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文武尽是公侯伯子男,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12 0
  1. 清朝为什么不加强民族融合,汉满蒙藏回为一家
  2. 回、藏、蒙古、朝鲜族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四大民族
  3. 盼台湾早日团圆的诗是什么?
  4. 泛滥的意思泛滥的意思是什么
  5. 满族的由来 历史上的满族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汉、满、蒙、回、藏五族

中华民族与"五族共和"

中华民族与"五族共和"

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总体解释,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1903年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于对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有志之士所同心醉”必须抛弃“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以建设一个以“小民族”有机联合为基础的“大民族”的宏伟目标,并“欲向于此大目的而进行”。

1905年初《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胄。”“悍然下一断案曰: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 ,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

杨度1907年《金铁主义说》

中国向来虽无民族二字之名词,实有何等民族之称号。今人必目中国最旧之民族曰汉民族,其实汉为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即此义以求之,则一国家与一国家之别,别于地域,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远近也。一民族与一民族之别,别于文化,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知也。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已含定义于其中。与西人学说拟之,实***合于文化说,而背于血统说。

“满汉平等、同化蒙、回、藏”“国民统一之策”。“不仅国中久已无满、汉对待之名,亦已无蒙、回、藏之名词,但见数千年混合万种之中华民族,至彼时而更加伟大,益加发达而已矣”

“中国之在今日世界,汉、满、蒙、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汉、满、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种,——人民既不可变,则国民之汉、满、蒙、回、藏五族,但可合五为一,而不可分一为五。分一为五之不可,既详论之矣。至于合五为一,则此后中国,亦为至要之政。”其始也,姑以去其(指蒙、回、藏等族人——引者)种族即国家之观念;其继也,乃能去其君主即国家之观念,而后能为完全之国民,庶乎中国全体之人混化为一,尽成为中华民族,而无有痕迹、界限之可言。

满人御史贵秀:“时至今日,竞言合群保种矣,中国之利害满与汉共焉者也。夫同舟共济,吴越尚且一家,况满汉共戴一君主,共为此国民,衣服同制,文字同形,言语同声,所异者不过满人有旗分无省分,***有省分无旗分耳。”

瑠举人董芳三:“盖亚洲之有黄种,若满洲,若***,洪荒虽难记载,族类殖等本支。如山之一系列峰也,水之同源异派也,禾之连根歧穗也,本之合株散枝也。一而数,数而一,既由分而合,讵能合而为分也。”

<北京大同日报》

“满***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国兴则同受其福,国亡则俱蒙其祸,利害相共,祸福相倚,断无利于此而害于彼之理。……又岂独满汉为然也。凡居于我中国之土地,为我中国之国民者,无论蒙、藏、回、苗,亦莫不然。我有同一之利害,即亦不可放弃救国之责任也。惟独满汉风俗相浸染,文化相熏浴,言语相糅合,人种相混合程度较各族为高,关系较各族为切,则负救国之责任,尽国之义务,亦不得不较各族为重。”民族“历史的产物也,随时而变化,因世而进化……故民族以文明同一而团结,而种族则以统一之血系为根据,此民族与种族又不可不分也。”满汉至今日则成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矣”“中国之人民,皆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也”,“准之历史之实例,则为同一之民族,准之列强之大势,则受同一之迫害,以此二端,则已足系定其国民的关系矣。”

作者: 220.201.77.* 2005-3-29 13:51 回复此发言

--------------------------------------------------------------------------------

2 中华民族与"五族共和"

作者: 220.201.77.* 2005-3-28 20:38 回复此发言

--------------------------------------------------------------------------------

2 中华民族与"五族共和"

上海《民国报》

“建立共和***;以汉族主治,同化满、蒙、回、藏,合五大民族而为一大国民”

1912年元旦,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1912年3月19日<中华民族大同会发起电文>

各都督、议会、报馆、政团,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同护国权,当务之急,无逾于此。且互相提挈,人道宜然。凡我同胞,何必歧视。用特发起中华民族大同会。现已成立。拟从调查入手,以教育促进步之齐一,以实业浚文化之源泉,更以日报为缔合之媒介,以杂志为常识之灌输。章程即付邮呈,敬希协力提倡,随时赐教。酌拨公款,助成斯举,实纫公谊。

1912年4月10日,北京,五大民族共和联合会”

扶助共和政体,化除汉满蒙回藏畛域,谋一致之进行”,主张“融化五族,成一坚固之国家”、“实行移民事业”和“统一文言”

1912年5月12日,北京,“五族国民合进会”

