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玉树生于谢家庭阶_世说新语言语芝兰玉树生于阶庭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13 0
  1. 成语芝兰玉树是形容什么意思 成语芝兰玉树出自哪里
  2. 世说新语 关于谢太傅 谢道韫 的故事各一则及翻译
  3. 芝兰玉树这篇文言文的注释
  4. 芝兰玉树
  5. 此间有芝兰玉树,其人若朗月清辉
  6. 芝兰玉树,生于阶庭

芝兰玉树的解释

晋书·谢安传》:“﹝ 谢玄 ﹞少颖悟,与 从兄 朗 俱为 叔父 安 所 器重 。 安 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玄 答曰;‘ 譬如 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庭阶耳。’”后因以“芝兰玉树”喻 优秀 子弟。 清 李渔 《蜃中楼·婚诺》:“芝兰玉树生於庭阶,可喜,可喜。”《再生缘》第一回:“ 人间 富贵荣华尽, 膝下 芝兰玉树齐。” 柳亚子 《誓墓行》:“ 痛哭 深山 誓墓来,芝兰玉树 钟灵 秀。”

词语分解

芝兰的解释 芝草和兰草皆香草名。古时 比喻 君子 德操之美或 友情 、环境的 美好 等 芝兰之室 详细解释.芷和兰。皆香草。芝,通“ 芷 ”。《荀子·王制》:“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於 玉树的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 幽兰 》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 光辉 。”.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

芝兰玉树生于谢家庭阶_世说新语言语芝兰玉树生于阶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语芝兰玉树是形容什么意思 成语芝兰玉树出自哪里

东山再起

宋朝大词人辛弃疾在《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的下半阕大赞谢氏儿女:

谢道韫、谢玄姐弟是谢家子弟中最为出色的人物,也最得谢安钟爱。

谢安曾问孩子们,说:“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年龄尚小的谢家子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是谢玄答:“这就好比芝兰玉树,人们总想要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原文:

谢玄的回答,其实是引申于《荀子·宥坐》中:“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之句。意思即是说叔叔您想让谢氏子弟都要学深林幽谷的芝兰玉树那样隐于自家庭阶之内而又以芬芳自许,表示自己既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又洁身自好,不追逐名利,不依附权贵。谢安心里为之一动,颔首赞同。

所以,谢太傅开始对谢玄另眼相看,觉得他从小就与众不同。

这个故事发生在谢玄小时候。为什么谢安总想把子侄们培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优秀人才呢?

因为当时的谢安还没有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走出东山,执掌东晋朝政;也没有期待过自己能够步步为营乃至荣登宰相之位;更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让谢氏家族成为流芳百世的尊贵门楣。他却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谢家不但是贵族,而且是非常有名望的贵族,培养后代、教导子侄对他来说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后来,前秦苻坚侵犯东晋,谢玄接受叔叔谢安任命,担任先锋在肥水一仗打败了苻坚,从此他扬名朝野。此战即是有名的“ 淝水之战 ”。

“芝兰玉树”原本是谢玄小时候的话,后来就成了成语,指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东山隐居期间,谢安兄弟谢奕、谢据、谢万等人的子女都归他教养。

谢安对子侄的教导式,看似无心而为,实则别有深意。

一、在品格修养方面,谢安教导子侄们做到”外不寄傲,内润琼瑶”。

二、在文学审美方面,谢安培养子侄们崇尚 雅人深致 。

三、在人生理想方面,谢安告诉子侄们如何做有识之士。

谢安很注重孩子们的自尊心。谢玄是谢安之兄谢奕之子,虚荣心强,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想帮他改正这一缺点,又不想就此伤害到谢玄那颗幼小的心灵,就通过打赌,赢了谢玄的香囊,并当着他的面将之焚毁,以此来教育谢玄:这种外在浮华的东西其实不过焦炭飞灰,不值得追求。谢玄也从此戒掉了这一嗜好!

谢朗是谢安之兄谢据的长子,谢据早卒,由三叔谢安培养。谢朗不知道“熏老鼠”的笑话是自己父亲谢据的,也跟着世人一起嘲笑,谢安知道以后,故意把自己也说成做这件傻事,启发谢朗去懂得不应该随意嘲笑别人。

谢安在文学审美方面,培养子侄们要多读《诗经》中包含着政治家抱负的篇目,教导他们要雅人深致。

在一次名士聚会上,谢安问名士李充:“你伯父平阳和乐令相比,怎么样?”李充眼睛一下子就红了,说:“当年赵王叛逆篡位时,乐令亲自奉献玺绶;我伯父平阳公为人正直,耻于在叛逆的朝廷中做官,仰药自尽。两人恐怕难以相比!”谢安于是趁机教育孩子们:“有识之士的行为总是能与人们的期望相同。”

谢安善于尊重子侄,经常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将谢玄等子弟培养成了杰出的人才。

谢安教导子侄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成功典范,令后人不胜羡慕。但当后人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成功者辉煌的喜悦时,又有多少人会去深究这背后,谢安教育的卓越智慧与释心地投入呢?

