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人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0 0
  1. 形容人中庸是什么意思
  2. 中庸的意思
  3. 《四书》,《五经》应该怎样学
  4. 中庸的其它相关
  5. 儒家学说中中庸指什么
  6. 从孔子流传下来的老话儿、老习俗有哪些?

中庸》编辑本段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主题思想编辑本段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理论基础编辑本段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编辑本段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中庸具体内容编辑本段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萨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主要原则编辑本段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亦泽“中道”,古希腊哲学范畴,毕达歌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对方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开始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学中,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并制定了系统的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这个数“5”居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中欲望过度是荒*,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适度。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他还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关于中庸之道编辑本段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b>

形容人中庸是什么意思

五经包括什么?

无量寿经

首先,佛宣讲无量寿经,说出阿弥陀佛最初的因地:弃国王位,出家修行,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的依愿修行,终于福慧圆满,得证佛果。所感得的极乐世界,庄严无量,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共赞叹。十方世界的菩萨、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以及具足惑业的凡夫,只要肯往生,咸得往生。

观无量寿佛经

其次,佛宣讲观无量寿佛经,重点有三:

净业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声闻缘觉之福,第三大乘菩萨之福,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想要修行成佛者,所须具备的条件

十六妙观:使一切修行者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的正遍知海,是从心想生。若「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则众生的烦恼业海,也是从心想生。果然深明此义,谁肯枉受轮回?当然是拼命想佛念佛,以期作佛

九品因果: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各个品位的正因,以期***皆求上品往生

阿弥陀经

最后,佛宣讲阿弥陀经,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执持佛名,求生净土。信、愿、行(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的纲领宗旨。具此三资粮,不论是毕生执持而现生就得「一心不乱」(非常深的禅定境界,已达生死自在,能自行决定何时往生),或临终方闻而只称十念,皆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弥陀经摄受力甚广,因此连佛教其他七宗派(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禅、密、律),也奉为日课。以上三经,专门讲述净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

其他大乘经,有带说净土的,不胜枚举。《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实在是念佛法门的最妙开示:果然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故此章列于三经之后,为第四经。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导归极乐,乃一切佛法之最终归宿,故殿后为第五经。(以上取材自印光法师文钞之净土五经重刊序)

往生论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佛灭后九百年顷,生于北印度健陀罗国之富娄沙富罗城,婆罗门种族之家)修学净土法门的心得著述。对于净宗不可思议的事理、因果、性相,与佛境界的状态,和盘托出。从此论,可以窥见古印度纯正的净土教理。

五经是哪些?

春秋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

五经作者分别是

诗 西周至春秋的诗歌集

书 无名氏,孔子编订

礼 无名氏,周朝礼官

易 周公、

春秋 无名氏,孔子编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

春秋左传你是说《左氏春秋》吧?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他们的作者分别是孔子、筮官、史官础戴德和左丘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五经有哪几个?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简称《诗》《书》《礼》《易》和《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部,每部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一、《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孔子对《易经》的解读。

二、 《书》:又称《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秦汉之际,《尚书》不显于世,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三 、《诗》:又称《诗经》、《诗三百》。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因此《诗》又称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四书五经

四 、《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

《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春秋时期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还有一部《周官》记录周朝制度也包括在“三礼”的范畴。“三礼”之中,后世以《礼记》流传最广,故一般以之作为《五经》

五、 《春秋》:又名《麟经》,是鲁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都有自己的见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流传最广,是我国从古至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

五经里有什么内容

春秋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

五经作者分别是

诗 西周至春秋的诗歌集

书 无名氏,孔子编订

礼 无名氏,周朝礼官

易 周公、

春秋 无名氏,孔子编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

春秋左传你是说《左氏春秋》吧?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他们的作者分别是孔子、筮官、史官、戴德和左丘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四书五经包括什么,各有什么内容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大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讲的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基本道理。

《中庸》是孔子阐述“中庸之道”的书。“中庸之道”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成风、雅、颂类。“风”主要黄河流域的民歌,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共105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共40篇。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包括虞、夏、商、周书。大多为后人编写。

《周礼》是蒐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

《周易》是周文王以伏羲八卦为基,阐述宇宙一切物质事物运转消亡规律, 总结预测规律理论的书。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人文。

四书,五经是哪些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本来呢,从前私熟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小注。只要囫囵吞枣的念,囫囵吞枣的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著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1313年)起的。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①。《中庸》很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中《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②。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③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中’,‘不易’罚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④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⑤,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⑥,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

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

五经是什么 ?

