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举例_文如其人的具体例子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17 0
  1. 托物言志的作文描写竹子
  2. 四字成语的事例
  3. 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是什么
  4. 高中作文 古人说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怎么分析 题目
  5. 中国有一句老话“文如其人”,究竟是什么文?
  6. 文凭不如人品好1o00字

浅谈“文如其人

? 摘要:我国自古文学创作之中,“文如其人”一直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文如其人虽然说是老生常谈,而千百年来各朝各代的诸多文人骚客、学者名儒都曾或多或少地发表过自己对于该命题的看法,而“文如其人”就目前来看,仍然是两条路径的争议:一为文为人做,必如其人;二为文不如其人。在此两个层面,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文学创作自古以来皆以定律而循,达到“人与文、心与言”的高度统一,也便完成了作家的心愿。但是,就诸多文学作品来把握“文如其人”,人的性格有多重性,复杂性,那么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必然带有这样的性质。

? 关键词:文如其人;作家个性;风格即人;缺失性

文如其人举例_文如其人的具体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文风与人格

“文如其人”就表层而言,既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应该时刻体现作家创作的个性与人格,作家通过语言文字的书写,而使读者通过其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字里行间便可流露出作家风格或品格、情操。

我国古代诸多作家或评论家,或是通过个人创作,或是通过评论他人作品,来体现本人对这一观点的认同。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言苏辙之文“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又如明田艺蘅《香宇诗谈》:“诗类其为人。且只如李杜二大家,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着,所以诗沉着。”作品个性应该是***作家的一面镜子。作品的艺术品位、思想深度,作品构成的技术操作,无不显现着作家的灵魂之影。

一位作家,其创作的个性气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个性气质甚至可以起到左右文学创作的作用。一位作家倘若进行文学创作,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审美意识,这种有目的的审美意识,也必然使作家的个性气质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形成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孟子就注意到作家的个性气质对文章的影响。《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养气,是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个性气质。”①作家个性气质的修养是取决于其生活环境的影响,那么作家也就会对其生活的环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感受,这样作家在创作时取材也必然是他最深感受的环境。比如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人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归有光在这样的环境中 长期的生活,尤其是项脊轩给他留下的独特记忆,作者虽是借物抒情,但是在这片文章中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那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其特殊的气质。

毕竟是作者长期生活的环境,而且也给他独特的记忆,尤其是项脊轩的变迁,给作者独特的感受,作者有感而发,这样在他文学创作之时,气质的养成影响着他的创作题材,项脊轩也是他最有可能、最先选择的创作题材。

又如“谪仙人”李白,世人都称他“仙风道骨”这是源于他的诗歌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落九天。”这么高大的手笔,应用如此扩大化的夸张手法,将诗人眼前的一幕惊现在世人的眼前。诗人余光中先生评价李白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个评价恰如其分,一点也不为过,把李白的诗歌创作用一句极为精华的语句总结,没有夸张,因为现实。又如其《蜀道难》,诗人以神来之笔,凭空起势,通过种种意向,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了入蜀道路中惊险而奇观的山川。据史料记载,诗人并没有去过那里,也没有见过真是的场景,这首诗的问世,当与已有的神话传说和李白漫游名山大川有关,然没有惊人的想象力是难以呵成此篇的。

二、风格即人

谈到文如其人,不得不谈的就是“风格即人”。

风格是一位创作者的创作个性体现,是文学创作中便显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而风格又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风格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但是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变现作者的审美情趣。

比如诗圣杜甫,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就在于杜甫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与内容。如他妇孺皆知的“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现实的社会,也极大地表现出劳苦大众的疾苦,从而表达出他忧国忧民的中心思想。“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仅仅是开头的短短几句,便给我们展现出一幅不一样的画面。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前两联便让我们知道诗人杜甫是如何的爱国。他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通过细读,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诗歌情怀的表达,这便是诗人的创作风格。

记得看过这么一段文字:“风格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而这种事物的本性应该是我们可以在看得见触得到的形体中认识到的。”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也是“艺术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②布封“风格即人”的说法,是说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关系,但他并不强调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人格的外化,而且指出风格即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是作家本人主观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记和标志。“风格即人”却又与“文如其人”大有不同,“文如其人”更应该是说明观其文而知其人,创作者的鲜明个性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从文品而知人品。

三、“文如其人”的缺失性

上面谈到了从文品而知人品,但是就社会的复杂性而言,人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的,每天都会被社***影响着,这样也必然会使人产生复杂性。但说到文如其人,难道“文”从真正意义上讲能够“如其人”吗?