“满、蒙、回、藏、汉五族国民,固同一血脉,同一枝派,同是父子兄弟之俦,无可疑者”我五族国民以外,西北尚有哈萨克一族,西南尚有苗瑶各族,俟求得其重要人员,随时延入本会”

1912年7月,《中国同盟会杂志》

“今日共和成立,五族联合,昔日之恶感已泯,至程度不齐之故,苟普及教育实行之后,此问题当亦解决矣”,认定“合汉、满、蒙、回、藏五族而同化之,今日之唯一政策也”

1913年初,《五族同化论》(进步党人、《庸言》杂志实际主编吴贯因)

汉、满、蒙、回、藏五民族,其初固非单纯之种族,而实由混合而成之民族也。夫人种相接近,由种族之事故,而融合交通,世界历史上实数见不鲜,固非独中国而已。而我中国先民,既能融合汉土诸小族,而成一汉族;融合满洲诸小族,而成一满族;融合蒙疆诸小族,而成一蒙古族;融合回部诸小族,而成一***;融合藏地诸小族,而成一***族,况今日国体改为共和,五族人民负担平等之义务,亦享受平等之权利,既已无所偏重,以启种族之猜嫌,自可消灭鸿沟,以使种族之同化。则合五民族而成一更大之民族,当非不可能之事。

今后全国之人民,不应有五族之称,而当通称为中国民族chinese nation,而nation之义既有二:一曰民族,一曰国民,然则今后我四万万同胞,称为中国民族也可,称为中国国民也亦可。

1913年初,<西蒙古王公会议通电声明>

“蒙古疆域与中国腹地唇齿相依,数百年来,汉蒙久为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

民国总统袁世凯

“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现在时局阽危,边事日棘,万无可分之理。”

孙中山

“讲到五族的人数,***不过四五百万,蒙古人不到百万,满人只数百万,***虽众,大多***。讲到他们底形势,满洲既处日人势力之下,蒙古向为俄范围,***已几成英国的囊中物,足见他们皆无自为的能力,我们汉族要帮助他才是 。”“彼满洲之附日,蒙古之附俄,***之附英,即无自卫能力的表征。然提撕振拔他们,仍赖我们汉族。兄弟现在想得一个调合的方法,即拿汉族来做个中心,使之同化于我,并且为其他民族加入我们组织建国底机会。仿美利坚民族底规模,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底民族国家,与美国同为东西半球二大民族主义的国家。”

1922年,

辛亥革命,满清逊位,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小。——满洲算是东胡民族的大总汇,也算是东胡民族的大结束。近50年来,人的汉化,以全速率进行。到了革命后,个个满人头上都戴上一个汉姓,从此世界上可真不会有满洲人了。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了中华民族的成分,这是中华民族扩大的一大段落。

id="id1">清朝为什么不加强民族融合,汉满蒙藏回为一家

两个原因:

首先,除了满蒙藏维四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都属於本部民族,同文同宗,同根同源。满蒙藏维和我们之间不具备这种亲缘关系。

第二,我国系统的民族调查发生在建国後的五六十年代,民国时期不可能有五十六个民族的说法,况且我们的国家其实不只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不少未识别民族被归算在五十六个民族当中。

回、藏、蒙古、朝鲜族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四大民族

1 满族是统治阶级,不可能真正的一家。

2 汉满矛盾很深,整个清朝起义不断,白莲教,捻军,天地会,王伦起义,天理教,太平天国,***起义,苗民起义,义和团,革命党,另外三藩,郑经,南明遗民也都是起义军。

3 蒙古,藏族,***尔族,***也是少数民族,最多给点优待政策,像汉八旗其实也是搞贵族特权,其实就是变相的培植汉奸。

盼台湾早日团圆的诗是什么?

汉,回,蒙,藏 还有个 满 五大主体民族,据说清末某官员看到 土耳其奥斯曼分裂的惨烈。所以清末编制了民族大团结,为后来中国版图巩固了基础。不然今天在东亚有好多小国家,弄不好 和现在的中东一样。相互战争。百姓苦不堪言

泛滥的意思泛滥的意思是什么

海峡两岸盼团圆的诗词有:1、喜鹊登枝报春海峡两岸情;同胞血浓于水人民盼回归。2、春归人未归,凭海临风惊杜宇; 醒盼梦还盼,同心携手祭炎黄。3、追忆列宗列祖,东西南北中,都亲黄土地; 同为龙子龙孙,汉满蒙回藏,共建大中华。

台湾历史沿革: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

满族的由来 历史上的满族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泛滥的词语解释是:泛滥fànlàn。(1)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2)形容事物、思想到处扩散。