“五经”,指埂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包括什么?具体介绍以及作者~!

原为六经。《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经》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尚书》、《诗》、《礼》、《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

《易》又称《周易》,《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称“十翼”,是东周时人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

《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秦汉之际,《尚书》多亡,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诗》,又称《诗经》。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因此《诗》又称《毛诗》。《诗》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诗人,到民间蒐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蒐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蒐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9篇并由郑玄作注的为《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政治***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后人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五经别名: 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书经》者......>>

中庸的意思

形容人中庸的意思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此为中庸之道。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其含义大致有三,一为执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二为折中致和,就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三为因时制宜,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更深分析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确切作者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并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中的中和庸关系是联得相当紧的,中不落两边,正道可长行,细水长流占的长,庸,不易,也就是稳定的,少变和不变的,自然形质也是占的长的。中象庸,庸象中,中是始初,庸是中的深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庸

《四书》,《五经》应该怎样学

中庸?[ zhōng yōng ]?

1.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所作。内容是宣扬孔子的中庸之道。南宋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入《四书集注》。

2.指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种***思想。中,指不偏不倚;庸,指平常。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扩展资料

造句

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

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3、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不断地完善传统管理会计还是接受新生事物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笔者认为两者并举互补是可行之路,这种选择并不能简单看作是人的中庸之道。

4、做人要大气,要宽容,舍弃,幽默,中庸为大,包含要广。还要致广大,尽细微。

5、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中庸的其它相关

先学四书。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个相当于基础课。

五经是专业课,先学哪个都可以,一般选出其中一个作为主修,其余辅修。明清科举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取士,主修不同的经,专业课考试是不一样的,每经第一名称经魁。

《四书》,《五经》应该怎样学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大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讲的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基本道理。

《中庸》是孔子阐述“中庸之道”的书。“中庸之道”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成风、雅、颂类。“风”主要黄河流域的民歌,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共105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共40篇。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包括虞、夏、商、周书。大多为后人编写。

《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

《周易》是周文王以伏羲八卦为基,阐述宇宙一切物质事物运转消亡规律,?总结预测规律理论的书。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人文

儒家学说中中庸指什么

《论语》论中庸

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其含义大致有三:

执中守正: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

时中行权:因时制宜, 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

综合起来,

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孔子倡导用于处世为人的一套思想。

在古代,知识分子对于世道都有自己选择的余地,遇到乱世或者遇到一个难以自我发挥的世道,这些知识分子就选择出世,如果遇到太平盛世或者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知识分子就会选择入世。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孔子的先祖都是鲁国的贵族,但是到了孔子这一代家族没落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早死,母亲把孔子拉扯成人,由此孔子的精神和内心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第一,孔子本人对家庭的责任。第二,孔子对鲁国的责任。

孔子面对当时鲁国的衰弱,有一种强大的报国热情,对于三桓在鲁国的势力,孔子要扶植鲁国国君,就必须剪除三桓,由此孔子就被三桓排斥,流浪他国。但是孔子自小的经历和母亲的教导让孔子内心充满了强大的责任,即使在鲁国遭遇牵绊甚至差点丢掉性命,但是孔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国家,没有放弃自己精神意识中的责任。

他提出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是孔子本人真的隐了么,翻遍所有历史只看见孔子一辈子为了自己的大道而行,他一辈子希望振兴鲁国,希望天下安宁。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有的思想总结起来不过就是两句话:对于时代安宁的向往,对于国家世人的责任。

