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_鸣鼓而攻之可也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18 0
  1. 阅读文字,完成题目。甲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 鸣鼓而攻之什么意思?
  3. 群起而攻什么意思
  4.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文言文翻译
  5. 有关孔文子
  6. 孔子任务以德治国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7. 孔子的故事 急!!!

论语:先进第十一

李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_鸣鼓而攻之可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押井守很喜欢引用论语里的话 除了这一段 还有很多出自论语的话

阅读文字,完成题目。甲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群起而攻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造句:

1、有这么一种女生,是很多男生心里的姑娘,觉得她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们好像商量好一样,谁都不去追求她,但凡只要有一个人敢去染指,那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狄戈

2、对他的讲话,人们群起而攻之,没有任何人表示同情。

3、我的头刚伸出门,他们就对我群起而攻之.

4、他们群起而攻之,说我是在用集中营威胁他们.

5、文件一出,不少开发商立即群起而攻之,直至上书有关部门,公开指责121号文是闭门造车搞"一刀切"。

6、每年,孩子们都对我群起而攻之,将我抛入游泳池.

7、他品行恶劣,难怪大家会群起而攻之,他这是咎由自取。

8、她以及她的内阁成员在工作中不可能不犯错误,而一旦出现错误,他们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9、老鼠过街***喊打”,群起而攻之。

10、吴国桢的***函,严重影响******形象,在台湾引起强烈的反弹,朝野咸认为其“叛国”,群起而攻之。

11、来往的电文,只要其中任何一部分稍有泄露,国内所有的孤立主义势力就一定对总统群起而攻之.

12、每年,孩子们都对我群起而攻之,将我抛入游泳池.

鸣鼓而攻之什么意思?

反对/鸣鼓而攻之。季氏富于周公,这已经是越礼的表现了,冉有不但没有劝谏,还帮他加重赋税,搜刮民财。孔子认为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意对即可)

群起而攻什么意思

词目

鸣鼓而攻之

发音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释义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引用

雍正皇帝》九十一回 是清官就得遵皇命 进考场不能说姓秦 ...很好,王爷您是知道的,但要说到公事,他用的是小人之法,我就要 鸣鼓而攻之 !”  李卫却嘻皮笑脸地说:“嘿嘿嘿,我和... 《雍正皇帝》一百一十回 巡黄河弘历夸功劳 闹考场文镜下毒手 ...因为自己报效皇上心切,做事过猛,因此才得罪了读书人,使得他们 鸣鼓而攻之 。其实自己的本心,是敬重读书人的。你还要特别在辩折里... 《泪珠缘》第十二回 集书句巧拈红楼令 夺 ...婉香自己饮了一杯,便仍接令道:  小红,小子 鸣鼓而攻之 ,红紫不以为亵服。  蕊珠笑道:“婉...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段荣 ...来。且城势虽高,其中甚狭,火弩射之,一旦可尽。"诸将称善,遂 鸣鼓而攻之 。城溃,获仪同薛敬礼,大斩获首虏,仍城华谷,置戍而还... 《旧唐书》卷十七上·本纪第十七上·敬宗等 ...、忠武军节度使。荧惑犯右执法。甲辰,监铁使王播进羡馀,物议欲 鸣鼓而攻之 。乙酉,鄜坊水坏庐舍。癸丑,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张茂宗为... 《续济公传》第一百二十八回 一心尽考因难呈 ...争耶?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若而人也,非吾徒也,吾弟 鸣鼓而攻之 可也!”话言才了,周二见周大叫他鸣鼓而攻,他真个就是... 《春秋繁露》卷三 ...灭阳者,卑胜尊也,日食亦然,皆下犯上,以贱伤贵者,逆节也,故 鸣鼓而攻之 ,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此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故变... 《论语注疏》卷十一·先进第十一 ...。孔曰:“冉求为季氏宰,为之急赋税。”子曰:“非吾徒也。小子 鸣鼓而攻之 ,可也。”郑曰:“小子,门人也。鸣鼓声其罪以责之。”... 《风俗演义》卷六 鼓 ...路鼓四面,?鼓、晋鼓皆二面。诗云:“击鼓其镗。”论语:“小子 鸣鼓而攻之 可也。”管谨按诗云:“ィィ管声,萧管备举。”礼乐记:... 《论语》先进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 鸣鼓而攻之 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 鸣鼓而攻之 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

