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泣下沾襟的因,泣下沾襟的下词类活用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15 0
  1. 泣下沾襟的泣什么意思
  2.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3. 第二个字是下的成语有哪些
  4. 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5. 文言文的文言现象

1. 常用文言文实词与虚词词义整理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因泣下沾襟的因,泣下沾襟的下词类活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实词/f?kz=173169802

18个文言虚词

2. 总结文言虚词和常用实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三、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

3. 文言文常用重要实词虚词归纳及其词条用法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

4. 文言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5、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6、隔离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7、直走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8、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 (类)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使)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三、文言虚词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4.于(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5.之(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楚人一炬 (火把) 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二)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疑问句(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省略句(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倒装句(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五.文言翻译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译文: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5.

字 1.苟富贵,无相忘.(“无”通“勿”,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怜,爱戴. 今义:怜惜,怜悯.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借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若,表***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借给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地里. 今义:间隙.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鬼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今义:三位老人. 豪杰 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古义:编次 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度已失期 古义:估计 今义:限度,分寸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提着灯笼. 狐鸣呼曰 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法皆斩 法:名词作动词,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指 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起***音节的作用)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 王: 功宜为王(大王) 陈胜王(称王)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名词作动词,书写) 得鱼腹中书(书信,这里指丹书) 数: 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卒数万人(几,概数词)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多次)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来) 与: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和……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乃行卜(进行) 行收兵(行军)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而: 夺而杀尉(表承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但) 上: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圣上) 道: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应: 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宜多应者(响应) 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公等遇雨(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吴广以为然(正确,对的) 指: 卜者知其指意 (通“旨”,意图) 皆指目陈胜(指指点点) 欲: 广故数言欲亡(想,想要) 从民欲也(欲望,愿望) 诚: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连词,表***设,意思是如果) 从: 从民欲也 (依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从) 比: 比至陈(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当: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正在)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特殊句式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

泣下沾襟的泣什么意思

泥沙俱下、吴下阿蒙、下不为例、一统天下、不耻下问、双管齐下、天下无双、天下大乱、每况愈下、瓜田李下、夕阳西下、纵横天下、天下太平、江河日下、世风日下、上下其手、天下第一、横行天下、权倾天下、胯下之辱、独步天下、天下无敌、骑虎难下、甘拜下风、月下老人、正中下怀、承上启下、汗如雨下、下车伊始、声泪俱下、上情下达、低三下四、不相上下、上窜下跳、下落不明、笔下生花、借坡下驴、不上不下、势倾天下、一匡天下、欺上瞒下、威震天下、食不下咽、河汾门下、下笔成章、席卷天下、上智下愚、等而下之、贞下起元、下回分解、上下一心、扶辇下除、月下花前、林下风气、相持不下、彻上彻下、经纬天下、依人篱下、目无下尘、林下风度、谄上欺下、名高天下、天下为家、林下风范、怀柔天下、

林下清风、下马看花、低首下心、等米下锅、林下风韵、凌上虐下、自郐以下、下乔入幽、屋下架屋、天下为笼、直上直下、五行并下、上和下睦、耻居人下、久居人下、七行俱下、舌桥不下、泣下如雨、下笔有神、天下莫敌、日下无双、泣下沾襟、下笔成文、五行俱下、目下十行

、不差上下、黑灯下火、损上益下、就汤下面、上烝下报、朝野上下、墙高基下、上好下甚、郐下无讥、投石下井、浪迹天下、指日可下、正冠李下、床下牛斗、牵牛下井、功盖天下、肚里泪下、风前月下、月下老儿、柔声下气、不愧下学、高下其手、樽前月下、十年窗下、上陵下替、高下在手、天高地下、帝辇之下、下乔迁谷、拖人下水、首下尻高、恶居下流、上谄下渎、妄下雌黄、诌上抑下、上溢下漏、涕泗交下、老死牖下、高下任心、矢如雨下、助人下石、百下百全、屋下作屋、江流日下、名下无虚、下气怡声、寄人檐下、上慢下暴、买上嘱下、安营下寨、下笔成篇、上嫚下暴、下车之始、头上末下、下马冯妇、不知高下、赏高罚下、城下之辱、谄上骄下、附上罔下、柳下借阴、低心下意、错落高下、百下百着、拿下马来、天高听下、求贤下士、居下讪上、谄上抑下、敬上接下、上下同门、从天而下、冠上履下、倚人卢下、谦躬下士、眉高眼下、谄上傲下、视下如伤、低首下气、自刽以下、通上彻下、

