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命是听 是,唯命是听的是什么用法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0 0
  1. 形容叛逆的成语
  2. 猜成语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的条约
  3. 惟与唯的用法有何区别?
  4. 文言文助词位置
  5. 帮忙文言文
  6. 文言文维和唯的
  7. 唯和惟的用法区别是什么?

大逆不道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谋图不轨 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诛暴讨逆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唯命是听 是,唯命是听的是什么用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逆取顺守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众叛亲离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无背无侧 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百约百叛 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奉命惟谨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救经引足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蔑伦悖理 指违背道德和***

逆道乱常 指违背道德纲常

偭规错矩 偭:违背;规、矩:标准、法则和习惯。指违背改变正常的法则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形容叛逆的成语

1. 含有听的意思的四字成语

如雷贯耳 rú léi guàn ěr 解释贯:贯穿,进入。

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结构动宾式。

用法多用于客套话。一般作谓语、定语。

辨形贯;不能写作“灌”。 近义词名满天下、闻名遐尔、如雷灌耳 反义词无名小卒 辨析~和“遐迩闻名”都有形容人的名声大的意思。

但~强调人的名声像雷一样响;对别人影响极大;而“遐迩闻名”;强调人的名声传播得很广;远近闻名。~比“遐迩闻名”语气重;并含有比喻色彩。

例句 (1)久闻老兄大名;~;只恨相识太晚。 (2)肖飞的大名在敌占区里已~。

2. 听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听字的成语 :

悉听尊便、

危言耸听

道听途说、

骇人听闻、

洗耳恭听、

娓娓动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淆乱视听、

言听计从、

混淆视听、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听之任之、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听见风就是雨、

听其言而观其行、

收视反听、

听谗惑乱、

听聪视明、

听风就是雨、

耳听心受、

周听不蔽、

狐听之声、

游鱼出听、

委国听令

3. 关于带听字的四字成语

带听的成语

敢不听命: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详细?

甜蜜动听:悦人的甜美

悉听尊便:一切由您的意思

淆惑视听:故意用***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伪

听其言观其行: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听其自便: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百听不厌: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危辞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且听下回分解:分解:叙述。宋元以来章回***结束语

以正视听: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虚:虚***。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听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听见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言听计用:同“言听计从”。

惟命是听: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反听内视: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言听计从: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唯命是听: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妄言妄听: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听其自然: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听之任之: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耸人听闻: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4. 带有听听的四字成语

带有听听的四字成语 :悉听尊便、危言耸听、道听途说、骇人听闻、洗耳恭听、娓娓动听、淆乱视听、言听计从、混淆视听、听之任之、收视反听、听谗惑乱、听聪视明、耳听心受、周听不蔽、狐听之声、游鱼出听、委国听令、俯首听命、闭门塞听、郑公听履、听人穿鼻、妄言妄听、即温听厉、听命由天、言听谋决、耳视目听、偏听偏信、听而不闻、牧豕听经揣骨听声、虚己以听、舍实听声、听天委命、内视反听、收视返听、拱手听命、听篱察壁、观化听风、款言不听、天高听远、迷惑视听、眩视惑听、垂帘听政、侈人观听、道听耳食、借听于聋、天高听卑、娓娓可听、厌闻饫听、逖听远闻、耳听八方、甜蜜动听、耳不旁听、听风听水、牛听弹琴、隔壁听话、帘窥壁听、听其自然、逖听遐视倾耳而听、公听并观、听微决疑、闭目塞听。

5. 听打头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听其自然 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听人穿鼻 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听天由命 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听之任之 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听风听水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听见风就是雨 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听其自流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6. 表示听的成语(四字成语)至少四个