孔子与***的故事文言文翻译

问题一:群起而攻之的意思 群起而攻之

释义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用例他品行恶劣,难怪大家会~,他这是咎由自取。

问题二:群起而攻之,群和之什么意思 之是代词吧 代攻的对象

群就是一群人

问题三:群起而攻之中,群和之有什么意思? 群是指很多人,一群人的意思,

之是宾语,是指 他 的意思

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说大家一起针对他

问题四:群起而攻之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群起而攻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qún qǐ ér gōng zhī

释 义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问题五:什叫动物会群起而攻击 多了 狮子 狼 野狗 豺狗 偶尔群攻的 野牛 鳄鱼 河马

野兽吧欢迎你

问题六:群起而攻之要不得 是什么生肖? 鼠

问题七:群起而攻之是成语吗 群起而攻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问题八:群 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群的成语 :

卓尔不群、

成群结队、

博览群书、

离群索居、

武艺超群、

鹤立鸡群、

敬业乐群、

三五成群、

群起而攻之、

群龙无首、

害群之马、

纪群之交、

群星璀璨、

群盲摸象、

博***群议、

海水群飞、

群情鼎沸

独立不群、

千百为群、

推群独步、

群起效尤、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出类超群、

超群绝伦、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衣被群生、

虎荡羊群、

群居和一

问题九:群起而攻之猜十二生肖 虎

有关孔文子

1. 孔子及其***的故事古文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e),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人品出总,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 *** 最高人民***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但不暴虎冯河的伟丈夫。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为了挤走孔子,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到了祭祀之日,忘了分祭肉(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后去了卫、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回到鲁国,鲁国国君对孔子相当礼遇,但依旧没有重用孔子。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2. 《孔门***"各言尔志"》 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

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呢?”

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我们想听听老师您的愿望。”

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归依我。”

二、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三、出处

《论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和再传***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二、作品赏析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的形象。

三、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三千,贤***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百度百科-各言尔志

百度百科-论语·公冶长

3. 孔子的故事译文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4. 关于孔子及其***的故事论语的名言,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孔子说:“***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忠厚老实了。”

(该资料来自《百度文库》请珍惜。)

5. 求孔子与***们畅谈理想的文字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

“冉求,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

“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子路:直率——哂之

冉有:谦虚——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惜之

曾皙:洒脱——与之

6. 孔子古文翻译

翻译如下:

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们过人之处,而且这些长处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他孔子所赶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于不善于守中,不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因而都未能尽善尽美。他自己则兼有众人之长,而又能无过与不及,因此,虽然在具体方面不及诸人,却有综合优势。

原文:《淮南子·人间》篇记载说: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

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于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扩展资料:

出自《淮南子》,作者为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原分为内中外篇,现仅存内篇21篇。书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的思想,所以又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料和神话寓言故事,也记载了不少秦汉间的轶事,内容比较丰富。

孔子任务以德治国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以往学者对孔子的军事思想多有阐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里择其要而述之:清初提倡“周孔正学”、猛烈抨击“程朱理学”的颜元就认为孔子通晓军旅之事,并非被世人所误解的一介书生。(1)今人孙祚民先生认为“孔子在战略战术上也有一定的研究。”“孔子反对的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性战争。在反抗,保卫祖国正义战争中,孔子和他的***是站到最前线的。”(2)李天佑先生也曾指出:“孔子原来是军事行家出身,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儒家***。”认为孔子的“足食、足兵就是法家后来的耕战思想。”(3)高尚刚先生认为“孔子军事思想确实是其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精于军事之术”,并且指出“孔子对于军事的重视和对于战争的审慎是一致的,是深受他的礼治思想所支配和制约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4)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进一步深入的趋势。柯远扬先生将孔子军事思想概括为“军权必须集中于中央”、“慎战、教战”、“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等五个特征。(5)张颂之先生关于儒家兵文化的论文是篇难得的力作,他在论文中附带指出:孔子内心深处充满对战争的排斥情绪,另一方面仍把战争作为实现儒家政治理想的手段;孔子认为德礼是首位的,文治高于武攻;儒家推崇德礼战争观,提倡礼乐征伐,使儒家在兵文化上也理性地走向天真与荒诞。(6)张先生论述多有精辟之处,对孔子战争观念亦洞若观火,一言中的,然却点到为止,没有展开,余甚感惋惜。

