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独善其身什么意思,山高路远下一句怎么接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18 0
  1. 诗词鉴赏: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 箫·香冷金猊》
  2. 山高路远坑深下一句怎么接搞笑句子
  3. 我的玫瑰只剩一片此行又山高路远,下一句怎么接
  4. 描写人去楼空的宋词

我所看到的有两个版本:余辉版主贴的和红叶网上贴的。这种迷字或迷图的形式展现,须破译后才能理解,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亦称“谜象诗”,其设想新奇,能启人神智,故称神智体。本坛最早是余辉版主贴出,开始我忘了,但现我已从其它地方查到,故贴于后面。红叶网上贴的,我只是第四句的前四字的迷图记不起了,其余肯定是对的。由于余辉版主贴的我已查到,启发了我把红叶网上贴的全回意起来了——将我一开始贴的图中能破译诗的第四句前四字的迷图换成余辉版主贴的图中能破译诗的第四句前四字的迷图即是。这样**的情诗似应破译为:

夜半三更门半开, 夜半三更半开门,

**等到月儿歪, **等到月西沉,

山高路远独善其身什么意思,山高路远下一句怎么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高路遥没口信, 山高路遥无口信,

肝肠望断无人来。 肝肠望断未来人。

至于能破译诗的第四句前四字的迷图,若是两个“月”(应解释为肉字旁)字,按“哭断肝肠”解释似更牵强,因为“月”字旁的字很多,除肝肠外如肚、肺、腰、脑等等。再说,哭字也未体现出来。而按下面的右图“肝肠望断”,则能很好解释:肝字写得很长——“肝长”谐音“肝肠”;望字上下断写——望断,所以就是“肝肠望断”了。

余辉版主贴的和红叶网上贴的图的后两句除最后一个迷字外,其余均是相同的,但前两句则是不同的,意思当然也会不同了,故大家可继续再把余辉版主贴的前两句破译。另外余辉版主贴的右边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的神智奇诗《晚眺》,亦请破译这要难一些,不过,诗比**的诗有趣和水平高的很多,精品哟!

另外,**情书图与之一起的还有一幅图,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所作,并转载有关文章。遗憾的是这两幅图现在都没有了,故请余辉版主能再贴出,以便大家再破译。

附余辉版主转贴的文章如下:

神智奇诗

宋代桑世昌编纂的《回文类聚》中载有一则有趣的趣体诗故事。

宋神宗熙宁年间,北朝有个使者来到东京。此人自诩能诗,骄横而看不起人,甚至连翰林院里的学士也都不再他眼里。宋神宗便派多才多艺的苏东坡去接待他。

这个使者见了苏东坡,语带轻蔑地说:“久闻苏学士诗名震撼中原,今日我想出个题目,请学士做首诗,不知学士肯赏脸否?”东坡微微一笑,说:做诗不容易,看诗更不容易。”说毕,提笔写下一首《晚眺》诗:北使看后,不禁目瞪口呆。心想:中原果然人才济济。只得惭愧地说:“以后我再也不敢谈论诗词了“。

