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然之策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计然篇》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13 0
  1. 商鞅、计然、文种
  2. 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3. 计然术的解释计然术的解释是什么

计然是人名还是书篇名?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发奋图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吞并吴国。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卧薪尝胆故事。据古籍记载,越国是***用“计然之策”改革内政,使经济得到发展才强盛起来的。《史记。货殖列传》:“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计然之策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尚未窥其全貌,仅知有农业丰歉循环论以及叙述商业经营的“平粜”论和“积着之理”。相传范蠡弃官后,

按照计然之策经商,遂成了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商贾。可是关于计然,史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计然是人名,有的认为计然是书名,由此形成学术上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

计然之策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计然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计然为人名,最早可溯源到东汉,班固《汉书》的古今人名表列有计然之名。计然在《吴越春秋》又作“计倪”,《越绝书》作“计倪”,说是越王勾践的大夫。三国时魏人孟康也说计然是越臣。唐颜师古、张守节、马总等均认为计然是人名。《汉书》的注者颜师古说:“计然者,濮上人也,尝南游越,范蠡卑身事之,其书则有《万物录》,事见《皇览》及《晋中经簿》。”张守节《史记正义》云:“计然者,范蠡之师也。”马总《意林》引《范子》十二卷,并说:“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其先晋国之公子也。……其志沉沉,不肯自显,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此外,《新唐书。艺文志三》有“范子计然”,说是“范蠡问,计然答”(今有辑本)。还有《计然万物录》亦以计然为人名。总之,多数着述都认为计然是人名。

但是,长期以来也存在另一种看法,即计然不是人名而是书篇名。此说代表人物是晋人蔡谟,他首先认为,《计然》是范蠡所着书篇名,解放前,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也考证说计然纯属子虚乌有。

建国后的学术界对于计然的研究有了不少的进展,然而计然是人名还是书篇名的争议仍无定论。陈绍闻、叶世昌的《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上册)将计然按人名处理,说勾践“任用计然、范蠡、文种等人”。《史记》、《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作“乃用范蠡、计然”,亦以计然为人名。赵捷民《计然即文种》一文还提出下列新见解:计然与大夫文种是同人异名,因为《史记》、《越绝书》中计然的理论,在《国语》一书系文种的语言。

胡寄窗则继续主张计然是书篇名,所以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把计然的言论当作范蠡的思想看待,此书自注写道:“蔡谟之说较为可信。”近年来报刊上常有一些短文谈范蠡的商情预测,内容即计然的“积着之理”,以计然为书篇名。迄今为止,关于计然的争论不仅旷日持久,而且论者意见相左,涉及的着作面广量大,使这一悬案颇具***性。如何对司马迁所说的“乃用范蠡计然”作确切的解释,班固何以将计然列为人名等问题,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计然是否历史人物?他是范蠡的老师,还是范蠡所着书篇名?是文种的异名,还是其他什么人?这个庐山真面目只能有待于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了。(潘连贵)

商鞅、计然、文种

计然子名研,又称计倪、计砚,时人尊为计然子,春秋时莘人(今莘县人),知名谋士,学识渊博,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强吴,刷会稽之耻。范蠡叹曰:“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国,吾欲施之家。”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用“计然之策”三致钜富。故言富称陶朱者,计然子之力也。《汉书》谓“计然之策十,国用其策而得意,家用其策而致富。”越国灭吴之后,范蠡离隐,文种伏剑,《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自是之后,计倪佯狂。”《史记·货殖传》有记载。“计然之策”的经济理论元早于西经济学,后人尊计然为商业之祖,故称商圣。

〈计然子传〉

计然者,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太平御览》〕

〈内经〉

昔者,越王句践既得反国,欲阴图吴,乃召计倪而问焉,曰:“吾欲伐吴,恐弗能取!山林幽冥,不知利害所在。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濬流,沈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波涛援而起,船失不能救。未知命之所维。念楼船之苦,涕泣不可止。非不欲为也!时返不知所在,谋不成而息,恐为天下咎。以敌攻敌,未知胜负!大邦既已备,小邑既已保,五谷既已收;野无积庾,廪粮则不属,无所安取,恐津梁之不通,劳军纡吾粮道!吾闻先生明於时交,察於道理,恐动而无功,故问其道。”