此外,港台学者对孔子军事思想也多有阐述。较有影响的有罗汉文先生,他认为“孔子不但具有军事素养,其战术修养亦很精到。”指出孔子在战争的基本态度、文武合一、国家军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罗先生特别列出孔子战略战术思想的四大特点:“无形战力远胜有形战力”、“以不战而却敌人之兵”、“军政配合发挥统合战力”、“以理服人善战之战”。(7)陈则东先生归纳出孔子军事哲学思想的三大实例:“运用伐交以退敌人”、“讨伐叛逆伸张正义”“鼓励杀敌以卫国家”;同时还指出“慎、勇、教”是其三个特征,强调孔子“慎战”思想是“兵学中最精辟的理论。”(8)

分析以往之讨论,有以下特点:

首先,许多学者都着力澄清一个事实:孔子是否懂军事?这是因为历来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孔子只是一介书生,如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之一的《孔墨的批判》里就说过:“他是文士,关于军事也没有学过。”(9)不过接着又婉转地解释说:“军事的学习虽也是士的份内事,只是他对于这方面没有充分地研究过而已。”(10)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参考各家之说后认为:先就孔子教学内容而言,“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都属当时军事作战技能。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中除冉有外,子路、樊迟、有若、公良儒等也都是孔子亲自培养的具有军事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政中有“足兵”思想,与齐国“夹谷之会”时强调“有文事必有武备”。“堕三都”时,孔子亲临指挥,纵奇兵击破费人对定公的包围,大败公山不狃和叔孙辄。上述记载充分证明他是位精通当时战略战术的军事专家,而且至少曾亲自指挥过一场决定鲁国命运的战斗。再者,我们应充分考虑司马迁《史记》的记载:

“其明年,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11)

基于上述确凿的史料记载,孔子精通军事学应是不争之事实。目前,大多数学者对这点已达成共识。考察孔子一生,对于战争事务,可谓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若以春秋时期的军事学水准而论,孔子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只因他在中国文化史上作为文化巨人的光芒太耀眼,以致冲淡了他作为军事家的那部分光彩。

其次,学者们根据下述史料都认识到“慎战”是孔子军事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子不语怪、力、乱、神。(12)

子之所慎:斋、战、疾。(13)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14)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斋、战、疾。(15)

有的学者还指出孔子上述慎战思想和孙子相通。笔者以为这种比较是有益的,因为除了孔子和孙子,老子和墨子都对战争持慎重甚至消极态度,可以说除了法家之外,古代精英阶层普遍持慎战态度,这一现象可能是古代东方文化特殊性的反映。

其三,有些学者对孔子的战争观把握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罗汉文先生认为:“孔子虽不主张用武、却重视国家养兵。”(16)笔者以为孔子并非不主张用武,在社会政治层面,他的言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了以“礼”为核心准则的战争价值观的存在,并用这种价值观对战争暴力的使用进行严格的规范。而罗先生对孔子的战争基本态度的把握是不准确的。

孔子军事思想研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性。感想式、蜻蜓点水式、六经注我式的研究是目前的特点(如某些台湾学者从所谓“复国”的动机,去开掘孔子军事思想。一些学者虽然已感觉到孔子的军事思想是受到“礼治”的制约,触及到把握孔子军事思想的关键处,但他们往往把这研究的始点当做终点来处理,因而对孔子军事思想的来龙去脉、内部关系、与孔子思想体系的关系、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定位无法获得一个较为完整、准确、而有深度的认识。本文拟从战争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将孔子同战争的关系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加以比较和考察,力求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对孔子战争观的深度和广度给予应有的阐述