君子和中庸

所谓“君子”不过就是孔子的一个精神代言,君子就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他人负责的人。因此孔子提出的中庸并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不思进取,这是一种对人对事负责的精神概括,也就是不要极端,不要轻率,做事情要考虑他人和国家。

小人和中庸

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损害他人和国家民族利益为了自己私欲的人。

这个小人也就是孔子的困惑,也就是孔子那个时代人文危机的总结,更是孔子一辈子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产生的绝望呐喊。孔子就是君子,穷尽一生也没有得到自己的希望,但是他的光辉照亮了整个人类!因为孔子的思想在乎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人。

我们也就明白所谓的“中庸”,我们更明白了其实中庸就是上负责国家,下负责家庭,中负责黎民百姓。

从孔子流传下来的老话儿、***俗有哪些?

摘要: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

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智慧  

一、东西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的意思。中庸即是善,是适度。是最能体现***和道德的规范、要求;对于善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圣人贤哲在学理上已经做过大量的描述,生活中的善却是更实在,更富有意义。这种善由不偏不倚之行为而表现出来。是在***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也就是说,***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即是孔子所要建立的人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天,人秉承此道即是“性”,是人生命之内的道德性智慧;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道。这个“道”就是中庸之道。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这个道理。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因而,中庸之道是***皆可成就的道德智慧。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根本点。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天赋的,是人性中蕴涵的,人性之外没有道德智慧可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具有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证知的。实现中庸之道德智慧即是实现人性。道德智慧不离人性,不离人生,能离者就不是道德智慧。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不及”是低于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而导致相反方向的质的变化。因而,只有中庸才能够保证事物稳定的发展和变化。因而叩其两端而折中的方法,是最为合理的处理事物的思想方法。对人而言,中庸思想要求人的任何思想言行都要随时处中、要适度。只有随时把握适度的智慧,思想言行才不至于落偏,才能符合“中”的思想。但同时中庸的运用需要极其高超的智慧境界,不能把“中”理解为对任何事情的折中。比如善恶就无法折中,必须要抑恶扬善。但要在善的范畴中,把握尺度,度量扬善中的对立双方的不同意见,取其适度的“中”而用之于民。在孔子看来,舜就是这样的大智慧者。“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审察周围人的言行,包含别人的短处而褒奖别人的长处,能够适度地把握好人们认识上的过与不及的两端,取中间的意见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道理所在。

“和”者,即和谐有序,是事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人来说是指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的思想言行。“和”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志。“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所以,君子与人相处尊重别人的意见,但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董仲舒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和者,天地之大美;中者,天地之达理,圣人之所保守也。”“中”是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和”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万物就会各就其位,万物就获得了生生之德,得以繁育了。可见,中和之德不仅是规范人的情感行为的原则,更是宇宙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法则。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王夫之则说:“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 中庸是最完美的道德。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符合中庸之道是君子的必要条件,能够“和而不同”是君子的标准,而能够在隐居之时,也坚守中道而不后悔,这是圣人的行为。颜回就是这样的圣人:“回之为人,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选择了中庸,得到了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记在内心,一刻也不忘记。可见,在儒家心中,中庸之重要性有多大!中庸是做人必须遵循的标准,符合了中庸,才能真正的把握“道”,才能真正进入贤圣之列。如果人能够呵护好自己的德性,能够慎独,能够恪守中道,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归其道。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真正的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每时每刻都恪守中庸的道德标准,而小人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常常表现得肆无忌惮。中庸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

如何修道?“修道之谓教”。极其完美的中庸之道需要完美的德行来实现。儒家提倡修“五达道”、“三达德”: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知德、勇德、仁德。***需要在这些基本的人伦关系中,修学、培植、贯通“三达德”。“三达德”是天命、人性的真实内容,“五达道”是现实人生际遇中的各种生存关系,将“三达德”实现于五达道之中,是将中庸之道落实到现实人生中去,为此,才能真正的发现道、体悟道,道才不至于流于神秘莫测。