我国古代儒家思想虽几经周折,但依然是主流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这样儒家思想也必然在***道德的层面上讲,使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上追求道德上的“文如其人”,来尽其所能的表现自我,尤其是贯穿古代的一条线:创作真性情,更加要求文的创作对作家个性的写实。

然而文学的创作,往往也会产生“文不知其人”的鲜明实例。比如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一篇优秀的古代公文,本文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也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李斯虽然政绩卓越,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就能真正的看到李斯的另一面吗?再看这样一首诗:“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杳难寻。舵楼欹侧风正恶,灯塔微茫月半阴。良友渐随千劫逝,神州又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这首诗歌让人看了感觉情真意切,足以感受到忧国忧民的那种心情,内心世界对国家命运坎坷的不平与悲叹,尤其是最后一句“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写出作者要学文天祥一样的英雄,但自己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至此如果不点明,你很难想到它是大汉奸汪精卫写的。这便是“文品”与“人品”的背离,难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说“文如其人”吗?

“当现实个性与创作个性未到达一致时就会出现‘文’和‘人’相背离的现象,现实个性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作家在文学创作时将重心倾向于创作个性。其实,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有时也是一种自我精神愈合,作家也希望在文学的艺术天地里弥补现实的不足。”③文学创作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创作者寻求的一个精神寄托的净土。现实世界中,古往今来,无论是从主观的作家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结合的复杂性来说,还是客观地文学创作来说,要想达到理想境界的“文如其人”是相当难的。

托物言志的作文描写竹子

文如其人指的是文章的风格就像作者本人。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文如其人,指的是一种更深藏的气质,而不是行文的风格就如同做人的风格这么简单对应。

文如其人出自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文如其人说明文风和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绝对。文风和人的气质关系更密切。

而且人品这种东西没有确凿的标准,比如古代苏轼,柳永那种风流情种,放在现在就有点过了,当是放在当时根本没人觉得有什么人品不好

四字成语的事例

这个题目的解答思路是:一是弄明白什么是“托物言志”,二是弄明白竹子的寓意是什么,三是开始写作“竹子”寓意的文章。

一、什么是“托物言志”与竹子的寓意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指通过描写具体的客观事物,来寄托、传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一种手法。

如古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就是诗人借物咏怀之作,通过描写开***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的情怀和光明磊落的思想。

松、竹、梅是诗文中吟咏不绝的主题,松与竹历经隆冬而不凋,梅寒是迎着寒风而怒放,因此而雅称为“岁寒三友”。

竹子蕴含正直清白的气节,常可表现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等气概。

二、托物言志的写竹子作文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所选的例子;来自《最新小学生分类作文》中的一篇文章,见该书第53页。因为小学生是初步接触托物言志作文,所以选了小学生的作文,很切合小学生实际,参考作用较大。请看这篇题为《竹子》的言志作文——

孙老师的屋里挂着许多张竹子。有风竹、雨竹、雪竹、青竹、墨竹,姿态万千,栩栩如生。我看到这些竹子非常有特色,便想去学画竹子。

我跟爸爸说了这个想法,爸爸说:“想学画竹,非易也!竹竿如楷书,竹节如行书,竹叶如草书。想画竹,必先练字。古人云‘松竹梅,岁寒三友’。”我听后问道:“真那么难吗?”“可不是,风下、雨下、雪下、月下的竹子都是不一样的。”这时,爷爷过来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清朝有位画家,名叫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他笔下的竹子千姿百态,飘洒自如,他曾写过一首诗,是赞美竹子的刚劲挺拔的。

咬住青山不放松,

扎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不向权贵屈服,不与旧势力同流合污,坚强不屈的气节!