一些学者已经指出的,孔子对于战争的态度是受“礼制”观念的制约,但却并没有进一步深入下去。“礼者天地之序也”(17),在孔子看来,“礼”不仅维系着自然的秩序,更在于有着维系社会秩序和生存的功能,以下之论可以作证: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18)

“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19)

“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20)

“礼”是否有如此大的社会功能暂且不论,但孔子主观上就是认定了此理。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以往学者们往往满足于指出孔子的社会主张实质上是复辟西周奴隶制、代表着没落的统治阶级利益、他所执著的理想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他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迂腐的复古行为。有学者据此政治定性便进一步认定“孔子身处春秋末期,战争观念却远远落在时代发展的后边。”(21)总之满足于给孔子戴上“现代阐释学”——阶级斗争赋予的各种“光环”。但对孔子为何痴迷于西周,醉心于古代却不知其所以然。

笔者最近在读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时获得启示。客观地分析,孔子的愿望是君王和百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包含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成份)都能在一种等级分明而又和谐的社会秩序中各安本分,各得其所。然而孔子所处时代“礼崩乐坏”,所处环境又不象古希腊半岛,那儿城邦林立,政体五花八门,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可供亚里斯多德设计社会蓝图时比较参考,(22)因而他提出的政治主张除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无法抹去的时代痕迹外,没有丝毫复古倾向。孔子处春秋时,虽大小国家多如牛毛,但政体却是一个模式,面对世道败坏的社会,孔子的参照物只有一个,这就是比较规范、和谐的西周初创期。孔子身居乱世,却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志向,这就难怪他痴心于“周礼”,将“复古”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了。如此,今天某些学者误入现代阐释学之迷途而不自觉,且还苛求于孔子,岂不悲乎?

这样,根植于过去、伴有理想色彩的“礼”在孔子心目中,既是治理国家社稷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衡量政治的标准尺度。孔子当然懂得战争是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最后、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因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战争也就必然同“礼”发生密切的关系,并接受“礼的制约”。所以孔子的战争观是“治国以礼”观念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战争暴力观称之为“礼战”思想。孔子的“礼战”思想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地说,“礼”和战争构成五种关系,以下分而析之:

一、 “礼”是衡量战争最主要的价值尺度

每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思想家,都会在一种使命感的召唤下,对战争暴力提出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以恢复“周礼”为使命的孔子自然将“礼”作为衡量战争的标尺,这点突出表现在他对“武王伐纣”的态度上: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3)

孔子认为舜的天子之位是尧禅让所致,故而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用武力从商纣王手中夺得,虽说是除暴安民,毕竟有以臣弑君之嫌,违反礼制,故认为是“未尽善”(24)。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5)

孔子认为在一个君臣有序、合乎“礼制”的政治环境里,只有天子才拥有使用战争暴力的最高决定权,这是因为: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 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首。”(26)

孔子强调礼乐征伐必须自天子出,是因为天子出征,奉祖先之遗训,受神灵之保佑,代上苍行人间之事,惩罚有罪之徒,维系社稷之安宁。所以天子出征,循天道而合乎礼。

此外,还可以从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7)自然得出“非礼勿战”的结论。因为战争也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之一,根据“治国以礼”的原则,战争必须也应该成为“礼”的工具,成为建立孔子所理想的、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工具,于是“礼”成了评价战争最主要的价值尺度。任何思想、观念都是由时代的价值和历史的价值组合而成,时代的价值只具暂时性,历史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去掉“复辟奴隶制”、“统治阶级的思想”等等时代的内容,孔子的贡献在于:他为我们民族确立了一项评价战争的价值标准——“礼”,给战争这个“自然野性之物”套上了人类理性的缰绳,具有东方文明特征的“礼”成为历史上制约战争暴力最早的社会性规范之一,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凝聚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有影响的战争价值观之一。