计倪对曰:“是固不可。兴师者必先蓄积食、钱、布帛,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战则耳目不聪明,耳不能听,视不能见,什部不能使;退之不能解,进之不能行。饥馑不可以动,神气去而万里。伏弩而乳,郅头而皇皇,强弩不彀,发不能当。旁军见弱,走之如犬逐羊。靡从部分,伏地而死,前顿後僵。与人同时而战,独受天之殃。未必天之罪也,亦在其将。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越王曰:“善。请问其方。吾闻先生明於治岁,万物尽长,欲闻其治术,可以为教常,子明以教我,寡人弗敢忘。”

计倪对曰:“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凡人生或老、或弱、或强、或怯。不早备生,不能相葬。王其审之,必先省赋敛,劝农桑,饥馑在问。或水或塘,因熟积储,以备四方。师出无时,未知所当,应变而动,随物常羊。卒然有师,彼日以弱,我日以强,得世之和,擅世之阳,王无忽忘,慎无如会稽之饥,不可再更,王其审之。尝言息货,王不听臣,故退而不言,处於吴楚越之间,以鱼三邦之利,乃知天下之易反也。臣闻君自耕,夫人自织,此竭於庸力,而不断时与智也。时断则循,知断则备,知此二者,形於体,万物之情,短长逆顺,可观而已。臣闻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於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玄冥治北方,白辨佐之,使主水;太皞治东方,袁何佐之,使主木;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后土治中央,后稷佐之,使主土。并有五方,以为纲纪。是以易地而辅,万物之常。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越王曰:“请问其要!”

计倪对曰:“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以智论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故汤之时,比七年旱而民不饥;禹之时,比九年水而民不流。其主能通习源流,以任贤使能,则转毂乎千里,外货可来也;不习则百里之内,不可致也。人主所求,其价十倍;其所择者,则无价矣。夫人主利源流,非必身为之也。视民所不足及其有余,为之命以利之,而来诸侯,守法度,任贤使能,偿其成事,传其验而已。如此则邦富兵强而不衰矣。群臣无空恭之礼、*佚之行,务有於道术。不习源流,又不任贤使能,谏者则诛,则邦贫兵弱刑繁,则群臣多空恭之礼、*佚之行矣。夫谀者反有德,忠者反有刑,去刑就德,人之情也。邦贫兵弱致乱,虽有圣臣,亦不谏也,务在谀主而已矣。今夫万民有明父母,亦如邦有明主;父母利源流,明其法术,以任贤子,徼成其事而已,则家富而不衰矣。不能利源流,又不任贤子,贤子有谏者憎之,如此者,不习於道术也。愈信其意而行其言,後虽有败,不自过也。夫父子之为亲也,非得不谏,谏而不听,家贫致乱,虽有圣子,亦不治也,务在於谀之而已。父子不和,兄弟不调,虽欲富也,必贫而日衰。”

越王曰:“善。子何年少於物之长也。”

计倪对曰:“人固不同,惠种生圣,痴种生狂。桂实生桂,桐实生桐。先生者未必能知,後生者未必不能明。是故,圣主置臣,不以少长。有道者进,无道者退。愚者日以退,圣者日以长。人主无私,赏者有功。”

越王曰:“善。论事若是其审也。物有妖祥乎?”