我听完这个故事,就下决心开始练习书法。我练了一个多月的字,画了一张“风墨竹”。爸爸看完鼓励道:“好!有点竹子样儿,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会有成果的。”郑板桥一生都在画竹。他曾说过:“四十年间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这说明了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的道理。要想画好竹子,就首先要做个刚强、正直的人。

这一篇作文就是把郑板桥的诗句引进来,并用以托物言志,其巧妙之处就是借助古人名句来表达思想,也就是借助名家诗句来“托物言志”,借古人之话语,来言自己的心声,这不是很巧妙的写法吗?值得借鉴哟!

解释一下郑板桥这四句诗的意思:竹子紧紧咬住青山不放松,原来它是把根深深扎在了岩石缝中。不管怎么磨炼和打击,也不管是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它都一样坚韧挺拔。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字面上看是在吟咏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格,实际上作者也是借竹子“言志”,表达自己坚韧不拔、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情怀。

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是什么

1. 关于四字成语的故事

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的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辛苦来到邯郸要学这里的人走路。他一边观察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边学习模仿。

可没有几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走越不自然。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动作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邯郸学步:学步:学走路,比喻生搬硬套地模仿别人,闹出笑话。买椟还珠战国时,有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卖珠宝。

他用上等的木料做成一个盒子,然后用香料来熏烤,再刻上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图案,镶嵌上翡翠、珠玉等装饰物,把这个盒子装扮得无比精致,然后才把一颗极其珍贵的珍珠装在里面。不-会儿,一个买主来了,他看到这个盒子,喜欢极了。

于是,他买下了它。可是,这位买主却打开盒子,取出珍珠还给商人,只拿着盒子走了。

买椟还珠—椟:木匣。比喻舍本逐末,或取舍不当。

2. 四字成语小故事(急)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

3. 关于四字成语的故事

邯郸学步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辛苦来到邯郸要学这里的人走路。他一边观察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边学习模仿。可没有几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走越不自然。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动作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邯郸学步:学步:学走路,比喻生搬硬套地模仿别人,闹出笑话。

买椟还珠

战国时,有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卖珠宝。他用上等的木料做成一个盒子,然后用香料来熏烤,再刻上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图案,镶嵌上翡翠、珠玉等装饰物,把这个盒子装扮得无比精致,然后才把一颗极其珍贵的珍珠装在里面。不-会儿,一个买主来了,他看到这个盒子,喜欢极了。于是,他买下了它。可是,这位买主却打开盒子,取出珍珠还给商人,只拿着盒子走了。买椟还珠—椟:木匣。比喻舍本逐末,或取舍不当。

4.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大全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5. 四字成语故事(急)

“风声鹤唳”这则成语的唳是鸟叫。

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

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

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 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

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 更好吗?” 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

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

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 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

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 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 西晋末年发生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灭亡。

琅琊王司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东晋。 当晋朝渡江来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

不过,北方后来被前秦全部占领,与江南的东晋对立。当时前秦的首领叫苻坚,他请***王猛当他的宰相,一心要让国家变得十分强盛。

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心愿,苻坚就带着八十万大军攻打南方。晋朝的君臣一听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谢安十分镇定,从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

就在淝水这个地方,谢安趁前秦军队还没***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袭前秦的军队。前秦因此输得很惨,士兵到处逃命,听到风声或鹤叫的声音,都以为晋军来了,非常害怕。

在这场战役中,前秦的士兵伤亡惨重,同时决定了南北日后长期对峙的局面。骡骑王武于;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释义“惭”,惭愧;“形秽”,丑陋,不体面。因为自己在某一方不如别人而有一种惭愧的感觉。

故事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 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 在城里也颇有名声。

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

他对卫母说: “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

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 几乎哄动了全城。

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玠以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

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人们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秋时代,楚平王是个很迷恋女人的君王,后来还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大臣伍奢对君主这样的行为非常反对。