二、“礼”是使用战争暴力的主要依据

确立了评价战争暴力的价值尺度,自然而然地就涉及到使用战争暴力的合理根据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在现实中面对战争进行选择。如果说价值尺度的确定偏向于解决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和判断,那么确立使用战争暴力的合理根据则是着眼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孔子和孟子、荀子一样,不属于非战主义者,换言之,在现实中,孔子并非无条件地反对所有的战争,一切都以是否合乎于“礼”来决定使用或放弃战争暴力。考察孔子的言行便会发现,“礼”是使用战争暴力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

“ 陈成之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28)

陈恒以臣弑君,践踏礼制属大逆不道,故可对之用兵。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仲尼。……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29)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30)

孔子的学生冉求为季孙“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愤怒地煽动***们以暴力对待冉求。原因是季孙和冉求推行的“田赋”,废了“周公之典”,且又“不度于礼”,因此,孔子号召***们“鸣鼓攻之”,在“堕三都”***上则更有甚者。

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之奔齐。遂堕费。(31)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32)

按周礼,天子、诸侯、大夫的城邑建造都有各自的规格,下不逾上。然而 、费、成三邑都超过“百雉”,且有私家军队,实属“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为胁君”之类(33),违反了礼制,时任鲁国司寇的孔子坚决使用武力,不惜引起内战。可见“礼”是孔子使用战争暴力的主要依据。

我们再来考察相反的情形,即孔子在何种情况下反对使用战争暴力呢?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34)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事却不请教“礼”,孔子觉得灵公治国舍本而求末,“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35),故徉装不懂军事,婉言相辞,弃之而去。

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36)

而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37)

孔文子曾促使大叔疾抛弃前妻,将自己的女儿孔 嫁于大叔疾为妻。大叔疾娶孔 后,公然勾引前妻之妹,孔文子恼怒之际准备动武,于是向孔子请教如何用兵。这事纯属尔虞我诈的政治婚姻加男女*乱的闹剧,无论从“治国以礼”、还是“夫为妻纲”的准则而论,都违反了“礼制”,故而孔子拒绝为孔文子出谋划策。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8)

柯远扬先生认为孔子所反对的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并以季康之伐颛臾为据。(39)笔者认为这是将现代观念生搬硬套,没有把握住要点。季孙对颛臾用兵,意在制约国君,含有践踏“礼制”的性质,故而孔子态度鲜明地表示反对。“礼”在孔子那里既是对战争的价值判断尺度,又是使用战争暴力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势下,孔子赞成合乎“礼”的战争,反对违反“礼”的战争。

三、“礼”是治军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礼”不仅是治国之本,也是治军之本。

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 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据处有礼,长幼辩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40)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41)

孔子视“礼”为治理国家社稷之准绳,也是建设军队、获取军事胜利的根本保证。如果丧失了“礼”,国家便陷于混乱无序,军队建设和军事胜利则失去了保障。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42)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43)

“善人”是以礼治国的贤君,“善人”教民自然也是根据“先礼后兵”的原则,以“礼教”为主,兼教军事,先教礼、后教武。因为“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孔子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以礼治国治民,然后治军,这样许多年以后,老百姓就可从事战争,胜利就有保证了(似乎已含鲁登道夫总体战的思想影子)。如果不以礼治民或教民,则“军旅、武功失其制”,这样的军队毫无战斗力,驱之于战场徒遭惨杀(刑 把“教民七年”解释为“使民知礼义与信”(44),这种解释比较准确,但把“以不教民战”解释成“用不习之民使之攻战”(45),似有不习武之民的错觉,“习”的内容除军事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强调礼义与信,应解释为“用不习礼义与信之民使之攻战”方妥。)

四、“礼”有制止战争、节制战争暴力的功能

老子曾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为之。”(46)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验证。孔子虽说为维护“礼”而不惜使用战争暴力,但毕竟是不得以而为之。观其言行,孔子还是希望通过礼制教化使战争从社会生活中消失。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47)

子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48)

