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_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16 0
  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对联
  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什么意思
  3. 关于知足常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4.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

2、出自《道德经》之四十四章。而《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对联

原文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_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誉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可亲?生命和财货比起来,哪一个更珍贵?得到名誉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热衷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招致更惨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安乐

解析

本章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教人珍视生命,不要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重。二是教人“知足”、“知止”,一切事物都要向相反向转化,这是自然的法则。只有知止、知足才能长久。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追求健康长寿,而不是追逐名利。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殚精竭虑地去追求名利,就会危害自己的生命。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过分追求而不知满足,也就是欲望无止境,这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因此,追求财富和名利要适可而止。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章节之间不可分割,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其中任何一章孤立起来理解都是不合理的。本章和前面的第十三章就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章都是为了说明人应该自重自爱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第十三章以宠辱荣患与人的生命作比较,而本章则是以名利和财富与人的生命作比较。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誉与生命相比,哪一个更值得我们亲近?财富与生命相比,究竟孰轻孰重?得到与失去相比,哪个害处更大?在这里,老子向我们提出了几个棘手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把这几个问题回答圆满,并且把答案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身体力行,这确实是有难度的。这时,老子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即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过于看重名利和财富。要知足常乐,不可无限制地去追求名利,否则就堕落成贪婪之人了。老子在这里所阐发的“重生贵己”的观点,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建立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基础上的“生”,这与“苟且偷生”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当人们面对名利和财富时,要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不可自贱自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甚爱”指的是过度地贪爱虚名和地位,这一行为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付出惨重的代价。“多藏”指的是过度追求财物。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不仅违背道德规范,甚至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得到的财物与失去人格尊严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处世观。我们常说物极必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比如,人们常说一句话:真理再向前跨出一小步就是谬误。这话一点也不***,这是经过实践论证而得出的结论。知足就会少一些耻辱,所以说知足是明智的;知道适可而止方能长盛不衰,所以适可而止是有大智慧的表现。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其本身就是很多偶然因素的组合,我们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自己和别人的区别,而我们又害怕别人比我们强,所以才争强好胜,有的人甚至不惜利用卑鄙***的手段来争取财富和名利。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出卖的是自己的人格,耗费的是自己的精力,换取的仅仅是一点可怜的虚荣心。以沉重的代价换取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是不值得的。

水满则溢,适可而止

我们不否认利用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争取财富和名誉是光荣的,但我们必须把握住一个度,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既收获名利,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王弼《道德经注》

尚名好高,其身必疏。贪货无厌,其身必少。得多利而亡其身,何者为病也?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

崇尚名节、好高骛远,人必然会疏忽自己的身体。贪图物质享受,身体必然受到损害。获得很多利益而自身灭亡,哪个是真正给你造成损害的呢?对一个事物爱得太深切,就会忽视其他事物;储藏收敛得太多,就没有与其他事物分享、交流。要求的、想要的越多,攻击你的人越多,因外物的牵累而受到损害,所以说是为之付出的更多,招致更惨重的损失。

苏辙《老子解》

先身而后名,贵身而,犹未为忘我也。忘我者身不有,而况于名与货乎?然贵以身为天下,非忘我不能。故使天下知名之不足亲,货之不足多,而后知贵身;知贵身,而后知忘我。

此老子之意也。不得者以亡为病,及其既得而患失,则病又有甚于亡者。惟齐有无,均得丧,而后无病也。爱甚则凡可以求之者,无所不为,能无费乎?藏之多则攻之者必众,能无亡乎?

把自己的身看成最重要的,而看轻名誉和物质利益,仍然没有达到忘我。忘我的人连身体都可有可无,何况名誉和物质利益呢?但是像看重自身一样看重天下,不是忘我的人不能做到。所以让天下知道名节是不足以留恋的,物质生活是不应当太丰富的,然后懂得重视自己的身体;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能忽略自己。

这就是老子的意思。得不到某事物的人觉得自己得不到很不好,等到得到了又怕失去,这种焦虑痛苦比没有这东西还严重。只有让每个人所拥有的都相同,得到和失去的都一样,才能没有这种焦虑痛苦。对于某事物爱得太深切,为了得到没有什么手段是不可以***用的,这样能不付出代价吗?储藏收敛的东西越多,来抢夺这些东西的人也越多,这样能不灭亡吗?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什么意思

大凡***才子,除文思敏捷、翰墨了得外,也会有所怪癖,辜鸿铭就是甚为奇葩的一位。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奇人名士,也是一位“恋足癖”,雅好小脚,认为: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婀娜多姿,会产生柳腰款摆的媚态,能撩起男人的遐想。当然,这种描述和赞誉直接来源自他那位小脚、柳腰且贤惠的原配夫人淑姑,故有了“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小脚,乃我***也”之感悟。据说辜鸿铭作文写论时,总喜欢把淑姑唤到身旁,让她把裸脚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小凳上,右手握笔,左手***着妻子的小脚丫子,兴致之时,低头凑鼻,如闻花香,如赏佛手。据说至此境界时,他会顿觉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有感于此,当时康有为亲书横幅,上写“知足常乐”四字赠予他。辜鸿铭感慨道:“康有为深知我心”。