诗词鉴赏: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 箫·香冷金猊》

风调雨顺 → 顺手人情 → 情深似海 → 海底捞月 → 月圆花好 → 好生恶杀 → 杀身之祸 → 祸兴 → 兴会标举 → 举酒作乐 → 乐于助人 → 人定胜天 → 天灾人祸 → 祸至无日 → 日不我与 → 与世推移 → 移情遣意 → 意气相投 → 投畀豺虎 → 虎口余生 → 生佛万家 → 家至人说 → 说家克计 → 计尽力穷 → 穷鸟归人 → 人死留名 → 名山胜水 → 水涨船高 → 高节清风 → 风吹雨打 → 打家截道 → 道路指目 → 目不忍视 → 视死如生 → 生离死别 → 别具慧眼 → 眼笑眉飞 → 飞龙舞凤 → 凤寡鸾孤 → 孤家寡人 → 人不聊生 → 生不如死 → 死不闭目 → 目光远大 → 大胆海口 → 口角风情 → 情深如海 → 海宴河清 → 清尘浊水 → 水宿山行 → 行言自为 → 为官择人 → 人间天上 → 上下相安 → 安心乐意 → 意在笔前 → 前古未有 → 有口无行 → 行不胜衣 → 衣敝履空 → 空前未有 → 有言在先 → 先即制人 → 人面兽心 → 心旷神飞 → 飞龙在天 → 天道人事 → 事修傍兴 → 兴役动众 → 众流归海 → 海阔天空 → 空穴来风 → 风驰云走 → 走及奔马 → 马放南山 → 山高水长 → 长安少年 → 年富力强 → 强兵富国 → 国泰民安 → 安心乐意 → 意度过人 → 人面狗心 → 心闲体正 → 正名定分 → 分斤掰两 → 两豆塞耳 → 耳听八方 → 方面大耳 → 耳闻目见 → 见诮大方 → 方外之人 → 人贵知心 → 心旷神飞 → 飞鸾翔凤 → 凤皇于飞 → 飞龙在天 → 天下第一 → 一鸣惊人 → 人急智生 → 生不逢时 → 时雨春风 → 风流警拔 → 拔十得五 → 五黄六月 → 月下星前 → 前程远大 → 大放光明 → 明白如画 → 画脂镂冰 → 冰寒于水 → 水火无情 → 情趣横生 → 生上起下 → 下笔有神 → 神兵天将

山高路远坑深下一句怎么接搞笑句子

凤凰台上忆*·香冷金猊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版本一)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版本二)

  译文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指眼珠。

  赏析一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因为许多令人不快的事儿,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烦恼。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愿在丈夫面前表露,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难怪她会“慵怠无力”而复“容颜消瘦”了。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多么深情的语言!《阳关》,即《阳关曲》。离歌唱了千千遍,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蒙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流水无知无情,怎会记住她终日凝眸的情态,这真是痴人痴语啊。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凝眸处,怎么会又添一段新愁呢?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赏析二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香冷金猊”,首先创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环境气氛。“被翻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句意,暗示夫妻间一夜雨密云稠,两情缱绻。欧阳修《蝶恋花·咏枕儿》词:“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亦借“鸳衾红浪皱”暗写男女情事。解说此词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揭出这句的隐义,大约是认为如此近于流俗的意思与易安的身份和词风未符。其实,它与《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等词一样,都表现了易安词在抒情上大胆率真的一面。“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反反复复地写无心梳妆一件事,虽未语涉离别,却足见离愁别恨充溢心间。丈夫今朝即将离家远行,闺中人从此更有何心情梳洗打扮!温庭筠《菩萨蛮》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不过是写闺中闲情,而易安于此却是述闺中浓愁了。

 接下去“生怕离怀别苦”数句,说出愁的原因,点明题旨。丈夫临走前,本来有许许多多的心事待向他诉说,可是一想到说出来会增添他的烦恼,会影响他的行程,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多少事、欲说还休”一句,与孙夫人《风中柳》词“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欲说又不忍说,甘愿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由自己默默忍受,其对丈夫的挚爱深情,于此隐然可见。“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句,写近来自己因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日形消瘦,但却不直接说出,而是用“排他法”否定可能导致瘦的其他原因。这就避免了正面用笔的直露,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既不是因为“日日花前常病酒”(冯延巳《鹊踏枝》)而瘦,也不是因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而瘦,那么究竟因何而瘦,也就足可引人深思了。《草堂诗余》正集卷三谓:“瘦为甚的,尤妙。”恐怕也就妙在以反说正、以不答而答上。