计倪对曰:“有。阴阳万物,各有纪纲。日月星辰,刑德变为吉凶,金木水火土更胜,月朔更建。莫主其常,顺之有德,逆之有殃。是故,圣人能明其刑而处其乡,从其德而避其衡。凡举百事,必顺天地四时,参以阴阳,用之不审,举事有鞅。人生不如卧之顷也,欲变天地之常,数发无道,故贫而命不长。是故,圣人并苞而阴行之,以感愚夫。众人容容,尽欲富贵,莫知其乡。”

越王曰:“善。请问其方。”

计倪对曰:“从寅至未,阳也。太阴在阳,岁德在阴,岁美在是。圣人动而应之,制其收发。常以太阴在阴而发,阴且尽之岁,亟卖六畜货财,聚棺木,以应阴之至也。此皆十倍者也,其次五倍。夫有时而散,是故圣人反其刑,顺其衡,收聚而不散。”

越王曰:“善。今岁比熟,尚有贫乞者,何也?”

计倪对曰:“是故不等,犹同母之人,异父之子,动作不农术,贫富故不等。如此者,积负於人,不能救其前後,志意侵下,作务日给,非有道术,又无上赐,贫乞故长久。”

越王曰:“善。大夫佚同若成,尝与孤议於会稽石室,孤非其言也。今大夫言独与孤比,请遂受教焉。”

计倪曰:“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籴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故古之治邦者,本之货物,官市开而至。”

越王曰:“善。”

计倪乃传其教而图之,曰:“审金木水火,别阴阳之明,用此不患无功。”

越王曰:“善。从今以来,传之後世,以为教。”乃着其法,治牧江南,七年而禽吴也。

甲货之户曰粢,为上物,贾七十。乙货之户曰黍,为中物,石六十。丙货之户曰赤豆,为下物,石五十。丁货之户曰稻粟,令为上种,石四十。戊货之户曰麦,为中物,石三十。己货之户曰大豆,为下物,石二十。庚货之户曰穬,比蔬食,故无贾。辛货之户曰菓,比蔬食,无贾。壬癸无货。〔〈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

〈阴谋〉

越王句践十年二月,越王深念远思侵辱於吴,蒙天祉福,得越国。群臣教诲,各画一策,辞合意同,句践敬从,其国已富。

反越五年,未闻敢死之友。或谓诸大夫爱其身、惜其躯者,乃登渐台,望观其臣有忧与否。相国范蠡、大夫种、句如之属俨然列坐,虽怀忧患,不形颜色。

越王即鸣钟惊檄而召群臣,与之盟,曰:“寡人获辱受耻,上愧周王,下惭晋、楚。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而五年未闻敢死之士、雪仇之臣,奈何而有功乎?”群臣默然,莫对者。越王仰天叹曰:“孤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孤亲被奴虏之厄,受囚破之耻,不能自辅,须贤任仁,然後讨吴。重负诸臣,大夫何易见而难使也?”

於是计倪年少官卑,列坐於後,乃举手而趋,蹈席而前进曰:“谬哉!君王之言也。非大夫易见而难使,君王之不能使也。”

越王曰:“何谓?”

计倪曰:“夫官位、财弊、金赏者,君之所轻也;操锋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今王易财之所轻,而责士之所重,何其殆哉!”

於是越王默然不悦,面有愧色,即辞群臣,进计倪而问曰:“孤之所得士心者何等?”

计倪对曰:“夫君人尊其仁义者,治之门也。士民者,君之根也。开门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谨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愿王明选左右,得贤而已。昔太公,九声而足,磻溪之饿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鲁之亡囚,有贪分之毁,齐桓得之而霸。故《传》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愿王审於左右,何患群臣之不使也?”

越王曰:“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计倪曰:“选贤实士,各有一等。远使以难,以效其诚;内告以匿,以知其信;与之论事,以观其智;饮之以酒,以视其乱;指之以使,以察其能;示之以色,以别其态。五色以设,士尽其实,人竭其智。知其智,尽实,则君臣何忧?”

