴席。使者竟然把薄饼的边缘撕去。王罴说:“耕种收获,已经非常不容易,再加上去掉外壳用火煮熟,就更费力了,你这种做法,恐怕是不饿。”命令随从将饭肴撤走。使者大惊,十分惭愧

孔子在八佾中为什么主张礼节上从俭不从奢

省吃俭用、熬肠刮肚、节衣缩食、俭可养廉、俭以养德

一、省吃俭用 [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

解释: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翻译:舜华轩在家,生活简朴,吃用节俭,积累起来几两银子。

二、熬肠刮肚 [ áo cháng guā dù ]

解释:指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出自: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三、节衣缩食 [ jié yī suō shí ]

解释:节、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

四、俭可养廉 [ jiǎn kě yǎng lián ]

解释: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出自:元末.脱脱、阿鲁图《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翻译:只有节俭可以助廉,只有宽恕可以成德。”

五、俭以养德 [ jiǎn yǐ yǎng dé ]

解释: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用节俭来涵养品德。

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