 下片先是接写去者难离之苦,然后用一“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情形。

 换头一句***用叠字以加重语气,极写词人留人不住的失望之情。“休”,犹罢了、算了的意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表明今朝去意已决,再难挽留。“阳关”,即《阳关三叠》,送别时所唱之曲。尽管伤离之曲唱了千遍万遍,但是去的终究要去,苦苦挽留也徒劳无益。于是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离别推想到别后的情形。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传达出丰富的感情信息。就“武陵人”的辞面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以“***为业”的武陵人;二是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唐吾涣《惆怅》诗:“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和凝《天仙子》词:“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都是借刘晨、阮肇天台遇仙故事写男女相恋之情。易安此词以“武陵人”拟明诚,其实也就是用阮肇或刘晨来拟明诚,言外有“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之怨意,正所谓“辞之中又有辞焉”。“秦楼”,即凤台,是秦穆公女儿弄玉与仙人萧史飞升前所住的地方。这里借指词人自己的居处,并与《凤凰台上忆*》这一词调相扣合。《孤雁儿》中有“*人去玉楼空”句,与“武陵人远”两句意思相近。不过《孤》词是说丈夫已经亡故,而此词是说丈夫离家远行。

 “惟有楼前流水”以下数句,设想离别后怅望楼前流水思念远人。“楼前流水”有多重含义。李贺《江楼曲》诗:“楼前流水江陵道。”王琦注云:“楼前流水,道通江陵。”因诗题作《江楼曲》,楼在江畔,人又是从江上而去,日望江水岂堪为怀。王琦的解释是对的。冯延巳《三台令》:“当日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流水。流水,流水,中有相思双泪。”当时两情相亲,携手凭栏,同观楼前流水。如今携手人远,楼前流水依旧;对水相思,双泪籁籁。意思也是明确的。贺铸《东吴乐》词:“枉将镜里年华,付与楼前流水。”虽然也是寄离情于楼前流水,但感叹的却是年华虚度,不能与情人团聚。似乎也没有歧义。张耒《风流子》词:“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遥想玉容音信不通,隐衷难以尽诉,故分付东逝的流水。也比较容易理解。如此看来,“楼前流水”可以表达多重含义。不过他人着眼于语言的明确性,易安却偏偏着眼于语言的模糊性;他人惟恐言而不尽,易安却惟恐言而有尽。对比之下,轩轾立见。“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似乎只有楼前流水能知道她在想什么,别人却无从得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新愁”的含义也是模糊的。惟其模糊,所以读者可以作出各种设想,却又觉得不能尽如人意,这大概就是语言的多义性与模糊性的妙处之所在吧。“新愁”的“新”与上片中“新来瘦”的“新”意同,俱为近意。“新愁”指愁在近前,无法回避。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新”当训为近,指愁在眼前,举目可见,可为一证。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自公元1107年起,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十余年。赵明诚何时重新出来做官,史无明载。而刘忆萱在《李清照诗词选注》中认为此词作于赵明诚赴莱州任职之际,时间约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

  点评

 本词抒写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凄婉。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表现出夫妻离别前一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弥足矣。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结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深际飞评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云巫雨,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卷三)。全词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鉴赏

 这首词是李清照抒写离愁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词写离情,却略去了别时,只是截取了别前和别后两个横断面,加以深入地开掘。开头一个对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便给人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冯延巳《鹊踏枝》),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阳关》,即《阳关曲》。离歌唱了千千遍,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蒙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写离愁,步步深人,层次井然。前片用“慵”来点染,用“瘦”来形容;后片用“念”来深化,用“痴”来烘托,由物到人,由表及里,层层开掘,揭示到人物灵魂的深处。而后片的“新愁”与前片的“新瘦”遥相激射,也十分准确地表现了“离怀别苦”的有增无已。在结构上,特别要注意“任宝帘尘满”中的“任”字,“念武陵人远”中的“念”字。这是两个去声领格字,承上启下,在词中起着关键性的转捩作用。从语言上看,除了后片用了两个典故外,基本上是从生活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自然中节,一片宫商,富有凄婉哀怨的音乐色彩。前人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邹袛谟《远志斋词衷》),信不虚也!