越王曰:“吾以谋士效实、人尽其智,而士有未尽进辞有益寡人也。”

计倪曰:“范蠡明而知内,文种远以见外,愿王请大夫种与深议,则霸王之术在矣。”

越王乃请大夫种而问曰:“吾昔日受夫子之言,自免於穷厄之地。今欲奉不羁之计,以雪吾之宿雠,何行而功乎?”大夫种曰:“臣闻:‘高飞之鸟,死於美食;深川之鱼,死於芳饵。’今欲伐吴,必前求其所好,参其所愿,然後能得其实。”

越王曰:“人之所好,虽其愿,何以定而制之死乎?”大夫种曰:“夫欲报怨复雠、破吴灭敌者,有九术。君王察焉?”

越王曰:“寡人被辱怀忧,内惭朝臣,外愧诸侯,中心迷惑,精神空虚。虽有九术,安能知之?”

大夫种曰:“夫九术者,汤、文得之以王,桓、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於脱屣。愿大王览之。”种曰:“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财币以遣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粟槁以虚其国,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六曰:遗之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术,君王闭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於吴乎?”

越王曰:“善。”〔〈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

〈富国〉

十一年,越王深念永思,惟欲伐吴,乃请计倪,问曰:“吾欲伐吴,恐不能破,早欲兴师,惟问於子。”

计倪对曰:“夫兴师举兵,必且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励其甲兵。凡此四者,必察天地之气,原於阴阳,明於孤虚,审於存亡,乃可量敌。”

越王曰:“天地、存亡,其要奈何?”

计倪曰:“天地之气,物有死生。原阴阳者,物贵贱也。明孤虚者,知会际也。审存亡者,别真伪也。”

越王曰:“何谓死生、真伪乎?”

计倪曰:“春种八谷,夏长而养,秋成而聚,冬畜而藏。夫天时有生而不敷种,是一死也。夏长无苗,二死也。秋成无聚,三死也。冬藏无畜,四死也。虽有尧、舜之德,无如之何。夫天时有生,劝者老,作者少,反气应数,不知厥理,一生也。留意省察,谨除苗秽,秽除苗盛,二生也。前时设备,物至则收,国无逋税,民无失穗,三生也。仓已封涂,除陈入新,君乐臣欢,男女及信,四生也。夫阴阳者,太阴所居之岁,留息三年,贵贱见矣。夫孤虚者,谓天门地户也。存亡者,君之道德也。”

越王曰:“何子之年少於物之长也?”

计倪对曰:“有美之士不拘长少。”

越王曰:“善哉!子之道也。”乃仰观天文,集察纬宿,历象四时,以下者上,虚设八仓,从阴收着,望阳出粜,筴其极计,三年五倍,越国炽富。句贱叹曰:“吾之霸矣。善!计倪之谋也。”〔〈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

〈杂录〉

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刑,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夫籴,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稽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也。是故,无道之君,及无道之民,皆不能积其盛有余之时,以待其衰不足也。东方多黍,南方多稷,西方多麻,北方多菽,中央多禾,五土之所宜也,各有高下。高而阳者多豆,下而阴者多五谷。

天者,阳也,规也。地者,阴也,矩也。

度如环无有端,周回如循环,未始有极。

日行天,日一度,终而复始,如环之无端。

日者,火精也;火者,外景。日主昼居。昼而为明处,照而有光。

日者,太阳之精。

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

月者,水之精也;水者,内景。月主夜居。夜为明,夜者纪也,纪者内也。纪度而成数。

日者,寸也;月者,尺也。尺者,纪度而成数也;寸者,制万物阴阳之短长也。

风为天气,雨为地气。风顺时而行,雨应风而下,命曰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通,万物成矣。

德取象於春夏,刑取象於秋冬。

《周髀》云:「冬至三光微,夏至三光盛。」

掩目别黑白,虽时时一中,犹不知天道也。论阴阳有时误中耳。

范子问:“何用九宫?”计然曰:“阴阳之道,非独一物也。”

圣人之变,如水随形。形平则平,形险则险。

古者,庶人老耆而後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曰布衣。今富者绮绣罗纨,素绨冰锦也。绣细文而出,齐,上价匹二万,中万,下五千也。