耳濡目染 耳目一新 耳闻目见 耳听八方 耳熟能详

道听途说

闭目塞听

垂帘听政

耳视目听

耳听八方

耳听心受

俯首听命

拱手听命

公听并观

姑妄听之

倾耳而听

骇人听闻

混淆视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偏听偏信

迷惑视听

内视反听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其自然

听人穿鼻

耸人听闻

收视反听

听而不闻

听之任之

天高听卑

听天由命

危言耸听

唯命是听

娓娓动听

妄言妄听

洗耳恭听

言听计从

猜成语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的条约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释义]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语出]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逆;不能读作“niè”或“lì”。

[辨形] 道;不能写作“倒”。

[近义] 犯上作乱 罪大恶极 离经叛道 罪孽深重

[反义] 忠心耿耿 唯命是听

[用法] 常用来引述别人的观点或摹拟他人的口吻;多含自己并不认为如此的意思。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书店胆敢出售这些~的书;真该停办。

惟与唯的用法有何区别?

秦晋之盟

解释: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晋之盟,则唯命是听。”

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则唯命是听。”

用法:作宾语;泛指两家联姻

城下之盟

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示例: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文言文助词位置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

唯,***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

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

例如,清代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帮忙文言文

1. 文言文中的助词作用

文法术语,指的是一种词类,属于虚词,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上,作为***之用。通常用于句子前、中、后,表示各种语气;或是用于语句中间,表示结构上的关系。

现代语言其实是秉承这古语的发展。所以这一定义同样适用于文言文。

助词分为很多种类:

1、语气助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比较常用的作用是突出重点和使得语言表达更通顺合理,起到现代文标点符号的作用

2、时态助词,时态助词也称动态助词,通常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可与时间副词连用。

3、结构助词附着在词、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文言中常见的有“之、者、所、然、夫、所以、乎、焉、等、且”等等。

2. 文言文语气助词都有哪些

文言文语气助词有:耳、矣、以、焉、之、乎、者、也、夫等。

一、耳 ěr

释义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二、矣 yǐ

释义

1、用在句末,跟“了”相同:由来久~。悔之晚~。

2、表示感叹:大~哉。

三、焉 yān

释义

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善莫大~。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能不去?。不入虎穴,~得虎子?

3、乃;于是: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4、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厚望~。因以为号~。

5、姓。

四、乎 hū

释义

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

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

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

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

5、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无须~。出~意料。合~规律。超~寻常。

6、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迥~不同。确~重要

7、跟“啊”相同:天~!

五、夫 fū fú

释义

[ fū ]

1、丈夫(zhàng·fu):~妻。~妇。姐~。姑~。

2、成年男子:匹~。一~守关,万~莫开。

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农~。轿~。

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役。拉~。

5、姓。

[ fú ]

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螳螂乎?

2、人称代词。他:使~往而学焉。

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战,勇气也。

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3. 文言文有哪些结构助词

助词是意义最虚的词类,它只能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起 到调整结构、表示语气、构成音节等作用。

文言文的助词,可分 为三类,即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音节助词。 结构助词,是附在词或词组上起结构作用的助词。

文言文的 结构助词,按其与白话文的对当关系,可分为三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今天沿用的结构助词,以“者”“所”为代表。

结构助词“者”的基本作用是 组成名词性的结构。如: ①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北方有一个侮 辱我的人,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②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梅馆记》)(我买 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完美的。) ③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论 贵粟疏》)(圣明的帝王统治天下时,老百姓不挨冻受饿的原因 是实行开发***、增加财富的办法。) 例①是“者”和动宾词组“侮臣”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为 “侮辱我的人”;例②“者”和动词“病”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 为“病态的(梅)”;和形容词“完”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为 “完美的(梅)”;例③“者”和主谓词组“民不冻饥”组成名词 性结构,可译为“百姓不受冻挨饿的原因”。