我的玫瑰只剩一片此行又山高路远,下一句怎么接

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个搞笑的句子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告诉我们,尽管面对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无间,就能够克服困境并取得成功。通过以柴火比喻为例子,强调了集体智慧与共同努力所带来的巨大威力,并且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笑声。

描写人去楼空的宋词

薛之谦

我口袋只剩玫瑰一片,此行又山高路远

问私奔多少年 能舍弃这世界

宝物该有人捧着

爱你的人 说什么都没用

有一天晚上 梦一场,你白发苍苍 说带我流浪,我还是没犹豫 就随你...

我后来都会选择绕过那条街,又多希望在另一条街能遇见

我的爱 扩散在方圆几里,近的能 听见你的呼吸,只要你转身 我就在这里。

你能给我只左手牵你到马路那头吗

我听见了你的声音。也藏着颗不敢见的心。我躲进挑剔的人群。夜一深就找那颗星星。

我宁愿留在你方圆几里 我的心要不回就送你

人们把晚来的爱都锁在密码,字正腔圆的演说撇清所有关系

爱要试探几个回合才可以

反正现在的感情都暧昧,你大可不必为难找般配

“我们的爱情到这刚刚好”

剩不多也不少 还能忘掉

耳朵先撒了谎

是你寻我的声响

我可以再爱你一趟

你迟迟没到场

我最擅长的失望

我走得很慢

离开你时一样

其实我根本没人说,其实我没你不能活

其实我给你的爱比你想的多

我好像 很擅长 自己去某个地方

细心装扮着白色衬衫的,袖扣是你送的

人们把难言的爱都埋在土壤里

会像天外来物一样失而复得..

我可以为我们的散承担一半

你还要我怎样?

我只能扮演个绅士 才能和你说说话

这世界太嘈杂,周边都是***话

你能不能再找个理由等我回家

我以为我爱了 就会留下些什么

人类用沙 想捏出梦通天塔 为贪婪不惜代价

像风一样,你靠近云都下降,你卷起千层海浪我躲也不躲往里闯…

你不就像风一样,侵略时沙沙作响,当宣布恢复晴朗,就好像我们两个没爱过一样…

所以到哪里都都像快乐被燃起

与其在你不要的世界里,不如痛快把你忘记

有没有人比你懂我的防备,还是会笑我傻到以为,这真心的话不能给多残忍也都自己安慰。

得到了你就该丢下,人性来不及粉刷,所以啊人总患孤寡

我尚未开口你先笑场,如同我脸上画了滑稽的妆,这尴尬立即将我捆绑,否认的方式叫做时机不当

我宁愿留在你方圆几里,我的心要不回就送你,因为我爱你,和你没关系

你退半步的动作认真的吗

当疯狂慢慢从爱情离开,还有什么你值得感慨,如果风景早已都不存在,我想我谁都不爱

我们的爱情到这刚刚好,剩不多也不少还能忘掉

我们的流浪到这刚刚好,趁我们还没到天涯海角,我也不是非要去那座城堡

反正我隐藏的人格是非你不可

我当年负着气,离开了你,我骗过了自己,忘了你。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在逼一个最爱你的人即兴表演,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收起了底线,顺应时代的改变看那些拙劣的表演,可你曾经那么爱***嘛演出细节,不在意的样子是我最后的表演

我可以陪你去流浪

也知道下场不怎么样

就快要夜深人静了

反对得只剩下月亮

我会攥着小糖眺望你方向

你大可不必为难找般配,付出过的人排队,谈体会,趁年轻别害怕一个人睡

我以为是规则 失去最爱的那一个 才能记忆深刻

我知道你全都知道,保持沉默你不想太计较,你看着我就一个微笑,让借口变成煎熬,但我知道都是我不好,你越不计较越显得我渺小,你轻轻地拉着我衣角,能让我还不至于无可救药。