落阱下石、上漏下湿、胯下蒲伏、眉下添眉、临危下石、不媿下学、半上落下、买上告下、

生上起下

基本都在这儿了,希望可以对楼主有帮助!

望***纳哦!!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泣下沾襟的泣的意思是流泪、哭泣。

泣:低声哭。襟:衣服前胸部分。哭得眼泪湿了衣襟。形容悲痛哀伤。三国魏.阮籍《乐论》:“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隋书.尧君素传》:“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沾襟。”《清史稿.李世熊传》:“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云。”语法:泣下沾襟作谓语;指非常悲伤。

示例: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三国魏阮籍《乐论》)

近义词:泪流满面

反义词:喜笑颜开

泣下沾襟造句:

1.鼎宏正在专心地记魏扶的诗《赋愁》,脚上穿着圣伽步皮鞋的东郭去往南茹中学的公交车上,宜含哥哥给怡茗和宋绵讲解了“泣下沾襟”的故事。

2.成语泣下沾襟源自《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3.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见三国魏·阮籍《乐论》。

4.六年级(四班)插班生巫马平听黄麓镇建华初中的夹谷源讲,运用成语“泣下沾襟”造句是极其乏味的。

5.广娟正陶醉在小人书《倒蜜》引人入胜的情节中,脚上穿着冰雪蓝靴的劭涵老师猛然间走了过来,叫他用“泣下沾襟”造句,吓了他一跳。

第二个字是下的成语有哪些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古代汉语》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一、字:

 竝=并,毉=医,蹈=掏,畔=叛,县=悬,见=现,旃=毡,去=弆,伏=服,舩=船,驩=欢,沾=沾,衿=襟,决=诀,欧=呕,乡=向,宿=夙,昔=夕,壹=一,以=已,物=歾,彊=强,须=须。

  二、虚词:

 1 、少以父任:因(介)。

 2 、稍迁:逐渐。

 3 、数通使相窥观:屡次。(副)。

 4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如果。

 5 、明日复然:如此(代词)。

 6 、君因我降:依靠,凭借。

 7 、即时诛灭:立刻。

 8 、羝乳乃得归:才。

 9 、信义安所见:哪里(疑代)。

 10 、壹听陵言:一定、务必要。(副)

 11、具自陈道:全部。

 12、令汉且贳陵罪:令,***设。且,姑且。

 12、庶几乎曹柯之盟:庶几,差不多。乎,句中语气词。

 13、已矣:算了吧。

 14、凡随武还者九人:总共。

  三、实词:

 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行”,辈份。

 2、因厚赂单于:送厚礼。

 3 、置币遗单于:泛指用作礼品的玉、马、皮、帛等物。

 4、会武等至匈奴:正遇上。

 5 、数通使相窥观:窥探观察。

 6 、欲发使送武等:派遣。

 7 、以状语武:“状”情况。“语”,告诉。(动)

 8 、单于使使晓武:前“使”,动词,派。后“使”,名词,使者。

 9、会论虞常:判决罪犯。

 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驽,才能低下。贳,赦免,宽大。

 11、副有罪,当相坐:相连坐,一个人犯罪,他的亲属也要连带一同受罚,称为“连坐”。

 12、马畜弥山:满。

 13、即时诛灭:杀。

 14、白单于:报告。

 15、羝乳乃得归:“羝”公羊,“乳”,生育。

 16、杖汉节牧羊:“杖”拄。(动)“节”,使节。

 17、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屮”,草。“食”吃。(去,收藏。)