楚王一不高兴,下令把伍奢抓起来,连伍奢的大儿子也一起被杀死。然后,二儿子伍子胥看情形不对,他赶紧逃命。

一路上躲躲藏藏,有什么风吹或草摇动的声音,他都会被吓到。有一天,伍子胥来到江边,遇到一个渔翁,伍子胥把事实真相都告诉了他。

后来,渔翁上岸帮他找吃的,伍子胥怕他去告密,就躲在岸上的芦苇丛里。等到渔翁一回来,发现他不在,就要他不用担心,快点出来,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当伍子胥要走之前,还叮咛渔翁千万不要跟别人说起见过他的事情。渔翁见伍子胥怀疑自己,为了不让他担心,竟然投江而死。

伍子胥非常难过,继续逃亡的生活。后来,他在吴国受到重用,掌握了吴国的军队,他立刻攻打楚国,报了杀父的深仇大恨。

三国时代,西蜀和东吴发生战争。 东吴渐渐抵抗不了西蜀。

东吴派出赵咨向魏国求救。 当时吴国和魏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吴国仍然不得不去请求魏国的帮忙。

赵咨一到许都,魏文帝曹丕的态度十分傲慢,因为他瞧不起东吴。 于是,他故意问赵咨:“东吴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啊?” 赵咨很有自信的回答:“我国聪明能干、文武双全的人,大概有八、九十人。

像我这么差的人,多得可以用车来载,用斗来量,实在数都数不完啊!”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 年轻的他因此骄傲自满,每天饮酒作乐,不但不处理国家大事。

不准大臣劝阻,如果。

6. ()人四字词语例子百年一人,一鸣惊人,聪明过人,后继有人以外像

暗锤***、暗箭伤人、暗箭中人、百年树人、百世一人百载树人、傍若无人、悲天悯人、北道主人、婢作夫人薄寒中人、薄命佳人、不齿于人、不乏其人、不甘后人不敢后人、不可告人、才气过人、才识过人、才子佳人仓卒主人、沧浪老人、察己知人、朝里无人莫做官、成败论人齿颊挂人、出口伤人、楚楚动人、楚楚可人、穿井得人春风风人、春色撩人、醇酒妇人、醇酒美人、从井救人寸铁、达官贵人、达官要人、达士通人、刀下留人蹈袭前人、盗怨主人、盗憎主人、得失在人、东道主人东野巴人、斗南一人、斗筲之人、独异于人、赌物思人睹物思人、度外之人、咄咄逼人、恶语伤人、***佳人伐罪吊人、泛泛之人、方外之人、飞鸟依人、锋芒逼人伏地圣人、俯仰随人、俯仰由人、富贵逼人、富贵逼人来富贵骄人、肝胆过人、肝胆照人、拱手让人、狗眼看人姑射神人、孤家寡人、观场矮人、光可鉴人、鬼怕恶人含血喷人、含血潠人、含血噀人、和蔼近人、后发制人后继无人、后继有人、慧业才人、慧业文人、祸福惟人祸福由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瘠己肥人、济世安人、济世救人寂若无人、***力于人、***手于人、嫁祸于人、蒹葭***见弃于人、解衣衣人、借刀、借剑、金针度人精彩逼人、迥不犹人、居停主人、局外之人、绝代佳人绝色佳人、绝世佳人、宽以待人、旷古一人、愧天怍人冷语冰人、黎丘丈人、立人达人、利己损人、两世为人邻女詈人、率兽食人、论世知人、妙绝时人、妙语惊人名从主人、名公巨人、名公钜人、谋事在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目中无人、泥足巨人、判若两人、旁若无人、赔了夫人又折兵贫贱骄人、平易近人、破鼓乱人捶、欺天罔人、千古罪人迁客骚人、迁怒于人、前无古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强加于人强作解人、墙倒众人推、秋水***、取信于人、阒其无人阒无一人、日久见人心、如入无人之境、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善马熟人、善气迎人、舍己从人、舍己救人舍己就人、舍己为人、舍己芸人、神仙中人、审己度人盛气凌人、市井小人、视若路人、视同路人、受制于人授柄于人、顺天从人、顺天应人、四海他人、素口骂人损己利人、天不绝人、天无绝人之路、推己及人、王公大人枉道事人、枉己正人、违天悖人、委过于人、委罪于人文如其人、文似其人、窝停主人、息事宁人、羲皇上人下里巴人、夏雨雨人、先发制人、先声夺人、香草美人小脚女人、小鸟依人、刑余之人、形势逼人、羞面见人虚己受人、学究天人、血口喷人、一鸣惊人、一语中人贻笑后人、以辞取人、以德服人、以己度人、以理服人以力服人、以貌取人、以容取人、以言举人、以言取人倚势凌人、应天从人、应天顺人、英声欺人、颖悟绝人庸医、用非其人、尤物移人、有己无人、有我无人余光分人、语不惊人、怨天忧人、怨天尤人、月下老人曾参、仗势欺人、志士仁人、治病救人、中馈乏人自欺欺人、自作解人、尊己卑人。

