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尽弃和功亏一篑_功亏一篑哪个字错了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19 0
  1. 指一个人做某件事情付出了很多,但到头来还是一场空,用什么成语表示?
  2. 功亏一篑的同义词
  3. 功亏一篑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4. 意思是比喻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的成语是什么

 成语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和功亏一篑_功亏一篑哪个字错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语繁体:前功尽弃

 成语简拼:QGJQ

 成语注音:ㄑ一ˊ ㄍㄨㄥ ㄐ一ㄣˋ ㄑ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前功尽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尽,不能读作“jǐn”。

 成语辨形:功,不能写作“攻”。

 成语辨析:前功尽弃与“功亏一篑”有别:前功尽弃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功亏一篑”是比喻性的;其失败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含有明显的惋惜的意思。

 近义词: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反义词:大功告成

 成语例子: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英语翻译:waste all the previous efforts

 日语翻译:前功(ぜんう)残(のら)むだになる

 俄语翻译:все усилия пошли насмáрку

 其他翻译:<德>alle bisherigen Anstrengungen sind vergebens <法>tout l'effort dépensé est complètement perdu

 成语谜语:力

 成语歇后语:扎鞋底不栓线结;鸡飞蛋打

 成语故事:

 战国末年纵横家苏厉去游说周郝王去阻止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险了。并举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的例子,前边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尽弃了。白起没有理会苏厉的话,继续进行兼并战

指一个人做某件事情付出了很多,但到头来还是一场空,用什么成语表示?

前功尽弃、一无所得、一无所获、化为泡影、功亏一篑

一、前功尽弃 [ qián gōng jìn qì ]

解释: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译文:公的功劳很多,现在你又把秦国的军队出塞,经过两周,践踏韩国,而以攻梁,一个进攻而不能,前功尽灭。

二、一无所得 [ yī wú suǒ dé ]

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译文:但天色已晚,寿儿并且寄院中住宿,元颢也怀疑,于是命寿儿怀袖,一个没有得到什么,元颢不得已就亲自拿着纸笔。

三、一无所获 [ yī wú suǒ huò ]

解释:一无:全无。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译文:但天色已晚,寿儿并且寄院中住宿,元颢也怀疑,于是命寿儿怀袖,一个没有得到什么,元颢不得已就亲自拿着纸笔。

四、化为泡影 [ huà wéi pào yǐng ]

解释: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一》:“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使豫东成为泽国,也就化为了泡影。”

五、功亏一篑 [ gōng kuī yī kuì ]

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译文: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功亏一篑的同义词

功亏一篑

▲释义

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示例

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功亏一篑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功亏一篑

 读音:[gōng kuī yī ku?]

 释义: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同义词:前功尽弃,半途而废

 功亏一篑造句

 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她的演讲在各方面都很好,却因表达技巧差而功亏一篑。

 3.你想要我功亏一篑?不

 4.若***遭遇不测,为控制***开支所做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5.非法禽鸟交易让人担忧,因为它会使人们对防止病毒爆发所作的努力功亏一篑。

 6.我只是得顾及这一严肃的情势:因为我,这个巨资制作可能功亏一篑。

 7.许多胖人为了有一个苗条的'身材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大多数人都功亏一篑。

 8.可是每次最接近真相的时候,总是功亏一篑!更被杨锦荣和沈澄迫至死角。

 9.不过全世界大致上是同意反武器扩散的,但若无美国的领导则将功亏一篑。

 10.事实上是颇难受,但我也深深体会到做调查工作,必须精密和谨慎,否则亦会功亏一篑。

 同义词造句

 1.不好好做,就会前功尽弃。

 2.这可能意味着多年的工作前功尽弃。

 3.噢,天啊,我的努力已是前功尽弃了。

 4.大坝一定要在雨季开始以前合拢,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5.这引起了莫大的焦虑,而且使一切力量的集中都前功尽弃。

 6.他在比赛中坚持跑完了全程,不像大部分选手那样半途而废。

 7.说起复活节,这倒使我想起我在卢尔德记下的那段日记,那时我只开了个头,讲到我的半途而废的改信天主教一事。

 8.庞德责备道:你这半途而废的小家伙!

 9.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半途而废。

 10.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意思是比喻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的成语是什么

编号 57 成语 功亏一篑 注音 ㄍㄨㄥ ㄎㄨㄟ ㄧ ㄎㄨㄟˋ (变) ㄍㄨㄥ ㄎㄨㄟ ㄧˊ ㄎㄨㄟˋ 汉语拼音 gōng kuī yī kuì(变)gōng kuī yí kuì 释义 堆土成山,已至九仞,却因差最后一篑而不能成功。

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语出《书经.旅獒》。

「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典源 《书经.旅獒》呜呼!夙夜1>罔或不勤2>。

不矜3>细行,终累4>大德。

为山九仞5>,功亏一篑6>。

允迪兹7>,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8>。

〔注解〕(1)夙夜:从早到晚。

(2)罔或不勤:无有不勤;没有不勤奋的时侯。

(3)矜:谨慎、注意。

(4)累:连累使受损害。

(5)九仞:比喻已接近完成的高度。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

八尺为一仞,一说七尺为一仞。

(6)篑:盛土的竹器。

(7)允迪兹:如果真能这样做。

允,果真。

迪,实践。

兹,此。

(8)世王:世世代代君临天下。

王,音ㄨㄤˋ。

典故说明 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蛮夷都来进贡。

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进贡了几只土产的獒犬。

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劝王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不要珍惜异物,以尽安定国家和保护人民的责任。

如果不注意小节,最后会连累大德,就像堆积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篑土了,却不肯覆上去而放弃,功败垂成,这实在太可惜了。

「功亏一篑」出现在这席话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书证 01.《书经.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源)02.《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列传》:「赞曰:『……长沙奉国,始终靡慝;功亏一篑,奄罹残贼。

』」03.明.海瑞《海瑞集.上编,中举前后时期.平黎疏》:「功亏一篑,坐失事机,陛下将奚取哉!」04.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墓疏〉:「然往往锐意兴造,而力辍半途者有之;猛思合嵿,而功亏一篑者有之。」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使用类别用在「枉费前功」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件事情所以功亏一篑,都因我最后的轻忽。

<02>都快爬到山顶了,你却要放弃,岂不功亏一篑?<03>距考试就剩几天了,你要继续努力,免得功亏一篑。

<04>这道堤防如果不抢在雨季前完成,就可能功亏一篑。

<05>传球传了半天,临门一脚,竟然失误,真是功亏一篑。

<06>我队就因终场前的一次失误,功亏一篑,失掉了冠军。

<07>该做的事就要坚持到底,不然功亏一箦,岂不是白费心血?<08>这件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了,咱们得加把劲,不能让它功亏一篑。

<09>这个实验进入最后阶段更得小心,任何疏忽,都可能落得功亏一篑。

近义词: 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反义词: 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辨识 请参考『辨识57』 参考语词 未成一篑,亏于一篑,为山止篑,一篑而亏,九仞一篑

前功尽弃 [ qián gōng jìn qì ]

基本释义

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 处

《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