“者”的这些用 法,在白话文中也沿用了下来,而旦具有很大的构词作用。 “者”如果仅仅表示提顿,便是语气助词(见后)。

结构助词“所”的基本作用是指示与替代。女口 : ④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蔺列传》)(和氏璧是天 下共同传颂的宝物。 ) ⑤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项羽本纪》)(范增举起他佩 带的玉玦,向项王示意了三次。) ⑥ 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又没有赔偿的钱财。) ⑦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蔺列 传》)(我做出这种举动的原因,是因为把国家之急摆在前面,把 私人之仇摆在后面。 ) 例④例⑤的“所”都是加在动词性定语的前面,分别加强了 定语“共传”、“佩”对中心语“宝”、“玉玦”的指示作用;例 ⑥是省掉了中心语,“所”和定语“赔偿”一起,替代了中心语 的作用;例⑦也是省掉了中心语(但加了一个“者”,不加也是可 以的),“所”与介词“以”紧密结合,加在动词性定语“为此” 的前面,替代了中心语的作用。

“所”的这些用法也沿用到了现 在,如:“你所说的话他都记住了”,“各尽所能”。 第二种情况是古代有而今天消失了的结构助词,可以拿 “是”为代表。

结构助词“是”充当宾语在动词前的标志。这 种情况,今天只出现在成语中,如“唯利是图”(只顾贪图利 益),“唯命是听”(只听命令)。

在古代,还有“之”、“焉”、“于”、“为”、“来”、“之为”等也能起这样的结构 作用,如“唯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只听 奕秋(的话)”。 第三种情况是,古今具体词语不同而词性、用法相近的结构 助词。

可以“之”为代表。它的基本功能相当于白话文中的 “的”。

女口 : ⑧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廉颇是赵国的 良将。)

⑨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病梅 馆记》)(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

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 记》)(住在高高的庙堂,就关心老百姓;处在辽远的江湖,就关 心皇帝。)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蔺列传》)(想不给和氏 璧,就害怕秦国派兵来侵略。)

?宋何罪之有?(《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例⑧⑨的“之”用于中心语与定语之间,完全相当于现代的 “的”。 例⑩至?则比“的”的用法广泛。

例⑩中心语与定语 互换了位置,即意义上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后(此种句式起源 于“楚 辞”);例?“之”用在“秦兵来”这个主谓结构里面,使它充当 全句的宾语;例?的“之”,起提前宾语的作用。 当然,作为定语标志的“之”,跟白话文的“的”,也还是有 差别的。

如: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 也。(《病梅馆记》)(梅花的歪斜、稀疏、弯曲,又不是无知而只 想搞钱的人能够靠他们的智力办得到的。)

句中的“之”,跟中心语的关系更密切一些,甚至可以把定 语省掉。这是因为“之”具有一定的指示性。

反之,白话文的 “的”,跟定语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如:“曰子过得挺不错,吃 的、穿的全不愁。”

白话文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省掉中 心语,由定语与“的”共同组成“的字短语”,替代中心语。因 此,如果用“的”直译?中的“之疏”、“之曲”,就很别扭。

结构助词“之”,有时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地”或 “得”。如: ?何之苦也!(《庄子?至乐》)(何等地痛苦啊!) ?何兴之暴也!(《项羽本纪》)(为什么兴起得这样迅 猛呢!) ?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您为什么哭得这 么伤心呢?) ?梂(jiQ)之陕陲(r6ng r6ng),度之薨薨(h6ng h6ng),筑 之登登Q (《诗经?绵》)(挖土挖得隆隆地响,倒土倒得轰轰地 响,筑墙筑得吟吟地响。

) 文言文中,“尔”、“然”的作用与白话文状语标志“地”非 常相似。女口 : ?子路。

4. 文言文中宾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条件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举例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介词宾语提前 简介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举例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4、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语感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崤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

(《十渐十不。

5. 在文言文中如何通过连词“而”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而”的用法

“而”是在初中语文教材(语文版、人教版)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文言虚词,那么,它有哪几种用法呢?