孔子赞成这样的说法:长期用礼教治国,也就能够避免残杀之类的事了(当然也包括战争暴力在内)。所以孔子不赞成季康子为政用“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手段,认为统治者自己合乎礼制,百姓也就跟着效仿,社会政治便会和谐有序,这样又何必使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呢?(其实这只反映了孔子的一方面,从孔子要求讨伐弑君的陈成,和自己当司寇时以“乱政”为名诛杀少正卯来看,他是主张“杀无道以就有道”的,孔子言行上的矛盾反映了其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极度摇摆,关于这点将在后面论及。)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 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之中,又有礼焉。(49)

对孔子“有礼”的感慨,陈 认为:“孔子谓其有礼,以败北之师本易穷。而商阳仍能节制其纵杀之心,是仁意与礼节并行,非事君之礼止于是也。”(50)从孔子对商阳的评价和陈 的解释中可看出:具体的“事君之礼”同“礼”有较大的差别,前者难以节制纵杀之心,后者有节制战争暴力的作用。唐人孔颖达对此亦有解释:“言其既之中又有礼,则 弓掩目等是也。案左氏传:戎昭果毅获则杀之,商阳行仁而孔子善之,传之所云:人谓彼'京力’敌与我决战,虽是胡 获则杀之。此谓吴师既走,而后逐之,故云又及。一人则是不逐奔之义,故以为有礼也。”(51)陈、孔二人的解释虽有不同,但都包含“礼”有节制战争暴力程度的功能。

“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丽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天子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52)

周代礼制中有朝礼、聘礼,天子诸侯相见谓朝礼,诸侯之间相互问候谓聘礼。其社会功能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皆轻利而重礼,相敬相爱。所以争端不起,兵甲不兴,皆礼之用也。孔颖达疏曰:“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者,谓天子制此礼使诸侯自相亲是存养,诸侯无兵革之患。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正谓国无患难。国家得正,由其外亲诸侯。所以如此是自为正之具也。”(53)此外还有“射礼”,也是天子、诸侯之间经常习用的重要礼仪,“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陈 注曰:言军臣上下以射而习礼乐,则安乐而有名誉也。天子养诸侯以礼乐,则无所事征伐矣。而此艺者,又诸侯所以自为正身安国之具也。)(54)可见孔子所推崇的古代礼制中,确实也包含着制止和节制战争暴力的社会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孔子思想体系中理想与现实的双重成分和矛盾冲突,即在现实政治中积极主张“礼战”,又在更为深层的理想境界对战争的根本否定(在战争与“仁”的问题上,这点会继续得到证实)!

五、“礼”的内涵“义”是战争品格“勇敢”的价值尺度和准绳

勇敢是直接与战争***的人类品格,由于原始部落时期,人类同自然界和外部落的斗争频繁,同时这种斗争的成败往往决定着部落的生死存亡,因而勇敢的品格在人类早期生活中显得非常之重要。例如在崇尚力量、把战争看作最重要事务的古希腊社会里,勇敢和美德是用一个词来表示的,斯巴达社会崇尚的最高道德品质是勇敢,最完美的人是肌肉发达的体育运动冠军(55),他们所崇拜的是“荷马史诗”中“除了见血、和听临死人的***之外,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兴趣的”阿开亚武士之花阿喀琉斯。(56)所以勇敢的品格往往伴随着野性,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这一“战争品格”进行节制。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馅也。见义不为,无勇也”(57)

何者为“义”?何 集注曰:“孔曰义,所宜为不能为是无勇。”(58)刑 疏曰:“义,宜也。言义所宜为而不能为者是无勇之人也。……正义曰:若齐之田氏弑君,夫子请讨之,是义所宜为也,而鲁君不能为讨,是无勇也。”(59)“义是事之宜,即'应该’。”(60)“应该”的标准是道德准则。按道德准则应该做的事不去做,便不具备勇敢的品格。孔子以“礼”来规范战争暴力(礼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具有“应该存在”的意味,所以“礼”和“义”是表里一致的关系),以“义”来规范与战争暴力直接有关的人类性格——勇敢,两种规范在“陈成弑君”的***上体现得和谐一致。发动对陈成的战争既合乎儒家意义上的“礼”和“义”,也合乎儒家意义上的“勇”。这样,孔子的***道德由思想层次进入行为层次。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61)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62)