泛滥的词语解释是:泛滥fànlàn。(1)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2)形容事物、思想到处扩散。结构是:泛(左右结构)滥(左右结构)。拼音是:fànlàn。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ㄈㄢ_ㄌㄢ_。

泛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亦作“_滥”。亦作“泛滥”。⒉大水漫溢。引《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_滥於天下。”《史记·河渠书》:“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宋叶适《题蔡君进书后》:“巨潦_滥,流荡漂溺,至以滔***木为患。”瞿秋白《乱弹·世纪末的悲哀》:“天在旋转着,地在震荡着,洪水泛滥着。”⒊比喻不好的事物如大水漫溢,到处都是。引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其实,近一两年来,杂文集的出版,数量并不及诗歌,更其赶不上***,慨叹于杂文的泛滥,还是一种胡说八道。”***《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我们应当批评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艾芜《漫谈三十年代的“左联”》:“订出许多条条框框,必然导致千篇一律,公式化、概念化就会泛滥起来。”⒋波动;波动貌。引《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唐沉_期《入卫作》诗:“_芳幸未歇,泛滥此明波。”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这个愿望,泛滥在她心海里已不止一天了。”⒌浮游于水上。引汉司马相如《大人赋》:“奄息总极_滥水嬉兮,使灵_鼓瑟而舞冯夷。”《楚辞·刘向<九叹·忧苦>》:“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_摧矜,凝_滥兮。”王逸注:“_滥,犹沉浮也。”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鸥双双以赴水,_轩轩而归田。赴水兮_滥,归田兮翱翔。”唐玄奘《***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鼓棹清流,随波泛滥。”⒍谓博览而沉浸其中。引南朝梁萧统《与何胤书》:“_余_每__六经,_滥百氏,研寻物理,顾略清言。”宋苏轼《策总叙》:“自汉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清钱谦益《祖逢阳赠浙江布政使司制》:“学问渊源乎经术,文辞_滥于百家。”王_《与友人书》:“其为诗也,导源於《风》、《雅》,游泳乎《离骚》,浸*乎汉魏,_滥於六朝。”⒎广博;广泛。引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_滥停蓄,为深博无涯_。”宋苏轼《复改科赋》:“彼文辞泛滥也,无所统纪;此声律切当也,有所指归;巧拙由一字之可见,美恶混千人而莫违。”清梁章_《退庵随笔·读史》:“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为旧史之所无,以矜奇炫博,泛滥及之。”⒏指泛泛;笼统。引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铭不得曰志,然泛滥言之,则志亦包铭,而其为式,或志与铭并用,或用其一而已足,此又古今之变也。”⒐广泛流行、扩散。引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元初法度犹明,尚有所惮,未至於_滥。”清钱谦益《<艺林汇考>序》:“类书之作,_於六朝,盛於唐而_滥於宋。”清王夫之《_斋诗话》卷二:“承嘉靖末苏曾_滥之_顾_阳先生独以博大宏通之才,_大义,析微言,屹然岳立。”⒑浮泛,不切实。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_滥博文,则多而久之。”张守节正义:“_滥,浮辞也。”《北史·裴叔义传》:“_景融_虽才不称学,而缉缀无倦,文词_滥,理会处寡。”宋叶适《应诏条奏六事》:“臣不敢_滥条奏,苟应故常。”明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管子申韩六韬》:“独儒家者流,_滥而靡所适从。”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下》:“纬真之文_滥中尚有可裁。”⒒随便,漫不经心。引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我等今来者直寻有道者耳,非浮游无著泛滥而行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七:“若是泛滥看过,今次又见是好,明次又见是好,终是无功夫不得力。”⒓洋溢;充溢。引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那张像五彩鲜明,发出光彩,吴天宝的脸又红又亮,也泛滥着生命的光彩。”艾青《向太阳》诗之七:“太阳的光,泛滥在街上。”

二、国语词典

水势盛大,横流漫溢。如:「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三、网络解释

泛滥(词语)泛滥是汉语词语,拼音fànlàn,亦作“_滥”、“泛滥”。“_”与“泛”意思相同,两字的“声符”是互为异写。“_”或“泛”的本义是“水量因溢出而减少”,转义为“溢出”。“滥”指水位超过警戒线(古代的水位警戒线用蓝色颜料标示)。故“_滥”或“泛滥”的词义均为:大水漫溢。