一、表示顺接,可译为“然后”、“就”。

在《论语六则》中,就有不少“而”字。比如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里的“而”都是表示顺接,表示接连的两个动作。还有《小石潭记》中的一个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里的“而”可以理解为“然后”。另外在《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的“而”也是表示顺接。

二、表示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在《论语六则》中有一个句子: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而”就是表示转折,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在《马说》中,也用到“而”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的“而”就可理解为“但是”,千里马有很多,但是能认识千里马的伯乐却很少。

三、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这个“而”就是表示并列,意思是:聪明并且爱学习,不把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辱。还有在《口技》中,有一句:妇拍而呜之,这里的“而”也是并列,译为妇人一边拍小孩并且小声地哼唱哄小孩入睡。

四、表示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在《论语六则》中有这样一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这里的“而”就是表示修饰,可以不译。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在《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个“而”在文中表示因果,可译为:满眼凄凉冷落,极度伤感因而十分悲痛。

六、连接主谓短语。

在《大道之行也》中有这样一句:***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的“而”就是连接主谓短语,***、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6. 文言文中怎样分辨之是语气助词,还是代词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个词,我觉得既可作“语气词”,也可作“代词”的文言词就是“焉”了。下面我就跟你说说“焉”字的用法区别:

1、语气助词:一般用于句末,偶尔用于句中。

(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相当于“啊”。

《史记》:“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

(2) 用于句末,表示陈述或肯定语气,相当于“矣”“呢”,

《史记》:“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3)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乎”“吗”。

《诗经·唐风》:“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4)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呢”“啊”。

《史记》:“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2、代词:一般用于句中,偶尔用于句末。

(1)代词。相当于“之”“此”。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心不在焉。

(2)疑问代词。相当于“那里”“哪里”。

《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

(3)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墨子》:“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注:也不是要完全死记硬背,判断标准起码有两条:

1、看位置,语气词除“句中停顿”的情况以外,全部在句末。代词一般都用于句中,偶尔用于句中。

2、看意思。联系全句意思,确定做什么讲。

希望对你有帮助!

7. 在文言文中,如何分辨放在句末的“之”字是代词还是语气助词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文言文维和唯的

1. 帮忙文言文翻译

《祁黄羊荐贤》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补这个缺)。”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

过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2. 帮忙文言文翻译一下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

泉州承天寺奇景很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突发奇想,要挖掘百井认为兆,后来功亏其一而停止。

井上有几处建筑石塔,凡是苍蝇飞到塔上,无论多少,头都朝下,没有有微小差别的。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一枝梅影在石头上被隐藏了。

每年梅树开花时,影像上也有花;长叶的时候,影上有树叶;遇到结子时,影上有子;如果花叶和你一起落的时候,就影上只剩下干枯的树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看没什么,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黑色魁星图。

到天将要下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也俨然结成一个魁星的形状。这种谬误莲花仙涂说上有记载,可惜屡屡见到苏鳌石,都忘了一问的。

***纳与否,请君自便。

3. 帮忙翻译篇文言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选自《吕氏春秋》)

译文: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孔子谒见齐景公,景以赠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驱车,辞别景公离去。孔子本是布衣也,官职不过为鲁国司寇。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丝不苟啊!

荆国与吴国即将交战,荆国军队人数少,吴国军队人数多,荆国将军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交战,一定会打败仗。这样就使荆国军队溃散,使君主声名被玷污。使荆国领土丧失,忠臣不忍这样办。”他没有向荆王告白就撤兵了。子囊带军队到达都城外,派人向荆王转达他的请求,说:“请处我***。”荆王说:“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对国家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呢?”于囊说:“临阵撤兵的将军不受惩罚,那么今后为王率领军队的人,都会借不利于国家的名义来效法我而退缩。倘若这样,则荆国最终还是天下的弱者。”于是以剑自刎。荆王说:“允我成全将军的义节。”于是赐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斧锧。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荆为国者已有四十二世,这期间有像子囊这样的人臣吗?子囊的节操,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荆昭王为政时,有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直无私,昭王任命他为政廷。有人杀了人,石渚追捕凶犯,得知者是自己的父亲,便掉转车头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说:“者,是我的父亲。对父亲执行刑罚,我不忍;私庇罪犯,枉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抛却国法当接受惩处,这是人臣应属守的义理。”于是伏在斧饭上,请昭王下令处死。昭王说:“追捕但没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惩处你呢?你还是履职去吧。”石渚谢绝,说:“不钟爱自己父母,不能称作孝子。为君主职事而枉法,不能称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为君者的仁惠。不敢枉废国法,是人臣的品行。”石渚不离斧饭,在昭王廷前断头而死。主法者枉法必被处死,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罪他却不承受。石渚作为人臣,可称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子。