中庸之道在社会中的实现必须依据仁。儒家提出“修道以仁”,也就是只有依据仁,人们才能遵循中庸之道。仁的自身,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仁是最高的德性。“中庸之道,乃是‘仁’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流行、实现。儒家道德,必以仁为总出发点,以仁为总归结点。”可见,“仁德”是中庸之道的核心。“仁德”的基本内容是生生之仁,是仁义礼智四德。生生之仁是宇宙的本体,也是生命价值的本体。孔子“仁者,爱人。”韩愈“博爱之谓仁。”朱熹“爱之理,心之德。”儒家的“仁德观”使人对道的追求就转化为人生境界的提扬,转化到人的现实德性生命之修养中。自此,儒家对道的追求已从学理上落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实中;将终极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的人伦道德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贯通之路。儒家把人伦关系的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儒家道德文化中蕴涵的人伦之道和安身立命之道,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信奉的价值准则,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精髓。

守住中庸之道,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处在自己该处的位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奢望自己位子以外的东西,无论富贵、贫贱、困境、患难之中,都能泰然处之。安分尽伦,顺乎自然,等待时机。冒险和人为都是违背中庸之道,徒劳无益的行为。中国道家也提倡守中道,“中虚之道”是道家的养生处世的哲学和宗旨。在生活中,道家提倡以柔克刚、知足不争、不为天下先三大处世原则。精神实质是“无为而无不为”,其人生道德智慧以逍遥与超脱为主要特征,强调培植人的韧性、知足、甘于处下的品质。

从“仁”落下,到实现“真诚”,是修学中庸之道的关键。诚者是仁心之全体的呈现。真诚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天生内心就真诚而明白大道理,二是有的人可以从明白道理入手进而能到达内心真诚。天地的德性是真诚不二,化生万物的。天、地、物、人皆共出于诚。“唯天下真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真诚—尽性(尽己、尽人、尽物之性)—知天”,是个体生命修学中庸之道的基本路径。惟有求真诚,才能得仁心。真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真诚的功用一是为着成就自己,二是为了成就万物。最真诚的德性是永恒的,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的。诚可以消解一切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可以融合人与人、天与物、圣人与凡人之间的疆界。因此,真诚之德是修学中庸之道的重要品德。

佛教提倡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去掉执着心,臻至圆融无碍的“中道”智慧。因此,“中道”成为佛教***的最高智慧。

西方亚里士多德也特别强调中庸之道。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受理性原则指导的、符合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学,以揭示人生何以幸福、追求善的本质及善行的意义为终极目标,强调幸福只有在人生价值获得完全的实现以及个人的人性潜能得以全面发挥时才可以实现。“幸福是合乎德行的实现活动。”而德行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行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中庸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人的道德智慧之重要标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的庸言庸行之中。

二、中庸之道是极其高明的道德智慧

道德智慧秉承的是一种中庸精神,是一种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的融通意识和能力。中庸的实践是要求人们遵循仁德——即仁义礼智信来寻求和选择中道,使言行不倚不偏,符合仁德之规约;要求人们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中避免过度与不及,把握好分寸。中庸的真谛就是和谐、适度与圆融。“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相济;对于一个社会或群体来说,就是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彼此融洽。和并非是一团和气,不辨是非,而是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在与人和谐共处的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主见。“适度”,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言行举止恰倒好处,当为则为,当止则止,把握好尺度和时机。适度并非让人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无为而无不为”,把握好为与不为的时机。圆融的本质是高度的和谐与融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庸之道是最高超的道德智慧,是极其高明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智慧的精神特质。它既以一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德范畴为表征,如“道”、“仁”、“德”等,又表现在人们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之中,表现为适恰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态度和境界。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思想。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将自己对道德智慧的领悟转化为道德的实践,在待人接物中充分地展现这种领悟性的道德智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

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宋儒“二程”将中庸之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将中庸之德看作超越自然万物的永恒理性和道德本体。“中正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则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行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由此,中庸被赋予了终极意义,中庸之德所彰显的人生境界被提扬到“天人合一”的至圣道德境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