用力爱过的人 不该计较

我只能扮演个绅士才能和你说说话

凤凰台上忆吹箫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注释

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④凝眸:注视。

评解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人去难

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

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

的艺术魅力。

集评

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如巧匠

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

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

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

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

“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四句,

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 ,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 ,犹然未觉光阴催人 ,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 ”,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 ”,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 ,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因为许多令人不快的事儿,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烦恼。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愿在丈夫面前表露,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难怪她会“慵怠无力”而复“容颜消瘦”了。“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 ”,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多么深情的语言!《阳关》,即《阳关曲》。离歌唱了千千遍 ,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

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 。“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 ”,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 ”是紧接上句的“凝眸 ”。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蒙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 ”,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 ,无人理解。

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流水无知无情,怎会记住她终日凝眸的情态,这真是痴人痴语啊。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 ,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

凝眸处,怎么会又添一段新愁呢?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 ”,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 ,“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

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

“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只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萧条”两句,言风雨闭

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

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被冷”两句,言懒

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

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

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

根据词意,这首词当作于南渡之前。明诚出仕在外,词人独处深闺,每当春秋暇日,一种离情别绪便油然而生。这首词写的就是春日离情。

“萧条庭院”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无人,令人伤感;兼以细雨斜风,则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一句“重门须闭 ”,写词人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是想关闭心灵的窗户。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这两句由斜风细雨,而想到宠柳娇花,既倾注了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惆怅自怜的感慨 。“萧条庭院”句在遣辞造句上,也显示了词人独创的才能。“宠柳娇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绿肥红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见锤***夫。其中可以引申出这么一些意思 :春近寒食时节,垂柳繁花,犹得天宠,人来柳阴花下留连玩赏,花与柳便也如宠儿娇女,成为备受人们爱怜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宠爱为主体奈何临近寒食清明这种多雨季节,游赏不成,只好深闭重门 ,而花受风雨摧残,也在“恼人”之列。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由天气、花柳,渐次写到人物。“险韵诗”,指用冷僻难押的字押韵做诗。“扶头酒”是饮后易醉的一种酒 。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然而诗成酒醒之后,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 别是闲滋味”。一“闲”字,将伤春念远情怀,暗暗逗出,耐人寻味 。“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是虚写,实际上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寓赵明诚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难逢。“万千心事 ”,关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无方,最后还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楼上几日春寒”句拓开一层,然仍承“万千心事”意脉。连日阴霾,春寒料峭,词人楼头深坐,帘垂四面。“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楼中人情怀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玉阑干慵倚”,刻画词人无聊意绪,而隐隐离情亦在其中。征鸿过尽,音信无凭,纵使阑干倚遍,亦复何用!阑干慵倚,楼内寒深 ,枯坐更加愁闷,于是词人唯有恹恹入睡了。可是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心事无人可告,唯有托诸梦境;而梦乡新到,又被寒冷唤回。

其辗转难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不许愁人不起”,多少无可奈何的情绪,都包含在这六字之中,词人为离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 ,又因明诚外出而实有此情,并非虚构。虚虚实实,感人至深。

从“清露晨流 ”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此前,词清调苦 ,婉曲深挚;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从“重门须闭 ”,“帘垂四面”,至此帘卷门开,顿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烟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词人还要“更看今日晴未”,说明春寒日久,阴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还放心不下;暗中与前面所写的风雨春寒相呼应,脉络清晰。以问句作结,更有余味不尽的意味。

这首词选本题作“春情”或“春日闺情 ”。全词从上片的天阴写到下片的天晴,从前的愁绪萦回到后面的轩朗,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词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闺怨词。

声声慢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类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

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

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

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刘体仁《七颂堂随笔》: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

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

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许昂霄《词综偶评》: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陆蓥《问花楼词话》:《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

吴灏《历朝名媛诗词》:易安以词专长,挥洒俊逸,亦能琢炼。其《声声慢》一阕,

其佳处在后又下“点点滴滴”四字,与前照应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笔力,本自矫

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

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

《声声慢 》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 。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 ”,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 ”,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 ,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晓”,通行本作“ 晚 ”。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 ”,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 ”,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 ”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 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 ”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