推荐阅读: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世说新语 关于谢太傅 谢道韫 的故事各一则及翻译

1、成语芝兰玉树是形容有出息的***。

2、芝兰玉树出自《晋书·谢安传》。谢安有一次问子侄们为什么希望自己的晚辈成材。谢玄回答,就好像希望美好的芝兰玉树都能生长在自家庭院中一样。自此后人就用“芝兰玉树”来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3、比喻优秀的子弟。语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用作对别人子弟的赞美词。《再生缘.卷一》:“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芝兰玉树齐。”

芝兰玉树这篇文言文的注释

言语第二之九十二、芝兰玉树

(原文)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译)谢太傅(谢安)问家中的晚辈:“孩子们和自己有什么相干,为什么却希望你们有出息呢?”众人没有能回答的,车骑(谢玄)回答:“就好象芝兰玉树,总希望它们生长在自己家的庭院罢了。”

贤媛第十九之二十八、王江州夫人语谢遏

(原文)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

(译)王江州(王凝之)夫人(谢道韫)对谢遏(谢玄)说:“你怎么一点也没有长进?是俗事烦心,还是天分有限?”

芝兰玉树

芝兰玉树这篇文言文的注释

1.“芝兰玉树”的详解释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世说新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事例: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齐。清·陈端生《再生缘》卷一典故:晋朝时期,太傅谢安问众子侄:“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你们成为优秀子弟呢?”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1]近义词玉树芝兰编辑本段成语故事东晋时,朝臣多是王、谢两大家族成员担任,唐代刘禹锡有诗可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两家不但是贵族,而且是非常有名望的贵族。

谢家的谢安是当时晋朝执掌朝政的宰相,很注意培养后代。谢玄是谢安的侄子,有一天,谢安问子侄们:“你们将来长大了干什么?”谢玄在旁边说:我将来要象“芝兰玉树,立于高堂之前”。

“芝兰玉树”就是名贵的兰草和玉做的树,意思是说他要做高品质、高品位、有气节的人,立于殿堂之前,为国家服务。谢安心里为之一动。

所以,谢安开始对谢玄另眼相看,觉得他从小就与众不同。后来,前秦苻坚侵犯东晋,谢安任命谢玄先锋在肥水一仗打败了苻坚,从此谢玄扬名朝野。

此战即是有名的“淝水之战”。“芝兰玉树”本来是谢玄小时候的话就成了成语。

现在指德才兼备的人才。

2.芝兰玉树是什么意思兰芝玉树

释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世说新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事例: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齐。清·陈端生《再生缘》卷一

典故:晋朝时期,太傅谢安问众子侄:“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你们成为优秀子弟呢?”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1]

近义词玉树芝兰

误用举例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成语使用试题)

3.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①?”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②。”注释①预:参预;牵涉。正:只。②“譬如”句:比喻希望美好、高洁的东西都能出自自己家门。芝兰是芝草和兰草,是芳香的草;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二者都用来比喻才德之美。译文

太傅谢安问众子侄:“子侄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此间有芝兰玉树,其人若朗月清辉

最近在参加培训,授课老师讲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在谈到干部工作的时候,他说到了芝兰玉树这个典故,觉得很有兴趣,就来好好的了解一番,也供大家鉴赏。

芝兰玉树中的芝兰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灵芝,兰草或香草,而玉树就是指宝树。芝兰玉树是一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芝兰玉树的意思是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

芝兰玉树的故事原文《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译文就是:晋朝时期,太傅谢安问众子侄:“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要知道在东晋时,朝臣多是王、谢两大家族成员担任, 唐代刘禹锡有诗可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两家不但是贵族,而且是非常有名望的贵族。谢家的谢安是当时晋朝执掌朝政的宰相,很注意培养后代。谢玄是谢安的侄子,有一天,谢安问子侄们:“你们将来长大了干什么?”谢玄在旁边说:我将来要象“芝兰玉树,立于高堂之前”。“芝兰玉树”就是名贵的兰草和玉做的树,意思是说他要做高品质、高品位、有气节的人,立于殿堂之前,为国家服务。谢安心里为之一动。所以,谢安开始对谢玄另眼相看,觉得他从小就与众不同。 后来,前秦苻坚侵犯东晋,谢安任命谢玄先锋在肥水一仗打败了苻坚,从此谢玄扬名朝野。此战即是有名的“淝水之战”。“芝兰玉树”本来是谢玄小时候的话就成了成语。现在指德才兼备的人才。