4.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

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A者,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A,B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环滁/皆山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梁父即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帝感其诚.○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三、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孤臣唯命是听.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四、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唯和惟的用法区别是什么?

1. 文言文中的“惟”和“唯”怎么区别

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只有,只是

以,因为

虽然,纵使

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2. 古文中唯和惟的区别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独一无二

看两字的第一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

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差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连接分句,表示***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连词,虽然、即使)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3. 文言文中的"唯是"是什么意思

“唯……是……”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宾语前置格式。

如:唯你是问,”是“把宾语”你“前置了,意思是”只问你“、”只追问你的责任“、”只问责于你“。

又如《左传·襄公十四年》: ”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只看我马头所向而行动。瞻:看)

再如《孙子·地形篇》: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意思:因此,作将帅的带兵前进不追求名利,后退不逃避罪责,只为了保护老百姓。)

扩展资料:

副词“唯”,限制动作行为的范围,助词“是”标志宾语前置。可译为“只……”。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

唯,***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唯一”、“唯有”等。

唯,又***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

4. 文言文用法:谁能介绍下“唯”和“惟”

唯:

①作wěi。应答声。唯唯诺诺。

②只,只有。《史记》:方今唯秦雄天下。

③虽然。《荀子》: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

④由于。《汉书》:进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

惟:

①思,考虑。《诗经》:载谋载惟。

②只,只有。《商君书》: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

③由于。《尚书》:亦惟汝故。

④和,与,同。《尚书》:齿革羽毛惟木。

⑤虽然。《史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⑥句首语气词。《尚书》: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

打的我累死了。。。你去买一本简明古汉语词典好了~偶们老师就推荐偶们买的,以上就键入自简明古汉语词典~

5.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中资和惟指的是什么

资:资本,钱。

惟:只。作品原文:《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百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度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作品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版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权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6. 古文中“惟”和“唯”有什么区别

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连>;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介>;由于,以

比较复杂,你慢慢看。 一、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版 《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规范

新版《现汉》重新规范了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词用法上推荐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独 3l7—惟独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图 129—惟利是图 9”“唯命是从 12—惟命是从 4”“唯命是听 0—惟命是听0 ”“唯我独尊40 —惟我独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数字表示词频,据《人民日报》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语料进行统计。下同)这 8 组全等异形词语,均在“唯”字头下立前者为正条,并在“惟”字头下立后者为副条,即原来以后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现在反以前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

这 8 组异形词语,除了“唯恐”的频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听”“惟命是听”的频度均为 0 以外,其余 6 组用“唯”的频度远远高于用“惟”的频度。如果考虑到在受旧版《现汉》推荐用“惟”的强烈影响下,用“唯”的频度仍如此之高,则更可见社会对用“唯”的认可程度。

二是在助词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惟其 35—唯其 *** ”“惟妙惟肖 67—维妙维肖 24 、唯妙唯肖 2 ”这两组全等异形词语,只在 “惟”字头下为前者立条,而不在“唯”字头下为后者立条,即仍保留旧版《现汉》的做法,只用前一种词形或语形而弃置后一种词形或语形。