人受命於天地变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而脉。三月而胚,谓如水胞之状。四月而胎,谓如水中[鱼***][虫麻]胎也。五月而筋。六月而骨,谓血气变为肉,肉为脂,脂为骨也。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

范子曰:“请问九田,随世盛衰,有水旱贵贱。愿闻其情。”计然曰:“诸田各有名,其自一官起始以终九官,所以设诸田、差高下。始进退也。***令一值钱百金,一值钱九百,此略可知从亩一至百亩,直是大之极也。」

千里马必有距虚。

范蠡乘偏舟於江湖。

天者,变化、行精器者也。令者,谓暴风雨霹雳也。

争者,事之末。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范子曰:“尧、舜、禹、汤,皆有预见之明,虽有凶年而民不穷。”王曰:“善”。

以丹书帛置之枕中,以为国宝。

立夏,九十一日;立秋,凉风行,万物始实,白露降,毕极寒成也。

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强秦九策即强秦九论《强秦九论》乃卫鞅谋划的变法大纲。其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之法令。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如此***富国亦富。其三《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此举将真正激发农人勤奋耕耘,为根本的聚粮之道。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使国人皆以从军杀敌为荣耀,举国皆兵,士卒奋勇,伤残无忧,何患无战胜之功?其五《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小吏。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其七《度量衡论》,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其九《齐俗论》,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此九论为大纲,若变法开始,尚须逐一制订法令,落于实处。

文种的灭吴九术其九术为: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帛,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有三条证据可以说明计然就是文种。其一:《国语·越语上》开篇载云:“越王勾践木妻于会稽之上……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纟希,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这段话与《货殖列传》中计然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说法如出一人,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绝不可能。可见计然、文种实为一人。其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将杀文种时这样写道:“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联系到范蠡说的:“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这不又一次证明计然就是文种吗?计然、文种应为同一个人,“计然七策”实际应叫“诸暨然七策”或“文种七策”才是正确的。其三:《国语·吴语》载,越王派诸稽郢到吴国去媾和,伍子胥坚持要灭越国,他谏吴王说:“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无 非摄畏吾兵甲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从前读到“将还玩……”时,总不得其解。当把诸稽郢和文种看成是一个人的时候,便恍然大悟了。原来“将还玩……”的正确行文和标点应当是“还,将玩……”。伍子胥说得很明白,若是等大夫种返回越国,就会把我们吴国弄到手里,任其摆布了。可见这位出使到吴国的诸稽郢,就是大夫文种了。

计然术的解释计然术的解释是什么

渡浙江问舟中人原文: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渡浙江问舟中人翻译及注释

翻译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注释 1浙江:即钱塘江。《庄子》作制河,《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浙江,《汉书·地理志》、《水经》作渐江水。古人所谓浙渐,实指一水。2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3扁舟:小船。《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舟:一作「舠(dāo)」。济:渡。4引领: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5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渡浙江问舟中人赏析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像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渡浙江问舟中人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初年进入张说幕府,一直到***十三年(725年),其间几度出入,但并不得意,于是漫游吴越一带。***十三年秋自洛阳出发,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过浙江越州(今绍兴)。此诗即作于此时。 诗词作品: 渡浙江问舟中人 诗词作者: 唐代 孟浩然 诗词归类: 写景、渡江、抒情、愉悦

计然术的词语解释是: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_用计然术_修之十年而国富_范蠡既雪会稽之耻_用计然术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术_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_农末俱利的平籴论_以及物价观测_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计然术的词语解释是: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_用计然术_修之十年而国富_范蠡既雪会稽之耻_用计然术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术_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_农末俱利的平籴论_以及物价观测_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结构是:计(左右结构)然(上下结构)术(独体结构)。拼音是:jìránshù。注音是:ㄐ一_ㄖㄢ_ㄕㄨ_。

计然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见“计然之策”。

关于计然术的成语

点金无术仁心仁术弃道任术坏人心术将计就计

关于计然术的词语

弃道任术心术不端单复之术神术妙策束手无术回天乏术回春之术计然之策人海战术点金无术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计然术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