 18、扶辇下除:台阶。

 19、宦骑亡:逃走。

 20、加以老母系保宫:囚禁。

 21、法令亡常:无。

 22、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泣”,泪。“决”,诀别。

 23、旦夕临数月:哭吊死者。

 24、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四、词类活用:

 1 、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

 2 、舆归营:名→状,用车。

 3 、单于壮其节:形→意动,认为…壮勇。

 4 、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

 5 、剑斩虞常已:名→状,用剑。

 6 、空以身膏草野:名→动,肥美、滋润。

 7 、反欲斗两主:使动,使…斗。

 8 、单于愈益降之:使动,使…降。

 9 、绝不饮食:使动,使…饮食。

 10、别其官属常惠等:使动,使…分开。

 11、王必欲降武:使动,使…降。

  五、句: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

 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六、常用字:

 1 、赂:(1 )常用义:(赠送的)财物。(2 )引申义:用财物赠送给别人。如“因厚赂单于。”—贿赂(带贬义)。上古时“贿赂”用“赇”字来表示。

 2 、阙:(1 )本义:皇宫门前两边的楼,中间有通道。如本课“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北阙”就是皇宫北门两边的楼。(2 )引申义:A一般的城楼—朝廷—宫殿。B豁口、空隙读que,——缺点、缺漏,此义现多写为“缺”。(3 )又读jue.通“掘”。

 3 、乳:(1 )本义:人或鸟的生育(动),(2 )引申义:A其他动物的生育。如本课“羝乳乃得归”—***或乳汁—初生的、年幼的(形)B哺乳期间的动物。

 4 、再:用法:作数词,两次或第二次。不同于现在用来指行为的重复。如本课“愿勿复再言”。古代表示行为重复的是“复”。

 5 、赐:从贝从易,易亦声,会意兼形声字。(1 )本义:赏赐、赐给,本课“幸蒙大恩,赐号称王”。(2 )引申义:赐予的财物或恩惠。

 6 、朝:(1 )本义:早晨。如本课“人生如朝露”。读zhao。(2 )引申义:早晨向父母或君王省视、拜见、问安—拜见—使动,使朝见—朝廷—朝代。以上音读chao。

  第二十一课班超传

  一、 字:

 研→砚,直→值,覩==睹,裁—才,然→燃,鈆==铅,禽→擒,→势,恤==恤,——邀,张→帐,萌—氓,县→悬,蠲——捐,覩,匈→胸。

  二、 虚词:

 1 、而当封侯万里之外:你。

 2 、后忽更疏懈:改变。

 3 、具服其状:全部。

 4 、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原本、原先(副)。

 5 、互抱超马脚不得行:交错、交替,这里有纷纷的意思(副)。

 6 、超因此叵平诸国:完全(副)

 7 、庶几张骞弃身旷野:希望。(副)

 8 、宜因其力:依靠、凭借。

 9 、盛毁超拥其爱妻:大力、深(程度副词)。

 10、莫不宾从:没有(副)。

 11、其封超为定远侯:语气副词,表祈使或命令。

  三、 实词:

 1 、祭酒,布衣诸生耳:“祭酒”,古礼,后因以为官名,这里等于说先生。“布衣”,平民的`代称。

 2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封官。

 3 、后坐事免官:因犯罪。

 4 、具服其状:承认。

 5 、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前“使”,名词,使者,兼语;后“使”,动词,出使。