康有为此举,形象、内涵,不失为中国文人式之幽默。诸君读之,不必较真,笑笑无妨。“知足常乐”,其本义指的是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出自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望与生命哪个更值得亲近呢?生命与财物哪个更值得称赞呢?得到与失去哪个更令人担忧呢?所以,过分爱惜名望就要付出很大耗费,过多贮藏财物其损失也就越惨重。懂得满足也就免受屈辱,懂得适可而止也就免遭危险,这样才可以使自身得以长久平安。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满足是最大的祸害,无度的贪欲是最大的灾难。所以,知道满足而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有恒久的满足。

这就是老子关于人生观的“三问二知”。

人活世上,如何对待功名利禄?或者说如何认识权欲、物欲和名望地位?不管你是否愿意,这都是摆在每个人面前必须回答和践行的问题。

“知足”的前提是“有”,是已经获得或拥有。“少私寡欲”,少不等于无,寡不等于没,人欲是天性,“食色性也”。老子并不主张无欲或绝欲,认为人应该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但对于身外之物的欲望,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老子则认为必须减至最低,减少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心理的安宁,这就是“不欲以静”。

著名画家黄永玉曾写过副谐联,上联:“房间三间,站也由我,坐也由我”;下联:“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也写过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从名人墨宝的字里行间,可以感悟到他们的人生哲理,一派幽默惬意,满是知足自得。

“知足”,不是无奈的认命、简单的安于现状或逃避现实,也与不思进取无关。而是承认人的时间、能力和机遇都是有限和差异化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更难以达到完美的结局。我们所有的欲望和进取,都应该牢牢地把控好一个度,不要超越可能和现实的范围,有为有不为才是老子“无为”思想的精髓。否则,贪得无厌、婪取不休的结果是怨天尤人,人格分裂,最后必定跌落在万劫不复的私欲深渊。

“知止”,就是适可而止。如果说“知足”讲的是如何对待私欲名利,那“知止”讲的是性命攸关,也可以说是明哲保身。不知止,如同开着车一路狂奔而不懂得刹车,最后的结果必定是车毁人亡。故老子说:“知止不殆”,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春秋后期,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范蠡亲陪越王勾践到吴国为奴。三年后回国,范蠡***越王,励精图治,最终灭吴,一雪前耻。功成名就后,范蠡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携西施出走姑苏,隐姓埋名,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在七十二峰山间。期间经商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并慷慨散财以济天下,世人赞誉,称为“商圣”。

而与范蠡同时辅佐越王的大功臣文种,却参不透“飞鸟尽,良弓藏”的***,继续留任,官至宰相。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此时的越王听信谗言,也怀疑文种了。就在越王完成复国大业第二年的一天,他召见文种说道:“你当时给我出了七条计谋,我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剩下四条在你那里,你就用这四条计谋去阴间为寡人打败吴国的阴魂吧。”走后留一剑在桌。望着刻有“属缕”的宝剑,文种仰天长叹:“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文种在其政治生涯中,未能适可而止,要继续与越王分享成果,结果落得个“赐剑自刎”的可悲又可惜的下场,呜乎!“知足”更多的是向后看,跟过去比,知今天好;“知止”更多的是向前看,审时度势,调整方向。知足者足,知止者有;知足者乐,知止者智;知足者淡然静好,知止者进退自如;知足者取之有道,知止者行之有度;知足者是一种生活态度,知止者是一种处世境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斯人已去,大音犹在。两千多年前老子的哲人才思,伴随着漫卷岚蔼和那悠扬钟声,至今仍吟诵在幽深静美的终南山中,并回荡在深邃无尽的苍穹之上。

关于知足常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的言行录,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

1、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及其***们的言行录。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提倡“礼治”、“中庸”、“知行合一”等思想。

2、内容:

《论语》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的言行和对话。全书共分为20篇,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言行、道德规范、教育原则、政治思想等方面。其中,孔子的言行录占据了大部分篇幅,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

3、价值: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如“仁者爱人”、“礼治”、“中庸”、“知行合一”等,这些思想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同时,《论语》也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阅读建议: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丰富,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建议读者在阅读时注重理解每个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结合注释和翻译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较为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成果,如《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等。

总之,《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深远。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读者来说,《论语》是一本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典之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

1、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2、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

3、人最大的财富,是在于无欲。——塞尼逊

4、谁要是在内心里真正是知足常乐,他就能获得一切幸福。—— 《五卷书》

5、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 荻原朔太郎

6、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况周颐

7、幸福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实际的方面,就是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也就是说,头脑清醒,不干蠢事。—— 冯塔纳

8、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王西彦

9、知足常乐本是人间常态,富贵荣华有如过眼烟云,真正达观的态度应以安贫乐道居安思危。——报摘

10、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并无特别原因而快乐的人,他们仅仅因快乐而快乐。 ——威廉姆.拉尔夫.英奇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识拓展

本章里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柄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会***取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会以身试法。

“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丰厚的贮藏必有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质方面的损失。

解读

待修道人通达世出世间法,境界达到明心悟性或明心见性就可以心神复归于大道。以世出世间慧光观一切就可以看出事物的实质。看出了实质所以才能看破放下自在而不着相。以世出世间智慧所为世间事,经其时间磨炼而不磨灭。

人因为着相,所以过多的追求名,追求利,追求享受。有的人更是穷奢极欲,所以把造孽当事业干,就比如近现代社会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产生就是有功德的钱紧握不花,造孽的钱拼命乱花,自己的钱紧握不花,拿着别人的钱拼命乱花。

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就在于国家的控制,就在于民德归厚矣。知道满足可以不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可以没有危险,这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