这两组异形词中,“唯其”的频度远远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频度也大大高于“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新版《现汉》这样调整的结果,使“唯”“惟” 分别承担了它们在相关词语中的副词用法和助词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则,又体现了系统性原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与系统性的矛盾、约定俗成与人工干预的矛盾。但新版《现汉》对与“唯”“惟”相关的个别异形词语仍进行了较强的人工干预。例如,“惟其”的频度远低于“唯其”,却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维妙维肖”的频度并不算低,却只保留“惟妙惟肖”这一种语形,而不兼收“维妙维肖”。这种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带有较强的人工干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新版《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较之旧版已大有改进,通用性与系统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里须说明,在范围副词、语气助词这两种用法上,“唯”“惟”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用于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惟”,因此选用“惟”有更强的理据性,这也是旧版《现汉》以“惟”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会与公众又“约定俗成”了新的使用习惯,新版《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词形选择,就反映了这种变化。

反观旧版《现汉》,对以上异形词语的处理则颇有欠缺,未充分考虑文字应用的“社会认同”原则,作了过度的人为干预,因规范不当而令人疑惑,难以推行,并造成混乱。

三、“唯”“惟”异形词语的选用

(一)在新编图书的作者及编者的行文中,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一般优先***用新版《现汉》的推荐词形或语形。

(二)对新编图书中的选文、引文、资料,须忠实于原文。上述与“唯”“惟”有关的异形词语,凡选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动,也不应改动。过去受旧版《现汉》的影响,将原文中表示副词用法的“唯”通通改为“惟”,是不妥当的;现在新版《现汉》在词形选用上将“唯”“惟”掉了个过儿,遇到须忠实于原文的情况,再将原文中的“惟”改为“唯”,同样是不妥当的。

(三)对未经正式的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加以规范的异形词语,原则上可以自由选用。新版《现汉》对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只是一种推荐性的规范,并非必须使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因此,选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也可以,但在使用中须保持词形或语形的一致。即使新版《现汉》中个别异形词的未收的词形,也可使用,如不选用新版《现汉》所收的“惟其”,而选用其未收的“唯恐”。但一般还是以选用新版《现汉》推荐词形或语形为宜。

附录

唯独—惟独

副单单;只有唯独这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秦牧《年宵花市》)| 就这上下三五十里,唯独咱村有枣。(康濯《我的两家房东》) | 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困苦,一切艰难,惟独看见敌机那种猖狂劲,实在忍不下去。(杨朔《三干里江山》)

《现汉》只收“惟独”。《新华》(即《新华词典》)以“唯独”为主条,注明“也作惟独”。《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即《汉语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独 3l7 ,惟独 38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

《说文》:“唯,诺也。”本义是应答的声音。借作表范围的副词“只” “只有”。 《广雅·释诂》:“唯,独也。” 《易·同人》:“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唯独”为同义复词。《说文》:“惟,凡思也。”段注:“凡思,谓浮泛之思。” 作副词用时,“惟”与“唯”通用。所以“唯独”也写作“惟独”。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独”为推荐词形。

惟恐—惟恐

动只怕他唯恐别人不相信这些话,所以特别用力地说了出来。(巴金《家》)|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一听见汽车响,就要推开门窗来,张望一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现汉》只收“惟恐”。《新华》“唯”字头释义:① 副词。单单;只。举例有“唯恐落后”。又“惟”字头释义①同“唯”①。《大词典》只收“惟恐”。但“惟”字条义项⑥为“副词。相当于‘只有 '‘只是'。也作‘唯'、‘维 '”。

词频统计:唯恐 143 ,惟恐 610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恐” 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利是图—惟利是图

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他们唯利是图,以低价得到精品,以高价向外兜售。(徐迟《火中的凤凰》)| 从唯利是图变得大公无私。( 陆文夫《小贩世家》)|书贾也像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现汉》只收“惟利是图”。《新华》以“唯利是图”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利是图”。《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无区别。

词频统计:唯利是图 129 ,惟利是图 9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利是图”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从—惟命是从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贺龙也严肃地说:“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命是从。”(《人民日报》 19***-07-29)| 所谓“唯上”则是指对“上”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毫无自己的主见,总是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人民日报》2000-02-01)| 北约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越轨”行为说“不”,而不是***取惟命是从的态度。(《人民日报》1999-04-13)