7. 四字成语的故事 要简短的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高中作文 古人说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怎么分析 题目

人品;是指这个人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文品;是指一个人的写作才能和写作的内容是否健康,关系就是,从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修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出这个人的人品道德。一个人的作文可以折射出他的观点,从而通过分析他的文品可以读出他的人品,写作主题的人品影响写作的文品。其实要了解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品与文品的含义。何为人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从含义上来看,人品与文品在某种程度上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中国有一句老话“文如其人”,究竟是什么文?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一: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正所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也就是说作文与做人息息相关,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是人们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是灵魂的升华。一般来说书读多了, 文章写好了,其做人的标准也在无形中得以提高,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趋于严格,人品自然会变得高尚,也就是文品即是人品。反之,人品高尚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给人以真的启迪,以善的感染,以美的享受。人品低下,作文再好也不会有用的。

一篇文章,不仅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第一感觉,而且还透出了你的性格。你的文***如何,便看出了你的品格,写文章和演唱歌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曾记得以前和同学玩过的游戏“猜歌王”,你一定会认为是猜某首歌,但真正的意思却是凭歌曲风格猜歌手,这个游戏很难,但只要善于倾听的人会发现,每个歌手都有独特的曲风,如周杰伦喜欢在歌曲末会来一段说唱,张杰喜欢有力的唱尾声......

游戏开始了,“不知不觉你......”周杰伦的歌曲刚放,她便猜了出来,她告诉我们:她是学音乐的,一听就知道是周杰伦的。

文如其人,你想作文写得好,改个好性格吧,你想变得更优秀,好好成为一个好文如其人的好孩子吧。

  当你真正可以做出一篇好文时,我可以告诉你,你也是一个成功的人了因为——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二 :论 文如其人

以前听说过字如其人的说法,说通过一个人的字迹便可大致看出这人的性格品质,后来又听到文如其人的这一说法,即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一个人若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其做人的标准也会在无形中得以提高。所谓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说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会把你所想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说起文如其人,不免要谈到文风这一问题上,所谓的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者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以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在我认为,文风分有刚劲有力与绵柔感性两种,书面语说即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比如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像李煜和李清照等等。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似乎更具说服力。李煜因国破家亡这一悲惨的人生经历,在后期的词风多以凄楚为主,李清照人到中年丈夫远逝,内心悲苦不已,写出“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他们内心是同样的悲伤难过,所以写出的词便也传达给人这样的忧愁。而豪放派的苏轼,站在江边仰天长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与他仕途坎坷自身又不屈不挠的与世俗奋战的品性不是遥相呼应吗?而这一系列的例子不就是在佐证文如其人这一观点吗?