关于泛滥的近义词

迷漫弥漫漫溢

关于泛滥的反义词

干旱

关于泛滥的诗词

《赠曾五行·洪水滔天泛滥秋》

关于泛滥的诗句

泛滥游兮_忘归不论是在冬夜里你汹涌地泛滥激涨击船池口泛滥游

关于泛滥的单词

inundateoverrunoverflow

关于泛滥的成语

横恩滥赏泛滥成灾沉渣泛起滥竽充数浮家泛宅

关于泛滥的词语

牛渚泛月泛滥成灾浮家泛宅滥竽充数沉渣泛起泛萍浮梗横恩滥赏自由泛滥

关于泛滥的造句

1、连日的暴雨,造成江堤崩溃,洪水泛滥。

2、不能让错误思想在社会上自由泛滥。

3、我们要治理好黄河,以防洪水泛滥成灾。

4、连日暴雨使洪水泛滥,铁路、农田都被淹没了。

5、这几天连降暴雨,致使河水上涨,泛滥成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泛滥的详细信息

满族的由来: 满族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据文献记载,满族的祖先肃慎人于公元前一千余年即遣使向周天子进贡“楛矢石砮”。到了汉代,肃慎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代称为靺鞨。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受唐封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国,这是满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公元12世纪,黑水靺鞨的后人完颜部落兴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这是满族先人建立的第二个地方***。到公元16世纪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领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女***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温克人、鄂伦春人、锡伯人、赫哲人、达斡尔人等,形成了一个以满族先人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

早期八旗满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女***在氏族制时期“凡出兵围猎……各随族党屯寨而行。”这里说的族党就是血缘关系,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屯寨讲的就是地缘关系,说白了就是一个寨子、一个屯子、一个村子或更大一些范围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层组织叫牛录,管理人叫牛录章京,译成汉语就是佐领。女***编入旗藉后,工作生活永远要归佐领管理,这个制度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清朝退位灭亡。

族党、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领是依 *** 法令编制而成的,带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清代满族人严格固定在佐领之下。住,则居于一处;行,则统一行动;打猎、出兵作战都由佐领管理,调到新地仍聚居一处。公家的事听佐领的,家庭的事婚丧嫁要听族长的,哪支、哪辈、老姓是什么都由族长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长处登记,不会近亲结婚,也不会 *** 。辛亥革命以后,废弃了八旗制度。佐领和族长(满语叫穆昆达)相继逝去,典籍记载大多丢失烧掉,所以现在许多满族人难以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努尔哈赤去世后,其第九子皇太极于1635年登基称帝,将农历10月13日定为颁金节,改后金为大清,把女真族改为满珠或满洲族,但满族一词仍未出现。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为号召推翻清朝。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改定五族共和制:汉满蒙回藏,始有满族一说,但仍为较含糊的说法,社会大多称为旗族或旗人。人们聊天谈话,问您在旗吗?回答在或不在,并不问是满、是蒙、是汉。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才开始正式称为满族。

清末民国初年时有过一次统计,北京作为满族的第二故乡有人口60余万人。张勋复辟时,一些上层亲贵到摄政王府,动员载沣支持复辟,再度出山。遭到载沣严辞拒绝,说复辟是不得民心的,其结果或是人头落地,或是60多万人被驱逐回东北老家。

1949年,北京满族登记人口为2万人,占北京人口的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满族为11.6万人,占北京人口的1.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6%,是北京少数民族中的第二位。 *** 为18.5万人,位居第一,占北京人口的2%,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8%。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满族人有982万,仅次于汉族和壮族,居全国第三位。

2000年,北京市满族人口有25万人,仅少于汉族,居全市第二位。那时,北京满族仅占全国满族人口的2%。

北京是满族的第二故乡,北京满族的显著特点是,大都是有家族谱可查的老北京人。他们大部分跟随顺治皇帝和多尔衮进关,在北京住了多少代,历代祖先做过什么,家在哪城、哪个族的,坟地在什么地方,一翻家谱,清清楚楚。北京满族也因此成为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历史沧桑变化的见证人。

满族多年来与汉族全面同化,淡化了本民族的语言,许多语言已成为北京话,文字也已成了死文字。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新朝推翻旧朝,大多禁毁前朝宫殿并迁都,而清朝则是全面接受、继承(多尔衮祭孔大礼,康熙六下江南祭朱元璋陵),我想其中道理在于满族统治者从根本上已经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是外人,是兄弟。历代帝王庙中,康乾多次为历代帝王排序,康熙生前最后一次上谕对明崇祯帝还是宽容政策,让其进入了历代帝王庙。乾隆皇帝也曾强调指出:不绝如“中华统序,不绝如线”。

北京满族从1644年进关,至今已三百多年。那时,驻全国各地的满族八旗将士大多也是从北京派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