 6 、固欲益其兵:增加。

 7 、因辞让之:责备。

 8 、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预先。

 9 、下诏征超:招回。

 10、效命绝域:献出。

 11、尚能和辑诸戎:怀柔、团结。

 12、将弛弄及义从千人就超:投向。

 13、盛毁超拥其爱妻:诽谤。

 14、啖以重利:利诱引诱。

 15、阴缓所得生口:“阴”,暗中。“生口”,俘虏。

 16、遂去其妻:离开。

 17、若邑任在外者:胜任。

 18、便留与从事:办事。

 19、可须夜鼓声而发:等待。

 20、及臣生在:趁时。

  四、活用

 1 、不耻劳辱:用于意动,以…为耻。

 2 、超手格杀三人:名→状,用手。

 3 、帝壮超节:意动,以…为壮,赞许。

 4 、超既西:方名→动,向西走。

 5 、因辞让之:名→状,用言辞。

 6 、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使动,使……投降。

 7 、终不听其东:名→动,向东行。

 8 、寇盗河西:名→动,侵犯。

 9 、复没都护:使动,使…复没。即推翻。

 10、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形→使动:使…苦。

 11、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名→动,头朝向。

  五、句: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六、常用字:

 1 、除:(1 )本义:宫殿的台阶。如“扶辇下除”(2 )引申义:一般的台阶—去旧生新,除去—每年的最后一天—官吏的任命,本课“帝乃除超兰台令史。”

 2 、更(1 )本义:改变、更换。如本课“后忽更疏懈”。(2 )引申义:A旧时夜间报时的单位,如三更、五更。B另外(副)读去声,如本课“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再、又。如“更上一层楼”。(3 )***借为“经”,经历。(4 )***借为“庚”,继续。

 3 、须:(1 )本义:胡须。(2 )引申义:兽的须。(3 )***借义:等待如本课“可须夜鼓声而发”—需要—必要、应当(助动词)

 4 、质:(1 )本义:抵押。如“遂纳子为质”(2 )引申义:朴实—本质、体质—质地、底子—斩杀时垫底的砧板。此义后造“櫍”“鑕”以区别。——质问—对质。

 5 、就:(1 )本义:接近、趋向,如“陈力就列”,如本课“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2 )引申义:***纳、择取。——成就、成功,如“三窟已就”

 6 、格:(1 )本义:树木的长枝条。如“枝格相交”(2 )引申义:栅栏—阻止、阻拦—抵挡、抵御—搏击,如“超手格杀三人”—方格—格式、规格、标准。(3 )***借义:常被借为“佫”,表示到达、来到,——通达、感通—穷究、探底。

  第二十二课华佗传

  一、 字:

 旉→敷,藏→脏,儿→倪,支→肢,管→脘,欬→咳,煖→暖,利→痢,酢→醋,鬲→膈,反→返,县→悬,去—弆,已—以,彊→强,颈—经,猨→猿。

  二、虚词:

 1 、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且”,将近(副)。“而”,然而。(连词表转折)。

 2 、病亦行差:将(副)。

 3 、适至:刚(副)。

 4 、卒头眩堕车:突然,同“猝”。(副)

 5 、卒可得寐:终于。

 6 、病是也:这,指示代词。

 7 、其人盛怒则差:非常,程度深,(副)。

 8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大都(副)。

 9 、以医见业:用在动词前,指代自己。

 10、适值佗见收:“适”,正好。“见”,被。

  三、实词:

 1 、太尉黄琬辟,皆不就:“辟”,征如任用。“就”,就任。

 2 、语其节度: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3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壮”,量词,一灸叫一壮。“应”,应手。

 4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针”,扎针,中医和一种治病方法。“引”,延长。“许”,处。“语”,读去声,告诉。

 5 、病亦行差:病愈。以下同。

 6 、人亦不自寤:醒,感觉到。

 7 、藏气已绝于内,当涕泣而绝:前一“绝”,断绝。后一“绝”,死。

 7 、故令不时愈:应时。

 8 、彭城夫人夜之厕:到(动)。

 9 、呻呼无赖:办法。

 10、止亲人宿:留宿。

 11、五日卒:死。

 12、欲造佗:到去。

 13、逆见:迎面。

 14、士大夫不耐痛痒:疼痛难受。(偏义复词)。

 15、此脉故事有胎:(按照)先例。

 16、必燥箸母脊:附着。

 17、长可尺所:表示大约的数量。

 18、佗恃能厌食事:侍奉,侍侯人。

 19、考验首服:拷问审究。

 20、普依准佗治:依据按照。

 21、人体欲得劳动:运动。

 22、动摇则谷气得消:运动。

 23、熊颈鸱顾:通“经”,挂。

 24、漆叶处所而有:处处。

 25、朝歌云:句末语气词,有“据说如此”的意思。

  四、活用:

 1 、缝腹膏摩:名→状,用药膏。

 2 、不汗,后三日死:名→动,出汗。

 3 、佗脉之:名→动,切脉。

 4 、以医见业:名→动,作为职业。

 5 、佗久远家思归:形→动,远离。

 6 、此可以活人:使动用法,使…活。

 7 、太祖累书呼:名→状,用书信。

 8 、熊颈鸱顾:名→状,像一样。

 9 、动诸关节:使动用法,使…动。

 10、轻体:形→使动,使…轻。

 11、于是传付许狱:名→状,用传车。

  五、 句: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六、常用字:

 1 、传:(1 )本义:古代送信或供使臣往来的一种快车。如本课“于是传付许狱”(2 )引申义:驿舍或传舍—一般的传递、传送—流传—传记—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经”以外的“贤人”著作也称为传。

 2 、许:(1 )本义:应允、许可,(动)如“公弗许”。(2 )引申义:同意、赞许。(3 )处所(名)如本课“当引某许”(4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如本课“吐出三升许虫”。(5 )如此、这样(代),如“许多”。

 3 、辟:(1 )本义:刑,刑法。(2 )引申义:法度、法律—制定与执行法的君主,音读为。——上对下的征召,如“太尉黄琬辟”。(3 )***借义:A避免;B开辟—消除、排除;C偏僻—邪僻。

 4 、案:(1 )本义:木制的托盘。(2 )引申义:矮长桌、几案—案卷、文书—查办—查讯、审问。(3 )通“按”,用手摁或压。如本课“案脉,胎未去也。”

 5 、著:(1 )明显、显露。读音zhu,引申为:著述、写作。(2 )附着,加于上。如本课“必躁著母脊”,后写作“着”,读zhuo—穿(衣),动词。

 6 、经:从糸从,亦声。(1 )本义:机上的纵线,泛指纺织物上的纵线。(2 )引申义:主干—常法、经典,如本课“兼通数经”—度量、画分,如“辨正方位,体(分)国经野”—经略、经营连用,表谋画、筹画并管理。

  第二十三课肥水之战

  一、 字:

 已—以,闲→娴,阙—缺,趣—趋,陈→阵。

  二、虚词

 1 、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表命令的语气副词。

 2 、苟为谄谀之言:苟且、随便。

 3 、仍有后患,悔无及也:更、并。(副)

 4 、卿其勉之:表祈使的语气副词。可译作“希望”。

 5 、非汝,谁与成之:“非”,除了。“与”,介词,后省宾语“我”。

 6 、今大敌垂至:将要、快要。

 7 、吾其左衽矣: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8 、若移陈少却:稍。

 9 、秦兵大败:全(副)

 10、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其”,那些(代)。“且”,将要。

  三、实词:

 1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入侵。

 2 、民每十丁遣一兵:成年男子。

 3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还”,返回。“第”,府第、住宅。

 4 、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逢迎、迎合。

 5 、安夷然:坦然无事,一点不着急的样子。

 6 、已别有旨:“别”,另外。“旨”命令。

 7 、便为敌手而双不胜:相匹敌

 8 、安遂游陟:登山。

 9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树根,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

 10、谢安固却之:“固”,坚决。“却”推却。

 11、朝廷处分已定:安排、部署。

 12、西藩宜留以为防:本义为篱,引申为国家的屏障。

 13、有庙堂之量:宰相的别称。

 14、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捉获。

 15、融驰使白秦王坚曰:报告。

 16、兼道就融于寿阳:“兼道”,以加倍的速度赶路。“就”,靠近、会合。

 17、今乘诸军未集:聚集、***。

 18、融驰骑略陈:巡行。

 19、自相蹈藉而死者:践踏。

 20、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投奔。

 21、了无喜色:完全没有。

 22、徐答曰:慢慢地。

 23秦兵逼肥水而陈:紧靠。

  四、活用:

 1 、吾其左衽矣:名→动,穿左衽的衣服,即外族服装。

 2 、欲不战以老秦师:形→使动:使…疲惫。

 3 、草行露宿:名→状,在草野中,在露水中。

  五、句: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常用字:

 1 、还:(1 )本义:返回。如本课“势还不远”。(2 )引申义:交还、归还—交纳租税—仍然、重复(副)今读hai,旧读huan. ——进一步、更加。

 2 、归:(1 )本义:女子出门嫁人。(2 )引申义:回家、回国。如本课“今兵断其归津”—归还—归附。(3 )通“馈”,kui,赠送。(4 )通“愧”,kui惭愧。如“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3 、集:(1 )本义鸟群停在树上。(2 )引申义:一般事物的聚合。如“今乘诸军未集”—事情的成功—诗文的汇集(3 )通“辑”,安定。如“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以西。”

 4 、别:(1 )本义:分解、分开。如“别其官属常惠等”。(2 )引申义:分别、辨别—离别、告别。(3 )古代“别”代“另”字。

 5 、色:(1 )古义:脸色、气色。如“作色”多指发怒。(2 )常指美色—不同的色彩。(3 )“颜色”:联合结构词组,指脸上的气色、表情。

 6 、寇:会意字,从从元从攴。(1 )本义:入侵、侵犯。如“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2 )引申义:入侵者、敌人。如本课“岂可复留此残寇”。(3 )后起义:强盗。

;

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第二个字是下的成语:

天下太平、天下第一、天下大乱、上下交困、天下鼎沸

林下之风、手下留情、天下独绝、天下为笼、天下文宗、

首下尻高、笔下超生、名下无虚、泣下如雨、上下有节、

居下讪上、上下无常、上下同心、拿下马来、床下牛斗、

塌下窟窿、柳下借阴、上下有等、高下在手、胯下之辱、

附下罔上、谮下谩上、放下包袱、妄下雌黄、花下晒裈、

无下箸处、汗下如流、矢下如雨、颔下之珠、天上少有、

地下难寻、每下愈况、百下百全、上下为难、月下风前、

自下而上、上下其手、笔下生花、上下同门、天下为公、

天下汹汹、无敌天下、上下交征、泣下沾襟、目下十行、

城下之盟、走下坡路、刀下留人、贞下起元、屋下架屋、

天下一家、痛下针砭、笔下春风、天下承平、洛下书生。

三下五除二、

行下春风望夏雨、

按下葫芦浮起瓢、

丢下耙儿弄扫帚、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文言文的文言现象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2.泣下沾襟 泣:泪水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重点实词

 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 原:推究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

 3.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

 重点虚词

 1.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2.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以锦囊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通***字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课文研讨

 内容和结构

 这篇文章是 欧阳修 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 李存勖 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入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 “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 “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 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 沈德潜 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解题指导

 一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二

 与 1.给。

 2.读yú,通“欤”。

 3.为,给,替。

 4.和。

 5.亲附,亲近。

 归 1.归附,归依。

 2.返回。

 3.归还。

 4.归聚,汇聚。

 易 1.容易。

 2.轻易。

 3.替代。

 告 1.祭告,祷告。

 2.告诉,告知。

 3.上报,报告。

 4.祭告,祷告。

 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5、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旨鲜明,阐述的道理比较简单,布局谋篇也不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教师的简要提示读懂课文。

 这篇课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是同时代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的语言特色,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充沛的语势和酣畅的文气。

1. 文言文的六大文言现象都有什么

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

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古时叫“牖”,现在叫“窗”。 (2)半变词。

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如“走”“劝”等。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如“购”“沐”“ 浴”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

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三、***借义(通***字)。

1、音同形似。如“直→值”“禽→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如“内→纳”“见→现”等。

3、音同形不同。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注意:通***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先轸朝”中的“朝”,“师劳力竭”的“竭”等。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以闲敝邑”的“闲”等。 3、意动用法。