既然真的是文如其人,那么,想要写好一篇文章,想要拥有好的文***与为世人折服的文笔,是不是就意味着你的人生经历要出彩呢?不管文风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古往今来都有不同的文人志士欣赏膜拜,只是文风与文品是不同的,文品几乎可以说是关乎一个人的自身发展状况的概述,就像一个人的人品,如果人品不正,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遭人唾弃的,不会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看,相反,那些品性正直的人,它的文章必然能给人以正能量,教给人们积极向上的东西,这样文字才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所以说,与其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如先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当你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与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为大众欢迎追捧。无论如何,请记住,应该做一个“大写”的人。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三:文如其人,为人正直

 人们常说:“什么***出什么苗,什么葫芦画什么瓢。”作文和做人也是这样,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人品好,人格高尚,写出来的文章品味也高;人品差,人格低下,写出来的文章品位也高不了。

北大的著名教授提倡青少年的文章应脱离哀伤疼痛的桎梏,树立健康、豁达的写作观,毫无疑问地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毕竟这个年纪的我们正是应该好好享受生命、体味生命的美好的时候,不应让我们单纯的心被那些不知名的哀伤和疼痛的细丝紧紧缠绕。而我们写出的文章也应该是给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文章。

老师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我们积极向上的文章,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豁达的写作观来***我们健康的人生观。可是如何才能写出正直的文章呢?

文如其人,正直为人决定正直作文。

为人正直,你会心胸开阔,不会被琐事牵绊,更不会自寻烦恼,以乐观的文笔还原真实的生活;为人正直,你就能立足实践,着眼于社会和国家,用积极的文字表达最强烈的震撼与最深沉的感动;为人正直,你就能处事坦荡,用恳切的语言表达***的社会赞歌,以犀利的语言批判***恶丑的社会哀歌。放弃哀怨与迷茫吧,因为你自认为揭开的一道道伤疤只不过是你用以吸引他人关注的工具,犹如一粒微乎其微的沙子,投入水中亦是波澜不惊。而为人正直的你,以我手写我心,流泻出的文字是成长的筹码,更是真正地时光的纪念,在鼓励自己的同时也激励了他人。相信为人正直,文如其人。

文凭不如人品好1o00字

中国除了民间的一些俗语以外,还有一些从文人诗书中提炼出来的成语、名言等,“文如其人”就是其中流传较广并且为人们所不断提起的一句。

这句话出自东坡的《答张文潜书》中的一句话:“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知;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苏轼

“文如其人”的官方解释是指文章的风格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如今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

其实这种说法当然精炼,但也未必有点太过官方化了。在我看来,“文如其人”的含义就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往往通过一个作家的文字就能看到这个人的性格、品德、三观以及爱好,他的文章风格是怎样的,他这个人就是怎样的。

比如徐志摩的多情与浪漫,海明威的强硬与硬派,鲁迅的深刻与愤怒等等

“文如其人”就如同“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等一样,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就一定准确。比如说,我们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感到晦涩难懂,生活中马尔克斯不一定就是晦涩难懂的人,平时我们看到一个朋友的字很潦草,就不能断言他的为人一样不敢恭维吧?

其实,不论是什么文体,散文也好,诗词也好,***也好,“文如其人”的说法都是可以通用的,只要你用心品读,你就会发现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在文中注入自己的个人感情。当然,真要论的话,私以为可能散文和诗歌对作者的体现更直接一些。

世人常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把“文品”与“人品”相联系,即人们通常认为文章是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文品文风能够反映出他的性情人品。人们在评论一个人时,往往要把其人的“道德”与“文章”相提并论,似乎文章大家必然同时就是道德楷模。清代的诗论家叶燮有言:“功名之士,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宋代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说:“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人。”意为观其文而知其人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你要以为什么人都可以文观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人品与文品的关系两者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大相径庭。钱钟书对此类说法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辩证,他列举历代文人言行不一或言言不一的种种事实,说明“以文观人,自古所难”。他精辟地指出:“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

宋代有个叫光尧的人,写了一首题金山寺的绝句

屹然天立镇中流, 弹压东南二百州。

狂虏来临须破胆, 何劳平地战貔貅。

真是诗风雄浑,洋溢着满腔爱国主义***和大丈夫当建功业、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可是,如果你知道这位光尧是何许人后,你就会感到大跌眼睛,他——就是厚颜***向金称臣纳贡的儿皇帝赵构。如果我们不观其所为而仅听其所言,准会把他当成一个民族英雄呢!

