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而呼的而的用法_顺风而至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育 2024-06-22 0
  1. 劝学中所有而字的翻译
  2. 暮寝而思之中而的意思
  3. 《劝学》中“而”字的用法和句子
  4. 《劝学》中有哪些虚词?
  5. “登高而招”中“而”该怎样理解?
  6. 求解语文题。
  7. 翻译《劝学》中的所有“而”字

《劝学》中含“而”的句子累计有十六处,它们是: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顺风而呼的而的用法_顺风而至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吾尝终日而思矣.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6)***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蟹六跪而二鳌.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

(10)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下面我将这十六处“而”字,一一加以解说:

①处“而”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

②处“而”跟①处“而”用法一样,意思一样,都翻译成“却”.

③处“而”作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

④处前一个“而”表修饰,可以不翻译.后一个“而”表示轻微的转折,翻译成转折连词“却”.

⑤⑥句中的“而”做转折连词,翻译成“却”“但是”.

⑦⑧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可译也可不译.

以上九处使用的“而”字,翻译意见都比较统一,意见见上.可是,对后面四句出现的七处“而”字的翻译,许多参考书的意见就有些相左,有些意见甚至是对立的.

比如:第九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两个“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明白事理,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看它的翻译,我们知道,它把第一个“而”当递进连词翻译,而把第二个“而”当做并列连词.

但是,我看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君子只要多方面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没有过错了.” 细心人一定发现,这里,它把第一个“而”当成并列,把第二个“而”当成递进.结论完全相反.

还有一种说法更离谱.它认为,“博学”和“日参省乎己”是递进关系,它们有先后关系,不能前后互换.因此,其中的“而”,应该作“而且”理解.而“知明”和“行无过”既不是递进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因为,它们若作递进看,给人的感觉则是:“知明”的人再前进一步才能“行无过”.若作并列看,“知明”和“行无过”就应该可以互换,但此处明显不能互换.此处的“而”应是表因果关系,“而”当理解为“因而”.全句可翻译为:道德品行好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因而行为也就没有过错了.

对于加粗部分的说法,本人尤其不能苟同,天底下犯错的聪明人还少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古训难道没有听说么?所以,我认为,因果关系是绝对不成立的.而且,我更认同前面是递进后面是并列的说法.

再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当中的“而”字,《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展望,(但后来才知道)比不上登上高处眺望看到的东西多.”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望,但不如登到高处看得远呢.”

比较这三个译文,各家对“而”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如果问它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就会有“表修饰”和“表承接”两种说法.那么,到底怎样理解?

我赞同把“而”理解为表修饰,因为“跂”和“望”虽然是两个动作,但是它们是可以同时发生的,前一个是后一个的方式、形态.

至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一句中的“而”,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登到高处招手,胳臂并未加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同它没有大的出入.至于是作承接还是表修饰,我认为宜作“表承接”理解.因为“登高”和“招”是两个动作,它们有先后之分,登高的时候不一定招,招的时候,已经登高.

最后一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两个而字.《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雕刻一下就放下,即使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动一下刀子就放下,哪怕是朽木也刻不断;只要坚持刻下去,哪怕最硬的金子和石头,最终也会雕刻成功的.”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大致相同,在单独解释个别词语时,差不多都是把“而”作为“就”来理解的.

可是,我更赞同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将 “而”理解为“如果”.因为,就全句而言,该句应该是由两个***设关系构成的并列复句.译文为:如果雕刻一下就放弃,那么朽木都不可刻断;如果坚持雕刻不放弃,那么金子和石头也可以雕刻(出艺术品).这样翻译,比起上面的译文就更为简明.

劝学中所有而字的翻译

1、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不译。

2、文中意义:修饰“思”的状态。

3、相同用法:《劝学》中的“顺风而呼”。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暮寝而思之中而的意思

“而”是文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文言虚词,而在《劝学》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频率竟达到16次,将《劝学》一文中“而”的用法加以分析归纳,可以发现这16个“而”都是连词,用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了多种关系。下面就对《劝学》一文中连词“而”所表示的关系略加归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等。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作为连词,“而”除了可以表示以上六种关系之外,还可以表示***设关系,用于主谓之间,译为“如果”、“***如”等。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另外,在文言中,“而”一般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如“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或与“已”一起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劝学》中“而”字的用法和句子

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不译。

文中意义:修饰“思”的状态。

相同用法:《劝学》中的“顺风而呼”。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劝学》中有哪些虚词?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第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这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文章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君子慎其所立乎”,阐述学习的必要性和需要选择好的学习环境。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

“登高而招”中“而”该怎样理解?

(一)虚词

一、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吾尝跂而望矣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

10、***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2、蟹六跪而二螯

13、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二、乎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其

1、其曲中规

四、所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五、为

1、水为之而寒于水

2、輮以为轮

六、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圣心备焉

七、也

1、輮使之然也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臂非加长也

5、声非加疾也

6、非利足也

7、非能水也

8、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9、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八、以

1、輮以为轮

2、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3、学不可以已

九、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善***于物也

十、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十一、者

1、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而见者远,而闻者彰

4、***舆马者***舟楫者

十二、之

1、锲而舍之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水为之而寒于水

6、輮使之然也

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二)实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检验,检查

2、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4、声非加疾也 ?疾:声音宏大

5、而闻者彰 ?彰:明显,清楚。

6、非利足也 ?利足:脚走得快

7、故不积跬步 ?跬: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8、驽马十驾 ?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9、蟹六跪而二螯 ?跪:蟹脚

?:

一、《劝学》需要背诵段落原文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创作背景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三、文章讲述的学习方***

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劝学?

求解语文题。

登高而招”中“而”是代词,是指登到高处招手的意思。

此句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劝学》,原文节选如下: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翻译《劝学》中的所有“而”字

一、“而”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十多次,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登高而招连词,表转折

2. 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关系,因而,就

3. 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关系,和

4. 锲而舍之? 表承接关系

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

6.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关系

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于己? 连词,表递进 ,并且

8.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连词,表转折

《劝学》中的“而”的用法 《劝学》这篇文章一共用了16个“而”,现将“而”的用法逐一归类。 “而”的用法主要有七种:

第一种:连词,表并列关系。 例句:(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蟹六跪而二螯

第二种:连词,表递进关系。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三种:连词,表转折关系。 例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第四种:连词,表因果关系。 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第五种:连词,表承接关系。 例句:登高而招

第六种:连词,表修饰关系。 例句:(1)吾尝终日而思矣 (2)吾尝跂而望矣 1/3 金太阳新课标***网 (3)顺风而呼

第七种:连词,表***设关系。 例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原文节选: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劝学》节选翻译: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

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

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

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

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

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

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与使用,取代了石器而与青铜器同时并进使用,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而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

农业进一步发展,各国人口增多。手工业的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大力发展。人口与***的矛盾加剧。诸侯国兼并土地战,争夺生存空间,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