如“秦不哀吾丧”的“哀”等。 4、名词作状语。

如“且使遽告于郑”的“遽”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等。 6、其它。

“用心一也”的“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驽马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虚词 一、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某个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

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动词“探望”的意思,是实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顾”是“难道”的意思,是虚词中的副词。 二、辨明词义。

虚词很多是多义的,要看它在句子里的作用确定它的词义。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代苏迈。“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是介词“给”“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出”“作”的意思。

三、通晓古今词义变化。 1、有些文言词语已经完全消失。

如“夫” 盖”等。 2、有的意义和用法发成了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里表示原因,现在表示结果了。 3、有些改用了别的词。

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了;结构助词“之”,改用“的”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文言文主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1、……者,……也。如“亚父者,范增也。”

2、……,……也。如“我,子瑜友也。”

3、……者,……。如“博鸡者,袁人。”

4、……,……者也。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5、主语,谓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乃”“即”“为”“皆”“则”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我为赵将。” “环村居民皆猎户。”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

如“斯是陋室。” 二、省略句。

文言文有些句子往往省略某些成分。 1、省略主语。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宾语。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3、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略介词。“亮躬耕(于)陇亩。”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如“大王来何操”的“何”。

(2)在否定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未”“莫”时作宾语的代词要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余”。

“臣未之闻也”的“之”。 2、定语后置。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人马烧死者甚众。”

四、被动句。 1、形式上有表被动的标志(介词“于”,动词前用“受”“见”“被”“为”“为……所”)。

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受制于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等。

2、形式上没有被动的标志,只能从意念上去理解。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可以被镂刻空。)“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兵受挫,地被削。)。

2. 文言文的六大文言现象都有什么

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字、词类活用等现象.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古时叫“牖”,现在叫“窗”. (2)半变词.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如“走”“劝”等.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如“购”“沐”“ 浴”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三、***借义(通***字). 1、音同形似.如“直→值”“禽→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如“内→纳”“见→现”等. 3、音同形不同.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注意:通***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先轸朝”中的“朝”,“师劳力竭”的“竭”等.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以闲敝邑”的“闲”等. 3、意动用法.如“秦不哀吾丧”的“哀”等. 4、名词作状语.如“且使遽告于郑”的“遽”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等. 6、其它.“用心一也”的“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驽马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虚词 一、分清虚实.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某个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动词“探望”的意思,是实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顾”是“难道”的意思,是虚词中的副词. 二、辨明词义.虚词很多是多义的,要看它在句子里的作用确定它的词义.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代苏迈.“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是介词“给”“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出”“作”的意思. 三、通晓古今词义变化. 1、有些文言词语已经完全消失.如“夫” 盖”等. 2、有的意义和用法发成了变化.如“所以”,在文言里表示原因,现在表示结果了. 3、有些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了;结构助词“之”,改用“的”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文言文主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1、……者,……也.如“亚父者,范增也.” 2、……,……也.如“我,子瑜友也.” 3、……者,…….如“博鸡者,袁人.” 4、……,……者也.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5、主语,谓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乃”“即”“为”“皆”“则”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我为赵将.” “环村居民皆猎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如“斯是陋室.” 二、省略句.文言文有些句子往往省略某些成分. 1、省略主语.“(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3、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略介词.“亮躬耕(于)陇亩.”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如“大王来何操”的“何”. (2)在否定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未”“莫”时作宾语的代词要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余”. “臣未之闻也”的“之”. 2、定语后置.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人马烧死者甚众.” 四、被动句. 1、形式上有表被动的标志(介词“于”,动词前用“受”“见”“被”“为”“为……所”).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受制于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等. 2、形式上没有被动的标志,只能从意念上去理解.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以被镂刻空.)“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受挫,地被削.)。

3. 史记中的文言文现象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

4.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文言现象如果可以请帮忙写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至于通***字承天寺夜游里没什么,但是其他的有一些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住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 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词类活用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