“子曰:……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恶不逊以为勇者。”(63)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6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65)

“子曰:道不行,乘 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66)

通过对“勇”频繁阐述,孔子表示反对“勇敢”这一品格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一任人类的自然本性所驱使。如果那样,则君子为乱小人为盗,社会失范,故而必须用“义”对其进行制约,给予社会性规范。孔子对人类“勇敢”品格的社会性规范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因为战争是人类社会环境和人性内部互动作用的结果,孔子不仅用“礼”从人的外部环境、同时也用“义”从人性内部对战争暴力进行制约。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的柏拉图最早提出用理智来节制伴有野性的“勇”(67),亚里斯多德也反对斯巴达社会独尚“勇德”,主张对之进行节制(68),但在时间上都比孔子晚。

六、“仁”、“义”、“民心”与战争的关系

要理清孔子的“仁”与战争的关系,首先要明了“仁”与“礼”的关系,这是一个众说纷纭,至今仍有分歧的问题。蔡尚思先生认为:“仁是孔子最赞美的道德,因为仁是达到礼的手段,礼才是仁要达到的目的。”(69)然而许多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仁是目的,礼是达到仁的手段,因为孔子自己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70)

笔者在考察诸家解释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是:仁是道德目标,立足于人性内部,而外显于人的外在行为,进而同社会规范***。礼是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范围内追求的目标,立足于人的外部世界即社会范围,因其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规范而涉及人性内部,并要求人的内在素养与外部世界的社会规范相配合。对于人而言,仁立足于内而外显,礼立足于外而内显。仁和礼没有直接的关系,两者通过“义”达成沟通。“义”是指“按理应该去做的事”,关于“仁”,孔子有“爱人”、(7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2)等规定,后世学者又将“己所勿欲,勿施与人”(73)也包括其中(74),且认为忠恕为仁的积极和消极的体现。(75)但这些内容都属“按理应该去做的事”,所以,仁和义构成直接关系,仁者,义在其中矣。礼是保持社会和谐的秩序,是治理国家社稷必不可少的手段,也属于“按理应该去做的事”,所以礼也和义构成直接关系,礼者、义亦在其中矣。从长期语言现象看,仁、义二字已组合成词汇“仁义”,礼、义也

孔子的故事 急!!!

以德治国最主要的就是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人民在土地上劳动生产的收入是有限度的,统治者索要的多了,农民所得的就少了,统治者横征暴敛,农民就要挨饿,所以首先要“薄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还要“厚施予”,即努力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能够这样做,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也会巩固。

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了鲁国执政者季氏的家臣,据《左传》哀公十一年、十二年记载,季氏要改革田赋制度,增加赋税,使冉求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结果冉求仍依照季氏的意见,增加了税赋。《论语先进》第十七章记录,孔子对冉求为季氏聚敛非常生气地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译文见前)孔子反对对人民过度剥削,主张减少税赋来减轻人民负担。

由于我国人口多,农业人口达八亿多,就人口与土地的比例而言,农民人均占有的耕地少,所以农民收入不多。原来中央规定的农业税税率并不高,但有些县、乡干部,乃至村干部,擅自征收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

现在,中央颁布法令,在全国取消农业税,任何机构也不得向农民征收其他税费,这把“薄税赋”的理想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并真正予以实现。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德政,实行以来,全国农村家家称庆,万众称颂。

孔子小故事 名正言顺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当了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做 了一年,很有成绩。被提升为管理建设工程的司空;不久,转而为司 寇,管司法工作。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 孔子五十六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 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个美貌的女 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骏 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 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 “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 “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 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 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 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 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兴, 问孔子道: “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 子路不客气他说: “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 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 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 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 来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不少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继续留在这里出事,在卫国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许许多多***,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学琴 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别说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起笔写了一个“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学而时习之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陬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是,后人把孔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孔子的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见于郯子而学之”。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孔子周游列国 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做“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管司法的长官)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音zōu)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上就死了父亲,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僖音xī)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孔子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跟随孔子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 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了兵来,才给他解了围。 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思想在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