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潜伏在北京什刹海的银锭桥桥底,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一时轰动全国。汪在狱中写下《被逮口占》一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在社会上广为流布,让汪精卫名动一时。后汪变节投敌,终成中华民族之“大逆”。抗战期间,“孤岛”上海《大美晚报》副刊编辑朱惺公不怕威胁,公开发表《改汪精卫诗》,把五言改成七言,前头新增的两个字,就把汉奸的面目烘托出来,人谓“剥皮诗”: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文字犀利如刀,直刺汪逆肺腑。也由此可见,道德与文章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再说说那个有汪精卫“文胆”之称的胡兰成,官拜汪伪***宣传部次长、伪行政院法制局局长,伪***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华日报》总主笔,撰写了大量汉奸卖国社论,为***中国人民的日本“皇军”效力。铁的事实表明,胡兰成是一个货真价实、不折不扣的汉奸。前一段时间,胡的《今生今世》、《禅是一枝花》两本书在大陆热销,《禅是一枝花》对佛理独到的阐释,确有吸引读者的地方。而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与几个女子间缠绵不清的情感纠葛,如果说作家是镜子,那么我们倒是看到了胡兰成风流浮浪、才子无行的一面;如果说作家是灯,那么胡兰成又为我们指示了什么,照亮了什么呢?

有一位女作家就此一针见血地指出,“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他自己却是活在这污浊浑水中,是乱世里的混世先生,是文人,是丈夫,是小官,是汉奸,是才子,是无赖,是情人和负心者。”

具体到胡兰成的文章,一位学者曾强烈地抨击道:胡兰成的文章有气韵而无气度无风骨,正像他做人有灵气而无灵魂。就是这样一个汉奸文人的作品,如今却在国内文坛热销。这在一个崇尚文以载道的国度,不能说不是对文学的一种讽刺。

再比如说,诗人本就是会写点儿诗的人,这和生活中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许多人包括他们自己却并不愿意把诗人当成凡人看,而是要拼命为他们笼罩上一层圣洁和神秘的光环。如写出过“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海子,1989年3月26日***后,法医的鉴定,说明海子之死和精神分裂有关,可好多评论家却不这样认为,将海子之死看成是“形而上死”,以为海子是窥破了存在奥秘的先知,是启迪人们思考生存意义的“特殊功业”,肆意曲解海子之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这首题为《一代人》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诗刊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谁也无法否认,顾城在诗坛的贡献和地位,可也正是这位天才的诗人,实际上更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狂魔。在《顾城的诗》的附录中,可以看到他***前留下的四封遗书。从中可以看出,顾城早就蓄意要***甚至。他竟然在信中说,他不能再忍了,要父母不要为他悲伤。甚至恬不知耻地对他的孩子说,他这么做,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最终跟了别的男人,要拆了这个家。顾城最终而后***,从道德层面上来讲,他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猥琐卑劣的男人;从法律角度上来看,他又是一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的罪犯。如果按传统的“文如其人”的思维定势,读过顾城诗的人,一定以为这位作者既有洒脱飘逸的外形,又有一颗善于哲理思考的大脑,然而现实中的顾城,却是一个在举止上放荡不羁的老疯子,如他到上海向一位女孩求爱时,送的礼物就是一把匕首。一把年纪了,因为人家说他是童话诗人,就时时戴着小冬帽装嫩。甚至私欲极度膨胀,幻想着到国外的荒岛上去过一妻一妾的生活,当看到他不仅在情感上依恋也在生活上依赖的女人即将离他而去时,他就发狂了。

这些例子都说明,人品和文品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文不如其人者,在生活中大有其人。有的人看似在文中引经据典、知识广博、风趣幽默,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反应木讷、思维迟钝、情趣乏味枯燥之人;有的看似风度翩翩、志向高洁、令人敬仰的君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窝囊邋遢、言行不一、放浪形骸的小人;元诗人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一诗中写过这样两句话:“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在这里用来概括他们的言行比较准确精当。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文如其人”这句话,以平常心平视那些所谓的“大诗人”、“大作家”们,褪下他们身上神秘圣洁的光环,还原于他们寻常人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