芝兰玉树,生于阶庭

? 笔者自撰题子侄书房。不喜学古人作约束训诫,全是对孩子嘉许意。

? “芝兰玉树”,典出《晋书?谢安传》和《世说新语》。谢安问子侄们:“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朗月清辉”,典出《五灯会元》。该书涉及“月”字的句子,几乎无一不佳。以月映心,空灵虚静;以月喻人,素雅浩荡。以此希望孩子在成长中汰涤俗骨,少染尘滓。

初夏,万物生辉。

阳光从细碎的枝叶间洒下来,化成千万缕闪亮的琴弦,弹拨着隐秘的岁月之歌。孩子们端坐在教室里写字,一撇,一捺,一丝不苟。一张张小脸氤氲着一团红润,似雨后新开的小花儿,映在光阴的影子里。

时光如此静谧。

闲思之鸟,不由得飞落在枝头。

千年前是否也有一个这样的午后,一群骑射归来的稚子,潜下心来读书习字,心无旁骛,青春奔流。而他们的叔父谢安,是否就站在光影里,怀着期待与信任注视着他们,如师亦友,江左风流。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以来,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学子们十年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然而,每念及于此,雅人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我们每天这样努力,真的只是为了所谓的颜如玉,黄金屋吗?如果学习的最终目的只是求生赚钱享乐的工具,岂不是对读书的亵渎?

对于谢家这样的士族大家,读书,早已超越了升官发财的层次,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一、读书,是以完善自己

谢安问孩子们:“子侄们学习好坏有什么相关?为什么我总想着把你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呢?”

这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孩子们面面相觑,谢玄应声答道:“这就好比芝兰玉树,人们总想要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多么美好的芝兰玉树,隐于自家庭阶之内而芬芳自许,既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又有洁身自好,不追逐名利,不依附权贵的品性。听了这精妙的回答,谢安当然很高兴。

“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我们勤奋努力,不是为名,不是为利,只是让自己愈加完善。玉树一样临风而立,芝兰一样芳香自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为外界困扰,只为自身修为。让自己变得理想丰满,给这个骨感的世界一个挺拔俊逸的背影。

内心安宁,人格完善,才是读书的根本。

二、学习,灵性与担当并重

一个大雪天,晋朝名将谢安,把家族的子女聚集在一起,跟侄子侄女们谈诗论文。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这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侄女道韫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谢安听了哈哈大笑,内心欢喜。

一次叔父谢安问子侄们,“《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安注重对子侄们的教育,注重培养自我和灵性。还教育以担当和责任,让小孩子朝着美好的方向生长,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信念。

三、尊重,是教育的基石

谢玄年少时喜欢佩带紫罗香袋,腰间挂着华丽的手巾。谢安很讨厌他的纨绔样儿,但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就***装和他赌这些东西,赢来后若无其事地当面烧掉了。

谢安从来不摆封建家长的谱儿,常爱没大没小地开玩笑。一个夏日清晨,他去看望侄儿,谢玄正仰躺在凉床上裸睡,来不及穿衣服,就光着脚跑到门外,找了双木屐穿上,才进来问安。谢安饶有兴致地看着侄儿发窘的样儿,调笑道:“你这小子可真是前倨而后恭啊!”

谢安的教育,贯彻了道家的无为精神,尊重孩子的人格,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四、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谢夫人聪明犀利,是名士刘惔的妹妹,一次在责骂孩子后埋怨他:“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听你教训过孩子们?”谢安微微一笑:“我常常用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啊!”

谢安集儒家的仁者风范和道家的隐士雅趣于一身,尊重孩子的人格,灵性与担当并重。他经常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将谢家的一群小子辈培养成杰出的人才。

一个人的修为,最终影响了一群人。

曾经有人对我说:作为老师,你要有看清孩子将来的眼光。我明白他的意思,三岁看老,教育要在该努力的地方努力。可是,怎么能过早断定一个人的未来的无限可能呢?不论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小的时候,都把他当作理想完善的人来培养。

不论杨树柳树刺槐树,期待他最后长成玉树,不论是兰花菊花车前草,都鼓励他吐露自己的芳香。教育如阳光雨露,公平地洒向所有的受教育者,然后由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来决定自己成长的方向。

看清孩子的顽劣,然后依然热爱,这是为师者的英勇。

窗外,老榆树摇晃着并不稠密的枝叶,好像在感叹,好像在祝福。

岁月流逝,时光变迁,谢安不会预想千年后的我的痴痴遥望,隔着泛黄的年轮,依稀在心里筑一个重叠迷离的旧梦。

眼前这群懵懂的顽童,亦如一排排小树,迎着岁月的风,茁壮成长。

初夏。万物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