《现汉》《新华》《辞海》均未收。《大词典》则二成语均收:“唯命是从”释义为“同‘唯命是听’”;“惟命是从”释义为“犹言惟命是听”。

词频统计:唯命是从 12 ,惟命是从 4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命是从”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听—惟命是听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我是唯命是听的,丞相说怎样我就怎样。(郭沫若《孔雀胆》)| 罗明立乐得唯命是听。(于敏《第一回合》)| 女同志的意见,我惟命是听!( 老舍《女店员》)

《现汉》只收“惟命是听”。《新华》只收“唯命是听”。《大词典》二成语均收,释义相同:“谓绝对服从。”

词频统计:均为 0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系统性原则,宜以“唯命是听”为推荐语形。(参见“唯命是从”条)

唯我独尊—惟我独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它们倒像是这屋子的主人,全有着唯我独尊正统的神情。(萧军《五月的矿山》)| 这样的学习观点也决定了他和劳动同伴之间相处的态度,不可能是“唯我独尊”的。(秦牧《艺海拾贝·〈爱友·诤友〉》)| 知其故而言其理,极简单的……仍旧是天无二日,惟我独尊的酋长思想。(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

《现汉》只收“惟我独尊”。《新华》以“唯我独尊”为主条,注明“也作惟我独尊”。《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我独尊 40 ,惟我独尊 7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我独尊”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一 — 惟一

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巴金《随想录·文学的作用》)| 唯一可信的***也已经失掉,孔子自然是非常悲痛的。(鲁迅《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现汉》只收“惟一”。《新华》以“唯一”为主条,注明“也作惟一”。《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一5883 ,惟一4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一”为推荐词形 。( 参见“唯独”条)

唯有—惟有

动只有看谁敢搬进这黑大门楼里来?唯有浮财,得挪动一下。(周立波《暴风骤雨》)| 她说:“我唯有好好工作,为贫困边远地区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人民日报》2000-12-14)| 也没有办法,惟有教他们一切留意,安心住着。(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现汉》《大词典》只收“惟有”,释义为“只有”。《新华》两词均未收,但“唯” 字头义项①举例有“唯有”,而“惟”字头义项 ①为“同‘唯 '①”。《异体词整理表》视为全等异形词。

词频统计:唯有 699 ,惟有 109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有”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其—惟其

连〈书〉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唯其她不大文雅,她才不怕去站队领粮, 以至于挨了皮鞭,仍不退缩。(老舍《四世同堂》)| 读书而使万卷为之破败,非反复研读不可, 唯其如此,作文时才能文思泉涌,有如神助。(《人民日报》2000-11-02) | 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

《现汉》只收“惟其”。《新华》以“唯其”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其”。《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其 *** ,惟其 3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其”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惟妙惟肖—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老夫妇情好之笃,也由此可见。(朱自清《“老张的哲学” 与“赵子曰”》)|说来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咦! 怎么没收到?” 高松年直跳起来,***惊异的表情做得维妙维肖。(钱钟书《围城》)|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老舍《赵子曰》)| 她唯妙唯肖地学着蒋介石的声调、神色,和她那美丽轻盈的姿态一对比,逗得满屋子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杨沫《青春之歌》)

《现汉》只收“惟妙惟肖”。《新华》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妙惟肖”。《辞海》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亦作‘惟妙惟肖'”。《大词典》三成语均收,释义相同,措词稍有差异。

词频统计:惟妙惟肖 67 , 维妙维肖 24 , 唯妙唯肖 2 。

三者为全等异形成语。《说文》:“维,车盖维也。”段注:“引申之,凡系者曰维。作语气词用时,“维”与“唯”“惟”通用。但它们作为构词语素时,有所分工:“唯” 有“唯一”义,“惟”一般作词缀用,“维” 有“维系”义。据此,宜以“惟妙惟肖”为推荐语形。

(选自李行健主编《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年 2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